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俗谚:“木匠的斧子,姑娘的肚子”,该怎样更好的理解?

既然是俗语,就有他的道理。在过去,木匠的斧子,姑娘的肚子。不是谁都能随便触摸的。即使现在,木匠的斧子和姑娘的肚子,也是需要格外爱护和保护的。

在民间流传着很多俗语,这些俗语都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含有深刻的人生哲理。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让人容易记住,但是仔细分析一下,又饱含人生道理。

但是,对于有些俗语,我们要用不同的态度去理解。有些俗语,有时代的局限性。放在今天已经不太适合了。我们要灵活掌握,取其精华,去其糟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很多谚语不适合当今的生活形式了。

先来说一下,什么是木匠的斧子。

在过去,人们做木活的时候,都是手工去做的,不像现在有机械工具,有电锯电刨子之类的东西,那时候完全是人工拉锯推刨子。

这样一来,木工的斧子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要把一把斧头磨得非常锋利,需要花费很多力气和时间的,过去都是人工蘑斧头。木工的斧头要砍木头和木板的,有些木质坚硬的板和木料,是很难砍得动的,很累人,也很费力气。木匠把自己的斧子磨得锋利,在砍木头的时候还省点儿力气。

磨斧头是个力气活儿,也是个技术活儿。有些人不以为然,但是你还别真别这样想。尤其么木匠的斧子,木匠斧子的结构和我们民间劈柴斧是完全不一样的。砍柴的斧子,刃在中间,两面是斜面,而木匠的斧子,一面是斜的,一面是直的。

在民间还有这样一句俗语,木匠的斧子一面砍。说的就是木匠斧子的特点,总是砍向一面儿的。

木匠斧头的刃是平头的,磨起来要相当细心,对磨石的要求也相当高。要求磨石面儿非常平整,不能有细微的凹凸之处,这样磨出来的斧刃才会均匀锋利。

磨斧子的过程很累人的。我们平时在家都磨过斧子吧,磨一小会儿就感觉胳膊酸软无力了。一把好的木匠斧,要用半天的时间或者一天的时间才能磨出来呢。在这种情况下,木匠肯定非常珍惜自己的斧子,轻易不会让别人去碰,也不会借给别人去用。

如果借给别人去用了,人家拿斧子乱砍东西,把斧子弄坏了,木匠非常心疼,很多做木匠的人,都非常爱惜自己的斧子,不会轻易把自己吃饭的工具借给别人。

在过去,可以说木匠是靠自己的斧子吃饭的。一个木匠手艺的好坏,也可以从他斧子的锋利程度看出来。好的木匠,他的工具非常锋利,做起活儿来得心应手。这样名声传出去,会有更多的人请他来家中做活儿,这样木匠就有收入了。

再来说一下,姑娘的肚子。

在过去,人们对女孩儿的管束非常严。尤其是长大的女孩儿,有的家庭不让女孩儿随便外出,更不让在外面留宿。也不让木女孩接触大男孩儿。

这里女孩儿的肚子,其实是一个广泛的意义。是指女孩儿对自己行为的检点程度,要爱护自己的身体,爱护自己的名声。

如果一个女孩儿,对自己的行为不检点,怀孕之后肚子就会大起来,姑娘,就是没结婚的女孩儿,姑娘的肚子,泛指女孩儿的行为,也是对女孩儿一种约束,让他们懂得自重,懂得自爱,懂得自尊。

只是现在,木匠做活儿的时候都用机械化工具去裁剪木料了。偶尔也会用到斧子。对所有的女孩儿来说,任何时候都要自律,约束自己的行为,做一个感情纯净,知书达理的好女孩儿。

有一句俗谚:“木匠的斧子,姑娘的肚子”,该怎样更好的理解?

