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去年五一结婚,我随礼2000,今年我十一结婚,他只给我转账300,他是怎么想的?
朋友结婚,你送礼2000元,可你结婚,他只送300元。他是怎么想的?
我分析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他认为你工资高,他工资低,你送2000元,他回300元,对等!
因为他觉得,你月工资2万,送礼2千
而他月工资3千,回礼3百
都是拿出月工资的十分之一
所以他认为自己合情合理。
唉!遇人不淑,交到这样厚颜无耻,偷换概念的朋友,赶紧远离,及时止损吧。
2.他是跟大家一起凑份子,大家都送300元,他也不好特显摆。
也许他不想让别人知道,你送了大礼给他,怕以后,人人都这样,你经济有压力。所以他跟大家送一样多的礼金。
也许他在明面上,跟大家一样送礼,等参加婚礼,见面了,他又送2千元的现金红包。
也许他现在刚结婚,买房买车等等囊中羞涩,等他经济宽余了,等你生小孩或者是哪里应急的时候,他会报答你一个大大的红包。
朋友去年五一结婚,我随礼2000,今年我十一结婚,他只给我转账300,他是怎么想的?
每个人的不同情况,有些人交朋友就是相互利用,见利忘义,有好处就贴上去,没好处一毛不拔。
当时,也有一个认为很不错的朋友,她结婚的时候,我随礼了1000多,姐亲自送上门表示诚意,当时她也非常感动,说了很多好话,说是你结婚的时候,一定送一个大礼,那时候一般都是两三百,很少送这么大的,除非是自己很亲的亲戚,过了几年我结婚,给她发请帖。
那人没有来,叫人转来的,我一看才200块,虽然心里不快,也没有过分计较,想可能比较困难,日子不太好过,为她考虑。
后来她也参加了婚礼,说她生孩子,工作也丢了,房子还要还贷,总之,是困难重重,我也相信了她。
结果没过两年,那人车也换了,房子也换了,而且打扮的花枝招展,全身穿金戴银,在朋友圈到处晒她买的包包,还有去哪旅游的吃的豪华美食。
是一个爱虚荣,喜欢打扮,爱占便宜的小人,后来,还生了一个孩子,邀请我参加孩子的百日宴,我就没理睬她,尽占人家便宜,舍不得一点吃亏,这种人不交也罢。还有一位朋友就不一样,当时向我借了3000块钱,一直没还都好几年了,我以为忘记了,提醒了她一下,她说一直记着呢,这两年她比较困难,母亲生病,外面欠了不少钱,丈夫又被人骗了,实在是困难,如果有一定还。
我没有再去讨,当成扶贫了,又过了两年,那一年过年,他们夫妻亲自上门,还了欠了钱,还送了一个大红包,说,实在是对不起,这几年没有翻过身,确实没办法还,这两年才把债还清的。从他们口中得知,这几年夫妻俩生意都没做,都在外面打工,欠下的二十多万块钱全部还清了,也算是守信用的一对夫妻。
所以回礼回的少,要看什么情况,如果确实比较困难暂且相信他,如果是故意的想占小便宜的,那么就不要理睬他,双方也可以绝交了。
只有时间可以看出谁是真正的朋友,那些欠债不还,时间拖得越久,他越不想还,而真正的朋友一直记着呢,只要有钱马上还,绝不欠人,这才是真正的值得信赖的朋友,谁也没个难处?只要讲信用,不欺骗朋友,那就不用太计较。@蓝色的忧伤 感谢你阅读评论,点赞转发关注
朋友去年五一结婚,我随礼2000,今年我十一结婚,他只给我转账300,他是怎么想的?
他这种人沒有味口,不讲规矩,谁都知道,送礼多少,还礼的人要多加一二百元,这样才是讲面子的人,还礼如果是平等的都不好,那样拿不出手,起码要加二百,因为加一百是单数,二百是双数,吉利喜庆。你把那个人当真正的朋友,所以你送情二千,表示你很在乎这份朋友情谊,很重视他这个人,象你这样真诚对朋友做得很好,可是你朋友呢?他只喜欢别人把他当人,别人为他付出,而自己就喜欢充大哥大,为我独尊,你结婚他转三百是个意思,反正还情已经还了,大概就是这意思,你也不要多想或生气,用钱买个教训,知道他是这种人就行了,以后有亊就照他的来!我们有个亲戚,她有事大家都捧场,都出钱出力,可别人有事她也是少给一半,大家说起来她还辩驳,“我也晓得拿少了,但我荷包不暖和怎么办呢"?说得好笑,还情是个大事,没钱就是借也要比别人送的要多点,不能因荷包不暖和而装马虎,大家都知道,亲戚里道的,只能不计较,随她去吧,是那样的人沒办法!也是,这些人他这样做了,你去计较了不气死?睁只眼闭只眼吧,随他们去吧!心里知道算了!
