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信用卡维持生活的人,最终会如何?

身边的卡奴真的好像越来越多了,所以觉得真的有必要把信用卡的事情好好说一下。

信用卡是西方银行体系的产物,这个东西流行起来还是在美国,美国人寅吃卯粮已经是世人皆知的事情了。但是咱老祖宗的祖训“勤俭持家,量入为出”错了吗?其实从疫情这个阶段的情况来看,并没有。

在美国,现在能一下子拿出二百美元的家庭都不是太多,我有一个朋友,在美国银行存5000美元,居然整个银行的人出来“参观”他。是的,美国人没有储蓄的习惯,他们就是习惯于今天花明天的钱。那这种信用透支的恶果到底会是什么呢?那在2008年,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就是从美国人这种消费习惯这儿来的。只要你是美国公民,又有购房需求,那就可以贷给你,如果还不上了不要紧,可以把坏账证券化,由二级市场来买单,然后券商再把这些资产再抵押再融资,本来危机没多大,到后来金融衍生产品过后,这个雪球已经足以压死众生了。所以,美国的这种超前消费观,事实证明是不对的,疫情期间, 为什么中国人可以在家干挺几个月也没问题,为什么美国人就不行?因为,他们连二百美元的现金都没有,而且网络支付还没中国发达,你不让他们去超市里去刷信用卡,他们可不就扎脖儿了么。

反过来看中国的信用卡危机,我说得比较重哈,我称之为”信用卡危机“。因为这种东西本来就是个舶来品,就是美国人玩的东西。然后有一阵子,银行几乎每个员工都有任务,去推信用卡,好像基层柜员还能派到几十张的任务,上层就更不用说了,几百张任务也是有的。但这个恶果是什么呢?就是现在中国的年轻一代,他们在经济实力弱的阶段,本来应该好好思考自己的长处以及未来谋生手段的人生转折点,哎,他们居然发现,有信用卡,可以先不用奋斗。然后他们开始用信用卡超前消费,更有甚者开始用信用卡套现。也可能是他们有消费的实际需求,或者就是为了讨女朋友的欢心,他们选择了为自己的消费加杠杆。信用卡账单是要还的,那到时候还不上了怎么办?有些乖孩子就跟父母把实际情况说了,但有的不然。他们选择的是再办更多的信用卡,拆东补西。然后循环杠杆、循环套现。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就是本来没有这么大窟窿的,但到后来,一个人欠几十万的银行卡债。这种情况是非常危险的,债务崩盘,最好到信用崩盘。到最后被银行列黑名单,高铁、飞机都坐不了,还限制高消费,这种人生污点,即便最后把卡债还清,也是清洗不掉的。

回到问答本身。这种卡奴最后的结果会如何?我很负责任地告诉提问者和更多的卡奴。这种人的生活是注定要崩掉的,不仅仅是债务崩盘,信用也会崩盘。我非常知道现在这种人的生活是怎样的,因为身边就真实的有这种人的存在。对于这种陷入卡债生活的人,可以说,他们中了一种”金融毒品“,必须得想办法戒掉。首先,得告诉自己的亲友,让他们帮你想办法把卡债还掉,或者如果太多,可以列一个还款计划,然后去找工作,多打几份工,把卡债还掉。除了把加了杠杆的生活戒掉,你别无选择。

另外,我还要在这告诫一下现在正在用信用卡消费,给自己生活加杠杆的年轻人,千万不要为了眼前的美好生活而毁掉你一生赖以生存的信用。人生还很长,只是追求这些好吃的、好穿的、好玩的根本不可能长本事,在二十多岁的年纪里,最应该做的,还是应该好好想一想自己到底以后用什么能耐来安身立命,有一些人生的苦,你必须都吃到,然后才有日后的美好生活。没经历过人生的苦,只是想在人生的甜里跳跳跳?那很可能某一次没跳好,万劫不复。我身边也不是没有这种例子,有犯罪的,也有自杀的。想想你的亲人,然后把“金融毒品”、加杠杆的生活戒掉吧,人生多苦,甜只是转瞬,认清楚生活到底是什么,才能把前面的路走好,走踏实。无论到什么年代,“量入为出”的祖训也都是有用的。

靠信用卡维持生活的人,最终会如何?

