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男人到了晚年会过得凄凉?

我姨父,今年70岁,这几个月一个人住在养老院里。我姨每个月来交一次费用,顺便给她送些日常用的东西。可是我姨每次过去,从来不跟姨父说话,进屋收拾收拾转身就走。

我姨每个月月底要去养老院那几天,心情都特别不好,她实在不想去见他,可是又不能不管。

“妈,不然您就跟他离婚吧。我们安排他以后的生活。”儿女提过这样的建议。

“不离了,离不离都一样是你们的负担。送他去那里,我就是想教训教训他,欺负我一辈子了,现在还想欺负我?过几个月他愿意回来,我还把他接回家,别让他的事儿影响你们几个的声誉,说你们不孝顺,唉。”

姨父在跟我姨结婚以前,有一个中意的女朋友,是他读师范时的同学。那个年代,即便恋爱了,也很含蓄,不敢让任何人知道,到了年纪,会让父母托出媒人去提亲,然后再光明正大的在一起。

姨父跟他父母说他看上了一个姑娘,想结婚了。

刚跟他妈一说,他妈直接否决:“我家的儿媳妇必须得我选,你懂什么?瞎胡闹。”

姨父他妈以火箭一样的速度,领回来一个姑娘,说是让他相看,其实是通知他一声,让他死了自己找的贼心。

“你看看咋样?”

“你们满意就行,还干嘛问我?”

被领回家的姑娘就是我姨,我姨是她婆婆选中的儿媳。

姨父跟我姨的婚姻算母亲之命的包办婚姻吗?姨父对我姨完全没有感觉,作为家中独子,姨父必须遵从他父母的意见。

“就你,要长相没长相要身材没身材。我真不知道我妈看中了你哪一点。”

新婚刚开始,姨父毫不掩饰对我姨的不喜欢不爱。

“从今以后,你伺候好我爸妈就行,你别到我跟前来招我烦。”

蜜月还没过去,姨父找茬儿骂了我姨三次,每次都兜着根子说她,把对他妈的不满都发泄在我姨身上。

我姨什么都不知道,她真的很无辜。

我姨父在小学教书,他借口工作忙,经常住在学校,把我姨一个人冷在家里。

后来姨父调到乡里做秘书,借口工作忙,更是不经常回来了。同住一个院里的公公婆婆,心里明镜似的。

我姨性格内向腼腆,话不多,对公公婆婆从来不敢高声大气说话。家务活,地里的活,都是她一个人忙,属于干净利落能吃苦受累的人。

我姨的婆婆强势厉害,但是对我姨这个儿媳妇却从来不欺负,还能说得上很好。

“他虽然对我不满意,可是我公公婆婆对我挺好的。”我姨来我们家看姐姐时,悄悄跟我妈说。

饱受婆婆和妯娌挤兑的我妈挺羡慕我姨。

“你比我强多了,慢慢来吧,他姨父会好的。”

我姨第一胎生了一个儿子。

“看见没有,我选的儿媳妇就是没错,她给我们家立功了,你得对你媳妇好点儿,以后按时回家,在外面乱来,我饶不了你。”

我姨父表面答应,两口子关起门来,他还是对我姨冷嘲热讽,什么难听说什么。他对我姨的嫌弃和恨仿佛刻在了骨头上。

我姨不敢跟她婆婆说。

后来我姨又生了两个闺女,姨父依然对我姨不好。不打不骂,就是冷淡,没有一句私房话,没有一句关心。

孩子多了,个个需要照顾,家务活地里的活都要她忙,公公婆婆也需要她管,我姨就这样承受着,跟谁都不说。

姨父为啥看不上自己?跟迷一样,我姨一猜就是几十年。

我姨她公公去世前告诉了我姨答案,姨父心里一直装着一个人,那个女人才是他想要的人。

知道这件秘密以后,我姨反而轻松了,她瞬间放下了所有的纠结。

她没有去质问姨父,也没有自怨自艾。记住公公的嘱托,照顾好三个孩子,照顾好婆婆,规划好一家人的日子。

老大老二相继考上大学离开了农村。

老三高考那年,婆婆也走了,婆婆是这个家的定海神针,婆婆一走,我姨身后的靠山轰然倒塌。

给婆婆办丧事那天,姨父的一些朋友来了,有男有女。我姨陪着哭灵的时候,其中一个女人找到我姨把她拉到一边,她先是上上下下打量我姨很久,然后一字一句的说:“我等这个老太婆死等了几十年了。”那女人用手指着我姨婆婆的棺材说。

“我知道你是谁,死者为大,你没有资格这样说我婆婆,请你离开我家。”

“该离开这个家的人是谁还不一定呢,你和那个老太婆耽误了我们一辈子。”

我姨的儿子和两个闺女都在,其实他们三个也已经知道了父亲这件事儿,是我姨儿子大一寒假同学聚会时无意中撞破的。父亲跟这个叫周兰的女人一直不清不楚。作为子女,他们认为最好的保护母亲的方法就是不让她知道,所以,他们一直瞒着他们母亲。

此刻,看到对方如此猖狂的羞辱自己的母亲,我姨儿子冲上前去,一把推倒了那个女人。

我姨父见状窜过来要打儿子,两个闺女拥过来又护住哥哥不被父亲打。我们这边娘家人也都在场,虽然我姨从来没跟我们说过这件事,但是听几句也就全明白了。

娘家人也一窝蜂围了上去,保护我姨和她的孩子们。

眼看着起灵的时间到了,村里负责张罗事儿的人扯开嗓门吆喝,怕耽误了吉时。

我姨站出来制止了吵闹。

我姨婆婆出完殡回来,亲戚都走了,姨父说要查账,看看收了多少礼金。我姨扔给他一个账本,收到的几万现金早就让儿子藏了起来。我姨不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她要保证三个孩子大学学费,让他们顺利把书念完。

姨父拿不到钱,发疯一样,他抄起一个小木凳砸向我姨的脑袋,就这一下,我姨血流如注,当时就晕死了过去。我姨没想到他这样心黑手狠,没有丝毫防备。等三个孩子惊醒过来,姨父早就跑了。

我们娘家这边知道以后,返回去找我姨父算账也没找到。

姨的头部缝了六针,有人提议报警,但是怕影响三个孩子的前途,我姨决定不报了。

从那以后,姨父就不再回家,偶尔打电话回来就是跟我姨谈离婚的事儿。我姨淡淡的说:“等三个孩子都结婚成家了,我跟你离,现在不离。”

“求你放过我,她为了我一辈子不幸福,是我对不起她,我想弥补她。”

姨父硬的不行来软的,近乎哀求我姨。

“你这几十年对我好吗?是你们毁了我一辈子,你们该补偿我吧?”

