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和《人生》哪本书好?为什么?

文学作品尤其是大家的作品,我们要的是品读,品味,反复琢磨,细细思考,从再苦再难,悲观失望,走头无路中总有一股向上的力量,让你在亵渎人性的时候又从中看到一丝善良,一线光明,让人生丰富,有活下去而且要活的有滋有味,体味悲苦的人生中的真善美。

我喜欢读路遥的作品,总是在平凡的人物中显出不平凡,在芸芸小人物中显出光辉,听评论他的作品中没有那种十恶不赦的坏人,他作品中的小人就象是身边的人,自私自利中又不乏善良正直,总是那么有血有肉,这是一般作品所不能及的!

《活着》和《人生》哪本书好?为什么?

谢谢邀请,

建议这两本书都可以看看,都是名著!很有看的价值!你会学到很多东西,体会到很多人生的道理和感悟,各自写的都非常的经典。

《活着》和《人生》哪本书好?为什么?

谢谢邀请!

1、《人生》是中篇小说,告诉你做人要厚道!故事读完,使你撕心裂肺,既有对主人公的同情,又有对他的很,俗语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2、余华的《活着》,看了之后你会觉得自己是生活是多么的好,跟书中的福贵相比自己生活的年代是多么幸福,看了之后努力的人会更努力的。去看看吧!

3、可以看看《活着》,感触很深,男主人公身边的亲人一个一个的死去,看到很揪心,好多次都不想看下去了,看到了最后看到男主人公的乐观心态,才懂这本书的真正的精髓。余华的《兄弟》也可以看看,这两本书的确很值得读,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心里感触。

《活着》和《人生》哪本书好?为什么?

活着与人生是二个概念,活着体现的是生命的存在,而人生却是生命的过程,当然说人生是一部好书了。

《活着》和《人生》哪本书好?为什么?

《活着》和《人生》哪本书好?为什么?

回答这个问题前,应当先搞清楚这两本书分别写了什么?然后在进行比较,就比较好回答问题了。

01 首先看看两本书都写了什么。

1.《活着》是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小说讲述了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从此穷困之中的福贵开启了悲惨一生的故事。富贵因母亲生病去城里给母亲请郎中,没想到半路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过世。长大后的儿子在给县长夫人抽血时因抽血过量死亡,女儿凤霞生孩子,也因难产死在了手术台上,不久,妻子家珍也因病离世。女婿二喜在工地工作,被水泥板夹死。唯一的外孙苦根与福贵相依为命,生活十分艰难,福贵心疼外孙吃不上饭,便给苦根煮豆吃,不料苦根却因吃豆子撑死了。

《活着》中,富贵身边的亲人一个接一个的死亡,最后孤零零地只剩下了富贵和他那头也叫“富贵”的老牛。余华通过富贵和他一家的悲惨命运,让我们看到了活着的不易和活着的意义。

2.《人生》是陕西作家路遥的成名作。描写了农村青年高加林在城里读完高中,毕业后回到农村当了一名民办教师,但不久又被大队书记的儿子顶替,只能去种地。这时候本村漂亮但没文化的女孩刘巧珍对高加林一见倾心,并向高加林大胆表白爱情。高加林也很喜欢漂亮的巧珍,两个年轻人谈起了恋爱。命运有时候总是让人难以琢磨。机会再次降临到高加林头上,他又进城当上了一名记者,工作干得顺风顺水。进城后的高加林,感到了自己和巧珍的差距,最后放弃了巧珍,选择了城里的同学黄亚萍。然而命运再一次捉弄了高加林,他进城上班的事被人举报,到手的工作飞了,不得已,高加林重新回到了农村。此时巧珍已嫁人,但她仍然深爱着高加林,她求姐姐的公公、村支书高明楼给高加林一个机会,让他继续去学校教书。高加林最后懊悔地痛哭。

作家路遥通过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悲剧描写,让我们在痛惜他们的同时,也对人生进行深刻反思。高加林虽然出生在农村,但他的身上具备了现代青年自信坚毅的品格,他热切地渴望离开愚昧落后的农村,成为城市生活的一份子。为此,他抛弃了农民固有的那种传统的狭隘观念,开始了对自身和社会的重新认知。可以说,正是都市文明和乡村的落后愚昧的对立所产生的矛盾造就了高加林这样的边缘人物。

02 两部作品的不同之处

1.时代背景不同。《活着》的写作背景是以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直至文化大革命等为时代背景。

《人生》则是以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为时代背景。

2.人物性格不同。富贵一生虽经历了众多亲人的死亡,但他从没想过与命运抗争,而是选择默默承受。余华就是想通过富贵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来告诉我们:“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高加林不同,高加林自始至终一直都想做出改变,但无奈个人力量太过于渺小。

03 结论

《活着》和《人生》究竟哪本书好?

1.《活着》出版后,先后荣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最高奖项,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并入选香港《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百年百强”;并入选中国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有影响的10部作品”。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

2.《人生》入选“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

3.我认为,这样优秀的两本书,很难说孰优孰劣。但如果从作品的厚重度上来说,《活着》要胜一筹;而从阅读体验上来说,《人生》要好一些。毕竟读《活着》太压抑了,让人喘不过气来。

你同意我的看法吗?

我是喜欢读书的清音夜读,愿和朋友们相互交流学习,喜欢请关注点赞转发!

《活着》和《人生》哪本书好?为什么?

《活着》讲述了一个农村人福贵悲惨的人生遭遇。通过一个嗜赌如命的阔少爷沦为身无分文的农民,讲述了他面对父母、妻子、女儿、孙子一家人的惨死,而他却选择依旧活着,仿佛比往日更加洒脱与坚强。

通过作者打动人心的人物刻画,使人物更加立体,更加鲜活,读起来让读者跟着落泪,跟着悲伤,深深地同情主人公,也深深地为主人公的坚强所打动。

《人生》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叙述了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矛盾,也正是体现那种艰难选择的悲剧。

两本书都是描写人的一生不容易,但是我认为更能打动人心的是《活着》,因为《活着》是叙述主人公一生、乃至一家人的悲惨生活,而这些经历和遭遇都没有打败他,他仍然坚强地活着,而且更加坦然,体现了人性坚韧,不为命运所屈服的人生态度。

相比较而言,《人生》主人公的选择虽然也很艰难,但是故事显得单薄,选择虽然很艰难,但是立意不是很新鲜。面临这样选择的人很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