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黄芪常喝对人体有什么好处?

自古以来,黄芪便有“补药之长”之称,其味甘、性微温,归脾、肺二经,有补气升阳、利水消肿、益胃固表之效。黄芪常用来泡水喝,其补气效果尤佳。相较于人参等同具有补气之性的药材来讲,黄芪补气力虽不及人参,但其作用力相对温和,没有人参那么迅猛,且有补益五脏之效,应用更为广泛。

黄芪的好处

1、补益肺气

黄芪入肺经,性微温,有补益肺气之功,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适用于因肺气不足、卫外不固,导致外邪趁虚而入,引起感冒、流鼻涕、咳嗽喘息、鼻炎、四肢无力、少气懒言、皮肤斑疹等症状。

2、补脾益气

黄芪味甘、入脾经,适用于因脾气虚弱、脾胃运化无力,导致的胃痛、腹胀、腹泻、呕吐、乏力、气短、食少便溏等问题。常喝黄芪可以促进脾胃功能恢复正常,适用于消化道疾病的人群饮用。

3、温阳补气

黄芪性温,有温补阳气、升举阳气的作用。可以缓解因心阳不足,无法推动血液运行导致的心悸、胸闷、畏寒肢冷等症;以及由于阳气下陷导致的久泻脱肛、脏器下垂、神疲乏力的症状,从而改善体质。

4、生血活血

黄芪甘温纯阳,其用有五,…...活血生血……,五也。

——《本草纲目》

黄芪有益气温阳的作用,可以促进血脉运行,改善血液循环,生血活血,适用于头晕、头痛、心悸、胸闷、手足麻木等证;以及由于气血不足导致的贫血、面色苍白、神疲乏力、食少懒言等问题。

5、生津止渴

黄芪有健脾益气、生津止渴、利尿消肿的作用,适用于气虚津亏、消瘦、烦渴、畏寒、肢冷、水肿等症状,有调节血糖的作用。

6、固表止汗

黄芪补脾肺之气力强,有很好的收敛之效,可以固摄体液不外泄,适用于因卫气不固导致的自汗、盗汗、多尿、慢性出血、遗精、滑精等问题。

7、温经通络

黄芪性温补气,从而可以活血行血、温经通络、散寒除痹,适用于因气虚血瘀导致的筋脉失于濡养,证见肌肉麻木疼痛、关节肿痛、关节炎等。

8、托毒生肌

黄芪有“疮家圣药”的称号,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常用于因气血虚弱导致的疮疡日久不愈、或溃后久不收口,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口腔溃疡、皮肤溃烂等证,并伴有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形体消瘦、面色苍白等问题,也有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不适合饮用黄芪的人

黄芪性温、略燥,有升阳之功。因此,若是内有实热、气机郁滞、肝阳上亢的人群需要减少黄芪的用量,以免引起上火。另外可以在黄芪水中加入行气、清热、利湿的食材配合饮用。下面推荐一些适合黄芪的搭配:

黄芪的搭配
  1. 黄芪陈皮粥:黄芪煮水后,加入大米和陈皮,煮粥食用。——作用:健脾行气。
  2. 黄芪红枣茶:黄芪与红枣洗净后,煮茶饮用。——作用:补气止汗。
  3. 黄芪山楂茶:黄芪与山楂冲洗后,加沸水冲泡片刻,即可饮用。——作用:益气活血。
  4. 黄芪桑叶茶:黄芪与桑叶取相同比例,煮水饮用。——作用:补虚助眠。

中药材黄芪常喝对人体有什么好处?

很多人平时没事就买点黄芪泡水喝,“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温杯里泡枸杞”,这里往往还放着黄芪。那么常喝黄芪对人体有什么好处呢?

如果拿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来说的话,黄芪的营养价值很高,含黄芪皂甙、黄芪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等多种营养元素。能提高改善心脑血管循环、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降压、延缓衰老等多种作用。如果单单这么看的话,感觉每个人都很需要它,甚至是多多益善。然而实际上,我们看黄芪,应该把它当成一味中药来看待,而不是保健品。

从中药的角度来看黄芪,它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肺、脾、肝、肾经,具有补气健脾,利水消肿,固表止汗,托疮生肌、安胎的作用。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等病证。可能有些看不懂这些都啥意思,我们换个通俗的说法来介绍一下。

一、黄芪能够补气,不少人都认为自己气虚,所以需要泡点黄芪水喝。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喝,有些人一喝就容易喉咙痛。这是因为黄芪是偏温热的补气药,尤其是用炒过后的黄芪,对于阴虚火旺的人更是不适合一喝就喉咙痛,甚至冒痘或便秘的。而对于那些气虚,容易感冒,平时出汗多的人,黄芪就很合适,可以适当多用黄芪泡水喝;

注意:并不是所有的阴虚火旺的人都不适合吃黄芪,比如当归六黄汤就是用来治疗阴虚火旺盗汗的,里面虽有黄芪,但是除黄芪、当归外,另外的五味药都是比较凉的。所以需要配伍使用,难度相对大,所以对于阴虚火旺的人一般不建议吃黄芪)

