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血压多少才正常?高血压治疗误区有哪些?
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血压正常值为120/80毫米汞柱,但是,不同年龄段血压正常值会有所不同,整体情况下,随着年龄增长,血压正常值越是增加,我今天把各个年龄段血压正常值列出来,但是你不要对号入座,影响您的心情,因为人为划定正常值本身就有点不科学,血压值虽然有标准,具体情况却因人而异。
不同年龄段血压参考
误区之一,有的人天生血压高,男没任何不适,如果服用降压药,药物的副作用就要大于血压的副作用!
误区之二,认为降压药治疗高血压,其实降压药只是控制血压不升高,却不能治疗高血压,如果您停药,血压就会重新高起来!
误区之三,认为降压药有耐药性,过一段时间就换品种,其实降压药并没有耐药性,而是您的病情加重了,
误区之四,随意增减药量,降压药不是不能增减,关键是看实际情况,如果是因为改变生活方式血压降低可以酌情减药量,如果偶然因素,则不宜随意减药。
其它不再多说,大家都熟悉!
中国人血压多少才正常?高血压治疗误区有哪些?
谢谢邀请!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正常血压。血压值正常范围:140/90 mmHg。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成人收缩压应小于或等于140mmHg(18.6kPa),舒张压小于或等于90mmHg(12kPa)。如果成人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60mmHg(21.3kPa),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5mmHg(12.6kPa)为高血压;血压值在上述两者之间,亦即收缩压在141—159mmHg(18.9-21.2kPa)之间,舒张压在91-94mmHg(12.1-12.5kPa)之间,。为临界高血压。以上是国际标准,其实我们国人的体质还是和其他国家的人不一样,尤其是欧美,身高,体型及肤色都有所不同。这个标准不能一刀切,每个年龄段血压也会有所不同。
那么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儿童(14岁以下)血压正常范围100~120/60~80mmHg(收缩压/舒张压)
成人、中老年(60岁以下)血压正常范围100~140/60~90mmHg(收缩压/舒张压)
老年人(60岁以上)血压正常范围100~150/70~90mmHg(收缩压/舒张)
另外,合并基础疾病的,如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脑梗塞等,这些人群的血压控制的范围又有所不同。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为最佳。
患有高血压,我们也不要慌,首先知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血压升高,然后每天监测血压,不同原因,治疗方法也不同。并不是都需要吃降压药物控制,最好去医院做详细检查,规范治疗,合理用药!@今日头条 @南方健康 #哆咖医生官能团#
中国人血压多少才正常?高血压治疗误区有哪些?
2020年,最新《高血压指南》发布,我们国家的高血压判断标准没有变化,但高血压分级有所改动。
一、目前我国和欧洲通用的血压标准:
《中国高血压指南》
正常血压:高压90-120mmHg 和 低压 60- 80mmHgmmHg;
正常高值:高压 120 ~ 139mmHg 和( 或) 低压 80 ~89mmHg;
高血压:高压≥140mmHg 和( 或) 低压≥90mmHg。
也就是在我们国家和欧洲,高压≥140mmHg 和( 或) 低压≥90mmHg就需要考虑诊断高血压。
但是美国人的血压标准,比我们都低,美国的高血压标准是高压≥130mmHg 和( 或) 低压≥80mmHg。
二、高血压的分级也发生了变化
老的指南规定,高血压分为3级:
120-139/80-89属于正常血压高值;
140-159/90-99,属于1级高血压;
160-179/100-109属于2级高血压;
大于180/110,属于3级高血压。
2020年5月最新的高血压指南,取消了3级高血压,把2级和3级高血压统称为2级高血压,也就是以后高血压就分为两级,1级高血压和2级高血压。凡是2级高血压都是比较严重的高血压。
三、高血压的误区
1、测量一次血压就诊断为高血压
诊断高血压方面,只有一次诊室血压高,不能诊断高血压。通常需要隔1~4周(取决于血压水平)进行2~3次诊室测量,以确认高血压的诊断。之前的要求是不同日三次血压均高于140/90,现在把不同日改为1-4周,也就是给出了更多时间,以排除其他因素干扰导致血压临时升高。
更加建议家庭血压监测或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这个比诊室血压,也就是医院监测工位准确。
家庭测量血压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为≥135 /85mmHg,与诊室血压的 140 /90mmHg 相对应。也就是在家测量血压,≥135 /85mmHg就属于高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后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为:
平 均 高压 /低压 24h ≥ 130 /80mmHg;
白 天 ≥ 135 / 85mmHg;
夜间≥120 /70mmHg。
2、高血压没有不舒服就不用治疗
很多人以为高血压就会头晕、头痛、头胀,其实大部分高血压并没有这些症状,大部分人高血压的时候都没有任何感觉,只是主动测量血压的时候发现。或者已经合并了别的疾病,或者已经出现高血压并发症的时候,才被发现。
高血压没有症状不代表没有伤害,我们总能看到脑梗死、脑出血胡、心肌梗死、心衰、肾衰的患者,其实一大部分都是因为长期高血压没有控制导致了这样的结果。所以,要发现高血压必须经常测量,不能靠感觉。其次发现高血压,不管有没有感觉,都得想办法把血压降到正常水平。
