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买房是什么感觉?
谈一谈上海买房历程
2019年年初开始看房,感觉房价已经跌了两年多,再者刚需,上车是迟早的事情。
年初陆陆续续看了杨浦区这边的延吉三村、四、五以及周边的小区,当时预算是买个300万左右的房子。
9几年的房子,真的户型太奇葩了,时代特色。
看了一圈后,对一个六楼的房子比较满意,主要是老房子中难得的装修新一些,以及楼顶有阁楼,算是加分。不过后来和房东谈价没谈拢,后面又出差频繁,就暂告一段落了。
8月份开始继续看房,期间看了包括五角场板块(同济欣苑等)、中原板块(国和一村、国和二村、开鲁三村,市光四村等)、浦东三林板块、闵行古美、等等。
最后看中了颛桥的金铭文博的电梯房,主要是距离地铁近,但是后来发现房东居然是一个集团的同事,联系上,同事建议不要买他的房子,不是说房子质量不行,主要是对应学校太差,她现在置换房子就是为了小孩上学,要去徐汇买学区。这下才醍醐灌顶,为了避免几年后又焦虑孩子的事情,和老婆商量,能力所及之类买一个好一点的学区房。
此时预算定在500万。
然后开始杨浦、徐汇筛选,结果既要满足居住又要满足上学的两个条件的房子,基本都超过预算。
最后办公室同事聊天,同事老婆在普陀梅陇中学,推荐看看新普陀小学的学区,对口梅陇,以后曹二,也算是一个比较稳妥的上学途径,能力有限,徐汇杨浦一梯队算了,这算一个折衷考虑吧,比较普陀算是市区的价值洼地,且距离老婆上班的新天地20分钟地铁。
说来也巧,看房真是讲究缘分,之前看了那么多,迟迟也定不下来,结果去新普陀小学对口学区去了两次就订了房子。
主要看了北巷小区、芝巷小区、上钞苑、上钞银杏苑、金玉苑等房子。
北巷、芝巷以及梅川小区均是动迁房,感觉条件差一些。
上钞苑的几个楼房都是上钞集团的单位房,建筑质量较好,最后盯着这几个小区看。
上钞苑距离地铁远了一些,妹子看中上钞银杏苑的距离,以后15号线中信泰富步行距离7分钟,我们还专门不行丈量了一下。
上钞银杏苑比较小,里边总共4栋楼,有一栋感觉不是上钞集团的房子,一梯四户的户型不太一样,应该是动迁房。小学里边有个小的公园,可以跑跑步。
然后考虑到以后可能置换或者以租换租,上钞南边的中江路上是天地软件园,应该出租房子好出租,加上中信泰富完工后办公楼工作人员不少。
综上交了定金。准备年后付首付。
2020年流年不利,谁知道发生了如此严重的疫情。没办法,契约精神要履约,年后戴着口罩交了首付,现在等银行批贷款了。
疫情对房价的影响不知道会怎样?
但是既然买了,就只能认命,就跟炒股一个道理,随他去吧。
以上就是我买房的一点心路历程。也许对大家有帮助。
在上海买房是什么感觉?
11月签网签,2020年12月31号刚拿到产证的人,有资格来答一下。
感觉跟坐过上车一样,刚开始的兴奋紧张期待,期间的高低跌宕,最后结束回归平静夹杂着些许失落。
前期紧张兴奋阶段:算了家里所有的现金,跟能借上的亲戚借款,好家伙,100万+,这辈子人生巅峰时刻。
查了一下社保,OMG,61个月,终于能有资格买房了!
老公对我说:钱到位,资格在手,你尽管看!
