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宁留女一秋,不许过中秋”,这里有什么讲究?
“宁留女一秋,不许过中秋”,折射出传统封建礼教,女子“在家从父,出门从夫”。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由不得自己性子来。也反映了岳父岳母一家人是懂礼数之人,中国传统节日嫁出门的闺女,是不能留在娘家过节的,几家欢喜几家愁。否则,婆家人要说媳妇是一个不懂家教的女人,哪娘家人会在男方家地位受到歧视。常言道:“养儿不教父之过,养女不教娘之错”。“养儿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闺女不懂礼数,难道娘也一样,让人无语。
老话说:“宁留女一秋,不许过中秋”,这里有什么讲究?老话“宁留女一秋,不许过中秋”,意思大家都懂。嫁出门的闺女不可能剥夺回娘家的权利,在父母身边养大的女儿,多少有点割舍不得的感情,回娘家待上一阵子,哪也人之常情!但你待多少天不要紧,逢年过节总要回来吧。中国几大节日大家要知道: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等,嫁出门的姑娘无论如何都要回婆家过节,这是做人的基本道理。也不要说:“生是老公人,死是老公鬼”,那么危言耸听的话了。就是有特殊情况,也可以过了节,第二天再回娘家也行,人家不会说三道四。吐沫星子淹死人,流言蜚语害死人。你大哥大,你有能耐,你知道丈夫心里啥感受?节日夫妻出双入对才是正道。
中秋节,月圆饼圆人团圆,你回娘家没有人阻止你。但过节不回来算啥事!陪父母,不在乎这一天,是牛郎织女,天各一方。要说,你在外面工作,或出差,这就另当别论。人总不能不讲理吧!凡事不要一概而论。为什么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就是说婆家是家,哪娘家也不能忘了。第二天娘家人盼星星盼月亮。等着女儿姑爷回来大团圆。熟轻熟重应该知吧!
说到这里,很多年青人不以为然,那都是封建礼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将心比心,你考虑自己的感受,你想过别人的感受吗?礼行天下。“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你懂礼节,证明你就讲理;你不懂礼节,证明你蛮横无理。嫁出去的女儿,回婆家过节不过节,那是你自己说了算。别人强求不来,天各一方算啥意思?是夫妻两个人闹别扭,还是有意而为之。父母就是再留你,你也要有自知之明。
老话说:“宁留女一秋,不许过中秋”,这里有什么讲究?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等到明清的时候已经和春节一起,成为我国的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中秋佳节阖家团圆,吃月饼,赏月,其乐融融,这样的美好的场景一直是我们国人追求的目标。
然而,民间却有一句老话:宁留女一秋,不许过中秋,这里面有什么说法、什么讲究呢?
我们先来看看这句话的意思。“宁留女一秋,不留女中秋”,这里面的“女”指的是出嫁的女儿。就是说,父母愿意留出嫁的女儿在娘家住上整个秋天,也不愿意让女儿在娘家过中秋节。中秋节是团圆的日子,为什么不让女儿回家团聚呢?
我们知道这句话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我国古代认为夫家才是女子的家,是女子的最终归宿。古代女子出嫁曰“归”,人们恭喜女子结婚会说“恭祝于归之喜”,“于归”就是指女子出嫁。《诗经·国风·周南·桃夭》中有诗句“之子于归,宜室宜家”。
既然古代认为丈夫家才是女子的家,女子在娘家是客人,所以古人才会有“宁留女一秋,不留女中秋”的说法,怎么可以留客人在家里过团圆节呢?
还有啊,古代女子地位低,特别是还没有当家的小媳妇,上头几层公婆,什么事情也没有办法自己做主。平时要回娘家都得婆婆许可,娘家来接,自己是不能私自回娘家的。如果一个出嫁的女儿自己回了娘家,或者经常回娘家,会招惹很多闲话。为了女儿家庭幸福,明事理的父母也不会经常接女儿回家,更不会让女儿在娘家过中秋。
像那句老话“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一样,“宁留女一秋,不留女中秋”都是封建社会流传下来的,是不符合现代社会的东西,我们根本不必在意,想回娘家就回娘家,想留女儿、女婿在家团圆就留女儿在家团圆,想在中秋假期出门旅游就出门旅游,高兴就好
。
老话说:“宁留女一秋,不许过中秋”,这里有什么讲究?
古代的俗语:“宁留女一秋,不留女中秋”,意思就是:宁愿留已经嫁出去的女儿在家里过一个秋天,也不愿意让她回家过中秋节。
老话说:“宁留女一秋,不许过中秋”,这里有什么讲究?
中秋佳节,团圆之夜。象征着美好与团圆,代表着幸福美满的美好宿愿,从古至今都是人们十分看重的日子。“宁留女一秋,不许过中秋。”这话其实是要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成全他人的意思。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自古以来人们都认为嫁出去的女儿就像是泼出去的水,已经是别人家的人了。既然是别人家的人,那就首先要在别人家里团圆过中秋节啊!那就千里共婵娟吧!你把女儿叫回来过中秋节,你们重逢了团圆了,可是别人家里就会因为少了一个重要人物而不团圆了,再说了,嫁出去的女儿她有她自己的家,她有她自己的公婆丈夫还有儿女,像中秋节春节这些十分重要的节日,女儿自然是首先要在她自己的家里过。至于说娘家父母兄弟姐妹,女儿可以选择其他时间回家探亲。“宁留女一秋,不许过中秋。”这话其实就是说平时你天天留女儿在娘家都可以,但是像过中秋节这样重要的日子,你不能留女儿在家里过,因为这样亲家那里就不团圆了,同时你的女儿也会因为不能跟她自己的丈夫儿女和公婆团圆而感到遗憾。这话就是告诉我们要懂得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成全他人,也就是要有成人之美的意思。
老话说:“宁留女一秋,不许过中秋”,这里有什么讲究?
我们老家风俗是中秋节那天女方邀请自己父母来家里过中秋节。不但是中秋节,正月十五,端午节都会邀请娘家父母来家里一起过节。
老话说:“宁留女一秋,不许过中秋”,这里有什么讲究?
我觉得那是以前的风俗,我是独生女,父亲在8年前去世,剩下我母亲一个人,我不管什么节,都得去母亲家。今年的中秋节中午,我的公婆加我们三口人都在我妈妈家吃的团圆饭。本来人口就不多,加一起也没几个人。我和婆婆、妈妈一起做了8个菜,吃的很开心。吃完我负责收拾厨房,他们聊会天,然后公婆就回家午休了。小地方,离的都不是很远。春节的时候,公婆去海南,不在家过年,我们3口人也是在我妈妈家过年。我觉得挺好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