有的成年人往死里气父母是什么心理?

【成年人惹父母生气,要么在依赖要么在夺权】

我们生活中经常会有忤逆父母的成年人,这种气死父母的行为往往在那些从小就表现得很听话,很懂事的人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为什么会这样呢?

成年人故意惹父母生气,的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一、过度依赖父母,觉得父母为自己做什么都是应该的。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是孩子从小被过度满足,且从小不被授予做决定的权力,失去独立自主能力,等孩子长大之后,他(她)会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行,心安理得去啃老。

父母如果不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时时刻刻去掌控孩子的人生,等孩子长大后又希望他(她)突然能独立起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说白了,种豆得豆,如果种了豆希望长出瓜,不是孩子把父母气死,是为人父母给自己挖了坑。

二、要争夺生活的主权。很多孩子从小就是乖孩子,父母说什么就做什么,成年后反而放飞自我,处处和父母唱反调。这是因为,有些人在儿童时期没有体验过独立自主的权利,从小被压抑,由于小时候力量比较弱小,无法反抗,一旦他觉得自己有能力反抗之后就开始争夺权利,其中很普遍的表现就是和父母针锋相对,父母说什么就不做什么。

很多父母在抚养孩子的时候,不是两孩子当做一个独立成长的个体独立对待,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存在感或者控制欲任意摆布孩子的生活,导致孩子成年后失去独立人格或者走向反抗。家庭教育对每个人都至关重要,即将为人父母或者已经为人父母的成年人要引以为鉴。

不过,成年人忤逆父母这件事是不是就很有道理呢?成年人能减少儿时家庭教育对自己的影响吗?

极端忤逆行为肯定是不对的,需要成年人在找到症结之后自己调整,融洽舒适的关系是每个人都需要的。成年人已经拥有了自主意识,应该主动去通过心理暗示,情绪疏导,合理调整的方式找到更好的自己。

有的成年人往死里气父母是什么心理?

有些父母不懂孩子,对待孩子就是简单粗暴,孩子自然也老是跟父母对着干,怎么气父母怎么干,这样感觉心理很爽。

有的成年人往死里气父母是什么心理?

第一,这是与与中国教育有很大的关系,极端的严苛与溺爱成为了他们最大的童年阴影

第二,中国式父母只会操控子女而不懂得作子女的引导

有的成年人往死里气父母是什么心理?

有的成年人往死里气父母是什么心理?

有的成年人往死里气父母,这样的例子不少,比如父母想让他做公务员,他偏偏不做公务员;父母要让他做老师,他偏偏不做老师;父母让他继承家务企业,他偏偏对家族企业嗤之以鼻!

是什么心理?

再举个例子:

我的来访者中也有这样的,把父母气个半死。她家人给她介绍对象,她就是不满意,毅然决然的和她喜欢的人在一起,但是父母还是阻碍,说你要是和他好,就当我没有这个女儿,僵持了好长时间。突然一天她同意和父母介绍的结婚,那是在她28岁那年,可以说是闪婚了,婚后怀孕生孩子,一切看似平安顺利,父母也高兴自己的安排。

可是她心中还是有个情结,不认同父母。突然一天,她和老公闹,平静的家庭突然不平静了,家暴、出轨、摔东西不断,找到社区,找到妇联,多次调解,事情越闹越大。她给我说,她就是要证明父母是错的。

把父母气个半死。

按理说,

我们是成人了,要为自己的行为负全部的责任,可是人不仅有情感的,有心路的,情结存在,就会影响,甚至积压久,能量就越大。所以及时合理化解很重要,没化解,没成长,不说成年,老年还在我们的潜意识影响我们的情绪,我们的行为呢!

我还有个来访者,是妈妈来咨询的,她女儿在国内一流大学读本硕,可就是和她关系很糟糕。她妈妈来和我咨询,有说不完的心酸。妈妈有两次婚姻,第一婚姻有的女儿,在女儿十岁妈妈开始第二次婚姻,女儿和她随她住,可是第二段婚姻维持5年,还是分了。单身妈妈带着女儿生活,妈妈独自抚养,妈妈给女儿买各种她想要的,还给请家教,女儿上大学,要钱就给。可是女儿就是恨妈妈。妈妈很苦恼,为啥自己这么幸苦养的女儿,女儿却对自己如此冷漠。如果我们站在他们角度和心理历程去想,都是可以理解的。

关于感情,如果不设身处地,换位思考,那么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有理,甚至忧愁烦恼不断。

如此情况,可以自我反思,也可以做心理咨询。通过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可以修通。心有灵犀一点通,心无灵犀一堵墙啊。心理咨询师就是帮助化解阻碍两人的心灵之墙,让爱流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