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女孩的择偶标准是什么?
六七十年代,城市女孩的择偶标准主要是复退军人,因那年代是阶级斗争最尖锐的年代,穿军装代表最革命的身份,那时候是全国山河一片红,红卫兵穿军装是那年代的时尚,农村女孩条件较低,农村生活困苦,解决吃饱问题是农村的主要条件,那时候看男家方主要是看稀饭是不是稠一点,能吃稠一点的稀饭是那年代农村女孩的首选。
六七十年代,女孩的择偶标准是什么?
说几句顺口溜吧
除了男方出身(成份)丶非农业人口外,很重要一点,是男方的职业。顺口溜:
绿军装四口袋,家屬光荣有优待。(军人,军官上衣四个口袋)
杀猪宰羊的,有下水往家里带。
出门嘟嘟响,神气又吃香(货车司机)
身往柜台站,便宜货顺手买(营业员,特别卖布丶粮丶食品的)
干部教师:工人,每逢十五有月光。(指每月十五日发工资)。关于工资收入也有顺口溜:
三四十元,钱太少
七八十元,人太老
五六十元,刚刚好
当然了,以上是择偶的首选顺序。
六七十年代,女孩的择偶标准是什么?
六七十年代女孩择偶标准大概看几个方面:
- 家庭出身好,祖上是贫下中农。
- 父母在国营单位工作。
- 帅哥在商业部门工作,或者在国营单位工作。
- 有城市户口。
- 身体健壮。
六七十年代,女孩的择偶标准是什么?
听说过一兵二工,还有什么手术刀方向盘。[呲牙]
六七十年代,女孩的择偶标准是什么?
这个问题我印象深刻,我就是那个时代过来的人,按理说不论哪个年代的女孩择偶标准都是一样的,只要是男人英俊潇洒身体强壮没有不动心的,即便是动物还得找威猛强壮的做配偶,何况人乎!
不过在特殊的年代就有了特别的恋爱观,六七十年代,女孩配偶的选择,在当时背景下也发生改变。
首先排列下六七十年代10种抢手男人的生活状况共大家分享!1.那个年代的重中之重,首先得看“成份”因为那个年代“成份”代表着一个家族的阶级的立场。必须是根红苗壮的贫下中农,地富反坏右只能捡漏基本上是靠边站。
2.又红又专的革命老干部后代。
3.吃供应粮食的工人及乡镇企业职工。
4.现役军官和退伍军人。
5.有初中及高中以上文化英俊潇洒的劳动模范,技术能手,以及乡村干部。
6.司机,手握方向盘地北天南任我玩,一日三餐有着落,副驾驶的位置专门留给俊妹子。
7.医生,小小一把手术刀,万病皆可抛,无论官有多大,我都是你们的活菩萨。
8.教师,一根粉笔教写字,大人小孩守规矩,受人尊重气场足,未嫁女孩心里想。
9.普通会计、保管员、记分员
会计管账不用愁,兜里零花钱似流油,保管员保管员,五谷杂粮吃得全,记分员记分员,一笔下去又多几毛钱。
10.百姓,普通百姓不用急,九等人选完就轮你,矬子拔大个不费力,传宗接代省心来得快。
以上10等人不知道我总结的是否完全,不过六七十年代确实是样的,经历过朋友有补充的请评论区留言!
六七十年代,女孩的择偶标准是什么?
我就是七十年代长成大姑娘的农村人,到了择偶的年龄。
那个时候择偶首先看家庭成份,看政治面貌。一般看重的成份是贫下中农,其他成份次之。党员,团员先选,再选其他。地主,富农成份的要特别优秀,出众,並且是有工资领的公职人员。成份是地主,富农的一般人,极少会选择这样的人。地主,富农成份的人称为高成份。成份高的人在选举,工作的分配等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前途影响大,很难入团,更难入党,根本没有招工招干的资格。上级要招收工人或干部,先选贫下中农,党员,团员。所以,择偶选择成份,政治面貌是决定今后的前途的大事。
有工资领的工厂工人,干部,再到复退军人。他们都是贫下中农出身,有的还是党员和团员。这些苗红根正的男孩子才有条件当上工人,干部,才有条件参军。在那个时候,这些都是女孩子择偶首选条件。
媒婆给我介绍的男孩子家庭,都是贫农成份。我现在的丈夫的成份是贫农,公公在解放前是给地主打长工。在当时是根正苗红的男孩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