朋友去年五一结婚,我随礼2000,今年我十一结婚,他只给我转账300,他是怎么想的?
这样的事在社会上确实不少,,我来给你说原因,你虽然认为你和他关系不错,是朋友,可他认为你是他的朋友吗?他结婚你给他随了两千块钱,他根本就瞧不起你,对于你给他随的两千块钱根本就没在意,你结婚给他打招呼,他也不想来,为了扶言了事,就给你转账三百元,我知道,在朋友圈里,剃头担子一头热的朋友确实不少,你上杆子追他为朋友可能认为他以后能帮你,他可能根本就不认为你是他圈⭕里的人,人常说,进门观逞色,出门观天色,识时务者为俊杰,扛着褙套撵骆驼,撵上搭不上,你就别撵他了,他是个见高失底之人,永远不要再联系了,权档你把两千元让贼给偷了!
朋友去年五一结婚,我随礼2000,今年我十一结婚,他只给我转账300,他是怎么想的?
一切皆有可能。但您说的这种情况,我认为只有两种可能。
一是您的朋友错把您随的2000记成200,他还礼300还多了100。
二是您的朋友错把3000打成了300,本意是为您转3000的。
別的可能几乎不存在。因为既然是您心目中的朋友,他就不会做出这么违反人之常情的事!除非是您判断有误。
您和这位朋友肯定有共同的朋友,可以让他(她)婉转地解开这个疑问。千万别因为误会伤了和气,影响了朋友之间的感情。
切记一点,君子之交淡如水。你来我往的人情债真没什么意思。
一点愚见,供参考。
朋友去年五一结婚,我随礼2000,今年我十一结婚,他只给我转账300,他是怎么想的?
我结婚,一亲戚随礼800,亲戚家乔迁时我随礼1000,结果被他泼了一碗茶,我不但不恨他,反而开心得不得了。
2014年,我结婚的时候,一亲戚随礼800元,当时我们很是不解,以为是负责记账的人的把账记错了,我们反复核对了好多次,账目没问题,确认无误。
在我们这儿,以我们两家人的关系,随礼50元即可,最多也就100元,但那个亲戚突然就随了800元,很是纳闷。
我们两家人的亲戚关系,严格说不是很铁,是我我奶奶娘家那边的关系,再加上农村地方邻里关系,两家人平时就有了来往。
这家人一直在外面打工,除了过年,基本上不在老家。我们家不爱办酒,上一次界河还是在1997年我爸建房子的时候办过,然后一直到2014年。
大概是我们不办酒的原因吧,我结婚的时候,亲戚朋友、老邻居们送礼金额相对而言,也偏高一些。但是,当时那个亲戚大大方方地随了800元,完全是超乎想象的。事后,我爸分析了一下,才明白那个亲戚的算盘打得有多恐怖。
我结婚前后,正是我们这儿办酒泛滥成灾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变着法子办酒,他家也不例外。
因为办酒风波,他的酒席算是违规操办的,为了躲避有关部门的追查,只好关着门,悄悄办酒,所以,除了实在的亲戚逼不得以要去喝酒以外,一般人也不会去的。
2014年8月底的时候,他就办过一次入学酒会。
据说,他家大女儿考上了大学,办酒庆祝,那次办酒我们没有去随礼。
因为大家都知道,他女儿根本没有考上大学,只是高中毕业了,以此为借口办酒敛财罢了。办酒当天,的确没人见过他女儿的影子,而事后这么多年,她女儿也就回家过两三次。实际上高中一毕业就出门打工了,已经在外面结婚了。
我们没去喝酒还有一个原因是,当时政府有规定,如果抓到有人操办规定以外的酒席,不但要没收主人家收取礼金,就连去喝酒的人也要公告批评。在这种政策之下,我们就没有去。
2015年,农历正月初三,他们家又说要办酒会,这一次是乔迁酒。那天,我们的关系就彻底恶化了。
乔迁酒在当时也属于违规操办,他们算是严重违规。因为,他对大家说的是“在县城买的房子” ,这种酒席完全是不可能办的,抓到就被罚款。可还是在正月初三办了。
因为临近春节,村委没有上班,政府也没人出来查办。用我们的话说是“能捞一把算一把”。
那天,他们家的客人并不多,我去的时候,院子里稀稀拉拉地20来人的样子,打得打麻将、玩的玩扑克,违规操办酒席嘛,不能吹唢呐、不放鞭炮,显得格外冷清。
我进屋后直接走到“礼桌前”,数了1000块钱,递给负责收钱的人,正当我转身走的时候,那个亲戚端了一杯茶过来,“嘭~~”撞倒在我身上,一碗热茶全部倒在我裤子上。
他随口说了句:“没烫着吧,没烫着吧”,然后头也不回地走近另一间屋子去了,看不出半点着急、关心的样子。旁边另外几个老乡还在问要不要紧,让我去换一下裤子。可是,那家伙却没了踪影。
