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上的土和地球土有什么区别?能种东西吗?

肯定有区别。同样是土,地球上的叫土壤,月球上的则叫月壤。它们二者之间不仅仅是名称不同,甚至在构成上也有很大不同。就是这些不同,导致了土壤和月壤有着本质的区别。不过,在月球上并不能种东西的月壤,在地球上却是完全可以种东西的。

我们知道,地球上的土壤,即使再贫瘠也是能够种植物的。可能很多人会认为,月球上的月壤,同样不有种东西。当然,在月球上是这样,不过这些月壤到了地球上之后,它们的用途的就会发生改变了。

下面我们先来看看土壤和月壤有什么区别。

土壤和月壤的区别

一、形成机制不同

我们知道,地球上的土壤是在亿万年的漫长过程中,由岩石崩解风化形成的。所谓土壤风化,就是指地球表面或近地球表面的岩石和矿物在太阳辐射、大气圈组分、水和生物等各种作用下所产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变化的总称。简单解释一下这三种风化形式。

物理风化是指地表岩石矿物因温度变化和孔隙中水的冻融以及盐类的结晶而产生的机械崩解过程。物理风化的结果,就是让原本坚硬成形的岩石产生许多岩石碎屑和细粒,虽然它们的化学成分没变,但获得了岩石所没有的透水性和通气性。

化学风化是指岩石在水、氧气、二氧化碳等作用下所发生的溶解、水化、水解、碳酸化和氧化等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岩石在经过化学风化后,其矿物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释放出可溶性盐基物质,成为植物所需的矿质养料的最初来源。

生物风化是指生物及其生命活动对岩石、矿物产生的破坏作用称为生物风化。如树根在岩隙中的穿插与长大,从而导致岩石崩碎。又如生命活动中与动植物残体的分解所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在水解和溶解中起着重要作用。

正是在上述三种风化的共同作用下, 地球表面才最终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土壤,同时也才会在这些土壤中出现各种各样的生物以及植物。

而月壤的形成,和土壤是完全不同的。月球上是真空环境,没有任何气体的流动。同时月球上也没有水,所以说月球上不存在化学风化的基本条件。由于没有水,所以也就不可能有植物,当然更不会存在什么生物风化了。因此,月壤的形成只有物理风化一种方式。比如因月球上昼夜温差大导致岩石因热胀冷缩产生崩裂;或者由于银河系中小行星的碰撞作用而破碎;太阳风暴射出的粒子流,又会将这些比较细碎的岩石粒子进一步粉碎,从而形成如浮土一样的细微。在上述几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最终形成了月壤。

二、表现形式不同

地球土壤是由矿物质和腐殖质组成的固体土粒,其表现形式主要有片状、块状、柱状和小颗粒状。

而月壤是由岩石经外力撞击破砰而成,再加上月球的真空状态,没有水,所以月壤一般都是干燥的粉末状。

三、组成成分不同

地球上的土壤,其主要成分包括矿物质、有机质、土壤水分和土壤空气。其中矿物质占土壤的比例较大,主要是各种硅酸盐,其具体成分视形成土壤的岩层性质而有所变化。有机质中最重要的是腐殖质,是植物残体在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的复杂含氮化合物。

月壤的主要成分主要由矿物质和岩石粉末组成。其中矿物质的含量非常丰富,包括铁、金、银、铅、锡、铜、锑矿、铢、辉钼矿、硫镉矿等等,多达20多种。

月壤能够种东西吗

能!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研究人员已经在从月球取回的土壤中培育出植物。这是人类首次在地球上用来自其他星球的土壤种出植物。

研究人员在12个顶针大小的培养皿中各放入1克月壤,用营养液浸湿,又在每克月壤中放入三四颗拟南芥种子。

他们把培养皿放在室温约23摄氏度的实验室里,并用发出粉色光的LED灯照射培养皿。种子不到3天就发芽,生长约一星期后,研究人员在每个培养皿中只保留一棵植株,去掉其余植株。在植株生长到20天后,研究人员摘取叶子做基因分析。

