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常见的臭屁虫有什么用?

说起臭屁虫,在农村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而让它这么出名的,不是它有什么特别大的价值,而是因为它的味道,实在不是一个“臭”字就能概述的。

臭屁虫,学名椿象,不少地区也叫作臭大姐、臭姑娘,也有叫做“九香虫”的,是一种蝽科的臭虫,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大农村地区。

臭屁虫之所以这么臭,是因为臭屁虫胸部处有一个臭腺,在受到外界刺激的时候,臭腺中就会放出臭虫酸,味道臭不可闻、经久不散,以此来来驱赶敌方。

那么这种“臭”大街的虫子,有什么作用呢?

一、药用价值:在《中药大辞典》中有记载:九香虫(也就是椿象)性温,味咸,无毒,有理气止痛之功效。

二、食用价值:没看错,这种以“臭”闻名的虫子是可以食用的,不仅可以食用,还在一些地区是有名的名吃。不知道大家听说过“油炸五香虫”没有,这种小吃中的“五香虫”指的就是臭屁虫。有经验的人把臭屁虫经过热水处理之后,不仅可以将其臭味散去,油炸之后还会出现异样的香味,所以让很多人食指大动。

不过就算臭屁虫可以称为一种药食同源的东西,但是对于这种“黑暗美食”,相信大多数人都不敢去尝试。如果有吃过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说明一下感受!

骏景——殷

农村常见的臭屁虫有什么用?

臭屁虫在我们胶东农村习惯上叫它“臭大姐”,不过人家有一个学名,叫“椿象”。也有的地方叫它屁巴虫、打屁虫、九香虫等,不过再怎么叫,它身上的臭味儿还真叫人敬而远之。这一点,想必农村的小孩子们都领教过臭大姐的厉害吧?它的身上有臭腺,每当它遇危险的时候,便分泌出臭液,借此机会自卫逃生。

像这种臭名远扬的臭屁虫,在农村最是常见,它有什么用呢?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这种臭名远扬的臭屁虫有些人竟然将它捉了以后,稍加处理,上油锅炸了吃!有一段时间,这臭屁虫被炒的最火的时候,竟然都卖到了二三百元一斤的“天价”。

当时,有传言说这臭屁虫吃了以后能够起到强身健体、滋阴壮阳的作用,还有人说“有钱人吃鹿茸,没钱人吃屁巴虫”,都将这小小的臭屁虫与鹿茸相提并论,一时间人们有勇气的纷纷动筷尝尝这油炸臭屁虫到底是啥口味。而那些不敢下口的人,只能是问别人,到底这玩意儿吃了有没有感觉。到了饭店里,油炸的“打屁虫”一盘只有二三两,价格少则50元,多则上百元。

像吃臭屁虫这种“美味”,需要的还真是勇气,吃过的人都说臭屁虫味道出奇的好。不过,《本草纲目》中也确有记载,臭屁虫能治脾肾亏损,有温中壮阳之效。不过。在吃臭屁虫之前,是要将它的臭味处理干净的。处理臭屁虫的臭味的土办法是将抓来的臭屁虫先放入冷水中,再慢慢加入热水,随着水温的升高,臭屁虫的臭味也慢慢排除干净,这样才可以做了吃。

臭屁虫是一种药食同源的昆虫,在医学上可以入药。在农村,有一些患有慢性气管炎的人,经常将臭屁虫用火培焦,再研成细末状服用,用它来清肺、平喘。

对于臭屁虫这种人们口中的美味,你敢下口么?欢迎朋友们留言一起参与讨论。

农村常见的臭屁虫有什么用?