二、黄芪能够健脾,对于脾胃虚弱,胃口较差,倦怠,乏力,面色萎黄的人就比较合适。我们常说的归脾丸,补中益气丸,人参健脾丸等都含有黄芪。自己也可以简单地用黄芪加点红枣泡水喝,补气健脾要用炒过的黄芪,效果会更好。如果气色差一些的,可以加当归一起泡水喝,就是可能当归味道重一些,不太好喝;

三、黄芪能够消肿利尿,对于水肿病人比较合适,比如急性肾炎或慢性肾炎出现的阳虚水肿。如果自己分不清是阳虚水肿还是阴虚水肿,这里教大家一个方法。用手按压水肿的地方,凹陷下去比较久才恢复的,就是阳虚水肿,如果按下去马上按下去的,那就不是阳虚水肿。有一些肿得不太明显,所以不好区分。可以看看有没有出汗,如果出汗多,又有水肿,那这种就非常合适了。对于利水消肿,用生黄芪效果好,而且用量可以大一些,几十克都可以。

四、黄芪能够治疗皮肤溃破久不愈,皮肤久溃不愈很大原因是机体的正气不足,抵抗力低下,所以恢复慢。黄芪能够补正气,升阳气,所以能够提升免疫力,加速伤口愈合。

五、黄芪还能用于安胎,对于一些孕妇中气下陷出现胎动不安,黄芪配合白术、砂仁等能够补气安胎。当然如果出现胎动不安,就不要自行随便捣鼓,应及时就医。

可能说了这么多,还是有些人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吃黄芪,或者不知道吃了黄芪有什么作用。我再给大家举几个黄芪常用于治疗的一些现代病,比如老年性的气虚便秘,慢性鼻炎,骨质疏松,慢性肾病,更年期综合征等等。

如果不知道自己是否适合,很简单,可以先用生黄芪泡水喝,看看喝了之后,人更有劲了,还是喉咙痛。如果更有劲,说明喝对了,可以自己尝试加一些枸杞、红枣等等,试试是否合适。如果喝了之后喉咙痛,也不用马上说自己不合适,往里加点西洋参或者麦冬、玉竹等偏凉的补气滋阴药。如果吃了觉得自己精神状态可以,那就可以继续吃;如果吃了之后还是不好,觉得热,就继续加些凉的,比如菊花,或者黄芪少放点;如果觉得偏凉了,那少放点凉的;试过多次,还是不适合,那就别吃了。

总结一下,黄芪有生黄芪、炒黄芪和蜜炙黄芪之分,生黄芪适合补气利水,炒黄芪比较适合补气健脾,蜜炙黄芪比较适合补气润肺。黄芪虽然是偏温,但是加点凉的,可能就不温了,想要它补气或提高免疫力,一般都合适。但要记得一点:人的体质是会变的,所以喝黄芪水的时候,也应跟着调整,不要喝着喝着喉咙冒火了。

中药材黄芪常喝对人体有什么好处?

黄芪是我们常见的一种中药,它具有药食同源的作用,在我们广东人们经常用黄芪来煲汤补身体,特别是用来煲老母鸡,具有补气益血的作用,特别适合那些大病初愈的患者饮用。那么,如果我们平时用黄芪来泡水喝,那么对人体又有什么好处呢?下面我们就说说一说黄芪的作用和功效。

对于黄芪有什么作用与功效,在许多医书中都有记载,下面我们就摘取《中药大辞典》的介绍,里面介绍道:黄芪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用于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子宫脱垂、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疮口久不愈合等症。

从以上记载可知,黄芪主要有补气、利尿、生肌、排脓、固表等作用,也有记载可以用来治疗糖尿病。中医认为,糖尿病又称为消渴症,而治疗消渴症的一些药方,比如参芪降糖颗粒、消渴丸等里也有黄芪这一味中药。

另外,现代药理研究也有发现,将家兔口服黄芪,可以使血糖明显下降,这是因为黄芪可通过增加糖原合成酶活性、胰岛素受体底物活性、蛋白激酶B和蛋白激酶C活性,使糖原合成酶增加而发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的作用。

也有记载胡适在在1920年被诊断为晚期糖尿病,当时西药无药可治,而北京名医陆仲安用大剂量黄芪治好了胡适的糖尿病。

由此可见,黄芪除了补气的作用外,的确具有降血糖的作用。但是就治疗效果来说,目前在临床上治疗糖尿病最主要的办法还是以西药为主,因为西药起效快,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特别是对于一些高血糖患者,血糖高到危害人生命时,服用西药可以迅速降低血糖,改善患者的危急情况。

而中药治疗糖尿病,主要是调理作用,对症治疗,通过中药调理身体,从而改善糖尿病“三多一少”的临床症状,以及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虽然说黄芪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对治疗糖尿病也有一定的功效,但是单单服用黄芪一味中药来治疗糖尿病,那是不切实际的,对于治疗糖尿病的效果并不显著,这还是需要咨询中医师,辨证开方才能更好的改善糖尿病的症状或者并发症。当然,中西医一起结合医治的话,对于治疗糖尿病效果会更佳。

通过以上的讲解,我相信大家对黄芪的作用和功效都有一定的了解,平时多饮黄芪水可以达到补气固表的作用,能够增强身体的抵抗力,还有利于预防糖尿病,可以说好处还是蛮多的。

作者寄语:很高兴为大家科普健康的相关知识,我是左撇子说医,每天用简单的语言为你科普专业的医学知识,码字不易,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就帮我点个赞!如仍有疑问,可以评论区留言,欢迎大家关注、转发,谢谢大家支持!

