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身边最惨的事?

我的小舅刘鹤鸣是一所中学的老师,性格内向。小她一岁的妻子刘淑华,开朗而善于交际。婚后,刘淑华与妹妹刘静红合伙开饭店,收入不菲。

随着刘淑华生意越做越大,她与小舅的交流越来越少,感情裂缝越来越大了,长期处于分居状态。在女儿丽丽考上师范学院后,貌合神离多年的夫妻俩平静的选择了离婚。丽丽跟父亲生活,刘淑华另外购买了房子🏠经常接女儿过去住。

丽丽希望自己的父母都能够幸福。就说服妈妈,在网上寻找另一半。为了替母亲寻得真心人,丽丽对刘淑华的资产进行了隐瞒。

小舅有些担心:网上征婚会不会遇到骗子?但是丽丽觉得,网上优秀的人多,不像我们身边,都是熟人,有局限性。小舅也就默认了这个办法。出乎意料的是,征婚启事发出仅半个月,刘淑华就遇到了心怡的对象周国忠。

周国忠在一家卫生院当药剂师。他在网上看到刘淑华的征婚后,发现是同地方的人,立即与她联系,他自称已离婚几年。两人在网上聊了几次,感觉很投机,又见过几次,彼此感觉都不错。于是刘淑华就安排周国忠到饭店吃饭,介绍他与妹妹和女儿认识。

饭后,丽丽兴奋的跟小舅汇报情况,还特意讲了一个细节:周国忠知书达礼,善解人意。知道刘淑华天天要给客人敬酒,而且喝酒就脸红后,他马上告诉刘淑华:喝酒红脸伤胃,白脸伤肝。实在推不掉的敬酒,在喝之前先切两小片黄瓜🥒泡在酒杯中,静放半分钟再喝,黄瓜中有一种名叫丙醇二酸的物质,能中和酒精对人的刺激。刘淑华满脸的幸福。丽丽笑道:“周国忠通过了我和小姨的考核,我妈妈爱情的春天又来了。”

丽丽还说,等解决了妈妈的问题,如果爸爸还没结婚,就再帮他从网上征一个来。

刘静红是丽丽的小姨,因为共同经营饭店,几乎与姐姐刘淑华形影不离,她亲眼见证了刘淑华的幸福与纠结,丽丽的悔恨。

刘淑华很在意女儿和妹妹的看法,得到她们的肯定后,她就与周国忠正式交往了。为了让姐姐腾出时间处理个人问题,刘静红主动承担了饭店的工作。

而周国忠的细心体贴,在随后的生活中,让刘淑华越来越满意。据刘静红回忆,周国忠很会说话,平日来到店里,总是忙前忙后,对姐姐更是体贴入微,从姐姐容光焕发的面色上,她能看出这位“未来的姐夫”对姐姐很好,两人两情相悦。

刘静红把这些也告诉了外甥女丽丽,两人都为刘淑华高兴。在刘淑华与周国忠交往了半年后,刘静红劝姐姐:如果感觉不错,可以考虑再婚。刘淑华没有接话。

春节前的一个晚上,下大雨,酒店的客人较少,刘淑华哭着告诉妹妹:自己被骗了!周国忠没有离婚!他还有老婆!

原来,周国忠在一个月前向刘淑华坦白:他并没有离婚,妻子在外地打工,两个人性格不合,他想离婚,妻子顾及孩子不同意,一直没离成。当初,刘淑华去卫生院打听时,周国忠的同事们长年没见他老婆,也都以为他离婚了。直到一个月前,刘淑华提出了结婚,周国忠才说出内情。但他再三表示:他真的爱刘淑华,他一定会想办法离婚,请她再等等。

半年来的交往,刘淑华已经被周国忠无微不至的关怀深深打动,心理上有了强烈的依赖。面对这个结局,她哭了一场后,只能接受这个事实,希望周国忠早点离婚。

得知真相,刘静红也为难了。平心而论,她也觉得姐姐与周国忠很合适,现在他们已经有了感情,就此分手,实在困难。她也拿不出意见,只好陪着姐姐喝酒。第二天,姐妹俩商量好:既然周国忠是真心的,那就等他离婚,在此之前,这事儿不能让别人知道,特别是丽丽,她年轻气盛,如果知道自己一手策划的网上征婚将妈妈征成“小三”,她不知道会干出什么事来。

