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到过最坑的大学专业是什么?
大学最坑的专业是什么?肯定这个时候会有很多人顺口溜出来了:劝人学医,天打雷劈,选人学法,千刀万剐,劝人学农天地不容。
其实学医还是不错的,学法也是不多的,学农嘛,估计比较惨了。
那些专业最坑人?今天就说几个,具体坑不坑,我相信学这些专业的人肯定会对我点赞。这些垃圾专业,哪怕你是211/985,甚至清华北大,都不好找工作。
第一坑-生物类专业生物类专业,包括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生物制药,甚至带“生物”的所有专业,当然生物医学工程除外,生物医学工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
提到生物这个专业,相信80后各个会怒发冲冠,大骂,因为生物这个专业可不是这几年才害人,而是已经害人几十年了。
我给你说几个学生物的名人吧。
大名鼎鼎的方舟子,1985年考上中科大,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系,后在美国获得了博士学位,方舟子是啥都敢,比如编写游戏,打假,骂人,但是从来不干生物方面的工作,也许是生物害了他,反正他不考生物混饭吃,这真是应了生物专业人才各处有:当保安的,送快递的,打假的,各行各业都有生物人才的身影。
著名的清华大学毕业生张晓勇,199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专业,最后沦落为一保安,我想他这辈子最痛恨的肯定是这个烂专业吧。
上面方舟子85年生物,张晓勇96年生物专业,那个时候生物已经是垃圾专业了。
在1999年左右,多利羊的诞生,让所有媒体普通盖地: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那两年几乎各个大学的状元都是学是生物的,绝对的害死他。
为啥说生物这个专业垃圾呢,这个专业基本上和文科差不多,就是背背背,背背背,虽然是挂理科的牌子,实际连个文科都不如。毕业了啥也不会,也不会给社会创造价值。不是也才怪。
不过这个专业很受各个大学欢迎,因为可以不停的论文灌水发高影响因子论文。对学校非常有好处,不过毕业生死活就不管了。
当然说到了清华大学,就不能不提施一公,当年也是清华大学生物系高材生,不过他很早就知道生物找不到工作,大学又学了数学专业,去国外后,还读了个计算机硕士,他那个时候就知道计算机好就业了,不过现在功成名就,当然又开始忽悠:生物就是好,而且大骂学生以就业为目的是错误的。
不要以为考上了清华大学就安枕无忧了,清华大学学生都不傻都知道啥专业有前途,啥专业没前途,比如生物专业就是没前途的专业,而金融,计算机就是有前途的。
看清华大学的转专业情况,就知道啥专业是好专业,啥专业是差专业。
当然其他坑人的专业也很多,比如化学,哲学,材料等,这些专业的特点就是假大空,学了感觉啥也不会,以后再慢慢说。
学了生物,反正,日子不好过,而且毕业生还特别多。而且大学四年啥也没学会,想转专业,数理基础几乎为0,这就是生物专业最坑的原因。
你听到过最坑的大学专业是什么?
一提到大学里的天坑专业,很多人第一时间脑海里就会蹦出“生化环材”四大天坑之说,有的马上就会联想到“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劝人学法,千刀万剐;劝人学农,天理能容”等顺口溜。
诚然,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上面提到的这些专业中,它们之所以被列为天坑专业,有的是因为毕业生很难就业,有的是学习时很难很枯燥,有的是毕业生人数众多竞争压力太大,有的是将来的发展前途有限等等。总之都是各有各的原因。
虽然很多大学表面上不承认有所谓的天坑专业之说,但是社会上的用人单位和学生家长可不是那好蒙的。很多大学开设的专业与社会要求不衔接,这些专业毕业的学生在求职时很难找到工作,确实是一个客观存在。
当然,国内大学开设的天坑专业,除了上面列举的这些,仍然还有。现在又到了2022年高考季,很多学生家长即将面临大学专业的选择,一定要慎重,不要轻易相信大学招生老师的忽悠,花四年时间和大量的金钱去上那些天坑专业,实在是得不偿失的事情。
