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队时期,农民可以到野塘捕鱼改善生活吗?

生产队时期,农村有一些野塘,里面有很多鱼,捕鱼改善生活当然可以。

生产队时期,在农村有很多野塘(废弃的堰塘,大水冲击后形成的小水坑),日长月久,里面就会有野生鲫鱼、鳝鱼、泥鳅等。我小的时候,家门口就有一个过去养猪的化粪池,后来不养猪了,化粪池没有填起来,就形成了一个野塘。里面集水约六、七十公分深,而且一荒就是很多年。一天,我们几个伙伴在化粪池旁边玩,突然感到池子里有什么东西在水里游。几个伙伴,有的说是水蛇,有的说是青蛙,其中一个个子大的伙伴说,我们回去拿粪筐来捞。

由于化粪池里面水不深,大约在我们的膝盖下,我们都回去𠂇来粪筐,然后在化粪池里从两边向中间捞,经过几个回合,都不同的捞到了鲫鱼、泥鳅、螺丝等。

生产队没有对这些野塘投入资金养鱼,所以,农民在野塘里捕鱼改善生活是经常性的。

生产队时期,农民可以到野塘捕鱼改善生活吗?

生产队时期,农民是可以到野塘捕鱼改善生活的。生产队时期,那时我才十多岁,记得父亲每到夏天有时间要到七八里地外的水泉村那里捕鱼,水泉村因有几处天然的泉眼而得名。地势低洼,有一处大水泡子,里面有很多种野生鱼,父亲所用的鱼具比较落后,就是用树枝编的长长的鱼须篓,去的时间又比较短,所打到的鱼就很有限。大概一回弄到两三斤的各式小杂鱼(像鲫鱼,老头鱼,麦穗鱼,小白漂鱼,泥鳅鱼等)就很不错了。记得有一回,天下起了雨,父亲回来时已是深夜,却没有打到一条鱼,只是顺便在生产队的瓜地里,摘了几个还没熟的生瓜蛋子,几个孩子也像得到了宝贝似的一顿狂啃,但最后都姿牙咧嘴的,因为实在太苦了。

生产队时期,农民可以到野塘捕鱼改善生活吗?

这是一个有趣的问答,勾起我对儿时、年轻时钓鱼、丫子捕鱼、鱼叉叉鱼、探网探鱼、下河摸鱼、钓蟹、戽鱼等美好回忆。

我不是说生产队时期什么都好,但切不要把生产队时期当做只有饥饿、做工,好象没有人身自由,大人小孩没乐趣,人们成天在愁眉苦脸中生活,那时人为的渲染,是以一时、局部、个别代全体的别有用心。

我是苏北农村人,距黄海边四五十里,射阳河北、苏北灌溉总渠之南,平原水网地区。

小时还是合作化前,那时,射阳河闸尚未造好,灌溉总渠还未与本地农田灌溉形成水利系统,我们这除射阳河沿线人口集中,旱田水田间杂,天然溝港灌溉,大多是荒滩碱地。还三两头有海水倒灌,本地都是"雅许水"(方言,就是含盐分较多的淡水),我几岁时,就会在港边钓鱼。一根竹竿,扣上一根线,缝衣针或细硬铁丝在灯上烧红育成钩子,穿上线,蚯蚓做饵,春夏秋可钓鱼。当时钓到红眼丁、推浪、白条鱼等等,半天也有一斤八两。

后来用洪泽湖水(主要是淮河水),真正甜水,鱼虾蟹草等动植物种都有变化,我们这也全是淡水鱼虾了。通地龙虾那时一只也没有。60年代刚有时卖到5分1角一只,回来给小孩养着玩的。

冬天探网探鱼最好,一是农闲,二是水冷鱼活动慢。半天多则十斤八斤,少则三五斤。探网春夏秋还可到大港、射阳河探蚬子。三年困难时期,父亲常去探蚬子回来开水烫后取出肉,蚬肉汤锅放上小麦带麸的面,煮成糊糊吃,我最不喜欢,因太鲜我嫌它"酸"。

从七八岁到十八岁,读初中住校放暑假,也用Y子捕黄鳝,也捕到泥鳅。但那时泥鳅人不吃,烧喂猫,煮喂猪特别是母猪哺乳期。我一亲戚送十一把竹Y子,我小时用了头十年,遇到雷暴雨天,一次也捕过二三斤。我捕到的最大黄鳝在一个早上,在一个古屋旁多草多蛇的汪地里捕的,就2条,一条1斤,还有条半斤。事后想想原因,是因那田用过农药,小黄鳝药死了,又草多蛇多人少,钓黄鳝的不去。Y子放水中太深捕不到,但太浅又易捕到蛇,还要看地方,也有经验的。

