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陪孩子一起度过这三年的高中生涯?
首先,你要知道,高中三年是要分三个阶段的,三个阶段中,孩子面临的问题不同,作为父母,要帮孩子顺利度过这三个时期,孩子的高中生涯才是成功的。
第一阶段,适应期。这个是高一上学期,也有的孩子适应阶段会延伸到高一下,这一阶段主要是要适应一下改变:1、课程相较于初中增加了很多,要让孩子快速适应课程压力。2、高中老师讲课方法与初中有很大不同,速度快,每节课知识点多,每节课留给新知识巩固的时间少。要让孩子学会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做到当天的知识当天消化,不要留问题过夜。
第二阶段,高一下到高二下,保持期。这个阶段,家长要帮助孩子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打好基础,同时,要加强锻炼,合理饮食,在体能和知识上为高三做准备。
第三阶段,冲刺期。这个时期,孩子身体和心理压力都比较大,家长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平时要细致观察,发现孩子的心理动向,及时开导调节,让孩子以最好的状态冲击高考。
希望我的建议能帮到您,敬请关注,海老师期待与你继续交流。
如何陪孩子一起度过这三年的高中生涯?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我的儿子今年高一,我就把我的一些想法和实践说一下供您参考吧。
第一:最重要的是两个字陪伴,这是我们作为高中生家长必须坚持的任务。现阶段的孩子处于青春期,有很多想法不是我们能够理解的,所以我们现在的任务不是去替他们规划未来的人生,不是对他们的选择指手画脚,而是伴随他的成长,陪他走过高中三年。让他时时刻刻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爱的环绕,让他们知道不是让他们自己独自前行,父母是自己坚强的后盾。所以在此也奉劝在外务工的家长能够以孩子为重。平时以忙为借口不回家的家长回归家庭,因为孩子需要你。哪怕他刷题时你在一旁看书,那他也是幸福的,安心的。我家有一个规定:只要儿子在家,必须有一个人陪他,而且不准再看手机。真正的陪伴是你的眼里是孩子不是手机。
第二:孩子已经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和认识,他的想法和做法可能会跟我们有一定的相悖的地方。我们不要横加干涉,而是可以委婉的提出自己的建议或意见让孩子自己把握。
现阶段的孩子尤其讨厌唠叨的家长,所以少说话为妙。我们只要做到充当一个倾听者就可以,他说你就认真听,无需做出评论,当他需要你的建议时自然会问。家长只是他们倾诉的对象,而不能当他们的决策者。
第三:一般的家长到了这个阶段已经不能对孩子的文化知识有所帮助了,他们掌握的知识已经超过了我们。那么我们对于学习就要三缄其口,只要做好后勤工作即可。比如平衡饮食营养,比如接送上下学,比如完成孩子下达的采购任务等。把自己放在一个服务者的位置为孩子搞好后勤,让孩子健康成长。
第四:在照顾好孩子的饮食起居以外,家长要多关注一下高考信息,比如招生,专业,各大学情况,对搜集,多掌握,以便帮助孩子选择。
总之,三年的高中生活会是一个不懈奋斗的过程,父母对于这一过程中的孩子来说应该是陪伴者,服务者,倾听者,信息收集者。
如何陪孩子一起度过这三年的高中生涯?
作为一个曾经在高中苦读三年,最终考上理想院校的学生,我想谈一下我的感受,可以给各位家长一些建议。
1、高一是适应期,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那些不善于与人沟通的孩子会有些自闭,同时又面临学业的压力,很多同学在这一阶段会找不到方向。缺乏安全感是这一阶段的主要问题。这时候,家长就要主动与孩子沟通,倾听孩子的想法,多陪伴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并引导他们主动融入周围的圈子,不管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上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2、高二基本是平稳期,这一阶段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至关重要。家长要引导孩子多问问题,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尽量不要让一些与学习无关的琐事影响到孩子的情绪。另外要对孩子的成绩加强关注,如果有偏科的情况,要帮孩子想办法补上去。
3、高三是最辛苦的一年。任何学习上的不顺心都会让学生崩溃,家长在关注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不要给他们施加太大的压力,过度压力有时候会起到反作用。这个时期的孩子比较叛逆,加上学习压力大,很可能会做出一些偏激行为。家长要做孩子的避风港,给他们心灵上的呵护,告诉他们一次考试考不好没关系,只要你不断努力,你的成绩是不会欺骗你的。但行心路,莫问前程,每个人都可能在高考中脱颖而出。
如何陪孩子一起度过这三年的高中生涯?
