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去世后,为什么要把他生前的衣物烧掉?

农村老人去世后,衣物的处理非常讲究,要是处理不好,会对后代产生不利的影响,作为晚辈,一定要做到“三做三不做”的原则,这都是晚辈应该提前知道的常识。

每个人都有老去的时候,不管身处何方,城市也好,农村也罢,有些关于老人去世的做法还是需要特别注意,切勿草草了事,否则会对后代产生不利的影响,当然,也是对老人的不尊重。

在大多数农村,老人一旦去世,在去世当天就会立马把老人的衣物通通烧了,而且烧衣物的地方还是非常讲究的,年轻人对这一点,平时生活中并不知道,导致自己的长辈去世后,随便处置,那就对老人非常不敬,这也是对后人的不利。

那么,对于老人去世后,老人的衣物不应该放在哪些地方烧掉呢?

很多地区可能都会有自己的不同做法,但是基本的做法还是一样的。

1.不能选择风大的地方

风大虽然火旺,能够充分地把老人的衣服烧得干干净净,但是,风大会把老人的衣物烧完后的灰烬带走,吹得到处都是,不仅不好看,而且这对老人是不敬的,农村人有一个说法,衣物烧可以,但是一定不能让灰吹走,他们认为“灰飞烟灭”是非常不吉利的,会影响整个家族往后的运气。

2.不能选择在泥巴地

泥巴地虽好,烧了直接将灰烬入土为安,这是年轻人不懂事的做法,通常情况下,老人的衣物是不可以放置在泥巴地里烧毁的,这样做不仅烧不干净,毕竟泥巴地吸热,不利于衣服的完全烧尽,而且没办法把烧尽后的灰烬清理起来,会有一部分黏在泥土里。在我们客家人眼中,这样做就是晚辈对长辈的不敬,认为晚辈要把他的衣物埋在泥土里。

3.不能放在家门口

这一点非常很重要,年轻人在老人去世后,图个方便,直接将老人的衣物放在大门口给烧了,这是非常不好的做法,在农村,要是把老人的衣物放在大门口烧了会被认为不吉利,首先,老人的衣物随着老人去世后,就应该烧毁,不可以让衣物继续留在家里,这个时候要是在家门口烧了,灰烬被带入家里对后人很不利,在客家人的眼里,烧尽的灰被带入家里,未来老人会没衣服穿。虽然这仅仅是一个说法,但是这样的处置显得也太随便。

那么为了对去世老人的衣物体面的处理,哪些地方处置被认为是正确的做法呢?

1.三岔路口

生活中,细心观察的人都会发现,当你在城市里路过某一个三岔路口的拐角处,总是会莫名其妙地出现一些贡品,你可能看看了,心里硌得慌就离开了,并没有多去想想。这种现象在农村也是非常多见的。这种做法其实和老人衣服烧制也有相似的讲究。

一般老人去后,懂事的晚辈都会把衣服通通拿到家门口不远处的第一个三岔路口。在农村生活的人都应该能够理解,什么叫第一个三岔路口,其实就是从家里出发,走到离家里最近的第一个岔路口,每个路口都能通向四面八方。

去世老人的衣服就应该放在这里烧掉,在岔路口要是泥巴路要注意,一定不能直接烧,要去找一些砖块垫在底下,然后在进行烧毁,这样做不仅可以避免泥巴地面不吉利的做法,而且还可以让衣物充分的燃烧,毕竟砖块起到了支撑作用,从底部就能够有空气进入。

2.河边

很多人可能没见过,更没有听过把老人的衣物放在河边烧掉的做法。其实在很多农村就还有这样的传统,这并不是错误的做法,在世的老人这么说我反而觉得有道理。老人认为,把老人的衣服直接放在河边烧掉,烧掉后就可以及时地把老人所有衣服的灰烬通通收集起来,等老人丧事办完,就可以立马放到河里随河流而去。

老人认为,人都有驾鹤西去的说法,而我国的大多数河流都是从西边往东边去,比如长江,黄河,以及别的河流都是从西边往东边流去,老人这么想,老人去世了,那就让灰烬也从西边河里流走,寓意着老人能够走得更远。

虽然,很多做法我们晚辈一时半会说不出所以然,但是我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一直让这些做法流传至今,自有这么做的原因所在,作为晚辈的,我们不可轻视这些做法,只能理智的对待,既不能对老人的衣服草草了事,也不能让老人走的不明不白。

