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最喜欢的女儿十公主,为何后半生却十分凄惨?

1799年,89岁的乾隆驾崩。弥留之际,他拉着嘉庆的手交待着最后的遗言,但嘉庆一句也听不清,只好叫来和珅。结果乾隆只说了第一个字,和珅就心领神会。这让嘉庆背脊一阵发凉,此时和珅就是篡改太上皇的遗言,把自己废了都可以。这人万万不能留!而正是这个念头,断送了十公主后半生的幸福。

乾隆老来得女,65岁生下小女儿,给予了其他儿女没有的盛宠

乾隆四十年正月初三,整个紫禁城都还沉浸在过年的喜庆中,翊坤宫又传来了一个喜讯,惇妃汪氏生下了一个女儿,是乾隆的第十个女儿。

乾隆一生共有27个子女,17个儿子,10个女儿。乾隆对儿子们都非常苛刻,但对女儿却非常宽容和宠爱,奈何10个女儿中只有5个活到了成年。

富察皇后生的皇长女和哲悯皇贵妃生的皇次女,一个2个月时夭折,一个6个月时夭折;继皇后乌拉那拉氏生的皇五女2岁夭折;忻贵妃戴佳氏生的皇六女和皇八女分别于4岁和11岁夭折。

在十公主出生的时候,她的其他四个姐姐三公主、四公主、七公主和五公主都已经嫁人,不住在宫里了。

虽然这已经不是乾隆第一次当爹,但十公主的出生,对于已经65岁的乾隆来讲,意义不同于以往的其他孩子。

一是宫中已经8年没有过子嗣诞生了;二是乾隆年纪大了,子女亡的亡,成家的成家,乾隆多少会感到孤独,现在突然有个小宝贝来到自己身边,心情自然舒畅;三是乾隆一直不服老,追求长生之道,自己65岁还能生孩子,不就是自己雄风依旧的表现吗?

因此,乾隆几乎把晚年的所有温情都倾注在这个最小的女儿身上,乾隆对十公主究竟有多宠爱呢?从以下几件事就可以看出来:

1、惇妃打死宫女理应废名分,因为十公主保住了位份,也保全了惇妃汪氏的家族

惇妃汪氏,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于乾隆二十八年入宫,比乾隆小了整整36岁,是当时后宫中最年轻的嫔妃,只有18岁,初封为永常在。

乾隆后宫嫔妃众多,不乏有一辈子坐冷板凳的,别说被宠幸,就是见皇帝一面都难。惇妃着实幸运,只熬了几年就得到乾隆临幸,晋封为永贵人,之后又封为敦嫔。

乾隆三十九年,汪氏怀孕,可把乾隆高兴坏了,封其为惇妃。

十公主出生后,汪氏更是母凭女贵,乾隆对她也是爱屋及乌,对她的宠幸更甚从前,几乎每天都要到惇妃的寝宫,当然,主要是为了看望十公主。

可这个惇妃却不是个聪明的主儿,仗着皇帝的宠幸,趾高气扬,不把他人放在眼里,特别是对自己宫里的太监宫女,动不动就打骂。

乾隆虽然也有耳闻,但看在十公主的份上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有一次,惇妃直接把一个宫女给打死了。

清朝后宫的规矩向来是十分严格的,按照律法,主子打死下人,虽然不用偿命,但肯定要革去位份的。

乾隆原本也是要革去惇妃的位分的,惇妃一直苦苦哀求,让乾隆看在十公主的份上,不要革他的位份。

如果严格按照律法,主子打死下人,要被贬为庶人,这样惇妃汪氏一族的荣耀也就一并消失了。之所以汪氏打死宫女却只是罚了100两银子,降了为嫔位(两年后又复封为惇妃),完全都是因为生育十公主的功劳。可以说,十公主保住了惇妃,保住了汪氏一族的荣耀。

2、乾隆每次围猎都会带上十公主,感叹若是男子“朕必立汝储也”

乾隆对十公主的宠爱,并不仅仅因为她是最小的女儿,也是因为十公主既聪明又活泼,乾隆觉得这个女儿跟自己颇有几分神似。

十公主自幼尚武,喜欢骑马,她换下旗装穿上骑马装后,颇有英武之气,乾隆每次去围猎都喜欢带上她。

十公主十二岁时,跟着乾隆和一众皇子来到木兰围场打猎。此行的目的,一来是为了笼络蒙古王公,二是趁机考验皇子们的能力。

围猎持续了二十多天,收获颇丰,乾隆与诸位王公大臣、将士猎手们齐聚一堂,在张三营行宫举行庆功宴,按照功劳大小对皇子予以奖赏。

皇子中,八阿哥永瑆收获最多猎物,其次是十五阿哥永琰和十二阿哥永璂,十公主虽然所得不多,但因为她是女子,乾隆却最引以为傲,并当着众人说道:“汝若为皇子,朕必立汝储也。”

意思是说,如果你是个男子,我一定立你为太子,要知道上一个让乾隆公开表示想要立他为太子的,可是文武双全的五阿哥永琪,可见乾隆对十公主有多宠爱了。

但毕竟十公主是个女子,立为太子那是不可能的,可乾隆又实在太爱这个女儿了,总想把最好的都给她,不能立为太子,那封个什么名号好呢?

乾隆五十三年,十公主被破例册封为固伦和孝公主。为什么说是破例呢?在清朝,只有皇后生的女儿才有资格被封为“固伦公主”(品级相当于亲王),而一般嫔妃生的女儿只能封为“和硕公主”(品级相当于郡王)。

册封时,还举行了盛大的仪式。先由内阁大学士草拟封号,乾隆钦定后,再派遣御史赐金册。

这“金册”可不只是一个名称而已,而是实打实用纯金制成的,赐金册的正副两名御史,则是乾隆亲自从正义品的领侍卫内大臣和内阁满洲学士中挑选出来的,两人先在太和殿受节,然后由礼部官员引导,列着仪式前往公主府赐金册。

