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被别人说只生一个女儿,到老了一定会后悔的,真的会吗?

68岁的郭大爷住院做手术,在做术前检查时,独生女儿想来陪他,但他却对女儿说:“我想了想,你还是别来了。”于是他一个人强撑着身体,鼻子里插着氧气管,怀里抱着氧气箱,去排队做检查。

68岁的郭大爷,只养了一个女儿,在老伴去世之后,女儿就成了他在这个世上唯一的亲人。前段时间,他因为身患肺大泡需要住院接受手术。于是有一天早上,女儿就拎着大包小包送郭大爷去医院住院。

父女两一赶到医院,女儿就去给郭大爷办住院手续。但就在她刚交完住院费,并帮父亲收拾好病房的时候,她就发现父亲躲在医院的一个小黑屋里,偷偷地嗑着瓜子。被女儿撞见后的郭大爷,像个犯错的孩子一般看着自己的女儿,他跟她坦白说:“最近戒烟了,你不让我抽烟,但不抽烟我就难受,所以只能靠瓜子解解瘾。”

女儿见到父亲辩解的样子,又气又笑,有些无奈。虽然这些天连续在家里和医院之间奔波,实在是让她心力交瘁,但她还是温和地劝说着父亲不要多吃,并且说自己去帮他买些话梅来吃。

她把父亲在病房安顿好之后,又不得不匆匆地离开医院,因为家里还有两个小孩等着她做饭。而且下午公司还有事,她得回公司处理工作,然后郭大爷就一个人呆在医院住院。

等到医生来查房的时候,医生看到郭大爷一个人孤零零地躺在床上,就问他为什么女儿不请假陪护?郭大爷听到医生的发问,沉默了一会,随后便有些无奈地说道:“她真的很难啊,作为我唯一的孩子,她的压力太大了。这几天我已经耽误了她不少时间,再麻烦她估计公司都要辞退她了,而且她家里还有两个小孩需要照顾,甚至她的公婆身体也不太好,需要她的照顾。

医生听了郭大爷的话,微微地叹了口气,同样身为独生子女的他,对于郭大爷女儿的无奈,表示感同身受。他知道郭大爷的女儿不是不孝,而是分身乏力。

后面医生为了安慰大爷,便用轻松的口吻和他闲聊起来。但两人一闲聊,郭大爷却试探性地问了医生两个令人意外的问题。他跟医生说自己戒烟了,想找点东西吃,问医生能不能嗑瓜子?然后他又问医生能不能喝酒?

医生无奈地苦笑着说都不能,瓜子里有大量的糖分,不能多吃。而酒里面含有的乙醇,更是对人体有着极大的伤害,后天就要进行手术了,而且郭大爷还有冠心病,所以酒肯定是不能喝的。

两个人聊着聊着,郭大爷就突然开始剧烈地咳嗽起来,整个人感觉都无法呼吸,他连忙侧起身子往地上的垃圾桶咳痰,而医生也是立刻上前查看,并帮忙拍背。过了一会之后,郭大爷终于缓过来了,虽然呼吸还是有点困难,但好在比刚才舒坦多了。

平静下来之后,郭大爷告诉医生,想嗑瓜子,想喝酒,不是他嘴馋,而是在老伴走了之后,他实在是太孤单了。因为自己平时也没别的爱好,所以就喜欢抽点烟,喝点小酒,但万万没想到的是,这点爱好却差点毁了他的身体,而且还拖累了女儿。

后面在医生离开病房之后,偌大的病房里就只剩下郭大爷一个人,他带着病痛在深夜里孤独入眠。

到第二天早上,医护人员来给郭大爷做手术前的问诊,问郭大爷感觉怎么样?郭大爷告诉医生,他现在还是喘得厉害,自己想去散散步,但是每走两步,身体就吃不消了,而且更糟糕的是,今天他还有两个检查需要去做。

而谈到这两个检查,医生说做检查得有家属陪着,不能自己一个人去。郭大爷听到医生这么一说,有些闪躲,而且表情明显呆滞了一下。他实在是不想给女儿添麻烦,女儿也不容易,但无奈的是,除了女儿之外,他发现自己并没有其他可以求助的人了。

最终在无奈之下,郭大爷只好问医生,家属需要什么时候过来?他想尽量将就着女儿的时间,把检查给做了。而医生说最好是上午10点,如果是下午的话,可能要等很久了,所以让郭大爷打电话询问一下。

在医生离开之后,郭大爷挣扎了好长一会儿,才拨通了女儿的电话,跟她说医生要求他做检查需要家属陪护的事,做彩超没人陪不行,并且还说医生建议最好上午来。而女儿接到电话之后,也答应过来,并且还说早点来,但话语中也明显透露出一丝无奈。

不过放下电话之后,郭大爷却又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他独自一个人看着窗外,悄悄地抹着眼泪。他痛恨自己的身体不争气,也心疼那个需要工作、养老、养娃、养车、供房的女儿,心想为什么自己在女儿最有压力的时候生病呢?

