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是怎么回事?

阴虚是怎么回事?说到阴虚,不免先要分开来看一下,首先来看看什么是“阴”,阴和阳是对立的,但也是统一的,中医认为,自然万物都是有阴和阳两个面,也就是一阴一阳构成,比如男为阳,女为阴,手背为阳,手掌为阴等等,阳就是人体生命的本原,阴是人体精、液、血、汗泪的总称,人体需要阴阳平衡,才不会生病,阴过盛,阳过剩都会让身体出现问题,那什么又是“虚”呢?虚主要是指身体各器官、各组织或是阳气、阴气出现了偏,而引起的一些表征,并没有出现实质性的表现,然后我们结合起来看“阴虚”,那就是指人体精血或津液 出现亏损的一种现象,就是阴虚。

那阴虚是如何形成的呢?

因为精血和津液属于阴,所以当体内精血和津液亏虚之时,就会产生阴虚,那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体内精血和津液亏虚呢?主要是由于劳损久病或是热病之后导致的阴液内耗,比如长期的情绪压抑不舒展,不能正常发泄会郁结而化火,使阴精暗耗,长期的高血压或是心脏功能不好,吃利尿药太多,也会使体内津液亏虚,导致阴虚。另外,长期食用辛辣燥热之品,也会导致阴虚,同时由于阴不制阳,则阳热之气相对偏旺而生内热,所以表现为虚热、干燥、不润、虚火,躁扰不宁的症状。

事实上再往深里来说,通常我们所说的阳虚、阴虚主要是指肾,因为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肾中精气不足就会导致“肾虚”,而肾虚又分为阴虚和阳虚两种,即肾阳虚和肾阴虚,一寒一热,无论哪个都会影响到身体。一般情况下,肾虚患者大都是肾阴虚得多,主要表现为阴虚内热和阴虚阳亢之象,比如:腰膝酸痛、头昏耳鸣、失眠多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遗精早泄、咽干颧红、舌红少津无苔、脉细数等。

那么阴虚如何调理?

一般都是采用六味地黄丸或大补阴丸、以及知柏地黄丸等中成药。女性阴虚一般就是更年期提前,表现为闭经、性欲降低、烦躁、焦虑、多疑等。也可以用以上中成药进行调理。除此之外,在饮食中多食用一些滋阴的食物,比如百合、麦冬、枸杞子、枇杷、桑葚、甘蔗、丝瓜、苦瓜、莲藕、莲子、银耳、黑芝麻、燕窝以及绿叶蔬菜。烹调方法清淡少盐多蒸煮炖,少油炸煎熏腌等。

阴虚是怎么回事?

阴虚内热,阴虚火旺,很多人会出现心烦失眠、盗汗、手脚心热、大便干结、口干舌燥的问题,肝肾阴虚阴精不足的,会伴有性功能下降、腰酸腿软、记忆力下降、精神不济、头昏耳鸣的问题。

出现阴虚的状态,我们如何正确的从生活、情绪、饮食作息等方面进行调理养生,这些都需要一定的技巧,掌握了对改善阴虚的状态大有帮助。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阴虚所产生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操劳熬夜、性生活过度、劳心过度所导致的,这就需要我们必须保持良好平和的心态,避免情绪过度波动浮躁紧张,尽量保持安静的环境,合理安排工作,保证充足的睡眠,切记避免纵欲过度,尽量的节制性生活,这是改善阴虚的一个重要方面。

另外一个导致阴虚的原因是因为环境太过干燥燥热,或者经常辛辣煎炸的食品过度,这方面就需要我们避免辛辣刺激温燥的食品,比如姜葱蒜、羊肉狗肉、胡椒、大温大补的燥热中药都需要避免,要多吃滋阴润燥生津的食品,比如百合、莲子、牛奶、绿豆、芝麻、竹蔗、白木耳、雪梨、淮山等,多吃瓜果蔬菜类,注意补充水分。

以上这些都是改善阴虚的重要方法,平常也可以用是麦冬、玉竹、沙参、石斛、黄精、生地黄等药材煲汤进行保养,这都是养阴治疗阴虚的重要方法和药物。

除此之外,一些中成药都有比较好的滋阴养阴的功效,比如养阴清肺丸、百合固金丸、左归丸、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天王补心丸都是经典的治疗阴虚补阴的中药方剂,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要阴虚症状表现进行选择调理。

更多中医养生文章内容,点我头像,关注我头条号内……

阴虚是怎么回事?

