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孙子和孙子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问:外孙子和孙子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外孙子和孙子在十岁之内差不多是一样的,等越长大越不一样了,结婚生还不一样,等爷爷或姥爷死后更不一样,等外孙和孙子也成为爷爷辈时,根本就是两路人了。

首先,孙子姓爷爷的姓,外孙子不姓姥爷的姓,这是第一个不一样。

一个爷爷带看孙子和外孙子去河里摸鱼,爷爷一个猛子扎下去,岸上的孙子立即哭了,"我爷爷在水里没有了″,外孙子却笑了,"你爷爷没有了,俺爷还在家里呢″!爷爷上来叹气道:"唉,这就是孙子和外孙子不一样的地方″。所以说跟孙子叫"红眼儿″,跟"外孙子″叫白眼儿,外孙子是"姥家的狗,吃完就走″。这是孙子和外孙子都小的时候,不一样的地方还不太大。

等孙子和外孙子都长大了,爷爷老了,爷爷常见到的是孙子,不常见到的是外孙子,孙子结婚时,孙媳妇给公公爷敬茶,不会去给公公姥爷去敬茶。这又是不一样的地方。

等爷爷没有了,头孙就顶一子,孙子也要披麻,外孙子不去披麻。

到清明节,爷爷坟上的土由孙子来添,外孙子只给自己爷爷的坟上去添土,不会来给姥爷坟上添土。

等孙子和外孙子也老了,这老了的孙子会带自己的孙子去认自己爷爷的祖坟,那个老了的外孙子不会带着自己的孙子到自己姥爷的坟前来磕头,他的孙子认姥爷也是自己的姥爷,不会去知道爷爷的姥爷是谁。

再传下一百年去,爷爷仍是孙子的孙子的孙子的祖先,外孙子的后代早已是路人了。

如果儿子下一代永远有儿子,孙子后代永远有孙子,那你这一族这一姓永远存在,如果儿子孙子后面沒有孙子只有外孙,那你这一族这一姓就绝户了,外孙子是不会来给你"继绝世″的。

外孙子和孙子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外孙子和孙子的区别很大的,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无关重男轻女,但是却很容易引起女权主义者的反驳和不满,有点矫枉过正。

1、称呼明显就有区别:中国的传统,孩子是跟父姓,也就是讲究父系,母系的关系

孙子是继承自己家的姓氏和血缘,外孙无法取代。越是有权势越有是如此,世人都知道布什家族,没听过劳拉家族。

在感情上与外孙再近,还是别人家的孙子,无论再过多少年,外孙永远是外孙,随着时间的推移,外孙会与自己家的关系越来越远,因为不是自己家的血脉和姓氏,这个谁也狡辩不了和不争的实事,你见过谁家里会供奉外公的照片,有吗?不止是过去没有,现在没有,以后也不会有,外孙和自己的孙子都有各自的祖宗,这个祖宗是无法改变的。

2、权利与义务也不一样:法律规定孙子和外孙子都是第二顺位继承人,可实际操作上只有孙子承担抚养义务和继承遗产,没有外孙去主动承担,独生子女当然例外。

武则天称帝后,在立太子时犹豫不绝,拥护李唐的以大臣李昭德和重臣狄仁杰为代表的则说:“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祔姑于庙者也”。左右大清半个世纪的慈禧太后更是如此。

姥姥姥爷带娃,主要是帮女儿的忙,心痛闺女。爷爷奶奶带娃,是要传宗接代的,不仅要延续香火,更要“不辱门楣”、“光宗耀祖”,让自家姓氏“后继有人”。

“外孙狗吃了两头跑”“心痛孙子烧纸钱,心痛外孙手一指”就是这个意思。

外孙子和孙子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外孙和孙子到底有什么不一样,无论做爷爷奶奶的或做外公外婆的,她们的内心即使力求一样,但外孙与孙子终归有许多的不一样:

1.称呼不一样

一样不一样,首先从称呼就可以看出来,是外公外婆,是外孙,什么是外,外就是外人,就不是一家人。

爷爷奶奶,孙子,那就是一家人。

2.姓氏不一样

外孙,他是跟女婿姓的,是女婿家的人,不管那个姓氏的宗谱,只将本姓男丁划属该族之人,异姓男丁,都不会划属该族之人,不会把异姓男丁刻印在自己的宗谱上。

3.责任不一样

爷爷奶奶有带孙子的责任,但外孙虽然很多人带了,那并非属于他们的责任,只是爱屋及乌、爱女及孙的一种心肠。

4.义务不一样

暂且不论法律条文是怎么规定的,但实际生活之中,义务确实不一样的,外孙赡养外公外婆的情况属于特殊情况,而孙子赡养爷爷奶奶的则是正常加普遍,古代就有承重孙的规定,确没有承重外孙的规定。

5.内心不一样

我是过来人,孙子外孙都有,但内心说没有区别那是假的。我外孙在外市外县,我连许多话都听不懂,这与我讲一样话的孙子,内心就有不一样的感觉。而外孙们来到我家,也只是把我们当作客人而已。

当然,现代某些方面与以前不同,大部分人家子女少,孙子外孙也没有敞开生育年代多,所以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对待孙子外孙上,都是无限关爱,难分彼此。但愿以后外孙和孙子、外婆和奶奶都能一样!

