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独居的人吃得越来越简单了?

我认识一个大学退休老教授,长年一个人独居在家,一日三餐吃得非常简单,却真正做到了营养均衡而又全面。他的做法很科学且易学,值得借鉴!

在师大读书时,我租住在一个生物系教授家里,老教授姓虞,八十多岁了,儿子在英国,女儿在澳大利亚,老伴一直跟儿子生活在一起。

虞教授不习惯在国外生活,常年住在师大校园里,他在校内有一套四室一厅的房子,自己住了一个房间,其他三个房间都租给学生。

房租低得离谱,他说他不图钱,图的是个热闹,天天有人跟他在屋里说话,他心里才踏实。

我跟虞教授长期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对他的一日三餐印象最深。

每天清晨,熬粥是虞教授的头等大事,他会把糯米、黑米、小米、碎玉米、薏仁米、花生米、红枣、枸杞、红小豆、黑豆等十样东西混合在一起。

十样食材凑满一个塑料量杯,洗净后放入电压锅内熬粥,每次都不多不少,熬出的粥刚好盛满两小碗,他吃得一滴不剩。

只要租客提出要求,他就会多煮几碗,我也吃过好多次,粥的味道的确棒极了!

虞教授称这粥为“十宝粥”,他说别人偶尔吃八宝粥,他每天都吃“十宝粥”,所以他的身体比一般人都好。

早餐的配菜是他自己腌制的咸菜,他一周腌制一次,一次能吃上一个星期,保证每个月四周都不重样。

上午他会去超市,每样蔬菜都会买一点点儿,洗干净切好后放入一个大碗中,然后加盐加油搅拌一下,适当放一点生抽。

中餐的各种食材加在一起,虞教授必定要凑齐八样,他称之为“八宝菜”。

他再次用量杯精确量取能煮两小碗饭的米,洗干净后放入电饭煲中添上水,再在里面放一个金属支架,把装好“八宝菜”的碗放在支架上。

待饭煮熟后,“八宝菜”也熟了,从电饭煲中取出后,他会用筷子把“八宝菜”搅拌几下,然后大快朵颐,吃得有滋有味。

虞教授说多种食材混合在一起的味道才是人间真正的美味。

到了做晚餐的时候,虞教授既不熬粥也不煮饭,只吃买来的两个馒头,配上他自己制作的凉拌菜:六样食材切成丝,先焯一下水,放凉后加盐搅拌一下,淋一点麻油。

虞教授还要求晚上的六样食材必须跟中午的食材不一样。坐在一起聊天时,他讲得最多的是他今天吃了哪些东西,乐呵呵地如数家珍般把他一天中吃的食材,一一讲出来。

虞教授从来都不炒菜,他说炒菜太麻烦,而且会破坏营养。也从来不单独煮鱼或煮肉,他想吃鱼或肉时,也会买一点,归入中午的“八宝菜”之中。

他一般是把鱼或肉切成薄片,拌上红薯粉和生抽反复捏几下,再混入蔬菜中放在电饭煲里一起炖,他说这样很容易熟,而且吃起来很嫩。

无论虞教授多么热情地邀请,我们三个租客都不敢吃他的“八宝菜”,因为菜相真的不太好看。

特别是有时放入鸡蛋液搅拌后,更是分不清彼此,让人难以下口。而虞教授却吃得很开心,从不改变一下烹饪方式,一直都是炖炖炖……

虞教授经常笑眯眯地对我们说,他吃得最简单,煮起来不麻烦,操作很方便,但遵循了科学饮食的道理,营养非常全面而均衡。

每天都要摄入二十多种不同的食材,也许就是这个原因,他虽然八十多岁了,却红光满面,声若洪钟,很少生病,走起路来快如疾风。

我毕业十多年后,有学生在那所师大读书,我向学生打听了虞教授的近况,令人高兴的是,虞教授仍然很健康,每天都外出散步。

只是他不再是一个人生活,他的儿子给他安排了一个保姆,专门负责他的起居与饮食。

虽然有保姆照顾,不需要自己动手煮吃的,我想虞教授的一日三餐肯定还是那么的简单而又丰富吧。

百岁老人的生活习惯一定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原来长命百岁是有窍门的,科学的饮食生活才是最关键!

为什么独居的人吃得越来越简单了?

我未婚独居,50岁了 ,坚持一天一顿饭超过10年了。

刚开始是因为吃晚餐感觉困难:反酸烧心打嗝,有比较严重的消化不良症状。如果不吃固体食物,症状自然消失。总之就是一吃晚餐就难受,不吃晚餐就啥事没有,慢慢开始习惯完全不吃晚餐模式。

因为起床比较晚,以前就很少吃早餐,感觉刚刚醒来没有状态吃东西,要活动一两个小时才有一点点饥饿感,有饥饿感才能有食欲,早上一般都是榨一杯果汁或者打一杯奶昔喝,我觉得这样可以润肺滋润肠道有助排便。

早餐喝豆浆/鲜榨果汁/奶昔(三选一)午餐正常吃,晚餐省略(如果感觉饿就喝一点牛奶或者酸奶垫一下,或者吃点水果)。平时吃的最多的食物是水果、各类坚果,豆类,各种奶制品。我是轻素食主义者,平时自己做饭很少买肉类,海鲜是完全不买,但是如果出外跟家人朋友聚餐时表示合群会吃一点,体重长年维持在90~95斤左右,自我感觉舒适。

为什么独居的人吃得越来越简单了?