还好正月里的气温低,我穿得比较多,没有烫到肉。要是夏天,那天可能就有麻烦了。
后来,我听人家说,他对我们家的意见很大,那可能就是故意的。主要的原因是他办入学酒的时候,我们家没有去了随礼,再加上他那次乔迁酒,我只随了1000块钱,他心里就更不开心了。
按当地风俗,我结婚的时候,他随礼800元。那么,在他家第一次办学酒的时候,我们也要至少随800元,但我们没有去喝酒。那就相当于欠了他800元,第二次他办乔迁酒,我只随了1000元,并没有把之前“欠”的800元全补上。就这样,他心里很不爽,于是就有了那杯泼我一身的热茶了。
其实,只要他当时能敷衍地说几句礼貌的话,我们之间也不可能有现在这么深的矛盾,就算他是故意泼我的。
在我们这儿,因为酒席引发的邻里矛盾、亲戚矛盾,真的是不计其数。
在其他地方,办酒是一种礼仪,是亏本的,但是在我们这儿,办酒已经成了敛财的方式,每家每户都在变着法子办酒,一次办酒少则赚一两万,多则赚三五万,在这种利益背后,质朴的农村关系越来越微妙,越来越淡薄。
就拿我这个亲戚来说吧,他有三个孩子,个个都上了高中,按当地风气,至少有3次入学酒,两个儿子结婚要办酒,嫁女儿也要办酒,以后有了孙子照样会继续办酒。
这就是我当初我结婚时,为什么他会大大方方随礼800元的真实原因。因为,从地方关系上,他家每办一次酒,我至少要随800元。3次入学酒、2次结媳妇、1次嫁女儿,这是看得到的酒席,我至少要准备4800块钱,要是他给父母亲办寿酒,或者孙子满月酒之类的,我要为他准备的礼金就更多了。
办酒拿出去的钱,只能通过办酒才能收得回来。但是,老家的人都很清楚楚,我是个不喜欢办酒的人,从2014年结婚到现在,家里从来没有办过什么酒席。就算搞房子、女儿满月我也没懒得办。退一万步讲,就算我要办酒,在礼金往来上面,我也是亏的,而那个亲戚只要维持我们的表面关系,他只要一办酒,我们就得去随礼。
转念一想,那次他把一碗茶泼在我身上后装着什么事也没发生,我也没跟他计较,也当着什么事都没发生。从那之后,有几次,我们见面的时候,跟他招招呼,他也装着没听见,一副不认识的样子,就这样,我们两家人的关系越来越生疏。
随着农村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村质朴、单纯的邻里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势利,严谨、神圣的酒席文化也成了一些家庭敛财创收的手段,每年进入十冬腊月,不管是山里农户,还是镇上居民,基本上是家家有酒席,公路上来来往往的人,就跟平常赶集一样。
关于题主所得:“朋友去年五一结婚,我随礼2000,今年我十一结婚,他只给我转账300,他是怎么想的?”这个问题,不应该是朋友怎么想的,而是要看你自己怎么想的。结合我的经历,说三点:
第一:礼尚往来,不应该是金钱对等的我们一直在讲礼尚往来,但我觉得这不应该是“对等的金钱交往”。不应该是他帮你送2000,而你办酒他也要要送2000,彼此间的关系不应该是有钱多钱少来衡量的。
办酒只是一种纪念、庆祝方式,不是敛财的途径。
第二:你是单纯的礼仪,还是想赚钱仔细想一想,他当初结婚,你随礼2000的目的何在?普通朋友关系,结婚随礼不可能高达2000元。
我结婚的时候,我同学、朋友过来,最多就是200元,而平时我们在一起玩,有吃有喝从来不低于2000块,彼此间的关系非常铁。
如果你当初随礼,是希望朋友多给你一些钱,那么就说明你们不是朋友关系,而是利益关系,这就变味了。所以,他给你转账300块,是说得过去了。
第三:紧张地方传统风俗办酒随礼应该紧跟地方习俗,不应该仅凭自己个人的财力,更不应该当作获取钱财的方式。所以,如果你结婚的时候,朋友只转账300元,一定有原因。
也许他很忙,也许是他们当地的风俗,也许他没有把你当朋友,总之,一定是有某种原因,并且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原因。只有这样,你们才有了“不对等”的来往,如果你很在意,那就试着去问个明白,如果你不想失去这个朋友,那就当着什么也没发生。以后的交往中,我自然能找到答案。
总结:朋友之间,礼仪往来,不应该是金钱上的对等关系,太过势利的关系,终将不会是朋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