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公务员对现在的岗位不满意,遴选考试机会又寥寥无几,该怎么办?
我和你有着同样的困惑,但是很快我也就想明白了,以生活为主,活出精彩。
我是2016年考的乡镇公务员,干了一年我就不想在基层干了,好后悔当初为什么要图一时安逸,而降低标准。所以一直就想再考出去,但是五年的服务期限,让人什么也不能考,无论国考、省考还是遴选。就想着慢慢熬吧,这几年好好准备,一有机会就考走。但是今年的省考公告给我当头一棒,在职公务员不能报考!我勒个去,怎么就这么突然???不能考,难道还要老死乡镇了?
这二十多天过去了,我也慢慢想开了,干嘛要一味追求仕途?工作又不是生活的全部!工作可以无聊无趣无味,但是生活可以多姿多彩多乐!我现在想的就是,以生活为主,工作次之,以兴趣为辅!
首先,要好好生活!照顾好家庭,养育好子女,定期旅游,多回家做饭吃饭。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挣点零花钱。其次,做好本质工作,尽量在单位里面出类拔萃,不放弃本单位内的提拔机会。再次,不完全放弃学习,多写多看,如果有遴选机会,也要去尝试。(我想着以后的肯定比以前难多了,考的人也是成倍的增加,还都是有实力的)。最后,培养一种兴趣,提高生活品质。拿起放下多年的吉他,自娱自乐。
曾经看过一句话“家庭幸福,才是人生最大的成功”,现在想想也是很有道理的。我们改变不了现实,只能调整自己去适应现实了!
希望我的想法对你能有所参考!
在职公务员对现在的岗位不满意,遴选考试机会又寥寥无几,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实际上也体现了目前公务员的现状,相比前几年,考试机会越来越少,特别是对一些对现有岗位不满意或者在异地工作的朋友们来说,可以说是非常现实。但是,也并非没有解决的办法。以下几种办法供你参考。
第一种路子:异地回乡政策。假如你是异地公务员,对现有的工作岗位不满意,想要回到老家去,那么你可以具体核实一下你的老家有没有异地回乡政策。所谓异地回乡政策,也就是对于户籍在老家、却在外地工作的编制内人员,老家所在的组织部门通过正常组织调动手续,把你调回老家。当然,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你目前所在的单位必须放人才可以。
第二种路子:辞职再考公务员。对于目前来说,在职公务员想要再通过考试的政策去考公务员,就必须在满5年的最低服务期限情况下,辞职再去考公务员。但是,想要走这种途径需要有两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必须满5年最低服务期限,不然只能被辞退;第二个问题就是需要你有足够的魄力,毕竟辞职再考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第三种路子:在职再考事业编。目前的政策对在职考公务员是限制的,但是很多地方对在职公务员考事业编是没有要求的。你可以放弃公务员身份,去考事业编。如果你还想要公务员身份,那么你可以通过提拔晋升转公务员,也可以事业编再考公务员。路子虽然有点曲折,但是能够解决你目前的问题。
第四种路子:直接调动。在实际情况中,直接调动的难度是最大的,特别是异地调动更是难上加难。这个不仅要看你的能力,更要看你的人脉资源。这个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看你的软实力。如果你的人脉资源有限,那么这条路子在现实中基本很难走得通。
以上呢就是给你提供的几点建议。但是,还是希望你能改变自己的心态,同是体制内工作,从工作氛围、工作环境、工作机制等角度来看,基本都是差不多。如果此时你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可以好好反思一下,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对症下药,把问题解决掉,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在职公务员对现在的岗位不满意,遴选考试机会又寥寥无几,该怎么办?