“如果你非要离的话,可以,你把家里的老宅子写给儿子。我就这一个条件。”

姨父不肯,因为他知道,老家原来是偏僻农村,随着城市扩张,这里早已经是城中村了,还一直有信儿拆迁。

无论是出租还是拆迁,都有巨大的经济利益在。他舍得放手,他身后那个女人周兰也未必愿意,那女人不是说该离开这个家的说不定是谁吗?可见,她对这一院子几十间房子,也不是没有想法。

我姨说:“越这样,我就越不放手。他们不知道我手里有我婆婆给我的一份遗嘱。婆婆让我替她看住这个家,保证不落入他人之手,好像我婆婆知道他儿子跟那个女人有事儿一样。”

离婚这件事儿就这么僵持了下来,他们也在等。

我姨的仨孩子个个有出息,大学毕业都有了不错的工作,成家以后对我姨这个母亲也很孝顺。

姨父这些年凭空消失了,好像我姨和几个孩子都不存在。三个孩子结婚给他打电话都联系不上他。

几个孩子互相扶持,大的帮助小的,加上房子的租金,度过了比较难的几年。

姨父68岁的时候回来了,根据他自己说,他55岁二线后就跟着他爱的周兰去了大连,投奔周兰的儿子。

周兰儿子在大连开了海鲜馆,他们俩过去以后一直在饭馆里帮忙,打杂值夜班,一干就是10年,两个人还在大连买了房子,生活也算说得过去。

姨父也想他的儿女,可是他的工资卡在周兰手里,饭店里打杂是帮忙不给钱,他想孩子又能怎么样?狠狠心,也就算了。

对我姨,他唯一的念想就是家里那一院子房产。他做梦都想拿回房子,他也在时时关注着老家拆迁的事儿,可是这多年年过去了,一直没拆。

我姨离婚的条件摆在那里了,周兰催也没有用。我姨父就是不离婚。

姨父68岁的时候回来了。

周兰的儿子一家搬去了海南,周兰也要一起去,姨父不肯去,他们俩在大连有房子,虽然只有50平米,可那是自己的家,姨父说自己老了,想在大连跟周兰两个人好好过晚年生活。

周兰离不开她儿子孙子,坚持跟儿子一家走了,一开始还有电话联系,后来就逐渐断了。

姨父一个人生活在大连,虽然有退休金,生活不成问题,但是日子久了,孤独感无法排遣,他想到了回家。

他主动联系了儿子。

已经是一名外科医生的儿子一听是他,立刻挂断了电话。

儿子回家跟他妈说了这件事,我姨猜着可能是想回来离婚,就让儿子打电话告诉他:“回来吧,离婚条件可以再谈。”

姨父真回来了,不过,他不是回来离婚的,他想回归家庭,跟我姨继续过日子。

我姨把三个孩子都叫了回来,当着他们的面告诉姨父:“我们离婚吧,再跟你过是不可能的。离婚前你可以住在家里,我们俩互不干涉。”姨父不离。

我姨给他在院子的最西头给他收拾出一间房,其他什么都不管。我姨出来进去跟租客有说有笑,碰到姨父,立刻绷起脸没有一丝笑模样,一句话都没有。

姨父歉也道了,好话也说了,可是我姨的心铁板一块,没有任何回转的余地,几个儿女对他也不亲,爱搭不理的。

姨父心情郁闷,借酒浇愁,本来他酒瘾就大,渐渐不能自控了。

有一天早晨起来,突然半边身子不好使,送到医院,是中风了没错。

住院的时候,作为医生的大儿子给他找了护工。看到旁边病友都是家属照顾,他身边却只有一个护工,他也想让我姨去照顾他,可是我姨根本没到医院去,一个问候的电话都没有打。

出院回到家以后,我姨还是不愿意照顾他。我姨趁机跟他提出了条件:“有件事我问过老三了,她是律师,她告诉我,我们俩既然没有离婚,你在大连买的房子就有我的份,你是拿夫妻共同财产买的,我要拿回来。”

姨父想着老伴原谅他了,又生着周兰的气,就同意让老三代理去大连卖了那个房子,房子是他自己出钱买的,他跟周兰又没有结婚,房子很快就出手了。

卖房款都给了我姨。我姨留下一部分作为姨父的医药费,剩下的给几个孩子分了。

姨父这个人,以前就是凉薄,跟我姨冷战,大吵大闹时候少,可是这次病了以后,不知道是不是伤到了脑子,脾气变得特别暴躁,有事儿没事儿就跟我姨发火,肆无忌惮。

我姨不跟他吵,任他随便骂,她站得远远的,冷冷的看着他。有一次姨父一杯开水泼到了我姨的后背上,幸亏穿着马甲,否则非烫坏了不可。

我姨终于不忍了,想要教训教训他,杀杀他的威风,干脆利落的把他送进了养老院。

我姨月底过来交费,送东西,每次都叮嘱院长:“他想吃什么就给他做,别委屈了他,他额外花多少,我来结账。”

儿女们住得都近,却不经常来看他,我姨不让他们去。

写在最后:

什么样的男人晚年过得最凄凉?

