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宋朝礼教,唐婉可能和陆游的巜钗头凤》么?

本人浅见:不可能和陆游的《钗头凤》。古代男尊女卑、男女授受不亲,礼法相当严格。礼记中这样记载: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也就是说,男生和女生在七岁的时候,就不能在同一个桌子上吃饭,而且在礼法中要求更加严格,就连弟弟和嫂子之间,如果没有过于要紧的事,就不要轻易讲话,而礼法中也明确表明着,女子不能轻易言语,尤其家庭是不能往外传。

在宋朝中,司马光曾加载:“中门内外不要公用水井,浴室,厕所”,没有要紧的事,不能出中门,若非要出去须拿手绢,挡住自己的脸面,就算女性得了重病,就将手伸出纱帐外,从而让医生给你把脉,甚至还有“挂线摸脉”的诊疗方式。

像唐朝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故事,据陈鹄记叙:陆游的第一任妻子到底姓甚名谁,只是说这位妇人得不到陆游母亲的满意,最终被休。故事说陆游在沈园偶遇前妻唐婉,重叙旧情,感愤之极,愤而题词于沈园走廊墙壁,就是名贯古今的《钗头凤·红酥手》,后来唐婉含泪和词一首《钗头凤·世情薄》。

还原当时情景,《耆旧续闻》中记载:"放翁先室內琴瑟甚和,然不当母夫人意,因出之。夫妇之情,实不忍离。后适南班士石其家,有园馆之胜。务观一日至园中,去妇闻之,遣遗黄封酒果馔,通殷勤。公感其情,为赋此词。其妇见而和之,云"世情薄,人情恶"之句,惜不得其全阙。未几,怏怏而卒,闻者为之怆然。"

总而言之。陆游休妻后,还能在沈园相见唐婉,并且还公开作诗和词,抛头露面,若是在宋朝,这是伤风败俗的,是当时宋朝社会所摈弃的。所以,在宋朝,唐婉没有机会再见陆游,更不可能和陆游的《钗头凤》。

以宋朝礼教,唐婉可能和陆游的巜钗头凤》么?

先不管他俩的词,是和还是未和,但陆游和唐婉都分别留下了一首《钗头凤》。具体是一前一后写的,还是间隔多长时间写的,史无可考。但根据唐婉的《钗头凤》的意境,应该是和的陆游的《钗头凤》,因为两首词是上下衔接或相通的。

按史书记载,陆游和唐婉被逼离婚之后,两人都分别找了另一半。陆游的《钗头凤》,就是在两人分手多年后偶然的一次邂逅之后写的。唐婉应该是不知在什么时候看到这首词之后,才有感而发,另写了一首《钗头凤》。陆游写了他们分别之后的思念,唐婉则写了自己的无奈。

请看两人的《钗头凤》

陆游: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唐婉: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说起宋朝的礼教,应该是不太死板,而且是非常开化的。陆游和唐婉分离后的那次相见,唐婉是由时任老公陪同的。据说三个人还在一起喝了酒,唐婉还征得时任老公同意,给陆游敬了一杯。根据唐婉的条件,再嫁的肯定也是一个知识分子,素质应该都很高的。

再比如李清照,在丈夫赵明诚死后,还改嫁过一次呢。

根据以上的说法,不管唐婉何时发现了陆游的《钗头凤》,她都应该会想办法和上一首的。不是有没有可能,而是绝对会的。

实际上,不管礼教多么盛行,多么严禁,在真正的爱情面前则是都会妥协的,都会让步的,都会被爱情的力量冲破的。

以宋朝礼教,唐婉可能和陆游的巜钗头凤》么?

恰好,前几年到绍兴旅游的时候,慕名去游玩了沈园,那里还有陆游纪念馆,仔细游玩了一天,对这个事情了解更多一些,这个问题我还是可以回答一二的。

先上图,陆游的《钗头凤》。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还有唐婉和的《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壮欢。瞒,瞒,瞒!

