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日夜独宠杨贵妃,盛宠11年之久,为何没有生下一个孩子?

杨振宁日夜独宠翁帆一人,长达十七年之久,也没有生下一儿半女来,是老杨萎靡不振,还是翁女士不孕不育?

先不回答这个问题,先来讲个故事。以前在网上看到的,很有意思,以上两个问题的答案都在里面。

一位八十六的老头去医院体检,面对医生的询问和检查,老头身体本来健康,有点骄傲,还向医生自夸说:“我让我22岁的老婆的肚子都搞大了,这能力够给力吧,你说我健康不健康?”

面对老头的质问,医生没有正面回答,而是给老头讲了一个故事:话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个非常厉害的猎人,他打猎从未失手过。

有一次他出门打猎,却错误的把雨伞当作了猎枪,准备好行程就出门了。猎人刚来到野外,就遇到了一头熊向他扑来。

猎人不慌不忙,说时迟那时快,便抬起了雨伞,向熊一指,一声枪响,熊应声倒下。

医生的故事刚讲完,老头立马抢答:“这不可能,一定是别人开的枪。”医生说:“恭喜您答对了。”

这才是翁女士和杨贵妃跟了俩老头十几年却没能生下一儿半女的原因。因为唐玄宗和老杨都是人精,心里门儿清。

老杨心里清楚自己的身体有几斤几两,所以就算翁女士的生育能力强大。能够生一窝,老杨也不可能让翁女士怀孕,更何况是生下孩子来。

唐玄宗也很清楚自己的身体,将杨贵妃弄进皇宫的时候,唐玄宗那方面已经不行了。

怎么回事呢?唐玄宗一辈子生育了三十个儿子,二十九个女儿,一共生育了五十九个子女,生育能力杠杠的。怎么会那方面不行呢?

本来我也以为一个男人的生育能力是一成不变,可是一查唐玄宗的资料才知道这个理解是错误的,男人的生育能力随着年龄也会降低。

唐玄宗生育的能力很强大,但是只停留在公元737年以前。唐玄宗一生生育的五十九个子女都是在公元737年前出生的,其最小的女儿寿安公主就是在737年出生。之后,再也没有妃子为他生下一儿半女。

公元737年,这一年唐玄宗52岁。对于大多数男人来说,生育能力是不会降低的,有的男人甚至在90岁都有强大的生育能力。偏偏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了唐玄宗身上。

恰恰在这一年,杨玉环才刚刚和唐玄宗的儿子寿王李瑁结婚,杨玉环才十八岁。离唐玄宗将杨玉环接入皇宫还得有三年时间。

唐玄宗中年的时候失去了生育能力,这不得不让人心有疑惑。其实这并没有好疑惑的,李隆基之前生育过将近六十个子女,这个数量在历史上是破纪录的,之后的宋徽宗康熙帝才逐渐打破了唐玄宗创造的纪录。

帝王生育子女多,那么就意味着其妃子多,性生活频繁。唐玄宗的问题首先出在就是纵欲过度,因为唐玄宗的女人确实多,白居易写诗说:后宫佳丽三千人,这还是白居易的保守估计。

据历史记载唐玄宗时期宫女的数量保持在四万,是历史上宫女数量最多的时期。秦始皇晋武帝后赵石虎的一万人比起唐玄宗,那不过是小巫见大巫。

可想而知,唐玄宗一个人面对这么多妃子宫女,不被榨干谁能相信呢?尤其是帝王们,不锻炼身体,也没有养生的理念,加上妃子众多,身子被掏空也是很正常的,历史发生这种事情的不止唐玄宗一人。

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在长孙皇后去世后,也没有生育过一个子女;朱棣也是这样,其在靖难之役后,也没有生育过子女;宋高宗是被金人吓得失去了生育能力;明武宗朱厚照这哥们儿一辈子纵欲过度,也没留下一儿半女。长寿的乾隆皇帝在1775年之后,也没有生育过子女,而这一年他64岁。

这些皇帝步入老年后没有生育子女,并不是他们没有妃子,也不是他们不想生,而是他们已经没有这个能力了。要不然也会像故事里的老头一样自夸。

唐玄宗对自己的情况还是很清楚的,他在52岁生了一个女儿寿安公主。本来按照普通人的角度来说,老来得子是非常高兴的。可是唐玄宗却不这么想,一点高兴的样子也没有,反而对这个最小的女儿十分厌恶。

寿安公主的母亲曹野那姬是西域诸国进献的胡旋女,专门跳胡旋舞的。曹野那姬是名副其实的洋贵妃,唐玄宗也算是开了洋荤,而且还生下了女儿,按理来说值得自夸啊。

可是唐玄宗就是不高兴。其原因是曹野那姬怀孕才九个月就生下了寿安公主。其实对于女人来说九个月生下子女很正常,十月怀胎不过是民间说法。

这怀胎九月只是唐玄宗的官方借口,实际上的问题就是他失去了生育能力。已经无法生育子女了,偏偏洋贵妃曹野那姬不仅怀孕了,还生育了一个女儿了。

是个男人都明白其中的原因,那就是唐玄宗被戴绿帽子了,唐玄宗岂能不清楚。可是说自己那方面不行,对于男人而言,是很丢脸面的。可是说自己女人跟其他人生育子女,那更过分,皇家脸面不要的吗?

男人如果小气,是不会养其他男人的孩子的。唐玄宗虽为天子,也不能免俗,还是有这样的想法。寿安公主本来就被唐玄宗讨厌,其也没有享受到公主的待遇。唐玄宗不仅没有册封她为公主,还让这个小女儿穿着道士的衣服,进入道观中出家了,还取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名字虫娘。

由此得知,唐玄宗是没了生育能力。可是杨贵妃有没有这方面的原因呢?这个问题也应该进行探讨。

唐玄宗心爱的女人武惠妃在公元740年去世了,唐玄宗心里空虚。于是有人建议说寿王李瑁的老婆非常漂亮,可以纳入后宫中。

《新唐书》卷七十六开元二十四年,武惠妃薨,后廷无当帝意者。或言妃姿质天挺,宜充掖廷,遂召内禁中。

仔细想一下,什么叫有人说寿王李瑁的老婆长的漂亮,可以纳入后宫。难道唐玄宗后宫里的妃子长的不漂亮吗?难道四万宫女中就找不出一个漂亮的妃子吗?

再说了寿王李瑁的妃子漂亮可以进宫,那么其他王子的妃子同样也有漂亮的,也应该进宫啊,很多大臣的妻子女儿也很漂亮,也应该弄进宫来。

可是唐玄宗就只针对寿王李瑁妃子杨玉环,对其他王子的妃子,大臣的老婆女儿漂亮的没有纳入后宫。这说明了什么?

