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人说华为麒麟芯片是国产的,其实图纸构架全是从外国买来的,华为只负责优化,你们怎么看?
在这里先有些遗憾的告诉大家:严格来讲,华为的麒麟芯片确实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国产自研。
但是!事实也绝不像有些人口中所说“仅仅照搬过来,就是个组装货”,这样的说法是赤裸裸的污蔑!
下面我们具体看一下,为什么说麒麟海思不是华为自研的芯片?
争论的第一点——ARM架构和低端的电路板不同,当下智能机所使用的芯片都是高端芯片,从提出设计,实现架构,再到具体制作,最后围绕其搭建生态链,所有的流程都是非常复杂的,进行每一环节的每一步都要涉及到无数的技术专利,商业问题。
麒麟系列也绕不过这个坎,使用了ARM架构。但是请注意:
华为购买的ARM的公版架构!公版只有最基础的一些功能,基于公版开发的芯片,在性能上和麒麟芯片相差甚远!
华为在公版基础上优化改进,加入自研的技术,如基带,达芬奇NPU等,最终的产品才是我们看到的麒麟系列!
可能有人会问,那其他公司也这样吗?
当然是!
不光是华为,其他通信领域的巨头,如高通、三星和苹果的处理器都是采用ARM的架构,而这些组成部分之中,同样存在有些是自研,有些是外购的。
争论的第二点:台积电加工麒麟芯片的制作大都依靠台积电代工,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这能成为黑点吗?世界上能独立生产光刻机的国家屈指可数,有人说美国,我可以很负责任说,美国人也不行,离开了德国荷兰人的光刻机他的芯片也照样得完蛋!
全球能够生产光刻机的国家只有三个:德国,荷兰,日本,都把相关技术看的比自己命根子还重要!
所以不代工怎么办?敲敲键盘芯片就能凭空生产出来了吗?
说海思麒麟是华为自研,正如中国发明了火药,纸,其他国家用火药衍生了枪、炮等产品,难道说枪、炮、就不算自主研发,硬要说是抄的中国的产权?
处理器行业也是如此,采用成熟的方案和产品,再结合自己的要求,把各个细节都设计得合理、优良,用各种元器件完美组合起来,控制好芯片的发热、性能等各个方面,再深度定制成自己的芯片,从头到尾都需要极高的技术要求,不是组装起来这么简单。
对于评论里某些啥都不懂还指点江山激昂文字的,我真是呵呵了。
同样的arm架构,同样的流程,凭什么国外的企业就是自主研发,而自己国家辛辛苦苦做出来的东西就要被嘲讽,被抹黑?
跪的太久站不起来了,还是不阴阳怪气一下彰显不出来自己的水平?
同样的,世界上能做到华为这种水平的公司也寥寥无几,翻来覆去就拿高通,苹果说事,对,华为确实和这些公司有差距,差距还不小,但问题是华为才起来多久啊,三星苹果高通在行业内又发展的多久?时间造成的差距被吃了么?
语气有点重,如有得罪还请见谅。
结尾一句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希望大家都能做个智者。
一些人说华为麒麟芯片是国产的,其实图纸构架全是从外国买来的,华为只负责优化,你们怎么看?
可以肯定的是,像芯片的图纸架构这么重要的东西,是国外企业研发多年的心血结晶,绝不是通过金钱就可以买得到的,因此华为不可能从国外买来图纸架构;更何况如果当年的华为就有能力能过优化国外芯片的图纸架构,何不自己直接设计呢?买图纸架构优化岂不是多此一举?