总之,乾隆对整个仪式非常的重视,不容有一点含糊。

乾隆赐婚,以为给女儿找到最好的归宿,没想到却成了女儿幸福的掘墓人

既然是最宠爱的女儿,婚姻大事更是需要慎之又慎,这从乾隆给几个女儿安排的归宿就可以看出差别了。

身为公主,虽然从一出生就能享受荣华富贵,但是她们大多数的结局,都是成为清王朝笼络蒙古王公的政治工具,远嫁蒙古和亲。

比如皇三女固伦和敬公主和皇七女固伦和静公主,要说这两个公主,她们的生母,一个是乾隆一生最爱的女人孝贤纯皇后富察氏(富察皇后),一个是被乾隆宠爱30多年的孝仪纯皇后魏佳氏(令妃娘娘)。

这两个人,无论是在后宫的地位或者在乾隆心里的地位,那都甩十公主的生母惇妃汪氏几条街,但她们的女儿最终还是被乾隆送去与蒙古科尔沁的博尔济吉特氏和亲。

只有十公主,乾隆不舍得将她远嫁,在她5岁时,就给她选了一个他认为最稳妥,能保她一生荣华富贵的如意郎君——宠臣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

为此,乾隆还特意赐给十公主一座田宅,建立公主府,并赏赐了许多名贵的珠宝绸缎等,让她在公主府中待嫁,公主府也是公主成婚后要居住的地方。

乾隆五十四年,16岁的固伦和孝公主正式下嫁给与她同岁的丰绅殷德,这是当年最隆重的婚礼。

乾隆给十公主赏赐的嫁妆超过之前所有的姐姐,极尽奢华,华丽的各种绸缎足以开一个绸店,各种红宝石朝顶帽、金凤、金翟鸟、金佛、名贵珠宝等装了好几车。出嫁所用的规格也超过之前所有的姐姐。

按照清朝祖制,外嫁藩部的公主们,才能“例支俸银一千两”,就是每个月都能领1000两的工资,而固伦和孝公主虽然是嫁在京城,但“(固伦和孝公主)系朕幼女,目在朕前承欢侍养,孝谨有加......亦著一体赏给一千两。”

这些种种都可见乾隆对十公主的偏爱之心。

然而,当年的婚礼有多风光,后来的晚景就有多凄凉。而这样的结局,十公主一嫁入和府就已经预示到了,十公主为何会对自己的未来感到担忧呢?

1、丰绅殷德喜欢文人酬唱,不喜欢官场生活

丰绅殷德从小就聪明伶俐,又很喜欢读书,因此才能入乾隆的眼,指为十公主的额驸。

但丰绅殷德也因为饱读圣贤书,很看不惯父亲和珅的阿谀奉承和表里不一,所以他对名利场十分反感。

除此之外,也很可能是从小就衣食无忧,丰绅殷德对于考取功名一点都不感兴趣,就喜欢文人酬唱,他认为当官的每天半夜就要起床,穿过半个京城去午门外等候上朝,真是一件苦差事,还是“清闲”才是福啊。

丰绅殷德耽于玩乐时,十公主就会规劝他:“汝年已逾冠,尚作痴童戏耶?汝勿作童戏,与吾共读诗书。”意思是说,你不要再像小孩子一样贪玩了,我和你一起读书。

丰绅殷德当然不敢听公主的话,也发奋图强了一段时间,但是一次意外又将他打回了原形。

十公主与丰绅殷德婚后不久,就生下了一个男孩,但这个孩子不到两岁时就无故夭折了,夫妻俩自然是十分悲痛。

而丰绅殷德因为这事打击很大,顿时觉得人生无常,对功名就更厌恶了,只不过迫于公主和家族压力,硬着头皮每天去宫中行走。

2、和珅专横跋扈、贪赃枉法,屡屡受人弹劾

十公主在很小的时候,和珅就经常带着丰绅殷德去宫里陪她玩,十公主小的时候很喜欢自己的这个公爹。

但随着公主一天天长大,越来越懂得人情世故后,她知道和珅不仅仅是那个从小陪她玩的“丈人”,还是一个专横跋扈、贪赃枉法的权臣,屡屡受人弹劾,如果不是因为乾隆信任袒护,早就死一万次了。

十公主从小就在宫中和哥哥们一起长大,看多了官场上的浮浮沉沉,她太清楚和珅会有什么样的结局了。虽然和珅现在炙手可热,却是危机重重,未来丰绅殷德肯定是要受牵连的。

所以婚后,十公主一直劝丈夫要自己建功立业独立出来,否则日后恐怕家业难保。

《啸亭杂录》中记载,十公主就曾对丰绅殷德说:“汝翁受皇父厚德,毫无报称,惟贿日彰,吾代为汝忧。他日恐遭身家不保,吾必遭汝累矣。”

只是十公主怎么也没有想到,危机会来得那样快,这一年,十公主24岁。

1799年,乾隆在当了三年的太上皇后,终于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弥留之际,他将嘉庆帝叫到跟前,说着最后的遗言,但由于此时的乾隆已经89岁了,说话原本就不清楚,这会儿又气若游丝,嘉庆更听不清楚他说什么了。

无奈之下,嘉庆只能叫来一向最懂太上皇的和珅。

果然,乾隆只说了第一个字,和珅就领悟了,原来乾隆一直放心不下白莲教,让嘉庆一定要帮他完成这个遗愿。

嘉庆长舒了一口气,却又冒出了一身冷汗,如果这会儿和珅就是篡改了太上皇的遗愿,把自己废了都可以,他心里暗暗下了个决定:和珅决不能留。

于是,乾隆才刚闭气,嘉庆就对和珅下手了,总共给和珅列了二十大罪状并诏告天下,和珅被关入大牢。

十公主跑进宫里,请求对和珅从轻发落,并饶恕丰绅殷德。

虽然嘉庆从小就很疼爱这个妹妹,但杀和珅是朝廷的大事,岂能因为手足情让步?

十公主又是哭泣不止,又是长跪不起,无奈之下,嘉庆勉强答应给和珅留一个全尸,丰绅殷德被革去一等公、贝勒伯爵等爵位,只保留散秩大臣头衔,当差行走。

丰绅殷德本来就不爱功名,家被抄了之后,就更是心灰意冷,意志消沉,经常借酒消愁,成日亲近女色,与十公主的关系也日渐疏远。

但这还不算完,正所谓“虎落平阳被犬欺”,嘉庆八年,公主府中统管府中事务的长吏奎福,为了邀功,向嘉庆告发丰绅殷德“演习武艺,谋为不轨,并欲加害公主”。

就这样,丰绅殷德再次被拘捕,幸好公主亲自为丈夫辩解,嘉庆也查明并无此事。

但是人都抓了,总不能无罪释放吧,最后就给丰绅殷德定了个不守礼制的罪,即在国丧期间,其妾氏生下一个女儿,因而革掉所有官职,禁闭在家。

这个罪名当然也十分荒唐,人家妾氏在乾隆驾崩之前就怀孕了,难道还能因为太上皇驾崩,孩子就不生下来吗?