作为对比,研究人员还用地球火山灰培育拟南芥,火山灰矿物质构成与颗粒大小类似月壤。研究人员观察到,无论是种在月壤还是火山灰中的种子都发了芽,生长初期外表没有差别。然而,种在月壤中的拟南芥后来长得较慢、个头较小,根系发育不佳,更容易出现与压力相关的特征,如叶子较小、呈不健康的深红黑色。尽管拟南芥在月壤中发育不佳,但研究人员认为它们能长出来已经很了不起。

尽管如此,我们也要认识到,月壤之所以能够种出植物,一是因为是在地球上面,而地球的环境与月球是大不一样的。二是因为进行了人为的改造,往月壤中注入了营养液。如果没有这些条件,月壤是种不出东西来的。

我国对月壤研究的重大发现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宇航员送到月球的国家。它一共实施了6次“阿波罗计划”,先后将12名宇航员送上了月面, 共带回381.7千克的月壤。

1978年时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对中国进行访问,他送给了中国一份特殊却又很有意义的礼物,这个礼物就是仅有1克重的月壤。

就是靠着这宝贵的1克月壤,我国的科研人员通过深入的研究,先后发表了14篇科研论文。

时隔40多年后,我国的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登月,并带回1731克月壤。就是通过对这些月壤进行的研究,我们有了一些并不知道的重大发现。

月壤刚从月球带回地球的时候,其颜色为黑色。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原来的黑色逐渐褪去。然而这一现象以前我们并不知道,因为美国送来的那1克月壤,实在是太少,即使它的颜色发生了变化,也不可能引起注意,从而观察到。对于这个现象,有专家初步分析,可能与月壤中的光敏化合物有关,月壤中的一些成分被分解而导致出现颜色变浅的情况。

但是这个情况美国却从来没有公开过,对此,外界普遍认为,这是美国在对其他国家故意进行隐瞒,他们并不想让其他的国家更多地知道月壤的秘密。

除了发现月壤颜色会发生变化外,我国的研究人员还从月壤中发现了一个更厉害的物质,那就是氦-3!

事实上,美国40多年前就从月壤中发现了“氦-3”,但是他们对外公布说并没有在月壤中发现这种物质。而我国对月壤的研究成果,揭穿了美国的谎言,让世人彻底看清了美国的用心。

美国为什么对在月壤中发现氦-3秘而不宣呢?那就是因为该物质可以用于核聚变,从而为人类提供大量的能源,而且这种核聚变是清洁无污染的。据测算,只需要8吨“氦-3”,它所产生的电能就足够我国使用一年。

如果全部用氦-3来发电供全球使用的话,那么一年只需要大概100吨左右氦-3就可以了。根据科学家的预估,月球上的氦-3储量可以满足地球5000年的能源需求。但是该物质在地球上的存储量极少,完全不具备开发的价值。

虽然氦-3如此重要,不过人类在未来几十年内无法实现对氦-3的有效利用。在可以预见的几十年内最多只能研究出使氦-3进行热核聚变的装置。同时还要产现能到月球上采集月壤中的氦-3,那就不知道是猴年马月的事了。

美国的阿波罗计划,并没有公布任何关于氦三的信息,而中国作为第3个成功带回月壤的国家,我们通过对月壤的研究发现氦-3。

不过,令人感到好笑的是,当中国从月球带回1731克月壤之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局长比尔·尼尔森居然指责中国不肯分享月壤给美国,他还提到当初美国从381.7千克的月壤中,非常“大方”地给了中国1克月壤,所以如今中国也取得了月壤,那是不是应该多少也分点给美国?

不过这位局长显然忘了一件事情,不是我们中国不想给,而是实在给不了!因为根据美国2011年通过的《沃尔夫条款》的规定,美国与中国在航天领域的任何交流与合作都是被禁止了的!这真是典型的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啊。

通过上面的叙述,我们已经知道,土壤与月壤至少存在三个方面的不同。就是因为这三个方面的不同,从而导致月壤中根本不含有机质,如果不进行适当的改造,月壤是不能用来种东西的。虽然现在已经有科学家通过对月壤进行适当的改造后,让月壤成功地生活出了植物。不过,因为月壤目前在地球上的数量实在太少,从实验的角度可以进行,如果是想搞一小块月壤小菜园,种点西红杮什么的,目前恐怕难以实现这个愿望。但不论如何,总是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