我是一个典型的老光棍,一人饱了全家饱,以前好喝酒,胡吃海喝,后来不喝酒,确实吃的越来越简单,原因是什么呢?

第一没有责任,以前母亲,父亲在的时侯,母亲忙了一桌子菜,母亲看到我们吃,才体会到那种幸福的感觉。自已一个搞上一桌菜,别说吃不完,吃起来也没滋味。

第二,独身的人都是孤独的,一家人吃饭和一个人吃饭,和朋友吃饭与单独一个人吃饭,那气氛想都能想到,那就是没有滋味。

第三,就是懒,单身年龄越大,随着对自已慢慢失望无动力,也越来越不自律,另外也没人督促你,也越变越懒,也懒得去做,吃饱就行,简单就可以。

你看那个光棍能成就大事,所以说要先成家再立业,不要先立业再成家。

为什么独居的人吃得越来越简单了?

我有一个朋友,她早年离婚了,一直一个人生活,她每天吃饭就非常简单,早餐白水面条放一点青菜就可以了,中午有时炒一个菜,如果有剩菜就随便吃一点,随便吃一点,晚上喝包麦片。她说一个人,吃不了多少,做多了,吃不完就浪费,再说一个人吃饭也没有什么意思。

为什么独居的人吃得越来越简单了?

我姐就是一个人独居,早饭一般就是一个水煮蛋,然后用煮鸡蛋的水把牛奶泡热,再吃一块点心完事。午餐只要在家多数都是煮面,里面放上肉、菜,保证了营养,又没有油烟,她说这样健康,有时炒点青菜,换换口味。近几年基本都是在外面解决,在外面逛累了吃点东西再回家。晚餐吃得更少,酸奶、坚果、蔬菜沙拉,特别省事。

她说,就一个人做2个菜都吃不完,扔了可惜,留着就得吃剩菜,现在不是都不提倡吃剩菜了吗?亚硝酸盐含量高,对身体不好。再说做饭本身就费事,折腾半天就自己吃,一个人吃饭没有意思,也就不愿意做了。

再有现在的方便食品特别多,一个自嗨锅就可以解决温饱问题,还不用刷碗。

简单吃点饭,姐姐说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干自己喜欢的事情。她喜欢看电影、纪录片,还喜欢养花、旅游,每天都忙忙碌碌,开心快乐。由于心情好,一点都不像60多岁的人。她把自己的旅游经验总结出来发给朋友们,大家都管她叫旅游达人。

其实不仅是独居的人吃饭越来越简单,国外吃饭一直都比较简单。2018年我们去泰国玩,导游跟我们说泰国人一般都不自己起火做饭,一个是油烟大,厨房容易脏;二是在外吃饭很方便,便利店、夜市就可以搞定,其它的时间可以用来干很多事。

我自己也有这种感受,一天做三顿饭的话,基本都没有闲着的功夫,买菜、洗菜、做饭、收拾,周而复始,心里特别不愿意,也特别烦,但也没有办法,总不能让家人都吃不好。还好,平时他们都是在单位吃饭,只有周末我家才这样。

所以说,独居吃饭越来越简单是随心所欲,是一种享受,他们可以选择这种模式,让人羡慕!

为什么独居的人吃得越来越简单了?

作为独居了十三年的中年老阿姨,从大学毕业起至今,一直一个人住。

毕业那些年一直租房子,住公司宿舍,后来买了房子,继续一个人住。

春去秋来,人来人往,我竟然母胎单身到了三十五岁。啧啧,大概月老忘了给我拉红线。

我吃的东西不是越来越简单,是一直很简单。为什么?

因为很忙!煮东西吃起码要花费一个小时,自己恨不得争分夺秒把手头的事做完。

那些年忙工作,忙考证,忙码字,忙健身,忙煲剧,忙看小说……

以前很宅,节假日恨不得天天吃外卖,上班期间,饭堂里难吃的饭菜,也凑合了。

现在这把年纪,有点注重养生了,而且要省钱。

因此,我已经不怎么叫外卖,毕竟外卖起码都要二十元起,而且很可能米和菜都没洗,直接下锅,那些火锅麻辣烫不知会不会“回炉再造”。

目前主要是煮鸡蛋汤面、鸡蛋炒面、鸡蛋蒸面、焖番薯、蒸饺子、蒸包子……简单快捷。

其实吧,我吃得最多是把黑米黑豆黑芝麻枸杞花生核桃,全部用破壁机打成糊糊状,咕噜咕噜喝下去,又是营养的一餐。

反正就是不想花很多时间在吃上面,可能我这张嘴对食物没啥特别的要求,除了肥猪肉,基本都吃。

我想把时间都用来赚钱,提升自己。我的这些食物,只要健康就行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