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参有什么功能?和什么搭配好?
玄参能打破你对参类药材的传统观念,它和西洋参,人参以及红参都不同,学会配伍用药,能改善肺胃和肾的某些病症。
玄参是一种较为廉价的参类药材,它太平凡了,并不如人参那般珍贵,或许这也就注定了在功用上不同别的参类药材,说到某参,就有朋友联想到补气的作用了,老邪告诉你,这玄参还真不能补气,和补气沾不着边儿,它就只是一般的清热药罢了!但以它入药同样能解决各种毛病,我来给您介绍玄参以及它的相关配伍问题。
玄参是清热类的中药玄参和生地黄的外观差不多,调剂时很有可能因为不仔细而弄错,这二者还真是有联系的,都一样是清热药,对比起来就好记忆了。玄参禀至阴之性,专走热病,味苦,能治脏腑热结等症(此处出自《本草正义》),就是说玄参能清脏腑之热,治热病就是寒性的体现,此外还能滋阴,用药时就得以这些要点为基础来参考了。
玄参的药性涉及面广,甘苦且寒,而又质润,故而有清热凉血,滋阴降火以及解毒散结之功,脾胃虚寒的人不建议使用。
玄参的一些常见配伍常听到一些朋友说,感觉玄参去热毒的作用不够好,这就可能你配伍有问题了,我就来说说几个常见的配伍问题。
玄参和莲子心:莲子心也是清热药,吃过的人印象深刻,太苦了,这也就恰恰说明了它的苦泻作用比较强,当热入心包而出现神昏谵语时,你光清热还不够,还要泻心火,经典方剂清宫汤中就利用了这个配伍来治热病,其中除了用到莲子心,还有连翘心,竹叶卷心等等,具体要不要加这些,还是要看病症的具体程度。
玄参和麦冬:当我们出现热病时,随着病症的变化而出现一些别的问题出现,如耗伤阴液,出现了便秘的情况,那我们要考虑的是把失去的给补上来,配伍麦冬来养阴生津,玄参本身也能滋阴,只是它和麦冬同用,效果会更好。
玄参和连翘:热病包括里外,脏腑热结这是在内部的问题,有的表现在外,皮肤就有了痈肿疮毒的情况出现,在治疗的时候单用玄参外洗也是不够的,可以加入连翘同用,增强原有功效,或是加蒲公英,其药效也会比原来要好。
我们可不能把玄参当成人参一样来作为滋补药使用,这样不仅没有滋补作用,还有可能伤到脾胃,玄参是清热药,专治热病,还能滋阴。而治热病则需要适当配伍,才能发挥出玄参的价值,可以跟连翘,莲子心或是麦冬等药材来搭配使用,具体用哪些药配伍,还要经过辩证才行,以上我的分享仅供参考,用药请遵医嘱。
你认识这味药吗?留言和老邪评论吧!关注【桂北老邪】,了解更多农村花草!
玄参有什么功能?和什么搭配好?
玄参功效为养肾阴,降虚火,我常用它配射干等治喉科诸证,也常用它组成的名方消瘰丸:玄参,贝母,牡蛎加味治各种肿毒。
玄参有什么功能?和什么搭配好?