后来嘉庆也觉得不妥,就又重新启用丰绅殷德。此后,丰绅殷德更加小心翼翼,每天夹着尾巴做人。

嘉庆十一年,嘉庆任丰绅殷德为头等侍卫、满洲副都统,并恢复其爵位,到偏远的蒙古乌里雅苏台军中任职。

因为边疆环境恶劣,从小就养尊处优的丰绅殷德哪里能吃得了这样的苦啊,没两年就疾病缠身。

嘉庆十五年,十公主恳请嘉庆恩准丈夫回京治病。但丰绅隐德回京没多久就病逝了,年仅36岁。

由于十公主在儿子夭折后就没再有过生育,丰绅殷德死后,只剩下十公主一个人守着诺大一个公主府,甚是孤独。

在丰绅殷德死后的13年,道光三年,49岁的固伦和孝公主,在孤独落寞中病逝。

纵观固伦和孝公主的一生,出身皇家,从小就享受了其他兄弟姐妹们从未得到过的荣宠,但在嫁人后,人生却急转直下,最后以孤独落寞收场。

这个结局,看似是和珅给她带来的,但何尝不是她的父皇乾隆给她带来的,是那个时代给她带来的,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也是一场游戏一场梦。

就如同,在和珅被抄家后,有一次,丰绅殷德和堂弟丰绅宜绵去拜访江湖术士,恰逢一个茶馆在演戏,讲的就是当年固伦和孝公主下嫁丰绅殷德时,乾隆赐一颗宝石顶戴给和珅后又被人戏弄的事。

见丰绅殷德看得津津有味,丰绅宜绵笑问:“自家的丑事,你也能看得兴致盎然?”

丰绅殷德也笑着答道:“正是,人生如此无趣,把它变成戏,却是好看多了。”

乾隆最喜欢的女儿十公主,为何后半生却十分凄惨?

乾隆一生有27个子女,其中女儿10名,不过活到成年的仅有5人。在硕果仅存的5名公主之中,最小的就是十公主了。她不仅仅的得到了乾隆的宠爱,更是得到了嘉庆和道光的特殊照顾。然而受尽三朝帝王的宠爱,其后半生依然过得凄惨无比。

十公主出生于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正月初三,这一年的乾隆已经是一位65岁的老人。老来得女,证明了自己的身体宝刀不老,所以乾隆表现的兴奋异常,立刻把十公主的母亲惇嫔晋封成为了“惇妃”,而且还赏赐了一大堆的稀世珍宝。

所谓爱屋及乌,十公主的受宠也让惇妃得到了乾隆的宠爱,因此惇妃在宫中的地位陡然上升。从此之后,惇妃不再像进宫之初那样小心翼翼,反而是在宫中有恃无恐,甚至经常会因为一点点的小事殴打宫女。

乾隆四十三年,惇妃终于闯下大祸,因为愤怒活活打死了一名宫女。清朝的宫女不是汉族女子,都是从旗人的家眷中挑选出来的适龄女孩。她们在宫中如果得到皇帝的宠幸,是能够获得晋封的。即便没有得到皇帝的宠幸,将来到了一定年纪也会被放出宫去嫁人。也就是说这些八旗宫女虽然在皇宫当差,但她们并不是卖身给帝王家,而是拥有一定的地位。

惇妃入宫之初也仅仅是一个满洲正白旗的包衣出身,也是因为得到了乾隆的宠幸才从一个宫女晋升为了妃嫔。现如今她从宫女晋升为妃后,竟然动手打死宫女,这件事在当时影响非常恶劣。乾隆本打算狠狠地处置一下惇妃,但念及十公主,最终乾隆只是将惇妃降级为惇嫔,然后将十公主送到了其他妃嫔处抚养。

十公主离开惇嫔后,哭闹不停,甚至不吃不喝的闹脾气,最终宠女异常的乾隆又把十公主送到了惇嫔的宫中。十公主回到惇嫔的宫中后,乾隆想念女儿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要见到惇嫔。不久后,乾隆又宽恕了惇嫔,恢复了她的妃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十公主挽救了惇妃和其家族的前途命运。

十公主长大后,经常是一身戎装地跟随乾隆去木兰围场狩猎,在狩猎过程中,乾隆仿佛看到了年轻的自己,甚至对十公主说:“汝若为皇子,朕必立汝储也。”

转眼间,十公主已经到了出嫁的年龄,乾隆左思右想,为其选择了当朝权臣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这件事虽然是乾隆的一番好意,但也为十公主将来的不幸生活埋下了伏笔。

十公主结婚前,乾隆破格提升十公主为固伦和孝公主,清朝的固伦公主待遇等同于亲王,特指皇后所生之女。其余妃嫔,也包括皇贵妃的女儿只能封为和硕公主。以此可见乾隆对十公主的喜爱程度。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14岁的十公主出嫁,乾隆赐予嫁妆的价值超过了百万,另外还单独赏赐了30万两白银。结婚后,十公主和丰绅殷德夫唱妇随,两人过得也还可以。但好景不长,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乾隆去世,这一天正好是十公主24岁的生日。

乾隆死后,十公主失去了人生中最大的保护伞,命运急转直下。首先是嘉庆扣押了她的公爹和珅,其次还查抄了和珅府邸,并且将丰绅殷德抓起来审讯。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十公主为了保全和珅一家,忍着悲痛到了皇宫,跪在嘉庆面前祈求放过自己的家人。嘉庆看到曾经的妹妹跪在自己的面前,动了恻隐一心,于是答应放过丰绅殷德,但和珅必死,只能留一个全尸。

几天后,和珅去世,丰绅殷德也被放了出来,但富丽堂皇的宅院被分成了两份,前院被嘉庆赏赐给了庆郡王永璘,后院留给了十公主。

劫后余生的丰绅殷德为人低调,整天纵情声色犬马。不过好在有十公主扶持,丰绅殷德被嘉庆封为了散秩大臣[从二品]。

虽然丰绅殷德夹着尾巴做人,但树欲静而风不止,在嘉庆八年[1803年],有人上告嘉庆,说丰绅殷德演习武艺、图谋不轨,意欲谋害公主,并且将妾带至坟园于国服内生女。"