唐玄宗早就看上寿王李瑁的老婆杨玉环了,当然唐玄宗作为皇帝不能自己说,说了多没面子啊。实际上唐玄宗并不需要自己出面,只要说一句寿王李瑁的老婆漂亮,那么下面人早就可以心领神会。

将杨玉环弄进皇宫就是唐玄宗本人的意见。当武惠妃在的时候,唐玄宗碍着面子不好下手。武惠妃去世了,唐玄宗就放飞自我了。

公元740年,唐玄宗下敕书以为唐玄宗母亲窦太后祈福的名义,让寿王李瑁的老婆也就是儿媳妇杨玉环出家当了女道士,道号“太真”。

《度寿王妃为女道士敕》:圣人用心,方悟真宰,妇女勤道,自昔罕闻。寿王瑁妃杨氏,素以端懿,作嫔藩国,虽居荣贵,每在精修。属太后忌辰,永怀追福,以兹求度,雅志难违。用敦宏道之风,特遂由衷之请,宜度为女道士。”

唐玄宗不顾伦理,不要面子这么做了。杨玉环也没有反对,直接接受了唐玄宗的诏书,就进宫当了道士。真怀疑杨玉环和唐玄宗之前就有一腿。

这一年杨贵妃二十一岁了,唐玄宗是五十五岁。唐玄宗失去生育能力已经三四年了。就算杨贵妃就生一窝子女,也无法完成这个光荣艰苦的任务。

那么是不是杨贵妃的出了问题呢?杨贵妃有什么不孕不育的问题呢?最起码杨贵妃嫁给寿王李瑁也没有生育子女,跟了唐玄宗也没有一儿半女。

首先说一说杨玉环嫁给寿王李瑁,公元737年,杨玉环十八岁嫁给了寿王李瑁。那么寿王李瑁才几岁呢?

历史寿王李瑁的具体出生年月不清楚,其是武惠妃所生的。武惠妃除了寿王李瑁还生育了咸宜公主等人。

咸宜公主是寿王李瑁的姐姐,比杨玉环还小两岁。如果推测一下,武惠妃还生育过其他子女,那么寿王李瑁和杨玉环的年龄差距在三到五岁。

那么寿王李瑁娶杨玉环的时候也就十五岁左右,甚至其年龄还要更低。杨贵妃当道士的时候二十一岁,那么寿王李瑁也不过是十七八岁。

虽然有的人十四五岁就生育子女的,但是这种情况因人而异。所以杨玉环和寿王李瑁没有生育子女很正常,可以说年龄太小了。说不上是寿王有问题,还是杨玉环有问题?

还有个问题,就是唐玄宗让杨贵妃出家是为了给自己母亲祈福,杨玉环当了四年道士。如果唐玄宗将杨玉环的肚子搞大了,那么这成何体统。

杨玉环当道士进入皇宫,和唐玄宗恩爱偷情,是不能生育子女的。假设唐玄宗没有失去生育能力,还要和杨玉环卿卿我我,你侬我侬。

还要保证杨玉环不能生育子女,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喝堕胎药,这个事情在古代还是可以做到的。如果真是这样,杨贵妃就算有生育能力,也无法怀孕了了。

杨玉环当了四年道士,那么就要吃四年的堕胎药,那么四年吃下来,就算是再有生育能力的人,也早就吃坏身子了,流产都是正常的,别说怀孕了,更何况是生育子女呢。

杨贵妃没有怀孕生育,还和寿安公主有关。寿安公主出生后就不得唐玄宗喜爱,那么杨贵妃在正式当贵妃后怀孕,那么更不受唐玄宗待见了。

那个时候唐玄宗已经是59岁了,而杨贵妃也25岁了。杨贵妃有曹野那姬的教训,还敢怀孕生下子女,这不是痴人说梦吗!

唐玄宗有了杨贵妃之后,就懈怠政事,大权都交给了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等人。李林甫一死,杨国忠独掌大权,为了清除本为李林甫一党的安禄山,杨国忠使出了吃奶的劲。

而安禄山也蠢蠢欲动,招兵买马,在朝堂上装疯卖傻,等待时机。等一切都准备好后,就率领唐朝最精锐的骑兵部队发动了叛乱。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叛军一路上势如破竹。河北失守,洛阳失守,潼关失守,长安也成了一座孤城,唐玄宗放弃长安带着杨贵妃逃入巴蜀。

唐玄宗一行人来到马嵬驿,禁军在马嵬驿发生了兵变,处死了祸国殃民的杨国忠,也处死了杨贵妃。之后唐玄宗继续入巴蜀,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唐玄宗被逼退位。

太子李亨称帝后收复了长安,唐玄宗从成都回来,居住在兴庆宫。肃宗病重时,李辅国将唐玄宗从兴庆宫迁入太极宫。唐玄宗身边人被贬黜,这时的唐玄宗年老多病。

这个时候,唐玄宗最厌恶的女儿寿安公主却没有放弃父亲唐玄宗。她来到太极宫照顾唐玄宗,寿安公主亲尝汤药,用心服侍。

终于,寿安公主一片孝心和真情给了唐玄宗家人的温暖,也打动了唐玄宗。当时唐玄宗的孙子广平王李豫去探望唐玄宗,广平王李豫就是后来的唐代宗。

唐玄宗知道这个孙子以后会继承大统,所以嘱咐他:“虫娘是我的女儿,你以后可赐她一个公主的名号。”

安史之乱还没平定,唐玄宗就去世了,紧接着唐肃宗也跟随唐玄宗去世了。广平王李豫顺利继位,是为唐代宗。唐代宗还是重承诺的,他继位后就封姑姑李虫娘为寿安公主,许配给了苏发。

《新唐书》:寿安公主,曹野那姬所生。孕九月而育,帝恶之,诏衣羽人服。代宗以广平王入谒,帝字呼主曰:"虫娘,汝后可与名王在灵州请封。"下嫁苏发。

根据寿安公主的情况,就算是杨贵妃生下一儿半女,也可能是这个情况。说不定生了子女也逃不过马嵬驿兵变,那么还不如不生呢?

唐玄宗日夜独宠杨贵妃,盛宠11年之久,为何没有生下一个孩子?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里的妃子,就是杨贵妃。

世人都知道,杨贵妃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而且是“独宠我一人”的那种。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杨贵妃其实本来是李隆基的儿媳妇。

李隆基在失去原来的宠妃“武惠妃”后,有人向他推荐杨玉环,然后安排杨玉环到道观出家,“刷机后重装系统”,获得了一个新的身份,才成为李隆基的宠妃。

哎,这就有点意思了。唐高宗李治是从感业寺里娶回来了他的小妈武则天,他的孙子李隆基从道观了迎娶了自己的儿媳妇杨玉环。

“皇圈”真乱。

不过,值得注意的一个事情就是,杨贵妃独霸李隆基的宠爱长达11年,而且是恩宠不衰,竟然没有生下一个孩子,不但没有生下,连怀孕都没有怀孕过。

更令人奇怪的是,在迎娶杨贵妃之前,李隆基的生育能力是杠杠的,他和其他老婆一共生下了30个儿子,29个女儿,但是,迎娶了杨贵妃之后,李隆基再也没有生出来一个孩子,连和其他女人也没有。

难道是这不伦之恋受到了上天的诅咒?还是杨玉环是块“盐碱地”,自己“打不出粮食”?还是李隆基觉得对不起儿子,“办事”的时候心里发虚?

