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地球和太阳距离缩短1000公里,地球会发生什么变化?人类会灭亡吗?

赤道比两极热,看来一点距离的变化都会引起温度变化,那么地球太阳距离缩短1000公里会发生什么?

【原创】对于如果地球和太阳距离缩短1000公里,地球会发生什么变化?人类会灭亡吗之话题,我个人的观点认为,假如地球与太阳的距离缩短1000公里,地球不会发生有什么大的变化,像是往常一样,人类还是活得好好的情况。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

1000公里对于人类的距离来说,是地球较远的距离现象,但对于太阳系太空间的距离来说,简直就是微不足道,因为,太阳系的距离是按光年来计算的情况。地球围绕着太阳公转之圆周循环运动过程,并非是整圆形状态的,而是隨圆形状态的情况,地球才会有四季气候变化的自然现象。目前天文学还未能准确测定这个隋圆形的差异距离,估计应该达2百万公里或以上。

假如地球按常规运行轨道与太阳距离靠近了1千公里,地球是不会发生有多大的变化现象,可以说是不会有明显的异常感觉,充其量地球上的平均温度可能会有微少的上升,但不会超过0.5摄氏度范围之内,这样的温度变化,简直就是微不足道,人类的生存活动就像往常一样活得潇洒自如,绝对不会发生灭亡的恶性现象。

不知这样的回答读者看后是否明晰?!如觉得我说的对或有道理,希给个点赞并点击关注我。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或发表意见。宇明于东莞市。(注:原创作品,抄袭可耻。欢迎大家转发。)

如果地球和太阳距离缩短1000公里,地球会发生什么变化?人类会灭亡吗?

假如地球和太阳间的距离缩短1000公里,地球基本上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人类更不可能出现灭亡的情况。

如果学习过“开普勒定律”的话,那我们应该知道任何行星围绕太阳的公转轨道都会是一个椭圆形,太阳在这个椭圆形的一个焦点之上。这就说明在这个轨道上势必存在着两个点,一个是“近日点”,也就是地球距离太阳最近时所处点,另一个则是“远日点”,当然就是地球距离太阳最远时所处的点。

地球与太阳的“近日点”距离约为147100000公里,“远日点”的距离则大约为152100000公里,两者之间的差距足足有5000000公里,这个距离大约是地球与月球间距离的13倍之多。

实际上地球每年都会经过“近日点”与“远日点”,我们的生活并没有因为距离太阳的远近,而产生过大的影响,因此这所谓的1000公里的距离在5000000公里面前基本上是“不值得一提”的。也不会对地球产生过多的影响,更是不可能让人类灭亡。

赤道比两极热的核心原因并不是距离太阳的远近。

很多人总是认为赤道之所以比南北极要热,是因为地球半径的差距所导致的,说白了就是认为地球的赤道位置会比两极位置更靠近太阳,因此这6300多公里(地球半径)的距离就就导致上百度的温差,其实这种理解是完全错误的。

其实赤道与两极温差较大的核心原因是太阳直射时间的影响,包括南、北半球的冬、夏季交替都是这个原因所导致的。如果大家看过地球仪,就会发现地球的角度是有一些倾斜的,这也就是所谓的“黄赤交角”,说白了就是地球的自转轴与黄道面(公转方面)存在的夹角,这个夹角大约为23°26"。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角度,才会影响到太阳直射地球各个区域的时间长短,进而在地球上体现出了较大的季节变化及温度差异。

以上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如果地球和太阳距离缩短1000公里,地球会发生什么变化?人类会灭亡吗?

地球距太阳的远近是根据天地二球的能量而决定的,又根据太阳的反引力而定远近的,不是随便拉近和放远地球距太阳距离的,如果说太阳距地球距离缩小一千公里的话,地球绕天球公转的时间肯定有变化的,那么地球绕天球的时间就不是一年365天了,一定要缩短,缩短多少须要精算,直于人类会灭亡吗,绝对不会,地球上的时间一天24小时也不会变,直于地球万物都是微感没有大的变化。

如果地球和太阳距离缩短1000公里,地球会发生什么变化?人类会灭亡吗?

