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骨灰很多年以后会变成什么?有什么科学依据?

人固有一死,人死之后,古人讲求入土为安,但是现在在城市里,人死之后都是火葬。在火化的过程中,身体上的有机物质被烧干净,留下的都是无机物,而无机物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磷酸钙。

火化之后,留下的是骨头,骨头被敲碎之后,成为了最终需要安放的骨灰。一般人火化之后,留下的骨灰大都是浅灰色的,并不会像电视剧里面看到的那样发白。由于骨灰不含有有机物质,全部由无机物质组成,所以如果火化之后把骨灰就那样放在干燥的地方,基本上无论过多少年都不会有什么变化。

但是骨灰里面含有大量树木需要的无机矿物质以及微量物质,所以如果把骨灰埋在树木下面,可以说是为树木增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树木生长。骨灰其实不过是一堆难溶的无机盐而已,实际上当我们的亲人死去的那一刻,他们就和我们永远永别了,留下的骨灰,不过是一些普通的原子而已,只是我们为了纪念我们的亲人,会把骨灰留下作为念想,实际上所有的骨灰并没有什么区别,也没有特殊之处。

我们所有人都来自尘土,终将归于尘土,死去之后,将自己的骨灰重新撒向大自然,重新回到大自然的怀抱是最好的做法。现在开始兴起一种新的下葬方式,那就是树葬,也就是将骨灰埋在地里面,并且在上面种上树木。比如说苹果树,然后骨灰中的无机物质最终会为苹果树的生长提供营养,并且成为苹果树的一部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间接地让我们的亲人得以永生。

除了树葬之外,国外的一些公司还可以将骨灰转化为钻石。火化的骨灰里面含有2%的碳,而钻石的组成元素,也是碳,美国芝加哥的有一家公司声称,他们已经掌握了一种新型技术,可以将人体火化后的骨灰直接变成钻石,并且到目前为止他们已经成功地帮助全世界数千个家庭保存下来他们亲人的珍贵钻石。

人的骨灰很多年以后会变成什么?有什么科学依据?

如果上升但到宇宙的高度,很多年以后人类骨灰会变成什么?说点不好听的,与“一坨屎”的最终结果是一样的,甚至万事万物都会这样,最终融入到星辰大海,万事万物来源的地方,然后参与到宇宙无尽的循环当中!

这样的观点或许听起来有些虚无缥缈,事实上正是这样,万事万物都是在不断的循环中向前发展的,说白了,你我如今呼吸的空气就有可能是“秦始皇呼吸过的”,空气一直在不断的循环,万事万物也都在循环!

比如说,人类去世后的骨灰,许多年以后会成为植物生长所需肥料,被植物吸收,吸收的过程骨灰的原子不会发生变化,只是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出来!

还有一点,某种意义上将,你我甚至包括我们今天所见的万事万物都是恒星死亡后产生的“核废料”,你敢相信吗?

事实上就是这样,恒星在死亡的过程中几乎创造了如今我们所见的所有物质,在核聚变的过程中创造了各种元素,然后在死亡时把各种元素抛洒到浩瀚的星际空间中,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步形成不同的世界,其中就包括我们的世界!

想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感叹:人类太渺小了!确实是这样,但拥有智慧的我们可以发挥无穷的潜力。我们敬畏大自然,但不屈服于大自然,更重要的是在我们短暂的人生中不虚度光阴,坦然地接受死亡!

人的骨灰很多年以后会变成什么?有什么科学依据?