杨玉环,一个川妹子的大起大落人生

杨玉环出身于名门望族,弘农杨氏。

对历史有深度了解的朋友都知道,这个家族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上千年的辉煌,尤其是在东汉时期曾经出现了杨震,杨秉、杨赐、杨彪四代人先后官至太尉,人称“四世三公”。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杨修,就是杨彪的儿子。

弘农杨氏的始祖叫杨喜,本是刘邦手下的的一个夜班保安,垓下之战那年,他是刘邦手下的骑兵队小队长。

为了激发士气,刘邦宣布,谁能砍下项羽的首级,赏千金,封万户侯。也该着杨喜幸运,他是骑兵,跑的比较快,项羽在乌江自刎后,他是第一批跑过去的,为了抢头功,5个人争抢项羽的尸体,杨喜分到了项羽的一条大腿。

就是凭借着项羽的这一条腿,杨喜被封为赤泉侯,食1900户,从此开启了弘农杨氏家族的千年辉煌。

杨玉环的爸爸杨玄琰,不是什么大官,任蜀州司户,一个七品官。

公元719年,杨玉环出生在蜀州,一个标准的川妹子。

童年的杨玉环,生活还是很幸福的,良好的家庭条件让他出落成一个小家碧玉的美女,尤其擅长歌舞和弹琵琶。

但是,在她10岁的时候父亲突然去世,家道中落,小小的杨玉环只好寄养在叔叔杨玄璬家中。于是,她从四川来到了东都洛阳,一个繁华的大城市。

公元734年,李隆基的爱女咸宜公主大婚,作为体制内的人,杨玄璬也随了一个分子,然后带着杨玉环去吃酒席。反正份子钱也随了,多带一个人多吃回来一点。

就是这个主角不属于她的婚宴,改变了杨玉环的人生。

在婚宴上,杨玉环被李隆基的儿子,寿王李瑁看中了,在母亲武惠妃的一手安排下,杨玉环很快就进了寿王府,成了寿王妃。

3年后,李瑁的母亲,李隆基最宠爱的武惠妃去世了。李隆基悲伤欲绝,郁郁寡欢,心情低落。

为了讨皇帝欢心,有人给李隆基提议,寿王妃杨玉环天资聪颖,擅长歌舞,不如纳入宫中。

“武惠妃薨,后廷无当帝意者。或言妃姿质天挺,宜充掖廷,遂召内禁中。”---《新唐书》

李隆基心动了,但是毕竟杨玉环是自己的儿媳妇呀,虽然在唐朝时期思想开放,妇女再嫁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但是老公公娶儿媳妇,总归是有为人伦的。

为了能娶到杨玉环,李隆基想起了他爷爷李治和奶奶武则天故事,也搞了一把曲线救国。

公元740年,以为武惠妃祈福的名义,杨玉环被送入道观出家,法号“太真”,算是离开了凡尘,不再是寿王的老婆了。经过5年的“刷机重装系统”,杨玉环于公元745年被李隆基迎入宫中,册封为杨贵妃。

为了弥补儿子的损失,李隆基特意把韦诏训的女儿韦氏嫁给了寿王,成了新的寿王妃。

从此以后,精明能干的李隆基就拜倒在了杨贵妃的石榴裙下,对她恩宠不断,以至“六宫粉黛无颜色”,国家大事都交给了李林甫和杨国忠。

李林甫重用安禄山为河东节度使,而安禄山对李林甫也比较忌惮,不敢有非分之想。李林甫死后,杨国忠接任宰相,他和安禄山之间矛盾不断,最终安禄山起兵造反。

公元756年,叛军攻入长安,李隆基带着杨玉环开始跑路,在跑到马嵬坡(今陕西兴平县)的时候,禁军哗变,首领陈玄礼在太子李享的授意下,诛杀杨国忠,随后又逼迫李隆基赐杨玉环自尽。

在面临“保命”还是“保女人”的这个选择题的时候,李隆基毅然的选择了“保命”,赐死了杨贵妃,千古美女,香消玉殒!

从745年进宫到756年赐死,杨玉环被李隆基恩宠了11年,两个结过婚的成年男女,做了11年的夫妻,却没有生下一个孩子,连怀孕都没有怀过一次。

到底是杨贵妃不能生?还是李隆基没有种?

不能生育,为了美而付出的代价

造人是两口子共同的事情,如果两口子多年都没有孩子,那一定是一方有问题,至于是男人的问题,还是女人的问题,我们可以来具体分析一下。

首先看男人。

杨玉环一生有两个男人,寿王李瑁和唐玄宗李隆基。

寿王李瑁和杨玉环结婚有6年的时间,他们两个没有生下任何孩子,但是,寿王在和韦氏结婚后,一连生下了5个儿子和3个女儿,证明寿王的小蝌蚪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很有战斗力。

李隆基就更别提了,整个唐朝皇帝中间,他的战斗力指数是最高的,生了30个儿子,29个女儿,而且存活率也非常的高。

但是,他迎娶杨玉环那年已经60岁了,作为高龄老人,不能说完全没有生育能力,最起码小蝌蚪的战斗力指数已经明显下滑了。

所以,不排除是李隆基的因素。

其次看女人。

杨玉环和李瑁在一起6年都没有孩子,而且那个时候他们两个正青春,16岁到22岁的年纪,是生育的大好年纪,却没有任何子嗣。杨玉环走后,寿王却接连生下8个孩子。

杨玉环可疑不可疑?绝对可疑。

根据历史记载,杨玉环为了保养自己的肌肤,常年使用“息肌丸”。这是一种由麝香和其他香料组成的一种物质,放入人的肚脐眼中会融化到体内,可以使肌肤似雪,双眸明媚。

而麝香正是“子宫杀手”。

常年使用麝香,会严重损害女人的子宫,导致经期紊乱甚至绝经。我们在清宫戏里经常看到,如果不想让哪个妃子怀孕,就偷偷的给她送含有麝香的香囊。

我们试想,如果杨玉环没有常年使用麝香,即便李隆基已经60岁了,不管小蝌蚪质量怎么样,让杨玉环怀上一次还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在历史记载中,杨玉环甚至连怀孕的记录都没有,那么我们就有理由相信,最大的可能是杨玉环已经不具备了生育的能力。

自古红颜多薄命,为了美,杨玉环付出了最大的代价。但如果仔细想想,没有孩子这件事,对杨贵妃应该没有多大的影响。

自古皇家生孩子无非两个目的,第一,传宗接代,第二,争宠夺位。

传宗接代方面,李隆基已经30个儿子了,接班人多的都快能组成3个足球队了,也不需要杨贵妃再生了。

争宠夺位方面,更不需要操心,杨贵妃就是第一宠妃。自从王皇后死后,李隆基就没有再立皇后,因此杨贵妃就是皇后的待遇。

因此,杨贵妃不用操心这个事情,她只需要保持“美美哒”就行,也许,这就是上天给她的使命。

唐玄宗日夜独宠杨贵妃,盛宠11年之久,为何没有生下一个孩子?