实际上,华为的芯片研发之路走得异常艰辛。一开始华为也没有独立设计芯片的能力,不过英特尔当时已经对外公布了一些公共的芯片架构供全球的开发者参考使用,这使得华为不需要从头再来。而华为的芯片研发就从芯片的公用架构开始。
2009年,华为芯片的开局之年2006年前后,中国的山寨机大行其道,联发科靠中国大陆的山寨机赚的是盆满钵满;此时的任正非意识到华为要想彻底击败竞争对手(主要是山寨机)就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芯片。于是,任正非紧急叫上何庭波等主要相关人员开始研究芯片公用架构,任正非的要求非常明确,即使华为必须要拥有自己的处理器。
黄天不负有心人,2009年,海思推出了第一款手机应用处理器(AP,Application Processor),命名为K3V1。
华为芯片研发之路艰辛无比K3是登山界对喀喇昆仑山布洛阿特峰(Broad Peak)的别称,海拔8051米,是世界第十二高峰。K3与他的兄弟峰K2(乔戈里峰,世界第二高峰)一样,是世界上公认的攀登死亡率最高的山峰之一。作为手机应用处理器的攀登者,K3V1也没有幸免,刚一问世,就阵亡了。K3V1采用的是110nm工艺,而当时主流芯片已经采用65nm甚至45nm,足足一代多的性能落差。
华为第一款芯片不能够说成功,但能够流片成功对于初次尝试自研芯片的企业来说已经难能可贵。其实当时华为的数据卡业务非常火爆,但很快老对手中兴也推出了类似产品,而且这时华为突然发现基带处理器经常断货,而中兴则完全不受影响。经过核查华为发现原来高通在供货时一直把中兴的优先级放在华为的前面,这才让华为明白,要想不受制于人,只有自己研发基带处理器。
后来,华为经过两年多不停歇的攻关和研发,2010年初,华为推出了业界首款支持TD-LTE的基带处理器,并能同时支持LTE FDD和TD-LTE双模工作。这款基带处理器的名称就叫做巴龙700,这次,需求逼着华为芯片走,终于征服了这座高峰。它打破了高通在基带处理器领域的垄断,为华为在手机领域的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令人遗憾的是,巴龙芯片的主要人物在2014年7月26日凌晨,王劲加班回家后感到胸闷难受,随即陷入昏迷。这位“从不发脾气”的华为猛将,再没有醒来,享年42岁。
2004年,麒麟出世了有了处理器和基带芯片的独立研发能力,华为开始着手将二者集成到一个芯片上;经过多年的努力,华为终于在2014年6月成功将二者构成片上系统(soc)并率先应用在荣耀6手机上。翻山越岭以后的华为,把这款芯片命名为麒麟920。
由此我们知道,华为芯片的成功研发真的不容易;芯片之余国家是利器,之于企业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核心竞争力。仅从这一点,华为就是一家值得大家尊敬的公司!
赠人点赞,手留余香。我是小强Talk,欢迎大家关注我,和我一起共同成长进步!
一些人说华为麒麟芯片是国产的,其实图纸构架全是从外国买来的,华为只负责优化,你们怎么看?
华为确实买了ARM的公版架构
华为买了ARM的公版架构早就不是秘密,但问题是全世界所有的移动芯片设计都是购买ARM的公版架构使用或修改而来的。即便是高通、三星也不例外,无非是大家修改的程度不同。苹果一直以移动芯片领先业界而闻名,虽然用的不再是ARM的公版架构,但指令集依然是ARM。
所以华为为什么不能用呢?既然是全球最发达的芯片架构,买就能用,为什么不呢?
封锁确实对华为有影响任何一家公司在ARM处购买的都是版权和使用权,今天美国对华为进行封锁的时候,ARM也有过响应,当时华为给出的信息是华为已经获得了ARMv8的永久授权,也就是当下芯片不受影响,一般在一两年内也不会受到影响,但ARM的架构和指令集也是会升级的,华为无法获取到新的授权,而这也确实正中命门。
华为目前还没有能力绕过ARM华为使用ARM很正常,但绕过ARM目前还做不到,芯片架构这个东西,如果要独立设计使用难度远大于研发芯片本身。华为原本既没有必要也没有意愿去设计芯片架构,随着美国在对华为封锁上的松口,ARM的授权在短期内也不成问题了。但从长期来看,如果ARM真的封锁华为,华为在移动设备领域是真的无计可施。
与爱国无关,我们必须正视差距在芯片设计和制造领域,我们与高通、苹果、三星的差距远远不止看到的这么点,起步晚、整体环境不佳、和之前习惯的买来用已经成了惯性。想要突破绝非一朝一夕的事,很多人看到新闻盲目的喷人是无法弥补这种差距存在的。
就目前而言,说华为是在魔改公版架构这句话本身应该来说是没有问题的,但我们希望的是随着我国人才一代代的涌现,国力一步步的富强,最终彻底摆脱西方国家在科技领域对我们的压制和限制。
一些人说华为麒麟芯片是国产的,其实图纸构架全是从外国买来的,华为只负责优化,你们怎么看?
