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陆军为何会以法国为师?
日本学习法国是有非常久远的历史的,从明治维新开始,日本陆军学习的对象就是法国,但学没两年就开始学德国人,德国人一战被打成狗,日本人亲英远德,他们自然又跑去学法国。
实际德川幕府时期日本人就在学习法国,包括他们后来传统的“屁帘”也是学习法国的结果。
明治维新以后,1870年,明治天皇决定推行一系列的军改,通过“版籍奉还”的策略,打造一支“御新兵”,并废除取缔各藩的私兵。这种做法实际是日本军队从封建时代迈向近代的一个重要台阶,实现了国家军队的正常化和近代化。
来自长州藩的军队在这个过程中被改造成了日本的陆军,他们与萨摩藩形成的海军互不买账。既然海军马鹿学习了英国军制,那么陆军男儿自然要展开自己的精英教育,学习当时世界最强的法国陆军。
所以那个时代的法国为日本留下了不少印记,比如法式的军服和法式的武器。甲午时期日本使用的“村田13年式步枪”,由法军焦尔朱·鲁邦大尉等人的参与指导,基本山寨自当时法国的主力装备“夏塞波步枪”,这款步枪在冯子材的“镇南关大捷”中被法国人使用。日本山寨后,在枪身打上铭文“大日本帝国村田铳”。
不过除了仿制枪械,日本人还从搜刮而来的18万支外国枪中挑选了一下,焦尔朱帮助他们选择了英国的恩菲尔德、施耐德、德国德莱塞、美国雷明顿、法国夏塞波几种枪型。可能是源于当时对“世界最强陆军”的崇拜,尽管夏塞波问题多多,屡屡出现射击事故和气密性问题,日本人仍然将之作为了自己的国产山寨模板。
那个年代日本人名头上是学习法国,但本质和大清没什么不同,只要是洋人都能上,法国的美国的德国的教头、荷兰的比利时的军工技术员,这些人再加上长州藩自己搞的精英教育,完成了日本陆军的第一步进化。
不过日本人是善变的,仅仅在一年后的1872年,因为普法战争中法国大败,日本迅速将目光瞄准了新兴的普鲁士王国,日本人只崇拜强者,他们认为德国人崛起的方式和他们铁血的军制特别适合自己。
像1870年赴德留学的桂太郎就曾经进言:“德德国军制为欧洲之楷模,日本陆军宜学习德国军制并扬长避短,创立日本特殊之军制。我国陆军采用德式军制,并不仅因其军制为欧洲各国之冠首,还因其立宪君主制之政体、君民一心之国民性与日本相当一致。”
桂太郎1873年归国后,在山县有朋带领下专门从事军事改革工作,自此以后日本其实就甩开了法国军制,一门心思的捣鼓普鲁士军制。桂太郎后来一路坐火箭,晋升陆军少将、陆军总务局长、陆军省军务局长、第三师团长、台湾总督、东京总督、陆军大将、提名元帅,直到成为日本历史上在位最长久的首相,日本陆军也从学习普鲁士中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桂太郎不同于之前那种粗糙的聘请洋人闲散军官做教头的搞法,在此期间日军专门派人赴德考察陆军,并从军校中招募教官,并在1885年签下了德国军事权威人物梅克尔为陆军大学教官。在梅克尔影响下,日本军制开始了从“镇台”到“师团”的演变,到1888年,以东京镇台改变的日第一师团诞生,标志着日本军事已经完成了近代改革。
但这个桂太郎也为日本军制的又一变化埋下了伏笔,因为他特别推崇“英日同盟”的政策,所以逐渐造成了与“老师”德国的矛盾。
所谓《英日同盟》其实与“瓜分中国的狂潮”密不可分,核心思维就是日本和英国互相勾结,维护在远东的利益,并一同通过军事同盟遏制进击的沙俄。这份盟约英国与日本签订了三次,直到1921年才在美国的干预下作废,转变成《四国条约》。
甲午战争日本的胜利与英国的血本援助不无关系,甲午之后日英关系急剧升温,但日本与德国的关系急剧恶化,最后完全形成了对立。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因为盟约的促进,日本最后对德国宣战,彻底撕破脸。
一战之后,德国惨败,又被打入了凡尘,还被欧洲各种国家按在地上轮番踩。“只崇拜强者”的日本这时候干脆利落的结束了与德国的一切瓜葛,陆军的军事发展上也开始转向“强大”的法国。
这个时候的日本其实早已非吴下阿蒙,他们的陆军建设已经融合消化了德国的经验并走出了自己的道路。所谓学习法国,很大程度上只不过是陆军部门在哭穷要奶吃罢了。而且得罪了德国,陆军只能本着最开始长州藩的引子,继续从法国那吸取最先进的军事知识,比如武器、堑壕战、战争思想之类。
这段时间一直到二战,法国的军事技术大量被日本吸纳。虽然日本早早就已经师从德国,但与法国的瓜葛一直都存在。他们从明治年到大正年到昭和年都在不断的引进并消化法国武器。
例如日本97式81mm迫击炮,它们仿自法国的斯托克斯公司生产的营级迫击炮Brandt Mle 27/31,再例如歪把子机关枪(大正十一式轻机枪),源于哈奇开斯机关枪。还有雷诺FT17坦克,成了后来日本战车的思维鼻祖。