经过内心一段时间的激烈斗争,郭大爷再次拨通了女儿的电话,跟她说:“我想了想,你还是别来吧,等到做手术的时候你再来。”

就这样,那天郭大爷独自一个人强撑着身子,鼻子里插着氧气管,怀里抱着氧气箱,去排队做着各种检查。他的身体艰难地挪动着,每走几步就不得不停下来喘几口气。此时此刻,郭大爷也希望女儿能够陪伴在自己身边,但为了不麻烦女儿,他宁愿自己一个人去承受这些痛苦。

在做手术的那一天,郭大爷在女儿的陪伴下,被送进了手术室,并且获得了成功治疗。

这就是独生子女最大的悲哀,父母躺在病床上,而子女却只能躺在他们的通讯录里。

生活中的很多独生子女,其实都是和父母分开生活的,子女在外面打拼事业,父母则在家里成了空巢老人。而要是独生女儿的话,父母在年老之后,几乎百分之百会成为空巢老人,因为女儿嫁出去了,不可能父母还跟着女儿一起去婆家住,除非生活不能自理了还差不多。

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呢?对子女来说,自己每天早上一醒来,身边都是依靠自己的人,而且是只能依靠自己的人,而自己却无处可依,压力山大,不敢死,不敢病,小时候父母对你是百分百的疼爱,长大后你对父母就是百分百的责任。对父母来说,每天早上一醒来,家里四处空荡荡,内心无尽的孤独感狂涌而来。

而要是父母生病了,子女因为工作和自己家庭的原因,是无法时时陪在父母身边的,往往只会承担经济费用,在自己必须到场的时候来一下。这对年迈的父母来说,就显得非常可怜了,一大把年纪了,上医院看个病都没人陪。

郭大爷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他只有一个独生的女儿,即便是自己住院做手术,女儿因为自己身上各种压力,也无法时时陪在他身边。只有在非常必要的时刻,他才好打电话让她来一下。

独生子女最大的悲哀,就是老人生病无人陪护照顾的问题,父母躺在病床上,而你却只能在电话里问候,而要是独生女儿的话,这个问题可能会更加突出,因为女的可能会远嫁,那样在父母生病时履行陪护的义务会更加困难,只能用电话沟通。

这个问题就算是有钱也无法解决,因为你是他们这个世上唯一的至亲,没有人可以替代你。就算你有钱请护工照顾父母,也只能让他们在生活行动上得到帮助,无法让他们在情感上得到慰藉。

只生一个女儿,到老了一定会后悔吗?

只生了一个女儿,到老了就一定会后悔吗?不敢说一定会后悔,但后悔绝对是大概率的事。前面已经说了,独生子女最大的悲哀,就是老人生病无人陪护照顾的问题,特别是老伴去世之后,而且要是独生女的话,这个问题可能会更加突出。

如果你只生了一个女儿,碰到这种老年生病无人陪护的悲哀,你就只能后悔当初不多生一个孩子了。要想不后悔,只能保佑自己一辈子不需要生病住院了。但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老年生病,几乎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事,除非你是年老之后死于某种意外事故。

所以,人呢,在年轻的时候,不要想着图轻松,养一个孩子就够了,甚至是只养一个女儿。你年轻的时候图轻松,那就是为你年老时的痛苦埋伏笔。你要是只养一个女儿,那你就要为年老之后做空巢老人、生病无人陪护做好心理准备。

多养一个孩子,其实对子女和对父母都好,对子女来说,将来的养老责任会小得多,有钱的多出钱就行了,没钱的可以多出力。对父母来说,多一个孩子,就多一份依靠,而且容错率还大大提高了,一个孩子靠不住,还能靠另一个孩子,不会让自己成为孤寡老人。

总结

只生一个女儿的人,到年老之后大概率是会后悔的,如果你觉得你不会后悔,那是你现在还活蹦乱跳,不生病,而且老伴还在。等你老伴去世了,年纪大了一生病,就知道只养一个女儿的悲哀了。

所以建议大家,年轻的时候,有能力有条件生小孩、养小孩的,最好还是多生一个,不要让孩子沦为独生子女,这样对孩子,对父母其实都好很多。

经常被别人说只生一个女儿,到老了一定会后悔的,真的会吗?