3.纸房

在农村,老人去世后,我们常见的一些村里,都会在老人去世后,请上一位折纸大师为老人后事的安排进行装裱,比如祭奠的厅堂进行装裱,花圈的制作,纸房的制作,这些都是折纸大师要在丧葬完后的前一天就全部准备好。

在农村,丧葬完后,最后一件事就是要把大师所有的折纸和装裱都要统一放在一个地方进行烧掉,这个时候,可以把事先打包好的衣服全部拿出来放到纸房里,随着旺火通通烧毁,烧完的灰烬通通收集起来处理。

逝者为大,妥善处理就是对去世老人的基本尊重,农村的很多做法,作为晚辈该遵从的还是要遵从,以尊重老人为基础,以家庭吉利为出发点,这样做才是最好的选择。

作为晚辈一定不能犯了糊涂,尤其是不能因为自己常年工作在外,缺失了农村的基本文化,毕竟大多数的老人都生活在农村,农村的一些做法依然要得到尊重,尤其是一些传统做法不可以认为是旧俗随意改变。

农村老人去世后,农村人一直都坚持要把逝者的衣服烧掉,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前面说到,作为晚辈一定要了解一些农村关于老人去世的一些做法,做到“三不做,三做”才是对老人的尊重。

第一:不留存,老人生前穿过的衣服,尤其是一些新衣服还没来得及穿一次的衣服,不要认为这些衣服都还很新就不舍得烧掉,然后留下来继续穿,这是对老人的不尊重,老人生前因为节约习惯了,对于子女买给他的衣服都会不舍得穿,平时都是穿一些破烂衣服,其实他们也知道新衣服好穿,只是到最后都没来得及穿上,心有遗憾。

如果晚辈也是认为,老人的衣服很新,觉得烧了很可惜,然后把衣服留下来继续穿,那是非常不合适的,不仅对晚辈不吉利,而且对去世的老人不尊重,老人也希望自己离开后,晚辈也能够为他送上所有的衣物,这些都是他们离开时恋恋不忘的东西,所以晚辈千万别不舍得烧掉。

第二:不赠予,老人不管是病逝的还是正常寿终的,都不应该把老人生前的衣服拿来送人,在我们农村,以前有人家把老人生前的衣服,在老人去世后,直接拿去送给亲属和外人,看似非常好,其实这样做不好。

如果老人是病逝的,那么衣服上肯定会有细菌和病毒的,总之衣物上肯定会有不干净的东西,要是就这么送给人家,亲人可能不知道,可是这是对亲人非常不友好的表现。通常,送给亲人的做法比较少,常见的做法在我们农村比较多,很多人都会把去世老人的新衣服留下来,送给村里或者外村的乞丐,觉得自己这么做是善良的,其实并没有觉得很合适,毕竟老人是病逝的,要是具有传染性疾病,那岂不是把传染病送给了乞丐。

即便不是病逝的,把衣服送给人总感觉怪怪的,毕竟这是去世老人生前穿过的,即便没穿过也是老人摸过的,穿在身上总觉得不舒服。即便你不说,对方也不知道,可是自己的心里也会有不舒服的感觉。

第三:不捐赠,和赠予不同的是,捐赠是捐给偏远地区穷人家,在我国偏远的西部地区至今还有很多人连衣服都穿不上。

平时生活中,注意观察的人都会发现,我们每个城市都有旧衣服回收的箱子,有一部分铁箱子的衣服会被挑出来送给西部贫穷家庭穿。

如果你把老人生前的衣服也这么放到了回收箱里,不仅把老人的遗愿也送出去了,而且送出去也不是非常妥当,毕竟衣服的流向不清楚,而且老人的衣服即便是新的,很大一部分都会认为是陈旧的,都会被通通收回去重新加工成棉被,然后被人利用来赚钱,这是非常不合适的。

晚辈一定不要做这三件事,每一件事都牵涉到尊重逝者的问题,而且每一件事都做得不是非常妥当,要记住,逝者为大,我们希望老人安详的离开,也能够让老人如愿的完成自己的遗愿,作为晚辈我们能做的就是正确的处理衣服。那么为什么要把生前的衣服全部烧掉呢?

