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走了5年了,骨灰送回老家,老妈年年回家上坟,有这个必要吗?
当然有必要了,你的妈妈和你的爸爸生活了大半辈子,他们的感情你可想而知,爸爸走了是对妈妈多大的打击你知道吗,虽然你的妈妈平时很乐观,但是他心中的那种感情是永远放不下的,儿女永远都不会理解那份感情的,等你们老了你们也就明白妈妈为什么年年都要去上坟了,你妈妈回去上坟,是觉得有你爸在的地方就有家的感觉,那份情那份爱,是永远不会变得,希望你能理解,以后不要发这样的问题了,好好的孝顺母亲,让她度过快乐幸福的晚年,祝你母亲福如东海水长流,寿比南山不老松,天天开心快乐,幸福
老爸走了5年了,骨灰送回老家,老妈年年回家上坟,有这个必要吗?
说说我吧,我老公2011年走了,那一年我46岁,因为他是癌症病逝的,所以选择了火化,按照他的遗言把骨灰送回老家安葬,从那年开始,每年的清明我都会带女儿回老家给他扫墓,按老祖宗的惯例,夫妻有一方去世,另一方是不去扫墓的,说实话,心里的那份牵挂做儿女是理解不了的,都说清明鬼门大开,真的希望他真的能看见我们现在过得很好,可以放心了,年年扫墓都是我亲自铲除坟头上的草,刚开始的几年每次都会嚎啕大哭,上完了坟要离开了总觉得很不舍,每年临近清明,心里依然很难过总要大哭一场,你的父亲走了才5年,而我的男人走了9年了,所以说不要求你理解你母亲,只要你尊重她,她坚持要去,你就陪她去吧。
老爸走了5年了,骨灰送回老家,老妈年年回家上坟,有这个必要吗?
人都死了,你把坟弄那么干净,他知道吗?
上坟不就那么回事儿嘛,用得着年年回去吗?
于是乎,有人问:“老爸走了5年,骨灰送回老家,老妈年年回家上坟,有必要吗?”
看官,听我慢慢道来。
祭祀,曾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环,大有学问。
别的不多说,咱们单说家祭。
耳边忽然响起一首诗,陆游的《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家祭,是礼的一种体现,是血缘得以延续、家族得以光大,甚至一代更比一代强的警示作用,不管你官居几品,还是卑微到尘埃,但在你的家族中、在你的家庭中,你是不可或缺的一员,通过家祭,一方面强调家庭观念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是中国文化独特存在的延续。
陆游诗歌中,那是一种江山一统的心念,我们普通人家,没那么大的心念,但先辈在死之时,必定也有不少的遗憾和心愿,通过祭祀的窗口,让生者告诉死者,你的遗憾和心愿,如今都已经达成。
家祭活动的形式,从前还十分隆重,现在简化了许多,也科学化了许多,祭祀的日期,也相对固定。
很可惜,在农村人口城镇化以及中国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无论是农村的祭祀活动,还是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都呈现出严重的弱化现象,年青一代,很多人根本不知祭祀为何物!
我一个同龄朋友,告诉我一件事:他父亲去死时,正值春节,他儿子窝在家,晚上打游戏、白天睡大觉,对爷爷的死极度冷漠,不但没有一点点关心,连爷爷的追悼会、葬礼都不参加,甚至反唇相讥:死就死嘛,我去了还能活过来咋的?朋友当场吐血!
我们在接纳其它文化的同时,却将自己的文化丢失了、遗弃了,一切向前看,导致如今的青年人文化意识的淡漠,偏偏一些所谓的精英,还振振有词声讨传统文化,恨不得我们用一套全新的文化。
祭祀,不仅仅是点燃几张纸、焚上几炷香,而是要虔诚地向祖上汇报的。
所以,祭祀,是晚辈对先辈的追思、汇报,就你父亲死后,祭祀活动完全应该由你出面,而不是让你年迈的母亲奔波。
你母亲年年返乡上坟,说明你至少这两点没办好:
第一,你没安抚好你的母亲,更没考虑到你母亲的感受。生活了一辈子,另一半突然走了,那种痛,只能在坟头诉说了!那是你母亲的根。
第二,对祭祀传统文化,你知之甚少,或者很抵触。正如本文开篇所讲,死都死了,哪来那么多繁琐的事?
不要埋怨母亲的做法,就是你们再孝顺,但老来伴儿先她而去,就像风筝,一头已跟着你父亲扎根地下了!