提到参类药材,很多朋友的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滋补”、“高档”、“昂贵”等词语,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个参类药材——玄参,就完全打破了这个规律,它是一味清热药,清热凉血功效非常好,价格也非常的亲民,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玄参的来源玄参首载于《神农本草经》,是玄参科草本植物玄参的干燥根。主产于浙江,江苏,四川等地,一般在冬季叶枯萎的时候采挖,炮制之后切片备用。
玄参有什么功能?玄参咸寒,入血分而能清热凉血,并有泻火解毒和软坚散结的功效,常用来治疗目赤咽痛和瘰疬疮痈;另外玄参质润,兼具甘寒之性,所以能清热生津,滋阴润燥,常用于治疗热入营血或热病伤阴等证。
玄参能清热凉血玄参具有清热凉血的作用,关于这点玄参是比较特殊的,在我们印象中参类药材大都是滋补作用较强的,具有温热之性,如人参,党参,太子参,红参等,但玄参却不是这样,玄参属寒凉性药物,常与地黄,连翘等配伍用于治疗温热病之热入营血,代表症状如夜里身热加重,心烦口渴,舌绛脉数,代表方剂如清营汤;玄参还能治疗热入心包,为了增强其清心泻火的功效,常与莲子心,连翘心配伍,如清宫汤;此外玄参清热凉血的功效还能用于治疗发斑发疹,多与清热药石膏,知母等配伍,如化斑汤。
玄参能滋阴泻火玄参甘寒质润,具有清热生津,滋阴润燥的作用,遇到热病伤阴,津伤便秘的情况玄参就可以派上用场了,常与地黄,麦冬配伍,以增强滋阴的作用,如增液汤;而对于肺肾阴虚,骨蒸劳嗽的情况,玄参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如百合固金汤。
玄参能解毒散结玄参具咸寒之性,有解毒散结之功,能够治疗肝经热盛引起的目赤肿痛,常配伍栀子,大黄等,如玄参饮;还可以治疗温毒热盛,咽喉肿痛,白喉等,常与黄芩,连翘,板蓝根等解毒药物配伍,如普济消毒饮。
玄参和什么搭配好?根据药物的功效及主治证的不同,清热药可以细分为清热泻火类,清热燥湿类,清热凉血类,清热解毒类,清虚热类五类;而玄参具有清热凉血,滋阴泻火,解毒散结的功效,其中清热凉血作用较为突出,属于清热凉血药;但是要说到玄参和什么搭配好,那还得看看是想取它的哪个功效,若是想增强清热凉血的作用,常与地黄搭配;若是想增强滋阴泻火的作用,则可搭配百合,麦冬等滋阴润燥药物;若是想发挥玄参解毒散结的作用,则可搭配连翘,板蓝根,蒲公英,金银花等药物。
以上就是小杨关于玄参的介绍了,觉得还不错的话,不妨给我点个赞,谢谢,关注小杨,带你了解更多中药材知识。(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玄参有什么功能?和什么搭配好?
本人中西结合男科医生,国家三级公共营养师,想要了解更多男性健康知识,学习中医中药养生,请大家记得点击关注我@中西结合男科廖医生玄参元参、乌元参、黑参,中药玄参为玄参科植物玄参的干燥根。
【性味】甘、苦、咸,微寒。
【归经】归肺、胃、肾经。
【中医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中药玄参主要治疗下面的疾病1. 热入营血,养阴生津。玄参甘寒,善于清热凉血,常常治疗温病热入营血,治疗温病所致的状热烦渴,神昏舌绛,常常与连翘、黄连等清热解毒凉血的药物配伍。
2. 血热出血。玄参能清解营血分之热而有凉血止血之功效,能治疗血热妄行之吐血,可以侧柏叶、艾叶等药物配伍。
3. 热病伤阴,内热消渴。玄参具有清热养阴生津之功效,能治疗热病伤阴,烦渴多饮,舌红绛,可与麦门冬、沙参等药物配伍成益胃汤。还可以与山药、黄芪等药物配伍,治疗阴虚内热之消渴。
4. 阴虚发热,骨蒸劳热。玄参入肾经,具有养阴清热之功效,能滋肾阴降虚火,可与知母、麦冬、地骨皮等配伍,治疗阴虚内热,骨蒸潮热。
现代药理学化学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玄参含有梓醇、乙酰梓醇、地黄苷以及多种氨基酸和多糖等成分。
1.提高免疫力:玄参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玄参中含有多种苷类物质,这些物质可以有效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人体细胞免疫的工作效率。
2.降血压、降血糖作用:不仅能够用于辅助治疗高血压,高血糖的病症,还能用于原发性和肾性高血压的治疗。
3.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须癣毛癣菌、羊毛状小孢子菌有抑制作用;
4.退热作用:玄参对于伤寒疫苗发热的家兔有解热作用,浸出物能抗真菌和溶血并引起局部刺激。
本人中西结合男科医生,国家三级公共营养师,想要了解更多男性健康知识,学习中医中药养生,请大家记得点击关注我@中西结合男科廖医生玄参有什么功能?和什么搭配好?