杨贵妃不仅与唐玄宗十一年没有生育,在被唐玄宗宠爱之前,她已经和唐玄宗的儿子李瑁结婚六年,也没有生过一男半女。

  • 开元二十二年(即公元735年)十二月,杨玉环(此时还不能叫贵妃)在唐玄宗和武惠妃的要求下,嫁给对她一见钟情的寿王李瑁,当时杨玉环17岁,李瑁18岁;
  • 天宝四载(公元745年),唐玄宗给儿子李瑁重新找了个寿王妃后,册立儿媳妇杨玉环为自己的贵妃,当时杨玉环27岁,唐玄宗60岁;

如果说唐玄宗是因为年迈体衰力不从心,没能让杨贵妃生育情有可原,那寿王李瑁当年可是年及弱冠血气方刚,对一见钟情的妻子肯定是激情如火的。

另外,唐玄宗和李瑁父子俩都称得上是妻妾众多,儿女成群,唯独和杨贵妃没有子女,足以说明了这问题是出在杨贵妃自己身上。

一、从杨家女到寿王妃

开元七年历六月初一(公元719年6月22日),一个女孩出生在蜀州(今成都崇州)小官员杨玄琰家里,被取名为杨玉环。

这个时候,正在千里之外的长安励精图治、大展“开元盛世”宏图的唐玄宗李隆基,和他最宠爱的武惠妃如胶似漆。

武惠妃虽然宠冠后宫,但不幸的是,她接连生了几个儿子都夭折了。在杨玉环出生前一年,武惠妃又生下了一个男孩,担心自己养不活,寄养在唐玄宗的哥哥宁王李宪家,这个男孩便是后来的寿王李瑁。

命运的的巨轮已经在缓缓转动,只是所有的当事人都一无所知。杨玉环在蜀州无忧无虑地长到了十来岁,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已然如日中天,被寄养的男孩李瑁也已经被父亲唐玄宗封了寿王。

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杨玉环的的父亲杨玄琰去世,她也被寄养在洛阳的三叔杨玄璬家。

此时的杨玉环已经出落得十分动人,正是大诗人白居易《长恨歌》里“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时候。

史书记载,杨玉环天生丽质,丰媚动人,加上官宦之家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备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

开元二十二年七月,唐玄宗的女儿咸宜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能歌善舞的杨玉环也在宾客之列。咸宜公主就是寿王李瑁的姐姐,在婚宴上寿王李瑁对偶然邂逅的杨玉环一见钟情。

唯一的宝贝儿子有了意中人,母亲自然心花怒放大力支持。武惠妃亲自过问纳妃的各项准备细节,玄宗也特别疼爱寿王,于是大肆操办婚事。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唐玄宗下诏“册故蜀州司户杨玄琰女为寿王妃”。

而手持圣旨前来宣布诏令的,竟然是当时大权在握的宰相、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李林甫和他的副使、黄门侍郎陈希烈。在隆重的场面中,宰相李林甫亲自高声宣读册封诏书。

接下来的亲迎、同牢、妃朝见、婚会、妇人礼会、飨丈夫送者、飨妇人送者等礼仪,每一项都盛况空前,隆重热烈。在王妃朝见的仪式中杨玉环第一次近距离地面正值中年,精力充沛的唐玄宗,看着儿子儿媳双双跪拜,唐玄宗不禁心花怒放。

此时还是老公公和儿媳妇身份的两个人,做梦也没有想到,未来有一天他们俩将会同床共枕恩爱有加。洞房花烛的新郎寿王李瑁做梦也没想到,他人生最幸福的时光从此进入了倒计时。

十七岁的杨玉环与十八岁的李瑁成婚后,两人十分恩爱,但史书上并没有两人儿女的记载。

二、从儿媳妇到杨贵妃

武惠妃除了对宝贝儿子的婚事十分操心外,还偷偷为儿子谋划着另外一件大事:她处心积虑想把唯一的儿子送上太子宝座。

唐玄宗虽然对武惠妃宠爱有加,但他人放纵心思却并没有放松,对于继承人的选择,一直不同意干出有违祖制的事。宠爱归宠爱,毕竟寿王在兄弟中排行十八,太靠后了,没门。

正道不行,武惠妃开始动起了歪心思。她听说太子李瑛经常私下抱怨唐玄宗独宠武惠妃,而他的母亲贵为皇后却备受冷落,便勾结权臣李林甫,打算收集“证据”构陷太子李瑛。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四月,武惠妃趁着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私下集会,向玄宗告发三人谋反,宰相李林甫也在和玄宗商议时暗中使力。

已经上了年纪有些昏聩的唐玄宗被点燃了怒火,下定决心,废太子并连同二王贬为庶人,不久后三人又相继被赐死,史称“三庶人”。

后李林甫以寿王母爱,希妃意陷太子、鄂光二王,皆废死。——《新唐书·卷七十六·列传第一》

武惠妃干完这件缺德事后不到半年,竟然病死,宫中传言是怕“三庶人”索命被吓死了。寿王李瑁当太子的事情便不了了之了,但李瑁没有想到的是,命运给他的离奇安排才刚刚开始。

武惠妃一死,唐玄宗的魂就丢了,整天郁郁寡欢。当时后宫数千佳丽,整天费尽心思想花样讨皇帝开心,但唐玄宗“无可意者。”

这时有个极其缺德的人,向唐玄宗进言,寿王妃杨玉环丰艳动人美丽无比,可以安排来充实陛下的后宫。唐玄宗此时已经完全昏聩,顾不上杨玉环是儿媳这层人伦道德,竟然同意了。

开元二十四年,武惠妃薨,后廷无当帝意者。或言妃姿质天挺,宜充掖廷,遂召内禁中。——《新唐书·卷七十六》

但同意归同意,毕竟还是儿媳,直接娶过来还是有些尴尬。唐玄宗又玩起了他爷爷李治那一招:先送进道观“洗白”,再光明正大地接回来。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十月,唐玄宗下旨,以给母亲窦太后祈福的名义,让杨玉环出家为女道士 ,道号“太真”。

圣人用心,方悟真宰。妇女勤道,自昔罕闻。寿王瑁妃杨氏,素以端懿,作嫔藩国,虽居荣贵,每在精修,属太后忌辰,永怀追福。以兹求度,雅志难违。用敦宏道之风,特遂由衷之请,宜度为女道士。——唐玄宗《度寿王妃为女道士敕》

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无论对于唐朝,还是对唐玄宗、杨太真以及寿王瑁而言都是关键的一年,转折的一年。

  1. 这一年,唐玄宗把杨玉环安置在大明宫,明为道士,实为宠妃。唐玄宗还大张旗鼓地把年号改为“天宝”,意为“天赐宝物”杨玉环。
  2. 也是在这一年,早在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就被宰相张九龄执意军法处置的安禄山,被唐玄宗赦免一死。

