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全力发展5G,之前的4G手机怎么处理?能升级吗?

现在全力发展5G,应该是政府在全力推动5G基础设施的建设。

因为5G网络是未来的物联网、人工智能时代的基础工程,所以要先有覆盖广泛的5G网络才能促进5G手机的更快普及以及5G应用的发展。

否则,连5G信号都是这里没有、那里不稳定,5G产业是不可能快速发展的。

4G手机不需要处理,可以继续正常使用

大家可以想一下,4G发展这么多年了,3G、2G不都还在用的好好的吗?所以,5G网络的发展并不意味着4G网络马上就不服务了。

现在5G网络还刚开始建设,整个5G网络建设周期可能要长达5-10年时间,这期间很多地方都还要指望4G、3G、2G网络提供服务呢。

尽管政府已经开始推动2G、3G网络退出服务,但是这个过程也还需要较长时间。而4G网络则根本无须担心退出的问题,甚至NSA(非独立组网)组网方式的5G网络本就必须要和4G网络同时运行才可以。

所以手头的4G手机你就安心继续使用,而且现在甚至之后近两年买的4G手机,5-10年都不用担心网络问题。

4G手机不能升级到5G

4G技术、5G技术原理上是完全不同的,设备上也不同,特别是天线、基带芯片,4G终端设备无论如何是不可以升级到支持5G的。

因此要使用5G网络,只能购买使用5G手机,4G手机不可能升级到5G。

以上观点对您有参考价值,请点个赞支持下,谢谢!欢迎留言参与讨论,或关注我了解更多科技资讯。

现在全力发展5G,之前的4G手机怎么处理?能升级吗?

拿着4G的手机,用着5G的网络,是不是很爽?是不是很多人期盼?

如果我告诉你,4G手机用不了5G网络,会不会大失所望?

传统的手机升级换代除了网速更快,还有上下兼容的特性,但5G网络和4G不一样。

作为新一代的移动通信标准,5G具有几何级别的高速率,多连接、低延迟的优势,还是一个万物互联的集成系统,比4G网络要优势的多复杂的多。

5G手机核心芯片有一个接受5G信号的“5G基带”,而4G手机核心芯片根本接收不了5G基站的信号,目前也没有相应技术让4G手机添加5G基带,只能通过更换手机来体验5G网络,也就是说4G手机升级不了5G。

从实际应用来看,4G网络不会马上停网,只有5G普及了,才有4G停网的可能性。应用新一代,研发下一代,淘汰上一代,这是技术更新换代的市场基础,所以不用担心。

技术上,4G网络网速峰值是100MB/S,目前人均只有30MB/S左右的网速,还有70MB/S的网速可以挖掘,技术上远远没到淘汰的时候,还可以应用很长一段时间。

智能手机的使用寿命在两到三年,即便是刚买4G手机,应付个两三年,等5G完全成熟全面普及了,再购置5G手机也不迟。担心大可不必。

现在全力发展5G,之前的4G手机怎么处理?能升级吗?

手机更新很快,基本上两年一换,但现在硬件配置基本够用了,就耐用点,买手机可以选择以旧换新,或者去二手平台处理掉旧的手机。

现在全力发展5G,之前的4G手机怎么处理?能升级吗?

感谢您的阅读!

【现在全力发展5G网络,我们现在使用的4G手机以后该怎么处理】

现在的5G网络应该成为了目前大多数用户比较关注的问题,甚至我们在购买手机的时候都会想着是不是要购买5G手机。

但是,我们手中4G手机并没有出现故障,手机的流畅性也相对较强,甚至有些4G手机,它的价格高达上万,比如说苹果。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如何去解决?我们4G手机是不是将会被淘汰呢?

要了解使用5G网络我们需要达到的必要条件——

1.使用5G网络的必要条件之一,就必须要拥有5G基站。目前全国的5G基站全面普及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专家估计大概在6~7年的时间,但是在部分地区5G网络已经实现了相对大的普及。

因此5G基站的覆盖是目前5G网络必备的条件之一,如果我们所处的地区5G网络并没有覆盖,我们是不能够使用5G网络的。

2.使用5G网络的必要条件之二,我们必须要开通5G套餐。如果你的套餐还在使用4G网络,即使当地已经开通5G,你依然不能使用5G网络。

现在运营商是可以让你直接通过4G的SIM卡直接过渡到5G,你是不需要去更换手机卡,就能够使用5G网络。

3.使用5G网络的必要条件之3,就是你必须要拥有5G手机,你的手机必须要支持5G基站才能够使用5G。

这就告诉我们,手机特别是4G手机也是一定要更换成5G手手机才能够使用5G。否则是不能够使用5G网络的。

但是,我们这里要提到的是——

1.如果你想使用5G网络,那么你需要升级你的4G手机。

2.如果你想继续使用4G手机的话,你也不需要担心你的4G手机会被淘汰,因为通过向下兼容以及目前的4G基站不会被淘汰,你的手机依然会使用,甚至可以使用10来年的时间。只要你手机本身不会损坏。

3.虽然说5G网络目前被更多的消费者去关注,但是它的覆盖并没有达到真正的全国覆盖,因此我们现在的4G手机依然使用着4G网络,你也不需要担心4G手机不能够正常使用。

现在全力发展5G,之前的4G手机怎么处理?能升级吗?