基层公务员,参加遴选,进入上级机关,是非常好的出路,也是普通公务员最值得努力的方向。因此,当前的你,要坚定参加遴选考试的信心和决心,全力以赴,准备遴选,争取早日考进上级机关。
题主和我有同样的心情和遭遇。在乡镇基层,工作累,看不到晋升的前途和希望。虽然我们不是为了晋升而晋升,但是,没有职务的提升,就没有工资待遇的提高。作为乡镇公务员,不渴望成为领导干部,只是希望工资能够提高一些。但是,乡镇,最大的领导是乡镇党委书记,最高的级别一般是正科。而大部分人都是在科员级别工作着。工作多年,我依然是科员,一直在为4000元的工资奋斗着。
普通的乡镇基层公务员,要想改变现状,唯一的捷径就是参加遴选,争取考入市直、省市机关。在这些机关里,职务晋升非常容易。很多市直机关,都是编多人少。我了解的,我们市的某个局,公务员编制很多,但是人很少,尤其是领导干部少,单位里工龄达到提拔的年轻公务员,都已成成为了副主任科员,有的甚至已经走到了副科实职岗位。工龄稍微长一些的,达到提拔主任科员条件的,也已经有的晋升了主任科员。这就是基层和市直部门的差距。基层,很多人努力一辈子仍然解决不了副科职务,市直部门,年纪轻轻的就能到主任科员。
题主对自己的现状分析的很到位。按照规定,在编在岗的公务员是不允许参加公务员考试的,遴选是唯一的途径。但是,自己又是冷门专业,该怎么办呢?一是认真学习。遴选,也是考察你的个人政治理论水平、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要想改变现状, 先改变自己,从现在开始,踏踏实实的学习,每天拿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学习,围绕着遴选考试相关的内容,重点复习。
我有一个同事,也是在乡镇,他顺利的考入了市直部门。跟他请教经验时,他唯一告诉我的就是,你把乡镇订阅的《党员干部之友》《支部生活》里面的文章全部学习一编,重要文章熟记于心。可见,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性。
二是端正态度。题主对自己的现状和未来充满着比较大的担忧和迷茫。这是必然的。但,我们不能总是沉溺于这种消极负面的情绪。我们要重拾信心,找回自我,相信自己,端正自己地态度,做一个积极阳光的人民公仆。
三是未雨绸缪。近期,我们市的遴选也在报名。透过招考公告和职位表,我发现,现在的遴选对个人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比如公文写作类岗位,要求2年以上的文字工作经历,或者是在市级以上的主流媒体上以自己为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过文章。再如法学类岗位,现在要求有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因此,当前,你不仅要准备遴选,还要为自己增加一些筹码,比如多发表一些文章,多考取一些职业资格证书等等,丰富自己,让自己更加的优秀。
作为年轻的公务员,遴选是自己进入上级部门的唯一途径。我们年轻,我们有知识,我们有精力,但是, 我们更要有汗水,更要有付出,背水一战,努力准备,争取早日上岸,成功晋级。
在职公务员对现在的岗位不满意,遴选考试机会又寥寥无几,该怎么办?
讲个真实的故事。
2004年,A和B同时考入某乡镇公务员。
在乡镇上班,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工作繁杂,“白加黑”、“5+2”是常态,最郁闷的是工资还低,一个月两千多累成狗,A就抱怨不值,时常像个祥林嫂似的嚷着要走,重新考到更好的单位。领导见他这样,起初还劝他安心工作,以后有机会再调动,后来见他无动于衷,也不劝了,任由自生自灭。
B则相反,话语很少,但做事很勤快,对于领导交办的事,执行效率非常高,几件事办下来,深得书记信任,把他调到党政办当秘书使用,天天带在身边。几年下来,书记提拔到县里当常委,把他带到县里,后来随着领导一路高升,又去了市里省里,前两年被下放到某县任县委书记。而A仍还在他们最初的乡镇,只是提了个副主任科员而已。
两个人起点,也都没关系没背景,为何十多年后一个天一个地,差距会这么大?原因在于自身观念认识。我们常说君子动口不动手,而工作恰恰相反,能动手,最好别用口。正所谓落实就是能力,实干才是水平。在体制内工作,正确的三观就是:干事。只有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领导才会欣赏,机会才会降临。而抱怨和牢骚,只会将原本可能属于你的机会,拱手让于他人。
人都是喜新厌旧的。在一个岗位待久了,难免心生厌倦。加上一些主客观因素,就会产生改变的想法。这无可厚非。在体制内,有太多公务员因为对工作不满而想辞职。可真正付诸行动的少之又少,因为无论怎么来看,公务员这份工作仍是很多人可望不可及的存在,比上不足,比下绰绰有余。所以哪怕再不满意,也不敢轻易言辞。
知足点吧!已经上岸就不要瞎折腾了。与其这样把时间浪费在抱怨、左右摇摆上,不如收拾心情多去干点实事。真正把事情干好,把人做好,机会自然而然就会来。
在职公务员对现在的岗位不满意,遴选考试机会又寥寥无几,该怎么办?