臭屁虫俗称打屁虫、臭大姐,小时候每次捉它玩的时候,都会放出一股难闻的气味,这种气味并不像厕所中的氨气,而像是一种刺鼻的化学合成物质,气味特别奇怪。为什么臭屁虫会有这么难闻的气味,其主要原因是臭屁虫的结构上有一种特殊的腺体,位于后胸腹面;当受到外界刺激后,这些腺体就会释放出臭味来赶走敌人。如果小朋友不小心放在嘴里咀嚼,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让人终生难忘。

在很多人眼里,这种臭屁虫简直一无是处,除了玩耍、捉弄别人。但是在中医中确实一味难得的好药材。在临床运用中,我们常常用来治疗脘腹疼痛,相对于草本药材,九香虫作为虫类药物其功力之强劲是远远大于草本药材,特别是对于胃脘疼痛、胸胁胀满、气滞腹痛、痛经等疾病。

中药九香虫为蝽科昆虫九香虫的干燥体。主产于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地。

【别名】打屁虫、屁巴虫、蜣螂虫。

【性味归经】味咸,性温。归甘、脾、肾经。

【中药功效】理气止痛、温中助阳。主要用于胃寒导致的脘腹胀痛、气滞腹痛、肝胃气痛、腰膝酸痛等病症。

《贵州中草药名录》:“平肝止痛,理气温中,温肾壮阳。治胸腹痞满,痰凝气滞,肝气痛,阳痿。”

1.理气止痛:九香虫其药性温而通利,能行气散滞而止痛,适用于寒郁中焦或肝胃不和所致的脘腹胀痛、胁肋疼痛等症,可配木香、川楝子等同用。

2.温中助阳:本品性温入肾,能温肾助阳,用于肾阳不足、阳伟尿频等症,可配仙灵脾、巴戟天等同用;用治肾虚腰痛,可与杜仲、补骨脂等同用。

常用九香虫的方剂:

乌龙丸:九香虫、车前子、橘皮、白术、杜仲治膈脘滞气,脾肾亏损。

慢性胃炎:九香虫、苏梗、香椿花、鸡内金、木香、三棱、莪术、太子参、生麦芽。

胸胁骨骨折:九香虫、冬瓜子、川续断、白芍、苏子、川芎、延胡索、苏梗、桃仁、杏仁、陈皮。

现代研究表明,中药九香虫含九香虫油,油中含硬脂酸、棕榈酸、油酸、蛋白质、甲壳质等,其臭 味来源于醛或酮。中药九香虫对金黄色 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并有促进机体新陈代谢的作用。

九香虫作为一种虫类药物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方面是有很好的疗效的。在运用参苓白术散、理中丸等常见的中药方剂时,不妨配合使用一些九香虫,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本人中西结合男科研究生,国家三级公共营养师,目前在三甲医院工作,关注@中西结合男科廖医生,了解更多男性健康知识,学习中医养生,请各位大佬关注我哟!点赞+收藏+转发,让更多人受益💖

农村常见的臭屁虫有什么用?

我很难想象,名气很臭的“臭屁虫”是如何变成美味佳肴的,确实有人吃过这玩意儿,据说是助阳之物,我查了查,还真是!臭屁虫还有个反差很大的称呼,叫『九香虫』,香和臭的区别太大了。

我见过的臭屁虫大多栖息于树上,在荔枝树和龙眼树上常见,也不知道它在啃食树皮还是干嘛,总是趴着一动不动,你以为它好欺负,要去招惹它,这么做的话那就惨了,因为它会放出“臭屁”。

那种“臭屁”奇臭无比,我想那应该算是它的防御系统了,这么做或许能劝退那些打它主意的人,从而保护自己,现在基本上没人玩那东西了,臭的东西在人的印象中很脏,所以大家不会去触碰它。有的臭屁虫祸害庄稼,被杀虫剂给除掉了,不给人有机会去抓它,可能你想不到,就这臭屁虫,在古代可是药材,会被人们争着抢夺。

之前一直不知道为什么叫『九香虫』,直到了解臭屁虫的医药用途,我才理解了“香”字的由来,原来古人在入药前先炮制,比如用酒炮制或者是炒制法,都能让臭屁虫的虫体散发出一定的香味,仿佛脱胎换骨似的,和原来的臭味大有不同。