这叫六不摸:木匠的斧子、厨师的刀,老公手机,老婆包,男人头发,姑娘的肚子或者腰。在以前,其实只有四不摸,我是根据时间的变化,又加上了老公的手机和老婆的包。

其实,这些俗语看着没有诗句那么文雅,却蕴含着先辈们的经验和智慧。

木匠的斧子摸不得。

王者荣耀里有一个英雄叫“鲁班”,其实他不只是游戏英雄人物,鲁班在历史上的是真实存在的,他被尊为木匠界的鼻祖,一生有许多的发明,比如:墨斗、曲尺、山里的深水井、锯子、攻城器械云梯等等。

关于鲁班,还有一个成语,叫做“班门弄斧”,意思是在行家面前卖弄自己的本领,但是,我们可以分析“班门弄斧”的字面意思,就是在鲁班的门前卖弄自己斧子的本领,从这里可以看出,斧子对木匠的作用。

斧子是木匠最为基础的工具,木匠的许多工作的开始,都是要从斧子开始的,很多工作,也都需要斧子来辅助。

对于木匠而言,斧子是最为基础的工具,也是最为重要的工具,如果少了斧子,木匠的工作基本上是没有办法继续的。对于木匠的大多数工作来说,斧子都可以辅助完成。

斧子是考验一个木匠能力的关键,也是他的基本功,他的能力大小,完全可以从对斧子的运用上看出来。好的木匠,甚至可以利用斧子,将那些木材砍成规则的形状。

斧子就是木匠的生命,也像是士兵手里的武器。

好的木匠师傅们都有自己专用的斧子,他们早已将这斧子用习惯了,磨合得很好,彼此了解,斧子的长短和重量,以及锋利程度,他们凭借经验,则是完全了然于胸,一旦使用起来,就会是最合适的。

一旦换了斧子,在重量、手感和长度等等方面,都需要新的磨合,需要新的适应和熟练,才能在工作时尽量减少误差。

因此,这样重中之重的工具,木匠师傅一般都不愿意别人来碰自己的斧子,生怕将自己的斧子给弄坏了。

厨子的刀。

两千多年前,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人叫做“庄子”,庄子写了一篇文章叫“庖丁解牛”,这位姓丁的厨子,刀功十分了得,很快就可以将一头牛给分割完毕,并且不会损伤自己的刀。

姓丁的这个厨子自己解释说,都是因为自己很熟练了,摸透了了关于牛的构造,别的厨子,刀要一个月都要换一次,而他的刀,竟然用了19年,还是没有损伤。

其实,我个人觉得,这并非只是他的技术高超,也与他的刀有关系,由于他和他的刀磨合得比较好,知道自己的刀的轻重,以及锋利程度,在分割牛时,就可以掌握那个力道和速度,该快时快,该慢时则慢,该收时则收。

唯有如此这般,他才能做到这么轻松。

这就像有人开车,有人骑车,甚至是我用键盘在写字,已经习惯了,如果换一个新的,就会造成影响,我就是这样,打字速度很快,可是换了新键盘,就需要一段时间去磨合,才能将速度提升出来。

因此,这就是厨子的刀的重要性,一般情况下,他们也不愿意换刀。

厨子的刀,并不只是负责切菜,有时候还要负责雕刻,特别是中餐的厨子,一把厨之刀,看似普通,但是几乎可以完成所有的工作。

但是,如果将这刀给换了,重量,锋利程度,甚至形状都会有微小的不同,就会影响工作的质量。

因此,一般好的厨子都有自己专用的刀,自己已经非常了解,不愿意别人去触碰,免得损伤。

男人的头不能摸。

看到这一句,大约会有人想当然,想起一句话,男人的头不能碰,碰了就会变得不聪明。事实上,并非是这样的,男人的头不能摸,也是有特定时间和特定人群的。

在古代,人成年后,要束发戴冠,根据礼仪,自有其规范,如果被人摸头,容易将冠给弄歪了,弄掉了等等,这样是不符合礼仪的,是不能被容忍的。

其次,一般情况下,摸头是一种十分亲昵的动作,只有在男子小的时候,家长长辈会有这样的动作。长大后,这样的动作就会减少,除非是有亲近关系之人,或许可以再摸他的头。

但是,如果是普通关系,去摸一个男人的头,或者去拍一个男人的头,就会有一种居高临下感,会有一种将对方视为弱者的感觉,这种行为,带着一种强烈的轻视感觉,是对人的冒犯。

