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遇到毒蛇,应该如何自救?

如题,如果在路上遇到眼镜蛇这类的毒蛇,应该是快跑还是站住不动?该如何自救避免被咬?

一位养了10年蛇的老师傅告诉我:只要知道说这几个弱点,就算是剧毒的眼镜王蛇,也能让天立马的毙命,如果用错了办法,后果根本不敢想象。

最近几天天气越来越炎热,又加上是端午节,在农村不少毒蛇喜欢在夜间出没。

所以每年的夏天,也是毒蛇咬伤人的高发期,根据相关数据统计:2021年,被毒蛇咬伤的人数量就高达22万,其中包括死残数量2万 。

毒蛇都喜欢藏在难以发现的草丛里,一旦穿着拖鞋靠近它的跟前时,很可能会被咬伤, 曾经一位养了十年蛇的老师傅告诉我:如果在路上遇到毒蛇,可以选择这么做。

一、在路上遇到毒蛇时,该怎么自救?

1、不要随意地去动它

虽然有些毒蛇致命,但是它们不会轻易地去攻击人类,就算我们在路上遇到毒蛇,只需要绕开一点,基本上没有任何问题。

所以如果在路上遇到毒蛇,并没有被毒蛇攻击,最好的自救办法,就是不要随意地去动它。

就拿眼镜王蛇来说:虽然它不是最毒的蛇,但是它的毒液量是最多的蛇,混合性毒素,能够在半小时至人死亡。

而这种眼镜王蛇在遇到以后, 千万不要随意地去挑衅它,一旦被激怒,很可能会追着你咬,眼镜王蛇不仅速度快,而且还十分灵敏,一旦惹怒它,后果不敢想象。

而且蛇的报复心十分强大,一旦它的嗅觉记住你的气味分子以后,再次相遇之后,很可能会被报复,所以在路上遇到蛇,最好的自救办法就是不要去动它。

2、打蛇打三寸

打蛇打三寸,这难道不是一个错误的做法吗?

按理来说,蛇的致命弱点是它的七寸地方,为什么要打三寸呢?

其实,在蛇的七寸这个地方,是它的心脏, 只要找准位置,用力地打下去,就可以直接将蛇打死。

但是大家忽略了一点,在我们中国一共有231种蛇类,光是毒蛇的种类就占到58种。

而且不同种类的蛇,它的大小都有所不同,七寸的位置也不是每一条蛇都是相同的,一旦遇到一些攻击性比较强的蛇,没有打中它七寸的位置,很可能会激怒它,给自己造成很大的伤害。

正常情况下,我们只需要击打蛇的三寸,因为在三寸这个地方,是蛇的脊椎骨,很容易被打伤打断,那么这些毒蛇便无法抬起头来咬你,遇到毒蛇时,这也是一种自我自救的办法。

二、被蛇咬伤后,该如何自救呢?

1、观察伤口,辨别有毒蛇无毒蛇

有毒蛇和无毒蛇的区别,就是无毒蛇少了两颗毒牙。

如果在路上被蛇咬到, 在自己被咬的伤口上,如果只有两颗牙印,那就说明是有毒蛇需要进一步的自救。

如果是有很多牙印,就说明是无毒蛇,只需要对伤口进行简单的清洗,消毒即可。

2、看清楚蛇的种类

我国有58种毒蛇,每一种毒蛇,它的毒液不同,就拿三种常见的蛇来举例子。

眼镜蛇的毒液属于:混合性毒素。

五步蛇的毒液属于:血液循环毒素。

金环蛇,银环蛇属于:神经毒素。

如果在路上被蛇咬到,一定要看清楚它的种类,要不然的话,根本无法注射抗毒血清,如果不认识蛇的种类,可以用手机拍照。

三、在生活中,这几种东西可以起到防蛇的作用。

1、硫磺粉

硫磺粉是一种单质硫的黄色晶体,而且又是一种非金属的元素,在生活中特别容易买得到,有些肥皂就添加了一些硫磺,能够有明显祛痘的效果。

而且硫磺粉会散发出一种非常刺鼻性的味道,对于蛇来说 ,这种味道会让他们感觉到十分的不是难受。

一旦闻到之后,只想快速地离开,特别是到了夏天,毒蛇出没的季节,如果不想被毒蛇咬伤,可以在自己干活的地方,或者是在家中的院子里,撒上一些硫磺粉,能起到驱蛇防蛇的作用。

2、烟袋油

农村有一句老话:“吞了烟袋油的蛇,离死不远了”。

喜欢抽旱烟的人,在他们的烟枪当中,有很多黑色浓稠的液体,这些液体就是烟袋油。

对于我们人来说,烟袋油是一种有毒物质,因为烟袋油就是尼古丁,而尼古丁是一种非常浓烈的生物碱。

蛇是一种冷血动物,新陈代谢特别缓慢,吃一顿能够管很长时间,但是只要它们吃了烟袋油,是根本活不了的。

因为烟袋油的尼古丁成分,会让蛇的血压飙升,心脏剧烈地跳动,直接会造成蛇的死亡。

而且烟袋油的气味特别的刺鼻,我们平时吸的烟蒂放在烟灰缸水里面泡着,就能闻到一股很难闻的味道,正是这些味道能够起到驱蛇防蛇的作用。

3、鹅粪

小时候经常听大人说家里养了鹅,不用担心周围有蛇的身影。

鹅本身就是一个攻击性十分强的动物,有很强的领地意识,一旦遇到人类或者是蛇,闯进了它们的领地,这些鹅会毫不犹豫地攻击,对方不流血,它是不会善罢甘休。

更主要的就是在鹅粪当中,有一种能让蛇致命的寄生虫:隐孢子虫。

如果蛇在鹅粪中游走,皮肤上很容易沾上这种寄生虫的虫卵。

这些虫卵孵化出小虫以后,会顺着皮肤毛孔钻到蛇的内部里,腐蚀蛇的五脏六腑,对蛇来说也是一种致命的伤害。

而且鹅粪的气味十分的刺鼻,对于蛇来说,这种味道会让它们难受,也能起到一种防蛇驱蛇的作用。

4、野决明

在我国西南部,野决明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豆科植物,在民间它还有一个名称叫做:“灭蛇门”

因为野决明在开花的时候,会散发出一种浓郁的花香味,这些花香味对于人类来说没有任何影响。

但是对蛇来说,这种味道会让它们感觉十分的难受,想立马离开有花香的地方,所以也能起到一种驱蛇防蛇的作用。

5、七叶一枝花

这种植物特别的普遍,在全国各地,都能看到这种花的身影,特别是在山上灌木丛里,这种植物特别得多。

七叶一枝花属于百合科重楼植物,之所以会让蛇害怕,就是这种植物会散发出一种硫磺的味道。

这种味道会让蛇感到不适,也能起到驱蛇防蛇的作用,如果在野外被蛇咬到之后,可以将七叶一枝花嚼碎,涂抹在伤口中,能够缓解一些毒性。

写在最后:

每年夏天,在农村路上能遇到毒蛇是常有的事情,如果这些毒蛇没有攻击你的话,最好的自救办法就是不要去理会,也不要去动它。

如果遇到一些攻击性比较强的蛇,追着你咬的话,可以选择打它的三寸,能够让蛇短暂的失去攻击能力,有足够的时间让自己逃跑。

特别是在夏天,如果是居住在山腰下的居民,经常会有一些毒蛇跑到家里,所以我们可以在家的附近 ,放置一些蛇比较害怕的东西。

对此,如果遇到毒蛇,你会怎么做?你还知道蛇怕哪些东西呢?