让刘淑华姐妹欣慰的是,周国忠对刘淑华和丽丽更加关心,照顾。并将离婚事宜向刘淑华汇报。无奈,他虽然一心想离婚,妻子却百般推脱,进展缓慢。

刘淑华姐妹一边给周国忠出谋划策,一边瞒着丽丽。每当她问妈妈什么时候结婚,刘淑华就以最近比较忙为由搪塞。丽丽也就没多想。

又过了半年,眼见妈妈与周国忠交往了一年,妈妈对结婚的事却只字不提,丽丽非常不解,一直追问她为什么还不结婚。刘淑华多次找妹妹诉苦。刘静红听着着急,劝姐姐把实情告诉丽丽。

晚上十点多,等客人走完后,刘淑华在妹妹的陪伴下对女儿说出了实情。不出所料,丽丽听后气的浑身发抖。大声说:“他就是个骗子!太可恶了!”

丽丽震惊又羞愧。她一再向妈妈道歉,说自己不该在网上征婚。刘静红替她打圆场说:“丽丽,你妈从来没有怪你,也并不恨周国忠,因为我们看得出,他对你妈是真心的。而且他表态了,一定会尽快离婚。”

妈妈和小姨的态度让丽丽震惊了,她睁大眼睛问:“你们还相信他?”刘淑华点了点头:“妈也阅过一些人,虽然他不该骗我,但是我能感觉他对我的真心。我想给他一个机会,也是给自己一个机会吧。毕竟,遇到一个满意的人不容易。”

年轻的丽丽眼睛里容不下沙子,见妈妈和小姨的态度如此,只好向父亲求助。刘鹤鸣没见过周国忠,之前听女儿说他迟迟不结婚就有些不舒服,这次得知对方还没离婚就有些恼怒,也认为对方居心不良,不值得信任,让女儿多多规劝前妻。

让刘鹤鸣没想到的是,第二天,性格倔强的丽丽就直接去找周国忠谈判。丽丽一离开,周国忠就到酒店🏨把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刘淑华和刘静红:这天下午,丽丽气势汹汹地到卫生院找他,在医院走廊上跟他理论,搞得他很尴尬😓但他还是态度诚恳的向丽丽道歉,表示在网上应征没有说明身份确实有错。同时他强调是真心爱刘淑华,正在办理离婚的事,一定会给她们母女交代。

刘淑华向周国忠道歉:“丽丽是小孩子,你别与她计较。”周国忠愧疚的说:“是我让你们母女受委屈了。”刘静红只好催促周国忠早日把离婚办妥,把事情解决掉。

这边周国忠与刘淑华姐妹俩沟通,那边丽丽一番理论没有得到肯定答复,气的找到爸爸刘鹤鸣诉苦,一边替妈妈不平,一边担心自己的男友知道此事会看不起她。可是,感情的事情怎么能说断就断?

终于,周国忠以净身出户为代价,和妻子办理了离婚。然后拿着离婚证向刘淑华求婚。刘淑华很感动,对妹妹说:“看来他真的在意我,我应该嫁给他。”

当刘淑华开心的把情况告诉丽丽时,女儿却一脸鄙夷:“他能有多少钱啊,净身出户怎么了?和你结婚后,几倍都挣回来了……”女儿的话让刘淑华犹豫起来。她告诉妹妹:一来,女儿的态度,让她担心女儿与周国忠的相处;二来,自己的身家是她幸福的保障,却也成为她识人的绊脚石,被女儿说得多了,她也不能完全肯定周国忠是为了感情才与她走到一起。

但是刘淑华没有想到,为了阻止周国忠与她结婚,丽丽竟想出了一个办法:让父亲和母亲复婚。

原来,得知周国忠离婚,丽丽就与父亲商量对策。刘鹤鸣也替前妻担心。听出他话语里的关切,丽丽提出了让父亲和母亲复婚的想法。经女儿反复劝说,为了女儿的幸福,刘鹤鸣同意了。

父亲的态度让丽丽很是激动:“你们要是复婚了,我们就又是一家人了!我也不用担心,别的男人因为妈妈的钱而接近她。”刘鹤鸣也觉得这个安排不错。丽丽就高兴的把她和父亲的想法告诉了小姨。