人身体焚烧后骨骼化成的灰,通过科学技术X射线粉晶衍射显示,其成分和磷灰石接近。化学名称是磷酸钙,主要元素成分以钙、磷、氧、碳为主。

其中化学式:Ca3(PO4)2 密度:3.14kg/m3 熔点:1391℃ 外观:白色晶体或无定形粉末

有科学家已经发现距今5000多年的人体火化骨灰,保存相当完好。由此可见构成骨灰的磷酸钙成分也是比较稳定,可以持久保存的。

那么骨灰是什么样子?并不是大家认为的粉末状态,而是块状物体。人体在火葬场火化时,所有手续办好,大概1小时就可以烧完,最后会工作人员会用一个不锈钢盘来装骨头交给家属,骨灰需要家属自己敲碎放进骨灰袋里面,然后再装进骨灰盒里,不敲碎是放不进盒里的(骨灰盒一般都相对小)。骨灰大部分都要块状的,只有少量是粉末,粉末其实是一些衣物和裹尸袋的燃烧物,再就是一些烧不掉的人工关节。颜色大概灰白色,不像电视里是白粉。

骨灰如果埋入地下或者撒入江河,那很快就会被土壤的微生物转化,变为植物养分,返还到大自然中。这个过程大概3个月可以就完成。真应了那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虽然这是描写植物的,用在这里也很贴切。到最后,都会化作尘埃,湮灭在历史里。所以我们要珍惜眼前人。

人的骨灰很多年以后会变成什么?有什么科学依据?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解释了花朵凋谢最后返回大地,做了肥料,为值株生长提供营养。

那么,人的骨灰最后变成了什么?

骨灰最终回归了大地

生、老、病、死想必谁也避免不了,地球上的绝大数生物最终都会死亡。那么,尸体去哪了?

地球生命诞生42.8亿年,一轮又一轮的生物死亡,生物大灭绝就有五次。

第一次生物大灭绝发生在4.4亿年前的奥陶纪(无脊椎动物的天下),约有85%的生物灭绝。

第二次生物大灭绝发生在3.65亿年前的泥盆纪(脊柱动物的天下),海洋生物遭到重创。

第三次生物大灭绝发生在2.5亿年前的二叠纪,超过96%的物种灭绝。

第四次生物大灭绝发生在2亿年前的三叠纪,76%的物种灭绝。

第五次生物大灭绝发生在6500年前的白垩纪,存活一亿六千万年的恐龙霸主灭绝。75%—80%的物种灭绝。

而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正在进行中。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我们的科技飞速发展,造成环境污染和人类干预使得很多的生物已经灭绝或者濒临灭绝。

那么,数以亿万计的动物尸体去哪了?

不起眼的分解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地球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生产者多数为植物,靠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

消费者多为动物,比如我们人类,本身不会制造营养,靠食用其他生物来维持生命。

分解者多为微生物或者昆虫亦或是食腐动物(鬣狗、秃鹫),其主要作用就是分解生物残体。正是有分解者的存在,我们的地球才不会尸横遍野。

当然,化石、煤、石油、天然气、不腐烂的尸体等等都是因为其存在环境不适合分解者生存所以就保留了下来。

骨灰的成分

骨灰有什么成分呢?

火化后,人体的有机质已经都全部燃烧,剩下的成分就是无机质。元素成分以钙、磷、氧、碳为主。骨灰的各种成分都是肥料,主要成分是钙及磷质。

骨灰会随着雨水或者地下水的渗透作用逐渐与土壤融为一体,成为土壤的一部分。生命本身的元素就是来源土壤,百年后又回归土壤,就是这样的循环才会有一次次的大灭绝,一次次的生物爆发,自始至终地球元素总量是不变的。

所以,并非只有落红不无情,生物残体都有情。

总结

“一鲸落,万物生”也是这个道理,鲸鱼的尸体可以供应数万计生物的食物来源,其中不乏有捕食者和分解者。微不足道的分解者,在地球这个若大的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正是因为分解者的存在我们的环境才能整洁,避免了尸横遍野的乱象。万事万物存在即合理。但是,人类似乎打破了原有的平衡态。

环境污染,以塑料白色污染为例。

数百年才能降解的塑料,分解者无法分解,使得生态系统严重失衡,导致数以万计的生物生存受到威胁。我们不可能与自然抗衡,当打破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平衡,“惩罚”迟早要到来。

人的骨灰很多年以后会变成什么?有什么科学依据?