很多男人,将尊严看得很重,所以,不能轻易去摸他的头,否则会被认为是轻视。

女人的腰和肚子碰不得。

在古代,女人的任何位置都是极其隐私的,不可以触碰,否则就是对女儿家最大的冒犯。而腰部,就属于更为隐私的存在。

就算是在现代,去碰一个女生的腰,那也是一种十分不礼貌,且冒犯的行为,举止算是十分轻薄。对女生是一种伤害,也会认为这是一种十分轻浮的行为。而对于女生来说,如果愿意被人碰,则是关系十分亲密,如果谁都能碰,则也是十分轻浮的行为。

其实,这句话是来告诫人们,如果没有关系,不要碰,任何位置都不行!

女人的肚子,也是摸不得的,而且不限定性别,无论男女都不能碰的,这里属于隐私位置,是其中一个原因,但却不是唯一的愿意,还有另外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涉及到了女人的生育。

生育,对于一个女人或者一个家庭而言,都是极为重要的,她可以选择生,或者不生。但是,这个肚子必须保护得好好的。

当有孕在身的女性遇到危险时,她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下意识地去保护自己的肚子,免得自己的宝宝受到伤害,这也是女性伟大之处。

所以,无论是女人的腰,还是女人的肚子都是不能碰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为了隐私,为了名声。

第二,为了安全和健康,这些都是不能容忍被触摸的。

男人的手机。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智能机时代的到来,手机几乎成为了一个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离开了手机,很多人都会有一种十分不适应的感觉。

至于说男人的手机碰不到,只是属于一句玩笑的话。

不过,女人的包,的确是不能碰的。

为什么说男人的手机不能碰,因为男人爱打游戏啊,万一将手机给碰坏了,导致比赛输了,会很不开心,这样就会影响两个人感情的。

当然了,如果是陌生人的话,不论男女,手机都是不应该被触摸,被看的,手机就相当于另外一个自己,写着自己太多的秘密和隐私。

女人的包不能碰。

第一,女人的包很爱惜。有一句戏言“女人生气了,那就买个包,一个包解决不了,那就两个包”。可见,女性朋友对包的喜爱和重视程度,特别是一些女性的包是奢侈品,非常贵重,因此不能轻易碰。

如果损伤了,会让人伤心,还要付出赔偿。

第二,女人的包就是百宝箱。女性朋友的包十分神奇,看着体积不大,容积更小,但总是非常神奇,总是会拿出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东西。比如化妆品,卫生用品,零食,手帕纸,药等等,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她们做不到。

所以,女人的包是属于非常私密的东西,因此,不要去触碰触摸。

最后我想说:

看似简单的道理,却是经验和智慧的总结,而且很多人还觉得无关紧要,事实上,听人劝,吃饱饭。这几句话的意思还可以向外延伸,对一个人很重要的东西,千万不要去碰,比如一个宅男的机械键盘等等,比如女性朋友的口红等等。

有一句俗谚:“木匠的斧子,姑娘的肚子”,该怎样更好的理解?

古人说的这句俗语,含有“忌讳”的成分在里面。古人这忌讳是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中产生的,或多或少带有神迷色彩。

先说“木匠的斧子”。木匠的先师是鲁班,后人学习木工手艺时,都要祭拜鲁班。祭拜时必须摆上斧子、锯子、墨斗、木尺等物件;并向鲁班图像烧香叩谢才能完事。

木匠拜师过程中,不准妇女和小孩在场,整个场面庄严肃穆,只有拜师时的念咒声和袅袅升起的香雾。木匠认为斧子有“开辟”之义,在许多木工物件中被视为第一;由此可见,斧子的神秘之处无法言语。