我是省重点高中一线教师,20年教龄,15年班主任经历,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陪孩子一起度过”说明你已经有了一个非常不错的开头,那就是正确的观念、意识,你认识到了高中三年的重要性,你知道高中三年学习的不易,你知道孩子在困难的时候需要家长的陪伴,这就已经比许多父母强的多,你已经具备了成为一名优秀的高中生家长的前提条件!
那么作为一名优秀的高中生家长,应该如何陪伴学生?
1.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同时给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
所谓“隔行如隔山”,高中生的家长需要学习和了解的东西很多,比如高一刚入学孩子如何尽快适应高中学习生活?一学期或一年后怎么选科?孩子参加社团活动或学生会会不会影响学习?是否应该鼓励孩子多参加作文大赛?作为家长,我们既要站在孩子长远发展的角度去学习和了解高中学习生活的特点和可能面临的问题,又要学会从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的选择和做法。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向老师和有经验的家长学习,也可以多读书来充实自己。记得之前一位同事的女儿以优异成绩考入南京大学后,我向他取经,他说“我唯一的办法就是她在学习的时候我一直在旁边读书陪着她”。好几年了,这句话我不仅清楚地记得,还和许多人提起过、探讨过。
2.与学校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这是家校携手形成合力的重要基础。
上了高中,孩子在校的时间比在家长的多,不了解就没法做工作。沟通交流,一是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是否有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是否有什么反常的表现?平时测验成绩如何?有没有和同学闹矛盾?青春期的孩子许多东西是不太愿意主动和家长说的,这就需要家长主动一点。沟通交流还有第二个作用,就是给老师特别是班主任留下一个好的印象,让班主任知道这个家长是很关心孩子发展的,是很愿意配合老师和学校工作的,是很希望得到老师的指导和帮助的,这样的印象对孩子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3.和孩子“站在一边”,做好孩子的坚强后盾。
孩子在学校里受了委屈,或者成绩不理想、考试受了打击等需要找你倾诉或者需要得到你的帮助时,多从孩子的角度想一想,以朋友的身份做好一个“倾听者”,尝试着去理解孩子,去安慰孩子,而不要只是高高在上、以家长的身份去讲大道理,这个时候孩子需要的不是这些,他可是把你当做最后的依靠才和你倾诉的,你再不理解他,他该有多难过啊!
有些东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的一点粗浅的看法,与你共勉吧!
如何陪孩子一起度过这三年的高中生涯?
作为一个陪孩子经历过高考的妈妈,说说我家的做法,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吧。
首先是住不住校的问题。这个得依据个人实际情况来决定吧。
我女儿是16年以13门功课全A的成绩进入了我们县一中实验班,并在班里排名非常靠前。女儿初中读的是当地一所私立学校,学风好,管理比较严格,升学率居当地初中之首,住宿生活条件较好,女儿住过两年校,体验过集体生活,自理能力强,生活学习打理得非常好。考虑到高中吃住条件一般,学习时间紧张,压力大,并且我们也想多陪陪孩子,于是选择了中午在学校吃住,晚上回家。学校离家开车约10分钟,为安全起见,决定由我和她爸早送晚接,她爸开车为主,我骑电驴为辅。高三考虑到实际情况,我们就搬家到学校附近小区租房,以便于孩子更加方便。当然,孩子不住校,大人非常辛苦,每天要跟随孩子节奏早起晚睡,白天照常工作,但我们互相体谅,空前团结,乐在其中[呲牙][呲牙][呲牙]孩子不也是每天在教室学习十几个小时么。每天和孩子接触,能及时掌握她的思想动态,十分钟的车程,她爸给她放点英语听力,歌曲,或者聊几句给她减减压。我们认为,高中期间,如果学校条件一般,还是尽量不住校吧,不住校呢,避免了与舍友之间小磨擦和生活中的琐事,孩子不必为这些事情牵扯精力,全力以赴学习。