我是54年出生的人,只有一个独生女,60岁以前并没有后悔只生一个女儿,60岁后越来越后悔当年太老实了,响应什么计划生育号召只生一个好,早知道九十年代企业改制下岗,要什么工作,宁可多生一个娃被开除公职无非就是提前几年下岗,早下岗早创业,塞翁失马焉知祸福,赌一把很有可能是人财两旺。

这几年我和老伴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大毛病没有,小毛病不断,西医检查不出来,中医认为是正常的老年病,腰腿疼,血糖高,血脂高,一个人犯病无所谓,我因颈椎病压迫两腿走路无力,老伴前几天腰疼可难坏了我们老俩口,虽然说有一个女儿住的并不远,女儿需要送上初中一年级的外孙女上学,根本无空也无心照顾我们,到了这个时候才后悔当初为什么只生一个女儿。

我和女儿都不缺钱,只是缺少爱心,女儿和大多数独生女一样,以我为核心,对父母缺乏耐心,一句不中听的话也不想听,父母只能顺着她意,看她脸说话,外孙女上中学以后不需要我们了,我们也确实老了没有能力为她们服务了,将来我们需要她照顾肯定指望不上,现在我已经开始怕她的冷言冷语更不要说以后了,床头尽孝把屎把尿对独生子女想也不敢想,真的好后悔年轻时候的保守,无论男女娃起码有个竞争攀比。

我非常羡慕一个经营中药材的朋友,当年为了生二胎放弃了县中医院院长职务下海经商,现在三个儿子,一个当公务员,一个子承父业当中药材公司老板,一个办中医诊所,三房媳妇争向父母表现,朋友非常聪明对表现好的媳妇偷偷的多给钱,我曾经取笑他说“如果你一个儿子,诺大的家业就是这个儿子的,孝顺不孝都是人家的”。现实生活中的确这样,一些独生女父母经商积攒的家业,女儿根本不领情,在亲情面前金钱一文不值。

50后的人快70岁了,后悔只生一个女儿也晚了,在城市双职工多是独生子女,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住养老院,目前为止住养老院比较好。

经常被别人说只生一个女儿,到老了一定会后悔的,真的会吗?

60岁大妈,丢掉外孙不要的衣服,没想到,转眼看到一个5岁的男孩,穿在身上,而且,还长得跟丈夫很像,她回家询问,没想到,丈夫居然说:都是女儿的错。

黄大妈跟丈夫刘雷结婚近40年,生了一个女儿,两人从中学就开始相识相恋了,感情特别好。

婚后,黄大妈没有工作,全职在家照顾女儿,如今40年过去,刘雷已是董事长,家里条件非常优渥。

有几次,黄大妈带着5岁的外孙在楼下散步,邻居告诉悄悄说:让她注意点,刘雷可能在外面有情况。

黄大妈从来都不信,因为她每天都是看着刘雷准时出门上班,准时下班回家的,她很相信自己的丈夫。

一个月前,黄大妈正在整理外孙的衣柜,外孙的衣服普遍比较贵,丢了可惜,她就想拿去送人。

刚好,刘雷回家看到了,主动提出拿去送给他同事的孩子穿,黄大妈立刻挑了几件好的。

前几天,黄大妈吃了晚饭,独自在小区散步时,碰到了一个40多岁的女人,带着一个5岁的小男孩散步。

黄大妈一眼就认出小男孩穿的衣服,就是她前几天给丈夫送人的,而且,她还发现小男孩的长相,跟丈夫几乎一模一样。

这个发现,让黄大妈吓坏了,她赶紧回家询问丈夫,没想到,一向温和的丈夫变了脸,把她打进医院。

在医院整整住了快10天,丈夫没去看过她一眼,甚至还拒绝给医药费,黄大妈气愤地找到电视台求助。

为了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大家陪着黄大妈回家,一进门,黄大妈就愣住了,原以为会脏乱,没想到家里干净整洁,一尘不染。