我说,对家庭不负责任,对孩子不负责任,尤其对自己的妻子,家暴和冷漠都是最严重的伤害。

我姨是一个好女人,可是姨夫对她一辈子都没有好过,冷漠像一把钝刀,慢慢割了她一辈子,这是人性的凉薄,更是无情的残忍。

我姨最近想接姨父回家照顾,我妈和我舅舅他们都反对。

“他毕竟是孩子们的亲爹,别让人说闲话,影响了孩子们。”

我姨心里想的永远是她的儿女们。

什么样的男人到了晚年会过得凄凉?

76岁的沈绍成颤颤巍巍地来到女儿家,女儿吓坏了,赶紧把铁门上了两道锁,让他不过进来。沈绍成喊着老伴的名字,老伴在屋里瑟瑟发抖,不肯出来。在外人眼里,沈绍成年迈可怜,只有他的家人知道,沈绍成虽然76岁了,发起狠来,一家人联合在一起,也不是他的对手。为了躲避沈绍成,他们搬了五次家,自己花钱买的房子都不敢住,只能蜗居在一小间潮湿阴暗的房子里。

不过沈绍成逢人就说,他手里有近百万存款,这些钱都是留给子女的,可惜女儿、儿子和老伴对他不好,四年前,老伴出门买菜后,再也没有回来。他知道老伴住在女儿家,女儿心思恶毒,见不得他和老伴感情好,所以不让老伴和他在一起。

现在他腿脚不便利,老无所依,只能向电视台求助,希望女儿将老伴送到他身边。沈绍成还用电脑写下了八千字的情书准备送给老伴,情书饱含深情,让人落泪。

沈绍成带着记者找到了女儿沈莉的家,沈莉住在环境十分破旧的小区一楼,门上的防盗窗已经生了锈,房间的门很小,勉强能站下一个人,但防盗窗上却上了两把锁。沈绍成将情 书从防盗窗里塞进去,让女儿拿给老伴看,女儿沈莉面露恐惧,站在离防盗窗比较远的距离,扯着嗓子对父亲喊道:你写的情书你自己给她,我不想管你们夫妻之间的事,也不会帮你转送。我这门上了两把锁,就是防火防盗防老爸。

沈绍成用力拍打着防盗窗,大声斥责女儿:就是你搞得鬼,就是你不让你妈跟我过日子,你就是个心狠手辣的坏女儿。

沈莉被父亲的话气笑了,她隔着防盗窗播放了一段视频给门外的记者和父亲看,视频里沈绍成举着拐杖,狠狠打在一个中年男人的头上、身上,中年男子疼得龇牙咧嘴,四处躲藏。沈莉告诉记者,视频中的中年男人是她亲弟弟,沈绍成脾气暴躁,连自己的亲儿子都打,她和母亲都怕了他。

沈绍成解释,他当时生了病,都快瘫痪了,儿子明知道他病了,却不来看他,他才会跑到儿子上班的单位大闹,用拐杖打儿子。他当时也是气急了,才会对儿子下这么重的手。他退休后一直做事赚钱,为的不就是让儿女好过一些吗?可儿女是怎么对他的?

沈莉将记者喊进屋,她义愤填膺地告诉记者,沈绍成脾气暴躁,不仅动手打过她母亲、她和她亲弟弟,还打过她的亲生女儿。母亲为了从他身边逃离,已经搬了五次家了。那天夜里,母亲哭着给她打电话,说沈绍成又对她动手了,她为了母亲的安全着想,才让母亲和她住在一起。

母亲是亲人,父亲也是亲人,她虽然照顾母亲,但对父亲也不是不管不问,沈绍成的水电费都是她交的,她手机上都有记录,现在沈绍成能走能动,他还要她怎么做?对于沈莉来说,沈绍成只是给了她生命,仅此而已。

沈绍成却坚决反对女儿的说法,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家里有七个孩子,他排行老六,因为兄弟姐妹之间感情淡薄,大家早就不来往了。他和妻子是在厂里认识的,有了孩子后,妻子就在家相夫教子,他在厂里上班赚钱。

因为妻子嘴巴比较损,说话不好听,夫妻俩经常吵架,偶尔也会动手。他打了老伴两次,老伴才收敛了一些。至于沈莉挨打的原因,他心里更是无限委屈。沈莉有先天性心脏病,不能生气,一生气就嘴唇发紫,严重的话可能会要了她的命。

所以他平时都是娇惯着女儿,后来打女儿,也是因为女儿小时候太调皮总是欺负弟弟,他没想到女儿只记得他打她的时候,却不知道他退休后努力学习如何使用电脑画图, 努力挣钱,就是为了这个家。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记者决定和沈绍成的妻子见一面,了解清楚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沈绍成的老伴杨春秀已经头发花白,记者拿出沈绍成给她写的情书,她摆了摆手,不愿意看,因为这样的情书,她的抽屉里还有七八封。

杨春秀哭诉道,沈绍成脾气非常暴躁,几乎每个月都会对她动手,她右手的三根手指就是被他打断的,他还用油泼她,嫌弃她不会做事,长得不漂亮,干活不利索,总之他可以从杨春秀身上挑出无数毛病,每一个毛病都是他对杨春秀动手的理由。

这些年,沈绍成对她不是骂就是打,杨春秀心寒了,要和他离婚,他就痛哭流涕地跪在地上,甚至扇自己的耳光,保证以后再也不会做这样的事,但每次保证后没几天,就再次对杨春秀动手。沈绍成说他现在身体疼痛,不能动弹,但是身边的人都知道,他现在还在做维修电器的活,生活完全能自理,反倒是她,身体一直不好,最近天天都要去医院打针。

记者对沈莉和杨春秀说:你们有没有想过,你们这样对沈绍成,也是一种伤害。你们再用冷暴力的方式对待他,这样是不对的,大家既然是一家人,肯定要生活在一起,总是这样分开,对沈绍成不公平。

杨春秀哭着说,这些年,沈绍成挣了不少钱,但从未给过她一份,这些年养活孩子的钱都是她打零工赚得,儿女结婚时也没花过他什么钱。沈绍成现在就是想找一个能给他做饭、陪他聊天的免费保姆罢了。她和女儿、儿子不敢和沈绍成生活在一起,就怕再次被他暴打一顿,无处倾诉满腹的委屈。

