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女儿是哭灵人,儿子是送灵人”,请问女婿和儿媳是什么?
呵呵,无论从法律上还是世俗中媳妇女婿都是外人,但世俗却对媳妇要求太高,尽义务的时候媳妇就是一家人,必须无条件无原则无底线让人家摆布使唤,其他的免提!
俗话说“女儿是哭灵人,儿子是送灵人”,请问女婿和儿媳是什么?
感恩遇见,就您这个问题,在我们北方的习俗:
儿子哭:惊天动地,感动天地
女儿哭:真心真意,万物垂泪
儿媳哭:浪声浪气,表情到位
女婿哭:驴子放屁,干嚎无泪
不怪古人对外姓人有偏见,没有血缘关系难以触动到心底的情感装不出来,表情再到位也仅限于演技。
俗话说“女儿是哭灵人,儿子是送灵人”,请问女婿和儿媳是什么?
女婿和儿媳不是家里人,啥也不用,我婆婆死了,我和我妯娌就不让穿孝,我们站最后面就行,婆家就是这么按排的
俗话说“女儿是哭灵人,儿子是送灵人”,请问女婿和儿媳是什么?
按照我们这边农村的丧葬传统,儿子披麻戴孝、肩搭白帐走在棺木的前面,负责“拉灵”。女儿和儿媳也全都披麻戴孝,紧跟在棺木后面,一路哭到坟地附近。以前骑驴,现在坐车。
在穿戴规格上,儿媳和女儿、儿子是一样的,都是白衣、白裤的“大孝”,既哭灵,也送灵。所以,在送葬这件事上,儿媳不是外人,而是家里人,既可以被称为“哭灵人”,也可以被叫作“送灵人”。
相比之下,女婿的身份多少就有点尴尬了,“外人”属性也是十分明显。女婿在整个送葬过程中,既不披麻,也不戴孝,就是一路陪着自己媳妇。
以前扶驴,现在跟车,全程不掉一滴眼泪,也不会有人出来“挑礼”。但他毕竟也是全程参与了,所以应该被叫作“送灵人”。
在我们这,凡是参与葬礼的人,都可以被叫作“送灵的”,包括吹唱班,包括秧歌队,也包括前来帮忙的百十来号父老乡亲。
俗话说“女儿是哭灵人,儿子是送灵人”,请问女婿和儿媳是什么?
都是一样的!
我老家的风俗是女儿和儿媳妇都要身穿孝衣孝裙哭灵。女婿和儿子都要头戴孝帽,腰扎稻草杆,手持孝棍送灵。
在我老家女儿和儿媳妇穿戴的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区别。女儿是亲生骨肉,那是一定要披麻戴孝哭灵的。儿媳妇嫁进来,就是你家的人,待遇跟女儿是一样的。甚至比女儿更亲一些。
女儿嫁出去,替你尽孝的就是儿媳妇了。懂得做人的公公婆婆,都会懂得疼爱自己的儿媳妇,不会让她嫁进家,还让她受委屈。
有的地方为了区别儿子和女婿。女婿头上是戴着白布的孝帽。儿子是戴着麻布的孝帽。麻布厚重一些,说明是全子。白布显得轻一点,代表女婿只是半子。
但是,有的地方穿戴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区别了。
现在,男女平等了。娶进来的儿媳妇是自家人。那娶你女儿的女婿,自然也是属于自家人了。
其实,女儿、儿媳妇即是哭灵人,也是送灵人。因为,哭灵只有女儿和儿媳妇哭。儿子和女婿是不哭灵的。
在以前是女儿、儿媳妇在灵堂上哭。送葬的时候,也要哭。女婿和儿子是没有哭灵的。
我觉得女婿和儿媳跟儿子和女儿都是一样的,没什么两样的。你们觉得呢?
俗话说“女儿是哭灵人,儿子是送灵人”,请问女婿和儿媳是什么?
在我们这地方可以说不亚于儿子女儿,有“女婿哭老丈人喊爹一一随大众”的歇后语,但女婿不仅得哭,掘坟打墓样样出力的活都是女婿先带头。不光这些,还得出一份大礼,就是犒劳抬棺的烟酒都得出。儿媳在公婆下世后得先为公婆洗脸整容,下葬之前得先下到墓中为公婆扫墓,摆祭奠品,洒五谷粮等,所以说在我们这地方女婿和儿媳的作用和儿子女儿的一样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