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票你用过吗?
粮票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它与我相识、相伴50余年。现回忆粮票二三事。
在我读小学时,有一天家里来了一个干部模样的年轻人。在他与我父亲的交谈中,我才知道他是来我村搞“四清”的。“四清”是当时农村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主要是清工分、清账目、清仓库、清财物。“四清”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他被安排在我家吃饭,因为我家是贫农,父亲是群众代表(类似现在的人大代表),母亲和善爱干净。他说,您家吃啥我吃啥,每顿饭二两粮票两角钱。尽管他这样说,但我父母对他还是挺照顾的,每天给炒个鸡蛋或调个凉菜。他吃罢饭,如数把粮票和钱放在饭桌上。我父亲不收,他说这是纪律,父亲只好收下。从此,我认识了粮票,也知道它的作用:人若在外,离了粮票是吃不成饭的。
粉碎“四人帮”后,国家恢复了高考,我有幸考上了大学。考上大学就跳出了农门,到城里吃商品粮。每月供应标准为34斤,并发生活费,享受公费医疗。我们心里很高兴,非常感谢党和国家。我当时20多岁,饭量大,粮票不够吃。我就写信把情况告诉了在公社粮店工作的高中同学。半月后,我收到了他寄来的50斤粮票。这事令我很感动,不但解决了我的生活之忧,还激发了我好好读书的热情。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学有所成,报效祖国,报答所有关心帮助过我的人!
至80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经济形势好转,生活物资不断丰富,粮票也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现在我还珍藏着10张连号的三斤面额的粮票,就算是对那个时代的印记吧。
粮票你用过吗?
何止是用过。还剩下很多,留下了国家困时期的记忆:
一,大大的激发了爱国主义精神。上下齐心,捏紧裤腰带,共渡难关。
二,大大的激发了阶级友爱,团结互助精神。产粮高的地方,支援产粮低的地方,一般劳动工作的人支援重体力劳动工作的人。食量小的同志支援食大的同志。女同志支援男同志。
三,大大的体现了社会公平,无论是高官还是老百姓,无论是富豪还是贫民,一律由国家分工种按年龄定量。我属轻体劳动每月定量29斤,我姐夫是汽车司机,每月35斤,姐夫哥哥是码头搬运工人每个月40斤,大家都够吃。我有时出差还多补助5斤,绰绰有余。
四,大大增强了珍惜粮食和节药用粮的观念。
那时候,大多在食堂里吃,2分钱一盘青菜,1角钱一盘土豆肉丝,l分钱一碗汤,吃得人暖洋洋,喜滋滋,十分开心……
粮票你用过吗?
粮票你用过吗?粮票伴随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国家为控制粮食资源,颁布的“统购统销”政策而实行的一种票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粮食资源并不丰富,为确保城乡居民人人有饭吃,生活有保证。国家有关部门和机构代表国家,将农民生产的粮食除留足按国家规定的口粮标准,一律由国家収购(含上缴公粮,实际是一种税收)。然后再将收购上来的粮食,按城市人们工作性质,男女老幼制定的口粮标准供应销售,这就是“统购统销”简称。
“统购统销”政策的实行,取消了粮食的自由市场,人人都享用国家给自己规定的粮食定量,这当然可由户籍所在地,发个“粮食供应本”即可,月月按量、粗细搭配供应,只要自己根据需要到指定粮店购买即可。但人员流动,谁也不可能抗上几斤粮食出行,只能由含有粮食的票证代替,既方便,也实用。因此也就出現了地方、全国,军用等粮票。下饭店,购点心副食,国内探親访友,只要有粮票才能确保吃饭无忧。这就是粮票的诞生。
伴随社会发展,人们物质需求的提高,根据国家资源的承受能力,为确保社会上人人对资源享受平等,坚决反对个别特权人或小集团的出現。以后又相继岀現,布票,线票,油票,副食票(肉,蛋均在其中)等。甚至还有工业品的票证,例如九寸的黑白电视机,自行车,缝纫机等等票证。包括粮票在内,所有这些票证,使用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前后历经四十年,恰好伴随我半生。
如今记忆犹新,想想当時用的粮票也不过能买六、七种粮食,而且还包括十多斤红薯(鲜地瓜三斤顶粗粮一斤)。如今不用粮票,随意可购各种、粗细粮食几十种,只要有钱,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吃不到的“口福”。人民生活丰富多彩,粮食不仅充足,而且也“琳琅满目”,任意选购。人们生活不仅芝蔴开花节节高,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
粮票你用过吗?
粮票是计划经济时期的票证,当时为什么说户口很重要。因为当时分全国粮票和地方粮票,再就是有正式工作才有工种粮票,因为当时分工种,各工种的定量粮票不一样。如果当时去异地得带上全国粮票,如果去异地生活如果没有户口,当地政府不会配给粮夲和粮票的。
当时无论买早点,去食堂吃饭,还是去饭店吃饭,以及买糕点和面包以及制成食品都需要粮票。光有钱是不行的。
当时粮票的重要性,是人生命的支撑。所以现在还保存不少粮票。当时如果粮票富余可以换鸡蛋和其它农产品。
粮票你用过吗?
时代的特证,计划经济所需,非但用过而且还存在有余,在当纪念留存吧,
粮票你用过吗?
我国粮票可能在6几年开始发行,为什么要印发粮票和布证?可能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在那个年代我国农业和工业都不发达,不但粮食短缺工业也比较薄弱,哪么,就会出现不平衡。比如有钱人粮食和布匹就会被他购买了,而没钱人就要挨饿,连衣服都没有穿,所以国家按票据控制粮食和布匹。这样就能达到人民平衡,粮票是对工人和企事业单位发放的,而农民是没有粮票的。因为各单位和工作人员经常出差,就需要凭粮票购买饭吃。粮票有两种,有各省粮票另一种是全国粮票,而省粮票只能在本省有效,全国粮票所有本中国都能使用。过去农民根本没有人去外省,除非有少数农民外出有急事需要用粮票,你需要本生产队出具证明,再去公社申批才能领取粮票。我60多岁亲自用过,所以我也比较清楚。也许有不正确的地方,请有知情的朋友纠正并留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