刘静红也觉得,比起周国忠,刘鹤鸣虽然不够体贴,但他毕竟是丽丽的父亲,也不好反对。这时,丽丽已经进入实习期。她就在妈妈住的地方附近找了一个学校实习,以自己不会做饭为由,要求跟母亲同住。刘淑华知道女儿故意为之,但也没法反对。周国忠去找了刘淑华几次,都被丽丽骂走了。

在女儿多次请求之下,刘淑华告诉妹妹自己的决定:为了丽丽,她要与刘鹤鸣复婚。说完,她当着妹妹的面给周国忠打电话提出分手,并告诉他,自己将与前夫复婚了。结果电话那边的周国忠泣不成声,刘淑华含着眼泪说了句“对不起”就挂了电话☎️

那个时候,刘静红并没有意识到,姐姐的电话☎️如同最后一根稻草,让周国忠崩溃了……

一天早上,丽丽实习的学校领导见她没去学校🏫上课,手机📱又打不通,便电话☎️通知了刘鹤鸣。刘鹤鸣也觉得奇怪😳就从学校🏫赶回家中。打开房门,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女儿和前妻躺在血泊之中……他瘫坐地上,打电话☎️报了警。

公安局刑侦大队立即赶往案发现场。公安干警在客厅的桌子上发现了周国忠写给刘淑华的信:“我以为你是了解我的,可事实并非如此。既然我们无缘在一起,那就让我们去天堂相爱吧!”

警方调取了刘淑华小区的监控记录,结果发现,案发当日凌晨三点,周国忠潜进小区,上到五楼,进去以后实施了罪恶计划……根据监控和现场的书信,警方将周国忠确定为犯罪嫌疑人。但是周国忠的手机📱已经关机📴人也不知所踪。

两天以后,周国忠在出租屋内服毒自杀了。周国忠写给刘淑华的信成为了遗书,也成为解读他作案动机的重要线索。

我始终觉得,是丽丽害了妈妈刘淑华,如果她不拆散妈妈和周国忠,至少丽丽,刘淑华和周国忠,他们都能活着……

说出身边最惨的事?

二婶年轻时貌美如花,被二叔当自己的女儿一样宠爱。人人都说二婶命好,落得了个好人家,寻得了个好郎君,二婶也是美滋滋的,比在娘家还出落得水灵。

二婶的父亲在她三岁的时候,帮人建房从屋梁上摔下来,当场毙命。

二婶兄弟姐妹也多,经常不能温饱,到了18 岁,二叔一求婚,她家马上答应,嫁给了二叔,生了一儿两女。二叔对二婶子那是呵护有加,就是农村人话来说,夫妻从没有红过脸,几个孩子也养育地活泼可爱,一家人生活得其乐融融。二叔还是出了名的老好人村医,性情宽和,对人友善,只要有病人叫,随时出诊。

满以为幸福的生活会天荒地老,没想却到天降横祸。一个冬天的晚上,二叔应邀出诊,雨天路滑,视线模糊,掉进了湖里,一人西去,丢下了二婶和最小的只有半岁大的三个年幼孩子。

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压在了二婶的肩上,粗重的农活脱去了二婶昔日的光彩。很多人劝二婶改嫁,她也动摇过,但是想到二叔和孩子,咬牙拒绝了一次次改嫁的机会。她心里始终装着二叔,想念二叔的好,想念二叔的好,越发舍不得让二叔的孩子受委屈。于是一个人家里家外给孩子们撑起了一片天。

转眼两个大的女儿到了出嫁的年龄,她用一辈子省吃俭用的钱,给了女儿们一份体面的嫁妆。儿子在她的扶持下,学了做包子、油条的手艺,开了一家早餐店,娶了一个能干的媳妇,也添了孙子。辛苦一辈子,二婶子总算是可以喘一口气,含孙弄怡,安享晚年。

可是,幸福似乎跟她过意不去,大女儿因为跟女婿一点摩擦,本想喝农药吓唬丈夫,没想到,却弄假成真,告别了美好年龄。在确定女儿不在后,二婶一下子苍老许多,话也说得很少。

同时,孙子上了幼儿园。她勤劳的习惯,使她又走出了家门。从此每天帮儿子在店子里打杂,比请的工人干得更多,从清晨6点钟睁眼一直到关门。即使糖尿病病人需要每天吃饭前打针也坚持在店里帮忙,从不休息一天。她总是说:干习惯了,不干活心里憋得慌。

