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姥姥二进大观园,王夫人赠银100两,凤姐只给8两,王夫人为什么会如此慷慨?
刘姥姥二进大观园,王夫人给了100两银子,数目很大,可以让刘姥姥一家即使什么都不做,也可以维持四五年的小康生活。但是王夫人的这100两银子,却让刘姥姥感到很寒心。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本是报恩去的。却无心插柳柳成荫。
因为在一进荣国府去打抽丰时,王熙凤给了她二十两银子,让她家解了燃眉之急,让女婿王狗儿不再因冬季诸事没钱置办而打鸡骂狗了。因而,地里收获的第一茬鲜物送到荣国府,想表示下感激之情。
不料在临走时被贾母知道了,而贾母正想找一个击鼓的老人家聊聊天。于是,刘姥姥就在荣国府的大观园,配合王熙凤和鸳鸯进行了一次本色的表演,赢得了贾母和众主仆等的欢心,并在临走时,收到荣国府众人所赠送的各色礼品:
贾母赠送的衣服和布匹,点心、药丸、银裸子,平儿赠送的布头,丝线,衣物,鸳鸯赠送的衣服儿等,其中也包含王夫人赠送的一百两银子和王熙凤赠送的八两银子。另外还有贾宝玉所赠送的妙玉因刘姥姥用过就要抛弃的茶盅子。
刘姥姥虽然收获颇丰,但这并非她的本意,这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吧。
王夫人虽然送给了刘姥姥一百两银子。这对刘姥姥来说也算是一个天文数字,但是确实买断刘姥姥与贾府关系的。因而刘姥姥并没有感到欣喜,也没有感到温暖,反而感到很心寒。刘姥姥二进大观园,王夫人大手笔的送给了刘姥姥100两银子。一百两,这个数字不算大,但是折算成现在的人民币却是一个数目不小的数字。在清朝中晚期100两相当于15000-22000元人民币左右。明朝中期100两相当于60000-80000元人民币左右。
《红楼梦》里的故事虽然没有确定的朝代和时间,但成书时间是在清朝。作者曹雪芹写的故事又以清朝早期为背景,按照这个时间,一百两银子的价值应与明朝晚期相类似,也就是说100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八万元。
8万元对于一个贫穷的村妇来说,当然是一个天文数字,刘姥姥应该是对王夫人感恩戴德的,但是当贾府被抄之后,刘姥姥去狱神庙探望的是王熙凤,而不是王夫人。因为王夫人的话太让刘姥姥寒心。
王夫人在给刘姥姥100两银子的时候,是让人这样传话的:
这两包每包里头50两,共是一百两。是太太给你的,叫你拿去或者做个小本儿买卖,或者置几亩地,以后再别求亲靠友的。
从传话中,我们可以感觉到王夫人对刘姥姥的冷淡以,她让刘姥姥以后别再求亲靠友的这句话,应该含有对刘姥姥的轻视和恼怒成分。因为刘姥姥的女婿是与王夫人家连过宗的,刘姥姥第一次到荣国府也是为了见王夫人,而王夫人并没有接见刘姥姥,只是让王熙凤自己裁夺着打发了,这本身就是一种轻慢。刘姥姥第二次到荣国府,虽然不是为了打秋风了,却又充当一次女篾片,赢得了众人的欢乐不假,却让王夫人感到脸上无光。因而,觉得刘姥姥给自己丢了人。所以让刘姥姥以后不要来了。
刘姥姥到荣国府,固然有打过秋风,她本身也是一个比较豁达,开朗的。本身也并不宜做一次女蔑片而羞耻,但王夫人的话却很伤她的自尊,也让她看到了王夫人这个响快人对自己的不屑。因而,刘姥姥虽然接受了这100两买断情感的银子,但心里也确实寒冷极了。
与王夫人的100两银子相比,王熙凤所给的一八两银子却让刘姥姥感到温暧,因为王熙凤给了刘姥姥充分的尊重。刘姥姥二到荣国府来,是为了感恩,王熙凤也是感觉得到的,因此,当刘姥姥告辞的时候,王熙凤对传话人说让刘姥姥歇一宿再走。
后来,王熙凤和鸳鸯为了让贾母高兴,就串通起来,捉弄刘姥姥取乐,又是给刘姥姥插了满头的菊花,又是给刘姥姥使用沉重的筷子,又是让刘姥姥说酒令等,,虽捉弄了刘姥姥,但事后都给刘姥姥道了歉,赔了礼仪,凤姐让刘姥姥别多心,鸳鸯也让“姥姥别恼,我给你老人家陪个不是。”
面对着王熙凤和鸳鸯的赔礼道歉,刘姥姥表示并不在意他们当初的捉弄,她笑着对王熙凤和鸳鸯表示:
“姑娘说哪里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可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个笑儿,我要心里恼,也就不说了。”
后来,王熙凤又听刘姥姥的建议,让人在大观园祭奠了花神,而且让刘姥姥为自己的女儿取了名字。言语之中对刘姥姥是信服的,尊重的,临走的时候,又另外给了刘姥姥八两银子,虽然王熙凤送给了刘姥姥八两银子,远远比不上王夫人的一百两,但却是温暖的,真诚的。
更何况,王熙凤给刘姥姥的这八两银子,于当时的物价来说,也相当于五六千了。王熙凤一个月的月银才五两银子,王熙凤给了刘姥姥一个多月的工资,也算是大手笔了。刘姥姥二进大观园,王夫人赠银100两,凤姐只给8两,王夫人为什么会如此慷慨?
红楼梦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获得了王熙凤馈赠的二十两银子,这样刘姥姥和女儿一家人就能平安的度过寒冬,也解决了来年的生产问题,这不,多打了两担粮食,刘姥姥就把家里种的新鲜瓜菜,挑最好的装了一大口袋,亲自背上到荣国府报恩来了。
其实想想这个场景是很感人的,七十五岁的老奶奶背着一大口袋沉笨东西,从庄屯走进京城荣国府,一路辛苦劳累可想而知,如果不是怀着真诚的感恩之心,恐怕是难以做到的。
本来刘姥姥是想着当天就要赶回去的,谁知平儿给凤姐汇报时,贾母听见了,正想着能有个积古的老人家说说话,赶忙要求带来给她看看,由此,刘姥姥这个乡野老妪迎来了人生重大机遇。面对稀载难逢的机会,刘姥姥的表现堪称典范,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该装傻装傻,该充楞充楞,马屁拍的不露痕迹,荣国府不会在一个穷苦人面前显摆,还不至于这么肤浅,可是刘姥姥表现出来的质朴的分寸感、幽默以及与奶奶小姐们的巨大反差,让荣府上下感到新鲜有趣。贾母的开心最重要,她倒是和刘姥姥挺投缘儿,表示留她住几天,带她逛逛大观园,刘姥姥的本色也带着几分表演的成分,众人拿她当女篾片,凤姐让刘姥姥别多心,鸳鸯给刘姥姥赔不是:“姥姥别恼,我给你老人家陪个不是。”刘姥姥马上就笑了:“姑娘说哪里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可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个笑儿,我要心里恼,也就不说了。”她心里明白得很。于是就有了《红楼梦》里唯一的一次集体畅怀大笑,这个珍贵的场景是刘姥姥带给大家的。
二进荣国府,刘姥姥和荣国府的亲戚关系,算是正儿八经的建立起来了,一派奢华气象的荣国府总不能对亲戚没有照拂不是?而且论正理,王成的祖父也是和王夫人的父亲连过宗的,所以八竿子打着一点的刘姥姥正经算是王夫人的亲戚,所以,她才喊王夫人姑太太,称凤姐为姑奶奶。刘姥姥回去,王夫人送她一百两银子,让她或者买几亩地置些产业,或者当本钱做个小买卖,从前王家是比较照顾这个连宗的亲戚的,所以这对于王夫人来说,算是对父亲老关系的一种延续,也是王夫人为数不多的一次惜老怜贫的表现。一百两银子对这时的荣国府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对于刘姥姥一家,一年的生活费二十两银子就够了,所以这笔却是可以改变一个农家的命运的。
凤姐这次送了刘姥姥八两银子,但这不能看做是凤姐的小气,而是她对刘姥姥的情谊,也就是这一次,刘姥姥给凤姐的女儿起了“巧姐”这个以毒攻毒、逢凶化吉的名字,凤姐是很感谢刘姥姥的,相比王夫人,凤姐是晚辈,而且对刘姥姥的馈赠,王夫人代表的是王家,而凤姐代表的是她自己,这是有很大的差别的。钱送的不是太多,但王熙凤和平儿又给刘姥姥送了好几匹绸缎衣料、衣裳、吃食等其它的物品,这些都体现着凤姐对刘姥姥的感谢和情谊。甚至都有观点说王熙凤的八两银子比王夫人的一百两更有人情味。
凤姐的人情得到了万千倍的汇报,因为刘姥姥,她的女儿巧姐最后果然逢凶化吉、遇难成祥了。
(我是屏山,欢迎点评、关注,为您探究红楼一梦。图片来源:87版电视剧《红楼梦》)
刘姥姥二进大观园,王夫人赠银100两,凤姐只给8两,王夫人为什么会如此慷慨?