路上遇到毒蛇,应该如何自救?

20多年经验的捕蛇大叔告诉我,毒蛇怕一个东西,一滴就可致命。

户外活动中我们最怕遇到什么就是蛇,虽然它是动物界中最具美感的动物之一,我们依旧很多的人怵它,不敢亲近它。

如今正当夏季,冬眠期刚刚过,蛇类开始纷纷出来寻找食物了。

而对于经常在户外的人来说,哪一个人还没有在野外遇到过几条蛇呢。

遇蛇并不可怕,可怕的就是被蛇咬!毕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啊!

夏天,正是蛇出没的高峰期!

夏天,也是蛇捕食和繁殖的旺季。尤其是天气闷热、雨水多的时候,蛇类就会更加活跃。

同时,蛇类尤其喜欢在有人烟的地方活动,一般出没在草丛、水边、树林等阴凉潮湿的地方。

我们小区的居民楼,就要注意防潮湿,然后保持环境卫生,避免给蛇类创造活动的良好环境!

我们常见的绿蛇有以下两种:

1、如果碰到的蛇是头部呈三角形,尾部为红色,就是剧毒的竹叶青蛇,我们一定要十分小心才对。

2、我们经常碰到的另一种绿蛇,就是翠青蛇,大部分是全身绿色,头部为圆形,无毒,我们不用担心。

而我们在何时何地,容易遇到蛇呢?

1、生活在南方的人们,一般是5-10月份期间,就是蛇类出没的高峰期,蛇类通常在闷热欲雨、或雨后初晴的时候会出洞活动。

因此,在雨前、雨后以及洪水过后,我们就要特别注意防蛇类。假如实在是怕蛇的人,建议避开这个时间段,不要参加户外活动,尽量减少遇到蛇类的几率。

2、蛇类喜欢隐蔽在树木繁茂的、潮湿的、杂草丛生的、人迹罕至的、有枮木树洞的、具柴垛草堆的、乱石成堆的、古埂土墙的以及饵料丰富的这些环境,以上这些都是蛇类喜欢栖居、出没、繁衍的场所。但是也有的蛇类栖居水中。

假如我们碰到蛇,怎么区分是否是毒蛇呢?

1、毒蛇的特征如下:

毒蛇的头部一般呈三角形,毒蛇的身体通常显得比较粗短,尤其是身体在泄殖腔之后,会突然变细,而且体表条纹很鲜艳。毒蛇通常把身体盘圆,一般见人类之后不会逃窜,而且行动也比较懒散。

2、无毒蛇的特征如下:

头部一般呈椭圆形,但是也有例外的,比如银环蛇的头部也呈椭圆型,而银环蛇是剧毒蛇。通常无毒蛇的身体比较细长,尤其是身体到尾部的时候,就会慢慢变细,而且体表条纹不鲜艳。

一般无毒蛇不会把身体盘圆,通常见到人之后,就会立即逃窜的,尤其是行动很敏捷。

假如我们碰到蛇类,怎么才能防止被蛇咬伤呢?

1、我们在户外活动的时候,在进入草丛中或是树林中的时候,提醒大家要穿高帮鞋、长袖衣、长裤,一定不要让我们的皮肤裸露在外

然后准备一个长棍子,在行走的时候,要不断地敲打地面、草丛、树干,边走边“打草惊蛇”,蛇遇到动静,一般就会主动躲开。

提醒大家:我们大声说话,是无法干扰蛇类的,蛇也不会躲开。

2、在早晨、傍晚的时间段,就是蛇经常出没的时间段,尤其是阴暗潮湿的、人迹罕至的、草丛茂盛的环境,尤其是鼠类较多的地方,是蛇类经常出没的地方。

我们在这个时间段和地段,在外出的时候,一定要多加小心!

3、蛇类怕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

我们在外出的时候,随身携带酒精、烟雾、雄黄酒、风油精等物质,假如碰到就使用这些物质进行驱赶。

4、蛇类通常不会主动攻击我们的,但是眼睛蛇除外。

因此,假如我们碰见蛇,而蛇也没有主动攻击我们,我们千万不要惊扰蛇,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逃离现场。

提醒大家,我们在逃离的时候,一定要走S形路线,然后慢慢地移动离开即可。

蛇类在爬行变向的速度远远没有我们快,当我们遇到蛇类追赶的时候,一定要采取忽左忽右地S形路线躲避,千万不要直线逃跑。

5、当我们在户外活动的时候,尤其是在茂密的森林中,手上一定要拿一根拐杖,可以做适度的“探测”活动,一定要避免蛇发现了我们,而我们却没有发现蛇的状况,这种事情很危险。

6、我们在户外活动的时候,不要抓着树枝来借力。

比如在收割灌木、采摘水果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观察,有一些蛇类喜欢栖于树木上。当我们在翻转石块、圆木或者掘坑挖洞的时候,一定要使用木棒,千万不要徒手进行这样的活动。

当我们在户外活动的时候遇到了蛇,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1、假如我们和蛇类碰见了,千万要保持安静,一定不要突然移动,更不要向蛇类发起攻击,选择最好的方式就是远道绕行。

2、假如我们被蛇类追逐的时候,可以选择向山坡方向逃跑,采取或忽左忽右地转S弯逃跑,千万不要直跑,更不要一直向下坡逃跑。

3、假如我们这些准备工作还不具备,或者是来不及了,可以把手里的物品朝蛇旁边丢过去,可以转移蛇的注意力,也可以快速脱下外套,把外套朝蛇扔过去,故意蒙避蛇。

4、假如我们面临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就要选择杀死毒蛇,拿一根长棒,一定要有很好的弹性,要快速劈向蛇的后脑。

当我们不小心被蛇咬到,应该怎么做呢?

1、我们一定要安静地坐下,减少活动,可以避免血液循环的加速。

我们首先要辨认这个蛇的类型,假如是毒蛇咬伤,一定要在咬伤的5分钟之内,尽快切开伤口,并且挤出毒液。

然后使用肥皂和水,轻轻地洗伤口。

2、假如我们由于交通不方便,不能立即去医院诊治,临时用手挤出毒血,或者使用消毒粗针刺伤口,立即放出毒血。

3、我们要及时用鞋带、衣物等布条类的物品,就在伤口接近心脏一端,或者是上一关节处,使用鞋带缚扎患肢,要迅速结扎,一定要在咬伤后2-5分钟内完成,就可以避免毒素扩散。

提醒大家:结扎时要留一个较长的活结头,方便在后期松解。

4、我们还可以查看伤口,假如有一排细牙印,一般是无毒蛇咬伤,通常没有什么问题。

假如有两颗较深的牙印,通常是是毒蛇咬伤,请按照上述处理,并且及时前往医院就医。

5、记住蛇的特征,到医院后,告诉医生,假如有条件,可以拍蛇的照片,好判断是否是毒蛇,对症下药。

6、打电话给医院,告诉被毒蛇咬,医生会指导怎么处理,然后告知医生是否有抗蛇毒血清,假如没有会通知你去其他有抗蛇毒血清的医院或者专业机构,立即去医院看病。

提醒大家,蛇虽然很可怕,我们不要去招惹它。只要我们不去主动出击或者有意地靠近蛇,只要没让蛇类感到危险,蛇类通常不会主动咬人的。

蛇怕什么呢?有一次看电视节目是《科学大求真》,现场做了以下几个实验:

1、验证蛇是否怕雄黄,实验人员故意选择了三条毒蛇:王锦蛇、水律蛇,眼睛蛇,然后让这三种蛇饿上一周。

在一个封闭的圆形区域,中间撒一层雄黄,把蛇放置在一边,老鼠放置在另外一边。

由于蛇处于7天的饥饿状态,假如怕雄黄的话,不敢爬过去。

但是这三天毒蛇没有任何害怕的样子,直接跑到对面吃老鼠。

实验员告诉大家,蛇不怕雄黄。

2、然后实验人员做了第二个实验。

实验人员搞了许多大蒜,故意捣碎大蒜,蒜汁出现许多,明显有大蒜的味道。

把雄黄清扫干净,把蒜汁浇在中间位置,这三条蛇放到一边,老鼠放到另一边,这三条蛇不敢靠近蒜汁,远离到角落里。

实验人员告诉大家,蛇怕蒜汁。3、然后实验人员做了第三个实验。

实验人员搞了几瓶风油精,把蒜汁清洁干净,把风油精倒在中间位置,这三条蛇放到一边,老鼠放到另一边,这三条蛇不敢靠近风油精,远离到角落里。

实验人员告诉大家,蛇怕风油精。第二种实验和第三种实验发现一个现象,蒜汁和风油精都是有气味的物质,为了论证这个结果,然后进入第四种实验。

4、实验人员做了第四个实验。

第一个实验已经证明蛇不怕雄黄,那就使用雄黄和有气味的物质混合,看看有什么结果。

就是用雄黄酒来验证这个实验。

实验人员搞了一瓶雄黄酒,把风油精清洁干净,把雄黄酒倒在中间位置,这三条蛇放到一边,老鼠放到另一边,这三条蛇不敢靠近雄黄酒,远离到角落里。

实验人员告诉大家,蛇怕雄黄酒。

综合以上实验结果证明,蛇害怕一些物质发出的气味,生活中经常看到的雄黄不能驱蛇,因为蛇不怕雄黄。

但是蛇怕雄黄酒,可以使用雄黄酒驱蛇,原因就是雄黄酒的酒精会散发刺激性气味,导致蛇不敢靠近。

还曾经在一档节目中《是真的吗》现场进行了一下实验。

1、实验员选择五步蛇,测试了五步蛇对于雄黄的反应。

把老鼠身上涂满雄黄粉,然后把老鼠丢到蛇的身边,蛇犹豫了很久,估计是饿了,最终还是吞下涂满雄黄粉的老鼠。

实验结果说明蛇不怕雄黄,而且雄黄伤害不到蛇!

2、实验员选择另外一个五步蛇,测试了五步蛇对于雄黄酒的反应。

把老鼠身上涂满雄黄粉酒,然后把老鼠丢到蛇的身边,蛇回避了一下,然后犹豫了很久,这个蛇饿了好几天了,就爬过去咬涂满雄黄粉酒的老鼠,不到几秒钟,又吐出来了。

实验结果说明蛇怕雄黄酒的味道,但是雄黄酒还不能让蛇受到伤害而致命。

因此如果我们想使用风油精、雄黄酒来驱赶蛇的话,就要不断地往地上喷洒,因为时间久了,这些气味一旦散去,也就无法达到驱赶蛇的目的。

蛇更怕烟油。

农村有句老话叫:“吞了烟袋油的蛇,离死不远了”。烟袋油对蛇而言就是致命的“毒药”。

经常碰到吸烟的人,清理烟斗的时候,从烟斗里面挖出那种黑褐色的膏状体,就是烟袋油,有一种很刺鼻的烟味,烟袋油的味道非常刺鼻,它是一种类似黑色或土黄色的油状液体。

那些经常抽旱烟的老人上山可谓是“百毒不侵”,蛇虫鼠疫几乎都是避着走,就算是毒蛇见了也得赶紧绕道走。

蛇信子只要是碰到一点,就会给蛇造成强烈的刺激感,没几分钟就会导致死亡。因此那些上山的“老烟民”们身上有着很浓的烟油气味道,因此那些蛇虫们不敢靠近他们。

烟袋油里面的尼古丁成分,会让蛇的血压飙升,心脏剧烈地跳动,直接造成蛇的死亡。

尼古丁这种物质,对动物有一定的危害

2.5支烟草中含尼古丁,尼古丁的危害特别大,2.8毫克尼古丁可毒死一只老鼠,70毫克尼古丁可毒死一头牛。

曾经有印尼专家通过实验得出这样一个惊人的结果:尼古丁和酒精的混合溶液到了一定计量足以毒死一头成年大象。

因此吸烟有害健康,大家谨记。

我们村一位有着20多年捕蛇经验的大叔告诉我,他有次遇到一条将近1.5米的大蛇,将其捉住后,用棍子沾了点烟油倒入蛇的嘴里,没多久,那条蛇就殒命了。

因此,蛇不仅害怕烟油味,而且烟油还能让蛇殒命。

蛇为什么会怕以上这些药物呢?蛇是害怕这些物质发出的强烈刺激性的气味。蛇的嗅觉灵敏异常,而且蛇的舌头细长带有分叉,总是不停地吐信子。

但是蛇吐信子不是饥饿,而是舌头上有许多的感觉小体,可以接收空气中化学分子的刺激气味。当蛇闻到比较刺激的气味时,就非常不适应,因此会躲避这种气味。

写到最后:假如在路上遇见毒蛇,要做好以下事情。

1、要镇静,小心地躲开。

2、随身携带的风油精、酒精、硫磺酒等可以驱赶毒蛇,因为毒蛇害怕这种刺激性的气味。

3、假如毒蛇要攻击你,拿一个有弹性的棍子,要快速敲打毒蛇的后脑勺,这个位置就在毒蛇的七寸位置,一旦击中毒蛇后脑,毒蛇轻者晕倒,严重的直接死掉。

4、假如手里没有棍子,毒蛇攻击你,要立即逃脱,可以丢到身上丢向毒蛇,干扰毒蛇攻击。也可以脱了衣服抛向毒蛇,干扰毒蛇攻击。

5、在逃跑的时候,要往上坡方向逃离,毒蛇往上坡爬行的时候,要克服重力,爬行速度就会降低,而且加快毒蛇的心跳,毒蛇是冷血动物,怕高温,一旦心跳加速,血压就会升高,毒蛇承受不了,就不会在追赶攻击你了。

6、逃跑的方法是S形状跑,因为毒蛇爬行喜欢直形怕,节省力气,当毒蛇S形状爬的时候,头部在前面转弯爬,后面跟着转弯,阻碍力比较大,爬行速度就会降低,追赶不是人类。

7、毒蛇的爬行耐力不如人类,因为毒蛇是冷血动物,随着爬行时间的延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毒蛇承受不了,自然就不再追赶人类了。

8、假如不小心被毒蛇咬了安静地坐下来,使用清水清洗伤口,有肥皂更好,使用肥皂水清洗伤口,使用鞋带、衣物等布条类的物品,就在伤口接近心脏一端,迅速包扎。

9、立即打电话给医院求救,讲述被毒蛇咬的细节,医院会及时进行救援。

以上是我的分享,感谢阅读,感谢关注!