安禄山侥幸捡回一条小命后,经过这几年的卧薪尝胆,对皇上左右至同僚,无一不慷慨贿赂、用心巴结、刻意奉承,终于给人留下一种贤明忠诚的印象。

那些受到安禄山好处的官员、内侍毫不吝啬地回以赞誉之词,于是对安禄山好评如潮。

杨贵妃也对巧舌如簧的安禄山喜爱有加,直接认他做了干儿子。这就有点不言而喻了,如果自己能生,那必然是千方百计要为皇帝生下儿子的,即使再喜爱也不必认干儿子吧?天宝四载(745年),唐玄宗把韦昭训的女儿册立为新儿媳寿王妃后,立即把前儿媳封为贵妃,而唐玄宗从此后就再没有立后,因此杨贵妃就相当于皇后。

“六宫粉黛无颜色,从此君王不早朝。”“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玄宗对杨玉环的盛宠可谓是空前绝后,杨家人鸡犬升天,女的都入宫封赏,男的都升官加爵。

杨家一族,娶了两位公主、两位郡主,玄宗还亲为杨氏御撰和彻书家庙碑。

唐玄宗这一宠,就直接宠了杨玉环十一年。十一年里,曾经的“开元盛世”已经烟消云散,大唐在唐玄宗的笙箫歌舞中走向了分崩离析的边缘。

三、无儿无女临危被弃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已经被唐玄宗加封为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叛乱,兵锋直指长安。

叛军一路势如破竹,仅仅一个月就攻入了东都洛阳,东京留守李憕和御史中丞卢奕被杀死。天宝十五年正月初一,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改元圣武。

唐玄宗的反应可谓昏聩至极,在洛阳失守之后,听信宦官监军边令诚的谗言,杀大将封常清、高仙芝,起用病废在家的陇右节度使哥舒翰镇守潼关。

不久后,哥舒翰战败投降,安禄山叛军杀进潼关,兵临长安。

唐玄宗不得不起用逃命计划,大半夜溜出大明宫延秋门,一路逃往蜀中。由于出走得过于仓促,不少住在宫外的皇亲宗室来不及通知,但是玄宗的儿子们是一个也没有落下。

玄宗一生有三十个儿子,除了七个夭折及后来相继去世外,现在还有十三个儿子,即十二子仪王璲、十三子颍王璬、十六子永王璘、十八子寿王瑁、二十子延王玢、二十一子盛王琦、二十二子济王环、二十三子信王瑝、二十四子义王玼、二十五子陈王珪、二十六子豐王珙、二十七子恒王瑱、二十九子凉王璿。

这一大堆皇子的共同点是:都和杨贵妃没有任何关系,因为他们都是唐玄宗和其他妃嫔生的。

加上诸王妃、皇孙以及随侍他们的少数宫人和部分朝廷重臣、几千禁军,其队伍也相当庞大。

一行人大致分成三大部分:前面是先遣部队,负责告谕郡县,安排饮食居住;中间是玄宗、贵妃、杨国忠、高力士等核心人物;太子与宦官李辅国等人殿后。

途经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市西)时,陈玄礼为首的随驾禁军军士,发动了兵变,认为“安史之乱”的祸根是杨玉环兄妹,一致要求处死杨国忠跟杨贵妃,国舅宰相杨国忠当时就被刮刀砍死。

杨贵妃不死,禁军就不愿意走,被胁迫的老皇帝唐玄宗却迟迟下不了决心。《资治通鉴》记载京兆司录韦谔一边催促唐玄宗下令一边磕头,磕得满头鲜血,唐玄宗终于同意赐死杨贵妃。

关于杨贵妃之死这段记载,史料十分简洁。《旧唐书·杨贵妃传》说:“遂缢死于佛室。”《旧唐书·玄宗纪》说:“上即命力士赐贵妃自尽。”而《新唐书·杨贵妃传》却说:“缢路祠下,裹尸以紫茵,瘗道侧,年三十八。”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综合史料在《资治通鉴》中较为详细地叙述了“马嵬兵变”整个经过,但对于杨贵妃的死,也是没有详细交代。

上乃命力士引贵妃于佛堂,缢杀之。——《资治通鉴》

而不论是“帝不获已,与妃诏,遂缢死于佛室”也好,“上即命力士赐贵妃自尽”也好,“帝不得已,与妃诀,引而去,缢路祠下”也好,“上乃命力士引贵妃于佛堂,缢杀之”也好,都是以寥寥数字,记录了杨玉环的悲惨结局,却并没有揭露深层原因。

杨贵妃受宠十一年,却始终没有自己的子女,唯一认了个干儿子,却还造了皇帝的反。无儿无女还受宠,本来就招人嫉恨,再来一个雪上加霜的干儿子助攻,杨贵妃的死在所难免。

毕竟,历史向来喜欢说,红颜本来就是祸水嘛。

最后补充

对于“马嵬兵变”是后来篡位的唐肃宗李亨原本就策划好的这一推论,虽然看似成立但没有确凿史料求证,无法断定真伪。

但无论兵变是什么原因,无儿无女的杨贵妃在这种危急境遇中,自身难保是被注定的。

另外,史料中可查的寿王瑁有两个儿子,在天宝中期被封为王,李伓为济阳郡王,李偡为广阳郡王、鸿胪卿同正员。

从时间上看,这两个儿子只能是后来的妃子所生。其中,薛国公李伉、阳城县主李应玄都是韦氏所生。

从史料中回望杨贵妃的一生,像一场不真实的梦。

但奇葩的日本人却希望永远沉浸这个梦中,不愿醒来。唐朝以后的日本,有无数人争着抢着给不孕不育的杨贵妃当后代。

从理论上讲,这些奇葩的人也只能像安禄山一样,当杨贵妃的干儿子了。不过奇葩的日本人,在野心和凶残方面,还真的是可以的安禄山平分秋色。

唐玄宗日夜独宠杨贵妃,盛宠11年之久,为何没有生下一个孩子?

唐玄宗李隆基独宠杨贵妃十一年之久,两人之间始终没有生下一子半女,这是因为啥?原因很简单,生不出来,而且也不能生。

可能是杨贵妃不能生

杨贵妃即杨玉环,开元二十二年(734年),15岁的杨玉环嫁给了李隆基的儿子寿王李瑁,成为了寿王妃。737年,李隆基相中了杨玉环,于是在高力士的穿针引线之下,时常召杨玉环入宫,具体入宫做什么,史书中并未记载,或许是因为不可描述吧。

740年,李隆基以为母亲窦太后祈福的名义,敕书杨氏出家为女道士,道号“太真”。道观就设在皇宫之内,所以从这个时候起两人就已经在一起了。745年,李隆基觉得时机成熟了,便册立杨玉环为贵妃,此时后宫之中并无皇后,贵妃已经是最高级别的妃子了,地位相当于皇后。此后,一直到755年马嵬坡兵变,杨贵妃被迫自缢而死,李隆基始终对杨贵妃宠爱有加。

从以上杨贵妃的经历来看,她与寿王李瑁有六年的婚姻,期间并未生下任何子女。如果从出家当道士算起,杨贵妃与李隆基在一起的时间长达15年,也未生下一儿半女。而李隆基有30个儿子,李瑁也有5个儿子,他们的生育能力是没问题的,难道是杨贵妃没有生育能力吗?