现在你最需要做的,就是提升自己,只有做好了准备,机会来临的时候才能是你的机会,否则就是别人的机会。
说说我的经历吧。
11年前,我从1000多个报名者中,杀进前十名,成为了一名乡镇公务员。进去了之后我才发现,里面只有两三个外地人,像我这种没关系没背景的女孩子,只有我自己,因为另外两个嫁了本地人,而我的老公,跟我一样,都是外地穷人家的孩子。
工作了两三年之后,我发现,当初一起考进来的10个人,只有两个人还在乡镇,一个是我,另一个女孩找了同单位的老公,这个男孩的爸爸是我同事,夫妻俩在一个单位,感觉挺好,没有调动的打算。其他的人都已经去了市里的某某局,虽然也要求了五年服务期,可大多数人都知道,规则约束的是没有权力的人。
五年服务期满,我就开始考试,刚开始,公务员是可以再考公务员的,但很不幸,我考了两次,都没考上。那时候已经是2015年了(因为五年服务期满就已经到了第六年)。但我不甘心,这两年虽然考试没过,但我自学了心理学,通过了三级心理咨询师和婚姻家庭咨询师,又获得了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这些一共花了有5000多块钱吧。
周围的人都不理解,他们觉得我脑子进水了,花这么多钱去学这些东西,在他们看来没用。其实我是给自己做了打算,因为那时候的工作有太多的无能为力,我想的是,如果自己走不出去,就在第十年辞职,不要再浪费时间,而这些证书,是我未来工作的入门砖。
到了2016年,政策变了,公务员不能再考公务员,我只好退而求其次,报了上级市的事业编。同事们更说我傻了,放着公务员不干去干事业编,甚至我的事迹在整个市都传遍了。一个30多岁的女人,孩子有了,家也稳定了,为什么还要折腾?而且,事业编是需要职称的,而我当时已经拿的是副科工资了(研究生毕业直接副科工资),这意味着工资也要减少很多。
可我没在乎别人说什么,我认真备考,将近100人报名,我得了第一。巧合的是,考试题里竟然有我之前自学到的知识,还有一些关于运动的知识,而在此之前,我坚持运动一年了,瘦了15斤。当时坐在考场里,我的脑海里就浮现出一句话,人生没有白走的路。
笔试面试之后,我选择了投奔新的单位。因为,新的单位是我喜欢的,有很多很多的书可以看。现在,是我在新单位的第三年,第一年,被调动到上级机关锻炼,工作也很忙,但我仍然开始了写作,一直到现在,每天不间断。
读书写作让我的生活充实了好多,也让我远离了单位的是是非非。以前的同事问我后悔离开吗,我说从来没有后悔过。倒是他们,一个个地开始羡慕我了,而我,也成了他们嘴里最励志的人。
说了我的经历,我想说的是,在你觉得工作不如意不顺心的时候,记得充实自己,读书、写作、运动,这个世界上,最稳定的不是某个工作,而是你的能力。不喜欢现在的环境,其实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忍,要么滚。在滚不了的时候,那就忍,但忍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默默地准备,准备厚积薄发。
遴选的机会是不多,但是每次来的时候,你都能抓的住吗?你提前准备了吗?而且,现在这个时代,斜杠青年几乎成了标配,你有没有除了工作以外的其他能力?这些能力你掌握得又如何呢?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从现在开始努力吧,多读书、多运动,这些看似没有什么用处的事情,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帮到你,一定会的。
加油吧,年轻人。
在职公务员对现在的岗位不满意,遴选考试机会又寥寥无几,该怎么办?
现在公务员遴选对乡镇公务员是不公平的,遴选公务员都是工作2年就可以参加,而乡镇公务员必须在乡镇工作5年以上才能参加,因为乡镇公务员的最低服务年限要5年;乡镇公务员大家都知道工作压力非常大,五加二,白加黑是常事,再者5年后大都结婚,上有老下有小,拖家带口哪有时间复习,所以说国家应该在各级遴选的时候因设置专门岗位招乡镇公务,再一个报考年限乡镇公务员也要推到38周以内,比其它部门的公务员在乡镇多服务了3年,这样才能体现体制内遴选的公平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