@我的沈阳,谢邀!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不是为了打秋风,是为了报答去年凤姐赠银子的恩情。她家里平安过冬,今年的收成好,就摘了些新鲜的瓜果,装了满满两袋子,刘姥姥扛着两袋子瓜果,领着外孙子板儿,从乡下一路走到荣国府。
王熙凤体谅一个老婆婆大老远扛着东西来不容易,所以就留她住一天。没成想贾母听见了,想和刘姥姥说说话解闷。刘姥姥这回来,没打算寻求帮助,所以也没有了第一次求凤姐时的忍耻之心,说话也不再吞吞吐吐,而是随口说起乡下的趣闻,投了贾母的缘。贾母留刘姥姥住几天,见识一下大观园。
刘姥姥见凤姐陪着老太太说笑,所以自己也帮了凤姐一把,替凤姐逗贾母和少爷小姐们开怀大笑。事后凤姐让刘姥姥别多心,鸳鸯也给刘姥姥赔不是:“姥姥别恼,我给你老人家陪个不是。”刘姥姥马上就笑了:“姑娘说哪里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可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个笑儿。我要心里恼,也就不说了。”
刘姥姥临走,王夫人给了刘姥姥一百两银子,凤姐给了八两银子。不是王夫人大方,凤姐小气。原因如下:
一,王夫人给刘姥姥银子的同时,让平儿告诉刘姥姥别再求亲靠友!这就是堵死了刘姥姥再来贾府的路。王夫人給银子的目的是让刘姥姥别再到贾府丢人现眼了,也别再来求告了。刘姥姥是一个智慧的老人,她当然知道王夫人的言外之意,以后刘姥姥再也没来贾府寻求帮助。
二,凤姐的礼物更有人情味。
凤姐给八两银子外,因为刘姥姥要了青纱一匹,所以凤姐贴心的送她一个实地子月白纱作里子。其余的是以公中名义送的。
刘姥姥感谢时,凤姐儿道:“也没有什么,不过随常的东西。好也罢,歹也罢,带了去,你们街坊邻舍看着也热闹些,也是上城一次。”
凤姐更重要的是给刘姥姥足够的尊重与友谊。她和刘姥姥唠家常,说了贾母和大姐生病的事,又把自己的烦恼说给了刘姥姥。女儿的生日不好,还经常生病。还让刘姥姥给女儿起名,而且用了这个名字。
刘姥姥再进荣国府时,贾府已经落败,贾府的亲友故旧,同僚朋友,好多人受过贾府的大恩惠,可是这些人不是恩将仇报,落井下石,就是躲得远远的,任贾府自生自灭。就连巧姐的亲伯母李纨都见死不救。这时刘姥姥来了,她不怕连累,去狱神庙探望凤姐。她花重金救出巧姐,让巧姐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作者:润杨阆苑 专注于《红楼梦》话题,欢迎关注!欢迎留言探讨!
刘姥姥二进大观园,王夫人赠银100两,凤姐只给8两,王夫人为什么会如此慷慨?
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是红楼梦中非常重要的情节。这个情节充满了欢笑。此时的刘姥姥使尽了浑身的解数,逗贾母和豪门公府中这些小姐开心。
别看贾母,对刘姥姥一口一个老亲家的叫着。其实在这些贵妇和小姐们的心里,刘姥姥的地位就是一个可以拿着取笑的女清客!