1.老人生前要是子女孝顺,肯定会有很多新衣服,这些新衣服他们在生前没来得及穿,而离开的时候,寿衣是必须穿的,也就是说,老人并不能穿着自己的衣服走,往往老人在临终前都会有吩咐,他告诉后人,他挂念自己的衣物,希望后人能帮他烧了,希望自己在另一个世界能穿上新衣服。这是老人自己的愿望,我们更应该尊重。

2.老人的衣服烧掉,每个地方有讲究,就客家人的想法来说,老人已成灰烬,那么为了给他把衣服一同带走,就会把衣服全部烧了之外,随着他的金灰一同下葬,在农村,建坟依然存在,很多人在为老人下葬的时候,都会把他的衣服灰烬也一同放到里面,希望能为灰盒保暖,虽然这是人思想的寄托,但是也是对老人的基本尊重。

3.把老人衣服烧掉,也是不希望给后来留下痛苦。现在很多活得明白的老人,在生前活着的时候就告诉自己,待他离开的时候,把他的衣服全部烧掉,他不希望亲人留下他的衣服,以免亲人每每看到衣物后触景生情,尤其是那些年轻夫妻中,有一方因为各种原因突然离世的。要是留下了衣物,在未来的生活中,只要一看到衣物就会想念自己已故的亲人,这样也会影响生活,同时,也不是逝者希望看到的,总是希望活着的人能够幸福的生活。

以上“三不做,三做”就是对逝者衣物的正确处理方式,在我国的很多地方,依照自己当地的传统习俗,有些地方依然认为,流传老人的衣服就是对老人的尊重,认为这种做法就是让老人一直活在自己的心中,类似于有些地方把老人生前的遗像挂在家里,时刻让亲人思念他。

不管是出于何种做法,作为晚辈都应该以尊重老人为大,尤其是我们这些年轻晚辈,在很多时候,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一些以自己的主见为做法的方式多少还是不妥,这也需要我们这些年轻人不断的接触农村更多的传统文化,不能因为时代的变化,脱离了正确的农村文化习俗,我们只能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作为年轻人,不仅要正确地处理好老人生前的东西,而且更要在老人活着的时候,想着要如何孝顺老人。

其实孝顺老人很简单:

1.常回家看看,现在的年轻人为了打拼生活,早早地离开的农村来到了城里上班,要不是逢年过节,几乎很少回家。留守的老人,虽然牵挂着自己的孩子,但是也明白,现在的年轻人不容易,这个时候,作为年轻人,就需要主动地回家陪陪老人。所以作为子女,一定要抽出一些时间常回家看看,他们会非常的高兴,尤其是你带着孩子回家的时候。

2.老人年纪大了,他们活动的范围就小了,能和他们沟通的只能是亲人,更多的是儿女,作为儿女,要是很忙,或者因为特殊原因不能回家,那就常给老人视频视频,和老人多说说话。带着微笑的面孔,听听他们的心声,有时候老人可能话很多,我们作为子女的也要不厌其烦地听他们唠叨完,这毕竟是他们留在心里一直想说而没说的,或许他们说出来就更舒畅,更快乐了。

3.老人年纪大了,不免会有各种不舒服的问题出现,作为子女,不要认为这都是正常现象,随便应付过去,其实老人在晚年被各种疾病缠身,心里是痛苦的,要是子女还不关照他们,他们会很失望,甚至觉得长痛不如短痛,这就会加速老人的离去。与其这样,年轻人还不如让他们过得舒畅一些,定期带他们去体检体检,治未病能让老人免受病痛的折磨,也能让老人多活几年。

4.农村的老人都比较节约,作为子女的一定要提醒自己的老人,夏天天热,尽量不要多做菜,少吃过夜菜,这也是也让老人有一个好的身体,尤其是老人年纪大了,肠胃弱,吃了过夜菜,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肠道疾病。

结束语

人活着都不容易,弹指一挥间,自己都成了老人。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往年生活过得舒畅,安适,甚至,希望自己,有朝一日离开后,能够得到晚辈的正确对待,这也算是人活着最好的安排。

人一辈子会有很多遗憾,过去的就让她过去,作为晚辈,我们不要让老人甚至自己留下遗愿而不能被实现,那就是最大的遗憾,同样的,老人衣物也需要被妥善处理好,才能对得起逝者。

农村老人去世后,为什么要把他生前的衣物烧掉?

每个地方的风俗都不一样,山东地区也不尽相同,但一般寓意是让已经驾鹤西去的老人在另一个世界衣食无忧。

农村老人去世后,为什么要把他生前的衣物烧掉?

风俗而已,没什么必须这样做的理由!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