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类学校,来招聘的学校只是简单的面试一下就给事业编,觉得不靠谱不敢去怎么办?
不请自来,我也来回答一下吧,一般在高校进行的招聘活动我们称之为校招,校招包括各类单位,但肯定不包括公务员,一般在大学进行校招的中小学校,会许诺应聘学生事业编制或者事业编制待遇,在进行应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区别。
下面说需要注意的几点:
1事业编和事业编待遇是完全不同的。
2事业编制现在要求逢进必考,特别是本科和大专,研究生在偏远地区会存在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可能会免笔试,但面试是绝对存在的,而且面试一般是人事局和教育局共同举行,不可能存在在高校面试后随即能入编的情况。
3编制只存在于公立中小学,部分私立学校存在公私合办情况,可能会有编制,但已经不是大趋势,需要十分谨慎和小心。
4事业编制待遇是指工资水平和职称评定等福利和事业编制相同,但不属于事业编制,是当地政府为了促进教育发展采取的地方政策,会随着政府政策变化而发生变化,其实质就是合同制代课教师。切记区别开来。
5会有部分校招中小学许诺干满若干年后直接给编制,请大家注意。在这里提醒大家,这种说法可信度极低,即便相信,也要让当地人事和教育主管部门出具政策文件,必要时签订合同,否则空说无凭,学生会受伤害。
6大家有其他问题可以私信我,我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文中存在的问题,也请大家斧正。
师范类学校,来招聘的学校只是简单的面试一下就给事业编,觉得不靠谱不敢去怎么办?
虽然我不是老师,但是我女朋友是老师,她的情况跟你的有点类似,可以给你点参考,当然,具体情况一不一样需要你自己判断。
同样是师范类学校,同样是校招,她们那时候是有一个师范生专场招聘会,很多人都去参加了,包括地州师范生。没有笔试,直接面试,面试内容很简单,主面试官就是现在她们学校的校长,但是当时参加面试的学生很多,最终到学校报道后知道她们学校当时一共只招了6个人,两个语文,两个数学,一个美术,一个音乐,她是语文,大学上的是小学教育专业。
她们学校在小县城,县城里只有她们这一个公立小学,学生较多,一个班60人左右,跟她们类似从校招过来的在她们之后还招过一届4个人,现在不在进行校招,后面她们学校招的老师都是面向乡镇老师有教学经验的在招,而且竞争还是蛮大的。
当时的话她们进来要求签合同保证干满五年,没在满五年要赔违约金,满五年后就不用签合同一直干,反正现在她们一起进来的都干的好好的,也是正式的教师事业单位编制!
你可以参考一下,当时面试的时候还是可以知道是哪个学校的,你可以了解了解,而且她们这个面试通过之后是给你发通知,我记得当时她们是三月份面试,通过后通知准备好材料8月初报道,报道时候才签合同,不报道视为放弃。所以在这段时间,如果你有更好的选择是可以放弃的。
师范类学校,来招聘的学校只是简单的面试一下就给事业编,觉得不靠谱不敢去怎么办?
目前,各地的教师招聘,采取的主要是三种方式:一是教育局、人社局带领学校到大学招人;二是组织公开招考;三是公费师范生直接分配。
你所说的,应该就是第一种形式,学校直接到大学来进行编制招聘。由于供远远大于求,一些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往往只到几所部属师范院校招聘,比如笔者所在区域,近几年都是到6所部属师范院校招聘。
由于这类大学本身把关严,用人单位也比较放心,所以,经过简短的交流、面试就确定。如果你是这类情况,非常靠谱,大可不必担心。
另外一种情况,是一些相对贫穷、落后的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条件相对艰苦,也会到各种类型(主要是一般师范院校)去招人,这种情况,也是有事业编制的,但由于担心留不住人,这些地方,基本上都会签订5年甚至更长的合同,要求服务期限完成之后才能调离或者辞职。所以,靠谱是很靠谱,但一定要权衡利弊。
另外一点,各地到师范院校去招人,都会经过师范院校的审核。笔者前段时间与一所大学的招生就业处的负责人在一起,专门问起这件事,他告诉我,学校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先要对招人单位的资质进行审查,审查合格之后,才会允许其进校。所以,只要是在学校内部的招聘,作为大学毕业生,大可以放心。
最后,作为一名有一定教龄的教育工作者,笔者认为,在当前疫情还没有完全消失的情况下,就业形势整体还是趋紧的。作为大学毕业生,一定要有一个基本的择业观,先就业再择业,不要过于挑剔,有些时候,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
师范类学校,来招聘的学校只是简单的面试一下就给事业编,觉得不靠谱不敢去怎么办?