其实,这是非常有可能的。古代女子为了保持自身容貌和身材,经常会用一些很邪门的办法,效果非常显著,但后遗症也很大。汉成帝时期,赵飞燕和赵合德姐妹俩为了迷住汉成帝,就使用了一种叫做息肌丸的药物,据《汉书》记载,将此丸放入肚脐之内后,可以使肌香甜蜜,肤如凝脂,散发出的香气让汉成帝闻到便不能自持。

然后息肌丸的副作用是不能生育,因此虽然赵飞燕建立密室,日夜与男子行苟且之事,赵合德夜夜让汉成帝不下床,但两人最终都没能生下任何子女。

杨贵妃为中国四大美女之一,其容貌身材自然是万里挑一的水平,为了保持容貌使用了类似“息肌丸”一类的药物,导致其最终不能生育,是一个合乎情理的推测。

当然,你要是问我有没有证据,有没有出处,我只能告诉你,这是我猜的。

也可能是李隆基不能生

公元740年,李隆基以出家的名义让杨贵妃入宫时,他已经56岁了,这在平均寿命不高的古代,绝对是属于“高龄”了,甚至可以归入“老人”这个行列了。

李隆基的生育能力没得说,他的一生共有30个儿子29个女儿,合计子女59人,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中,四百多位皇帝之中,仅次于宋徽宗赵佶的66人,高于清朝康熙皇帝的55人,毫无争议的稳坐第二把交椅。

但是,李隆基所有的子女都是在他45岁以前生的。李隆基最小的儿子是汴哀王李璥,史料没有记载李璥的出生年月,但是李璥是公元735年被封为汴哀王的,所以可以推算李璥大概出生于730年之前,也就是说,730年之后李隆基就没有再生育过,这一年李隆基45岁。

另外一个佐证是,724年至737年,正是武惠妃最受宠爱之时,她为李隆基生下了四子三女,但最小的儿子出生于725年。武惠妃的生育能力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了,那为什么730年之后也没再生一子半女呢?毕竟,730年时武惠妃才31岁。可见,从那时起,李隆基已经丧失了生育能力。

但是,这还是我们的猜测,难道李隆基年龄大了,就一定生不出孩子来吗?毕竟历史上老来得子的皇帝也不少,比如汉武帝刘彻62岁才生了刘弗陵,南北朝时刘宋的开国皇帝刘裕55岁才生下第一个儿子刘义符,就连大唐的开国皇帝李渊,在生小儿子李元婴时也年近七十了。李隆基和杨贵妃在一起的时候,不过才刚刚56岁,未必就一定生不出孩子来。

最大的可能是不敢生

杨贵妃在入宫之前,大唐王朝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就是李隆基一日杀三子事件。

事情还得从杨贵妃的前夫李瑁说起。李瑁的母亲是武惠妃,此时是李隆基最为宠爱的妃子,为今后计,武惠妃一心想把李瑁扶上太子之位,但此时已经有了太子,就是皇次子李瑛。

为此,武惠妃勾结宰相李林甫,派人去召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等三王入宫,说是宫中有贼,想请他们帮忙,等三人入宫之后,惠妃又告诉玄宗,“太子谋反了!”结果,李隆基一怒之下,废三王为庶人,不久三王皆遇害。而武惠妃害死三王之后,因为心虚竟然经常看到三王的鬼魂前来索命,不久也惊吓而死。

这件事在当时来说,震动朝野,朝廷上下无不议论纷纷。而武惠妃死后,李瑁失去了支持,也没有了被立为太子的可能。在高力士的大力推荐下,皇三子李亨被立为了太子。

不过这次太子位之争,也深深的触动了李隆基,他认识到皇子们对皇位的觊觎之心是没有底线的。只要有机会,无论哪个皇子都是要争一争的,如果没参与争储,那可能只是因为实力不够罢了。

而如果他和杨贵妃生下一个儿子,那么以他对杨贵妃的宠爱程度,极有可能爱屋及乌,十分疼爱这个儿子。杨贵妃如果再在他耳边吹一吹枕边风,那么很可能李隆基就会动了易储的心思。这种事,在汉高祖刘邦身上出现过,在汉武帝刘彻身上也出现过,并非没有可能。

一旦太子之位动摇,那么到时必然会是一场宫廷斗争,李隆基当然不愿意看到这种场面,所以为了避免麻烦和隐患,他绝不能让杨贵妃生下儿子。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伦理问题。杨贵妃之前毕竟曾经是他儿子李瑁的妃子,也就是他的儿媳妇。如今,他将儿媳妇收进后宫,已经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了,如果再生下一个儿子,那这辈分该怎么算呢?众位大臣和天下人又该怎么说他呢?

因此,李隆基最好的选择就是不和杨贵妃生孩子,这样不仅对他自己好,对杨贵妃也好,甚至对那个不可能来到世上的孩子也是最好的。

而杨贵妃本人,可能也是不愿意要孩子的。毕竟给自己前夫生个弟弟这种事,怎么说都觉得不太好听吧。而且一旦有了儿子,必然要卷入朝廷各方势力的争斗中,之前不远就有武惠妃的前车之鉴,再早些还有王皇后和萧淑妃的例子,杨贵妃自知自己并不擅长宫斗,索性不生孩子,也就避免了这些麻烦。

综上所述,唐玄宗李隆基宠爱杨贵妃十几年,始终没有生下一个孩子,客观原因可能是两人都已经失去了生育能力,主观原因是两人都不愿意生育,因此两人之间并无任何子嗣,这也是所有人都愿意看到的结果。

唐玄宗日夜独宠杨贵妃,盛宠11年之久,为何没有生下一个孩子?

女人不生孩子只有四种可能:一是女人没有生育能力;二是男人没有生育能力;三是采取避孕措施故意不生;四是每次完美错过受孕期。

杨贵妃26岁进宫,37岁于马嵬坡香消玉殒,11年间深受唐玄宗独宠,黏糊得谁也离不开谁。其实如果再细究一下,两人之间的“交往”恐怕远不止11年。

开元二十四年,唐玄宗最宠爱的武惠妃薨世,从此他变得郁郁寡欢,看着六宫粉黛丝毫提不起兴趣。第二年,也不知道哪个缺德鬼给唐玄宗悄悄耳语:寿王妃“姿质天挺,宜充掖廷”。这一句话把唐玄宗说得百爪挠心。

寿王即唐玄宗的第十八子李瑁,生母就是武惠妃。子以母贵,李瑁因为母亲受宠,被唐玄宗视为掌上明珠。三年前,李瑁参加咸宜公主婚礼时偶遇杨氏,立刻为之倾倒,回到府中就急吼吼地请母亲出面,要求父皇册立杨氏为寿王妃。

有武惠妃在,李瑁心想事成。开元二十二年,他抱得美人归,15岁的杨氏嫁入寿王府。

武惠妃和宰相李林甫还策划了一件大事——废太子李瑛,更立李瑁为太子!这个阴谋进展得很顺利,李瑛以谋反罪,与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一起被处死,史称“一日杀三子”。

可就在李瑁向太子宝座步步紧逼的时候,坏事做绝的武惠妃突患怪病,总觉得三王的冤魂纠缠着她。在度过了几个月的惊恐后,武惠妃把自己活活吓死了!