天地玄黄,阴阳对转,宇宙定律,皆是阴阳规律。于日月运行,一切无常变动之象,寒署之迭,春融和,夏炎署,秋萧条,冬闭塞,无不是阴阳天地之相对。巜易》曰:阴阳不测之谓神:言弥论乎宇宙之间,惟有阴阳才谓道,阴阳调和合德,而刚柔有体,则万物资生。

天是阳,地是阴,阳是个象,必须要阴来效法才起作用。所谓:天比象,在天成象,地比形,在地成形,有阳有阴才成形,有阴有阳才是道,缺一不可。

如果阴阳有一方偏虚,则阴阳无法交迭运动,则万物俱废。如果有阳没阴,就没有昼夜之分,有昼无夜,那么时间就会停止,没有寒暑之分。例如人行走,左足为阳,右足为阴,走路时非要左右交迭运作才可以行走,如果右足已失,那就无法交错行走了,则停滞原地,无法前进。

《易》曰:太极生两仪:两仪就阴阳,巜诗:柏舟》曰:实维我仪:仪:匹也:两仪有匹配就是一对,成为一阴一阳气化流行,相续不断,永不偏枯,才有一动一静,一明一晦。如果有一方虚衰,则无力交迭运动,那就会出现,任何事物都会停滞在状态之中。

阴虚是怎么回事?

阴虚是指体内的阴液亏虚出现虚热的表现,多会出现手脚发热,头晕耳鸣口干潮热盗汗等表现。阴虚体质的人会感觉比较容易上火,稍吃点热的食物就会出现上火的症状,经常会感到口燥咽干,手足心热,喜欢喝冷的东西,而且大便偏干燥,冬天比较好过,夏天就觉得比较难受。

怎么调理呢?

第一,在饮食方面,应尽量避免吃辛辣刺激、煎炸以及温热性的食物,可多吃一些滋润的食物,比如梨、苹果、枇杷、银耳、黄瓜等等。

第二,生活方面应尽量做到有规律,不要熬夜,在夏季天气炎热的时候,尽量少外出。

第三,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避免一些不良情绪的刺激,遇事少急躁。

阴虚是怎么回事?

阴虚,又叫阴液亏虚,是中医领域最常见的证型之一。

什么是阴虚证呢?

按照《中医大词典》中的记载,可以这样去判断:“该证是指津液精血不足所出现的证候,多由真阴虚衰或热病伤阴,或久病耗伤阴液所致。”

阴虚疾病考

梳理古今文献,发现阴虚一词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里,并出现11次之多,比如《素问》中有“阴虚者,阳必凑之。故少气时热而汗出也。小便黄者,少腹中有热也。”、“阴虚而阳实,故先热而渴”。总之,《黄帝内经》认为阴精不但可以濡养五脏六腑,而且是人体功能活动的基本物质基础,总结出阴精以及养阴的突出作用。

《黄帝内经》还认为年老、外邪、饮食和情志不畅以及脏腑之间的不调都是导致阴虚的病因病机。如《素问》记载:“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亦。”《灵枢经》记载:“是故五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还论述了“阴虚生内热”的道理。

而且《黄帝内经》还为阴虚证记载了疗法:“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问》中有“虚者补之”、“衰者补之”等。为后,面各代中医对阴虚的论证和理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到了东汉张仲景时期,他在《金匮要略》中还专章论述了阴虚:“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善盗汗也。”“梦失精者,阴虚不守也。手足烦热者,脾为至阴,阴虚生内热也。”