敬师的斧子不同一般,任何人都不可以去触碰。谁触及了木匠的斧子,就是在玷污鲁班先师。特别是妇女和小孩,若把弄了敬师的斧子,木匠会认为,自己在今后干活中出师不利,会毁掉了他们的饭碗。因此,木匠的斧子被视为神圣之物。

谈谈“姑娘的肚子”,肚子是女孩未来生儿育女的温床。古人视姑娘的肚子为圣洁的地方,不能冷着冻着,更不能给人看。“小肚兜”就是古人发明的。即使天气再热,姑娘多大,必须挎上小肚兜把肚子遮盖住,保护肚子就像保护人的私密处一样,不能闪光。

另一种版本是,姑娘争不争气就看肚子。没嫁人之前肚子大了,周边的人会戳着姑娘的父母脊梁骨骂,诅咒这家人没有家规,对姑娘没有教养。而姑娘父母也觉得没有颜面,因此,在过去,姑娘没嫁人之前肚子膨胀了,受不了旁人的冷眼,选择自杀的人不在少数。

另外,姑娘嫁人之后,若三、两年内看不到姑娘的肚子大,外家人会着急,公婆家更着急,会骂亲家生了个不下蛋的抱母鸡。在那些年代,姑娘有个肚子真的好难。穿少了怕跑光,未嫁先孕被人唾弃,嫁人之后肚子不大,也会受人诅咒。在过去,女人难啊!做女人的肚子更难!!

如今是知识爆炸的年代,面对古人为后人留下的俗语,有用的就得传承,没有用的就必须把它摒弃;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时代进步了,可人们的思想还在落后,这就是人性的悲哀!

有一句俗谚:“木匠的斧子,姑娘的肚子”,该怎样更好的理解?

民间口口相传的很多俗语,都是前人在生产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名言警句。“木匠的斧子,姑娘的腰”是常听人说起的一句俗语,它的意思是说,木匠的斧子和姑娘的肚子都是不能触碰的。为什么不能触碰?应该理解怎么意思?

尊重民间手艺人,就不要触碰他们的谋生工具。

“木匠的斧子和厨师的刀”常常是连在一起来说的。木匠和厨师都是民间很受尊重的手艺人。斧子和菜刀分别是木匠和厨师的重要工具,木匠丢失了斧子和厨师丢人了菜刀都无法做事。

古时候一些农家子弟,选择做木匠来养家糊口。先是当学徒,出师以后便可以挣到钱用来养家。技艺精湛的木匠很受人尊重,在农村,一般是被人请到家中去做家具,一做十天半个月,都是好酒好菜招待。

木匠的斧子一般是不离身的,每当吃饭的时候,木匠师傅都会叮嘱雇主,不要触碰自己的斧子,当然也包括其它的工具。所以特别提到不要触碰斧子,原因之一是斧子比较锋利,容易伤人,万一被人触碰受伤,木匠不好交代。原因之二是木匠的斧子不同于普通家用斧子,要磨好一把斧子相当费劲,如果自己干活的斧子被他人玩弄,万一弄坏,还怎么干活呢?

男女授受不亲,不要触碰姑娘的身子。

民间有“男人头,女人腰”不能摸的说法,还有“光棍的行李,姑娘的肚子”不能触碰的禁忌。这些俗语总有它的道理的。

比如“光棍的姓李”,这是光棍的全部家当,他一个人生活,往往走到哪里,行李就在哪里,可见行李就是光棍的全部家当,触碰光棍的行李就等于摸了光棍家里的物品,这自然犯禁忌。

贞洁对女人来说非常重要,“姑娘的肚子”自然就更不能触碰的了。古人说“男女授受不亲”,就是说男女之间互相传递物品都是不能接近的,否则就犯了禁忌。男女之间要保持清白的关系,就得从互相不接触做起,否则会引人怀疑。

女人的肚子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部位,她的丈夫之外的人都是不应该触碰的。特别是没有结婚的姑娘的肚子,那就更加不能被男子触碰,否则有损女子名节。男人的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伦理道德,还触犯了法律,是一种流氓行为。

由此可见,民间的俗语是有其寓意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收集和理解这些俗语,否则犯了禁忌还不知道。做人既要讲究礼仪道德,更不能触犯法律,否则悔之晚矣。

老老实实做事,规规矩矩做人,不该看的不看,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做的不做。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告知删除)

有一句俗谚:“木匠的斧子,姑娘的肚子”,该怎样更好的理解?