转眼已是70 高龄,身体像风中的树叶一样干枯,在儿子的劝说下,终于退了下来。一年后,活蹦乱跳的6岁孙子一次发烧,被确诊白血病。一家人彻底懵了。

为了治疗孩子,堂弟一个人带着孩子辗转到处求医问药,留下弟媳妇挣孩子的医药费,二婶又拖着枯槁的病体,站在了生活的前线,一起与孩子们同命运搏斗。

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少年丧父,中年丧夫,老年丧子。这些我二婶都经历过并且扛了过来。满以为是功德圆满,修成正果,没想到古稀之年的她再次不得安生。

每次过去看到二婶默默地蹲在盆边刷碗盘,我就愤恨造物主的不公平。为什么富有的人永远好事连连,而贫穷的人永远在苦难中挣扎。

一如二婶这样坚强能忍,心善人美,童叟无欺的70多岁的老人,依旧在痛苦中煎熬。

说出身边最惨的事?

大爷的一个朋友!六十多岁,我也认识。那年他发了大财!夫妻俩人一个月退休金差不多一万块钱,家里的房子又拆迁补偿了二百多万,真是叫人羡慕又眼红。

按照大爷的辈分我叫他陈叔!身体棒棒的,但是我心里面有一些不喜欢这个人,也说不清楚为什么?也没什么好感。

你说这人吧就是这样,一旦钱多了就嘚瑟,钱多是好事儿,可是这个人闲的无聊透顶,有一天找了一个算命的瞎老头给他算命。大爷的朋友问算命老头说:你给我算算啥时候死?算命老头看看他说:你今年不死过年就得死。说完算命老头就下楼走了。

你说也真是奇怪?就在算完命三个月后的一天真的死在家里,也没什么病症。大爷很生气也很惋惜的对我说:你说这不是闲出屁来了吗?好好的算啥命啊!我也只能表示无奈何的样子。确实令人不可思议啊?

其实身边有很多悲惨的事儿发生,千奇百怪的事儿都有,也许那就是他们的命吧。

说出身边最惨的事?

毫无原则的迁就忍让,往往你身边最亲近的人,会让你万劫不复,尤其当这个人是你的妻子的时候。人常说:女怕嫁错郎。但我要说的是:男更怕娶错妻啊。祥子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最命苦、结局最惨的一个人。祥子大名叫悦子祥,是我们技术部门里的一个负责人。这位兄弟什么都好,就是性格上有些黏糊,而且特别怕老婆。祥子搞技术是一把好手,在单位里也颇受员工们的尊重,怎奈他娶了个非常强悍的媳妇。要说起他这个厉害的媳妇,在我们这里没人不知,无人不晓,据说这个女人曾经被医生诊断出,有轻度的妄想症,现在有句话叫作:我有精神病,我怕谁。祥子的媳妇以自己有病为理由,经常耍横斗狠,在单位里是个没人敢惹的主。偏偏祥子就和这样的女人成了一家人。祥子本身性格就有些偏软,他媳妇把他拿捏的死死的,稍微不顺媳妇的意,祥子保不准就会遭到媳妇的一顿胖揍和谩骂,而且祥子还真能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有一次,技术部门新调入了一名女员工,这个女员工是个单身母亲,带了个儿子生活,生活上就比较拮据,工作上也因为儿子的事经常请假。也许是出予对这位员工的同情和照顾,作为负责人,祥子对这个女员工就多了些关心,无论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上都给这个女员工提供了些便利。谁知有多事者,把这件事告诉了祥子的媳妇。祥子的媳妇是个直炮筒子,她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冲到祥子所在的部门,左右开弓,把祥子和那个女员工混在一起打了一顿。这件事,在当时影响很坏,公司的老总非常生气,就责令相关部门对当事人进行调查处理。谁知调查来调查去,祥子的疯老婆却被相关部门认定为是个受害者,祥子和那个女员工之间还真的存在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但熟悉祥子的人都清楚,祥子和那个女员工之间最多是有些亲昵的举动,或者两人之间产生过惺惺相惜的感情,但你要说,祥子和那个女员工之间发生过什么诸如床弟之欢之类的事,打死别人也不会相信。因为大家都知道,祥子即使有这个贼心也没有这个贼胆。后来,还是那个单身女工主动承认了是她有预谋地拉祥子下水的,并向组织上详细说明了两人之间的关系。祥子这才保住了职位,只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但是,有一句话说:恶鬼缠身,祸事不断。祥子受到处分后没有多久,有一天半夜时分,祥子的媳妇突然发病,她趁祥子熟睡之机,跑到厨房拿了把剔骨刀,朝着祥子没头没脑地一顿乱砍,祥子反应还算迅速,他夺路而逃,虽然捡回了一条命,但也被严重毁了容。后来,祥子的媳妇被公安人员送到医院进行精神鉴定,公司老总念祥子平日里对公司的贡献,特批祥子到韩国去整了容。此事当时在我们那里轰动一时。不过,祥子整完容后效果真是不错,而他的媳妇从医院回来后就变得傻愣愣的,而且不久后,连路都不会走了。 于是,我们就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在公园晚霞的映照下,祥子用轮椅推着媳妇沿着人工湖散步,边走边对媳妇说着体贴的话,旁人根本看不出,在这两个人之间曾经发生过那么惨烈的事件。有一天清晨,有个起得大早,去人工湖边晨练的老头,突然发现人工湖的湖面上好象漂着一个人,老头定睛一看,是一具尸体。老头赶快报了案。不一会,警察来到了人工湖,他们在打捞起尸体的同时,又从人工湖的湖底找到了一个轮椅,轮椅上用绳子结结实实捆绑着祥子的媳妇,当然她也死了。很快人们就辨认出那个漂在湖面上的人就是祥子,他不是被淹死的,他是用刀捅了自己的心脏后,跳进了湖里。能对自己下此狠手,看来祥子是真的太想死了。而对于我们来说,这个毕业于浙江大学,满腹才学,说话始终不紧不慢的祥子,死的确实有些可惜了。看来,女怕嫁错郎,男人更怕娶错妻啊。