这类问题很多,有缩短几厘米的,有缩短几米的,也有缩短几十米的,这个算多一点的了,缩短了1000千米。

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约1.5亿千米,缩短1千米也就是15万分之一,这个影响似乎不大。

地球的轨道本来就是动态的,不是每时每刻都十分精确的在多少米距离上,而且太阳随便打一个喷嚏,也有几万乃至几十万几百万千米的“飞沫”。这个“飞沫”可是如今闹得全球风声鹤唳的“新冠肺炎”疫病传播的主要途径。

太阳对地球的传播也一样,这种“飞沫”影响很大,以每秒钟几百千米的速度,“飞溅”来到地球,给地球生态和气候导致重大影响。

太阳的飞沫就是日冕或者叫太阳风,就是太阳大气不断往外喷射的高温高速气体。

而地球公转轨道本来就不是一个非常完美的圆形,是一个有不大偏心率的椭圆。

地球公转轨道半长轴为149597887.5千米,半短轴为149576999.826千米,轨道周长为924375700千米。

地球轨道偏心率为0.0167%,因此是一个接近圆形的椭圆,太阳就在这个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这样就形成了地球距离太阳最近时为147098074千米,叫近日点;最远时为152097701千米,叫远日点。这中间相差4999627千米。

也就是近日点与远日点相差约500万千米。

这个远日点与近日点是每年都要发生的,我们感觉到了吗?好像是有感觉的,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又冷又热。

是不是距离太阳最近的近日点就是夏天炎热,距离最远的远日点就是冬天寒冷呢?

不,正好相反。在我们南半球,远日点时正好是夏季,而近日点时真好是冬季。

按照太阳距离近会更热,太阳距离远更冷的逻辑,这种现象不是违背逻辑吗?

从理论上来说,距离太阳越远越冷,越近越热,这个是不错的。但我们地球远日点近日点也就差了那么3%,这点距离对太阳温度影响并不明显,而太阳照射在地球上的角度不同,地球同等面积接受到的热量不一样。

这个热量变化远远大于这点距离的变化,这样才主导了季节冷暖的变化。

由于地球地轴与黄道面有一个66°34‘的倾角,使地球赤道与太阳黄道面形成了一个23°26’的夹角,地球公转就成了歪着个脖子转,太阳辐射到地球的位置范围产生了变化,就在地球形成了一个南白回归线,太阳直射位置就在这个回归线上下变动,直射到了哪里,哪里就是夏天,反之就是冬天。

从对地球气温气候的实际影响来看,距离变化500万千米都没有实质性影响,因此拉近1000千米不会有大的变化。

除了上述太阳直射斜射给地球气温导致重大影响外,地球的气温变化还主要受到太阳运动影响较大。

比如太阳黑子活动、太阳耀斑爆发、太阳风暴等等,都会对地球环境和生态造成巨大影响。

而地球温室效应的形成,主要是人类碳排放和对环境破坏,对地球的未来正在造成重大影响。

科学家们已经多次向人类发出警告,地球气候已经到达一个阈值,也就是临界点,人类如果不加以控制和改变,在本世纪末很可能就是生态大灾难来临。

地球自从诞生以来,公转轨道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科学研究认为,40亿年前刚诞生不久的地球,比现在距离太阳近得多,地球公转轨道有趋于远离的趋势。

根据欧洲和俄罗斯一些科学家对地球轨道100年来数十万份资料研究分析,地球与太阳平均距离每一百年会增加7~15米。

还有研究认为,地球不但公转轨道在变化,而且自转也在变化,也有变得越来越慢的趋势。一些科学家通过对珊瑚环纹的研究,认为在3.7亿年前,一年有400天,一天只有22小时,地球自转线速度每秒达到500米。

所以,地球一直都在变化,地球未来的公转轨道会不断远离太阳,自转也在变慢,不过这个变化是很缓慢的。

人类目前最终要的是应对自身给地球环境导致的影响,挽救自己的未来。

结论:人类可预见的未来不会距离太阳近1000千米,而且近1000千米也没有什么影响。

就是这样,欢迎讨论,感谢阅读。

时空通讯原创版权,侵权抄袭是不道德的行为,敬请理解支持。

如果地球和太阳距离缩短1000公里,地球会发生什么变化?人类会灭亡吗?

