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家里只有一个女孩,你认为在教育上父母谁对孩子的担当和影响会更大些?
总体上来说,当然是妈妈对女儿影响大一些。如果从孩子整个成长过程来说,对女孩子的教育应该从小就开始了。在女儿小的时候,父母谁的知识水平高,谁的道德修养好,谁的教育方法恰当,谁的耐心好,谁就对女儿影响较大。只是女儿大了,由于性别的原因,就会跟妈妈交流多一些,自然受妈妈影响就大一些。
如果家里只有一个女孩,你认为在教育上父母谁对孩子的担当和影响会更大些?
对独生女的培养父母亲谁的作用更大一些呢?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一百个家庭很可能就有一百零一个答案。一般说来,谁在家庭中发挥的作用最大,受尊敬的程度最高,和女儿的关系最亲谁就在女儿的培养上发挥作用就可能更大一些吧。
如果父母都是工薪一族,女儿由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带大,情形可能就更加复杂一些。但总的来说以下这几点应该综合考虑:
首先情感投入:父母和祖辈谁更爱孩子呢?都一样?父母更深情?爷爷奶奶更溺爱?当孩子小的时候(三岁前)可能孩子觉得是爸妈(用爷爷奶奶的话叫“喂不熟”)最亲,当孩子上学后,学了一些知识,懂了一些道理,心理会有一些微妙的变化。父母亲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开始提升,这时孩子注意父母的言行,处事方式,交人之道,谁的行为得到社会认可度越高孩子的情感就靠谁更近一些。当女儿成人之后如果她已经为人妻为人母,那么她情感上可能离妈妈更近,但心里上会更加依赖爸爸。在女儿眼里,爸爸可能是座山,是棵树,有力量可依靠,而妈妈则是热被窝,回锅肉,有温度好味通。
如果家里只有一个女孩,你认为在教育上父母谁对孩子的担当和影响会更大些?
在女孩小时候妈妈的影响比较大,从哺乳语言到行走,母亲与孩子交流的多,可谓形影不离,此时孩子充分享受母爱带来的温馨和安全感,大一点了能走会跑,需要父亲的陪伴,嘻嘻玩耍,在娱乐、学习中快乐成长,日积月累形成快乐向上的人生观,为其独立生活、学习铺平道路。
如果家里只有一个女孩,你认为在教育上父母谁对孩子的担当和影响会更大些?
无论男孩还是女孩,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担当都是不可缺少的。
一般来说,母亲主管孩子的生活,尤其是女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与母亲交流更方便些。女孩子如能学习父亲大气的为人处事风格,则更佳。
和谐的家庭氛围,易于孩子形成健全的品格。
如果家里只有一个女孩,你认为在教育上父母谁对孩子的担当和影响会更大些?
个人认为,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在孩子教育方面,都应当主动担当,亲力亲为,谈不上谁的影响更大。
但既然选择回答这个问题,作为一个9岁女孩的父亲,我非常想切换到另一个角度,谈谈父亲在女孩子的教育中,最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陪伴,最简单、最有效的教育在女儿成长的过程中,父亲的作用无可取代,极其重要,绝不可缺位!因此,陪伴孩子成长,这个最基本的功课,需要爸爸们付出自己的时间和耐心。
不可否认,当今的社会,男人承担了更多的生活压力。特别是在30-40岁这个年龄,大部分人都要面临来自事业巨大压力,丝毫不敢掉以轻心。但千万不要忘记,这对大部分来说,是孩子0-12岁的时期,是孩子成长中的关键时期,更是性格养成、习惯养成和三观养成的黄金时期!如果为工作而忽视对孩子的陪伴,在孩子的成长教育中只做“局外人”,一旦错过这个时期,追悔莫及。
这个问题对只有一个独生女儿的家庭而言,更显得极其重要。女儿从小习惯于爸爸的陪伴,在充满安全感的环境中长大,绝不会缺少爱和自信;相反,女孩总是怯生生的,缺少安全感,则在上学后、乃至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都可能面临更多的问题。
担当与责任,超级老爸的必修课相比母亲,父亲的角色更应侧重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爸爸对女儿更娇惯,这点我并不否认。比如在我家中,女儿习惯于撒娇和“耍赖”的对象往往是她爹我。但记住,这种小撒娇和小耍赖大部分是无害的——只要你能帮孩子早早地建立起是非观念!
