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自己从抑郁的状态中脱离?

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候会因工作和生活上的压力导致情绪陷入低落忧郁状态,这种情况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抑郁状态。

如何摆脱抑郁状态:

1、自我调节,放松心情,多参加一些有益的、感兴趣的户外活动(运动之后会有愉悦的情绪)。

2、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3、多与家人、朋友沟通。

4、调整身心,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不要过于贪睡和过于疲劳。

5、饮食上不要吃辛辣刺激和过于油腻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当你养成了一种健康的饮食方式、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行动及保持心理健康的方式,你会发现自己的精神健康,发掘能够克服或赶走不良情绪的能力。)

6、必要时接受心理疏导,帮助排解心理的苦闷和抑郁,从而更好的调节心理状态。

如何让自己从抑郁的状态中脱离?

如何从抑郁的状态走出来,建议寻求心理学方面专业人士帮助。

在我国,主要有三类情况。一类是在医疗机构工作的精神科医师。精神科医师侧重通过药物来干预大脑的活动,实现对感知觉、思维、情绪、意志和行为的调节。所以,他们是依据《精神卫生法》,唯一具有处方权和诊断权,可以对病人进行诊断,运用药物和其他治疗手段来进行治疗的专业人士。

在医疗机构中工作的,还有另外一类专业人士,被称为心理治疗师。他们不是医生,但受过系统的心理治疗的训练,主要通过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来帮助病人。

第三类专业人士是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是心理学背景的专业人士,他们受到过不同程度的心理学,特别是临床心理学和咨询心理学的训练,主要通过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帮助来访者。他们不是医生,没有处方权,也没有诊断权。

如果一个人在抑郁的时候不能走出来,建议首先去寻求精神科医生的帮助,因为他可以给出一个合法的、科学的诊断,看来访者是否已经到了需要治疗或咨询的程度。

然后,来访者可以在接受精神科医生药物治疗的同时,去接受心理治疗或者心理咨询,处理深层的心理创伤。

心理工作者就像是黑暗中的一盏灯,帮助来访者照亮自己和前行的道路,也就是帮助他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痛苦及其原因,然后扶着他一点一点,从内心的黑暗和痛苦中走出来。但最终,来访者要抛开拐棍儿,自己继续自己的人生。

如何让自己从抑郁的状态中脱离?

抑郁者的自我拯救之路——人人都可以掌握的认知行为技术!

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从业十年,帮助过很多抑郁情绪来访者,我结合自身的理论知识和案例经验,和大家分享下如何通过认知行为技术帮助抑郁的朋友摆脱情绪!

认识抑郁情绪发生机制

抑郁---情绪向下螺旋(Downward spiral)!一旦抑郁情绪找上门来,我们的状态就像是在做旋转滑梯,不停的盘旋加速,最后滑落谷底!一旦进入这个滑梯,好像我们就会变得无力和无助,只能不断地让状态下滑。我们内心里的如何完成这样一个向下螺旋呢?下面来为大家揭开抑郁发生的心理机制。为了便于解释说明,我把人类的心理活动简单的分为三部分:认知、情绪、行为。我们所面临的外界环境或者发生的事件,称之为情景。在大家的印象中,我们存在着这样一个理解:我的情绪问题都是由环境引发的。如图一。

图一:大家认为的抑郁发生过程!

图一所表达的逻辑是:我的抑郁结果是由失恋导致的,失恋让我痛苦,让我抑郁!事实真的如此吗?失恋真的是导致抑郁情绪的根源吗?

在认知行为心理学家眼中,失恋并不是导致抑郁的真正元凶。我们还是用图来说明。

图二:认知行为心理学家所认为的抑郁机制。

图二,生动的呈现了情绪向下螺旋的逻辑,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认知:我们对当前已发生事件的认知是决定我们情绪走向的关键因素。换另一句话来讲,就是影响我们的情绪的不是已发生的事实,而是我们对当前事情的看法和认知!现代的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认知调整确实会影响和改变一个人的主观情绪和感受!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都会有一些偏差的认知,是这些认知的偏差导致了负面情绪的加重!只有从认知、行为、情绪三个角度入手,才能更好的摆脱抑郁!

接下来,如何通过认知行为技术帮助自己走出抑郁情绪呢?

首先,改变认知。和抑郁有关的认知偏差:以偏概全,负性归因,主观推断,非黑即白思维。详细举例见表格一。

我们要做的是先要把这些错误的认知进行找出来,并进行归类属于哪一类。每天我们头脑中都会有大量的自动化的思维,这些思维有的时候是消极的,但我们却觉察不到。先要把这些想法找出来和它辩论。

自我改变的核心技术:认知重建+自动思维记录+挑战消极信念。

下面我们先来看下如何发现自动化思维。发现自动化思维就是要把每次我们情绪被唤起后的那个想法找出来,情绪是我们捕捉自动化思维的线索和依据,我们就顺着这个感受去思考:当时我大脑中有哪些想法让我产生了这个情绪。找到这个想法之后,进行归类,它属于哪一种认知偏差。每天记录两到三条自动思维,慢慢的就会训练出一种自我觉察能力!举例见表二。

挑战自动化思维

挑战自动化思维和错误的认知,就是要寻找证据,尤其是找到反驳自动化思维的证据。

例如,某一患者演讲失利后,认为大家看不起自己,自己是个失败者,无法当众讲话,陷入抑郁情绪。实际上,他成功地做过很多事,担任中层领导职务,管理者几十个员工。

在寻找到反驳消极想法的证据之后,需要建立新的更有建设性的想法,来替代消极想法。举例如表四。

最后一步,做自己的辩护律师。

在挑战自动化思维时,可以想象自己出席一场审判,原告(自动思维)一直在起诉你,给你贴上你是无能者,懦弱者等标签。你的任务就是扮演辩护律师,抨击这些证据。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去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抑郁情绪的调整需要从认知,行为,情绪三个角度入手,先从认知开始,识别自动化思维,并改变它!欢迎关注我,后续我会继续分享有关认知行为技术的知识!