大家怎么看待蛇啊?欢迎留言。

图片来自网络。

路上遇到毒蛇,应该如何自救?

首先,所有的毒蛇都怕人,除了眼镜王蛇,没有蛇会主动攻击人。五步蛇有护卵习性,所以对进入它产下卵的地方一定距离内的人,也会发动攻击。这种距离就是几乎靠到蛇和蛇卵的范围了。 五步蛇

蝮亚科的毒蛇,比如蝮蛇、竹叶青、五步蛇等,头部有其主要特征是在眼与鼻孔之间具颊窝。是一种热感受器。所以,这类蛇有扑火习性。夜间在山区用明火照明走路,可能会遭到这类蛇的主动攻击。

除此之外,中国境内任何毒蛇都不会主动攻击人。

既然能够发现蛇,那就不要主动去招惹蛇,和任何蛇保持一米的距离就很安全。那就不会被蛇咬了。你根本就不需要跑。手拿一根小木棍,拨打一下地面,蛇很快就会逃跑。

我要特别强调,现在蛇已经很少了,而蛇在此老鼠保持生态方面非常重要,蛇也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所以,不要去打蛇,只要离它一米距离,就非常安全啦。

有些毒蛇非常懒惰,越毒的蛇越不怕人,比如五步蛇,如果挡路,路又是必经之路,你可以用一根长木棒把蛇挑开,它就自己游走了。当然,任何蛇,一棒子打下去,基本就残废了,我建议大家还是不要打蛇,要保护蛇。

在草丛里行走,可以用木棒拍打草丛,叫打草惊蛇,蛇会逃走,你就不会踩到蛇而被咬伤。

总之,一般来说,人不是蛇的食物,蛇是不会主动攻击人的。遇见蛇,不要靠近,不要碰到它,你就很安全,不需要跑。

路上遇到毒蛇,应该如何自救?

一位养蛇20年的老师傅告诉我,在野外遇到毒蛇的时候,千万不要击打它,蛇是一种记仇的冷血动物,要明白蛇的软肋。一招就可以将它制服。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蛇这个东西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比较熟悉的。蛇这个东西在生活中可以说是神一样的存在了,很多人谈及到蛇这个问题的时候,都会感觉到害怕。

大多数人是对于蛇的形态以及蛇的毒性而害怕,很多人可能都区分不出来,那种蛇是有毒蛇,那种蛇是无毒蛇。见到蛇处于人的本能反应不是跑就是乱打。其实这样做都是不对的。可能会给你以后的生活带来困难。

养蛇的老师傅就曾经在野外遇到了毒蛇,人家是专业的,一招就将蛇制服了。老师傅说道,那是在2005年的夏季的午后了,当时自己养蛇还没有多长的时间。

他坐在自己的家的门口在乘凉,不一会儿就在躺椅上面睡着了,在他睡着以后,就能迷迷糊糊的能感觉到,一个冰冰凉凉的东西从他的胳膊上面,一直爬到了脖子这里。

当他睁开眼睛看时,有一只一米长的蛇,正在自己的胳膊处,蛇头都已经到了自己的脖子后面去了,当时他是看不到蛇头的,从蛇的花纹基本就判断出来,这是一条毒蛇。

要是放一般人的话,这个时候早就慌了,吓得尿裤子了,对于这个养蛇的师傅来说,在面对这个事情,一点都不慌。因为他知道只要自己动了,蛇肯定就会咬伤自己了。

所以这个师傅就屏住了呼吸,因为他知道蛇的视力都是相当的弱的,和瞎子是差不多的,他只要是通过气味或者空气的流动来确认方向。要是这个时候呼吸的话,就会被蛇察觉。

当蛇头向老师傅靠近的时候,老师傅用余光看到了蛇头的位置,一下子就抓到蛇头的关键部位,此时的蛇享用缠绕力,将老师傅勒起来。

这时老师傅一个躲闪,提着蛇头将蛇摔到了地上,顺便去房子里面拿出一件厚衣服,让蛇头使劲咬着衣服,此事的蛇的二个毒牙中已经分泌毒液了。

正当蛇咬紧衣服的时候,老师傅一下子就抽掉了衣服,蛇的二颗毒牙就这样没有了。老师傅也就不害怕给毒蛇咬了,此时的毒蛇已经变成了无毒蛇了。就这样老师傅就将这个毒蛇当成无毒蛇养了起来。

老师傅告诉我,毒蛇被拔掉毒牙以后,体内的毒素就释放不出来,暂时就安全了,但蛇的毒牙还会继续生长出来,这个时候毒蛇的牙齿还是有毒性的。在野外遇到毒蛇的话,就可以利用这个办法来脱险。首先对于我们来说,要学会区分有毒蛇和无毒蛇

今天我就给大家普及一下有关蛇的知识,在炎热的夏季里面,万一你遇到蛇了以后,就知道怎么做了。通过本文的学习能够很好地了解有毒蛇与无毒蛇的区分。以及遇到毒蛇以后该如何做的问题了。

关于蛇

就单从我国来说吧,我国现在已知的蛇的种类有210多个品种。其中毒蛇占据了50种。在毒蛇里面,还有剧毒蛇,一口能秒杀一头大象的那种,占据了10个品种。

其中银环蛇就是中国最毒的毒蛇了,常见的毒蛇有眼镜蛇、金环蛇、蝮蛇、短尾蝮蛇、原矛头腹毒蛇、白唇竹叶青蛇等等,这些蛇都是很强的毒性的。

蛇的生活环境大多都是在夏季的时候活动比较频繁,少数的毒蛇在冬季也有它的活动轨迹,蛇经常会出现在夏季的午后的阴凉处,或者丛林里面。

不管是毒蛇还是无毒蛇都是会受到气温的影响,在温度足够低的时候,蛇也就会进入到了冬眠了,在冬眠中的蛇一般情况都是没有攻击力的,除非你对它生命造成威胁的时候,蛇也会毫不留情的向你发起进攻。

像一些蟒蛇基本上都是不冬眠的,一般蟒蛇的成长的时间比较长,已经适应了在外界的低温了,在很多地区都是能看到蟒蛇的活动轨迹的。

以前我们每个人都是几乎听说《农夫与蛇》的故事把,这个故事从侧面也就告诉我们蛇在冬眠的时候,是没有攻击力的,只有外界的温度适合蛇活动的时候,蛇才会苏醒。

从我国的气温因素来看的话,南方的蛇要是北方的蛇能多一些,很多毒蛇也会都会在南方的地区活动,北上大部分的蛇都是无毒蛇。但也有少部分的毒蛇、

蛇生活的地方只要是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比如路边的草丛里面,山区里面、在部分的城市中也会出现的蛇的影子。我们在遇到毒蛇的该怎么办?我觉得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问题了。关键的时候是可以救你的命的。

有毒蛇和无毒蛇的区分?