二就是选科的问题。个人觉得,这个问题依照孩子意愿,参考老师意见,结合孩子未来规划来选定吧。我女儿虽然入学成绩靠前,但经过半年学习与适应,在班里并不突出,45个孩子排名20名上下,级部近100名,女儿不是那种天赋高,学东西领悟快的孩子,但她胜在努力又勤奋。高一的成绩看来,文理科持平,没有特别突出科目,理科略好,语数英一直不错。我倾向于理科,孩子倾向文科,班主任多年带实验班,非常有经验,参考了班主任的建议,我们决定选文科。女儿平时理科略好是因为花了大量时间在物化生,她自己觉得物理确实吃力,提升的空间不大。再者,女儿是独生女,我们工薪阶层,家境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对女儿期望不高,有份自己喜欢的稳定工作,能养活自己,过平淡生活就行,学什么就随她的兴趣。事实证明,孩子选择文科算正确的吧,进了最好的文科班,名次一直保持在级部前15名,高考进入985,学了自己喜欢的专业。班主任曾私下和我们预言,这孩子文科的话,上985没问题,就是选学校的问题了,理科么,努力能上211。不得不佩服班主任的眼光[呲牙][呲牙][呲牙][呲牙][呲牙][呲牙]
再者,坚定不移地站在孩子一边,无条件支持她,无论精神与物质,还是行动上,都与孩子保持一致。高中阶段的孩子,大多知道自己的任务,也很有主见,也懂得为自己的将来努力。学习上,绝大多数家长都帮不上什么忙,那就少唠叨,多陪伴,多支持,多理解。女儿很懂事,高三租学区房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孩子是很犹豫的,觉得学校离家不太远也没必要,又加上孩子奶奶得了重病,我们的经济负担不轻,但班里的绝大多数孩子都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孩子吞吞吐吐和我们说了她也想租房。我和她爸当即表示,经济没问题,如果这个都解决不了,太小看爸妈了。女儿听后如释重负。高中期间的名校冬令营,自招的各种准备,培训,考试,都需要一定经济支持,这个我们都没任何犹豫,坚决支持并陪伴孩子参加,因为我们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孩子站得更高看得远些,这个天下父母心都是一样的吧。高中三年,尤其感谢娃爸,娃爸在央企早7晚8几乎全年无休,高一高二每天坚持早6点半晚9点50接送,高三哪怕我们住学校对门小区,娃爸也是每晚加完班去学校门口等孩子,父女俩一路聊着天回家。现在,女儿回忆起高中爸爸妈妈陪她一起努力的时光应该很温馨吧[呲牙][呲牙][呲牙]
还有,多给孩子正面引导,不要走在老师的对立面,紧跟老师节奏。家长也要多和老师联系,随时关注孩子的状态。高中老师都比较忙,一般不出大状况不会联系家长,这就需要家长主动点了。
最后一点,家长平时多学习和了解高校的招考信息,结合孩子情况,对孩子的高考有个预估,多为孩子做些准备。我女儿高中期间有作文,英语等竞赛的奖项,是符合有些高校自招条件,尽管19年高校收紧了自招名额,自招条件苛刻,拿到降分的机会渺茫,但这些机会我们也没放弃。高三寒假里参加过厦大的冬令营,高考结束后又马不停蹄地参加了中国传媒大学,天津大学的自招考试,虽然这些没拿到降分,但女儿考过了本省山东大学的综合评价,不过高考发挥不错,这个没用到。但是山大的综评过了,就算是高考有点小失误,只要不是差太多,有山大这个985保底,也完全配得上孩子的努力吧😊😊😊
就说这些吧,这仅是我家的一些做法,可能不具代表性,大家可以随便看一下。愿大家不要焦虑,享受陪孩子高考的过程,这也是我们父母和孩子相处的一段难忘的时光吧。
如何陪孩子一起度过这三年的高中生涯?