武惠妃的死,让李瑁迈向太子宝座的双腿被捆住了。此刻有人鼓动唐玄宗跟李瑁抢老婆,是不是就显得很有意思了?

我猜测,出这个主意的人应该是高力士,一则纳媳这种惊天丑闻,估计也只有高力士敢提,二则这个提案其实是高力士的一箭双雕。

原来,高力士心目中的太子人选是皇三子忠王李亨。如果唐玄宗纳了杨氏,还会“投桃报李”赏李瑁一顶太子桂冠吗?不可能的嘛,将来三个人怎么相处?这件事注定李瑁是赔了夫人又折兵,高力士不愧姓高!

达成目的的唯一障碍,就看唐玄宗能不能“自我突破”。高力士敢提,就有十足把握!果然,唐玄宗忸怩半天后下令:带寿王妃入宫,悄悄进宫,打枪的不要。

当晚,杨氏出现在皇宫(遂召内禁中),至于发生了什么自己脑补去,要怪就怪史书省略了一万字。那一年杨氏18岁。

这种暗通款曲的畸形关系维持了三年,估计二人都有一种想点把火,偏偏一场雨浇湿干柴的感觉。那一年正好赶上唐玄宗的母亲忌年,于是他借机下了一道圣旨:寿王妃出家为女道士,为窦太后祈福,赐道号“太真”。至于道观与皇宫之间有没有密道,请继续脑补。

喝凉水都塞牙的李瑁估计只有躲在被子里哭的份,太子没了,老婆也没了,唉,都怪当初享受了不该享受的福!

一转眼五年过去了,唐玄宗父爱大发:儿啊,你当光棍这么久了爹心疼啊,给你赐一门好姻缘吧,右郎将韦昭训的女儿貌美如花……

就在李瑁喜迎新妇之时,“杨太真”也还俗了,她正大光明地走进皇宫,受封“贵妃”,这一年她26岁。

由此可见,杨贵妃受宠的时间应该是“11+8”。这么长时间,铁鸡蛋都会被焐化了,杨贵妃咋就没生出一儿半女呢?

可能性之一:完美错过受孕期

这个假设在前八年是有可能存在的,毕竟那时候杨贵妃名不正言不顺,不能随时进宫,来宫中逗留的时间也不会太久。但是从她天宝四载被正式册封为贵妃后,就有点说不通了。

可能有人会说,杨贵妃期间两次被遣送出宫,会不会二人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太长呢?

天宝五载和天宝九载,二人确实闹了点小别扭,原因众说纷纭,唐玄宗一怒之下两次将杨贵妃遣送出宫。但是两人刚一分开,一个哭哭啼啼,一个茶饭不香,所以很快就又复合了。

从史料记载来看,杨贵妃两次出宫的时间,加起来不会超过一年。所以,每次都能完美错过好时机的概率,比彩票中奖还要低。

可能性之二:采取了避孕措施

可能有人不解,古代哪有什么避孕技术?其实是有的,宫廷中有“专家”,具体细节略过。不过,即使所谓的“专家”,也不能保证每次都成功,要保证十几年时间不失手,估计“专家”也会冒汗。

最关键的证据是,史书上只字未提“人为干预”。像杨贵妃这么大个腕,她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史官,即便正史不能记载,个人笔记也会涉猎。

既然所有文字都没有提到人为避孕措施,说明这个猜测基本上不成立。

可能性之三:女方丧失了功能

杨贵妃不孕的可能性应该比较大,证据有两个。

其一,她与李瑁的婚姻关系维持了六年,也没有生下一儿半女,连怀孕的记录都没有。

杨贵妃嫁给李瑁时15周岁,已经具备了生育的条件,出家时21岁,这六年是正是女人的生育高峰期。而李瑁后来生了五子三女,他与杨贵妃没有子女,说明问题出在杨贵妃身上。

其二,杨贵妃为了养颜,长期使用对身体有毒副作用的化妆品,这很可能是导致其不孕的罪魁祸首。

女为悦己者容,化妆、养颜是宫廷女子的必修课。古代女子常用的化妆品有铅白、珍珠粉、丹红、杏丹等等,这其中铅白和丹红都具有很强的毒副作用。

另外,古代女人喜欢佩戴香囊,杨贵妃更是香囊不离身。有人分析说,杨贵妃有狐臭,所以总喜欢洗浴,并佩戴香囊。

麝香则是香囊最常用,也是最名贵的香料,而麝香就是女人不孕的“巨人杀手”,尤其是怀孕的女人,要绝对远离麝香。

西汉时期,有一种“养颜神器”从波斯流入中原——息肌丸,当年赵飞燕、赵合德姐妹就长期使用。使用方法不复杂,只要将它放在肚脐部位即可,药性会慢慢渗透进入肌体,长期使用能让人全身的肌肤白嫩光滑,身体散发香气。

息肌丸的成分无法考证,普遍认为麝香是主要成分,恶果就是使用者终身不育。比如赵氏姐妹受宠近二十年,同样未曾生育。

因此,杨贵妃长期使用带有毒副作用的化妆品,很可能让她丧失了生育能力。你还相信杨贵妃假死,漂流到日本,还在那里生儿育女的传说吗?

可能性之四:男方丧失了功能

有没有可能是唐玄宗“不行”了呢?不管他是不是生气,我都要告诉你真相:老李丧失了生育能力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大的!

唐玄宗比杨贵妃大34岁,杨贵妃第一次进宫那年,他52岁,受封贵妃那年,他60岁。虽然60岁的男人生子不算新闻,可对于高危职业的皇帝来说,这个年龄实在是“高龄”了。

李渊几乎是最能生的皇帝之一了,可人家毕竟是开国皇帝,身体不像后世皇帝那么菜,他的生育年龄也无非勉强熬到了62岁。

如果说年龄仅仅是旁证,不能直接证明是老李的“责任”,那么我们就看下面这个证据:唐玄宗最年幼的儿女年龄,暴露了他很可能在50多岁就“封山”了!

李隆基有30个儿子,29个女儿,最小的儿子叫李璥,最小的女儿叫李虫娘。比较可惜的是,这俩人史书都未记载他们的出生时间,不过我们可以从史料推测。

李璥于开元二十三年(735年)被册封为汴王,那一年唐玄宗50岁,也就是说李璥最晚出生于唐玄宗50岁。

李虫娘的生母是“曹野那姬”,因为身份低下,且不足月出生,她被认为不吉祥,所以一直没有册封。唐玄宗从蜀地回到长安后,闲居于兴庆宫,一直由李虫娘照顾他的起居。唐代宗即位后,唐玄宗替李虫娘向孙子求封,李虫娘才被封为寿安公主。

从这段记载来看,李虫娘最晚出生于745年,那一年杨贵妃从道观入宫,唐玄宗60岁。

从这两条信息来看,唐玄宗大约在55—60岁之间就失去了生育能力。所以,当杨贵妃欢天喜地入宫的时候,老李已经“封山”了。

综合以上信息,我认为杨贵妃没有生育的可能性占了七八成,唐玄宗因岁数大了,丧失生育能力的可能性也占了五成。

不过说实话,我觉得这对二人来说未尝不是好事,否则他们的后代如何面对残破的山河?又如何受得了后人的指指点点?