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个211大学毕业的硕士研究生的现状,以便让大家能直观地感受一下大学里那些天坑专业毕业以后会有什么样的遭遇。
211师范大学毕业的硕士研究生,现在摆摊卖鸡爪今年34岁的刘洪涛(化名),自从硕士研究生毕业起就回到家乡所在城市,经过一段时间的求职,终因各种原因未能如愿,为了生活,拥有硕士学历的他不得不在菜市场摆摊售卖鸡爪。如果光从他的外貌看上去,他与菜场里其他摊主并无什么不同,没有人会想到他是名副其实的硕士研究生,而且还是毕业于国内知的211高校。
刘洪涛大学本科时学的是体育类专业,考虑到自己的本科学校并不是太有名气,而且这个专业的就业门路较窄,单位用人数量不是很多,因此他没有急于就业,而是准备从学历上提升自己。
通过努力,他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华中师范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专业是运动心理学。大家都知道,华中师范大学在国内算是一所很有名的好学校,它是教育部直属六所综合性重点师范大学之一,每年的录取分数都是居高不下的。刘洪涛能够考上华中师范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其学习能力和成绩应该是非常不错的。只不过,他上的这个专业运动心理学,实在是过于小众,我相信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
经过三年的努力,刘洪涛顺利毕业,并拿到了硕士学位。但是离开学校后,在求职的过程中,刘洪涛感到了深深的无奈。由于他所学专业过于小众,因此社会上对这类人才的需求基本上没有。偶尔有用人单位意向性同意他去面试,但往往这样的单位也不合刘洪涛的心意。一来二去,时间就在不知不觉中溜走了。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刘洪涛的工作仍然没有落实。
虽然说有很多大学毕业生大学毕业以后并没有从事自己所学专业相干的工作,但是至少需要你在大学里对此多少有所准备,对其他的专业有所有了解才行。而刘洪涛这个专业,哪怕是硕士毕业,其实他们并没有学到什么硬核的知识和本领,如果要从事其他的工作,需要自己从头再来,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这样。刘洪涛当年硕士毕业的时候绝对不会想到自己将来会找不到工作,更不会想到自己要去摆摊。但是由于他所学的专业在现实生活中实在是难以应用,很难找到对口工作,而那些不对口的工作,要么有很多人去竞争,要么刘洪涛自己看不上,因此在花费很长时间求职无果以后,为了生计,刘洪涛终于向现实低下了头,他不得不放下自己硕士研究生的架子,在菜市场里干起了摆摊卖鸡爪的活。
很多人知道刘洪涛从名校硕士毕业最终在菜场摆摊这个结果后,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虽然很多人认为,自己选择什么样的职业,那是他个人的权利。但是对刘洪涛这样的人来说,他最终做出如此选择,是很不应该的,因为他浪费了国家宝贵的教育资源。菜场摆摊这样的职业其实不需要什么高端的技巧,即使没上过学依然可以干好这个工作。作为享受了国家优质教育资源的刘洪涛,得到了那么好的教育机会,最后却无用武之地,实际上这是对国家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
也有人认为,刘洪涛之所以选择摆摊,也许只是他不想参与激烈就业竞争而已,毕竟这些年来,哪怕是硕士研究学历,在就业市场上也是非常内卷的。所以他宁愿当个小摊贩,也不想参与到竞争惨烈的求职中去。
事实上,在目前,类似于刘洪涛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为数不少的大学生本科生、硕士生做起了家政,当起了快递员和外卖小哥,博士毕业后在家做手工卖货,甚至国内顶级大学毕业后当保安。这样的事例还有不少。
而仔细研究这些现象之后,基本上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在这些没有如一般人那样找个单位就业的毕业生,他们在大学时学习的专业很多都很冷门,而且大多数是大家公认的天坑专业。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