记者说服杨春秀见沈绍成一面,有什么话当面说出来。沈莉坚决反对,母亲身体不好,她担心母亲和父亲没有谈妥,无论是母亲还是父亲气出病来,最后倒霉的还是她和弟弟,父母年纪大了,她不能让父母冒这样的风险。

沈莉决定带着记者去一个地方,去了以后就知道她为何这么做了。沈莉刚出门,沈绍成就拿起拐杖追在后面,想动手打沈莉,好在记者在旁边,沈绍成愣了几秒,又将拐杖放下,只用语言讽刺女儿自私无情,不让他和老伴团聚。

记者跟随沈莉来到一处小区的三楼,三楼的门口堆放着一堆燃烧过的纸张和木棍,大门上的防盗窗有些变形,门上烂了不少洞,沈莉告诉记者,这些都是父亲沈绍成的杰作。这间房子是她和家人住的,母亲被父亲打伤后,跑出来投靠她,沈绍成为了逼妻子回去,对着大门又敲又砸,还放火烧房子,她和母亲害怕了,才搬了家。

这间房子有一百平方左右,采光很好,只是父亲隔三差五会来闹事,她没办法把房子租出去,只能让房子闲置。现在她和母亲住在破旧的一楼,房间狭窄潮湿,但是一楼的门比较结实,她又上了两把锁,可以防止父亲突然闯进来,所以她和母亲才一直住在里面。

她之所以不让母亲和父亲见面,就是为了保证母亲的安全,免得两人争吵时,母亲再次被打,万一被打伤,她还要上班,还要养育孩子、照顾母亲,实在分身乏力。

沈绍成见女儿和老伴不肯和他见面,只好找到儿子上班的地方,希望他说服家里人原谅他,照顾他,现在他老了,身边不能没有人照顾。

儿子却躲在房间里,在窗户门口对父亲喊话:你口口声声说爱我们,就是想道德绑架我们,让我们二十四小时跟着你,这些年,你总是吵闹个不停,我一直忍让你,可你呢?你到我工作的地方大吵大闹,害得我工作差点不保,我也有孩子和家人,你想过我的感受吗?你答应过我很多次,不对我妈动手,可你是怎么做的?她被你打伤了,你却对她不管不问,你忘了妈妈是怎么照顾你的?你还有良心吗?

儿子不肯见沈绍成,沈绍成没有取得女儿和儿子的原谅,老伴也不肯回家,他只好求助社区,哭诉他身体不好,每天晚上睡觉不敢关门,就怕自己死了没人知道。

社区的调解人员面对沈绍成的哭诉,面露无奈。因为四年前,沈绍成也说过这样的话,他就是想让家里人二十四小时寸步不离地照顾他,听他的差遣,只要家里人不听他的吩咐,他就大发脾气,动手打人,他当着社区调解人员的面保证过多次,但每次都会再犯。他很理解沈莉和母亲的做法,他们一家人都不愿意陪在沈绍成身边,难道沈绍成不该反思一下自己到底错在哪里,是否是对家人真心付出了吗?

社区人员告诉沈绍成,他们会关怀老人,给老人送米面油,帮衬老人的生活,不会让他们没人管的。沈绍成如果真的想得到家人的谅解,就不要继续无理取闹,多理解女儿和儿子的处境,对家人好一些,多付出爱,才能慢慢融化他们之间的矛盾。

记者认为社区的人说得有道理,但沈绍成年纪大了,身边确实需要人照顾,便给沈莉打电话,希望他们协商后,派一个人来照顾沈绍成。

沈莉平静地说:如果他真的瘫痪了,不能动了,我会请护工照顾他,如果他不愿意,可以去法院告我们,你们没有执法权,说这些都没有意义,我始终没说我不管他,他现在能自理,他不能自理了,我会想办法照顾的。

什么样的男人到了晚年会过得凄凉?

沈绍成到了晚年,女儿宁愿花钱请护工,也不肯亲自照顾他,老伴心灰意冷,明知道他生活自理能力差,也对他的现状不管不问,沈绍成哭诉自己晚年凄凉,却不知现在的结果都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

他年轻时自私自利,没有帮妻子分担过家务,也没有主动照顾孩子,减轻妻子的压力,反而变相地打压妻子,甚至对她动手。妻子一次次地原谅他,给他改正的机会,他不仅不知道珍惜,反而知错犯错,变本加厉。

他不知道体谅妻子的艰辛,做事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的感受。他否定了妻子所有的付出,时间久了,妻子对他彻底失望了,他还在故伎重演,想利用妻子的心软,再次哄骗她回家。妻子也是人,也有感情,也知道疼痛。如果她爱丈夫的结果,是让自己伤痕累累,她为何还要爱他?

人与人相处,都是将心比心,正是沈绍成不懂得体谅对方,不懂得换位思考,才会走到这一步。都说少来夫妻、老来伴。如果他疼爱妻子,体谅他的不容易,何至于身边连个做饭、说话的人都没有呢!

其次,沈绍成没有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

沈绍成口口声声说自己爱孩子,就是为了多给孩子留点遗产,退休后还在努力学习,可他除了对女儿和儿子动粗,完全看不到他对孩子的付出和爱。他当着孩子的面对妻子动手,孩子出面劝阻他,他连孩子一起打。

在他眼里,他给了孩子生命,孩子就要爱他,对他百依百顺,照顾他的晚年,所以他稍有不顺心,就放火烧女儿的房子,到儿子工作的地方大闹,他总是为自己的行为找很多理由,却不知儿女有他这样无理取闹、自私自利的父亲有多难过。

他不反思自己对孩子是否付出过父爱,却总想从孩子身上获得回报,孩子的心被伤透了,自然对他敬而远之。

总之,如果一个男人年轻时不顾家、不懂得关心家人、关爱孩子,做到丈夫和父亲应尽的义务,到了晚年还自私自利、性格冲动,不愿反思自己的错误,注定了子女和老伴都疏远他,最终晚景凄凉。想要年老后过得幸福,男人就要努力生活、关心家人,疼爱妻子,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唯有如此,才能老有所依。

什么样的男人到了晚年会过得凄凉?