自己的任务,要自己完成;自己的错误,要承认并改正;自己的事情,要学会自己安排,自己管理,并承担相应的责任甚至后果……在这些问题上,爸爸们的日常做法显然更有示范性和权威性。
时下流行的有一个很受欢迎的、略带调侃的词——女汉子。其实所谓的“女汉子”性格,就是代表着更多的独立、担当、敢想敢为。这样性格的女孩子,往往是积极乐观、开朗活泼的,也更容易从生活中收获更多快乐,而较少地倚靠他人。
问问身边的女汉子,是不是身后都有个慈祥又不失严厉,宠她却绝不纵她的老爹?
勇气与探索,偶尔“坑娃”、大部分时候靠谱的尝试网上有不少爹带娃时,由于不靠谱的老爹尝试冒险,而导致的坑娃事件。其实,这只是冒险精神稍微过了点头而已(额,我也没少挨孩子她妈的修理),不必紧张,哈哈!
但必须承认,男性在对未知事物因好奇而勇敢尝试的勇气,以及在面临压力和困难时所具备的坚韧和刚强,对孩子、特别是女孩成长中的影响至关重要。
如今的社会环境,绝大多数国人生活条件极大改善,孩子们成长的环境也格外优越,这在某种程度上为孩子们减少了探索未知世界的机会。当然,从安全的角度讲,这是很大的进步——现在的孩子早已不再需要通过爬树、野浴、抓虫子、登野山这样的事情去探索世界。
但依然,我们希望鼓励孩子,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主动去做一些平时没做过的事情。用新鲜的经历,满足他们的好奇心,锻炼他们的勇气和技能——这明明就是为各位老爸准备的最好的机会呀!
所以,不妨带上女儿,把孩子妈妈的唠叨暂时抛在脑后,去来一场属于你们爷俩的冒险吧!
最后,我也愿意充满自私地说一句:
你的小情人,将来一定会披上婚纱。如果你不想把她温暖的小手,交给一个你第一眼看上去就讨厌到极点的臭小子,那就多多陪伴、影响她,在三观养成方面为她做个好榜样;让他从小就知道,什么样的男人才是好男人,才值得托付终身!
用这样的方式,在这场你注定要输的比赛中,早点为自己做准备吧!
嗯嗯,因为她领回家的那个小崽子有多么优秀,多么无可挑剔,你也一定会看不惯……
毕竟,你永远是这个世界上,最爱她的男人!
如果家里只有一个女孩,你认为在教育上父母谁对孩子的担当和影响会更大些?
家有女孩,特别是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大多数家庭中的教育以母亲为主,父亲逐惭淡出。一方拼尽全力和一方退位缺失成了一种普遍化的存在,这种情况也许对孩子身体健康、学业成绩影响不大,但在为人处事和谈及感情时,原生家庭的影响就会显现出来。
父母的婚姻里,孩子一直在观摩学习,为建立婚姻观、价值观储备能量,如果爸爸有责任有担当,妈妈被爱滋润,平和大度,孩子就会觉得幸福;如果爸爸自私不顾家,妈妈委屈求全却怨气冲天,孩子就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讨厌或想逃离。但长大后很多人却重复践行着原生家庭中的不良行为,也有人因讨厌而刻意去做与之截然相反的事情,结果弄巧成拙。
所以父亲在养育女儿时一定要用心参与,用爱滋养女儿。可以请她吃大餐也可以给她小惊喜,可以和她谈人生也可以带她看世界。她习惯了父母的亲密,习惯了来自异性的赏识,也就对甜言蜜语免疫。拥有了心仪的礼物使她拥有了配得上好物的自信,不会对小恩小惠动心,但超出经济能力时父母理性的拒绝也教会她理性地看待物质需求:追求但不贪婪。这样一个智慧而理性的女孩,在面对外界诱惑时就会从容而淡定。
女孩要富养引起了很多父母的重视,但很多时候,家长只重视了物质,却忽略了精神。一束花、一个包就能骗走,和一句好话、一点关心都哄走的姑娘,从本质上是一样的贫穷,只是一个在物质一个在精神。
在养育女儿的路上,请爸爸一定参与并竭尽全力: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陪伴,以及必要的物质付出。将她培养成具有独立思考能力,有着明辨是非能力,能掌控自己人生方向的女孩,看着她幸福,才是我们为人父母者最大的成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