盘点那些大学的天坑专业看了上面刘洪涛的经历,大家对天坑专业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了吧。下面向大家介绍一些大学里面坑人的专业。
除了上面大家公认的这些天坑专业外,还有一些大学专业也是非常坑人的。而这些专业有的名称看上去还非常高端,但大家要擦亮眼睛,千万不要被它们那华丽的外表给忽悠喽。
力学。看上去是不是非常高端?它的马甲还不少,有的大学又叫它工程力学,或者叫力学与理论力学。力学是介于基础学科和工科之间,属于理不理,工不工的专业。
力学这个专业太宽泛,靠本科4年的学习很难掌握实用型能力。所以该专业毕业生大多数会考虑读研。就业前景也很不乐观。
轻化工程。这个的话大家一看就知道是“四大天坑”中的化学分枝出来的。
光从名称上看很难看出它有什么不好,但实际上就是造纸、皮革、染整、精细化工等的诸多领域内就业。工作环境之差,福利待遇之差咱就不说了,关键是你还不好找工作。
考古学及古生物学。这个专业历来就是非常冷门的专业,在此我也就不用多说了。好在开设这个专业的大学非常少,哪怕你想跳坑也很不容易。这也算是不幸之中的万幸吧。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我都不知道这种专业开设的理由和动机是什么。武术这玩意,千百年来难道不是民间传承吗?想学武术去民间找高手啊,没听说过哪个大学还出了个什么门派的武林高手。这种专业开设的目的只有两个:一是丰富学校的专业类型和数量,二是招学生收学费。
听力与言语康复。看上去很厉害的样子,实际上没多大用。那些听力真正受损,语言功能存在障碍的,目前来看根本没有办法恢复。我都不知道开这个专业干啥。学出来大多数人也难以做到学以致用,想混碗饭吃也并不容易。
茶学。我们这里是全国主要的茶叶生产区,我就没有在哪个茶场见到过大学茶学专业毕业的学生。生产人员全是农民,技术人员大多数是农学院植物生产类专业毕业的。居然还要细分一个茶学出来,真的没有必要。
草业科学。与上面的茶学差不多,就是一个类型的。研究方向一是传统的饲草养殖;二是草原的退耕还林还草;三是草坪方向,主要服务于园林绿化、城乡绿化,公路护坡、工矿废弃地治理或者运动场草坪建植管护等。这个专业目前全国有34所大学在招生,千万要小心啊。
高尔夫管理。看看你的家乡目前有几个高尔夫球场在运营就知道这个专业该不该去学了。但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居然有北京体育大学、深圳大学、暨南大学等近100所学校开设有这个专业。
蚕学。如果你想毕业后从事栽桑养蚕、茧丝加工、蚕业资源调查及桑蚕副产物综合利用、蚕业经营管理及丝绸贸易等方面的工作,那就去报考吧,别说我没有提醒过你。
蜂学。大家都知道蜂蜜好吃蜂难养,如果你真的能在这个领域做出点成绩的话,说不定真能成就一番事业。但报考之前还是要想清楚。如果想报,全国只有两所大学有这个专业,记好喽,它们是云南农业大学和福建农林大学。
如何避免落入天坑专业的陷阱填报志愿之前要了解清楚。很多学生及家长不太重视这个问题,他们往往凭自己的感觉和理解来填报专业志愿,而对这个专业将来从事什么工作丝毫没有了解,有的甚至轻易听信大学招生老师的忽悠,随意填报专业而因此入坑。所以,在填报专业之前,一定要花时间对大学专业有个总体上的认识和大体上的了解,不要盲目和随意。
不要轻易冲学校。很多学生觉得高考分数不要浪费,因此他们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往往会去冲那些自己的高考分数可能录不了的学校。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一旦被录取,往往就要被调剂专业,而天坑专业都是被调剂录取的。当然,如果你只在乎学校,而不在乎专业的话就没什么问题。
专业优先还是学校优先要搞清楚。在填报志愿之前,心中一定要有个数,就是自己是以专业优先,还是以学校优先。一般来说,如果以专业优先的话,就不要吝啬高考分数,只有舍得“损失”一定的分数,才有可能录得上自己满意的专业。而如果以学校优先,不在乎专业的话,运气不好就有可能掉入天坑专业里面去。当然这是你的选择,不能怪别人。一般来说,文科选学校,理工科选专业。
入学后努力争取转专业。如果被天坑专业录取又不想复读的话,那就到校报到。很多大学都有一次转专业的机会,一定要把握好。如果觉得自己所学的专业不如意,或者就是天坑专业的话,这是个跳出天坑的机会,就看你能不能抓得住。
你听到过最坑的大学专业是什么?