黛玉对刘姥姥二进大观园的形容,是一幅《携蝗大嚼图》。蝗虫这种东西特别能吃,所到之处风卷残云,全部吃光。
这样的评价,真是毫不客气。
刘姥姥算是王家的亲戚,她是来王夫人这里打秋风的。
此时的王夫人到中年,也只有她能真正体会到刘姥姥的难处。
一.长安居,大不易
刘姥姥是一个积年的老寡妇,此时的她同女儿、女婿生活在一起。
王狗儿并不是上门女婿,所以刘姥姥在女婿家生活并不仗义!
王狗儿的祖上也曾做过官,并同四大家族的王家连了宗。
王狗儿并不是地地道道农民的儿子,他吃喝惯了,从小没家人让他养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光荣传统。
年幼时,同成年后的巨大生活反差,让王狗儿时常抱怨。因此他家的生活氛围并不太好。
刘姥姥想同女儿女婿生活在一起,就必须争取家庭中的话语权!
这个话语权要怎么来?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王狗儿缺钱,但他又没有本事弄来钱。
可是如果刘姥姥弄来钱,那她就是家庭的支柱。
极大地增加她在家中的话语权和地位。
王狗儿没有本事,但她却有好亲戚。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的时候,凭着过硬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圆融周到的应答,得到了凤姐给的二十两银子。
这二十两银子,足够庄户人家过一年的!
当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王夫人根本没有把她当亲戚待。
那时在王夫人的眼里,刘姥姥也就是一个打秋风的。让王熙凤应付,给刘姥姥几两银子,让她走了就算了。
王夫人根本不会想到,刘姥姥会再进荣国府。
二.朴素的真情,最感人
二进荣国府的刘姥姥,摘来了新鲜瓜菜,向荣国府的众人表示感谢。
当时的王夫人,一定会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王夫人给刘姥姥的银子的时候,也只当是普通的应对打赏而已。
根本没想着会有回报!
人情冷暖,王夫人作为中年的豪门贵妇,她看得太多了。
王夫人根本不会想到,她只是随便地打发了刘姥姥,却换来了刘姥姥真情的回馈。
我们可以设身处地的想一想,一个七十五岁的老太太,带着几岁的外孙,大老远地跑来荣国府,给他们送来他们并不缺的新鲜瓜菜。
荣国府什么好吃的没有?
可这种豪门公府,缺的就是真情。婆婆,媳妇,妯娌,甚至夫妻、子女之间每天生活如演戏一般。太累了!
道不如刘姥姥这份朴素而真挚的情感,来得暖人心。
刘姥姥此行,一定会触动王夫人心里最柔软的那一部分。
如果一切就到此结束,那么王夫人一定会命凤姐儿,像走亲戚一样,也让刘姥姥带回很多东西回家去,但无论如何不会给一百两银子那么多!
事情的发展,总是难以预料……
三.在大观园刘姥姥卖力演出,王夫人心中酸楚
贾母想找个积古的老人说说话,于是就有了刘姥姥进大观园。
大观园中,刘姥姥是以一个丑角的形象出现。极为卖力的演出,搏贾府众人,千金小姐们一笑。
此时的王夫人,心中一定不是滋味。
再怎么说刘姥姥也算是王夫人家的亲戚。王夫人看在眼里,一定对刘姥姥起了几份惜老怜贫之意。
倘或日子能过得下去,谁愿意一把年纪失了尊严。
刘姥姥还不是怕女婿嫌弃她没用,是个老废物,才跑来荣国府来讨生活。
如果刘姥姥有了钱,那么她的地位将会大大的改善!