五张信用卡,总额度13.8万W。建设2.2万,浦发4.6万,招商3.2万,农业1.8万,黄河2万。无一逾期,但几乎全部套空,每个月我都不胜其烦地颠来倒去。这种日子太折磨人,近期抓紧挣钱,争取早日上岸。

第一张卡,就是2008年离开大山到吉林长春上学,被银行工作人员忽悠说是将来奖学金会发到卡上,所以办理了人生第一张信用卡——建行信用卡,刚开始额度3000元。天真纯朴的山里娃就被骗上了梁山。不过话说回来,在我生活费缺乏的时候信用卡的确帮了我,那时候在超市买一块10块钱的面包,我都刷信用卡,最困难的时候那是我一天的食物。所以,建议刚进入校门的大学生一定要谨慎,不要相信工作人员,还有各种各样的学姐学长,他们也是各类推销的主力军。

后面在建行工作人员的怂恿下又办了一张建行足球卡,让我意外的是两张卡共用额度,于是那张卡也被我注销了。刚开始欠款几百几十的时候我都是按期还款,那个时候没有pos,我每次都是取现金的,利益有多高可想而知。慢慢地建行信用卡的额度也提升到1.2W。

2011年的时候我大三,当时手刷的pos横空出世,我从淘宝(当时还未被监管)上买了一款拉卡拉的,从此我就开始走上了一条一张卡刷出来还进去的倒卡不归路。再加上谈了对象,因为是异地花销也大了,用钱的地方越来越多,直到2012年毕业1.2W的额度已经空地见底。

2012年7月入职西北某民营化工企业,每月工资到手3000元,有时候还不能及时发放,厂子停产的时候发放1400块钱。这期间我将信用卡还了一部分,但最后又刷空了。2012年~2014年这种状况一直在持续着,这期间我的建行信用卡额度提升到了2.2W,当然余额全部被套空了。

2014年我结婚了,买了房子和车子,虽然大的方面都被双方父母负担了,但我的家庭比较困难,很多时间我也得靠自己,房贷每月还2335元,车贷每月2100元,而我当时的工资每月仍旧是3000元。当时,我跟媳妇约定好的,她还车贷,我还房贷,没还几个月她负担不了,也不愿意再还了。无奈我只能将这两贷款都承担下来,彼时我的工资仍旧是3000元。每月不够能怎么办,只能双信用卡,我的父母都在农村,我又是家中老大,弟弟妹妹又都还在上大学,我也不能拖累父母,结婚的各项费用已经让家里背了将近10万的债。我们夫妻相隔100公里,刚开始我坐车,后边我开车,都是巨大的花费,最终全部的全部都嫁接到信用卡。

一张卡不够了我就又办一张,再办一张,直到如今的5张信用卡。之前有张交通银行信用卡,由于客服经常给我打电话要我分期,被威胁给我降额,最后我重新办了张招商的,然后把交通费还完注销了。2015年有了孩子,没有母乳,从小喝的奶粉,孩子衣服和玩具,进一步加剧了我的债务。所以又有了建行快贷,蚂蚁花呗,借呗。每每想到这些晚上我都睡不着觉。

所以,最后。

劝各位朋友理性消费。

花钱谁不喜欢,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不过,好在我现在每年收入在10W以上,好好省一省,用不了几年就可以上岸。

我身边还有很多朋友,每月3000元,出去喝酒一次好几千,信用卡到底欠多少钱已经不记数了......想想都觉得可怕。

靠信用卡维持生活的人,最终会如何?