她忍不住告诉大家:丈夫以前从不做家务,这次特意把家里收拾得这么好,肯定是反省过了,想挽回她,跟她继续生活。

在家等了大半个小时,刘雷回来了,一起来的还有黄大妈的姐姐和姐夫。

一见面,刘雷就坦然地告诉大家:他已经给妻子道过歉了,并且,还承诺补偿一笔钱,照顾妻子一辈子。

黄大妈还没来得及说话,她的姐姐和姐夫,就开始劝说黄大妈,希望她能原谅刘雷的一时冲动。

可是,黄大妈拒绝了,她没办法接受刘雷的那个儿子。

听到妻子的话,刘雷突然情绪激动地解释说:那个孩子的确是他的,他知道自己犯了错,已经跪地给妻子ke 3次头了。

妻子却仍然不原谅他,还在外面四处宣扬,让他的好名声都扫地了,所以才忍不住对妻子动了手。

随后,刘雷还透露说:他和妻子原本感情很好,就是女儿从中挑唆,才让妻子不原谅他。

5年前,30岁的女儿刘莉找了一个对象,家里很穷,刘雷并不愿意,因为,女儿和妻子都没上过班,靠他一个人辛苦赚钱养家。

可是,妻子却站在他的对立面,执意支持女儿结婚,婚后不到5年,女儿又要离婚,他不同意,妻子却全力支持女儿离婚。

最后,女儿女婿离婚时,妻子和女儿硬是让他拿了59万给女婿做补偿,让他心里很不舒服。

妻子每次都护着女儿,完全不考虑他的心情,离婚之后,又让他出钱出力,抚养女儿和外孙。

说到女儿时,刘雷忍不住长叹了一口气说:他以前很爱女儿,为女儿付出了很多,还给女儿开了店面和一台奔驰,房子也都是他一个人出钱。

可是,女儿就是不争气,让他很失望。

自从妻子得知孩子的事后,女儿怕孩子跟她争财产,更是添油加醋,数次挑唆妻子跟他结束婚姻。

他跟妻子风风雨雨走过这么多年,其实,并不想分开,只是想要那个孩子,对孩子的母亲没有任何感情。

但是,如果女儿执意让妻子跟他分开,他就立马去把女儿的店铺和车子毁了,反正也是他一个人出的钱。

说着,刘雷开始哽咽起来:他知道是自己做错了事,可女儿如果没有伤他的心,他也不会想再要个孩子。

事已至此,孩子的存在是无法避免的,如果妻子愿意接受,他会和原来一样,每天准时回家陪伴妻子。

如果妻子不接受,他就只能结束这段婚姻,给妻子一笔补偿,他希望妻子能好好考虑一下。

这时候,女儿刘莉赶了回来,她开门见山的告诉大家:她的婚姻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原生家庭的关系。