一百两银子,对刘姥姥一家来说一定是一笔巨款。
可对荣国府来说,不过就是一顿饭钱。王熙凤过生日还花了一百多两银子呢。
刘姥姥在大观园,讲了一个神佛保佑一个老太太得了可爱孙子的故事。
这个故事连王夫人都听得进去。
王夫人也是个吃斋念佛之人。此时王夫人救济刘姥姥结善缘,然后祈求神佛保佑,她的儿子宝玉一生平安顺遂。
为了儿子宝玉,王夫人什么都愿意做。
有了这一百两银子,足以让刘姥姥一家过上富足的生活。
为了以后的故事发展,做了足够的铺垫……
四.刘姥姥的故事,关系到红楼梦的结局
红楼梦是一个大悲剧。
金陵十二钗全是薄命司人物,也全有着悲剧的宿命。
在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回,她同凤姐儿结下了很深的缘分。也第一次看到了凤姐的女儿,还给它取了名字巧姐儿。
按照故事的发展,刘姥姥还会见到巧姐儿。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当荣国府败落之时,才会发现由利益结成的亲情根本不可靠。
巧姐儿这位可怜的小女孩,会被她的亲舅舅、哥哥所卖!
判词上写的很清楚,巧姐被刘姥姥所救。
可是要救下一个已经被卖掉的小女孩,谈何容易?
无论巧姐儿被卖至何处,都需要大把的银子把她赎回来。
此时那一百两银子便起到了大用处。
从刘姥姥得到这一百两银子,到荣国府衰败,中间还有几年的时间。
足够刘姥姥一家整治家业,把日子过得十分兴旺了。
只有这样,在巧儿姐被卖之后,刘姥姥才能有足够的能力把她赎回来。
刘姥姥也才有足够的话语权,把一个被抄家的罪臣之女留下来抚养。
此时王夫人的慷慨种下了一个善因,也结了刘姥姥这一个善缘。
此时的王夫人也绝对不会想到,当荣国府被抄家之后,曾经所谓的亲朋故旧,对他们家人唯恐避之不及。
曾经富贵逼人的公子小姐,死的死散的散。巧姐儿这个小姑娘,要靠一个普通的村妇来救助。
刘姥姥二进大观园,王夫人赠银100两,凤姐只给8两,王夫人为什么会如此慷慨?
王夫人在第一次刘姥姥进大观园到时候,并没有突出表示,只是说她来走动一趟是她的好意思,让王熙凤裁度就可以了,所以王熙凤就给了刘姥姥二十两银子,也算是没让她白跑一趟。
刘姥姥第二次进大观园就不一样了,不但带来了新鲜的野菜瓜果,而且还住了两三天,陪着贾母等人表演,完全满足了这些大家族女性的玩乐需要,也可以说是让众人产生了好感。所以凤姐、鸳鸯、平儿等人赠银赠衣,既是建立在感谢她的积极配合的基础上的怜悯。因为本来这些人就都有一些怜悯心的,鸳鸯、平儿就不用说了,本身是奴婢,自然能够体谅刘姥姥的艰难。而凤姐此人,虽然说属于上层阶级,但是如果是在她眼力范围内的,她自己看得上的人,她也是很愿意施舍的(比如凤姐对刑岫烟即是如此),她之所以让刘姥姥给巧姐取名即是为此。其实这些人做这些事情,就跟我们现在一些稍微吃穿不愁的人想办法捐赠一样,善心存焉,幸而遇到了刘姥姥。
王夫人之所以给刘姥姥一百两银子,除了以上原因(毕竟《红楼梦》中说到王夫人怜贫恤老不止一次,所以刘姥姥才找上她来,可见她非常注重这种名声,对于刘姥姥给予施舍,再正常不过。)之外,还有一个原因:王板儿毕竟是跟她王家连过宗的人,自己面子上不好看,第一次给了二十两治标不治本的话,那这次给一百两,可以算是“绝后”之计了,所以平儿跟刘姥姥说:“这两包每包里头五十两,共是一百两,是太太给的,叫你拿去或者作个小 本买卖,或者置几亩地,以后再别求亲靠友的。”意思是以后不要再来丢人显眼了。话糙理不糙。刘姥姥也不是傻子,自然听得明白。所以我们看到,前八十回中,刘姥姥这次之后就再没有来过。那么,下一次她来的时候,就是贾府败落的时候了。这个时候刘姥姥的来,恐怕就不是“求亲靠友”的性子了,而是作为恩人的角色出现。也可以说,刘姥姥在《红楼梦》中承担了这么一个角色——“眼看它起高楼,眼看它宴宾客,眼看它楼塌了 。。。。。。 ”她是整个贾府悲剧的见证人。
如果你说为啥凤姐只给八两银子而王夫人第一次给二十两第二次给一百两?因为王夫人使用的是官中的银子啊!王夫人是整个贾府的总经理啊!她当然有权处置贾府的财政,王熙凤就不行了,她没这个权力。后面探春当家的时候之所以对赵姨娘抠,就是因为没有王夫人的示下啊!