在我们单位生活区里,有这么一位领导,他一直在一个亏损的分公司做二把手,不知用了什么手段调到单位盈利能力特别强的分公司做了一把手。

他一上任就否定了上一任分公司总经理的管理方法。

他取消了员工吃饭的时间,说是要提高生产效率。

本来没有夜班的生产线,要求必须三班倒,有夜班,为的是降低能源消耗。

撤销工人岗倒休人员,这是在减员增效。

要求各职能部室每月包干考核任务,考核不够,自己部门出钱,被考核对象都是工人,因为只有工人没有考核权。

工人是计件工资却取消了超产奖,每月又少了千把块。

也许这位领导想着抠出利润,更上一层楼,现实是各级的抱怨不断,质量事故频发,他身上贴满了没人性,没能力,压榨剥削等等的标签。

在职时因为扣钱,几次差点挨了工人的打,这位领导也没把分公司带的红红火火,相反,两年的时间就让分公司由盈利转向亏损了。

如今,他退休了,在生活区里,看到曾经的老部下正在打牌,想上去凑个热闹,人家不打了,走了。

健身器材处,几个退休职工一边健身一边说笑,他过去了,人家选择无视,他只能灰溜溜地离开。

他老伴儿去世,除了单位冠冕堂皇的表示以外,就是同在生活区受过他领导的职工都假装不知道。

这样的男人,他的晚年生活得多凄凉啊!

总结就是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一点不讲求人性的男人晚年注定凄凉,即使有钱,身边连一个说上话的人都没有,可悲!

什么样的男人到了晚年会过得凄凉?

葛师傅今年66岁,他拄着拐杖回到自己的家,却进不了家门。葛师傅来到女儿的单位找女儿,女儿不见他,还撵他走,说再也不想见到他。

葛师傅坐在台阶上落泪,有人围观,他就说女儿不孝顺他,遗弃他,他现在残疾了,女儿也不管不问,没有伺候过他一天。围观的人越多,葛师傅说得越来劲,还鼻涕一把泪一把,数落女儿的不是。弄得女儿在单位名声扫地。

再一天,葛师傅又来到女儿的单位,找女儿。门卫告诉葛师傅,说你女儿不在这个单位,她已经辞职走了。葛师傅不相信,非要进女儿的单位,要见女儿的领导。

葛师傅见到女儿的领导,领导把葛师傅女儿的辞职信给他看,他的女儿真的辞职走了。谁也不知道,他的女儿辞职之后,去了哪里。

但葛师傅不离开女儿的单位,就说领导是跟他的女儿合起伙来欺骗他,就是不想管他,就是想遗弃他。保安后来把无理取闹的葛师傅撵出单位。

可是,葛师傅还是不离开女儿的单位,就坐在花坛前骂女儿。后来,来了一个头发花白的女人,女人也有60多岁了。女人对葛师傅说:“你还有脸回来,你年轻的时候干的那些缺德事,你以为别人不知道?就在这里装可怜?女儿你没有养一天,你现在老了,却回来让女儿养你?”

葛师傅看到这个女人来,竟然灰溜溜地拄着拐杖离开了。这个女人是谁呢?她就是葛师傅的前妻丽影。

丽影这辈子,就是被葛师傅给毁掉了。丽影年轻的时候,家里给她介绍个对象,就是葛师傅。葛师傅年轻时候,风流倜傥,玉树临风,葛师傅没太看上长相普通的丽影。

不过,丽影虽然长相普通,但她温柔贤惠,性格开朗,见人先笑。葛师傅的性格有点阴郁,他跟丽影在一起,觉得也挺快乐。所以,两人就一直相处下去。

两人相处了一年之久,丽影父母有点着急,觉得葛师傅应该和丽影谈婚论嫁了,但葛师傅一直没动静。丽影的父母就让丽影催问葛师傅。

葛师傅为什么一直没有跟丽影谈婚论嫁呢?当时,葛师傅的工作很好,是个大企业,丽影是工厂里的纺织女工。葛师傅总是觉得丽影配不上他,可他呢,又舍不得丽影的温柔,所以,他也不说分手,也不谈结婚。

这时候,葛师傅的单位分来一个女学生梅兰,让葛师傅带着,葛师傅便喜欢上了这个梅兰,他觉得梅兰美丽大方,温柔可人,还跟他有共同的话题,所以,他开始思索,怎么跟丽影提分手。

这天晚上,葛师傅去参加同事的婚宴,喝了很多酒。酒醉后,他去了丽影家里,打算跟丽影谈分手。那天晚上,丽影的父母都去了乡下,家里就只有丽影一个人。

丽影看到葛师傅突然出现,很高兴,就把他领进房间。葛师傅看到丽影粉面含春,衣衫单薄,他就忘记谈分手的事情,醉酒之下,就跟丽影好到一起。

第二天早晨,丽影父母回来,看到葛师傅从丽影房间出来,全都明白怎么回事了,就催问葛师傅几时登记结婚。葛师傅随便说了一个日子,狼狈地回到单位。

那时候,这种作风问题很严重,葛师傅担心跟丽影说分手,丽影的父母会找到他的单位,那他的工作就保不住了。他为了保住工作,只好答应和丽影结婚。但他同时在心里恨丽影,他心里也忘不掉梅兰,他认为是丽影阻拦了他和梅兰结合的路。

结婚后,葛师傅对丽影很不好,他再也不是过去那个谦谦君子了,他开始对丽影恶语相向。当丽影和他争执某件事时,他就鄙夷地看着丽影,说:“你文化水平不高,什么也不懂,我不愿意和你说话。”

当丽影跟葛师傅要工资,安排家用时,葛师傅说:“我挣的工资,我自己支配,你有什么权利跟我要工资?”丽影说:“我们是夫妻,两人的工资就应该放到一起。”葛师傅就说:“那你把你的工资交给我,我来安排家里的开销。”