原来,刘莉和男友谈了7年后,才带回家告知父母,父亲很不满意,但却没有心平气和的劝她跟男友分开,而是强势的训斥她。

让她有了逆反心理,非要嫁给男友,5年后她就后悔了。

所以,在刘莉看来,她的婚姻失败,责任大多在父亲身上,如果当初父亲能好好跟她商量,她或许会听从父亲的意见,跟男友分开。

并且,刘莉还坦然地告诉大家:她其实并不知道父亲这么有钱,她也没想过要跟那个孩子争夺。

只是觉得母亲很可怜,每天在家做家务,照顾父亲,辛辛苦苦为这个家付出,以后这个家却都不是母亲的,她才希望母亲分开。

如果父亲以后好好对母亲,她愿意带着孩子搬出去住,不让母亲护着她,惹父亲不高兴,也不影响父母的晚年生活。

同时,刘莉说她能理解父亲想要儿子的心情,但是,不该污蔑她,说对她失望了,才想再要个孩子的,她从小也没感受到什么父爱。

第二天,大家见面协商时,刘雷明确表示:他真的不想跟妻子分开,希望大家帮他劝说妻子回家。

黄大妈却拒绝说:她一想到那个孩子,居然跟她住在同一个小区,心里就难受,没办法继续住下去。

不管大家怎么劝说,最终,黄大妈还是要求离婚,并且提出让丈夫补偿她200万,然后把老家的房子也给她。

刘雷摇头拒绝了,因为前段时间女儿离婚,他才给了59万,还给妻子30万养老jin,公司还有很多债务,所以,只能给妻子50万补偿。

双方陷入僵持中,最后,经过大家的劝说,刘雷愿意给妻子100万,如果妻子还不同意,就只能走法律程序了。

刘莉劝说母亲:如果想为自己出口气,就不要钱,走法律程序,让父亲承担相应的后果。如果想要钱就签字,无论如何,她站在母亲这边,尊重母亲的选择。

黄大妈犹豫了很久,还是选择要100万,协议签好后,她拿着协议书忍不住哭得泣不成声。

有人问:只生一个女儿,到老了会后悔吗?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有后悔的,也有不后悔的,就像文中的夫妻。黄大妈从怀孕开始,就全职在家,女儿出生后,都是她全程照顾的,所以,她宠爱这个女儿,女儿要什么,不管对不对,她都想办法满足,所以她不后悔。刘雷之前也很爱女儿,不然也不会给女儿车子房子,只是女儿让她失望了,不工作就算了,还把婚姻不顺归结到他身上,跟他有了隔阂,这才让他有了别的心思。而女儿刘莉也的确是离谱,父亲一个人支撑整个家,她口口声声说缺少父爱,原生家庭的问题,让她的婚姻失败。她没想过,丈夫是她自己谈了7年的,是她自己选的,父亲反对过,是她自己不听的,不该离婚后,反而指责父亲婚前没有好好劝她。妻子和女儿的态度,让刘雷认为女儿已经没办法改变了,他要重新培养一个孩子,可他却没想过教育问题。如果,他不能把孩子从小就教育好,以后还会是第二个刘莉,所以在我看来:只生一个女儿只要教育好了,老了就不会后悔。

最后:

其实,文中的一家三口都有各自的问题,大家应该自我反思下,想办法处理,而不是用结束这段婚姻来解决问题。你认为呢?

经常被别人说只生一个女儿,到老了一定会后悔的,真的会吗?

我就是一个闺女,没有什么好后悔的。

1,生男生女,命中注定。我64年生。家里有兄妹四个。那时国家鼓励多生育,农村为了生个男孩也是够拼的。我村就有纪姓两兄弟堪称经典。哥哥生了九个女儿 ,弟弟生了七个女儿,第八个是男孩,是我同学,小名八儿。

我家兄妹四个,爸爸解放前读过几年书,给我们取了很有诗情画意的名字,清风明月。细思极恐,命运已经注定,大哥清,一生清贫;二哥风,早已瘫痪;我是明,前程光明;妹妹月,岁月静好。

到了我们这一辈,赶上计划生育,只能生一个。那又怎么样?大哥生个男孩,到现在还没能成家立业;二哥女孩,非得生个男孩,为此房子给扒了;我是女孩,没想过再生;妹妹生男孩。

2,儿女是否孝顺,咎由自取。父母七老八十,谁来抚养?大哥穷,不出钱不出力;二哥瘫,在家24小时守着父母,光出力不出钱;我在天津,只能光出钱不出力,每个月2000,3000的,老头(母亲过世了)活得很滋润,妹妹每个周末都回家,又出钱又出力。兄弟姐妹没有办法斤斤计较。

闺女虽然没有好好上班,一心钻进钱眼,搞对象也是把钱放在第一位,气得我们目瞪口呆。可以说是不顺(也就是逆反或者忤逆),但孝做得不错,刚刚结婚,就知道每个月给父母花钱,通过微信亲情卡,每个月给她妈妈2000,给我1000。我虽然工资高,但天天买东西花闺女钱,心里有浓浓的暖意。

3,怎样养老,未雨绸缪。刚刚女儿说,假如以后你们有一个先走,我回照顾你们,也支持你们找一个伴。我的个去,心思够重的。

我们有退休金,上养老院也不错。问题是必须有人给送进去吧。送进养老院,也必须有亲属隔三差五来探望,否则只有被虐待的份。这样看,儿子闺女差不多。

楼上大爷、大娘有点悲催,儿子一家移居德国。大娘想住院,又怕大爷在家没人照顾,有时候,钱都解决不了问题。以后怎么办呢,我也为他们挠头。

经常被别人说只生一个女儿,到老了一定会后悔的,真的会吗?

婶子当年笑我妈傻,东躲西藏地生二胎,如今逢人就诉苦:“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年轻时生一个娃享福,老了关上门独自哭,悔啊!”

婶子68年的,比我母亲小了4岁,可很多人都以为婶子比我妈大。婶子当年嫁到叔叔家时,我妈已经生下了我哥哥,那会子刚好怀上了我。很不巧的是赶上了计划生育严打时期,隔三差五地就有人来家里“闹事”,责令我妈妈打掉肚子里的孩子。

为了躲避检查,每次听到风声,妈妈就跑到后山的山洞里躲几天。最后生下我之后的第二天,家里喂养的三头猪被计划生育办的人员赶走了,妈妈为此哭得肝肠寸断。婶子见了,笑话我妈:“你哭也是白哭,我早跟你说了,生一个就得了,非得自己给自己找罪受。”

第二年,婶子怀孕了,生下了堂妹,奶奶送去了鸡蛋,给婶子说了一句话:“一儿一女一枝花。”她老人家的意思是让婶子追加二胎,再生个孩子,彼此有个伴,当然是男孩,那就人生圆满了。婶子却固执地说:“以后都不要在我面前提二胎的事了,谁爱生谁生,我反正不生了,自己都养不活,还养那么多孩子,日子还要不要过啦。”