中国的蛇种类有很多,很多人可能无法从外形上面准确地分辨出来,有毒蛇和无毒蛇的区别,在你们不能正确区分有毒蛇和无毒蛇之前,所有的蛇都按照有毒蛇来对待。

区别一:看外形

毒蛇的头部大多都是呈三角形的,毒蛇头二侧的上方是有毒腺的,由于这种毒腺特别的发达,头部的二侧就会呈现三角形。无毒蛇是没有毒腺的,大多都是呈现椭圆形的头部。

但是这种方式,只能对付一般的蛇种,而有的毒蛇的头部并不是三角形,如金环蛇、银环蛇。而缩颈蛇就是一种有毒蛇,但他的头部往往都是椭圆形的。

区别二:看身体

有毒蛇斑纹明显,蛇身粗短,从肛门以后突然变得细尖。无毒蛇斑纹不明显,蛇身细长,尾部长,从肛门以后逐渐尖细。

简单来说的话,就是花纹越明显,尾巴突然变细的这种蛇,很有可能就是毒蛇了,要是尾部变化不明显,头又是椭圆形的,就有可能是无毒蛇。

区别三:牙齿

毒蛇有毒牙和毒腺,在上领骨上生有2一4枚形状较大、表面有沟和中空的特殊牙齿,其基部与毒腺相连,称为毒牙。无毒蛇没有毒牙和毒腺。无毒蛇的牙齿很多,除了上领齿和下领齿外,还有鄂骨齿和翼骨齿。

区别四:咬痕

无毒蛇的咬痕一般都是比较平整的,无明显与其他咬痕的不同的痕迹,且咬痕是规律有序的,要是鄂弼无毒蛇咬伤了以后,不用担心简单处理就好了。

毒蛇的咬痕就有明显的二个比较大,且比较的深的咬痕。整个咬痕是呈现一个梯形的状态,最关键的是前面二个深而大的咬痕,这就是毒蛇的牙齿咬过的。要是发生是这种咬痕了第一时间应该接受治疗。具体怎么做我后面会讲到。

以上四点就是从一些蛇的外观、牙齿、咬痕来判断一条蛇是不是有毒蛇了,按照这个方式是可以区分生活在中国境内90%以上的有毒蛇和无毒蛇了。

野外遇到毒蛇,该如何自救?

其实这里面是可以分二种情况的,一种就是有意地去寻找毒蛇,另外一种就无意中遇到的毒蛇了,本文将重点说明在野外无意中遇到毒蛇的解决办法。

1、蛇怕火

任何动物都是比较怕火的,也包括人在内,要是在野外遇到毒蛇的话,可以完全利用蛇的这一个软肋。将蛇直接吓走就好了。

在野外突然遇到毒蛇的话,可以点燃你身上的物品,比如短袖、袜子都是可以的,在点燃后丢弃在毒蛇的附近,直接跑就行了。

千万不要在蛇出没的地方逗留,万一袜子燃烧完毕后,蛇可能就要对你发起进攻了,在蛇的意识中,你就是坏人,对它已经造成了威胁了。

2、蛇怕肥皂水

不管是有毒蛇还是无毒蛇,都是比较害怕肥皂水的,主要是蛇对于这种气味都是相当的敏感的,要是在野外遇到毒蛇的话。

要是手边有肥皂的话,可以直接泡在水里面,将水喷洒在蛇活动的周围,蛇要是闻到这种味道后,就会从这个地方撤离。

可以在家里的角角落落全部喷洒一边肥皂水,或者直接将肥皂切成很小的颗粒状,直接撒在家中的墙角的地方就可以,这样的话,对驱蛇有显著的效果。

3、蛇怕鹅粪

很多时候,在农村的地区,驱蛇最好的办法就是养殖几只大鹅,这样的话,看到大鹅就会逃跑,有大鹅的地方是没有蛇的。难道饿不怕蛇吗?

其实上并不是大鹅驱蛇的,而是大鹅的粪便是有一定的驱蛇作用,要是蛇经过有鹅粪经过的地方时,就把鹅粪直接沾到自己的身上。

鹅粪中的物质就会使蛇的皮肤发生溃烂。到时候要是蛇皮肤发生溃烂的话,蛇的寿命也就不会太长。有的小蛇还会被鹅一口地吃掉的,所以蛇是不会靠近有鹅的地方的。

4、蛇怕凤仙花

你要是要去山上去干活,又不能确定是否有蛇的情况下,可以拿着一把的凤仙花,凤仙花在山中或者农村的家庭都是非常常见的一种花了。

要是你不知道凤仙花是什么东西的话,你就想70后.80后小时候用什么东西染指甲,小时候经常性把什么东西砸烂,敷在指甲上面,一晚上的时间指甲就染上颜色了。

这种染指甲的植物就是所谓的凤仙花了,可能全国各地的叫法都是不同的,有凤仙花的地方是没有蛇的,要是遇到蛇的话,就可以用这个东西来进行驱赶了。

5、蛇怕烟袋油

现在几乎上已经没有烟袋油,在一些偏远的山区的老人可能还在用烟袋进行抽烟,要是你周边没有烟袋油的话,可以用烟蒂泡水代替烟袋油,作用效果都是一样的。

在野外遇到蛇的时候,可以将抽完的烟蒂放进矿泉水瓶子里面,使劲地摇晃,让烟蒂和水充分的融合,这个时候矿泉水就会变成淡黄色。

将这个水喷洒在毒蛇附近,蛇要是闻到了这个味道,就会逃离这个有味道的地方,蛇的视力并不是很好,但嗅觉是相当灵敏的。用此方法就可以完全地驱蛇了。

在野外不幸被毒蛇咬伤怎么办?

1、局部包扎,可以用随身的携带,手帕等物品,撕成条状,也可以在附近捡拾稻草。藤茎等物品,在伤口的上方2-10厘米的地方,关节处进行绑扎。此时不要做剧烈的运动。

2、冲洗伤口、在野外被蛇咬伤以后,应该用肥皂水、溪水或者其他的洁净的水源处进行冲洗,首先要冲洗掉外层的毒液,如伤口有毒蛇咬伤的情况,应该在清洗表面干净后,有手将毒液挤出来,不要用嘴吸。

3、冰敷、在处理完伤口后,有条件的话可以用冰块敷伤口的部分,以及靠近心脏的位置,这样做的目的,能让血液减缓流动,缓解蛇毒被吸收的可能,要是蛇毒扩散到心脏部分的话,那就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了。

4、再次排毒、要是有毒蛇咬伤的痕迹,要用小刀,尽量将毒牙部分的皮肤扩大,这样才是有利用再次的排毒,有条件的这步需要在医院完成,要是实在没有办法,这步是很关键的,一般到将皮肤切至毒牙能触及到的以下的部分。通过挤压或者抽取的方式,将毒素排出来。

5、送医治疗、在送医的过程中,被咬者不可以私自走动,或许奔跑。这样在无形之中,就会加速你的血液流动。对于被咬咬伤的这种情况往往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写到最后

我想说,蛇怕的东西比较多,但蛇一般都是不会轻易攻击人类的,除非你是先动手的,蛇也是一种很有灵气的动物,有很多有关蛇的传说,总之能不打蛇就不要打。

蛇在自然界中对于生态的平衡有着重要的意义,蛇大多数都是以人类最讨厌的鼠类和蛙类为食,要是这些动物过于泛滥的话,就会导致生态的紊乱。遇到蛇不要打,驱赶它就好了,你今天放它一马,明天它可能会放你一马。您说是吧!

路上遇到毒蛇,应该如何自救?