我们熟知的九二重机枪,它的祖宗是日本1901年引进的哈奇开斯M1897,日本将自产的M1897称为“保式机关炮”,后来又在“保式机关炮”基础上研究了38式机关炮,最后南部麟次郎又在38式基础上,参考哈奇开斯1914重机枪设计出三年式重机枪,到1932年,三年式经过改进,最终推出了7.7mm的92式重机枪。
可以说,在贴近英法的这段日子里,日本陆军从中汲取了不少军事科技,让日本人孱弱的发明创造能力得到补充,将极大的精力节省到了他们擅长的“工匠精神”上。只不过“工匠精神”用的有点猛,在山寨法国人军事科技的同时,日本人不管是营养还是毛病一股脑都吸了。
像哈奇开斯机关枪上哭笑不得的毛病,日本机枪一样拥有。甚至法国人不靠谱的“马奇诺防线”也被日本人学了过来。关东军将之奉为至宝,整个二战几乎都在东北修建马奇诺式的要塞。
总的来说,法国老师为日本的崛起帮助还是挺大的,而且日本似乎也一直有着法国情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陆军为何会以法国为师?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法国是战胜国。法国陆军的名气也是在这个时候打出来的。一战时期的法国非常的勇猛。在一战各个战场上表现都非常的厉害。凡尔登战场号称欧洲的绞肉机,法国高卢雄鸡单挑德国汉斯,打的昏天暗地血流成河,在号称“绞肉机”的凡尔登战役中单挑德国,杀的昏天暗地血流成河。德国皇太子亲自上阵,把能用上的武器都用上了,甚至毒气弹都扔了,但是法军却像钉子一样钉在他们的防线上,没有退缩一步,整整和德国人打了10个月,法国死伤接近55万人,德国死伤44万人,双方都没有占到便宜,伤亡惨重。耗尽全力的德国从此在也没有力量组织进攻。所以大部分人认为把凡尔登战役是一战的转折点。而这个成绩的创造者法国一跃成为了世界陆军强国。法国的陆军在一战以后排名世界第一。
而日本向别人学习是有先例的,当某个国家的某个事物比较先进的时候,日本就不要脸的想人家学习,中国的唐朝,英国的海军,法国的陆军都是这样。英国是当时的日不落帝国,海军实力没有那个国家可以相比。日本就向英国学习,二战时,日本的海军排名世界第三,达到了当时美国海军力量的八成。相对的法国陆军当时号称世界第一,日本肯定要向法国学习。实际上日本开始是向德国陆军学习的,只不过一战的时候德国战败了,日本认为能打败德国的法国陆军比德国厉害,所以善变的日本有转向法国陆军学习。日本人全面的学习了法国陆军,日本向法国进口法国的技术和武器装备,日本的大部分火炮都是仿造法国的。日本的机枪拥有法国哈奇开斯的血统。日本人还全面学习了法国人的战术。法国保守的防御策略,日本学的淋漓尽致,二战时期,日本在中国使用的碉堡和炮楼,就是受法国军事思想的影响。
日本军队学习法国军队最明显的标志,就是日本士兵帽子上的两片布帘。这种布帘是法国的北非军队标准配置,作用是用来抵挡风沙的,日本学习法国陆军把这个也学过来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陆军为何会以法国为师?
日本是个善学的国家,凡世界上一切先进的文化军事制造及制度,皆是它们狂学SJ对象,应付是顶礼膜拜德国陆军吧,,,德军的军事体制和人文精神,和军工科技坚船利炮是他们优先学习的隅象,,所以才有了其二战中惊人的军事实力和疯狂的自杀侵略形为,,。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陆军为何会以法国为师?
谢邀请,不太了解,,,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陆军为何会以法国为师?
一战结束后,法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日本向来喜欢抱第一的大腿,理所当然的向法国学习。
英国是老牌海军强国,陆军规模不大。
美国一战后大规模裁军,而且奉行孤立主意,陆军实力不强。
俄国刚刚完成布尔什维克革命正在内战。
德国已经被打趴。
所以,法国陆军号称当时世界第一陆军。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陆军为何会以法国为师?
法国一直以陆军最强自称,而且得到全世界的认可,平心而论,如果不是德国将战法改革,德国不一定能打赢法国,毕竟一战之后法国就一直在准备战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