老实说,这两首《钗头凤》,我觉得最好的还是那句“世情薄,人情恶”,道尽人心之险!其他不怎么记,但这句话始终记得!

题目要说以宋朝礼教,唐婉有没有可能和陆游的《钗头凤》?

封建礼教对人的束缚,这里我不想过多解析,关键是陆游把唐婉休了后,唐婉再嫁的老公是赵士程,“宋太宗五世孙”,这身世可不一般,出身近支宗室,前途良好。更难得的是此人对唐婉的一片真心与理解(相比较,陆游算渣男吗?),唐琬在世时,他未纳妾;唐婉死后,他不复娶。

唐后改适同郡宗子士程, 尝以春日出游, 相遇于禹迹寺南之沈氏园。唐以语赵, 遣致酒肴。翁怅然久之, 为赋《钗头凤》一词, 题园壁间云⋯ ⋯

这意思是唐婉嫁给赵士程后,公元1151年(绍兴二十一年),一个春日出游,在沈园与陆游相遇。唐婉告诉赵士程后,“遣致酒肴”,我记得在沈园看的注解,意思是赵士程叫唐婉送酒菜给陆游吃?“唐婉亲手向陆游敬了一杯酒”,赵士程此人的豪爽风度,真的让人敬佩。

有如此理解她、爱护她的丈夫,后面1156年,也就是陆游题词5年后,唐婉再游沈园,写一阙词,和陆游的《钗头凤》,有什么大不了的。唯一让人遗憾的是,唐婉读了陆游的题词,感慨万千,和的《钗头凤·世情薄》,同年秋,便抑郁而终。终是用情太深害的她啊!

至于有些朋友提的疑问,《钗头凤·世情薄》这么好,唐婉写的?我说少见多怪!

唐琬是家里的独生女儿,父亲唐闳是郑州通判,祖父是北宋末年鸿儒少卿唐翊,唐婉本身就是才女。年轻的时候,唐婉与陆游就经常诗词唱和。

举一个例子,我认为苏东坡是文学上的千古一人,他的结发妻子王弗,很聪明,知书达理,嫁给苏东坡的时候,没有说自己读过书。但是结婚后,苏东坡读书时,她整天都陪着在身边;遇到苏东坡有遗忘的地方,还是她提醒的苏东坡。这才气!她是苏东坡的得力助手,还有“幕后听言”的故事,识人准确!

也有说法,唐婉的《钗头凤》,只题了“世情薄,人情恶”,其他是后人加上去的,假如真是这样,也不奇怪两首《钗头凤》我认为最好的就是“世情薄,人情恶”!

总之,我认为唐婉和的陆游的《钗头凤》,而且两首《钗头凤》,最好的就是她开头的“世情薄,人情恶”!

以宋朝礼教,唐婉可能和陆游的巜钗头凤》么?

陆游和唐婉是表兄妹近亲通婚。由于陆母不满意这桩婚事,最后被逼而散的。至于以宋朝礼教,唐婉是绝对有可能和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的。

陆游与唐婉分散后多年,游园偶遇,因放不下前情旧事,在墙上写下了这篇情深意切的传世名篇《钗头凤》: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为什么说唐婉会和陆游的这首词呢?因为唐宋是大开风化的时期,青楼妓馆遍地开花,是上层风流文人骚客,经常光顾门上炫耀身份的场所。象白居易,苏轼,柳永,秦观等唐宋诗词大家,都有狎妓之风流嗜好,而且是当时社会的盛行之风,苏轼因之还闹出了“河东狮吼”的千古名句。更为有名的就是,宋徽宗夜访汴京名妓李师师的典故,为此还与时下大词人周邦彦,闹出了一段争风吃醋的故事来。还有大词人柳永因为长期流连青楼,所作名篇也都是以青楼艳情为题材,而广泛盛行于青楼传唱,而争得“青楼词人”称谓,被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所不齿,致使其屡试不第。

从这些唐宋时期的礼教风化可知,唐婉游园,和陆游的词是非常有可能的。

附唐婉和《钗头凤》: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