农村俗话里有一类在初看时让人感觉有些低俗,但仔细想想,却会发现这有些无厘头的俗话里,似乎还带着一些道理。

比如这句“木匠的斧子,姑娘的肚子”。

由于这句话里后半句是姑娘的肚子,所以容易让人想歪。但其实这里面的真实意思是有两种的,我们认为这句话粗俗,主要是理解成了第一种。这个我们在后面会详细解释。

在不同的地方,俗话的形成和表达也是不一样的,这主要是因为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同,生活环境的不同,吃饭习惯的不同,都能造成俗话的不同。

但有一点,虽然用字或者用词不一样,但其包含的意思都是一样的,这就叫小不同,大不变。

这句话同样也是,在我们这边,这句话其实并没有说完,它后面还有半句。加上后面的半句,使这句俗话看着更像是一句歇后语。

在我们这边,这句话完整说下来是这样的“木匠的斧子,姑娘的肚子,摸不得”。

加上后三分之一后,就更容易让人想歪了。

但想歪的人并不懂这句话里包含的第二层意思。

那么,这句话究竟包含着什么样的两层意思?现在还有没有道理了呢?

Ⅰ:这句话里包含的两层意思

寻常人在理解这句话时,往往会说这句话其实非常简单,说的意思就是木匠的斧子和姑娘的肚子都不能随便被人摸。

这似乎也能解释,但是为什么呢?这就是它的第一层意思。

所谓木匠的斧子,过去木匠都是人工,算是个农村大类的手艺活,想要学成木匠,那需要十来年的时间。拜师有繁琐的规定。

拜师后,讲究的是学三年,做三年,师傅跟前伴足又三年。

学三年就是跟着师傅学三年手艺,做三年就是跟着师傅实习三年。师傅跟前伴足三年是实习过后,用手艺挣的三年钱要交给师傅。

整整九年,才算出师。

所以,以前说拿徒弟当儿子,说徒弟拿师父当父亲,这并不是说说那么简单。十来年的时候,师徒吃住在一起,是有感情的。

在出师的时候,师傅一般会带着徒弟买一套新工具。斧子是木匠必不可少的工具,是做活时一样重要的工具。

所以,凡木匠,会把自己的工具看得特别重。原因也非常简单,他用得顺了手,自己的斧子跟手好像合了体,想砍什么地方想削什么地方都得心应手。

这样的斧子是不能被别人借和摸的。农村借斧子的特别多,有人要砍柴禾,有人要做点简单的劈砸动作,自己家里没有斧子,就会去借。

而木匠是肯定有斧子的,所以会去木匠家借。

木匠要借,心里怕别人用坏了。不借,都是街坊又不好看。

所以,他们就定了一个规矩,斧子这种工具是不外借的。这就是木匠斧子不能摸的由来。

而姑娘肚子当然也是不能摸的,这里面关系的事情更加多。人家一个黄花大闺女,肚子岂能被人随便摸?

但恰恰是这半句,会让很多人误解。可是我们仔细想想,别说过去,就算是现代,人家姑娘的肚子能随便摸吗?既然大家都知道不能随便摸,干嘛还要特意说这么一句俗话来强调?

原因只能有一个,它是有别的意思的。

这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二层意思。

这里的第二层意思,说的其实是木匠的斧子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而姑娘的肚子,则是繁衍生息的根本。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这里说的是肚子,但其实并不是肚子。可能有些人会有些懵,其实这里说的肚子,是怀孕后的女人。

女人怀孕后,有些地方会说“显肚”了,也就是肚子大了起来。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斧子是木匠以后生活的保障。而肚子里的孩子是女人以后生活的保障。

所以,这两句话才会排在一起说。它的真实意思在第二层,是说木匠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女人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并不是指表面一层那么简单的意思,而且一点也不粗俗。

Ⅱ:这句话有道理吗?