手机本身就是快速消耗品,一部手机的使用寿命断则一两年,长则四五年,即使苹果这样的顶级手机,用了超过5年也该淘汰了。所以随着5G的全面普及,未来市面上大多数手机都是5G手机之后,4G手机也会被慢慢淘汰掉。就好比现在已经没有人在用单纯的3G和2G手机了。

不过现阶段5G尚处在普及阶段,5G网络的覆盖率远远不如4G网络。即使是超一线城市当中,也只有深圳在最近全部在市区完全覆盖了5G独立组网。在江浙沪这样相对比较发达的省份,大部分三四线城市和城镇乡村仍然在使用4G网络。

这是因为5G网络对基站的密度要求更高,通常是4G基站的3到6倍,所以5G的建设是一个投入大、周期长的工程,跨度可能会在5年以上。也就是说到2025年左右,5G网络才有可能和现在的4G网络一样普及。

因此至少在未来的5年之内,4G网络和5G网络是并存的,所以即使未来5年不更换5G手机,继续使用4G手机,也不用担心没有网络。事实上,大部分用户都会在未来两到三年内更换手机,而到那个时候,市场上绝大部分新手机就都是5G手机了。

那么更换5G手机之后,之前的4G手机怎么处理呢?其实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处理方法,大部分的旧手机基本上都是收起来压箱底了,或者当作备用手机来使用。少部分网友会选择将4G手机出二手卖掉。不过除了苹果、华为的高端机型之外,大部分普通4G手机基本上卖不出什么好价钱。毕竟现在手机的更新换代速度太快了,而且新机的价格也不贵。花几百块钱买一部二手4G手机,还不如加点儿钱买一部全新的5G手机。

那么4G手机可以通过硬件升级的方式升级为5G手机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5G手机需要特殊的5G基带和天线,这些都是4G手机所不具备的。而且智能手机的基带都是高度集成在手机的SoC芯片模组当中,一般的维修人员也没办法给4G手机加上5G基带。5G天线也需要经过重新的设计和布局,4G手机的天线是没办法满足5G基带需求的。

而且就算有“大牛”级的维修人员可以将4G手机升级到5G,所付出的成本也会远超过单独买一部5G手机,并不划算。

其实由于5G的建设周期较长,很多地方都还没有5G网络,再加上现在手机的应用软件和服务也都是针对4G网络而设计的,一般用户在短期内使用4G网络就足够了。所以即使大家刚刚买了新的4G手机也不用担心,等你这台手机的寿命到了,说不定5G网络还没有完全普及呢!

现在全力发展5G,之前的4G手机怎么处理?能升级吗?

4G手机不能升级5G,即使能升,手机厂商也不会让我们这么干的。如果大家都拿4G手机去升级的话,那它们还那么积极推出5G手机干啥,手机厂商就失去了一个大好赚钱的机会;再者,退一万步讲,即使升了,4G手机的硬件也难以为我们带来优秀的体验。

5G对于手机的意义

首先我们要明白,5G跟手机本质上是没有什么关系的,有没有5G对于我们手机能不能用并没有直接关系,只不过有了5G手机网速会更快,它不过是一项基础设施。就好比我们开车走高速和国道的区别,只是效率高低问题,但车子并不会因为没有好路可走就停摆。

在手机端,5G根本就没有多大用武之地。顶多就是拿来测测网速满足一下虚荣心,相信也没有谁会一直在户外开着5G网络下载东西,5G对于手机最大的变化就是网速更快。现实情况却是,目前我们根本不需要那么快的网速,正常情况下,4G是完全够用的。

相信现在使用5G手机的朋友已经不少,但真正用上5G套餐的却是少之又少,当然这也很正,5G套餐确实是太贵了,完全没必要换。更何况4G卡也可以使用5G服务。5G的潜力本就很大,不过对于手机的影响不太明显。

4G手机怎么处理

最近刚好看了一则5G的报道,大概说的是我们国家5G基站全球领先,覆盖率很高,当然这个我完全相信。但即使如此,我并没觉得我们现在的5G体验有多棒,好多时候都是断断续续的。那么试想一下,那些覆盖率低的国家体验得有多差。

5G是一个全球性的基础网络设施,既然其他国家现在严重跟不上,那老一代4G肯定不会那么快离场。并且国家大力推动5G的本质并不是要逼着大家换手机,只不过现在厂家基本不愿意再出4G机型。反正我是认为,等你手中4G机器用坏它应该都不会退出。

所以完全不用考虑4G机器怎么处理,直接窝在手里用烂了再说,个人觉得这个观点适合大部分用户。千万不要因为自己手里的手机不支持5G就感觉落伍了,过来人的身份告诉您们,我现在开着5G套餐却是把5G功能关着的,至少大多数时候是这样,悲剧的就是套餐还不能降。

5G是一盘大棋,不然M国不会对我们出手如此之重,手机也确实可能会是新的引爆点,只不过目前时机仍未成熟。作为普通用户,完全不必纠结,根据自己的情况更换新机即可。

~END

谢谢阅读,以上就是我的观点!赠人点赞,手留余香。欢迎大家关注我,我们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