一无所有的小夫妻 ,靠信用卡套现买房买车,创业快成功了。

我大学舍友 ,重度信用卡用户,近三十张,总额度百万。他老婆类似,他的六折。

一,他们都是大专学历,农村出身。

工作十年, 一直租房到二胎出生。

2016年,房价大涨之前, 透支套现,青岛买房上车。

下面是详情

家里四五台POS机,一本手帐,每一笔钱来往,每一张卡透支和还款日期,算计的一天不差 ,修改账单日之后,最大限度的做到了每张卡都是最长免息期。

当时首付六十万,套现四十几万,后来装修也是套现 买车首付也是套现。

现在一年手续费三万左右,够倒腾来倒腾去的,全家有充足的现金流,三年来,欠款额度一直没有增加,两口子收入除了固定开支,就是房贷车贷。

在这压力之上,两人开发各种兼职,其中她他老婆就在做自媒体 ,写职场情感类文章,他和临沂老家同学做拼多多农产品电商 ,截止今年八月份,车贷已经还完。

平均一万块钱每年500块钱的费用,也就是年贷款利息五个点。他的计划是三年内还清信用卡欠款,不用再这么小心翼翼。

每年卖积分也薅点羊毛,兑换各种五花八门的礼品,自用或者社交,各种信用卡优惠,看电影,洗车 ,奶茶 ,超市满减,星巴克,开封菜,甚至手机费充值。

每一笔消费支出都精打细算,每周日下午要把卡梳理一遍,两个人五十张信用卡,没有出现过逾期记录,每一家银行合作商户的优惠积分兑换都享受到了。

顺便说一句,他们房贷的办理银行,也是通过办信用卡,了解银行金融利率各种知识,挨家对比 才选择了那家等额本息最划算的银行。

三,

以上 ,关键不在于多少张卡, 也不在于多少额度,更不在于薅羊毛,而在于他那心如止水的老婆,那名缜密而细致的女士。

她中专毕业,打工两年,继续深造三年拿了大专文凭,后来工作打算攒钱升本,直到遇到我舍友结婚有了娃,才打消了学历升级之路。

实事求是的说,工作水平也一般般 现在收入还不过万 ,资深员工,深受老板信任,工作时间非常自由。

她的理念和绝大多数山东女人不同,能欠银行的,不欠亲戚朋友,能欠账就不欠人情。人情世故社交往来一码归一码。

她是朋友圈里的信用卡达人,但从不碰股票基金P土皮各种币,她只卖自己了解和看得见的实处的东西,比如青岛的楼房, 老公老家的宅基地,汽车,电视,孩子奶粉尿布,学费补课费之类的。

对于贷,息,本,债,币,周期,这几个字眼研究的非常透彻。

我最服的她那句话,大家可以仔细品。

作为一个穷人,我们唯一能换钱的,只有信用 ,这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本。

信用越好,银行越相信你,给你的额度越高,那么我就研究怎么提信用,升额度。

几年来,从消费流水打造,到各种花式还款,从小额分期,到多笔交易对冲,几年来做的滴水不漏,银行后台系统给他们的信用卡额度节节攀升。

银行推荐的理财 ,消费贷,备用金,万用金,各种五花八门的高额度,花里胡哨的套餐 层出不穷的套路,她一概不理。

没有京东白条 , 花呗从来不用。

她只相信信用卡。

靠信用卡维持生活的人,最终会如何?

上个月我的发小发信息过来,说他总共欠了370000,过两天就要逾期,问我能不能借他2000。

当时我在上班,收到信息后的第一想法就是好几年没联系了,一开口就是借钱,说实话挺心寒的,但还是回复他了:等我下班再说。

下班后,我回到家,他说要来我家找我。他家距离我家不到200米,步行不用五分钟就可以到,但当时我不太愿意见他。

学生时期,他是学霸,无论做什么都很厉害,我很崇拜他,但现在他沦落到这步田地,我害怕见过他以后,他以前的好形象会在我心里轰然崩塌,所以我没有见他,但是我主动给他打了微信语音通话,聊了一下他具体的负债情况。

这不聊还不知道,一聊把我吓一跳。

自从他大学毕业后,家里人给他凑了首付30万,买了一套价值120万的房子,剩下的90万房贷要分30年还清,他如今做着月收入仅3000多的工作,其中2000要上缴给父母还房贷,500要交水电煤气费,每个月只剩几百块钱做伙食费。

但生活在现代社会,哪里都需要用到钱,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有点不满足生活质量,加上要谈女朋友、出门社交等方面都要用到钱,于是乎,他去申请信用卡。

一开始,由于房贷在身,此前就在那儿有工资卡的国家级银行在审批过程中考虑到他有限的月流水,从而导致他的信用卡申请没能通过。后来他去另外一家国家级银行申请信用卡,却被要求出示每月收入流水的证明,搞到最后也没能通过。

再后来,见国家级银行的信用卡审批条件如此严苛,他便去非国家级的地方商业银行申请,不需要收入证明,然而却需要提供资产证明。

思来想去,他把房产作为信用资产抵押了出去,换得一份资产证明,这才通过了信用卡的申请,先是批下来3000的额度,用了一个多月后,额度直接飚到了25000。

从此,他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譬如以前我和他一起出去买件衣服,他都会货比三家,对比好几个小时,最后挑了一件质量最不好却最便宜的,一穿就是好几年;现在买一件1000多块钱的名牌衣服,直接手起“钱”落,眼睛都不带眨的,果断干脆,而且一买还买好几件,一周轮着穿都不带重样的。

三个月后,他的信用卡额度上升到100000,期间谈了个女朋友,还贷款买了一辆SUV,动不动就去旅游,还经常吃一餐500多块钱的全海鲜宴,吃到痛风入院,出来后继续吃烧烤,一餐100多块钱是常事。

不到一年,他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然而随之而来的是逐渐高企的负债。

他跟我说,其实早在单张信用卡额度刷完了的时候,他就有危机感了,但终是抵不过人骨子里的那种贪婪本性,由俭入奢很容易,由奢入俭却很难哪!