玄参最先出自于《神农本草经》,又称为元参、浙玄参等。其来源于玄参科植物玄参的干燥根。玄参生长于海拔1700米以下的竹林、丛林及高草丛中,在河北、湖北、安徽、江苏、河南、江西、广东、贵州、四川等均有分布。
一 玄参的药材特点玄参呈类圆柱形,中间略粗或上粗下细,有的为弯曲。
表面灰黄色或灰褐色,有不规则的纵沟、横向皮孔及稀疏的横裂和须根痕。
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黑色,微有光泽。气味特异似焦糖。
二 玄参的功效作用玄参是一味常用的清热凉血药。
《名医别录》中有记载道:“生暴中风,伤寒身热,支满狂邪,忽忽不知人,温疟洒洒,血瘕下寒血,除胸中气,下水,止烦渴,散颈下核、痈肿、心腹痛、坚症,定五藏。”
《本经》又谓玄参能明目,诚以肝窍于目,玄参能益水以滋肝木,故能明目。且目之所以能视者,在瞳子中神水充足,神水固肾之精华外现者也,以玄参与柏实、枸杞并用,以治肝肾虚而生热,视物不了了者,恒有捷效也。
中医认为,玄参药性甘、苦、咸,微寒。
归肺、胃、肾经。具有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的功效。
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热入营血,温毒发斑,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白喉,瘰疬,痈肿疮毒等症状。一般用量为9~15克。
需要注意的是,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不宜服用,玄参且不宜与藜芦同用。
三 玄参的临床配伍及应用玄参在临床上常与升麻、甘草配伍治疗伤寒发汗吐下后,毒气不散,表虚里热,热发于外兼喉闭肿痛的症状;
与黄连、大黄等配伍可治疗三焦积热;
与射干、黄药等配伍可治疗伤寒上焦虚,毒气热壅塞,咽喉连舌肿痛等症状。
玄参治疗咽炎有着很好的疗效,急性咽炎发病时咽部疼痛较重,伴随声音嘶哑、咳嗽等症状,此时可用玄参搭配青果、胖大海用开水冲泡饮用,疗效明显。
现代的药理学研究表明,玄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此外,还具有扩张冠状动脉、降压、保肝、增强免疫、抗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
更多中药学知识,请关注作者!玄参有什么功能?和什么搭配好?
玄参具有独特气味,似焦糖,味苦,微甘。以枝条肥大,皮细而紧,质坚实,肉色乌黑者为佳。晒至半干,堆放3到6天,反复数次至干燥。切片,生用。
本品具有清热凉血,滋阴,解毒功效。因为玄参性味苦咸而感,亦善于清热凉血,并可以泻热解毒。治温热病热入营血,身热口干,神昏乱语,常与清心泻火之品配伍。比如清宫汤,以之与莲子心,竹叶等同用。
玄参还具有清热解毒,养阴生津,利咽散结之效。用于咽喉肿痛,无论热毒雍盛,还是虚火上炎所致均可使用。
治疗热毒雍盛,咽喉肿痛常与清热解毒利咽之品配伍,如普济消毒饮,以之与连翘,板蓝根,马勃等同用。治疗虚火上炎之咽喉肿痛,口干欲裂,常与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品配伍,如生地黄,麦冬,牡丹皮等。
另外,玄参能够滋阴降火,生津润燥。治疗阴虚劳咳血,常配伍润肺止咳之品。如百合,川贝母等。
注意,脾虚大便溏薄者不宜用。还反藜芦。
《本草纲目》中说,“滋阴降火,解斑毒,利咽喉,通小便血滞。”
我是康复科李医生,点击右上角关注我,远离亚健康,享受健康生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