如何让自己从抑郁的状态中脱离?

不断进步且日趋复杂的社会为现代人带来了日益凸显的情绪危机。来自生活、学习、工作、环境和精神孤独等方面的繁重压力,是许多人背负着情绪失调的困扰,焦虑、浮躁、抑郁、恐惧、自卑等负性情绪使人们心理失衡,失去动力,已成为健康的障碍。

消极情绪如长期存在,而个人的心理适应能力又较差,如不采取措施去疏导、缓解消极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终将引起相应的心理疾病。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与情绪有关的心理疾病有两大类——焦虑症和情感症。抑郁症便是情感症的其中之一。

抑郁症的主要症状有:心情低落,焦虑,将自己长期封闭在忧郁之中;自卑自责自罪,对前途悲观,对生活失望,常有自杀念头和行为;心趣减弱或消失,对人、对己、对一切事物都抱有消极态度或厌烦心理;主动性大大减弱,运动迟滞,言语缓慢;睡眠失常,胃口不良,形体消瘦,自感机体不适,有疑病倾向。

那么如何让自己从抑郁的状态中脱离出来呢?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改变自我词语

用积极的自我陈述取代消极的自我词语,对排除压抑感有很多的帮助。有压抑情绪的人,通常都会有一些典型的消极自我表述,如“我无用”或“我做不了那件事”等,这时,要用积极性词语来取代之,如大声对自己说:“天生我材必有用”,“我可以试着去做那件事情”。也可以准备几张卡片,上面写上对自己的良好的评价,诸如:“我学识渊博”,我“头脑聪明”等。感到压抑时,就将这些卡片拿出来读一下,这是对自己的一种及时融化。也许在开始时只能写出自己的两三个优点,但一段时间过后,就会发现自己的优点越来越多,自信心也不断提高。还有一种方法是把别人给的贺卡、评语及自己所获的奖品放在随手可得的位置,当心情压抑的时候,随手翻出这些东西看一看,一定会有所助益。

2.追寻快乐

消除压抑情绪的另一种有效的方法是追寻快乐。一段美妙的音乐、一顿丰盛的晚餐、一次倾心的交谈、一个成功的创新、一次浪漫的远游等,都是人生的快乐。让微笑写在脸上,心理能够影响情绪。当一个人感到压抑时,不要拖着双脚垂头丧气地走路,要像风一样疾走;不要躬着背坐着,而要挺直身子;不要愁眉苦脸,要露出笑容,这样做本身就能够让人感觉良好。

3.争取情感支持

一般来说,支持性疗法是消除压抑感的理想方法。如果发现自己的压抑感比较严重,无法摆脱压抑情绪的时候,不仅要寻求朋友、亲人情感上的支持,还要主动找自己的亲朋好友等倾诉自己的压抑之情。这样做不但可以得到情感慰籍,也可以找到正确处理问题的方法,对于缓解何排除压抑感是十分有效的。

如何让自己从抑郁的状态中脱离?

抑郁是一种消沉低迷的负面精神状态,但它却要用积极正面的精神面貌去克服。在正能力与负能量的冲突角力中,自身意志力的强大至关重要。曾经抑郁过半年时间,除一两个至亲以外,完全封闭,切断与外部的所有交流,每天沉浸在深不见底的黑暗世界不可自拔。

有人说,抑郁是一口深井,任由自己坠落,必然会被黑暗吞噬。我的经验是,抑郁的时候别责怪自己,允许自己颓废消极,但内心一定要抗争,要坚定地告诉自己:“你一定要走出来!”人生中总有一些责任和牵挂到死都放不下,比如孩子,比如父母,这是重新振作的最强动机和理由。当心中有了克服抑郁的愿望,改变会一点一滴慢慢发生,从再丧也要吃一日三餐,到开始收拾憔悴的自己,到不再彻夜难眠,再到终于不排斥和人沟通……正气赢了,世界重新明亮起来。

我不是心理学家,但我知道坚强的意志是逆境中最需要的力量。

如何让自己从抑郁的状态中脱离?

不开心的时候就要做点能让自己开心的事,没有完美的人,看待问题不要钻牛角尖,可以从四个方面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1.吃,酸甜苦辣咸,中国美食博大精深,俗话说得好,如果一顿火锅解决不了问题,那么就开两顿吧!

2.玩,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出去走走吧,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看看各地的美景,充实视野,让自己的心情也变得舒畅。

3.做,做就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比如养个可爱的小狗小猫,养几棵青翠的绿植,或者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沉浸在自己喜欢的事物里,就不会觉得烦恼了。

4.分享,心情不好的时候一定不要憋在心里,要学会吐槽,如果周围有积极乐观性格的人,可以把烦恼跟他分享一些,性格是会互相影响的。

保持热爱,山海自来,希望大家都远离阴霾,让阳光照进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