听了老公的话,顿时信心十足,那感觉貌似陆家嘴的大平层都感觉揽入怀中的感觉。
期间的高低跌宕看的楼盘:
从佘北家园的动迁房看起,再到佘山镇上的动迁房,接着新凯三期四期,塘和家园、紫薇茗庭、古楼新苑、再就是新凯一期二期,最后转战商品房:同润山河小城、金地二期、国贸天悦、恒大佘山首府
刚开始预算220W,我也不敢报多,因为当时钱算了一下,100W都不够,问了一下亲戚,这个说要到年底才有钱,那个说没钱借,只敢往最低价格去看。
结果就是所有的中介都往我给的这个预算去看的房子。本人住的是新凯的房子,结果看了一圈我觉得还不如买新凯的房子,毕竟佘北家园的动迁房房型差、佘山镇的超级偏、看来看去感觉除了浪费时间,一点用都没有。
后来中介看我这也不满意那也不满意,就说要不带您看看新凯一期二期的房子。当时知道新凯一期二期的房子要比预算高40-50W的样子,刚开始是拒绝的,但是抱着看看又不花钱的想法,就跟着去了。
果然一分钱一分货,看完了真香。
户型方正很多,而且离地铁距离非常近,抽空带着孩子爸看了几套房子,孩子爸满意度高了很多,感觉看了这么久的房子,终于算是有点下手的苗头了。
某天睡觉前刷了一下贝壳找房,突然看到了家门口的商品房,顶楼80平米,288W,装修极具风格,立马心动了。
再加20W就能买到带管家的商品房,出门就是幼儿园,还能读9年制的中小学,孩子爷爷心动了,我也心动了,孩子爸哭了,因为拿不出这么多钱。
我把想买商品房的想法告诉了中介,中介心中一紧,心理嘀咕着:这个疯婆子,早点不跟我说,害我白跑了这么多的楼盘,我说她怎么这也看不上,那也看不上。
把孩子爸爸逼哭的时候,我心里非常欢喜,终于知道老公家的底线了,那就是330W。
330W的房子也就金地二期,结果谈崩了,三个人灰头土脸的回到家。明明什么都没损失,但是就是感觉白白损失了300W一样。
看了能够到的天花板的房子之后,再看其他的房子,感觉其他的一切都是凑合。
我又马不停蹄的刷起了新凯一期二期的房子,但是我公公那个倔强小老头已经对除商品房以外的动迁房一概不入眼了。全家陷入了买房的僵局中,我突然觉得,我好像不怎么想在上海买房了。
所有的中介都开始对我失去了耐心,这时一个中介半路杀出来,他暗中观察了我许久,觉得是时候出手收网了。
他带我看了一个商品房,对口9年制小学,精装修,除了地段远一点,但是价格便宜还带车位,顿时全家沦陷了,我非常感谢他从我水深火热的看房中解救出来,总算是上了车。
上车后的平静与失落发现买了房,还是有干不完的家务活,吵不完的嘴,该上班的继续上班,该带娃的继续带娃,除了换个居住场所,其实生活的本质还是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反倒是个人欲望跌为0。
昨天老公对我说:老婆,发年终奖了,你想要买什么大件?我买给你。
我顿时面无表情的回道:房贷不用换了吗?亲戚的钱不用还了吗?
然后老公觉得自讨没趣,就扫兴地从我身边走开了。
搁以前没买房,我肯定不好意思的对他狮子大张口,现在觉得自己喜好的一切都要为还房贷让路。
买房只是在上海落脚的开始,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能依旧小心翼翼,屏住呼吸,怕一不小心就跌进了沟里。
在上海买房是什么感觉?
我这个人吧,特别拖拉,从小就这样,上课爱迟到,写稿爱拖拉,每次干点什么事,总是要拖过deadline之后,才能开始。去年12月的时候,我计划在上海买房,一直拖到了今年……呵呵,大家也知道,过年后北上深喜赢了一轮房价暴涨。
其实我本来也没拖这么久,12月的时候我看中了一个楼盘,本想过完年就去看房。春节之后,我看到新闻说涨价,赶紧打开收藏的网页看了看,这个小区已从5万涨到了6万5,我顿时两眼一黑,差点背过气去……
我立即打电话给我爸:爸!!!!!!房价涨了!!!!!!!!
我爸相当淡定,说:不要紧,二居买不了,就买一居吧。
就这样,我好不容易凑够二居的首付,就变成一居了。原本的打算是,我卖郊区的小房子,拿着房款在闸北大宁这付个首付,现在眼看二居变一居,在变成开间之前,我赶紧去看房了。
买房的流程是,你根据房子的类型、大小、朝向、楼层进行选择,挑出适合你的房子,再与房主谈定好价格,最后进行交易,但这暴涨的时节,买房的人和卖房的人都像疯子,不管什么样子的房子,上架即扫空,与房东谈好了价钱,如果当天没签合同,第二天就会涨价50万,不管房子多烂,家具多破旧,位置都快出上海到内地了……还是涨涨涨!即便你做好了第二天涨50万的心理准备,呵呵,你也想不到房东第三天就关机了……不卖了。
我当时懵逼了,感觉像我这种人,肯定买不到房子了。到了三月,涨势放缓,中介带我看了几套一居,每次打电话给我都说,苏小姐这个房子太好了,你今天不来明天就没有了。那天我出门看房,同事给我打来电话,说有个合作要谈,大买卖,几十万呢,我回复他说:什么!几十万算个啥!我要去买房了!几百万呢!我还记得看房那天天气晴朗,虽然到了春天,但风依旧很凉,中介带我看了朝西的一居室,单价7万2,采光差得一塌糊涂……我摸了摸下巴,说:“朝西啊,晒不到太阳啊……”
中介信誓旦旦地说:“苏小姐我告诉你,朝西一天起码可以晒5个小时,朝东的话就有3个小时,5个小时很长了……”我心想,7万的房子只能晒5个小时太阳,如果我去公园睡长凳,全天360°全采光呢……
我又看了看这套房的洗手间,小到你只能站着洗澡,蹲着都很困难,对保持体型提出了极其严苛的要求,我故意说:“啊,放不下浴缸啊,我喜欢浴缸。”
这时中介义正言辞地说:“苏小姐我告诉你,浴缸根本不是刚需!”