张仲景还在《伤寒论》里对阴虚证的病因病机提出了他的看法:“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

张仲景认为人大汗以后,复发汗,所以津液损伤,阴虚更加严重。

紧接着,张仲景还提出了治疗阴虚证的方剂,如酸枣仁汤、甘麦大枣汤、百合地黄汤、黄连阿胶汤、猪苓汤等,这些方剂都对阴虚证治疗有深渊而巨大的影响,成为治疗阴虚证的经典方剂。

隋唐时期,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里认为肾阴虚:“虚劳而热者,是阴气不足,阳气有余,故内外生于热,非邪气从外来乘也。”“五脏六腑,皆有津液。若脏腑因虚实而生热者,热气在内,则津液竭少,故渴也。”

从上面可以看出,在巢元方时期,人们就把阴虚证和脏腑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同时对阴虚的症状有了更加深入的认知。

阴虚证,作为疾病名称最早记载在《普济本事方》中

而“阴虚证”一词最早记载于宋代的《普济本事方》中:“又记有人病伤寒下利,身热神昏多困,谵语不得眠,或者见下利,边以谵语为郑声,为阴虚证也”。

当然,阴虚证还有虚热证和水亏证等多个名字。

此时,人们认为阴虚证主要有身热、神昏、谵语、不眠等症。

宋金元时期,中医还发展了治疗阴虚证的方剂,如钱乙从张仲景的八味肾气丸发展而来的六味地黄丸,作为养阴良方,即使是今天也广为采用。

这个时期,还有李东垣的益阴肾气丸,朱丹溪的大补阴丸都是基于八味肾气丸而来。

除了六味地黄丸,钱乙还提出了养肺阴的阿胶散,治疗盗汗的止汗散、香瓜丸等。

治疗阴虚证,绝不能不提刘完素的补阴泻阳论——从人体阴虚阳亢立论,提出六气皆从火化。认为火热之邪是耗损人体的阴精阴液,从而用补阴泻阳方法治疗因为火热耗伤阴津的病症。

中医滋阴派创始人、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创立的阴常不足论,更是影响深远——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特别推崇用知柏等滋阴降火药来治疗阴虚证。

从《丹溪心法》看,滋阴法治疗阴虚占很大比例,先后提到:“阴虚证本难治,用四物汤加炒黄柏降火补阴,龟板补阴,乃阴中之至阴也。”还首创虎潜丸用于滋阴降火,强壮筋骨,主治肝肾不足和阴虚内热之痿症。

之后的明清时期,张景岳的真阴论,叶天士的滋养胃阴论,吴鞠通的清热养阴论等,都是中医阴虚证辨证论治的有力补充。

当了当代,1979年出版的《中医学》给阴虚证的定义是:“指阴液不足,即一般所说的虚热证,主要表现有手足心热,午后潮热,消瘦,盗汗,口干咽燥,尿短赤,大便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

到了1999年,《中医学基础》指出阴虚证是指体内精血、津液等阴精亏少,对人体脏腑组织器官滋润、滋养作用减退,并出现阴不制阳现象所形成的的虚热症候。

自此,阴虚证也可以叫做虚热证、液亏证等,具体表现为:阴液不足,不能制阳,以潮热盗汗,午后颧红,五心烦热,口燥咽干,舌红苔少,脉细数为常见症候

关注我,用严谨态度,科普健康;用爱心,传递快乐。

阴虚是怎么回事?

阴虚,这是中医上名词之一,阴阳是中医八纲辨证首纲,是人生哲理很重要基础,与辩证唯物中予盾相符。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可以互相转化,阴极则阳,阳极则阴。阴虚则必阳盛,所以,阴虚则火旺出现形瘦,两颧发红,口燥咽干,午后潮热,遗精盗汗(指睡着后出汗),舌红少苔,脉细数。常有大便干结,五心烦热,男人可出现遗精,阳萎,腰痛等症,阴虚是对阴阳虚实之分。各脏器都又有自己的阴阳虚实,如肾阴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