老爸走了5年了,骨灰送回老家,老妈年年回家上坟,有这个必要吗?
有。
这是人之常情,人总不能忘本!
这也充分说明了你爸妈感情很好,你妈是个很念旧的人。
夫妻之间,能做到这样的,已经不多了!
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你妈妈都会这么做。
我们在这里首先表示由衷的敬意,肃然起敬!
叶落归根,
一个人死后,有人来上坟,惦记,是一种荣耀,骄傲,无比欣慰。
没有白活,没有白相处一场,没有白来世间一趟!
守得云开见月明,阳光总在风雨后。
从小我的母亲就教育我,逢年过节一定要给家里逝去的人烧点纸钱,拜祭一下。既是缅怀,敬仰,又是保佑我们这些活着的人。
同时强调,条件允许的话,一定要回去上坟!
回不去的话,在异乡也可以拜祭。夜晚找个空旷的地方,炒几个菜,倒点酒,准备好碗筷,上香烧纸,说点悄悄话,祈求大家平安。
小时候,我们兄弟姐妹几个都不太懂事,不明白母亲为什么要这样做,觉得有点迷信。
每次都不想去,但是考虑到妈妈一个人怕黑,晚上去那么远的地方拜祭会有危险,而且还有一些好吃的东西回来可以吃,我就勉强去了。
应该说,我是兄弟姐妹当中,去的最多的一个人!
母亲常说,她这一辈子对我们没有什么要求,只是希望她死后,我们能有个人逢年过节给烧点纸,记住她。
让她在那头好过点,她也会看见我们,保佑我们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就像是我们的守护神一样!
小时候不懂事,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母亲的离世,这种做法才逐一得到我的理解,和认可。
我保留下来了!
想念一个人,尤其是过世的人,上坟,是最直接的一种方式。
当然,现在讲究环保,很多旧习俗,也该改一改了。
但是上坟,依然是千百年来的传统风俗,值得我们效仿。
人,总不能忘本!
老爸走了5年了,骨灰送回老家,老妈年年回家上坟,有这个必要吗?
有。
人心都是肉长的,你老爸永远活在你妈心里。
对你妈来说,每次上坟,都是一次交流,与感恩!
珍惜眼前人,也是我们最需要注意的事情。
不是每一次相守,都能如愿以偿!
马上就要到清明节了,我们都要行动起来,
痛定思痛,人生总是要往前走!
老爸走了5年了,骨灰送回老家,老妈年年回家上坟,有这个必要吗?
我觉得完全有这个必要!
人这一生最大的痛苦就是失去亲人,哪种痛,痛彻心扉,哪种痛刻骨铭心,哪种痛永远都忘不了!
首先,你父母之间的感情是最重要的,他们在一起生活了几十年,俗话说的好,有缘千里来相会,百年修的同船渡,千年修的共枕眠,现在你老爸去世了,骨灰也送回老家了,你妈年年回老家祭拜,这更证明了你父母后感情深似海,我认为,完全有这个必要!其次,你老妈年年回老家,这里面有回忆,有念想,说明你老妈很在乎你的老爸,她心里有你老爸,所以年年,不辞辛苦,不顾路途遥远,不顾身体的年迈,年年回老家祭拜你老爸,我觉得完全有这个必要!睹物思人,回到老家,看见老家的一草一木,看见孤独的一座老坟,想必你的老妈就会想起她的老伴,在世时俩人一起度过的的那些美好的时光,想起俩人一起劳作过的农田,想起俩人一起住过的老屋,想起你老爸温暖的怀抱,想起很多和你老爸一起度过的漫长岁月,是多么幸福的事和美好的回忆!可如今,只有眼前的一座孤坟,如果你连她这点念想都不让看见,你老妈心里是多么的痛苦呢?
所以,虽然你老爸去世了,骨灰也火化了送回老家了,她年年都要回老家上坟,我觉得完全很有这个必要的!大家觉得有完全这个必要吗?大家认为我说的对吗?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讨论!
老爸走了5年了,骨灰送回老家,老妈年年回家上坟,有这个必要吗?
提出这个问题的这个人,是多么的薄情寡义!想必父亲在世的时候也是没有尽一点滴孝义的!父亲永远是父亲,无论他在哪里!还有就是你妈妈和你父亲的感情一定很深厚,你作为儿子的应该多关心你母亲,一个失去挚爱的男人的老人家!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