随着我和哥哥渐渐长大,家里的生活压力与日俱增。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是每次到了交学费的时候,我和哥哥会被老师赶回家取学费,而爸爸总是很为难地告诉我们:“跟老师说,再等几天,爸爸一定凑齐。”每当这时候,婶子总喜欢跑来奚落我爸妈:“生一个多好,老师让交学费第一天我就自己去学校交了。”

那时候,我和哥哥每天放学了都会去堂妹家玩,因为婶子家买了一台彩色的熊猫牌电视机,而我家是黑白电视机,而且要在屋顶不停地扒拉两根铁丝天线,才能接收到信号的那种,不然就是一片雪花,家里的电视就是个摆设,根本看不了。

后面村里越来越多的人南下广东打工,爸爸和妈妈为了送我们读书,也选择了外出务工。我和哥哥则成了留守儿童,由奶奶带大。只有到了过年的时候,才会短暂地见到爸妈几天,那时内心非常不舍,觉得和爸妈在一起的时光太奢侈了。

慢慢长大的我,不仅羡慕婶子家有彩色电视机,更羡慕堂妹有爸妈一直陪伴在身边。叔叔是位木匠,平日里在镇周围接活给人打沙发柜子挣钱,婶子则在家种着一亩三分地,他们家的日子过得不说富足,但是自由自在,似乎压力不大。

正因为家里穷,所以很想要过上好日子,于是我和哥哥很认真地读书,想着用知识改变命运。抱着这种穷则思变,努力方可出头的想法,我和哥哥在学习上你追我赶,互不相让,最终都读书出来了。

可是很遗憾的是堂妹在初中三年级时遇到了一个比她大了十来岁的社会青年,然后早恋,终止了学业,我毕业的时候,她已经是一个5岁孩子的妈妈。我觉得妹妹结婚早有点可惜,可是在我26岁结婚时,婶子却说:“女孩子迟早是要结婚的,以后你孩子20岁,你都快50岁了。妹妹不同,她孩子20岁,她自己还没有40岁,生得早享福早。”

对于婶子这种奇葩的逻辑,我不置可否,因为她的为人处世和看待问题的方式和别人总是不同。然而,他们家因为妹妹是独生子女,上演了一出闹剧,闹得村里人人皆知。

在我结婚的那年大年初二,我和老公回娘家拜年。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做菜,刚摆好团圆饭,准备开吃。婶子哭哭啼啼地跑进来了,“大哥,嫂子,你们快去帮我们喊人,跟我们一起去亲家家里抢人。”

这话说得我爸妈还有奶奶是一头雾水。“抢什么人?发生什么事了?”

最后在婶子的哭哭啼啼中才得知,原来大年初二本该是妹妹回娘家来拜年的日子,而亲家家里不让妹妹回家。就因为妹夫家也只有他一个儿子。我婶子到处说想把妹妹生的孩子改成跟他们姓,这件事传到了亲家的耳里。俩亲家为了争孩子跟谁姓,在大年初二打了一架。

奶奶直接把婶子骂了一顿,“孩子当时那么小结婚,我劝你好好管教,再等等,懂事了再成家,你不听,还说女儿迟早要嫁,收点彩礼钱,让她过自己的日子去。现在又头脑发热,要争孙子的姓,你当初明明白白嫁出去的女,如今以什么名义争?又不是招的上门女婿。改姓也要和亲家坐下来好好商量,看是不是生个二胎跟你们姓。叫一帮人打架抢人算什么?”

最后,在奶奶的出面下,我们一家人去到妹妹的婆家,给他们正式的拜年,并和亲家协商了生二胎的事宜,看能不能第二个孩子跟我妹妹姓,没想到亲家也是丝毫不退让,无论怎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都是油盐不进。气得婶子骂骂咧咧,我们一行人拉着婶子悻悻然回家。

此后,有大半年的时间,妹妹都没回家,尽管婆家和娘家就距离十来分钟车程。对于孩子姓氏的问题,妹妹没有明确的态度,她左右为难。但是她表示以后双方的父母,他们两口子都会尽到养老的义务。

年底,妹妹怀孕了,并在次年9月生下了一个男孩,一家人抱着孩子在医院走廊里高兴地走来走去,我们去医院探望妹妹和孩子的时候,婶子冲上来跳着跟奶奶说:“老娘,我们家有后啦,是个儿子,一定要跟我们家姓。”

