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非洲是怎样的?
非洲黑人日常
早晨起来,普通黑人没有工作的找个地方拿一把塑料椅子坐一天。有工作乘坐私人公交小巴去上班,薪水在一百五十美元左右。大部分都是给中国人,印度人,韩国人和原宗主国白人开办的商店和工厂打工。有的时候某个地方招工,会有大批黑人聚集等待。
黑人自己做小生意的也会占满街头,头顶大盆或者怀抱纸箱子,卖水的,卖面包的,卖水果的,卖鞋的,卖化妆品的……总之什么都有。交警和警察也上街了,并没什么用处,只是见缝插针的敲诈勒索!公务机关也上班了,但是办事效率……实在是一言难尽,一件事情不拖你几天,要些小费,是不会给你办完的。银行算是比较正规的,办理各种业务还算是守规矩,但是速度也惨不堪言,也免不了小费打点。因为国人越来越多,很多银行都雇佣中国员工专门接待中国客户。
还有上门查消防,查电,查员工待遇,移民局查护照……各种查!然后小费打点完毕后会很亲热的对你说:我的朋友……上午十点左右黑人吃饭,主食面包或者木薯做的食品,蔬菜是木薯叶子,炖鱼,偶尔买个鱼罐头。再有就是米饭浇豆子做的汤汁,那味道,酸爽,闻见就想吐了!而且黑人非常懒……你就看不到他们不懒的时候!不单是懒,主要是他们还笨!很多在非洲的中国人都知道,打工的黑人一般在拿到薪水之后,多少都会消失几天,直到这些钱花光才会回来继续干活。当然,现在这种情况少一些了。黑人还满嘴谎言,不管身份高低,从乞丐到官员,嘴里很少有实话!打工的黑人为了借钱会说他家的某某死了,时间长了,你会发现,他家的直系亲属已经死了很多次了。
真实的非洲是怎样的?
这个问题实在是太大了,大到任何试图准确的表达,结果都是徒劳的。
2013年3月,哈默尔部落妇女在金色的晚霞中劳作 摄影:王武
我关注非洲10多年,去过非洲10余次,十年间系统地沿着东非大裂谷自红海开始最终到达东非大裂谷在莫桑比克的出海口,足迹涉及厄立特里亚、吉布提、埃塞俄比亚、南苏丹、肯尼亚、坦桑尼亚、马拉维、莫桑比克。我也曾试图向身边的朋友尽可能地回答和解释真实的非洲是怎么样的?但基本都是无功而返。虽然身边有过非洲经历的人并不多,接触过非洲的人和事也是寥寥无几,但对非洲的贫穷、落后、战争、饥饿、瘟疫等蛮荒的“他者”形象却根深蒂固。有些从未去过非洲的人甚至能对非洲如数家珍,侃侃而谈,以至于任何不符合此类标签的非洲信息都会被认为是扯淡。
2017年1月,一位富人展示手部饰品 摄影:王武
我曾认识一位记录片制片人,第一次见面在提及非洲古人类的起源时,此兄就口若悬河地给我上了一课,虽然他都不知道南方古猿和能人,但丝毫不妨碍他的无情批判。
2014年5月,摄影家王武在北京电视台《书香北京》录制现场
一个尚未涉足非洲的人都有理直气壮的自信议论、批评非洲,而那些非洲人是不是就能准确地描述非洲呢?2014年5月,北京电视台书香北京栏目邀请我作为嘉宾和观众们就《天真的摄影家》一书聊一聊真实的非洲。节目录制那天,电视台还请了另外两位嘉宾,一个是某大学的青年教师,去了一次非洲因而写了一本书,还有一位来自西非喀麦隆黑皮肤的朋友。这个朋友相当有戏,据自己说在中国已经呆了十多年了,会武功,当然普通话也是杠杠地。这位黑皮肤的朋友当仁不让地把自己做为非洲的专家,他认为只有他表达的才是真实的非洲。当我说到埃塞俄比亚这几年飞速发展的教育时,黑皮肤的朋友马上表示出了不屑,并坚决地否定,当时如果不按照他的思路基本上就谈不下去了。主持人对此问题也难以拿捏,我转而问他:“杰盖先生你去过埃塞俄比亚吗?”他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我去过很多次”我接着问:“杰盖先生你能告诉我你都去过些什么地方?”如我所料,这位黑皮肤的非洲朋友竟一时语塞无法回答。喀麦隆地处西非,是法语国家,而埃塞俄比亚是东非国家说的是阿姆哈拉语和英语,两者直线距离超过3000公里,这位杰盖先生是典型的尼格罗人种,而埃塞俄比亚的人种更加复杂。
2014年1月,摄影家王武在东非大裂谷实地考察拍摄 摄影:阿贝贝
不用说,我们三个人所表述的非洲完全是三个截然不同的非洲。
真实的非洲是怎样的?
没去过非州,对非州的一点浅薄了解都是通过电视网络书籍等方面的认知,印象中就是穷,黑人多,天气热,卫生差这些,可能并不是非州的真实情况吧,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长长见识。
真实的非洲是怎样的?
其实非洲一点都不热,好多地方都要穿羽绒服,非洲的面积很大,比株洲,郑州,潮州加起来还要大
真实的非洲是怎样的?
并不是太热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