于是,在第一张信用卡刷完了额度之后,他立马申请了第二张信用卡,不久后又申请了第三张……两年的时间,申请了不下十张信用卡,批下来六张,总额度达到了20多万,有三张信用卡的额度不到一年就全花光了。

直到那会儿,他才真正的慌了。

凭自己每个月3000多的工资,还房贷就已经很吃力了,现在还欠了信用卡和车贷,另外三张信用卡只好作为额度套现,可还是不够,每个月的缺口在3000元以上,光是利息每个月就要500元左右,见实在是不得已,他便踏上了以贷养贷、以贷还债的道路。

刚开始的时候还好,每个月勉强能应付,维持了半年左右,其中一张信用卡的额度居然毫无征兆地被冻结了。

他打电话给银行的客服咨询原因,客服说那段时间银行统一复审了信贷客户的资产负债情况,考虑到他那会儿的负债情况不太良好,综合评估风险后决定冻结他的信用卡,等到下一次审核权限开放后,可以再申请恢复额度。

这一下子把他养贷的资金链给彻底打断了,好几张信用卡瞬间还不上不说,而且还面临生活质量极具下降的恶劣局面,彼时他已经跟女友同居了一段时间,除了房贷、车贷,生活上的开销必定也免不了,如果还不上、逾期了的话,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另外,他发现即使养贷的资金链没断,每个月的利息也在逐渐增加,从一开始的几百块,上升到快1000块的程度,这时他才意识到复利的威力竟如此之大。

然而已经来不及了,面对即将到期的信用卡,他选择申请小额贷款,以此想要先解燃眉之急,然后再去想如何还清。

申请小额贷款的过程并不顺利,因为此前他已经有很多的负债了,所以很多处在正常贷款利率区间内的金融平台对于他的综合评估都没能通过。

他迫不得已,只好去高利贷平台,先是借了10000缓过头三个月,紧接着借了50000,再然后又借了50000,也只缓了一年多,直到又一张信用卡被冻结了,他才意识到自己的征信已经彻底花了。

当天他来找我借钱的那个关口,六张信用卡已经被冻结了四张,小额贷款平台的额度直接减半,他尝试过很多线上的办法,但几乎都于事无补,于是只好找身边人借,一圈下来也只借了10000多,还差2000,如此一来,便找到我这里了。

看在朋友一场,而且还是从小玩到大的发小,见他这般落魄潦倒,我犹豫了很久,因为2000块对我来说不是一笔小数目,但还是咬着牙借给了他,而且我是抱着拿不回来的心态借给他的,顺便还把他劈头盖脸地骂了一顿,只有真心把他当兄弟的才会如此在乎他,听到他这般不争气才会愤怒,替他感到难过,要是陌生人的话,连正眼都不会瞧他一下。

他说他已经吸取教训了,而且经过这次事情后,他彻底意识到一味追求逾越自己实力范畴的物质生活是不合理的,脚踏实地、活得开心快乐才是最重要的,而这些并不是靠透支未来的可能性以换取的对当下物质生活的享受就能实现的。

他说他现在对未来唯一的期盼就是尽早还完所有的贷款,包括房贷和车贷。

我也跟他感慨如今的年轻人实在是太难了,尤其是刚出社会不久的年轻人,从小受到消费主义观念的影响,负债是常态,而当把债还完之后,转眼也就到而立之年了,所谓“一步踏错,十年光阴不复返”,想到这里,实在是很难不令人唏嘘哪。

如今我发小告诉了家里人,各路亲戚把他狠狠地批了一顿,然后也只能凑出10万替他还了一部分。他把车卖了,凑够了20万,也只能还一半,剩下的贷款还得继续养着。他的恋爱也告吹了,他前女友同样欠了好几万。

不得不说,现在的年轻人几乎没有人是不负债的,此与消费主义观念的关系不大,主要原因是现代社会的生存压力太大了,以前啃树皮都能活下去,而现在一天五块钱吃包方便面都会饿死,说到底,这跟“个人的生存边际成本随工业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提高”有关。