这个二胎小男孩的出生,那真是欢喜里面掺着忧,俩亲家在孩子满月酒那天又一次闹得不欢而散。尽管是在酒店里摆的宴席,可俩亲家都抢着要摆账本接礼金,都要以爷爷奶奶自居,都要坐上席。

一出接一出的闹剧,奶奶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找到叔叔婶子,给他们做了思想工作。“你们两口子这么闹也没有意思,孩子是你们家丫头生的,跟谁姓都是你们俩的后人,身上流着你们俩的血,我一个80多岁的老人家都看得开,你们咋想不通?俩亲家一起努力,把孩子抚养大,培养成材才是最重要的。”

或许是听了奶奶的话,婶子自此不再纠结孩子的姓氏了,并主动把两孩子接到自己家里,由她来帮带。因此两孩子改口,双方都开始叫爷爷奶奶。但婶子这人骨子里爱钱,她帮带孩子,要求亲家每月给她支付2000块钱,亲家家里也同意了。

婶子逢人就炫耀:“我现在好了,俩孙子都这么大了,也都是我带的,以后跟我亲。而且孩子在我家,丫头平日里也是回我这里,过年也是我家里热闹,我人也得到了,钱也得到了。”

她的如意算盘总是打得这么好,可是人生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总有那么一二件不顺心的事发生。

随着大侄女长大,妹妹和妹夫决定把孩子送到城里去读初中,需要一个人陪读。婶子不想放下家里的活,只能让亲家母跟着去了。两个孩子都去县城读书后,天天和奶奶在一起相处,感情越来越好。以至于婶子去县城看孩子,孩子冷落她,不怎么搭理她。她回来就在我奶奶面前哭诉:“都是白眼狼,没跟着我们姓,怎么都喂不家。可能是亲家母指使的,孩子们知道什么?”

奶奶又一次劝告了婶子:“你这个思想不对,你总是抱着一种要争孩子的心态,孩子也会觉得你可怕。早知道今日,那当初怎么不听我的话,生个二胎呢?两个孩子一个留在家,一个嫁出去,就不至于这样出洋相。”

对于奶奶说她当年图自己轻松没生二胎这件事,婶子是不认同的。然而,很快,她就意识到了妹妹的难处。

妹妹和妹夫在镇上开了一家餐馆加夜市,那真的是夜以继日,一天休息不了几小时。公婆在邻镇工厂做点活计还能补贴一下小两口,叔叔婶子则就是指着妹妹两口子来援助了。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就在今年夏天,妹妹的公公在工厂里突然晕倒,紧急送往医院,检查出来脑出血,要送往市医院住院,妹夫只能紧急赶往医院去照顾他的父亲。因为他的母亲也年纪大了,不能经常熬夜,而且两个孩子上下学接送离不了人。

可屋漏偏逢连夜雨!婶子坐别人的摩托车去镇上赶集,偏偏在山脚下和别人的小车撞上了,从摩托车上摔下来,把腿摔成了粉碎性骨折,也住院了,要做手术,需要人照顾个把月。叔叔平日里懒散惯了,是那种给自己洗把脸都嫌麻烦的人。妹妹只好关了店门,去照顾婶子。

我们家人去医院看望婶子,我让妹妹到我家里去睡一会儿,好好休息下,我帮忙看着。护士过来吊水问了一句:“你是她的小女儿啊?”我愣了一下。婶子接过话茬,“是我生的就好了,她是我大娘家的,我丫头的姐姐。”“哦,那看着比你女儿年轻。我还以为是你小女儿呢。”

护士走后,婶子拉着我的手,一直诉苦:“我当年没听奶奶的话,再生一个孩子。现在想有个自己的后人都争不到,让他们两口子生三胎,妹妹又觉得压力大,而且要我和你叔叔出钱养,我们老了哪里有钱哦?这还不是最主要的,你看现在,他那边一生病,我这边一生病,妹妹店面都关了,正好是暑假夜市旺季时间,损失不小啊!妹妹虽然比你小,但是压力比你大,两口子两个孩子,还有双方的父母要养老,她不容易,以后你和哥哥多帮衬她。”

婶子像吃了黄连一样,一肚子苦水倒都倒不完,她说得情真意切,我只好一直宽慰她,并告诉她:“放心,我和哥哥会照顾好妹妹的,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婶子则是一阵感叹:“我当年笑你妈妈吃糠咽菜,猪都被赶走了,还要生下你,现在看来真的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年轻时候享的福老了真的是要加倍奉还的。我算是领悟到了你奶奶的那句话“一儿一女一枝花啊,多生几个孩子好。可惜我现在想生生不了了。”

所以,就题主所问:经常被别人说只生一个女儿,到老了一定会后悔,真的会吗?