说出身边最惨的事?

我们村有个女的23岁结婚,九几年结婚,因为穷没有办,只去省城玩了两天,叫旅行结婚。结婚时男方家把茅草房上的草推了换成瓦片,买了个柜子一张床。从省城旅行结婚回来三天分家了。三间房子分了两间给他们,新买的柜子给他们,新买的床被公爹拿去睡了。至于粮食基本没有分到,回娘家借了点粮食。

一年后生了个女儿。

两年后怀孕六个月时,家公说看肚子像个女的,拉去医院引产了,结果引产出来是个男孩。回来女的闹一次,也被打了很多次,包括拉她去引产时也动手了。

三年后怀孕生下来了,因为前车之鉴这次怀的能生下来了,结果是个女孩,当天就被送山上活活饿死了。

第四年又怀孕了,这次总算生了个儿子了。

九几年计划生育严,所以第一胎是女孩的基本都养着,第二胎是女孩的基本都送走了,有的人家送路边被好心人捡回去养大了,有的人家送山上直接活活饿死了。

为了生个男孩受了四次生孩子的罪。最恐怖的还不是这个,是家暴。

家婆会打她,而且家婆打每次都回娘家叫上她那几个妹妹来一起围殴,几个老女人围着一个女人打,女人身上还背着个孩子,而作为她的丈夫并没有保护她,只是在旁边看着,甚至连她背上的孩子都没有抱下来。打完了村里的干部过来以调节名义绑女人去游街,为什么会这样呢!家公在村里做会计他们是一丘之貉,同穿一条裤子,如果不是女人硬气,就被绑去游街,而作为她的丈夫全程没有为她说过一句话,只是闷闷的坐那里抱着他水烟筒抽烟。

家公会打她,一个老男人打一个女人很轻松,最严重一次用镰刀手臂砍出血。

她老公会打她,有次打晕死过去,她老公准备去买棺材把她埋了,是邻居看不下去,一盆冷水泼她脸上把她泼醒,那年她也才25岁,后面打的次数更多,几乎一个月打一次,不打架也几乎不说话,男的天天躺床上看小说,什么樊梨花,大唐传的,饿了自己起来煮饭吃了,都不会给他在地里干活的老婆留一份。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这个女人上辈子造什么孽遇到这样家庭。

后来出来广东打工,男的把女的打伤,女的坐路边,被一个四川男人送去医院,认识那个四川男人就跟前面那个离了,离了后就在也没回过村。

那个家里老太太死了都没有回来,老太太死的前几年瘫痪了,躺床上不知道谁伺候的,老头和老太太分床好几年,自从分家老头拿了新买给儿子结婚的床时,人家老两口就分床睡,老头床很干净,老太太床像猪窝一样。

说出身边最惨的事?