经过嘉庆查证,演习武艺、图谋不轨,意欲谋害公主属于诬告,但丰绅殷德在国丧期间与小妾生女是真的。最终丰绅殷德被禁足于家中。

后来在十公主的努力下,丰绅殷德虽然被重新启用,但嘉庆来了一个眼不见、心不烦,把丰绅殷德下放到了乌里雅苏台任职。也是在这里丰绅殷德自暴自弃、百病缠身,直到临终前,才回到了北京。回到北京后仅仅3个月的时间就去世了,去世时年仅36岁。

丰绅殷德去世后,按照清朝的规定,公主不得改嫁,所以十公主凄惨度日。由于没有子嗣,十公主过继了一名叫做福恩的养子。

公元1823年,49岁的十公主去世,道光皇帝破例亲临其墓葬前祭奠。这也算是他一生之中最后一次盛大的场面了。

乾隆最喜欢的女儿十公主,为何后半生却十分凄惨?

历史上的乾隆,不仅是一个盖章狂魔、点赞狂魔,同时也是个宠女狂魔。他对自己的儿子要求很严格,有两个阿哥还过继给了宗室。但是他对女儿则是各种宠溺,爱的不要不要的。尤其是历史上著名的十公主,一出生就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不仅乾隆皇帝宠着她,几个哥哥也宠着她。因此,十公主的童年过得非常的幸福。

十公主也就是历史上的固伦和孝公主,她的出生仿佛是天意。她出生在一年之中最喜庆的时间段——正月。当时的乾隆已经六十五岁了,紫禁城也足足有八年没有听到过小孩子的哭啼之声。喜庆日子出生,再加上老来的女,这是足以让每一个做父亲的人大喜过望的事。(一把老骨头了还有生育力)因此,十公主后来的受宠,是必然的。而她母亲惇嫔也沾了她的光,在她出生后便立即被册封为妃,也就是历史上的惇妃。

按照清朝的宫规,只有皇后生的女儿,才能被封为固伦公主,享受亲王的待遇,妃嫔生的女儿,哪怕是皇贵妃,只能被封和硕公主,相当于郡王待遇。十公主并不是皇后所生,按照规定她应该是和硕公主,结果乾隆太爱她了,硬是将她破格封为固伦公主,可见乾隆对十公主的宠爱到了何等地步。

这里多插一句,清朝从康熙之后就有严格的规定,皇帝的女儿必须要被称为公主,不准被称为格格。只有宗室的女儿或者蒙古贵族的女儿才能叫格格。

(乾隆七十大寿)

出于宠爱,乾隆经常把十公主带在身边。因此十公主也能够经常与王公大臣见面,与亲哥哥和宗室堂兄弟们混在一起,从小就就养成了偏男性的性格,喜欢穿着男装,精于骑射。有一次在木兰秋狩时,十公主箭无虚发,比她的哥哥们猎获的动物数量都要都。乾隆看着这个文武双全,酷似自己的女儿,不仅赏赐了她一件黄马褂,还慨叹的说道:恨你不是男儿身啊,否则皇位就是你的了。

然而,十公主生来就是女儿身,她不可能继承大清的皇位。深感遗憾的乾隆只能用其它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爱女之心,比如给她找一个品学兼优的好郎君。这个人就是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至少乾隆认为他很合适)

十公主六岁的时候,乾隆就在满朝文武的子弟中,挑选了自己最信任的人、权臣和珅的独生子丰绅殷德被选中为额附。这其实是乾隆的失误,也是十公主一生悲剧的起点。丰绅殷德本身没有什么大问题,问题出在他的父亲和珅身上。但是乾隆并不知道自己的儿子们对和珅早已经是深恶痛绝,并且嘉庆当时也是非常反感十公主的这桩婚事。

乾隆五十四年,那一年十公主十五岁,乾隆赐给了她一顶金顶轿,这是嫡出公主都不一定能得到的特殊待遇。除此之外,乾隆还送给了女儿颇为丰富的陪嫁嫁妆,仅绫缎类的衣料就达到近两千匹,可以堆满一间仓库。婚后,十公主与丰绅殷德感情融洽恩爱。然而,十年之后大祸还是降临了。

嘉庆四年,乾隆驾崩,坐了四年傀儡皇帝的嘉庆亲政。他亲政后的第一件事就清算和珅。对于自己公公的所作所为,十公主她也是心知肚明的。她从小跟随在乾隆身边,深谙政治上的那套潜规则。但是她只是一个女流之辈,不可能左右朝廷大事。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哥哥赐死了自己的公公。就这样,权势滔天的和珅死在了监狱里。

在这种大背景之下,和府被抄,丰绅殷德也被抓起来审讯。十公主为了丈夫和儿女,她只得忍着眼泪,赶进皇宫,跪着请求自己的哥哥放丈夫一条生路。嘉庆从小就特别疼爱这个小妹妹,现在面对哭成泪人的妹妹,他心软了。只得扶起她,答应饶恕丰绅殷德。最后,嘉庆信守了承诺,不但赦免了丰绅殷德,还让他仍旧享受伯爵的封号待遇。

丰绅殷德系固伦额驸,且公主平日最为皇考所钟爱。自应仰体恩慈,曲加体恤。若此时将丰绅殷德职衔斥革,齿于齐民,于体制亦觉未协。和珅公爵系因拏获王三槐所得,应照议革去,著加恩仍留伊伯爵,即令丰绅殷德承袭,在家闲住,不许出外滋事。——《清实录》

一开始,嘉庆的旨意是让丰绅殷德在家里待着就行了,不准当官,也不准随便出门。但是嘉庆看在十公主的面子上,还是恩准了丰绅殷德出来当差,先是给了他一个散秩大臣的官(从二品)。过了几年,丰绅殷德的身份也逐渐升上来了。说到底,还是十公主有面子。否则丰绅殷德的罪人身份,他还能当官、升迁?