小时候,我和几个小伙伴在路上看到一条很大的蛇,由于当时我们每个人都觉得打死一条蛇相当于做了一件好事,所以我们很想把那条蛇就地解决。

小伙伴中有拿石头的,有拿扁担和木棍的,我们把蛇围了起来,但当时我们的年纪毕竟太小了,没人敢第一个动手,开始那条蛇只是对我们各种张大嘴巴做出防御和欲攻击的姿势。

直到那个拿着扁担的小伙伴因为害怕扔掉了扁担,那条蛇开始疯狂地向我们发起攻击,我们几个人撒腿就跑,那条蛇竟然还追了过来——差不多追了我们二三十米远。

好在后面一个大人过来把蛇赶跑了,我们几个小孩也没有因此受伤,就是吓得不轻。

图:乌梢蛇

这个绝对是真事,我到现在都记忆犹新,而且我现在已经知道当年那个蛇是一条无毒的乌梢蛇,它可能被我们激怒了吧,所以追着我们跑。

事实上,无毒的蛇(蟒蛇除外)大多时候是非常害怕人类这样的体型较大的生物的,它们在老远的地方感受到有人逼近,就会早早做出离开的选择。

图源: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但是很多毒蛇,特别是毒性强的毒蛇会有很强的领地意识,比如题主所说的眼镜蛇科的毒蛇,这个科包括世界最大毒蛇——眼镜王蛇、以及中国最致命毒蛇——银环蛇,它们都可能对入侵者发起攻击,而且是致命的攻击。

图源: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同时,由于蛇都是伏击型猎手,它们非常擅长伪装和隐蔽自己,我们非常容易一不小心就闯入毒蛇的领地,那我们该怎么自救呢?

其实,现在蛇类行为的研究有很多,所以人们已经清楚地知道,有一些做法确实会增加被攻击的概率,而有些做法可以降低风险。

碰到这些毒蛇该如何安全自救呢?

首先,像人类这样的对象,任何蛇都不愿意在我们身上花时间或者毒液,因为我们太大了,远不是它们的猎物体型。

图:这里有一条蛇,能看出来吗

如果毒蛇在我们身上浪费毒液的话,可能意味着它们下一次捕猎时毒液不足而以失败告终。

所以,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如果你一点捕蛇经验都没有的话,那么发现蛇后千万不要试图激怒这些毒蛇

比如,拿石头和木棍干预它们,这些行为非常容易激怒它们,就目前来看,大多数蛇咬伤事件都是人类直接干预的结果。

其次,蛇的攻击距离其实并不是很远,毒蛇的攻击距离一般是它们身体长度的一半左右,好在毒蛇的体长一般也更短一点;而那些无毒的蛇虽然体型可能更大一点,但事实上它们的攻击距离却更近一点,这是因为这些无毒蛇往往更敏捷,它们更习惯在更近的距离上发起攻击。

人类其实对蛇是非常敏感的,相比于其它动物,我们可以非常容易地感知到蛇的存在。

所以,当发现蛇后要做的第二件事便是不要再靠近,保持一个安全距离。

第三,蛇是通过伏在地面上感受地面震动来判定入侵者的,它们听不到我们说话,但是很多蛇的眼睛却非常适合捕捉快速移动的物体,它们可以根据这些突然的动作信息判断自己该怎么做。

如果动作很大的话,比如挥舞双手或者乱蹦乱跳的话,蛇会有两个对我们不利的判断:一些蛇会认为我们威胁到它们,从而发起攻击;另一些蛇则可能会判定为猎物,而对我们发起攻击,其实很多蛇都是根据这个信号来判定是否向猎物发起攻击了,因为大多时候猎物发现蛇后都会突然做出一个很大的动作。

所以,碰到毒蛇后的第三件事就是让自己静止下来,即便要转移,也不要做出很大的动作。

这个时候可以观察一下蛇的反应,大多时候蛇比我们更紧张,当它们发现我们没有进一步动作后,它们基本会选择溜走以避开我们。

不过有一些蛇不会这么做,比如眼镜王蛇大概率就不会躲开我们,这个时候不要理会它,要用尽量小的动作转移。

第四,蛇的注意力是非常短暂的,通常持续不到一分钟。

如果我们在碰到毒蛇的时候,并已经不小心激怒它们的话,那么尽量不要再继续激怒它们,这时候要做的也是保持安静,过不了几分钟蛇基本也就忘记我们的存在了。

只要蛇还在试探或者防御,而我们没有进一步激怒它们的话,基本不会攻击我们,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持冷静,沉着对待蛇

还有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真的一点都没有发现蛇的存在,不小心触犯了它们,蛇已经向我们发起攻击了,怎么办呢?

被蛇攻击了怎么办?

如果真的已经被蛇攻击的话,在可以躲避的情况下,第一时间拉开距离,蛇第一次攻击失败的话基本都会逃跑。

当然,大多时候是另外一种可能,我们根本无法躲开,直接被它们咬了。

在被蛇咬伤之后,我们第一件事就是认清咬人的是什么蛇,有条件的话最好拍个蛇的照片

这是因为每一种毒蛇的毒液是不一样,这意味着它们的抗毒血清也不一样,如果医生不知道是什么蛇的话,就无法给我们注射抗毒血清治疗。

中国有200多种蛇,其中毒蛇有50多种,在世界范围内,其实也是无毒蛇远多于有毒蛇(全世界差不多有3000多种蛇,而毒蛇只有600多种),另外,无毒蛇比有度数丰富不仅体现在种类上,数量上更是如此,我们碰到的大多数都是无毒蛇。

但是,有一个有趣的事实,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世界的蛇咬伤事件,毒蛇占了一半以上。

我们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判断是不是毒蛇咬伤了我们。这一点有一个比较简单的判断标准,就是看咬痕,毒蛇的咬伤都会有两个明显的牙齿印,那是毒牙留下的。

第三件事则是在伤口上方绑扎,不要剧烈地跑动。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毒液在体内流动的速度,可以为救治留出更多的时间。

最后

有时候农村的房子很容易招蛇,这里主要有两个原因导致的:一个是蛇的猎物在家的附近,比如青蛙、老鼠等,一个是蛇隐蔽的地方比较多,比如草太高了,废弃木头,乱石堆太多了等等。

解决方案就是清除蛇的猎物,可以养几只鹅、猫这些家畜或宠物,保持房子干净、整洁,有条件的话可以在道路上铺撒一些碎石,蛇不喜欢在有鹅粪的地方爬动,更不喜欢在碎石上爬动,那会伤害到它们。

对于外出活动,这里可以提供一个防蛇小秘诀,如果养有宠物狗的话,出门时可以带着它,狗狗很容易发现蛇并把蛇吓跑,如果毒蛇没有被吓跑的话,狗狗也会停留在原地吠叫提示我们。

路上遇到毒蛇,应该如何自救?

湖北恩施州利川市有一个叫程地明的人,因为半路遇见大量毒蛇而进行“屠 杀”,结果惹怒毒蛇被“疯狂报复”,后来程地明死在了这些毒蛇的巨口之下,他身死之后这些毒蛇并没有打算放过他,利用他的坟墓做起了老巢。

每年的七月份这些毒蛇都会聚集而来,因此程地明的坟墓又被当地人称之为“蛇墓”。

有人说这是程地明招惹毒蛇之后的报复,也有人说程地明的坟墓被毒蛇占据是因为他破坏了当地的生态链,这件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半路遇见毒蛇我们该怎么处理?