通过以上我发小的真实事例,以此得出的结论是利用信用卡维持生活的人,最终的结局要么是以贷养贷、以贷还债,要么就是资不抵债,无奈逾期,每天被催收。

面对我发小这“血淋淋”的教训,笔者在此想给那些靠信用卡来维持生活质量的人提几个建议:

1、千万不要以贷养贷,这样做只会让债务像滚雪球那样越滚越大,达到个人终其一生也无法偿还的地步。2、以贷还债的风险很大,体现在高额的利息费用上:目前国内正常的最高贷款年化利率在24%,超出24%则属于高利贷的范畴,然而即便利息在每天的万分之五,一年下来借一万元也要足足1825元。3、如何合理使用信用卡:在自身经济条件允许且收入来源稳定的情况下,信用卡的额度支出不得超过稳定薪资收入的50%,以此“养”卡是有好处的,一来增强银行对个人的信用,二来可以适度改善生活质量,然而一旦额度支出超过了薪资收入的50%,则必须暂停使用信用卡。4、并不是所有人的结局都如我这位朋友那样,那是因为他们在有存款或有稳定收入的情况下“养”卡,最重要的是,他们懂得精打细算、量力而行,几乎不会超支以消费他们在普通薪资的水平下消费不起的商品。写在最后

无论如何,身处当今社会,警惕“贷”这个字,是对自己的信用以及未来最好的投资。

千万不要以贷养贷,这样做只会让债务像滚雪球那样越滚越大,达到个人终其一生也无法偿还的地步。

在自身经济条件允许且收入来源稳定的情况下,信用卡的额度支出不得超过稳定薪资收入的50%,以此“养”卡是有好处的,一来增强银行对个人的信用,二来可以适度改善生活质量,然而一旦额度支出超过了薪资收入的50%,则必须暂停使用信用卡。

要在有存款或有稳定收入的情况下“养”卡,懂得精打细算、量力而行,不要超支以消费我们在普通薪资的水平下消费不起的商品。


我是@邹狂鬼,独立学者、自由撰稿人。

看完回答的你若有其他更好的见解,欢迎到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讨论。

靠信用卡维持生活的人,最终会如何?

身边有靠信用卡“发家”的例子,也有因信用卡“破产”的例子,可谓是冰火两重天。

正如信用卡本身,只是一个金融工具,并没有好坏一说。

信用卡运用得当,不仅带来方便实惠,还能有其他功用,甚至有人因此财富自由。

但更多的情况是,落入信用卡陷阱,导致负债累累,最终陷入还不清债务的轮回。

我们习惯把靠信用卡发家的,叫做卡王,而把那些受信用卡所困的,叫做卡奴。

今天就说说身边的卡王和卡奴。

说说身边的卡王吧,现如今,他应该身价数千万了。

他最早就是从事信用卡工作的,所以对信用卡是了如指掌。

最早一批招行信用卡中心的,那时候还是2010年左右,后来跳槽去了广发银行的信用卡中心。

大专学历,毕业后来上海推销信用卡,最早是做电销,后来做的是外部渠道。

说白了,就是给别人办信用卡的。

我一个朋友有十几张信用卡在反复套现,就是这个兄弟教的。

这个兄弟最多的时候代理了超过10家银行的信用卡,自己手上信用卡20多张,套现额度在60-70万。

那时候才2012年左右,套现60-70万,已经不是个小数目了。

而他一家后来都被他弄到上海来做信用卡业务了,听他说自己一个月可以办理4000张信用卡,光办卡的业务提成就超过10万了。

可以说,信用卡业务是他的第一桶金。

问他怎么办理那么多,客户哪儿来的,他说保险公司和房产中介,这些流动性大的地方,信用卡需求很大。

初来乍到的人,信用卡成了刚需,所以推销信用卡难度还是比较小的。

那时候,不流行支付宝、微信支付,都是刷银行卡,信用卡。

因为自己也做信用卡套现,他明白这个行业的痛点,就是信用卡相互周转的时候,需要有套现渠道。

于是,他开始做pos机业务,就是帮别人套现刷卡的业务,并且津津乐道的去分享如何做信用卡管理。

所谓的信用卡管理,就是怎么样把自己三五张信用卡的时间周期管理好,确保信用卡准时还款,然后再次套现,不出现逾期。

那是一个红利期,并不像现在,你用信用卡,反复套现会被监管,还款后瞬间给你降低额度。

当时也有大数据,但银行并不在意,即便知道你是在套现,拆东补西,也并不会给你降低额度,甚至还会给提额。

当然,一般你有生活需要,或多或少也会存在一些真实的消费。

当时,我觉得他自己并不算是那种靠信用卡套现来赚钱的卡王,但后来发现,他还真是。

尽管当时已经年入百万,但他基本上把所有的钱都转移给了自己的哥哥,自己靠信用卡维持生活。

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一方面是业务需要,有说服力,另一方面是负债循环比较多,最多的时候有百来万,不知道会不会有风险,所以把钱先转移掉,只留下一笔钱周转信用卡。