31岁丈夫刚去世,留下98万和1岁多女儿,婆婆居然说:我把侄子介绍给你,赶紧改嫁,98万给我,孩子我来养,你每月另外给抚养费,等我老了,就把孩子送给别人。

2年前,珍珍26岁,经人介绍认识了29岁的小赵,婚后生下一个女儿。

今年8月,婆婆老是嫌弃小赵没什么出息赚不了钱,小赵一气之下,离家到江西打工,想做出一番成就。

结果到江西没多久,小赵就不幸遭遇了车祸去世,女儿才1岁多,就没了爸爸,珍珍也没了丈夫,心里十分痛苦。

没想到,丈夫才去世不到3个月,她还沉浸在悲痛里,婆婆的好朋友突然上门,要把侄子介绍给珍珍。

珍珍还不想这么快再婚,就拒绝了,姑姐竟然找上门威胁她,让她快点改嫁,给婆家一个满意的答复。

于是,珍珍怀疑这是公婆安排的,因为自从丈夫去世后,公婆就极力劝说让她改嫁,为了躲避纠缠,她只能住在单位宿舍。

儿子才去世3个月,公婆到底为何急着让儿媳改嫁呢?

为了弄清楚事情的真相,珍珍和母亲一起找到电视台求助,大家陪着她们母女俩来到了婆家。

可是,大家刚走进婆家的院子,就被姑姐赵婷拦住了,不让大家进去,珍珍强行进门,竟被赵婷拖拽着赶出来。

随后,赵婷还拿着扫把守在大门口,谁敢靠近,她就像疯了一样,不停挥舞扫把,甚至还大骂珍珍,让她滚回去。

在大家的劝说下,婆婆才过来拉着赵婷,坦然的说:儿子去世第3天,两家就已经开始起冲突。

原来,当天,婆婆让珍珍带孝,珍珍刚要带,珍珍的妈妈却不让她带,还对婆婆说:我女儿还年轻,以后还要嫁人的,不能带孝。

这让婆婆十分不满,儿子才走,亲家母居然就说这样的话。

珍珍母亲急忙解释说:其实,带不带孝并不重要。

婆婆又说,珍珍娘家人太冷漠了,珍珍生孩子时,她包了1万红包,可是儿子去世时,珍珍娘家人一分钱都没给。

这次,珍珍的母亲没有解释,支支吾吾的说这次来不想说别的,只是要为珍珍讨个公道。

两个母亲你一言我一语,吵得不可开交。

赵婷悄悄把记者拉到一边,透露说:弟弟去世3个月,珍珍母女就来吵了6次,还以婆家对珍珍不公平为由,要同归于尽。

在赵婷看来,珍珍母女不停的来吵闹,就是为了要弟弟那90万赔偿款…

话还没说话,珍珍突然抱着孩子,扑通一声跪在公公面前说:我只想把孩子留在身边,钱对我来说不是最重要的。

孩子才1岁多,吓得哇哇大哭,婆婆不吵了,马上去抱孩子,珍珍母亲也闭了嘴,跟着婆婆一起抢着要抱走孩子。

双方又开始拉扯起来,婆婆气愤的训斥:

不是我们对珍珍不好,是你这个做母亲的自私,当初2人结婚时,你一分钱嫁妆都没有,连洗脚盆都是我买的。

珍珍也单独告诉记者,丈夫去世有90万赔偿,公婆给丈夫办后事用了15万,还剩下75万,一分没给她。

还急着让她出嫁就算了,孩子也不给她,公婆要自己养,还让她每月把孩子抚养费给公婆。

这让珍珍十分不满,丈夫不在了,她钱和孩子都拿不到,还要倒贴抚养费。

珍珍母亲也无奈的说:她们原计划是珍珍不改嫁,继续在婆家生活,一起把孩子养大。

可婆家非要珍珍改嫁,还理直气壮的说:天下子不认母,母不认子的很多。

公婆的意思就是:钱和孩子都给她们老两口,她们养孩子,万一他们老了,病了,养不了孩子了,就把孩子过继给别人养。

珍珍难以接受,自己这个做母亲的还活着,为什么要把自己孩子过继给别人养?