根据程地明的遭遇,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

“捕蛇人”古往今来都有存在,这是一个风险极大的行业,同时也是一个收益极大的行业,它可以大到让人以身犯险,古有柳宗元笔下的捕蛇者说,为了缴纳朝廷的赋税而走上捕蛇的道路,因为几条蛇换来的钱财足以抵得上一年的辛苦劳作。

捕蛇的风险是很大,但至少它“轻松”啊!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个叫程地明的小伙子就发现了这个“商机”,村里其他人辛辛苦苦干一个月也只不过得到十几二十块钱,有技术的工人顶多就三十四块钱,像他这种在村里闲逛的“村溜子”根本就没有什么收入。

一次偶然的机会程地明发现有人在“收蛇”,这些蛇主要被贩卖到那些大餐馆里做“野味”,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野味餐馆”可是很猖獗的,一直屡禁不止,这个相信上了年纪的人都深有体会。

这些“收蛇”的人主要以“无毒蛇”为主,特别是一种叫做“菜花蛇”(王锦蛇)的品种很是受欢迎,往往有人一拿到这市场上都会被抢购一空。

程地明一看这东西在自己村里附近的山上不是有很多吗?既然这些人收那自己为何不去抓几条来卖?这个价格可是很吸引人啊!

受到利益驱使的程地明当真去捕蛇了,这种菜花蛇无毒且很好捕捉,一般来说小溪流旁,稻田旁都有可能会出现,这一来二去程地明倒也捕捉了不少,也尝到了捕蛇带来的甜头,他家里的条件以肉眼可见的程度变好,与此同时还娶到了一个漂亮的媳妇。

一个区域内的蛇并不是无限的,像菜花蛇(王锦蛇)这种以其他蛇类为食的品种本来占据的食物链就高一些,但一个物种占据的食物链越高,它的数量也就相应的会减少,就例如狮子、老虎这些动物,它们的个体数量并不是太多,这主要是由自然界的资源决定的。

注:人类虽然占据了食物链顶端,可人类的数量却是一个意外,相当于其他依靠自然获取食物的动物,人类会有意识的培育、存储、创造食物,这是人类数量多的主因。

几年下来村子附近的几个山头都被程地明走了个遍,能够捕捉到菜花蛇的几率越来越少了,不过依靠着他这些年的捕蛇经验,在逐渐扩大搜索范围时,每一次进山多少还是能够捕捉到不少的,这也是他的底气来源。

同村的年轻人们看到程地明如此快速的发家致富,这心里说不羡慕那是假的,于是就有两个年轻小伙子主动请缨拜师程地明,让程地明带带他们,这山林里的蛇也不是他程地明自家养的,为了不得罪其他人,程地明也答应了这个请求。

1986年4月,天气已经回暖,处于冬眠期的蛇都逐渐苏醒了,程地明就带着两名徒弟准备进山捕蛇,每年适合捕蛇的时间点也就那么几个月,如果不抓紧时间那收获可就要减少了。

这一次进山程地明选择了距离村子几个山头的蔡家坪,这片山林程地明也经常光顾,这次进山主要是带两个徒弟练练手,所以程地明也没往深山密林里走。

不过程地明也没想到他这一次进山会遇到如此意外,进入林子没多久程地明就发现了不对劲,以往按照他的经验怎么也会发现一两条菜花蛇的踪迹,可这一次进来几个小时了一条菜花蛇也没有发现,反而发现了几条“红花野鸡项蛇”。

这种蛇有毒,毒腺体位于后槽牙处,又叫野鸡脖子,收蛇的人不要这种蛇,程地明也懒得费这个力气去捕捉,长时间没有遇见菜花蛇程地明也有些烦躁,这有一次带人进山捕蛇就遇到这种糟心事?让旁人知道了还以为他程地明没什么本事呢!

糟心的程地明在转悠了几个小时也没有发现菜花蛇后,这心中的烦躁越来越强烈,特别是看到时不时跳出来的“红花野鸡项蛇”后,这怒火一下子被点燃了,拿着手里的棍子直接把眼前的红花野鸡项蛇(野鸡脖子)给拍成两节。

程地明这一举动虽然让心中的烦躁稍减,可他也没想到后来的野鸡脖子会那么多,自从他解决掉第一条野鸡脖子之后,附近的草丛里时不时地就会出现三五条,程地明也是来多少解决多少,也让两个后生看看自己的威风。

可程地明打着打着就发现事情不对劲了,这野鸡脖子怎么越打越多?

等他反应过来时周边的灌木丛里已经聚集了至少十几条,这个数量还有增加的趋势,程地明的冷汗一下子就冒出来了,这么多的毒蛇聚集在一起的阵仗他还真没见过,这要是被拦住了去路,那岂不是死路一条?

程地明也不敢耽搁,赶紧招呼旁边的两个小伙子一起反击,三人边打边退离开林子,只要去到了大道上,这些蛇就好解决了,也不至于在林子里如此防不胜防。

两个小伙子第一次进山捕蛇,他们哪里见过这么多的毒蛇拦路?

现在程地明说什么就是什么了,只希望跟着程地明尽早离开这片林子,三人边打边退,程地明借着自己巧妙的捕蛇经验,在加上身上带着的“硫磺”等物品帮助,三人在经过几个小时的奔逃后终于离开了林子。

之后三人也不敢停留,沿着大道狼狈跑回了村子,好在三人穿的衣服都包扎紧密,在加上这种野鸡脖子蛇都是后槽牙毒腺,三人这才侥幸捡回一条命。

程地明三人被毒蛇拦路追击的事传回村里后引起了轩然大波,如果这仅仅只是程地明的个人遭遇,可能还有人怀疑是他在吹牛,可这并非程地明一人所见,他还有两个目击证人。

当然!仅仅只依靠程地明三人的一面之词也很难说服所有的人,村里有胆大好事者去了程地明三人遭遇毒蛇的地方,因为人多大家也不怎么害怕,直接按照程地明给的路线去了蔡家坪。

一开始大家都是将信将疑的,可随着大家接近蔡家坪,这路上就开始出现了野鸡脖子蛇的尸体,刚刚开始只是一两条,后来就是三四条,等众人走进林子深处后都被现场的情况给征服了,那是一地乱七八糟的野鸡脖子蛇,大家觉得数量很多,但具体有多少没办法估一个数。

事后有人统计了野鸡脖子蛇尸体的数量,一共有72条,也就是说程地明三人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就灭了72条蛇,这些蛇是怎么一下子出现的?现在又怎么都消失不见了?大家都是一头雾水。

如果你不相信这件事,你可以去找1986年五月份的《江汉日报》看看,我不知道有没有人收藏了报纸,但这件事当初影响很大,有报社的记者来采访了程地明,并且配图也有野鸡脖子蛇的照片。

报纸的采访报道也侧面证明了程地明的遭遇是真的,现在这些老报纸难寻了,感兴趣的可以去找找看。

这件事之后程地明也是被吓着了,直接“金盆洗手”了一年有余,在长达一年的时间内他都不敢再进山林,来找他学捕蛇的两个小伙子更是从此以后不敢再提了。

程地明的“金盆洗手”是暂时的,只是心有余悸而已,当家里的开销越来越大,而他又没有其他手艺过活时,这捕蛇换钱的心思也越来越重,第二年春夏交替之际程地明就重操旧业了。

而这时也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自从程地明离开村子再次进山之后,他经常会遇见野鸡脖子蛇,甚至在村附近的田间地头也会遇见这些让他心有余悸的毒蛇,自从有了上一次的遭遇,程地明每次都是躲着走,并且在身上常备着雄黄等物品,以此来驱赶这些毒蛇。

程地明靠着这样的方式倒也安稳生活了几年,可在三年后的夏天,程地明在自家地里干活时突然被四周涌现而来的野鸡脖子蛇攻击。

程地明媳妇见状赶紧去村里求救,等村里人赶到地里时程地明已经没气了,他身边留下了十几条野鸡脖子蛇的尸体,身上也被咬了很多的伤口。

这件事发生之后村里人更加笃定程地明是得罪了那些毒蛇,这些毒蛇是来报复他的,后面程地明的坟墓被这些毒蛇占据更是“验证”了这个说法,如果程地明没有让这些毒蛇愤怒,它们为何要去占据程地明的“坟墓”呢?