你觉得不靠谱不敢去就对了,天上不会掉馅饼,就算掉馅饼也不会砸到自己的头上。只需要简单的面试留给你事业编制这种事情是有的,如果是虚假的学校也不会放进来校招,但为什么不去呢,因为这其中是有猫腻的。
事业编制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如果很轻易的给你了,那么其中必定有猫腻。俗话说事出反常必有妖,事业编制有些人考了很多年都没考上,凭啥只要面试就给你了呢?想清楚了这其中的关系你就会明白了。
为什么只需要经过简单的面试就给入编了呢?只有一种解释,第一种是那个位置急需用人,但是又招不到人,所以就只能去学校里偏偏没有社会经验的大学生了。很多大学生看到只需要面试就可以入编这等好事,什么顾虑都抛到脑后了,合同都不看清楚立马就签了,签过以后回过神了才感觉不对劲,但为时已晚了,卖身契都签了,你想毁约也不是不行,付高额赔偿金就行了。
不需要考试就可以入编的地方,无非就是偏远的山村,农村里的基层教师了。这些地方因为生活条件和教学条件太差了,没有老师愿意去,就算了的也都跑完了。没有老师学校就办不成,学生就没有办法上学了呀,所以这些地方就会有类似于这种看起来很美好的政策和条件出来,只要你来就给你编制,但是有要求,那就是你必须要在这个地方待五年或者十年,期满之后你才可以走。
这样的要求他招人的时候不会主动跟你说,他只会说不需要考试就可以入编,而且招的人很少,名额不多。但是要求都明明白白的写在了合同里,就算你看到了要求,你也会想也不过是几年的时间,去哪里教书不都一样吗?
如果你真的想要为农村的教育事业做一份力,为教育事业献出自己的青春年华,那么这些地方是最适合你的,你可以在这些地方大展拳脚,从无到有。但是你如果只是想要找一份工作,那么你最好不要去,那里不适合你,你也不适合那个地方。
师范类学校,来招聘的学校只是简单的面试一下就给事业编,觉得不靠谱不敢去怎么办?
我是师范院校的老师,用人单位来学校招聘只是面试就给事业编的情况是存在的,我的学生今年就有一批10人被深圳某区教育局在校招中面试就确定编制的。主要在于:
一是用人单位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主要是幼儿园、中小学的用人单位或它们的主管单位(教育局人事局编制办等),他们有决定权,可以直接给事业编制或提前拿到了编制额度可以自己确定编制到人。
二是对所在师范院校认可度高比如师范院校本科录取分普遍较高、部属师范大学可信度高,用人单位已经认可了师范院校培养的学生,就只需要面试,了解一下学生是否适合教师岗位,而其他的学历、培养质量都在认可该师范学校的时候就达标了,不用再笔试。就如同以前师范专业毕业可以直接取得教师资格证一样,不用专门培训;而非师范专业的学生都要提供教育类课程学习成绩才能申请考试。
三是该师范类学校的师范属性与学历层次与用人单位招人要求非常符合。专业对口、学历达标、出身正统。例如本科或研究生学历,对于区级或县域用人单位能招到本科师范专业的学生就是高质量的人才。
四是用人单位急缺教师,且有充足的事业编制额度,所以希望抢先招到人才。例如我说的一批10人被深圳某区教育局招聘,就是该区扩建了一批公办幼儿园,有充足的编制,且想招本科起点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且考虑到异地聘用就希望一次多聘用几个,让新入职的学生可以相互之间有个照应尽快适应新地域的新环境,且能够长期任职不流失。
现在的招聘的确是逢进必考,但考就笔考和面考;如果是由人事部门组织的,大多数是要经过笔考的;如果是教育局或学校拿到了用人额度且有权限,是可以在基本条件达标或超过预期条件的情况下,简要面试就提供事业编制。
事业编的确很难,但是也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在农村县里每年都有编制内的教师流失的情况,要么是考取邻县更好待遇的编制、要么辞职跳槽到其他行业。相对来说农村地区想招到师范大学本科及以上学生入职还是挺难的,有事业编也难招到合适的人。主要在于师范大学基本上都在大城市,考上大城市的大学的人很少回家自己家乡去入职。师范类学校,来招聘的学校只是简单的面试一下就给事业编,觉得不靠谱不敢去怎么办?