提这个问题的人真的是无知到了极点了,我是真心不想回答这类问题的。
但是任由这类问题满天飞带节奏,又是在是看不下去。
目前消费类CPU分为两大阵营:PC/Server端,和移动终端。前者基本上是X86架构,为英特尔垄断;后者则基本上是RISC架构,为ARM垄断,包含你们心中神一样存在的苹果A13、A14也是采用了ARMv7-A架构和指令集,更包含了高通855/865、三星Exynos980/990。
这并不难理解,移动终端性能与能耗需求平衡的特性,使得RISC架构涅槃重生,也使得坚持研究RISC架构的先驱ARM获得了巨大的先发优势。随着移动终端的发展,ARM基本奠定了行业领袖的地位,也就拥有了行业标准的话语权,标准一旦制订,行业后来者就必定只能在规则之下,除非你能完全拥有颠覆行业的优势,或者能另辟蹊径创造一个新兴行业。规则一旦改变,整个行业、生态链全部要为了你而改变,没有人有这么强大的话语权。显然,即便苹果也不存在这样的能力。而ARM在研究RISC架构之时,我们中国还在为温饱而挣扎,根本就遑论前沿消费电子技术的研发和话语权。
这也是为什么华为、高通、苹果、三星,都是采用ARM架构开发移动端CPU的原因。
回到华为的麒麟CPU,虽然它用的是ARM Cortex A76内核,但它是一颗功能完整的Soc芯片,集成了自主研发的NPU、Modem、5G基带和Mali GPU。A76只是运算单元,在ARM架构内自主再开发运算架构,并非是一个具备性价比的方案,所以华为买断了A76授权架构,在此基础上集成开发了Soc架构,但这绝非是依图纸架构制作那么简单,否则就不会有澎湃S2难产的问题了。
你会说苹果、高通、三星也只是买来的CPU图纸架构,只是负责优化的吗?
一些人说华为麒麟芯片是国产的,其实图纸构架全是从外国买来的,华为只负责优化,你们怎么看?
现在华为因为受到超级大国的打压成为了大众的热点,现在民众关心华为的一举一动,华为公司发布了一个公告说要招收一批20-30个天才少年,明年还要从世界范围内召集200到300名天才少年,这些天才少年就是为了盘活我们的队伍,公司在未来会有更加强大的生命力爆发出来。以前这种消息基本上只有业内人士才知道或者了解,现在华为发布一个公告很快就被媒体争先报道对于华为来讲不知道算是好事还是坏事。
华为在芯片领域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芯片的架构主要基于arm8,华为现在拿到了arm8的永久授权,初始的图纸就是从arm公司拿到的,华为在基础图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优化,开始阶段是优化和修改,在熟悉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开始了创新性的研发,所以单纯只认为华为公司就是负责优化有点太小瞧华为公司了,华为整体的规模以及达到18万员工,只是研发人员就有8万左右,在这种强大的技术实力基础上开发芯片肯定不单单的优化这么简单的事情。
华为在芯片设计上已经进入食物链的顶端,现在手机芯片,5G芯片以及大型服务器芯片都属于自主研发技术了,任正非老爷子谈话中就可以看出华为公司已经不仅仅是满足于做一个产品或者突破一项技术这么简单的事情了,已经在对人类文明做多少贡献上去了,华为主要在技术应用上做的比较出色,真正的技术积淀还在先前很多科学家做出来的,一家精神层面上升到这种层次的公司对于芯片只是负责优化肯定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
现在真正意义上的电信巨头,也就剩下三家华为,爱立信,诺基亚另外两家和华为公司差距已经非常巨大,华为在5G领域已经提交了5万多个专利,而且能够提供全套的5G解决方案,如果不是超级大国的封锁,找这种趋势发展下去华为引领5G市场已经是时间上的问题了,到目前为主华为已经签署了50个订单,全球三分之二的5G基站是通过华为来提供,大约15万个基站,市场最能体现技术实力,只能讲现在的华为公司已经不是当年的小公司了。
华为最近发布的麒麟芯片已经集成了ai芯片单元,如果只靠单纯的优化已经肯定不能满足需求,而且华为在arm8基础上做了大量的优化和改进,可以讲华为公司在反向着推动着芯片技术向前走,现在国内很多人还是不愿意承认中国综合实力的提升,特别是以华为为带头的科技公司,虽然在很多核心技术领域还有很多的差距,但中国的和平崛起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而我辈有幸能看见祖国的崛起也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希望能帮打你。
一些人说华为麒麟芯片是国产的,其实图纸构架全是从外国买来的,华为只负责优化,你们怎么看?
有些人偏激的认为:“难道买华为就是爱国吗?”他的意思是国人都被舆论给绑架了。其实恰恰相反,是他们自己想绑架民意。
用不用华为产品都是个人自己的选择,但是在美国开动国家机器打压华为的时候,作为中国人力挺华为本身就是爱国,这跟用不用华为手机本身就是两个问题。我不知道一些人故意混淆慨念到底是出于什么心态?又想达到什么目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