这简直就是恨之入骨啊!谁叫程地明灭了那么多的野鸡脖子蛇呢?

自1991年起程地明坟墓周边的毒蛇越来越多,后来也就流传出“蛇墓”的说法,现在你去打听一下,估计年纪大一些的人还会记得这件事。

程地明遭遇毒蛇拦路有什么科学依据?他为什么会被毒蛇追击?

1、程地明大量捕捉菜花蛇已经损害了当地的生态链系统,菜花蛇(王锦蛇)是吃毒蛇的,有它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毒蛇的存有量,古话也有“一里王锦蛇,十里无毒蛇”的说法,程地明几乎把王锦蛇捕捉干净,这不是侧面给毒蛇天然的繁殖环境吗?

毒蛇的数量多了,程地明遇见毒蛇的几率就大。

2、王锦蛇有一种臭腺,这种臭腺只要被沾染上几年都洗脱不了,程地明长期捕捉王锦蛇早已被这种气味侵染透底,蛇都是近视眼,它们以气味分辨猎物或者其他动物,程地明在它们眼里其实就是一条王锦蛇,只要他路过的地方毒蛇就会被惊跑掉,这才是“半路遇蛇”的原因。

3、王锦蛇虽然是毒蛇的天敌,但也要看是啥事态,当生态链遭到破坏,整个结构被颠倒过来时,王锦蛇或许就会成为猎物了,由于程地明的大量捕捉导致王锦蛇迅速减少,在这种此消彼长的情况下,毒蛇遇见王锦蛇不是害怕,而是想消灭它,哪怕是用数量来填也在所不惜。

在毒蛇眼里程地明就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他身上的臭腺气味就是指路明灯,这也是为什么毒蛇只盯着他的原因,他被野鸡脖子蛇袭击时他妻子与儿子就在旁边,妻子慌不择路跑到村里求救时并没有带走儿子,可当村里人到达时他儿子还好好的,并没有被这些毒蛇袭击。

4、同理!要说记仇,之前与程地明一起灭掉那么多野鸡脖子蛇的两个小伙子就在村里,他们两个为什么没有被报复呢?

通过自然生物专家的研究发现,程地明被毒蛇拦路是因为破坏了当地的生态链,他后来死于毒蛇巨口也是自己给自己挖的坑,这怨不得谁。

他半路遇见毒蛇首先想着的不是自己的原因,反而却想消灭这些毒蛇,这本来就是大错特错的。

如果他在蔡家坪不想着消灭野鸡脖子蛇,那么他也不会被围攻,如果他不捕捉那么多的菜花蛇,那么他也不会遇见这么多的野鸡脖子蛇。

可惜没有如果,这些错误的做法他都做了一遍。

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人类不应该去干预,遇见毒蛇拦路最好退避三舍,不要去招惹,当一个地方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后首先想到的应该是怎么恢复它,而不是把这些都归结于毒蛇身上。

至于“蛇墓”的问题就更简单了,程地明死亡的时间正处于野鸡脖子蛇的繁殖时期,这个时候山林里很多的阴暗潮湿的洞穴都被占据了,程地明的坟墓恰好符合这些野鸡脖子蛇的选择,这是野鸡脖子蛇数量越来越大,它们主动侵占人类聚居地的表现之一。

并且根据目击者所描述,“蛇墓”旁边的野鸡脖子蛇也就是在六七月份会集中出现,其他时月是没有的,这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件事情。

随着后来退耕还林的出现,以及对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完善,生态链逐渐恢复后这个“蛇墓”就名不副实了,现在更是很少看到野鸡脖子蛇大量出现的踪迹,“蛇墓”旁也没有了蛇。

这种情况就像现在的野猪似的,当没有了天敌后都会快速泛滥,当生态链达到平衡后就会固定在一个数量而不增加,增减都是相对的。

半路遇见毒蛇该怎么办?程地明做的这件事对不对?

在确定与毒蛇有距离的情况下,我们能避则避,程地明的做法是错误的。

首先野鸡脖子蛇是“二级保护动物”,你伤害了这些蛇是要负法律责任的,其他的如秦岭中的莽山烙铁头还是一级保护动物呢!

毒蛇很多都是保护动物,首先你就伤害不得。

其次野鸡脖子蛇与其他蛇类一样,也同样的胆小,在确定没有威胁的情况下,蛇类是不会朝比自己体型还大的动物攻击的,一般情况下它们都会避着走,你只要不主动招惹它,它是不会主动来攻击你的。

所以当我们在半路上遇见毒蛇该怎么办?

1、主动退让,在无救治能力的情况下一旦中毒,那基本上就交代了生命,为了那一份冲动赔上自己的性命划不来。

2、打草惊蛇,蛇都是胆小的,特别是遇见比自己体型还大的动物,你只要弄出一点响动,它们一般都会逃之夭夭。

3、保持冷静,如果距离太近不宜逃走,你的惊慌反而可能会激怒毒蛇,等待时机,冷静分析自己的处境,争取在毒蛇的“盲区”离开。

4、声东击西,在与毒蛇距离适中时引起了毒蛇的注意,此时你的手里如果有其他物品,可以把物品丢到距离你相反的位置,蛇都是近视眼,它们是看不到你的模样的,它们只会通过你的气味分子来捕捉你的位置,我们可以利用蛇这个缺点来做事,制造更多的气味、响动来分散蛇的注意力。

5、刺激性气味防御,如果你身上有香水、风油精,等其他刺激性较重的液体,你可以把这些液体都喷洒出来,蛇类是利用舌头来捕捉气味分子,一些刺激性气味对它们的损伤是很大的,一般闻到这种气味它们都会跑,比如雄黄的味道。

6、夏日尽量少往深山老林里去,在不确定因素太多的情况下,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只要你不去深山老林里闲逛,半路遇见毒蛇的几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随着人类的发展,我们不可避免地会侵占很多动物的栖息地,蛇类也是如此。

如果我们保护好生态平衡,那半路遇见毒蛇的几率也可以忽略不计,毕竟蛇类的天敌是很多的,不仅有来自同类的捕捉,如蜜獾、老鹰、蛇鹫等都是蛇的天敌。

保护动物、人人有责,保护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也是保护我们人类的健康延续。

当然!如果你在人口密集区发现毒蛇,请尽快联系专业人士(消防员叔叔)来处理,以免毒蛇被惊吓误伤他人。

在无相关经验与技术时,还请保持距离,以防出现意外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