可能因为长期高额套现的缘故吧,后来他买房的时候,问了几家都说贷款不好办,最终用的是全款。

再到后来,银行渐渐开始收缩恶意套现信用卡的业务,他也就慢慢开始转型,去开公司做小额贷款了,信用卡业务也就他几个亲戚还在做。

当然,他依旧是那个卡王,所有的交易依然关联着信用卡,好几张二十万以上额度的信用卡。

该套现还是套现,并且一如既往地做着良好的现金管理。

像我这种从来不用信用卡的人,他依旧会苦口婆心地劝说,信用卡有多么多么好,能用信用卡借的钱,为什么不去借,还免息,借别人的钱来花,才是聪明的举动。

他还会津津乐道自己坐飞机都是信用卡积分换的里程,家里的东西很多都是信用卡积分换的,特别合适。

只可惜大家的理念不同,我认可良性负债,但不想去做主动负债,尤其是信用套现来的负债。

这几年,他在上海买了一套房,又用他哥哥的名义,代持了一套房,资产肯定是上千万了。

前两年结婚了,日子过得特别舒坦,也很滋润,是个非常成功的“卡王”。

可能因为自己是干信用卡出生的,对于信用卡的玩法了如指掌。

说白了,知道怎么样去使用工具,而不是被工具所累,借着信用卡的红利,赚到了钱。

而那些被他推销办理信用卡的人,很多人的日子可就不那么好过了。

就拿我那个在他那边办卡的朋友来说吧,日子过得就非常的艰难。

当时十几张信用卡套现额度就超过了30万,后来因为交易行为异常,几张卡降额,只能借钱先去填窟窿。

所谓的降额,就是当你把钱还进信用卡后,银行立即给你降低额度,从5万,降低到5000,甚至只有3000。

原因是银行通过网络大数据,发现你同时欠着多家银行的信用卡,且数目较大,有潜在风险,触发了银行的风控系统。

部分的银行就会不动声色地等你还钱之后,立马给你降额,确保自己不出现坏账。

当然,也不是每家银行都会这么干,因为不同银行的风控体系会有一些差异。

一张卡从5万降低到5000,代表实际偿还了4.5万,没有办法再通过刷卡套现,等于是强行还钱补了一个窟窿,那对现金流肯定有影响。

为了保证其他信用卡不出现逾期,就只能想办法去借钱周转。

对于月收入仅有1万左右的他,几个月里少了十几万现金流,是熬不住的,于是还去借了网贷来还钱。

初次借网贷,可能是信用还不错,是万3的日利息,比起信用卡分期要好一些。

之后网贷的利息就飙升到了万5%,甚至年息到了30%,他就放弃网贷,开始做信用卡分期了。

瞒着家里,不想让老婆知道自己有几十万的窟窿,于是日子就开始越来越难熬了。

他这个人还要面子,也不常和周围人说,从不问朋友借钱,所以我们也不清楚他到底日子有多难。

有一次他可能是实在周转不过来了,开口问我借了5000块周转一星期。

我都很诧异,什么情况了,会借5000块钱,因为这么点小钱根本不用去借,肯定是有什么事情。

我和他说吃个饭当面聊,他当天就火急火燎地来了。

后来看到他手机里的账单,还有每个月的还款计划,还是为之一怔。

一共是46万的各种贷款,一个月光利息就要6000多,还不算要还的本金。

但当我说不差钱,要借给他5万的时候,他却说只要5000块,坚持到发工资,说是有项目的钱进来,资金就能接上了。

拗不过他,最终给了他5000,而他也准时准点地还上了。

问过他接下来怎么办,他说争取尽早把钱还上,否则每个月都给银行打工了。

问他有没有考虑过问家里要一笔钱先还上,毕竟这么高昂的利息,为什么要给银行赚呢。

他告诉我说家里也没什么钱,父母的钱是养老钱,也不能去花,孩子的钱是教育钱,不能动,只能自己省吃俭用,并且想办法多赚钱来补窟窿了。

更重要的是,都已经这么多负债了,他依旧瞒着自己的老婆,很难想象压力有多大。

可能这就是一个男人的责任吧,年收入不到20万,债务40多万,信用债务并不像是房贷这类资产债务,都是白花花的现金流。

他和我说,有很多卡奴和他一样,过着这种煎熬的生活。