只不过好日子又没过几年,丰绅殷德还是因为犯事被罢了官。起因是公主府里的管家奎福公报私仇,向嘉庆打小报告,说丰绅殷德有心造反,而且对公主不敬。嘉庆下令调查,调查结果是丰绅殷德没有造反,这纯属诬陷。但是他在外面养小老婆,对公主不忠。这一下嘉庆怒了:老子看在妹妹的面子上才放过你,没想到这个家伙居然敢背着妹妹勾引别的女人!

于是嘉庆下旨,将丰绅殷德所有的官职全部革掉,禁闭在家里不许出门。十公主是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全力维护的丈夫居然背着自己另有所爱,这无疑是莫大的讽刺。但是丈夫毕竟是丈夫,她还是要帮他求情。于是在十公主的再次恳求下,嘉庆饶恕了丰绅殷德,两次让他担任副都统(正二品),并且还恢复了他的爵位,又加封为公爵。

嘉庆十五年,丰绅殷德去世。由于宫廷的规矩,额附去世,公主不能再嫁。三十五岁的十公主便成了寡妇。

又过了十年,嘉庆皇帝去世,最后一个罩着她的哥哥也不在了。在嘉庆去世前,除了八阿哥永璇和十一阿哥永瑆之外,乾隆其它的儿子和女儿全部去世了。

又过了三年,永瑆也去世了。十公主和她八哥永璇成了乾隆子女中仅存的两位。年纪最小的妹妹,必然是最受父亲和哥哥们的宠爱,这是十公主的福气。但是年纪小,她也理所应当的要承担送走所有亲人的痛苦。

此时的十公主连一个倾诉的人都找不到,晚景颇为凄凉。道光皇帝对自己小姑姑一生的遭遇也备感哀伤。在十公主去世后,亲临她的墓前祭奠。这份破格的优遇,应该算是十公主一生中最后一次盛大的场面了。

现在的北京恭王府,就是当年和珅府邸。十公主出嫁后,在这里住了三十多年。和珅被抄家后,这座宅子的前院被嘉庆赏赐了十七阿哥永璘。十公主和丰绅殷德搬到了后院居住,十公主死后,前院和后院都归了庆亲王一脉(永璘的爵位)。

在这座宅子里,十公主为丰绅殷德生了一个儿子,但是夭折了。到了嘉庆年间,丰绅殷德又跟妾室生了两个女儿。也就是说,丰绅殷德没有儿子,和珅的没有直系后裔。为了给和家留点面子,十公主将丰绅殷德的堂侄福恩,招到家里给丰绅殷德为嗣。

福恩是和珅的亲弟弟和琳的孙子,他在过继到和珅一脉后,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在光绪年间又生了一个儿子。所以和珅一脉,虽然没有直系的血亲后裔,但是也还有后裔一直流传到了清末,流传到今天也是有可能的。之所以能流传,这也要感谢十公主。没有她,和珅一脉早就绝嗣了。

乾隆最喜欢的女儿十公主,为何后半生却十分凄惨?

乾隆皇帝六十四岁,没想到自己宝刀未老,在热河行宫避暑一晚,让侍寝的惇嫔怀了孕,公元1775年正月,爱新觉罗.弘历双喜临门,老年得女还凯旋而归,对带来吉祥的皇十女“固伦和孝公主”宠上了天,甚至对公主说:可惜你是女孩,如果是男孩,我的皇位就是你的啦!”,但谁也没想到这位备受宠溺的公主,却因一个男人哀伤的度过了后半生?

这个男人是谁?我们先从“固伦和孝公主”出生说起。

母凭女贵---惇妃的二起二落,“惇嫔”清高宗十一年出生,正白旗包衣家的妹子。选秀女时入宫,刚入宫因为容貌俏丽,被封为永常在,后来一直陪同乾隆下江南去热河等地,因为深受宠爱,乾隆三十三年升为永贵人,其后在乾隆三十六年册封为惇嫔。在几年后,陪同乾隆在热河避暑一夜,为乾隆怀上了十公主,此后母凭女贵,此事让乾隆很开心,惇嫔被册封为惇妃。

此时是她人生的巅峰时刻,因为十皇女和硕公主的出生,乾隆爱屋及乌对她也是十分宠爱,可是在后来她去搞了一个大乌龙,在生下十皇女后不久,没想到她很快和顺妃一起,被御医判断为有喜了,乾隆当时已经是六十五岁的老人了,可想而知乾隆的身体有多健康,可是在过了一年后,御医经过几次的检测,发现是她跟本就没怀孕,

此事以后乾隆对她是失去了兴致,不知道是失宠还是其他原因,在几年后,惇妃因为对宫女惩罚过重,导致宫女当场归西,引发了一场震动,被降格为惇嫔,此为一落,不过幸运的是,两年后,因为女儿受宠,加上女儿思念她的缘故,乾隆心中不忍就又将她册封为惇妃,

这次主要是因为女儿的健康成长缘故,乾隆对她是完全没想法了,不久她居住的翊坤宫接连有宫女出事,幸好没有造成之前那么大的事件,但是乾隆在对她的待遇上降低了许多,后来乾隆故去,她晚年在宫中度过了余生,在嘉庆十一年去世。

惇妃的人生,高光时刻都是靠着女儿得到的荣光,并且在失宠了以后,依靠女儿再次实现了逆袭,可见乾隆对十皇女有多喜爱。

十公主的前半生有多幸福

对于乾隆来说,十公主出生为他带来了吉祥,当时乾隆刚在大小金川的凯旋而归,此时的乾隆自认大清达到了鼎盛,加上乾隆一生的儿子很多,但是女儿却很少,乾隆一生的儿子有十七个,还没算六下江南,在大明湖畔那些没记载的,可是女儿才只有十个,而且十个公主,有五个幼殇,所以十全老人最头痛的就是十公主,此后乾隆再无一儿半女出生了。

俗话说:幺女幺心肝,这最小的女儿牵动了老年乾隆的爱心,特别是这个女儿生的不但可爱,还是非常会讨乾隆欢心,乾隆是对这个女儿是爱不释手,甚至把十公主宠上了天,据说老年的乾隆脾气很倔,对这身边的人是各种的黑脸,不过只要宫女们找来了十公主,乾隆就会怒气全消,对着十公主是笑嘻嘻的龙颜大悦。

甚至公主的母亲惇妃犯下了大错,被降格后,由于公主见到不到母亲,日夜的哭泣,同时早上才茶饭不食,晚上经常不睡觉在哭,看的乾隆心痛的不得了,最后无奈,在其他人的劝说下,还是让公主回到了母亲身边,并且再次册封她的母亲为妃子。