这三年是孩子的转折点,从小孩子要逐步过渡到青少年,三观和人格都在逐步地完善中,所以父母在这个阶段的作用十分重要。
高中是一段特殊的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基础与青春期极其敏感,又处于高轻度压力最大的高考备考期,情绪容易紧张。
所以这阶段的孩子在性格上出现反复焦躁的心理,再加上青春期的叛逆,关心不到位的话孩子的发展会受到很坏的影响。
那么我们来讨论下如何高质量的陪伴孩子度过一个有价值的高中时期。
高一:课程难度加深,建立抗挫折能力高中的课程难度比初中加深了很多,高一的学生除了要适应难度的加深以外,还要适应多学科的学习。高一还有一件很重要的考试,那就是会考。这个政策各地不太一样,不过考试的科目大致相似,每个学生都要完成十几门的考试,对学生来说还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很多好成绩的学生进入高中出现了水土不服,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写,考试不及格,如果家长不在这段时期内为孩子找到适合的学习习惯及方法,那么孩子会产生挫败感甚至厌学的想法。
高中的结果是高考,这阶段不是义务教育,每次考试都是在选拔学生,得分比初中的难度要高出不少,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和学生要稳住,不要抱怨和丧气,摆正心态。
进入高中后,父母要帮助孩子锻炼意志力,找到适合的学习习惯。和孩子讨论,帮孩子规划好时间,按部就班地学习,就算遇到了学习上的困难,多鼓励孩子,正面评价,让孩子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高二:分科后关注两极分化,调整学习方法高一的下学期要选文理科,可能有的省市不分文理了,但依然是影响今后高考及专业选择的大事。
那怎么选?新高考改革后就是给孩子充分的选择,脱离现在文理分科、院校+专业、被调剂的主动权在学校的状态,而是让孩子选择自己想学的专业,且该专业具有可持续发展。
千万别觉得这都是孩子的选择,家长需要和孩子进行仔细地沟通。要和孩子交流:
- 未来专业的兴趣:喜欢什么?想做什么?不想做什么?
- 对该专业了解多少:相关院校、就业情况、职业规划
- 家庭情况:家里目前是否有资源
根据这个方向,让孩子明白人生未来7年为之奋斗的方向。家长不要偏信理科,而不是结合实际情况。家里的表妹就是在分科上被妈妈规定选择理科,生物和物理学得很痛苦,高考也考得不好。
做完了分科后,要和学校老师沟通,提前了解报考、大学、专业,和孩子一起调整学习方式 ,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高二阶段是拉开差距的阶段,学生在知识掌握上明显分出层次,两极分化较严重。对优生来说,学习上有自己的套路,能得到不断探索的快乐。对差生来说,学习很痛苦,甚至出现偏科现象。
处在中间的中等生来说,高二是煎熬和迷茫的。向上不知道怎么学,没有高一的自信满满,也没有高考的紧迫,一到考试会觉得备受打击。
而这时候,也是容易恋爱的时候。家长们对待早恋要开明,第一次恋爱如果被强烈否定,会成为孩子这辈子的遗憾。
首先性知识的科普要到位,而不是藏着掖着,与其孩子偷摸地了解不健康的知识,还不如家长大大方方地说。
然后对两性关系的尺度讲解清楚,女生做好保护,男生要有责任心。与其一棒子打死,还不如坦坦荡荡的。
最后家长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孩子总有一天要长大,不要什么事都大包大揽,要学会放手。接受学生现在的表现和能力,不要苛责学生。
高三:鼓励学生备考,做好后勤工作这个阶段气氛会很紧张,高三开学早,争分夺秒地进行复习和考试。大大小小的考试一个接着一个,学生的心智会面临焦虑和紧张,这时候家长要留给学生一点玩的空间。把生活的节奏调整得有张有弛,天天24小时学习,不是铁人扛不住。
另外降低自己的期望,不要给学生太多的压力。很多家长每次看到考得不好,立刻就责问学生这么点分数,能去什么大学,不能去大学,以后找什么工作,这样恐吓式的责骂,就会更令学生感到担忧和害怕。
这个阶段最怕学生心理垮掉,每年报道出来的跳楼学生也不是少数,所以劝家长们摆正心态,鼓舞孩子的士气,做积极的暗示。
越到高考,越不要营造紧张的氛围,在家里的时候做好后勤保证,饮食上保证营养,而不是拼命补充营养。
关于补课,建议尊重学生的选择。补课对学生是锦上添花,帮助他学得更好,而不应该变成枷锁。市场上的补习班也是良莠不齐,选择不好反而误导学生。
高考结束后,及时陪孩子了解报考信息及政策,别让孩子一个人承担这些事。来自家长的信息收集也很重要,是帮助孩子选择专业的一个重要途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