为了讨丈夫的欢心,丽影就把工资都给了葛师傅,结果,家里需要的柴米油盐,葛师傅都不往家买,丽影跟他要钱买食物,葛师傅就说他都花掉了,丽影再追要,他就说玩扑克输掉了。

那时候的年轻人,脑子里离婚的意识不强,并且认为离婚是伤风败俗坏了名节的事情。尤其女人,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离婚的。

葛师傅不给丽影家用,也不经常回家,回家也对丽影恶语相向。丽影不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她只能希望葛师傅有朝一日,还会恢复当初两人相识的时候,对她的温柔。

从此,丽影和葛师傅都是各花各的工资,后来丽影怀孕了,葛师傅还是这样,他的工资,一分也不往家拿。丽影怀孕三个月,葛师傅调到外地工作,一个月才会回来一次,葛师傅也不会回家,只是到他父母家里看一眼,就走了。

丽影给葛师傅写信,葛师傅也从来不回信。丽影怀孕七个月的时候,实在忍受不了葛师傅的冷漠,她坐着火车,来到葛师傅工作的城市。

没想到,葛师傅发现丽影找到他的单位,疾言厉色地赶丽影回去。他带着丽影在单位门前吃了一碗过水面条。丽影吃面条的时候,还以为葛师傅回心转意了。葛师傅匆匆离开,又匆匆回来,递到丽影面前一张火车票。丽影的心凉了。

原来,葛师傅去火车站,给丽影买了一张当晚回程的火车票。葛师傅把丽影丢在饭馆里,他就回单位去了。留下丽影坐在饭馆里伤心地哭泣。

葛师傅单位里有个大姐,她看不惯葛师傅的做法,就来到饭店,跟丽影说:“葛师傅在单位里,跟一个叫梅兰的大学生好上了,两人都在一起做饭吃。”

丽影以前也曾经想过,葛师傅可能是变心了,没想到他真的变心了,外面还有了女人。

丽影回到家里,直接去了娘家,她把自己结婚到如今的婚姻生活,都跟父母坦白了。之前,她碍于面子,不好意思跟父母说葛师傅一直对她的冷漠。现在,她顾不得这些了,向父母全盘托出。

可是,母亲看着丽影肚子里的孩子,不忍心这个孩子一出生,就没有爸爸,就面临着家庭的破裂。孩子已经无法打掉,只能生下来。

丽影说:“离婚后,孩子我自己带。”父母知道养活孩子的辛苦,尤其一个女人单独带大孩子的辛苦。父母就劝说丽影跟葛师傅好好过日子,他们也会找葛师傅谈谈。

丽影的父母找了丽影的婆婆谈了这件事,婆婆坐火车去了葛师傅工作的城市,把葛师傅大骂一顿,让他必须回到家乡的小城工作,必须跟丽影好好过日子。

因为丽影婆婆的一闹,葛师傅单位就把葛师傅调回到小城。葛师傅为了这件事,恨丽影。婆婆劝说丽影,等孩子生下来,葛师傅会收心跟她好好过日子的。丽影心里还在乎葛师傅,也希望孩子出生,能挽留住丈夫的心。

但是,葛师傅人回到小城,心却没有回来,他假日总是去外地,跟梅兰相会。他的工资依然还是不交给丽影,家里的吃穿用度,都是丽影一个人负责。一直到孩子五岁,葛师傅都没为女儿花过一分钱,也没有带生病的女儿去过一次诊所。

这时候,葛师傅单位改制,葛师傅就买断,拿到一笔钱,就跑到深圳做生意去了,据说,那个梅兰也跟着去了。临走前,他和丽影办理了离婚手续。女儿归丽影,他每月支付女儿的抚养费。

丽影跟葛师傅生活了十来年,一直租房居住。因为葛师傅的工资从来不给丽影花一分,丽影靠自己的工资,勉强维持和女儿的生活,根本没有积蓄买房。

婆婆觉得愧对丽影,婆婆过世前,就把老宅的两间平房,过户到丽影女儿的名下。

婆婆过世时,葛师傅从深圳回来奔丧。办完丧事之后,葛师傅就跟丽影要老宅的房本。他说房子是他父母的,他已经跟丽影离婚了,丽影无权拿走他家的房本。

丽影说:“婆婆已经把房子过户给了女儿,你这些年说给女儿抚养费,你给一分钱了吗?现在婆婆把老屋给了女儿,你也来挣。虎毒不食子,你不仅对我不好,你连自己的女儿都没有一点亲情,你还配做父亲吗?”

葛师傅拿不到老屋的房本,一气之下,拿起椅子就砸向丽影,将丽影的两根肋骨打断。女儿和亲友拦住葛师傅,把丽影送到医院救治。女儿当时对葛师傅喊:“你对我和我妈不好,我永远不会原谅你!”

葛师傅当时在深圳的生意每况愈下,他贸然投资,最后亏了。梅兰见他没钱,便跟一个工厂主跑了。葛师傅在深圳又开始做生意,折腾很多年,起起伏伏,最终,生意还是失败。

这些年,他有钱的时候,身边就围绕着女人,没钱的时候,他就孤家寡人一个。一晃,很多年过去了。葛师傅已经66岁。这年,他给一家工厂打更,晚上去检查仓库绊倒了,被送到医院救治。

工厂给了他一些医药费。葛师傅出院后,因为一条腿不好使,没有单位再聘用他。这时候,他想起了老家还有个女儿,便坐着火车回到老家。

葛师傅父母原先的房子是在城郊,现在也没有占用。只是丽影把房子租给了房客。葛师傅从房客那里打听到自己女儿的工作单位,他就去女儿的单位找女儿。

女儿对葛师傅这个父亲,除了恨,没有其他印象,因为葛师傅到单位散布不好的言论,女儿一气之下辞职,要去南方打工。女儿让丽影也跟着她一起去南方享福。

丽影这些年,独自把女儿养大。供女儿上大学。女儿很懂事,学习很刻苦。大学毕业,女儿回到小城工作,就为了照顾丽影方便。

女儿工作后,找到心仪的对象结婚了,还生了一个可爱的儿子。丽影跟女儿女婿生活在一起,她已经退休了,帮着女儿带着小外孙,一家四口人,过得很和美。

但葛师傅的到来,打破了一家人的安宁。女儿想一家四口,都去南方打工,永远不和父亲联系。

但是,丽影思索再三,她还是决定不跟女儿走。她选择留下来。因为毕竟,葛师傅是女儿的父亲,葛师傅虽然对女儿没有进过一天做父亲的责任,可法律上,女儿对葛师傅这个父亲,是要进赡养义务的。

丽影决定留下来,照顾葛师傅,这样,女儿一家就能安心地生活。女儿得知母亲为了她,不得已要留下来照顾当年遗弃她的父亲,觉得母亲不值,为了这个男人,岂不是毁掉了自己的晚年?