就这样公主度过了幸福的童年,一晃眼就成为了一个英姿飒爽的少女,而且十公主和其他的公主不同,她继承了乾隆喜欢游猎的喜好,从小就练得一身娴熟的箭法,经常驾着马陪同乾隆去郊外围猎,可以说十公主才是真正的还珠格格,

对这个帅气又懂事的女儿,乾隆晚年是发过一句感叹:“汝若为皇子,朕必立汝储也。”可见乾隆对她有多喜爱,而且清朝的公主,当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和蒙古或者清朝的一些家族亲上加亲,例如:乾隆帝三女固伦和敬公主,就嫁给了蒙古科尔沁部落,皇四女嫁给了福隆安,皇七女嫁给了救了自己的拉旺多尔济。

但是乾隆舍不得自己皇家的这颗白菜,所以为十公主的婚事,乾隆是的头发都白了,为了公主不远嫁,还的找个很人家,乾隆作为父亲,思考了很多,既要实现亲上加亲,这桩婚姻对于皇家来说肯定能拉拢上一个铁粉,还不能让女儿受欺负,而驸马爷的颜值和才会有不能太低。

千挑万选,终于乾隆在数千才子中看中了一个人,而这人长的俊俏,才华出众,家中更是富有,而且家族对皇家更是忠诚,怎么看都是最好的一个人选,这人是谁?就是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

因为爱情---所以一切都是幸福的模样

影视剧往往把和珅演绎的像小丑,可是历史上的和珅,被公认是一位帅哥,和珅父母早丧,被老家丁和父亲偏房养大,后来进了官学,因为精通四种语言,而被老师看中,后来进粘杆处当侍卫,因为表现出色,二十三岁的和珅成为乾隆仪仗队侍从,乾隆三十八年开始入仕,此后一帆风顺,更是成了乾隆的心腹大臣,晚年的和珅和乾隆成了亲家,

能看到和珅当时能进入侍卫和队,在颜值和身高,才学上都是一等一的角色,要不也不能让自认文武双全的乾隆,觉得和珅有本事。乾坤看人和用人的眼光都非常高,那么是纪晓岚也是在大学士,负责的工作就是《四库全书》总纂官。刘墉甚至多次受到乾隆的责备,甚至屡次被乾隆降职,可见当时和珅不简单,能是深得乾隆的心是有两把刷子的人。

丰绅殷德同样继承了和珅的颜值和才学,加上当时的和珅极度受宠,所以十公主嫁给他的时候,那是想多风光就有多风光,据说公主出嫁那天,乾隆为公主出嫁做了两件大事,第一件将公主的身份破格提拔,由和硕公主,直接封为固伦公主,这两个封号差别在哪里呢?

皇后嫡生的女儿,才能叫固伦公主,其他妃子生的女儿,只能叫和硕公主。其中的地位是嫡生的关系,更重要嫁妆和待遇上完全是不同的。所以十公主的固伦和孝公主就是怎么来的。

第二件事,就是让公主坐金顶的轿子出嫁,在清朝能有这样待遇的公主非常的少,除此以外嫁妆上更是其他公主没有多厚重,除了大量的金银珠宝,还有一些特别的东西,就是给丰绅殷德一个特别的待遇,就是让他们夫妻两人特赐为御前行走。这等于是给丰绅殷德自由出入皇宫和见到他本人的机会,在当时有这个待遇的局指可数。

当时公主在岁数上比丰绅殷德要大15天,在当时来说算是姐弟恋,而且乾隆的做法是父王帮女儿挑选的驸马,可是十公主倒是没其他人想的那么抗拒,原因就是自小两个人就一起玩大,“丰绅殷德”经常和公主陪着乾隆去围猎,两人可以说是两情相悦,所以结婚以后两人更加是恩爱的不得了,特别是“丰绅殷德”不但帅气有文化,还和公主的喜好是一致的,也喜欢骑马和打猎,两人经常是一副戎装出猎,俊男美女戎装骏马,确实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他们的小日子也过得很巴适,和珅和乾隆好的不得了,两家亲上加亲后和珅更是如虎添翼,但是对于这桩婚事,有一个人非常的不开心,还为此想找乾隆提出意见。

这人是谁?

就是乾隆的十五阿哥,后来的嘉庆皇帝,嘉庆为何不喜欢十公主嫁给丰绅殷德呢?

其实嘉庆对丰绅殷德倒是意见不大,但是他对和珅是意见很大,特别和珅在乾隆晚年的各种作为的,嘉庆看在眼里,可是碍于乾隆虽然给了自己皇位,可是依然还是后来把持大局,所以他一直只有忍耐,

而嘉庆对十公主这个妹妹,比自己的父亲是有过之而不及,反正全世界的哥哥都会保护妹妹,特别嘉庆看着自己的妹妹长大,更是把妹妹当宝贝,可听说妹妹嫁给了和珅的儿子,当时他就非常的气氛,还差点去问乾隆这事,不过幸好被人劝说阻止了,但是嘉庆对此事是耿耿于怀,反正是不开心了好多天,即便是公主夫妻的日子很开心,但是嘉庆依然觉得这段婚姻不妥。其实这也为公主晚年的落寞埋下了伏笔。

乾隆的去世--固伦和孝公主的人生转折点

固伦和孝公主由幸福忽然转凄凉,转折点来自于乾隆的去世,乾隆在80多岁时老去,此时的固伦公主嫁入和家也许多年了,并且还生下一个幼子,可惜幼子早亡,导致后来公主一直没有生育,这也是她晚年不幸的原因之一,而更重要的就是父亲的去世,同时哥哥嘉庆对付和珅,乾隆一去世,和珅被嘉庆困在了灵堂,不能出去一步,乖乖的束手就擒,

为了丰绅殷德,公主是进宫见到了自己的哥哥,哭哭啼啼的给哥哥求情,让哥哥放过丰绅殷德,嘉庆无奈,为了自己的妹妹,心一软,就答应给和珅一个体面的走法,同时不追究丰绅殷德,所以后来和珅被赐三尺白绫,而和家虽然没落,但是总体上还是保住了一个家族爵位,