唐玄宗日夜独宠杨贵妃,盛宠11年之久,为何没有生下一个孩子?

745年,随着一个体态丰盈、容貌绝艳的妇人慢慢走入大唐皇宫,已有60岁年龄的唐玄宗呼吸不禁变得急促起来。

他的神色中显露出了一丝激动和迫不及待,这让服侍他多年的下人们很是诧异。

毕竟唐玄宗在位那么多年,什么样的女子没见过,他们实在没想到竟然会有人让唐玄宗如此失态。

不过真当这个妇人走到唐玄宗面前时,他们也就知道了唐玄宗为何如此失态的原因。

放眼望去,这妇人的容貌、体态确实美艳绝伦,要不是下人们都是太监和宫女,他们可能也会如同唐玄宗一样失态。

“ 玉环,你终于来了,我等你很久了。”看着这名叫做杨玉环的妇人一步步走来,唐玄宗终于平复了自己的期待、激动,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8年的等待

对于美艳绝伦的杨玉环,唐玄宗等的时间确实太久了。

早在8年前,唐玄宗就已经打起了杨玉环的主意。

在那时,杨玉环还是他的儿媳、还是他儿子李瑁的妻子。

以杨玉环的身份,她原本可能一辈子都和唐玄宗打不到半点关系。

但是,巧合的是,当年唐玄宗的爱妃武惠妃去世了。

在唐玄宗的爱妃去世后,唐玄宗深深陷入寂寞中,那一段时间里,他可谓是吃饭饭不香、睡觉觉不沉,怎么都无法对外事提起兴趣。

眼见唐玄宗越发消沉,他手下人就跟他提起了美艳的杨玉环,说他这个儿媳很美艳,可以考虑纳入后宫。

听手下这么一说,唐玄宗心里顿时产生了好奇。

于是就找个借口把杨玉环叫到了宫中,想亲自看一看这杨玉环到底有没有传言中那么漂亮。

当杨玉环踏入宫中、第一次和唐玄宗相见的时候,唐玄宗这才发现手下人并没有吹牛。

杨玉环确实如同传言中一样漂亮,是那种让他心动的类型。

在当时,唐玄宗直接就被杨玉环深深吸引住了,从此心里一直记挂着杨玉环,寻思着该如何从他儿子手中夺过杨玉环。

在他漫长的牵挂中,时间来到了740年。

当年,唐玄宗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借着给他已去世母亲祈福的名义,特令杨玉环出家去当了道士,通过此举断绝了他儿子和杨玉环的婚姻关系。

在把杨玉环送去道观当了道士后,唐玄宗又经历了5年的漫长等待。

直到745年,眼见人们已经淡忘了杨玉环和他儿子的关系,他这才让人把杨玉环从道观里请了出来,迎入宫中、封为了贵妃。

极尽宠爱

在杨玉环入宫后,唐玄宗对其也确实是极尽宠爱。

因为杨玉环喜欢吃荔枝,唐玄宗便让人从岭南地区采摘最新鲜的荔枝,用最快的快马日夜兼程赶路,只为了给身在长安的杨玉环吃上最新鲜的荔枝。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两句杜牧所写的诗,就很清楚地写明了这件事情。

因为杨玉环的家人们喜欢权势,唐玄宗也如了她家人们的意。

对于杨玉环三个最亲的姐妹,唐玄宗都给予了一品夫人的名号;对于杨玉环的族兄弟杨国忠,唐玄宗直接把他拉进了帝国权力的最核心;对于杨玉环的其他族兄弟们,唐玄宗更是两位公主、两位郡主都嫁了他们。

还因为对杨玉环爱得深沉,所以杨玉环即便惹得唐玄宗生气过两次、被唐玄宗赶回过娘家两次,唐玄宗也依旧原谅了她。

每次把她赶回娘家,唐玄宗没多久就会乖乖地把她接回宫。

如此厚待,唐玄宗的其他妃子还真没人享受过。

而看到杨玉环如此受唐玄宗的宠爱,很多人就不明白了,不明白她和唐玄宗相处多年,为何连一个孩子都没生下?

关于杨玉环为何没能生下一个孩子的问题,我们下面可以详细分析一下。

可能不孕

杨玉环之所以没能生下孩子,很有可能是她身体有问题,有不孕症。

早在杨玉环和李瑁结婚期间,她就没有为李瑁生下过任何一个孩子。

通过这个情况,再结合她没有为唐玄宗生孩子的情况,我们很有理由怀疑她有不孕症。

有不孕症,其实并不是什么奇怪的问题。

据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导致女子不孕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输卵管堵塞、比如卵巢排卵有障碍等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女子怀不了孕。

人有千千万,什么状况都有可能落在一个人身上,杨玉环有不孕症也是有可能的。

可能自己不愿意生

另外,也可能是杨玉环自己不愿意生。

虽然她有着很符合那个年代审美的外貌和身材,但这总归保持不了长久。

从一些历史细节可以得知,杨玉环除了外貌,很可能还掌握着许多讨男人欢心的手段。

她能和李瑁第一次见面就吸引住李瑁这个王爷、能和唐玄宗第一次见面就吸引住唐玄宗这个皇帝,并在和这两人相处期间一直得宠不衰,手段的强悍很显而易见。

对于这种很懂得怎么抓住男人内心的女人来说,她们往往非常在意自己的容貌和身材,生怕自己容貌、身材不在了,其他女人会趁虚而入。

可能就是担心怀孕会影响自己的美貌、会让自己失宠,历史中的杨玉环才一直不愿意怀孕。

可能唐玄宗不想让她生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唐玄宗不想让杨玉环生孩子。

不管怎么说,杨玉环都曾经是唐玄宗的儿媳妇、是李瑁的妻子。

虽然他们彼此恩爱异常,但这个身份总归会带来一些尴尬。

从唐玄宗等待了8年的时间才把杨玉环迎入宫、没有直接就把杨玉环抢入宫的情况来看,他并非是一个完全不在意别人眼光的人,他自己也懂得尴尬这个词怎么写。

因此,他可能是怕和杨玉环生下孩子后会徒增尴尬、让世人笑话,这才一直没有让杨玉环生孩子。

当然,这一种可能性比较小,因为就算唐玄宗怕尴尬,李瑁可不怕尴尬,和李瑁结婚那么多年都没生下孩子,更大的可能还是杨玉环的身体有问题。

总结:

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名传千古,但在这爱情故事的背后,却隐藏着一段让人不忍细看的伦理故事,在唐玄宗和李瑁这对父子间夹着,或许不生孩子才是杨玉环最好的归宿。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