3、降压药是降压的唯一办法
一说到降压,大部分人都以为只有降压药才能降压,其实并不是这样,降压有两个办法,一个是健康生活,这是降压的基础,适合于所有高血压人;一个才是降压药。不管吃不吃降压药,都得健康生活。
低盐饮食,坚持运动,控制体重,避免熬夜,减少压力,远离烟酒等等这些都能降压。对于新发现的1级高血压,如果没有出现并发症,那么就可以不吃药,通过上述办法降压,很多人最终都能实现血压正常。
4、降压药一旦开始吃就得吃一辈子
有人说高血压上瘾,一旦开吃不能停。其实并不是降压药会导致成瘾,只是我们的血压如果不能通过健康生活控制正常,只能吃药。因为如果不吃药,结果就是长期血压很高,结果就会导致心脑肾等疾病。如果我们能够通过健康生活方式就把血压降到正常,那么我们就可以不吃降压药,甚至有些正在吃降压药的人,通过减肥、低盐、规律作息、运动锻炼等等等方式,结果血压越来越好,降压药最终也能停掉。
5、降压药有毒,伤肝伤肾
很多高血压人反感吃降压药,认为降压药有毒副作用,伤肝伤肾。其实没有什么降压药直接伤肾伤肝,反倒是如果不吃降压药,任由血压持续升高,就会导致心脑肾损害。再者所有的药物或多或少都有副作用,但是副作用是可以控制的,副作用只会出现在极少数人身上。而如果不控制血压,那么几乎都会导致心脑肾损害!
总之,不管我们有没有高血压,都得监测血压,不能靠感觉。如果已经有高血压一定积极控制,没有高血压也要健康生活,预防高血压。
中国人血压多少才正常?高血压治疗误区有哪些?
我两个月以前还是一名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因为血压高就在医院住院,在住院期间医生一直给我在那用那个高血压药叫那个硝苯地平还有那个硫酸镁保胎的药,但是那个血压控制的还不是很好,后来就在37周的时候就剖腹产把小孩抛出来了,在高血压里面一直都有一个误区,只是有的人吃了药吃一段时间觉得自己那个头不晕了头不疼了就不吃药了,那样就是不行的那样对你的人体啊那些血管啊伤害损害是很大的,这样吃药的话等于就是没有吃一样所以说在没有效果,还有高血压的患者就是要睡眠要足心情要好,这样子才有利于你的血管的放松,降低了那个血压。
中国人血压多少才正常?高血压治疗误区有哪些?
中国人血压多高算是高血压?这是个好问题,想要解答这个问题,那就要遵从《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精神。下面张大夫从中国成年人和中国未成年人两个角度,给大家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1、中国成年人如何诊断高血压?在医院测的血压,未使用降压药的安静状态下,非同日3次高压(收缩压)≥140mmHg 或低压(舒张压)≥90mmHg (也就是诊室血压≥140/90mmHg ),就可以诊断为高血压。
如果您是在家里测的血压,那么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应该是非同日3次血压高于 ≥135/85mmHg,血压超过这个数值,就可以考虑诊断为高血压。
如果是24小时动态血压,那么24小时平均血压 超≥130/80mmHg,即可考虑诊断为高血压。
2、中国未成年人如何诊断高血压?未成年人跟成年人诊断高血压不同,它的诊断标准不是140/90mmHg。未成年人一般需要按照一份儿童年龄身高血压表格进行评估,而这份表格如果传递给大家,实在是艰涩难懂,很难看懂。今天给大家说一个简单的小公式吧,用这个小公式一算,就能大概了解还是是否高血压了,公式如下:
男孩:高压上限100+2×年龄,低压上限65+年龄
女孩:高压上限100+1.5×年龄,低压上限65+年龄
比如说如果你的孩子男孩10岁,那他的高血压不能超过120mmHg,低压不能超过75mmHg。其他情况以此类推。
3、高血压治疗有哪些误区?至于高血压这个疾病治疗中有哪些误区,我个人觉得最大的误区就是不能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专业治疗,有些人不相信医生不治疗,有些人去找一些非专业的治疗手段,这都是对于高血压治疗的大忌。所以,张大夫再次奉劝广大的高血压患者朋友,一定要在发现高血压后找到专业的高血压医生进行专业治疗,切勿不重视,或者使用一些不专业的治疗方案。
中国人血压多少才正常?高血压治疗误区有哪些?
目前关于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美国已经提出了新版标准,而我国目前仍以140/90mmHg为标准,即当我们在未服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三次测得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高血压。
对于正常人群来说,我们收缩压应≥90mmHg且<140mmHg,而舒张压则应≥60mmHg且<90mmHg,对于血压,我们可以通过血压计间接测量出来。大家要正确认识,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预防高血压发生。
高血压一经诊断,大家应积极规范化就医诊治,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做到低盐饮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控制体重、规律作息和保持良好的心态,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药物要个体化,优选长效制剂,以长期稳定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发生。我们在正规治疗的同时,也要注意监测血压水平变化和定期复查。
本文由银杏叶的守望原创写作,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关注作者,获取更多健康知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