其实,有没有道理,要看放到什么时代背景下。

假如说是在过去,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

搁以前,别说民间了,就算是皇宫之中,也常常会说子凭母贵,母凭子贵。

什么意思呢?就是在皇宫之中,孩子小的时候,如果母亲受宠爱,那么孩子就也会受宠爱,会被更多人爱惜。这是因为他的母亲受宠爱。爱屋及乌之下,孩子自然也金贵。

可是,当孩子长大后,母亲一天天老去,她和孩子的关系会翻过来。这个时候,如果孩子受宠爱,那母亲自然也会受人尊重。

假如孩子人烦狗不待见,那年老色衰的母亲自然也不会被待见。

所以,在过去,肚子里的孩子,决定着女人的后半生以及未来。

而斧子决定着木匠的后半生生活,出师后,自己如果技术高超,自然会吃穿不愁。从某些方面来说,两者虽然不能类比,但其实意思都是一样的。

所以,这两样在过去一个对男手艺人重要,一个对女人特别重要。我们自然说其有道理。

可放到现在,放到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这句话就失去了其道理。

首先咱们来说木匠的斧子,现在谁还砍削劈砸?直接都是电动工具,斧子多久都不用一次。既然是这样,它还有什么金贵的?

自然也就没有道理了。

再来说姑娘的肚子。人们的思想观念现在和过去改变了太多。而子凭母贵和母凭子贵,本来就建立在了一个不平等的背景下。

现在讲究人人平等。一个孩子,就算是母亲儿了错犯了罪,他也有自己应得的权利。一个母亲也不会因为孩子犯了什么错而受牵连。

所以,这句话也已经没有了意义和道理。

Ⅲ:如果要总结的话,黑嫂个人更加倾向于第二层意思。它想要说明的是斧子和肚子对于过去男人和女人的重要性。

这个重要性甚至要重过一切。

但这一切都建立在一个落后和愚昧的时代中。现在是新时代,我们看一些话时,要结合现在的时代背景,而不是愚忠于一些俗话。不能说是以前传下来的,就一定有道理,就一直有道理。

认死理,本身就是一种不讲理。

当这些俗话失去了时代背景的依托后,也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和道理。我们学习俗话时,要学会区分,精华要继承和学习,糟粕要抛弃。

但前提是,我们要用人生经历以及生活经验去学会区分,您认为呢?

有一句俗谚:“木匠的斧子,姑娘的肚子”,该怎样更好的理解?

有一句俗谚:“木匠的斧子,姑娘的肚子”,该怎样更好的理解? 因为谁使我的木匠斧子,崩了刃,骂他三天三夜也不解恨,我还得花三个月的时间才能磨出来。

这是一把木匠斧子,我自己用。

这是一把普通斧子,别人可以用,木匠斧子绝不借给他人用。

普通斧子对称,木匠斧子偏一面。

一个木匠斧子,顶半个刨子、半个扁铲、半个锛、半个刀、半条锯条的功能,还有一个锤子功能。

一把木匠斧子刃口要求锋利和平整一条线,不下功夫是磨不出来的,过去没有砂轮机,全凭在磨石上磨,对磨石的平整度要求也是很高的。

这把木匠斧子跟随我40年了,30多年前就出借一次,他竟用它起钉子,板坏了最有用的一个角,成了半残废,手工磨一年也找不平一条线,如果不是我改行不再干木匠,用它劈了他的心都有,这得磨去15克的铁,才能找平一条线,刃口上碰伤0.01毫米,意味着这个木匠斧子发亮这整个面积要磨下去0.01毫米。所以说木匠的斧子绝不借给外行用,自己的小孩也不能让他摸,因为它太锋利,玻璃板上切头发,齐刷刷,容易伤手指。现在这把木匠斧子玻璃板上切粉条还行。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