很多师范类院校,特别是部属的师范类院校都是这样的。只面试不用笔试,特别是校招。还有一种人才引进的老师也采取这种方式。
因为部属的师范生本身都是成绩非常好,人才引进的老师基本也都是硕士以上,在实力强大的基础上不用考试,直接面试就可以。
一、部属的公费师范生和引进人才计划面试就可以签约部属的六大师范学校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这些公费师范生面试就可以直接签约,不用考试体检等程序。
而普通师范学校的硕士,如果走公招的话,还要走一系列的程序。所以说公费师范生更有优势一些。
还有一些省市引进人才计划,直接就是硕士以上,而且成绩优秀,这种也不用考试直接签约。基本都是当地急需的老师,有的待遇还非常好。
二、详细了解招聘情况一般师范类的院校校招都是教育局或者各个学校的领导带队去招聘,都有详细的招聘简章。
如果承诺给编制,那基本上没有问题,签约之后有一年的试用期,试用期满之后直接进编。
师范类校招基本上都在大学的官网上发布消息,每个大学都有这类的消息可以详细的关注一下。
现在由于新高考的改革,还有很多城市扩建学校,所以教师需求量很大,个别经济发达的城市动作非常快,10月份11月份就大量的来学校来招聘。
三、大胆应聘,不要错过机会可能还是社会经验较少,对这样的方式,不敢去应聘。但是有些机会一闪而逝,如果不抓住,将来也会后悔。
2018年,重庆壁山在西南大学招了一批带编制的公费师范生,年薪十万,还给八万违约金,当时也有学生犹豫没去。结果错过了大好机会。
还有的不敢参加这种招聘,觉得不靠谱,没有考试靠谱,但是考试竞争是非常激烈的,还要经过一系列的政审和体检。如果能选择校招,还是选择校招。
这种形式了解清楚,特别是在本学校官网出现的消息,基本上都是可以大胆参与的。
四、应聘机会很多,了解清楚再选择像这种经过面试就可以签约的学校很多,毕业的那一年,会有很多学校来招聘。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地域,自己想教初中小学还是高中等想法来决定签哪个学校。
遇到合适的就大胆出手,但是也要了解清楚,提前做好功课。每个学校风格是不一样的,特别是给提供的待遇,还有未来的培养。这个最好都了解清楚。
每个学校一般都有详细的说明,如果不太明白的,没了解清楚的,一定要问清楚。你们的日后麻烦。而且只能签约一个学校,如果这个学校签约了之后不想去了,是要付赔偿金的。
所以学生就要了解清楚,又要掌握时机大胆抓住机会。未来教师招聘很多都会有这种情况,所以不用担心什么。
五、面试要充分的做好准备师范的院校来招聘的面试就可以拿到编制,这样的机会难得,大胆的了解清楚,然后抓住机会。相对来说,校园招聘比社会招聘要简单的多。一旦走社会公招会竞争非常激烈,而且还不一定有好的岗位。
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之前做好详细的调查,最好对每一个来招聘的学校都有一个了解。也不要轻易的去签约,如果毁约是要付违约金的。会造成一系列的手续麻烦,对自己造成不良影响。
招聘的时候注意好自己的仪表着装,注意自己的谈吐,充分把自己的优势说清楚,需要讲课提前准备好课程。争取在面试的过程中就签约成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