说到“最坑”的大学专业,很多人可能都会想起清华大学的一名学霸,清华学霸张晓勇的案例可以针对这个问题给出答案。
作为长沙县的理科状元,张晓勇以优异的成绩被清华大学的生物科学与技术专业。“清华大学”这四个字,很多家长都心驰神往——如果自己的孩子能考上清华大学这种国内顶尖的985大学,估计让一些家长少活几年都可以!但是,考上清华大学生物类专业的张晓勇在毕业后就业的时候“折戟沉沙”,他在毕业后没能找到“门当户对”的工作,所以他到最后为了返乡尽孝,最终选择在某个小区当其保安。
超级学霸选择当保安,我觉得绝不可能是张晓勇的初衷,张晓勇的理想就是在行政科研部门搞生物领域的科研。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被现实泼凉水的张晓勇最终在就业方面选择凑合。这是不是张晓勇的本科母校的层次不够?还是张晓勇的学习不够勤奋?都不是,我觉得最大的原因就是他所选的专业相当“坑”,选择这个专业就业难度非常大。
学生物类的专业,毕业后可以做什么呢?去某所高校或者中小学当生物老师应该算是最为“对口”的工作,至于去科研部门搞研究?不要意思,在这个方面生物类专业的竞争基数是非常大的,几乎所有学生物类专业的大学生都想往这个方面挤,而这个方面的人才缺口又不大,这就导致生物类专业大学毕业生在毕业之后选择其他行业:有的在某个用人单位干起销售的行业,有的甚至进工厂当起了工人。
生物类重不重要呢?当然很重要。但是单单看就业前景,生物类专业因为就业面比较窄,所以毕业后选择其他行业的比较多。在正常情况下,选择生物类专业,本科毕业后不考研,不去国外“镀金”,那么转行的概率会非常大。不过如果你想在大学毕业后争取当上生物老师,或者有足够的“人脉资源”跻身生物科研机构,那么选择生物类专业自然也是可以的。
你身边有没有选择生物类专业的大学生呢?他们毕业后近况如何?欢迎留言探讨。
你听到过最坑的大学专业是什么?
大家帮忙关注一下!!
1.管理类专业。例如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管理类专业坑,不仅仅是因为其竞争的激烈,最重要的是第一,管理类专业学不到真才实学和技术技能,和法律,会计相差甚远,一个人掌握不了在社会安身立命的技能,就有了被随时淘汰的风险。管理学都是学一些虚无缥缈,空中楼阁的东西,几乎没有任何用处和实践价值。第二,管理类专业就业真正对口的管理岗位,根本不看你是不是学管理学出身,也几乎没有几个大企业家CEO是学管理学出身。大多数管理学毕业生成为了最受剥削的打工仔,做销售,写策划,加班,应酬,做最辛苦的活,拿最低的工资。
2.生化环材四大天坑。这些专业,本科就业质量低,研究生毕业也没有太好的高薪出路,工作了以后要么当老师,要么从事研究所的研究工作,其中工作环境差,劳累辛苦,工作性质单一,枯燥无味,薪资待遇不高。其中化工类专业还带有一定的危险性和影响身体健康的风险,谨慎选择。
3.历史、哲学、教育学、社会学、民族学。不多谈这几个大家都知道为啥不好,就业岗位少,薪资待遇不高,理论研究枯燥,除了历史学还可以去博物馆,考古队,当历史老师外, 其他的专业要么读研究生、博士生留校任教,也是考公务员,事业单位似乎就是最好的路。
4.语言类专业。大学学起来辛苦,课程量大,四年在不出国的情况下很难把一门语言学精学成高端翻译人才,并且行业有被人工智能和电脑替代的趋势和风险,尤其是那种偏门语言,比如希腊语,挪威语,老挝语,除了去与语言国有贸易往来的公司做翻译,真的没有出路!而且这几年的小语种已经趋于饱和,除了英语,日语,俄语目前可以去公办高中考教师编 ,其他的小语种除了去课外小语种培训辅导机构上班,也就是留校任教。
5.金融。985下无金融,太吃重院校背景,普通双非一本、二本学生上升困难。双非金融=银行柜员都算好的。家庭条件一般的,家里没有产业的并且考不上顶尖名校的,那就是天坑中的天坑。
你听到过最坑的大学专业是什么?
哲学专业。在我上大学的时候,有遇到一个学习哲学专业的学生,真的很难想象有什么单位会要哲学学专业的毕业生。好像毛主席当年在北大的时候也有学过哲学,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也是与哲学有关联的,可见这个专业在以前还是挺受欢迎的一个专业;但是我也觉得这个专业是一个没有什么实用性的专业,不像某些工科专业可以实践。我认识的这个朋友,大学毕业以后找了一份1000多块钱一月的文秘工作,是比较心酸的;后来有段时间这个朋友被卷进了传销组织;现在这个朋友是在某公务员培训机构当面试讲师,可能是因为当时学了哲学专业比较能讲话吧。
生物工程专业。生物工程专业也是一个比较坑的专业。据说这个专业很多高校都有招录,但是国内对此专业的需求量是很小很小的,所以相关毕业生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我有听说过有一个从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毕业的学生,别以后是找到了一家调味厂工作,工资待遇水平相当低,后来坚持不下去了考了一个初中老师。
应用心理学专业。应用心理学专业的社会需求量很小,但是有很多综合类大学里面有招收这个专业。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和英语心理学专业一起上英语课,他们专业学生当时有很多考的是人力资源从业资格证,后来很多学生从事的都是人力资源相关的工作,并没有很多学生从事的是心理学方面的工作。
历史学专业。很多师范类高校都有招录历史学专业,但是社会对历史学专业的需求量是很小的,这就导致那些学习历史学专业的学生,将来很难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以前有遇到过一个从二本师范毕业的历史学毕专业业生,他也意识到这个专业很难找到对口的工作,所以从事的是公司采购方面的工作。
你听到过最坑的大学专业是什么?