就我叔叔婶子的生活经历来看我觉得只生一个孩子,老了会后悔。子女是两口子命中的福气。有了子女,家庭里才有欢声笑语和烟火气息。生养孩子虽然辛苦,但人的使命就是做好一代接一代的接力者,完成爱的传承。“十年栽树,百年育人。”培养几个优秀的子女,老了才会感受到生养儿女和育人的真正涵义:为了孩子吃的苦,一切辛苦都值得,多生子女,辛苦加倍,幸福也是加倍。自己这一辈子,也才会活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在组合成新的家庭后,确实会面临双方父母的养老以及子女的培养,孩子肩上的担子会很重。但现在很多家庭都是这样,这是不可避免的现实。作为双方父母,在照顾好自己身体的情况下,希望能适当地帮助和拉扯孩子们。

关于独生子家庭,孩子姓氏的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理解和通融,很多家庭都是默认了一方跟父亲姓,一方跟母亲姓,避免争端。其实从血缘关系来说,子女生的孩子都是自己的后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一样。要正确看待孩子姓氏的问题。共同把孩子培养成材才是最重要的。

多生子女,把他们培养成人,这个过程虽然很辛苦,但是当你老了躺在床上的时候,看到子女在四个老人和多个孩子间来回奔波,还要兼顾着养家时,你一定会心疼孩子的付出和辛苦。多生子女,孩子小时候有个伴,长大了家里有什么事情,也有个可以商量的人,挺好的。

播撒一粒种子和播撒两粒种子,付出的辛劳其实差不多,但收获的喜悦是截然不同的。

但无论生养几个子女,都要好好培育。因为用心的付出才会得到有爱的回报。大家认同我的看法吗?欢迎评论分享探讨。谢谢!

经常被别人说只生一个女儿,到老了一定会后悔的,真的会吗?

我父母就我一个女儿。现在父亲瘫痪在床,主要靠我妈照顾。

家里的东西什么坏了,主要靠我老公维修。她要去外地她的兄弟姐妹家,主要靠我老公开车去。

她经常觉得麻烦我老公不好意思,她由衷的说“毕竟是女婿,不是儿子”。

做为亲生女儿的我,又矮又弱,根本扶不起来一个左半边瘫痪的病人。我能干的就是给他换个尿不湿,洗个屁股。我有两个孩子,我自己带大的,所以这事我在行。我挣的也不多,我在钱上给家里做的贡献就是,单位发的洗衣液洗头膏,赶紧拿回娘家;自己在网上买一些吃的,赶紧拿回娘家。

我有两个娃,一个没读幼儿园,我妈还经常帮我看老小。如果赶上老大幼儿园放假,她还会帮我看老大。我每天下班去娘家接孩子的时候,孩子开心的说“姥姥姥爷再见,我明天再来!”

我妈挥手,自言自语道“外孙子是狗,吃了就走。”

我妈经常一边伺候我爸,一边跟我说“要是你爸没有这个病,我把咱们的两个小蛋蛋就能好好照顾了。”我笑笑。

因为在我爸(19年之前)生病前,我妈可忙了,可没时间帮我照顾孩子。她那时候听她朋友说去外地做挤奶师能挣钱,她跑去挣。每个月她会回来一次。这一次,她在我家住一两天,然后再出发。别说帮我带孩子了,我都看不到她。

19年前,我结婚三年抱俩儿,我自己在家带娃。并没有麻烦她,我懂她想挣钱的心,我也懂她在家的处境,所以我成全她。

我父亲生病以后,她才回来,照顾我父亲。我孩子也大了点,我也需要上班了,她和我婆婆就轮流帮我带孩子。

我问她后悔生我可没有。我觉得她可能后悔了吧。毕竟生个儿子会更“硬气”。

可是为什么生儿子会硬气呢?因为她会为儿子付出的多,所以硬气。比如钱上,她会攒钱给儿子娶媳妇买房子。比如学业上,她会好好照顾儿子,让儿子有个美好未来。

包括我的父亲,都不好意思跟我提要求。因为我从小到大他们很少为我操心,他们也很少陪伴我。我自己一个人上学一个人放学,家里也我一个人。他们去哪里了?白天工作了,晚上吃着火锅唱着歌。我写作业到十二点多的时候才会见到他们。我的晚饭不是锅里的剩饭就是外面的米线、牛肉面、凉皮子、方便面。

他们经常说“就一个女儿………”(此处是不用省吃俭用不用用心陪伴的话)。

我从小就知道,很多父母不是不重男轻女,而是无男可重,所以只能轻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