但是和家的幸运只是暂时的,过了几年丰绅殷德大起大落,领悟了"功名事业俱泡影,埋骨何须墓志铭。此后被嘉庆放到了外面做事,百病缠身的他在36岁后去世。他去世后,嘉庆还是祭奠了一番,对于他的养子依然世袭轻车都尉,可见嘉庆虽然对丰绅殷德有意见,但是对十公主的家人和的后人,依然还是网开一面的照顾。

此时公主才三十多岁,在现在来说也算是年纪轻轻,可是此时的公主,因为儿子的早夭,父亲的去世,哥哥的无情,丈夫的离去,本来充满了幸福的人生,却忽然变得暗淡,本来飒爽英姿,性刚毅,能弯刀弓,少尝男装随上狡猎的公主,整个人都变了,

在无趣的一复一日的生活中,在后来的恭王府度过了十三年后,随着嘉庆的去世,道光三年,49岁的固伦和孝公主去世,而这时或者她见到了乾隆,和珅,丰绅殷德,还有自己的孩子,或者这时她是开心的。

她去世以后,道光皇帝为自己的小姑举行了盛大的葬礼,道光对小姑的一生遭遇是感到非常的遗憾,同时为她感到哀伤,这样做也是为了代嘉庆对十公主做一种补偿吧!

乾隆最喜欢的女儿十公主,为何后半生却十分凄惨?

乾隆一生有10个女儿,其中五个早夭,到了乾隆晚年,成年的四个女儿相继出嫁,身边只有一个最小的十公主,即固伦和孝公主。

固伦和孝公主出生的时候,乾隆已经65岁,在她出生前,后宫已许久没有婴儿的啼哭,她的到来意味着皇帝旺盛的生命力,老来得女的乾隆很是骄傲,自小将她当做掌心里的宝,颇为疼爱。

固伦和孝公主自小练就了一些拳脚功夫,常身着男装跟随乾隆出巡、打猎。在清宫收藏中有一张戎装女子的画像,往往被认为是“香妃”容妃的画像,但是经过有关专家的认定,画像中的女子极有可能是固伦和孝公主,画像中的女子身穿戎装,英姿煞爽,模样跟乾隆很像。

乾隆曾对固伦和孝公主说:“你如果是皇子,朕一定立你为储。”这话并不是随口说说,而是乾隆真这样想的。乾隆虽然有17个皇子,但是先后13个皇子离世,剩下为数不多的皇子没有他十分满意的,如果固伦和孝公主是位皇子,或许清朝的历史会是另一番局面。

固伦和孝公主的母亲是惇妃汪氏,惇妃一生只有这么一个女儿,却成为她命里的大福星,保住了一生的平安富贵。这话还得从固伦和孝公主两岁时说起,当时,惇妃做了件整个皇宫都轰动的事——杖杀宫女。

“惇”,本意为敦厚老实,但是随着位分的上升,惇妃的脾气越来越大,对宫女、太监动不动就责罚打骂,因为一件小事,她杖杀了自己宫中的一个宫女。此事在宫中传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

乾隆龙颜大怒:“宫中从未有妃嫔将使女毒殴立毙之事,今惇妃此案,若不从重办理,于情法未为平允。”并说“从前小太监胡世杰、如意等,在朕前常有惹气之事。不过予以薄惩,杖责二十,极多亦不过四十者。”

这件事被乾隆当做整治后宫风气的反面教材,一点脸面也没给惇妃留,不仅召来了众皇子,还召来了诸位军机大臣,宣布将惇妃降为惇嫔,罚银百两用于死者的丧葬,惇嫔宫中的首领太监和后宫的总管太监都被罚了俸银。令诸皇子共知警省,永远遵奉。

惇嫔带罪,女儿被送到别的贵妃宫里养着,才两岁的娃离开亲娘哭的夜不能眠。乾隆心疼女儿,只得又将十公主送回惇嫔宫里,想女儿时就去看望。所以,惇嫔这位反面教材仅过了一年时间又重被册封为惇妃,不用说,这与女儿固伦和孝公主的得宠不无关系。按照清朝体制,皇后所生的女儿才能被封为固伦公主,嫔妃所生的女儿只能被封为和硕公主,但是乾隆在十公主13岁时就破格晋封为固伦和孝公主,享受皇后嫡出女儿的待遇,相当于亲王,并有乘坐金顶轿的资格,特殊待遇超过了她所有的姐姐。

出身回族部落的容妃,也就是传说中的香妃,一生没有生育儿女,却十分喜欢固伦和孝公主。去世前留下遗言,将自己的财物分送,其中大部分留给了固伦和孝公主,遗赠的珍宝器物多达240多样。

只是,固伦和孝公主到底不是皇子,早晚得找婆家。乾隆为了给她寻一门好亲事左思右想,最后相中了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这小子长相俊美,与公主很是般配。就这样,乾隆与和珅成为亲家。

固伦和孝公主大嫁之时,乾隆给她置办了大量嫁妆,其数量远远比其她公主多得多。结婚第二天,乾隆还命令宫中将许多珍宝财物送到公主府,好玩的好看的好吃的可劲儿的从宫里搬。固伦和孝公主和丰绅殷德虽说是政治婚姻,但是两人却恩爱有加,夫唱妇随,还经常一同出去打猎。在固伦和孝公主的指点下,丰绅殷德用功上进,深受乾隆信任。

但是成为和珅的儿媳,到底是福还是祸?

这一点,固伦和孝公主心里有数,却无可奈何。对于公公和珅在朝中的所作所为很是不满,她对丈夫说:“父亲仗着父皇厚爱贪赃枉法,我替你担心,恐怕将来身家不保,我必定遭你所累。”

果不其然,固伦和孝公主刚满二十四岁的这一天,乾隆去世了,她的人生自此开始走向下坡路。

嘉庆上任不久,就迫不及待的向和珅开刀,朝堂上下也传出了“和珅一倒,嘉庆吃饱”的说法。好在嘉庆顾念自己的妹妹,没有赶尽杀绝,赦免了丰绅殷德,还让他仍旧享受伯爵的封号待遇。

和珅生前建造的比皇陵还豪华的和陵,因逾制被嘉庆强行拆毁,和珅自尽后一时没有墓地可葬,固伦和孝公主只得出面恳求哥哥。想当初,嘉庆得知乾隆给小妹许了这样的婆家,就曾愤恨得吃不饭去,如今妹妹这般来求,嘉庆心有不忍,这才开恩允许丰绅殷德料理和珅的后事。