在遗体焚烧的过程中,身体上的有机物质(主要由碳、氢、氧组成)以及穿着的衣物都会被燃烧殆尽,成为二氧化碳等气体消散掉。余下的就是无机物质,主要是骨头,其主要成分为磷酸钙(Ca3(PO4)2)。骨头被敲碎和碾碎之后,就成了最终要被安葬的骨灰。

由于磷酸钙在空气中非常稳定,所以骨灰在正常情况下非常难以被微生物降解,可以保存很长的时间。科学家曾在巨石阵那里发现了古老的火化遗迹,时间可以追溯到5000年之前。

如果采取树葬的方式,把骨灰直接埋到地里,并且种上树木,那么,骨灰中的钙和其他微量的矿物质可以提供营养元素,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树木的生长。正所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从物理学角度来看,组成人类身体的所有原子本身都是来自于自然,在人死后,这些原子基本上又都会回归自然。它们有可能成为其他物体的组成原子,或者又成为新生命的组成原子。这些原子是不会消失的,只会在大自然中不断循环往复。

另外,美国有家公司通过一项技术能把人的骨灰制作成璀璨的钻石。由于人体中包含着一定比例的碳,从骨灰中把碳提取出来,再利用高温高压技术和相应的催化剂,碳原子将会进行重排,形成钻石。这与人造钻石的制作方法相类似,结果得到的骨灰钻石与普通钻石并无差异。

人的骨灰很多年以后会变成什么?有什么科学依据?

如果将人的骨灰装在罐子里,多年以后不会有什么变化;如果埋在树根底下,几年之后渣都不剩了,树已经把骨灰吸收了!

尘归尘、土归土,上百斤的遗体经火化炉这么一烧,出炉只剩三公斤左右的骨灰。

那么这些骨灰还会不会有变化,多年以后是否还保持着出炉时的成分?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人死后火化的过程,看看骨灰是怎么来的,以及骨灰的成分都有哪些。

1、人的遗体是如何变成骨灰的

我国历史上一直奉行的是土葬,人死之后大办特办,遗体装于棺材埋入泥土之中,不存在骨灰之说。

到了1956年,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以个人名义,倡导人民实行火葬,以缓解殡葬土地不足的压力,也是为了摒除铺张浪费的殡葬恶习。

1985年国务院正式出台《关于殡葬管理的暂行规定》,首次将火葬作为国家殡葬改革的主要方向。

如今殡葬改革已经过去几十年,大部分地区的人们已经接受了火葬,人死之后都会主动联系殡仪馆,对逝者遗体进行火化。

殡仪馆只会接收开具了死亡证明的遗体,在正式火化之前,入殓师会对遗体进行一些处理。比如给逝者画个淡妆,有伤口的还要进行缝合,穿上家属提供寿衣,让逝者火化前保持最后的体面。

一切收拾妥当之后,工作人员还不能将遗体推进火化炉,还有个告别仪式需要完成。将遗体推至家属面前,让至亲看上最后一眼,一番痛苦流泪之后,火化师就要开始工作了。

以前的火化室是不允许家属参观的,因为火化师的一些操作会引起家属的误会。过去的火化机不够先进,封闭性也不太好,遗体在推进火化机之前,火化师要进行一些“破坏”处理。

火化师使用专业的刀具将遗体腹部划破,并用尖锐的工具将内脏刺穿,这是为了火化炉的高温,使得遗体腹部膨胀而造成“爆炸”,遗体散落一地的画面不太好看。

接着火化师会往遗体上淋一些柴油,这是辅助焚烧的燃料。将遗体推进火化炉之后就开始点火,最先燃烧的是装敛遗体的一次性火化棺材,一般是纸质的。

在炉内高温下,遗体的头发和皮肤会瞬间消失碳化,肌肉组织开始快速收缩。有些遗体因为肌肉的收缩,出现躯干突然“坐起来”的情况,不了解原理的还以为诈尸了。

肌肉组织燃烧殆尽之后,遗体就只剩一堆白骨,这也是最难烧的部分,火化炉内的温度也从200℃逐步升温至900℃。

焚烧过程中,火化师为了充分燃烧,会使用勾耙之类的工具,对遗体进行翻动,这让家属看到会受不了。

大概两个小时左右,火化工作就完成了,焚烧完的遗体被推送至冷却台。此时遗体只剩下一堆骨灰了,家属可以到拣灰台收拾骨灰,大块的腿骨和头骨还要敲碎,否则无法装进小小骨灰盒。