我叉鱼技术不好,因我眼功不行,往往对准鱼叉下去,落空。因鱼在水中的影有折射的,没练出功夫去当兵了。

摸鱼、钓蟹我是好手,放工了,家里煮中饭,我下河摸鱼还能赶上中饭菜。60年代前,我们这螃蟹多的是,半天钓个三五斤不成问题。秋天夜里还在港里"躲蟹"。62至64年,我们这螃蟹极少了,我和同队邻居小牛,夏秋到淮海农场钓蟹,五更去,怀揣2块面糊饼当中饭,太阳大甩西往回赶,少则钓十斤,多则二三十斤,当时2角左右1斤,这收入也不小了。我和他一年也要三五趟的。

把水弄干取鱼大到大港大塘,小到溝河水田(未稻麦两季时,冬天水沤地里也有鱼虾),春夏秋冬均可,大到用脚车拐车,小到用盆用桶,水快干鱼到薄口时,大鱼小鱼蹦蹦跳跳,岸上看的人更欢,所以有"取鱼没有看鱼乐"的俗语。

现在取鱼工具、取鱼方法,包括钓鱼,现代化了,也是家养的多,有乐趣,但似不如那时。你可不要说我怀旧想倒退呦!

需要说明的是,港河等大工作量取鱼都是联合的,有几家甚至十几家。但生产队集体组织极少。都是在农闲或放工休闲时,不是大忙季节或是不上工自由专搞捞鱼摸虾约蟹的。

生产队时期,农民可以到野塘捕鱼改善生活吗?

据我所知记忆里的一些萌懂,因为那个时候还小,父母那个时候都是在集体生产队,到如今,父母也谈论起集体生活是过的多么坚难的生活。各家各户是没有私人土地的,什么都是集体,大家的。整个乡亲们集体一起做活(凭工分)吃饭,天晴几百号人一起上山下坎种地,下雨乡亲们一起在很大的厂子里剥油桐子,油茶籽,选土豆大小,大的集体人们一起生活当饭吃,小的做种,收回家的玉米,剥壳的剥壳,脱粒的脱粒,没有私人时间去做私人的事情。更不要说去野塘钓鱼改善生活了,没有私人自由,要是谁去偷偷钓鱼。被其他人看见了,第二天队长和一些欺凌万霸道狗占人势的人把钓鱼者叫到开会的台上,批评打击,还要游街,因为我爸(现在80岁了)就挨过批斗,挨过这些人的打。

那时集体生活没有分到户,由于当时一些人以与村长和恶霸巴结,想着方法整村里的一些弱智群体,有些人是被欺凌而受冤枉而死,有些人经常受恶霸吆喝大骂,连话都不敢说。弱者努力的干活工分却凭三四分,五六分,那些偷奸耍猾的人得几十分,活不干分到的粮食却够吃,而且这些人私自还可以养头猪,喂几只鸡鸭。他们的孩子也蛮横不讲理,有吃布做衣服,那个时候根本没有什么是私人能去做的,再说生坡上的野菜也是被人们吃光了,私人不敢自己去野塘钓鱼,田里抓泥鳅黄鳝。

过了几年后,土地改革田土山林分到户了,人们翻身能作主了,家家户户有自己的田土种植了,有饭吃,能自由养牲口了,生活过的好了,有肉吃有蛋吃,还可以卖,一切都改变了。那些以前欺负别人的人仗着自己习惯性的性格,好吃懒惰,比世人生活过的差劲,村长那个时候也作恶多端,周围人都不跟他们这些人来往。名声到现在那些老年人都记得这些人是狠角色,不过他们的下一代人不是这样的人了,爷爷奶奶父母说起当时,现在都摇头,他们很懂得改变后今天的幸福自由生活,更加珍惜,也教育着下一代人的为人处事,思想与人品,品德等一些基本做人的道理。

生产队时期,农民可以到野塘捕鱼改善生活吗?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提出这样的问题不足为怪。作为过来人,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现在人们富裕了,不再愁吃愁穿,想起当年那种苦日子,好像有许多人不理解,总觉得有千条路子、万个办法,但作为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我可以告诉大家,现在自己想象的这办法、那办法,放在当时那种环境下,你就没有一点办法!