丰绅殷德自和珅去世一直苦闷,整日以酒消愁,他的妻子带来荣华富贵,但是也是妻子的哥哥杀了父亲,他内心十分矛盾,开始有意无意疏远公主。

嘉庆八年,和孝公主府长使告了丰绅殷德一状,说其“演习武艺,谋为不轨,欲害公主,将妾带至坟园于国服内生女各款”。嘉庆帝经过审理,发现谋害公主纯属子虚乌有,但是国服内侍妾生女却有其事。

按大清律例,皇帝大丧期间不得悬挂门符,张灯结彩,不得婚嫁,不得同房生育等等,丰绅殷德在乾隆丧期内未能守禁忌,还和小妾生了个女儿,嘉庆帝很是生气,削去他的爵位,令其闭门思过。

三年后,嘉庆提拔丰绅殷德为"头等侍卫,擢副都统,赐伯爵衔",说是提拔,倒不如说是流放。丰绅殷德虽有些自暴自弃不求前程,在乌里雅苏台做官时期倒也勤恳。只是在边疆这种蛮荒之地渐渐百病缠身,公主不忍心,求皇兄能让丈夫回京疗养。

嘉庆十五年二月,丰绅殷德回京,五月就去世了,年仅36岁,嘉庆赏赐了银两和爵衔。固伦和孝公主与丰绅殷德本来有一个儿子,可惜早夭,只有妾室生下的两个幼女,长女11岁,幼女5岁。后来,固伦和孝公主过继了一个儿子取名福恩,世袭了轻车都尉。嘉庆对公主及后人倒很照顾,常在经济上给予帮助。

固伦和孝公主在丈夫死后主持家政十余年,去世时49岁,道光帝对姑姑很是尊重,对她一生的遭遇备感哀伤,还亲临她的墓前祭奠。对于一位公主而言,能得到乾隆、嘉庆、道光三朝皇帝的疼爱和关照,也不枉人生走这一遭了。

乾隆最喜欢的女儿十公主,为何后半生却十分凄惨?

先来说说乾隆为什么最喜欢十公主吧:

1,乾隆的一生一共有10个女儿,其中有五个女儿都是早早的就离开了。也就是说这个十公主是乾隆最小的女儿,而且是老来得子,当时十公主出生的时候是1775年,乾隆已经是60多岁的老头了,自然是疼爱的不行。

2,这个十公主可不是娇滴滴的模样,身上没有那些皇宫贵胄的娇气。因为从小就接受皇家良好的教育,所以这个十公主识文断字,很是有才能,还很勤勉能干。与众不同,精灵古怪的小丫头,自然是让人喜欢。

乾隆最疼爱十公主有什么表现呢?

1,最最明显的就是十公主的封号了。

十公主被封为固伦公主,世人称其为固伦和孝公主。要知道,在清朝,固伦公主不是谁都可以封的,而是只有皇后的嫡出女儿才能是被封为固伦公主,代表着无上的权威和正统,所享受的待遇更是和亲王一样。

而十公主是淳妃所生,按照规矩,妃嫔所生的女儿只能是被封为和硕公主。也就是说十公主的固伦公主是破格提拔的。

2,常常有珍宝送入宫中,乾隆就经常把这些稀罕的玩意送去给十公主。

3,在偌大的皇宫,最不缺的就是女人了,于是很多女人只能是母凭子贵。十公主的生母淳妃更是仗着自己的女儿,在宫里越发的不规矩了,一次生气居然把一个宫女活活打死了,乾隆知道了很是生气,原本是要严厉处罚的,但是为了十公主的前途,只是将其降位为嫔。

4,十公主从小就跟在父亲的身边,经常与大臣公卿见面,与亲哥哥及堂兄弟们混在一起,熟知政务。要知道别的女儿都是长期居于深宫不见人的。

可见乾隆对十公主宠爱的不得了。

悲剧由何而来?

因为十公主不是男儿身,就是如何的宠爱也不能继承皇位,所以乾隆只能是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表达父亲的心意。

于是在十公主六岁的时候,乾隆就在满朝文武的子弟中,挑选了自己最信任的和珅的独生子丰绅殷德为未婚夫。

这其实是乾隆最大的失误,也是十公主一生悲剧的起点。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丰绅殷德不好,他本身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问题出在他的父亲身上。

十公主在15岁的时候出嫁,嫁妆那是极其的丰厚,据说光做衣服的布料就有两千匹,别的金银珠宝那就更不用说了。

更美好的是,十公主婚后和自己的丈夫生活的很好,两个人的感情很是融洽,这在有政治联姻味道的婚姻里是很难得的。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幸福里蕴藏着危险。

和珅因为攀上了乾隆这个亲家,从此嚣张的不得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飘了,各种贪污受贿,不说他无恶不作吧,其实也差不多。

在十公主24岁的时候,乾隆这把保护伞去世了,嘉庆皇帝登上了历史舞台。嘉庆早就看不惯这个巨大的贪官和珅了,乾隆还没入土就夺去了他的兵权,紧接着就是在乾隆的棺材前把和珅抓进了大牢。

作为儿子的丰绅殷德自然也难逃一死,但是嘉庆很是疼爱自己的妹妹,在声声哀求中,嘉庆赦免了十公主的丈夫,虽然公公死了,但是十公主的丈夫毕竟还在,家还算是很完整的。

但是好日子也没过了几天,丰绅殷德宠幸一个侍妾,还生下了孩子,对爱情不忠,彻底的伤了十公主的心,嘉庆更是生气,把丰绅殷德软禁在了家里。

因为心里遭受了巨大的打击,丰绅殷德忧郁成疾,最后离开了人世,十公主35岁就成了寡妇,一个人靠着兄弟的资助支撑着偌大的家,后来积劳成疾,在49岁就早早的离开了人世。

很多人说乾隆早就知道和珅的下场,还把自己的女儿推进火坑,其实我觉得不会,一个父亲疼爱自己的小女儿是很真切的,就是舍得权利,也不会舍得这块心头肉。

可以说一个十分得宠的公主有这样凄惨的结局是谁都没有想到的,想必乾隆知道后也十分后悔吧!

生于帝王家有荣华富贵的幸运,也有不能左右自己命运的不幸。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