嗯,就是这么个道理。
欲知更多《红楼梦》详情,欢迎关注头条号:半瓣花上阅乾坤。
刘姥姥二进大观园,王夫人赠银100两,凤姐只给8两,王夫人为什么会如此慷慨?
刘姥姥是红楼梦中很有意思的一个人物,她虽然只是农村的一个老太太,但是她的见识长远和胸襟开阔,第一次到贾家虽比较尴尬,但是第二次之后却颇受欢迎,后来甚至还成了巧姐的救命恩人,刘姥姥和贾家有着很深的缘分。
刘姥姥二进大观园受到了贾府上上下下的喜欢,在临走时贾母、王夫人、王熙凤、平儿和鸳鸯都有礼物相赠,其中王夫人尤为大方,凤姐只给8两银子,王夫人却给了100两,为什么王夫人会如此慷慨呢!
第一,刘姥姥是王夫人的娘家亲戚,做给众人看的表面功夫
刘姥姥能于贾家产生关联,最大的原因在于她的王夫人的亲戚,虽然并非实打实的,只是偶然两家老人在任上联了宗的,但是在外人眼里看来刘姥姥就是王夫人的亲戚。
刘姥姥作为王夫人的亲戚带着地里第一季新摘的瓜果蔬菜上门来感谢王夫人前次的慷慨赠银,那么走的时候王夫人定然不能够不回礼。
王夫人是出了名的大善人,最是惜老怜贫爱助人,第一次刘姥姥无名无姓的前来打秋风王夫人都给了20两银子,此次认了亲有了关联,那么王夫人给100两也在情理之中。
100两对于农家来说是一笔不小钱财,可是对于王夫人来说也不过就那么着。王夫人给刘姥姥一百两是帮助刘姥姥,也是在增长自己的脸面。不管家人还是外人知道了,都会称赞王夫人的良善。
第二,刘姥姥的在贾家表演让王夫人不好意思,给刘姥姥的辛苦费
刘姥姥这一次到贾家来住了三四天,但是她基本上都在带给大家欢乐,王夫人这样不苟言笑的人都乐得不行,就不要论了其他人了。
贾母这边说声" 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王夫人和王熙凤都是明白人,刘姥姥不是真笨到由着王熙凤和鸳鸯摆布,她只是在配合她们的演出罢了。刘姥姥不是看你穿她们二人的小把戏,只是放下身段为搏大观园的众人一笑罢了。这也才有了事后鸳鸯和王熙凤的道歉。
王夫人自然也把刘姥姥的所作所为看到眼里,对于戏弄刘姥姥为乐她心中也会不好意思,所以赠银100两也是给刘姥姥的辛苦费。
第三,希望以后刘姥姥不再“打秋风”,建议自给自足
如果刘姥姥没有在贾府逗留这几天,没有和王熙凤、李纨等关系较好,没有在贾家有很强大的存在感,那么王夫人绝对不可能会给刘姥姥100两,顶不过随便意思一下也就罢了。
平儿说:“这两包每包里头五十两,共是一百两,是太太给的叫你拿去或者作个小本买卖,或者置几亩地,以后再别求亲靠友的。”可是刘姥姥此次是真的成了王夫人的亲戚,那么如果刘姥姥还因为家中困难去别家求助,那么王夫人就会被打脸,所以赠银100两也是希望不要再去求亲靠友了,或者做点小买卖,或者购置几亩田地,总要自给自足的才好。
王夫人的一番话看似稀疏平常却也意义深远,刘姥姥那么世事通透的人如何听不懂,自此次回去后刘姥姥也少去贾家了,至少很少再被当作正紧事回过。
王夫人不会无缘无故的给100两银子,想要收下也要完成她给予的条件。不过给了也是好的,至少对刘姥姥一家也是帮助。王夫人的100两真是寓意深远!
文/酒馆说戏人,欢迎关注:小说红楼,一起找寻红楼梦中有趣的人与故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