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园不满,但还剩一个学期就小学了,还有没有转园的必要?

女儿幼儿园还有一学年时,我帮她转学了。

幼儿园方面的原因:

1.她上小班时兴趣班要报舞蹈班,老师一个班只有十个名额,没有轮到她;

2.她中班舞蹈表演,老师原本要她参加,去排练了一周,又不要她排练了,还跟我女儿说她跳的太差,不用她参加了;

3.她们班有一个小朋友老是跟其他小朋友说不要跟我女儿玩,我女儿每天都跟我说谁谁不跟她玩,因为那个小朋友不准。我去参加她们班运动会,亲眼看到那个小朋友跟所有小朋友说不跟我女儿玩。

以上三点我都跟老师沟通反应过,但都没有改善。

教学重点的原因:

原来那家幼儿园算镇区最好的幼儿园,教学理念是寓教于乐。通俗点就是带小朋友各种玩各种仪式感。后来转去的幼儿园是镇区里抓应试教育(到小学成绩会比较好)抓的最严的学校。

所以为了逃避矛盾,为了更好的幼小衔接在最后一年转学了。

我女儿下半年才一年级,现在还在转入的学校就读。

我中间回过头去分析,我这个选择是错了,前面的两点貌似是幼儿园的问题,但我没有尽力去沟通。第三点,我忽略了小朋友成长周期的特性(这个时间段就是相互闹别扭的)没有正确引导我女儿。

最后教育重点的问题,因为两个学校侧重点不同,女儿一直不适应,到了新学校常常被当差生对待。

我之前甚至想这学期再转回原来学校,最后想着一动不如一静,所有的经历都需要我们好好面对。希望这次转学经历对女儿带来的负面影响能在她上小学后慢慢变淡。

她前几天还跟我说想念那个不和她玩的小朋友。[捂脸]

对幼儿园不满,但还剩一个学期就小学了,还有没有转园的必要?

这个问题首先是要考虑为什么不满意幼儿园?再去探讨值不值的一定要去转幼儿园呢,孩子在园的表现学习生活情况都是良好的,孩子身心健康快乐发展,您完全就没有必要在最后一学期再换幼儿园,毕竟孩子换一个环境又需要重新适应,重新开始,所以您需要考虑好这些因素,纯属个人意见

对幼儿园不满,但还剩一个学期就小学了,还有没有转园的必要?

对儿幼儿园不满,还剩一个学期就要上小学了,有没有必要转园?

首先你要分清这个不满是你的不满还是孩子的不满,这个需求是谁呢?

毕竟幼儿园是孩子生而不是家长上。所以如果是孩子不满的话,如果他有心仪的幼儿园,并且能够很快的适应的话可以转园。但如果是你的不满的话,孩子并没有感觉到不满,这个时候就需要考虑孩子的适应度。

毕竟一个学期的时间很短,也就是3~4个月的时间。这个过程中如果他转去新园要适应新的环境,新的老师,新的同学,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并且马上就要上一年级了,这个时候,原有的老师或许更加了解她,在培养孩子行为习惯方面会更加注意一下孩子对于一年级适应度的问题。

如果转去新的幼儿园,很长的一段时间孩子都在适应状态,孩子刚刚适应,马上就去幼儿园,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

首先要分清这个不满是什么问题,能否通过协商或者是其他方式解决,如果可以解决的话,建议最好不要转园,但是如果解决不了孩子在这实在不适应,那么也只剩下转园这一条路了。

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曾经最后一个学期我也想给孩子转园,原因就是孩子幼儿园的教学内容有点过于偏小学,不想让孩子过早的学习太多知识,对孩子不利。

但是和孩子沟通过几次,还是自己不愿意转园,不愿意离开他熟悉的老师和同学,所以这个时候就尊重了孩子的决定,所以也建议先跟孩子沟通一下,看看孩子的意见。

对幼儿园不满,但还剩一个学期就小学了,还有没有转园的必要?

这网友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对幼儿园不满,但还剩一学期孩子就上小学了,到底应不应该转学校呢?”

我的建议是:千万不要转学校,因为孩子从一个熟悉的环境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里边,肯定要有一定的适应过程!然而,这段适应过程里边孩子又是幼小衔接阶段,这样很容易让孩子落下一部分课程,从而导致进入小学之后影响孩子的成绩。

对幼儿园不满,但还剩一个学期就小学了,还有没有转园的必要?

这就要看幼儿园的问题,有多么的严重。

1.如果说是小问题,或是自己对幼儿园有不满情绪,可以向幼儿园反映沟通得到改善。

2.如果是说情况比较严重的话,是幼儿园存在虐童情况就需要离开,现在的幼儿园并要反应此类情况,不要让其他的小朋友也说到伤害,

3.若是针对老师个人情况不满意的话,可以跟幼儿园协商,给孩子换个班级和老师,坚持把这半年上完。

什么事情都是可以解决的,互相给予空间,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对幼儿园不满,但还剩一个学期就小学了,还有没有转园的必要?

在我个人立场我肯定不赞成去转学,如果没有大的过错,其实没必要去计较。每个学校有每个学校的制度,当家长肯定有看不惯地方都想对自己的孩子好,这是可以理解的。你要想想还剩一个学期,一个学期之后孩子有可能就会上幼小连接,然后又是一个新环境,孩子能不能适应。想到过孩子的心理健康没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