中药材黄芪常喝对人体有什么好处?

我不研究中医,对于黄芪本身的药用功能,这里不做探讨,只是想和大家分享几点小建议。

黄芪是一种中药材,它不属于药食同源的物质,也就是说不能作为普通的食品,所以我们看到它肯定是在药房里销售的,而不会出现在超市里。

作为普通的人群,如果身体是健康没有疾病的话,不建议将黄芪作为一种所谓的保健的原料来进行相关的制作,熬汤冲水等等。

特殊的人群需要找到专业的中医,那么可能其中会涉及到有黄芪的成分,这自然是无可厚非的,所谓正规的中药材来进行使用。

另外还需要提醒一点,食品中是禁止添加药品的。黄芪作为中药材,也是不能够随意添加到食品中的。有时候会看到一些店家为了宣传自己的高汤,用了多种秘制汤料,会说到添加数10味中草药熬制,其实这种宣传是违法的,食品中不允许添加药品,大肆宣传更不可取。

而且普通的食品中如果添加一些特定的中药材,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潜在危害,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我们似乎也不必为了所谓的一点点美味而去冒险。

尤其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比如说孕妇。那么这样的所谓的中药,熬成的汤更是不建议喝的,潜在的风险你无法去承担。

中药材黄芪常喝对人体有什么好处?

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以根入药,药用历史悠久,其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属于强壮补药,具有益气养元,养心通脉,扶正祛邪,强壮脾胃,排毒止痛、活血医危之功效,对表虚自汗、精神萎靡、气虚内伤、四肢无力、体虚多汗、脾虚泄泻、气虚脱肛、浮肿痈疽等病症疗效显著,《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等多部医药古书都将黄芪列为益气补虚的上品,在临床上,黄芪同样也是医生用来治疗虚症的有力武器。

黄芪不仅有药用价值,还含有一定的营养成分,如糖类、氨基酸、蛋白质、核黄素、叶酸以及铁、钙、磷、硒、锌等多种微量无素,可谓药食同源。药理研究发现,黄芪含有黄酮和皂苷等化学成分,黄酮类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可改变血管通透性,清除氧自由基,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皂苷类成分则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并可扩张外周小动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压。

此外,黄芪还含有黄芪多糖,可增强巨噬细胞和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生成,抑制化学物质和放射线对白细胞的杀伤,从而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适用于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生活质量降低,免疫功能低下的肿瘤患者;黄芪多糖还具有强心作用,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保护心肌细胞,改善心血管功能,适用于病毒性心肌炎和心功能不全;黄芪多糖还可调节血糖,改善糖耐量异常,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保护受损的胰岛β细胞,预防糖尿病发展,还可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和心肌细胞,促进肾脏微循环,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功能,防治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

最后,黄芪中分离出的这些活性成分确实具有一些功效,也开展了很多实验研究,但是绝大多数的实验都是用分离出来的活性成分进行细胞或动物实验,这些实验最终只能从理论上证明,黄芪中的某种成分可能与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或内分泌系统等生理过程有关,但不能充分说明黄芪对人体有某种作用,而这些在细胞或动物实验中的效果在人体中是否存在、是否有生理意义、安全剂量是多少等结论,必须通过进一步的临床试验来证实,总体上讲,黄芪泡茶是相对安全的,但不要对用它治病抱有太多期望,小剂量用于保健即可。

中药材黄芪常喝对人体有什么好处?

中药材黄芪常喝对人体有什么好处?

黄芪具有很好的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从中医讲,具有补气、清利水湿的作用。

从现代医学的药理分析,黄芪富含糖类、胆碱、叶酸及多种氨基酸,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提高抗病能力,这也是为什么有些癌症化疗后的人群拿黄芪水当做饮品的原因。

此外,黄芪有明显的强壮作用,对正常心脏有良好的加强收缩效果,从而增加心肌收缩力,减少心脏疾病。

为此我还查找了一下相关文献,也有学者在临床治疗中,用黄芪来辅助治疗严重肾病的人群。除此,也有被证实,黄芪对慢性前列腺炎也有改善作用。

除了上面所说,黄芪还有提高免疫力、强心、利尿、降压、保肝、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减少蛋白尿的作用,这对于有糖尿病、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病的人都是有益的。

虽然如此,但希望广大读者不要因此而将黄芪的药性过于放大,当出现身体不适时还是要第一时间选择就医治疗,听从专业医生给予的治疗意见。

希望我的解答对你有帮助,请关注,我将持续更新相关医学问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