诚谢邀请。地球离太阳的距离大约1.5亿公里。由于公转轨道为楕圆,近日点为147:098:0公里。远日点为152:097:751:0公里。中间相差500万公里左右。如果按这个数值计算,地球离太阳距离再近1000公里,那对地球的影响应该是微乎其微的。但是,就这微乎其微的1000公里差别,就足以打破地球上的生态平衡。首先半均气温升高0:3度,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增强,使大部分熄灭的火山重新被点燃,火山施放出大量二氧化碳和甲烷气体,造成大气温室效应。温室效应使大气层进一步增厚,然后是地球两极冰盖全部溶化。海平面上升。陆地面积减少60%。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大部分被毁灭,象日本这样的岛国将不复存在。地球靠近赤道地区升温辐度可达到零上62c一87c度之间,己不适合认何植物生长。南北半球39纬度以外,以往高寒地区将成为热带水果的乐园。温度将常年维持在39c一42c度之间。到那时,赤道地区所有的热带水果,将全部移植于地球两级,尤其是北半球。所有的粮食作物,己不再适应这种温度而灭绝。人类的主要食物将以水果为主体,恐怕到那时,我们人类的食谱,都会有重大调整。接下来若干年,由于海平面上升,来自于太阳的辐射温度,受海水镜面效应的作用,温度被大部分被折射回太空。地球蓄热能力降低,地表温度将一直维持在这一水平。地球轨道由于宇宙运行规律调整,还会恢复到原来位置,人类将由两极热带地区,逐渐又恢复到赤道热带地区。还将恢复到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如果说,这是太阳和地球之间开了一个小小玩笑,那么对人类来讲,将是一个巨大的改变。那是一段多么可怕的经历呀。

本人文化水平有限,上述存在臆想,有不足之处希望朋友指出。欢迎留言。谢谢啊。

如果地球和太阳距离缩短1000公里,地球会发生什么变化?人类会灭亡吗?

如果地球和太阳距离缩短1000公里,这个数值看起来很大,地球的赤道和两极之间的距离也就1万公里左右,有的人就想了,1万公里就能造成赤道和两极这么大的温差,那么地球和太阳距离缩短1000公里,是不是地球就会比现在明显得变热了呢?

其实不然。地球赤道和两极之所以出现这么明显的温差,并不是由于和太阳的距离近远造成的。实际上,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并不是椭圆形的,近日点时距离太阳大约1.47亿公里,而在远日点时,两者的距离为1.52亿公里,近日点时与远日点相比,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足足近了500万公里,但这500万公里与日地之间的1.5亿平均距离相比,也才3%左右的变化,对太阳辐射的影响极其微小。不过,在地球的北半球,在近日点时,太阳照射与地表之间的角度较小,单位面积的地表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反而较低,这也是北半球在近日点时温度反而较低,是冬季的主要原因。

问题中所说的这种假设,提出的距离缩短数值为1000公里,与近日点和远日点的500万公里相比,更不值得一提,可以根据球体公式粗略地计算一下,在靠近太阳1000公里的情况下,地球从太阳上接收到的辐射能量,仅比现在增加万分之二左右,所以对于地球上温度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太阳系的宜居带是很宽的,其内侧在金星附近,外侧到达了火星的轨道外部,宽度可以达到1亿公里左右,地球在宜居带中向内向外移动一个较小的距离,是不会对地球的环境造成多大影响的。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太阳内部核聚变的持续进行,内部氢元素含量会越来越少,据科学家估算,太阳的寿命还可以再延续50亿年左右,不过在此之前,随着氢核聚变的逐渐衰减,太阳的体积会逐渐膨胀,大约在20亿年之后这种膨胀效应就会显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也就相当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在自然状态下被拉近了,那个时候,太阳系的宜居带也将逐渐外移,在太阳成为红巨星的后期,其半径可以延伸到火星轨道之处,在这个过程中,地球的温度将会变得越来越热,直至地球被太阳吞噬。

相信那个时候,我们人类应该早已经掌握了星际移民或者实施了流浪地球计划,去其它星际寻找更加适合的生存环境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