我想了想,承认他说的对,连1000万都掏不出来,人生不配有刚需。
看完房,我回到家,心想住在郊区也挺好的,虽然每天进城堵车,回家堵车,路上要浪费2,3个小时,虽然公交车上从没座位,虽然离地铁只有8公里,步行4小时直达,但是这又有什么不好呢?
就在我打定注意不买的时候,因为我忘记把自己的房子让中介下架,这套房被卖出去了……中介告诉我,购房的人特别有诚意,好不容易攒够了首付,恭喜你这么快就卖掉了。
我……
无论如何,我希望做个有诚信的人,于是毅然把自己的房子卖了。
我含着眼泪想,在北京租房也挺好的,虽然房东随时让你滚蛋,不让在墙上钉钉子,不让养宠物,不能买大型家具,随时面临涨房租,但这又有什么不好呢?
租自己的房子,帮别人还房贷去吧!
就当我想着要不要租房一辈子时。三月里,阳光下,看到房多多上关注的房子,房东降了价。房东愿意降价!!!那晚上我坐在这个房东面前,2月时,他的房价涨价了100万后,不断有人追着他买,他调高了20万,还是有人买,又调了20万,还是有人买,于是他干脆直接调了200万……终于卖不出去了……到了三月底,他买的大房要付首付,急着用钱,愿意降价卖给我。
能在上海市区买房,在我们普通人的概念里应该是有钱人了吧。可是你看,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不得不降价卖房凑首付。我们眼里的有钱人,他们的资产有很大比重可能都在房子上。我们常在新闻里听到“流通性”这个词,可老百姓手里能流通的钱最终几乎都会流到楼市里,从这套房子滚到另一套。而我们这个国家对普通人的成功似乎有着异常执着的标准:从八十平换到一百平,你成功了;从五百万换到一千万,你成功了……哪怕你换完房子手里依旧没有闲钱,每个月还要多还几万贷款。
我终于买到了房子……虽然未来30年,我每月要付2万的房贷,但是我在梦里还是露出了甜甜的微笑。买之前,我给我爸打了个电话,说:爸!!!!!我买到房子了!!!不是开间!!!!!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在上海买房是什么感觉?
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我想我还是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的。
2005年左右,我的家人,确切的说我妈妈就开始在上海投资买房了,而我自己的第一套房子是2008年雷曼兄弟金融危机那次买的,差不多十多年间,我们家人包括我自己在上海限购前买(卖)差不多8套房子,有浦东世纪公园的老公房,也有松江的商住两用房和商铺,也有闵行的二手房,也有青浦的期房,70年、40年、50年产权的房子都有涉及到。
我记得我们家第一套房子是浦东世纪公园旁边的老公房,60平米左右,没有电梯,在顶层,买的时候当时差不多在40万左右,到了2008年卖的时候差不多120万了,再拿这120万付了50%买了闵行区220万总价的二手房,这个二手房到现在市场价在800万左右。
这得益于我那个在大学教经济学的妈妈,她的理论就是:在上海,你不买房子就永远没有房子,你买了小房子以后就有机会置换成大房子,你买了二手房以后就有机会置换成新房子。
而我买房最大的感受就是,在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土地资源有限,流动人口较多的超级大型城市,买得晚不如买得早,房子,在任何时期买都是贵的,都是得咬牙去买的,合理置业,并得以升值的感觉很好。所以,攒钱买房吧。
在上海买房是什么感觉?
有能力才行,几千块钱一月的人,敢在上海买房吗?在上海买房的人,肯定心中欢喜,高高在上的感觉。
在上海买房是什么感觉?
终于不用租房住不用忍受各种奇葩室友了,毕业两年租了两年房子,见证了好几个奇葩室友。有打架的小夫妻,有刚毕业的小年轻整天窝在家里打游戏,不知道搞游戏直播还是什么的反正不上班,每天不论我多早起来或者多晚睡,去客厅都能听到他们打游戏的声音。
买了房子后,在自己家是真的随便,也比合租爱干净了,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的心情也好。每月的房贷是一大笔开销,但不买房子也要付租金而且不稳定。
总之,买房真香!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