看到这里估计很多读者会骂我,说火化过程根本不是这样的,遗体推进去半个多小时就出来了,而且根本没有划破遗体的情况。

没错,现代的火化机要比以前先进的多,密闭性也好,全部由电脑控制。遗体推进火化机之后,工作人员只需要设置好焚烧参数即可,不需要再进行任何操作,更不允许焚烧途中翻动遗体。

一般半个小时,最多不超过45分钟,遗体就火化完成了,而且整个火化过程是允许家属观看的。这是火化技术的改进,也是文明火化的进步。

至此整个火化就完成了,上百斤的遗体,最后出炉的只有不到三公斤的骨灰,严格来说是骨渣。

那么这些骨灰的成分又是什么呢,只有弄清楚这个问题,才能回答骨灰多年以后会变成什么。

2、骨灰的主要成分又是什么?

在被焚烧之前,人的遗体主要由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两大部分组成。

水和无机盐组成体无机化合物,是人体重量最主要的部分,无机盐有钠、钾、钙、镁、铁等,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无机盐和水占据了整个身体的70%左右。

有机化合物主要有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这些有机物中均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有机化合物占身体的30左右。

那么火化之后,这些物质都去哪里了呢?出炉的骨灰主要成分是什么呢?

相信大家心里都有数:火化炉内的高温,将人体的软组织全部焚烧殆尽,水分全部蒸发。

也就是说人体的有机物在火化过程中已经全部碳化或者挥发了,剩下的骨灰只是一堆无机盐,而且以钙、磷、碳、氧四种元素为主。

很多人对出炉骨灰的重量感到疑惑,一具上百斤的遗体,火化之后怎么就这么点骨灰,甚至认为是火葬场扣留了一半骨灰用来做肥料。

这明显是误传,人体焚烧过后能够留下来的确实就这点骨渣。骨骼本身只占据人体重量的20%左右,而且是含水分的骨骼。火化过后的骨灰已经完全脱水,骨质也变得疏松,重量自然没多少,有三公斤已经不错了。

相信看到这里,读者朋友们已经知道骨灰多年以后会变成什么了。

3、骨灰多年以后会变成什么

前面已经说明,骨灰就是一堆无机盐,以钙、磷、氧、碳为主,这可是肥料最主要的几个元素啊。也就是说骨灰是上好的肥料,可以用来养花种草,效果绝对不错。

如果在大城市,大部分骨灰会安放在国家公墓进行保管,有些会下葬,有些则放在专门储存骨灰盒的格子里,这也是为了节省殡葬用地。

这些骨灰由于装在密封的骨灰盒或者骨灰罐中,就相当于将两三公斤无机盐储存在干燥的容器中,不管过多少年,都不会发生变化。

(骨灰架)

另一种情况是在农村地区,虽然也是将遗体火化了,但安葬流程还是按照土葬的方式。该挖坑挖坑,该添坟头就添坟头,很多都是将骨灰盒放置在棺材中安葬。

因为棺材和骨灰盒的密闭性,短时间内骨灰不会发生什么变化。但是长年累月埋在地下,棺材和骨灰盒腐烂之后,骨灰会跟潮湿的泥土混合在一起,相当于在坟地里撒上了肥料,过不了多久就会被植物吸收。

(树葬)

总而言之

人死遗体火化之后,留下的骨灰是一堆无机盐,是肥料的主要原料。

如果保管妥当,这些骨灰会一直保持原有的成分不变。

如果埋于泥土之中,骨灰就是植物生长的上好肥料,多年以后可能是某棵果树的果子,说不定还会被人吃掉!

尘归尘,土归土,生不带来,死不带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