外孙子和孙子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题主你都说了:一个是外孙子,一个是孙子,已经表明了最大的区别了!

中国人讲究传宗接代,这里的传宗就是指的孙子,而不是外孙子。

传宗接代,是指的男方的基因要传承下去,而不是指的女方的基因。

男孩子都能传宗接代,孙子是向下传了自己的基因,外孙是向下传 了别人的基因。

虽然现在在城市里面,好像很多家庭都希望生女孩子,但那是从经济成本上来计算的,是从以后大概率赡养老人的方面考虑的,但从基因传承上考虑,肯定还是男孩子靠谱呀。

想看到内孙子和外孙子的差别,到农村看看就很明显了。

外孙子和孙子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外孙和孙子到底有什么不一样,中国的传统思想里,正统依然如此

有人向江阳沽酒客提了一个问题,外孙和孙子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其实简单来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不必刻意去比较。但是偏心和一些传统思想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你又不能完全忽视。

既然如此,我试着来做一番解答,不妥不喜勿喷。

我们从伦理上来看:

首先孙子是儿子的儿子,而外孙与孙子是相对的。外孙指女儿的儿女,男女均可,也特指出嫁女儿的儿子。

孙子加个外字,他就不会跟爷爷姓了,女儿出嫁姓氏当然是夫家,这一点到今天大多数家庭依然如此。

且不说什么男权或者女权社会,扣帽子或者拔高度。今天这样的规矩已然形成了习惯,这也是一种血缘亲疏的划分。

在古代,孙子会被称为嫡亲,而外孙则只是一门亲戚了。还记得《红楼梦》里面王熙凤出场的时候这样夸林黛玉: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到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在古代孙子和外孙的差别。

这里面有个所谓同宗同源同根的问题,当然也是建立在父亲姓氏制度传承下来的。

同宗:宗法社会指同一大宗。后泛指同一家族或同姓。

同源:指事物的来源相同。

同根:三国魏曹丕欲加害其弟曹植尝限植七步中成诗。植遂作《七步》诗以讽有“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之语。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后常以“同根”比喻兄弟。

区别在于:相对而言,“同源”不代表“同根”;“同宗”却代表“同根”。以一个家族来说的。

而这里面必须姓氏一样,男女而且还有差别,毕竟古人认为或者旧观念认为女人是要嫁出去的,是替他人开枝散叶,而儿子孙子则是自我姓氏的传宗接代。没有说外孙替爷爷传宗接代,这是非常根深蒂固的一种中国社会观念。

它无法靠一些所谓的宣传就能改变的。而且目前也没有必要去改变它。

另外从现代遗传基因学来说,其实这个看起来就比较模糊了,有人说孙子和外孙血缘不一样,但是果真如此吗?

遗传学里考查两个个体的血缘关系远近,用的是亲缘系数,孙子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亲缘系数是一样的,所以答案是一样近。当然亲缘系数只考虑了核基因,如果加入细胞质基因的话,细胞质基因都来自于母系这一支—外婆的细胞质基因传给了外孙。另外,表观修饰的问题就不要考虑了,没有证据表明可以稳定遗传下去的。

所以可能改变的东西是我们看不见的。但是人们看待血缘和基因的同时,我们的习惯更看重伦理这一块。

虽然说现在提倡男女平等,但是一般情况下在部分爷爷奶奶心中孙子和外孙还是有区别的?其实我认为所谓的区别,其实还是意识形态问题以及他们对待传承的看法。

古代人有传儿不传女,传媳不传婿的说法。什么意思呢?还是那句话,儿子是自己的,女儿是他人的思想作怪。另外为什么媳妇是女的可以传,因为媳妇嫁到自己家,生下的孩子是跟自己姓的,而女婿则是带走的。这种传统思想也导致我国古代很多技艺流失,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关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下一代的爱,我觉得看在什么家庭,开明的家庭应该彼此照顾,而不是厚此薄彼,能在一起的有亲缘关系就是最难得的缘分,外人断不会跟你有这样的亲近和情亲。就像夫妻之间,他们其实最没用血缘关系,但是我们都喜欢白头到老一个道理。

所以在沽酒客看来,孙子孙女也好,外孙外孙女也好,都是自己的掌中宝,疼爱他们都是应该,如果心中有分别心,伤心的最后还是自己。

外孙子和孙子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外孙子是女儿出嫁生的儿子,孙子是儿子生的儿子,依我的观点来看一样也不一样

说一样是因为都是自已的子女生的孩子,都存有一定的血缘关系,都是第三代人

不论外孙和孙子都有孝敬的义务,与此同时外孙和孙子都可以有得到爱的权利

说不一样也不一样

从称呼上说外孙叫女儿的父亲叫老爷或是外祖父,外公,而儿子生的儿子的父亲叫爷爷

再从传统观念上来说姑娘出嫁是泼出去的水,那么外孙姓他父亲的姓。是女方家的第三代人,而孙子姓男方儿子的姓是自己的第三代人

按传统观念外孙没有继承外老爷家财产的权利,也没有替母亲赡养外祖父的义务,而孙子就有继承家产和家业,也有替父亲瞻养爷爷的义务,外孙不能为自己传宗接代,传递香火,而孙子则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