他们还有群,因为需要刷卡套现,而很多渠道套现都被封了,要经常换。

当问到最初套现出来的钱去哪里了,他告诉我,一部分用来“挥霍”了,另一部分投资失败了。

所谓的挥霍, 是他谎称自己赚钱,给太太买了一些奢侈品,花了十几万。

所谓的投资失败,是他竟然拿套现的钱,去投资P2P,15万打了水漂,另外还有自己的积蓄15万,一共30万。

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投资爆雷,才是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不过他是一个勤勤恳恳的正经人,工作也特别的努力,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能还清债务的,毕竟40多万数目还不算太大。

只不过这些年给银行白白打工了,给信用卡买了单。

信用卡的本质,是通过个人的授信额度,提前支取信用贷款。

简单地说,每个人的信用都价值一笔钱,这笔钱就是银行根据你的信用资质,可以给你的额度。

一个月免息(最长50天),信用卡积分,这些都是银行的诱饵。

分期、逾期的利息,滞纳金等,才是银行想要赚的钱。

当然,银行也预估了会有人最终还不上钱,所以为了保证坏账影响比例小,银行给到的分期利息,是非常高的。

比起民间借贷的乱象,信用卡市场在监管下,真的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尽管银行偶尔也会“忘记”提醒你还款,偶尔会给你打电话说你还有一笔信用贷款可以借,还会打电话让你办理信用卡分期,但本质上,还是合理合法合规的。

所以,持有信用卡的人,就只能自己好自为之,而不能指望银行每天催着你来还款。

因为,一旦逾期,你面临的可能是滞纳金,而银行可能就笑开了花。

对于信用卡的持有人,以下七点要特别注意。

1、信用卡外借

信用卡外借,这个结果其实是可以预料的。

朋友出现资金问题,借钱是一回事,借信用卡又是一回事。

信用卡外借,即便对方没有乱刷,但如果没能准时还款,在征信上带来污点,也是特别特别麻烦的。

信用卡外借这种事,应该坚决杜绝,切莫因为一点好心,犯了错误。

毕竟征信出问题的,是持卡人,而非借卡人。

如果遭遇信用卡丢失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冻结,然后挂失,要求银行重新办理。

2、持卡数量过多,管理疏忽

不管你是卡奴还是卡王,都不建议办理太多的信用卡。

或者办理很多信用卡,真正使用,1-2张即可,只要额度足够。

信用卡可以设置还款日期,如果日期一样,那还比较方便管理。

但有些人为了套现方便,往往会把还款日做间隔,结果很容易导致管理疏忽。

一旦还不上,后面一大堆的问题就来了。

再说了,信用卡要的是额度高,并不是卡多,小额度的就注销掉吧。

3、最低还款

信用卡还款,分为全额和分期和最低,三者还都不一样。

最低还款是会产生利息的,而且是按日计算的。

千万不要因为看到有最低还款,就觉得还款压力小,欠的钱早晚是得还的,最低还款只是在支付高昂的利息后,做了延期而已。

消费的时候,尽量量力而行,减少分期,也减少最低还款。

4、过度透支

过度透支,是卡奴的最大特征。

借钱是要还的,更何况是问银行去借。

没人愿意因为区区几万块钱,上了征信黑名单,成为老赖吧。

但如果信用卡越来越多,过度透支的形势下,就会形成补不上的窟窿,最终沉沦。

可以说,适度适用信用卡,完全没有问题,过度透支才是隐患。

5、恶意套现

恶意套现,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其实,信用卡套现,就是一个问题,不存在善意、恶意一说。