说到它的用途,我首先想到的是食用,确实有些人对臭屁虫的虫体感兴趣,反正我肯定是下不去口的。

像蚂蚱、蚕蛹、金蝉以及臭屁虫这些,有的人就喜欢油炸着吃下肚,对我而言,还是医疗用途更重要。

臭屁虫(九香虫)是的确是助阳之品,其温中助阳兼理气之功,对气滞、体寒的人帮助很大,以前人们有胃寒胀痛,肝胃气痛的情况就常用到它,此外,腰膝酸痛也是它的应用之一,这些在《中国药典》和古籍中也都有较详细的记载。

臭屁虫曾经的用途很广,现在药材资源比以前多,有『九香虫』之称的它不再被很多人捧着了,毕竟味道是真不好闻,用它的人也越来越少,你吃过这个东西吗?留言说说它是什么味道,真的香吗?

农村常见的臭屁虫有什么用?

臭屁虫中医处方名为九香虫。又名黑兜虫、瓜黑蝽、屁板虫、蜣螂虫、打屁虫、屁巴虫。为半翅目、蝽科昆虫Aspongopus chinensis Dallas的干燥完整虫体。

〔形态特征〕大如指头状,样子似水龟,身青黑色者为佳。

〔主产〕贵州、云南、四川、广西等地。于贵州省赤水河中的最佳。

〔采集加工储存〕冬季从河滩石下捕捉,开水烫死,干燥后,置石灰缸中保存。

〔性味功效〕温、咸,无毒。入肝、脾、肾三经,壮元阳,通气滞。

〔主治〕脾胃气滞,胸腹气滞,脾肾亏损。用于脾胃虚弱,腰膝疼痛,胃痛,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肠粘连,消化不良引起腹痛、胃炎、肠炎等。

〔用法〕九香出宜炙熟嚼服,或研末入丸、散,或酒浸服用,或水煎,每剂3~9克

农村常见的臭屁虫有什么用?

我们家乡叫臭屁虫为臭虫,因为它很臭,当然其他地方也有不同的叫法,如放屁虫、臭姑娘、臭大姐、臭斑虫等等,喜欢栖居在桑树、椿树、榆树上,偶尔也喜欢栖居在成熟的稻谷上。

我记得小时候割稻谷,经常能碰到臭虫,如果有臭虫不小心爬到手上、脸上、衣服上,就会不自然想把臭虫甩掉,然后就会发现被臭虫爬过的地方,特别的臭,味道很刺鼻难闻,就算是简单用水冲洗后,臭味依然存在,因此对这种臭虫简直讨厌到极点。

生活在农村有时候家里也会飞进一些臭虫,因为农民一般把收获后的稻谷堆放在家里,把臭虫招惹来了,然后臭虫又不小心飞进卧室,在被子上休息,把臭虫赶走或者打死,被子都臭掉,所以臭虫特别可恶。

那臭虫这么臭,人人憎恨,难道就没有一点作用?实则物极必反,因为臭虫可以做成一道可口的美食,受到了很多食客的欢迎,因此具有“九香虫”的美称,一斤湿的臭虫,卖100-200元一斤,而干的臭虫甚至卖到200-500元一斤,在餐馆里吃二两油炸臭虫就要50-100元,可见臭虫是非常值钱的。

看到臭虫这么值钱,我就感觉以前浪费了很多赚钱的机会,我记得割稻谷的时候,很多臭虫都喜欢栖居在稻谷上,用打谷机把稻谷打下去的时候,打谷机的谷箱中有很多臭虫,可是农民并不在意臭虫,只在意稻谷,把稻谷和臭虫一起装袋,然后在太阳下暴晒,把虫子赶走。

现在的稻谷又不值钱,晒干后才1.2元一斤,如果能把臭虫全部抓起来,然后晒干后拿来卖,也能赚不少钱,甚至比稻谷还值钱也有可能,这样既赚了稻谷的钱,还赚了臭虫的钱,真是两全其美呀,你觉得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