丽影把婆婆当年给女儿的老宅收了回来,让葛师傅住进去。葛师傅这些年没有交社保,丽影就把自己的退休金,拿出一半,给葛师傅使用。

葛师傅还不满足,嫌弃丽影给的钱不够花。他整天酗酒,骂街。有一天,他喝多了,骂街上的醉鬼,被醉鬼打倒。他躺在地上一夜,第二天就中风了。

现在,葛师傅整天躺在老宅里,护工每天来收拾一下屋子,给葛师傅做两顿饭。丽影的女儿心疼妈妈,把妈妈接到南方去了。

女儿每月给葛师傅生活费,又给葛师傅雇了护工。只是,葛师傅现在吃什么也不香,自己又不能走,不能动,连吃饭上厕所,都要护工帮助。

没有人给葛师傅写信,没有人给葛师傅打电话,没有亲人来看望他。他躺在床上,哪都去不了,什么都不能做,混吃等死,很凄凉。

写在最后:

葛师傅没有养过女儿一天。他年轻时候抛妻弃子,老年时,身边没有妻子,没有儿女,晚景凄凉。

葛师傅疾病缠身,不能自理,亲人也远离他,这都是他年轻时候不负责任的结果。

一个男人,年轻时候要努力打拼,爱护妻子,抚养女儿,积攒财富。老了的时候,才能享受一家人在一起的天伦之乐。

我是素老三,喜欢我的文章,请帮我点赞、评论。谢谢!

什么样的男人到了晚年会过得凄凉?

躺上床上,大小便失禁,无人照顾,疼痛难忍,生不如死,阎王爷不收,这样的晚年最凄凉悲惨。愿我们活得快乐,死得快速,一心向善,佛在心中。

什么样的男人到了晚年会过得凄凉?

75岁的老王,退休工资3000元,他再婚入赘到57岁的李女士家里,两人结婚9年,从没有红过脸,老王病了以后,生活无法自理,妻子照顾一年后,说道:“我嫁给你,太亏了。” 两人离婚,李女士让老王补偿她6000元。

老王这一生所经历的,简直是比小说还要丰富多彩,各方面都普普通通的他,居然先后娶了7个老婆,到了晚年没有一个女人陪在他身边,最终还是儿子接纳了他,替他养老送终。

老王35岁那年,他的第一任妻子不幸在难产中去世,当时他们其实已经有三个孩子,大儿子王力9岁,妹妹和弟弟是双胞胎才5岁,母亲预感自己快要不行的时候,她流着泪拉着王力的手说:“我要是不在了,你以后一定要把弟弟妹妹照顾好,不要让别人欺负他们,你知道吗?”

王力紧紧地握着母亲的手说:“妈妈,你不要闭上眼睛,你会好起来的。” 可惜,母亲没过多久,就带着不舍和遗憾离开了,三个孩子围在母亲身旁,哭得肝肠寸断,让旁人听了都忍不住潸然泪下。

妻子去世还不到一个月,王力就决定把小儿子和女儿送给亲戚收养,他说自己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当时,王力极力反对,他抱着父亲的腿哭着说:“你不要把他们送走,我会好好带他们的,不用你操一点心。”

可是无论王力怎么劝说,老王还是不为所动,他一意孤行,将两个年幼的孩子送人了。 弟弟妹妹被送走的时候,那天下着大雨,王力在雨中奔跑了很久,眼睁睁地看着弟弟妹妹渐行渐远,曾经热热闹闹的家里,就只剩下老王和王力,甚是冷清。

王力心里总惦记着弟弟和妹妹,他觉得自己愧对母亲,食言了,一直很自责。 然而,让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半年后,弟弟不幸溺水夭折了,王力觉得这一切都是父亲的错,若是他没有把弟弟送走,可能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意外。

从那以后,王力对父亲没有了爱,只要埋怨,父子之间的关系很是紧张,而此时的老王,也开始为自己的将来打算,他觉得儿子这个样子肯定靠不住,将来养老还得找个伴才行。

为了找个女人将来照顾自己,老王开始走入了一个怪圈,二年后,老王再婚了,对方还有一对未成年的子女,老王对这两个孩子视如己出,全心全意地照顾他们,他天真的以为,只要自己对别人好,将来他们就会心存感恩,但是,现实就是这么残醋,第二任妻子跟他结婚十几年,当两个孩子都参加工作,老王没什么用处的时候,她随便找了个理由,离婚了。

老王并没有吸取教训,紧接着他又找了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第七个。 每次他都是一心一意地付出,但是结果都差不多,等他们的孩子长大了,就不想再理会他,这些年,他都是在帮着别人养孩子,对王力却鲜少过问,王力结婚生子这些事,老王都没有参加。

父子之间十几年都没有联系,老王75岁那年还在寻寻觅觅,这一次,他经人介绍认识了57岁的李秀美,按说两人年龄相差这么大,李秀美怎么可能会同意嫁给他呢?