大学里听起来很美,实际上很坑的专业排行榜。
1.生物工程:它有个兄弟叫生物技术,这俩专业听起来区别不大,本科生读生物工程,毕业了出来基本上难以找到工作。这个专业名义上很高大上,毕业了感觉都应该在医药、食品、环保、商检等部门中从事生物产品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治理等,或在某个生物公司从事研发,但实际上很多毕业生就业都在植物园、公园、苗木园、园艺场、种苗公司等,而在生物医药领域,中国自身发展还很缓慢,有实力的生物医药公司也不多,岗位需求很少,因此想找到与专业相符的工作是很难的。
2.语文教育:这专业也是看起来高大上,感觉就业应该很容易的,实际上它已经连续五年上榜了就业红牌榜。语文教育专业毕业的,除了考编制当语文教师外,似乎只有当文秘、行政管理等,当然去校外辅导机构当个老师也行。但现在双减政策实施以后,社会需求也是大幅度减少。或者跨行做销售、学业规划师等。当然考公务员的话,这个专业的人有优势!
3.法学:听起来特别高大上,实际上上就业红榜也是最多的一个专业。法学毕业的人,要么进律所当律师,要么考公务员进入国家机构如公安检察院法院或机关部门,进的人的工作岗位都是体面、有尊严有地位的,但实际上大量毕业生难以通过司法考试,只能转型干其他的。何况,读书期间,你能背完全部法条吗?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了。
4.历史学:这个专业和语文教育一样是就业榜上的难兄难弟。毕业了基本上要么考公务员,要么继续考研读博。除此之外,大量的毕业生实际上干的是和专业毫不相关的工作。实际上,大家想想也很好理解,这年代,社会上需要研究历史的人有多少?需求小,就业自然难了。
5.音乐表演专业:我一直觉得音乐表演专业和传媒专业有点像,就是即使没学过的人,也能成为这个行业的专家。特别是现在已经进入全民自媒体时代,也没见哪个网络红人是传媒大学或表演专业毕业的。相反,表演专业的教授或学生往往成不了网络红人。这个专业有钢琴、声乐、管弦乐等多个方向,毕业了去电视台、歌舞剧院、影视剧制作中心、宣传部门、文化事业单位从事演唱、创作和音乐制作工作。事实上这些部门本身近年来都不景气(宣传除外),岗位需求少,因此找份好工作自然也难。
6.应用心理学:心理学在中国发展一直很缓慢,心理学理论多是来自于国外。很多人总以为,现代人心理问题比较突出,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领域的人才需求也会很大。实际上作为⼼理学中一个学科分⽀,应用心理学培养的是能够系统掌握应⽤⼼理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国内外应⽤⼼理学的新进展,学习最新研究⽅法与技术,能独⽴完成应⽤⼼理学实验研究或现场研究的人。就业方向一般都在学校、医院、婚姻介绍所、人才市场、企业等从事有关工作。也曾连续多年上了就业红榜。
7.绘画:艺术类考生和文科生选择这个专业比较多,这个专业毕业后主要从事美术教育、设计、研究、出版等,比如当平面设计师、广告设计、网页设计及美工、插画、室内设计、服装设计等。这个专业就业市场小,单位也多是些小单位小企业,因此很难有令人满意的薪酬,就业率自然也不高。
8.旅游管理与工商管理:虽然凡是管理类的专业看起来都不靠谱,但你要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毕业的话,不管是什么专业都不用太担心找不到工作。但事实上,管理类的专业真的很坑,我曾和一个朋友戏称道:一个本科毕业生,刚工作就去应聘管理岗位,你觉得单位会给你吗?当然这是一句戏话。管理学专业包括行政管理、工商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物流管理、酒店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各个方向,有些好就业,有些就很难。
当然,大学专业坑不坑,其实还在于学生自己。都说没有坏的专业,只有坏的学生。即使是“生化环材”这样的天坑专业,学得好,出来照样可以在岗位上作出非凡贡献。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