我出生在六十年代初的农村,从记事起到八十年代初,就没有过过一天温饱的日子。那是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劳动力靠参加生产队劳动挣取工分,年终按工分分配粮食,那就是全家的口粮,买油盐酱醋,就靠每家养一两头猪、几只鸡,卖了换点零花钱(不允许养多)。有点手艺的,可以利用一早一晚的时间,做些手工艺品,拿到农贸市场上换些零花钱。那时候根本没有打工、经商这一说,粮食产量又低,好的年景每人能分到一百多斤粮食,歉收年份就不好说了。当时我们一家七口人,只有父亲和姐姐是劳动力,我们兄弟四个正在上学,吃饭的多、挣工分的少,是典型的困难户,分到的粮食自然会更少。

记得那时候,父亲和姐姐要去生产队参加劳动,母亲就做些豆腐拿去卖(也不是公开的),晚上父亲还会用高粱秸编些席子,去集市上换些钱,以供我们兄弟几个的学杂费和日常的花销。记得我们家放钱的地方,是一个15X7X7厘米的小长方体木匣子,里面钱最多的时候,是年底卖了一年养的那头猪所得的四五十块钱,但除了还平时借的左邻右舍的帐,很快木匣子里就仅剩下一些几分、几角的零钱了。可是,过年总要添些新衣服,总要买几斤肉,往往是还了旧账、欠了新帐。到了来年春天是最难熬的日子,一年的粮食不到年底就吃完了,过年的时候和亲戚朋友借一点,勉强度过年关,春天就靠挖些野菜、摘些树叶充饥……。这时候就有人问了,你家不会打个鱼、打点猎物贴补一下生活?

你还别说,那时候还真是想过这些办法。从我开始懂事起,看到家里这种情况,就开始琢磨怎么才能赚到钱,或者能让家里人有饭吃:在十岁多一点的时候,曾和同学一起,跑到离家二十多公里的县农场买些残次苹果,去集市上卖;曾约上几个小伙伴,徒步跑到四十多公里的东部山区拣花生;曾帮着父亲一起编席子、卖席子;曾帮着母亲一起磨豆腐、做豆腐;曾去煤矿渣子山上拣过煤核;曾带着老鼠夹子套过山鸡、野兔;曾和小伙伴们一起摸过螃蟹、捞过鱼;曾上树摸过鸟蛋、捉过小鸟;曾为了那一支钢笔的奖品,麦收期间一天不拉的为生产队拾麦穗;曾为了多挣点工分,每天放学后为生产队割青草;也曾为了每斤五分钱的承诺,忍着烈日去摘棉花……。但是,在都没有钱的地方,你怎么能赚到钱呢?在都吃不饱的时候,你又怎么能吃得饱呢?

单说捕鱼吧,一是水深才有大鱼,常年不干枯的水塘鱼才多,象这样的水塘,生产队是不允许个人随便捕捞的,都是每年重要节日的时候,生产队统一捕捞,除了干部们进贡的,分到社员手里的寥寥无几。那些小水塘倒是没人管,但里面都是些小鱼小虾,而且也没有多少,所以没有人去费那个心思。二是北方地区本来水就少,大部分水塘只是满足农田灌溉的需要,并不具备鱼虾生长的良好条件,很多小水塘是没有鱼虾的。三是生产队的社员除了老弱病残和适龄学生外,必须参加生产劳动,春夏秋三季种和收,冬季整修水利设施和农田,有时还要抽调劳力参加全县的统一会战,既没有闲人,也没有闲时间去做捕鱼捞虾的事。四是农村人的思想比较传统保守,在我们那个地方,一般人都认为,捕鱼摸虾、打猎、摸鸟,不是正经人干的事,如果是一个青壮年劳动力做这些事情,就是不务正业,不仅影响个人的名声,就是找个媳妇也难。五是那时候普通人家确实难,一分钱恨不得掰开花,哪有闲钱去买没多大用处的渔网渔具?当时我和小伙伴们捞鱼的时候,就是把看到有鱼的河道截断,用生石灰拿几块放到水里(那时候农村用生石灰很普遍),等鱼呛得露出水面,再用盛草的柳条筐捞上来。六是小鱼小虾确实不好吃。现在人们去饭店上个油炸小鱼虾,觉得美味好吃,但在那个时候,谁舍得用油炸鱼虾,更何况那时候的小鱼虾,去了头和内脏就没什么了,不象现在的小鱼虾这样肉多,所以既没肉又难吃,人们也不指望那一星半点的鱼虾起什么作用。

所以,贫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越是穷越没有出路,今天的好日子来之不易,希望你我都能珍惜!

生产队时期,农民可以到野塘捕鱼改善生活吗?

完全可以。不光是到野荒圹捕鱼还可以到所有沟,河捕鱼打鱼的,以前我们生产队有个保水员,(专门负责看水的,田干了放水进去,水淹了要排水)在夏秋季几寽没断过鱼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