老王对李秀美说:“我每月有3000元的退休工资,只要你和我结婚,以后我每月给你1500元生活费,我还一次性帮你买好养老保险,只要你照顾我就行。

都已经当奶奶的李秀美,动了心,跟子女们商量之后,她提了一个要求,让老王入赘到她这里,因为李秀美还要帮忙带孩子,儿子和儿媳妇都在外面打工了,对于老王来说,在哪里生活都无所谓,他很爽快地答应了。

最开始的那几年,老王身体还不错,根本不需要人照顾,他经常帮着李秀美干活,跟她一起照顾孙子。逢年过节的继子女们回来,老王和跟他们相处得也很融洽,那个时候,邻居总是看到老王和李秀美一起牵手散步,有说有笑的。

老王暗自庆幸,这一次终于找到了一个真心实意对自己好的女人,可惜,这还是他一厢情愿的想法,两人结婚9年后,此时的老王已经84岁,人老了全身都是病,老王患上了风湿病,而且还特别严重,他疼的双腿没办法走路,就算是上厕所也很吃力,根本没有力气站起来,蹲下去,都需要李秀美在身边扶着。

李秀美最开始还挺有耐心,两人毕竟在一起生活了9年,还是有些感情,最让她头疼的是,他们住在二楼,有时要带着老王去医院看病,老王根本下不了楼梯,而李秀美个子矮小,又背不动他,两人每次下楼,都只能一步一步慢慢挪动,光是上下楼梯就是花一个多小时。

李秀美打了好几次电话给王力,希望他能过来帮个忙,但是王力却很不耐烦地说:“你是他的妻子,这些事你自己想办法。” 李秀美欲哭无泪,王力明摆着就是不想管父亲,现在这种情况李秀美是骑虎难下,儿媳妇觉得她给家里惹来了一个大麻烦,希望她和老王赶紧离婚,要不然还要拖累他们这个小家庭。

李秀美没有精力再去照顾孙子,儿媳妇只能自己带,李秀美顶着巨大的压力,照顾了老王一年多,这一年来,李秀美是吃尽了苦头,给老王端屎端尿,把他照顾得还算是尽心。

李秀美不想一直这样下去,她还是想把老王送回到王力那里去,毕竟,身为儿子有赡养父母的义务。

李秀美想和王力沟通老王的赡养问题,他都是一直在回避,称这件事他现在不会管,除非就是李秀美和父亲离婚,他才会接手。

李秀美无奈之下打电话到电视台寻求帮助,后来,李秀美带着记者找到了王力,希望他能承担起自己作为儿子的赡养义务。

王力见到李秀美就没有好脸色,说她当初和父亲结婚就是为了钱,现在目的达到了,想脱身没那么容易,王力说父亲结婚以后,就把工资卡交给了李秀美,现在他病了,自然就该由她照顾。

王力原本和父亲十几年没联系,后来,王力的儿子考上大学,老王听说后,主动给了孙子一万元,父子之间的心结才解开,王力对于当年的事也慢慢释怀了,但是李秀美的一些做法,让父子两人再次闹了矛盾。

李秀美得知老王给了亲孙子一万元,也吵着要他拿一万给自己的孙子,说这样才算公平,老王向来出手大方,后来,李秀美还劝他把老家的房子卖了,反正他又不回去住。

王力不答应父亲卖房,对李秀美很是反感,王力曾对父亲说:“只要你回来,我就替你养老送终,但是老王并不同意,那时候,李秀美对他照顾得细心周到。”

工作人员劝说王力,不管怎么样,现在父亲病成这样,身为儿子有赡养的义力,不能推卸责任,王力说他知道这些道理,前提是只要李秀美答应离婚,他立马把父亲接回家。

王力之所以提出要离婚,就是担心将来父亲走了以后,单位还会发一部分抚恤金,若是现在不处理好,将来李秀美肯定会来争这笔钱,现在应该要早做准备,不要留有隐患,要断就彻底一些。

李秀美听到继子说要让她离婚,百感交集,她既觉得从此以后轻松了,又担心自己不在老王身边,他会不习惯,怕王力照顾得不周到, 而老王得知李秀美想跟自己 离 婚,很是生气,他愤愤不平地说:“我当初娶你的时候,咱们就说好了,要让你以后照顾我,这些年,我那么信任你,你现在怎么能丢下我不管呢?”

李秀美左右为难,如果不分开,她自己自顾不暇,儿子和儿媳妇对她意见很大,况且她自己身体也吃不消,最终她们三个人来到了社区的调解室, 王力还是坚持要让父亲先恢复自由身,他再尽孝,工作人员说:“婚姻是老人的自由,赡养父母不应该讲条件。”

经过大家的劝说,老王最后同意和李秀美分开,此时,李秀美突然提出,离婚后让老王补偿她6000元,她说自己照顾了老王一年,就算是请个保姆一个月至少要3000元,有一次老王昏迷不醒,她担心的三天三夜没有合眼,自己在这段婚姻里付出了那么多,实在是太亏了。

老王说:“我现在一分钱都没有了,办不到。”

王力在一旁说:“我给你5000元,你们马上离婚。” 李秀美见好就收,当天,王力就将父亲接回到家中照顾。

无论是夫妻还是子女,照顾患病的家人都是责任和义务,不应该谈条件,计较得失。 老人娶了7任老婆,就是希望晚年能得到好的照顾,结果绕了一个大圈,最终养老靠的还是儿子。

结语:

什么样的男人到了晚年会过得凄凉?

男人年轻时候,对家庭不负责任,对子女不闻不问,大多数晚年都过得凄凉,像文中的老王,还算是比较幸运,儿子能够不计前嫌地接纳他,是他的福气。

老王年轻的时候,就在为自己的晚年考虑,结果他绕了一大圈,走了不少弯路,最终才明白了一个道理,靠别人不如靠自己的儿子,不管怎么说,那毕竟是血肉至亲。

与其花心思去和别人培养感情,不如学会珍惜眼前人,好好对待自己的孩子。

无论是谁,要想晚年幸福,老有所依,首先就是做好自己的本分,人和人之间都是相互的,就算是子女也一样,身为父亲若是没有尽到自己的抚养义务,又怎么好意思要求子女赡养自己,亲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