这里要强调一下,套现和信用卡取现是两回事,取现是正规的途径,套现是打擦边球,严格意义上是违法的。

持卡人被判定套现,首先额度是会降低的,有的信用卡就被封了,甚至可能会被拉入征信黑名单,影响以后的经济生活。

所以,别轻易去相信什么信用卡套现,都存在隐患。

6、把信用卡当储蓄卡

还有一些人喜欢把信用卡当储蓄卡,甚至还往里面存钱。

这里要普及一下,往信用卡里存钱,是没有利息的。

信用卡取现是有手续费的,所以一下子存太多,非常的不划算。

信用卡和储蓄卡完全是两回事,信用卡里千万别去存钱,存进去容易取出来难。

7、把信用卡和身份证放在一起

最后一点,一定要特别注意,就是尽量不要把信用卡和身份证放在一起。

还有就是信用卡背面,不要写自己的名字,更不要用自己的生日当密码。

冒刷信用卡是需要签字的,非本人签字,挂失后,还可以向银行或者商家追偿,一旦签字正确,甚至笔迹相似,那就是一笔糊涂账了。

信用卡是一种金融工具,是冰冷无情的,使用者才是关键,才是主宰者。

如果你没有当卡王的能力,像我这种,就不要去使用信用卡,也挺好的。

由俭入奢易,想成为卡奴,那是分分钟的事情,只要大手一挥,潇洒一刷,一切就都结束了。

然后,就是漫长又痛苦的还债生活,还有那万五一天的利息循环。

就好像大部分人炒股会输钱一样,大部分人成为卡奴的概率,远高于成为卡王,因为信用卡的背后,是人性的奢侈和人性的自制力。

踏踏实实赚钱,比动小脑筋指望信用卡套现赚钱来得强多了,不要去拿少数成功案例当教材,多看看那些因为信用卡,越来越穷,甚至走投无路的人。

时刻提醒自己,理性消费,合理使用信用卡。

靠信用卡维持生活的人,最终会如何?

8张信用卡,看到每月发过来的账单,头疼即心痛,手续费都是接近两千。对于现在没有收入,大宝还在抗癌治疗中的我,该怎么办啊?

我当了四年的卡奴,平时生活都是靠信用卡维持。这几年也都是拆东墙补西墙的,手续费一个月可以赶得上小县城一般人的工资了。

这是我的亲身经历,希望大家引以为戒,吸取教训!

第一次的刷卡,让你产生了依赖

2017年,老公做生意被骗十几万,当时用按揭房贷的款到期了,没有偿还能力。这个社会很现实,我也不想到处求人欠人情,所以思来想去,就只有用信用卡。当时我信用卡额度还可以,最高有11万,最低的也有两万多。

第一次刷卡,是用的朋友的pos机,是0.6%的手续费,就是一万块钱60元,我几张一共刷了15万。

卡里一下到了十几万,看着银行卡的余额,让我血液沸腾。那时候就想,如果能够多办一点信用卡,那不是就会有很多钱可以支配吗?从现在实际情况看来,这样的想法是太危险了。

当时老公也想好要出去打工还账,我呢上班一个月只有两千多的工资。为了能够补上那十几万的窟窿,我在朋友那里拿了一个pos机,表开始了以卡养卡的生涯。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继续办理新卡填窟窿

本来我和老公打工一个月也有一万多收入,计划在两年之内把债务还清的。这个时候发现怀孕了,因为之前有流产,所以这次很小心,也怕再次出现意外,所以我辞职在家养胎。

而在这个时候,公公却查出了肺癌。他们拿了全部积蓄4万块钱,可这些远远不够,怎么办?怎么办啊?

考虑了很久,只有再办新的信用卡来度过这个难关。于是前前后后又办理了好几张,把所有额度十多万刷出来交了医药费,这个难关也暂时度过了。可是老公的工资除了家里的日常开支和信用卡手续费,还进去的钱少之又少。

以为日子就在慢慢还账中一点一点好起来的时候,13岁的大儿子又检查出了癌症,对癌症,一个让我几度崩溃的汉字。没办法,身无分文的我们,又再次办理信用卡,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

慢慢的,感觉周转越来越困难,手续费也要两多千块一个月。

从每月按时还款,到账单分期,压力越来越大

在最开始的时候,我都按时还款,每次都会有好几百的手续费。

后来发现随着刷卡次数多了,这个费用还是很高。三十多万的债务,一个月两千多手续费,平时生活难的时候,就也刷卡消费,慢慢的按时还款很吃力了,就把账单进行了分期,虽然手续费会高很多,但确实没有办法。

从第一次刷卡到现在,我一直没有统计过其中的利息,但是我心里估计了一下,刷卡费用加上分期的费用,也应该差不多十来万了吧。

现在老公一个月给我们三千作为生活费房贷,剩下的还账,而我带着大儿子治病,也还在继续刷信用卡,没办法,我们的生活就是活着。

最后我想说,虽然我刷信用卡有很多无奈,但是,靠信用卡维持生活,并不是长久之计,它会让你的路,越走越窄。

那些靠信用卡超前消费的友友们,奉劝你,合理刷卡,理性消费。

现在我只希望孩子能够战胜病魔,度过难关!

加油儿子,加油鑫鑫!加油负债的友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