双方争执过后,不欢而散。

第2天,赵婷单独告诉大家说:弟弟去世第二天,珍珍就把家里挂的婚纱照全部扔了,一张弟弟的照片都找不到。

结婚2年,珍珍在婆家从没做过一顿饭,没洗过一次碗,更没打扫过卫生,衣服鞋子都是母亲洗,连她们在楼上卧室的卫生,都是母亲上去打扫。

前段时间,珍珍一直没回来,赵婷没工作,时间充裕,就帮忙带孩子,结果发现孩子头发跟别人不一样。

于是带着孩子去检查,医生说孩子严重缺锌缺钙,赵婷这才发现珍珍给孩子喝的奶粉,才130一桶。

她立刻告诉父母,父母马上孩子换成了200多的奶粉。

在赵婷看来,她和父母都对珍珍和孩子很好,再说,孩子是弟弟唯一的血脉,她们当然不愿意珍珍把孩子带走。

这时,门外又传来吵闹声,大家慌张的跑下去,发现是珍珍母女趁人不注意,抱着孩子就跑。

婆婆没追上,气愤的跪在地上嘶声竭力的嚎啕大哭,指责珍珍不是真心想要孩子,而是图钱。

按理说,孩子是珍珍生的,她带走孩子理所当然,为何婆婆如此激动呢?公公说出了3个理由:

1.珍珍还年轻,才28岁,以后肯定会再结婚生孩子的,这个孩子跟着珍珍大多数会过的不好,会被珍珍当成累赘。

2.珍珍再婚后,这个孩子就是跟着继父,如果再生了孩子,这个孩子势必会受到不公平待遇。

3.儿子去世后,还有8万遗产在珍珍那里,原本有他们一份,现在他们也不要分那8万,只要把75万赔偿分成4份,2个老人,孩子和珍珍。

孩子跟着公婆,珍珍随时可以来看,也可以接出去住一段时间,珍珍拒绝了,她态度坚决:75万只能分2份,公婆1份,她和孩子1份。

至于丢掉婚纱照,珍珍解释说:是母亲怕她睹物思人,才把婚纱照扔了,她有单独留了一张丈夫的照片,打算以后给孩子看。

并且,只要公婆按她的意思分,她承诺以后不结婚了,继续留在婆家,前提是孩子的钱必须她来保管,如果公婆赶走她,她就带走孩子。

公婆也解释说,她们让珍珍嫁给朋友的侄子,是因为那个侄子愿意过来做上门女婿,这样珍珍还可以继续留在婆家。

珍珍再次拒绝说:她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不要公婆参与。

为了调解双方的矛盾,珍珍母女和公婆一起来到司法所,结果还没来得及调解,赵婷闻讯赶来。

情绪激动的冲向珍珍,一边动手,一边大喊:我要打si你,我父母的事就是我的事,你为什么只喊我父母调解,不喊我?

因为赵婷的大吵大闹,导致调解无法进行,双方再次不欢而散,珍珍委屈的跑到丈夫坟前哭诉。

最终,珍珍母女决定走法律程序,去争取丈夫的赔偿款和孩子的抚养权。

这个真实故事中的珍珍,绝对算得上是很惨吧:1结婚时,母亲没给她一分钱陪嫁,正常父母疼女儿,为了让女儿去婆家有面子,怎么也会陪嫁的,这可以说明母亲并不疼爱珍珍。2结婚2年,才28岁,年纪轻轻,却遭遇丈夫去世,留下她和1岁多的女儿,这是人生最大的不幸。3公婆一把年纪了,以后还要生活养老,要钱是应该的,可争孩子就难以理解了,哪个妈妈愿意把自己的孩子给别人呢?4公婆这样对她,让她净身出户,每个月还倒贴抚养费就算了,家里还有个不工作,难缠的姑姐,比公婆更凶悍。遇到这样的婆家和娘家,真的是很惨,还好,律师明确表示:文中爷爷奶奶想要孩子的抚养权,是不会被法律支持的。因为法律规定:未成年子女,在父亲去世后,如果母亲有能力又愿意抚养,抚养权都是要给母亲的。

最后:

2位老人失去唯一的儿子,要钱要孙女,我们能理解,珍珍没了丈夫,要钱要孩子也是应该的。可这跟姑姐有什么关系?她的反应却是所有人中最激烈的。至于孩子,谁抚养孩子,谁就能得到孩子那一份抚养费,公婆和珍珍,到底是为了钱?还是真的爱孩子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