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应儿子考上一中,买部小米手机,成绩下来了,手机该不该买?
为了鼓励孩子学习好,家长真是不惜一切手段啊!该说不该说的话都说,能用不能用的办法都用。
对于手机,初高中生是最不该有的,(别说手机了,管理严格的家庭,在孩子上学期间,家里没有网络,甚至连电视也没有,因为他们知道教育孩子的事,过了这个村儿,就没这个店儿了)
但是为了鼓励孩子上进,你提出了这个承诺,还是要兑现的。不然以后你的话,在孩子心目中就失去了应有的分量,教育起孩子来,就更加困难了。
不少人都觉得现在手机很普及,中学生也应该有一部手机,只要控制的好,有节制地玩,并不会有什么影响。也就是在种观念的影响下。不少孩子掉进了泥沟。
怎样节制学生玩手机?这是一个非常不容易解决的难题。
比如,现在各高中基本上都严禁学生带手机入校。可是学生会以种种理由,把手机带在身边。说什么我不会玩的,去了就交给老师云云。但是却还有不少学生。因为手机的事违反纪律,被学校劝退或者开除。
即便是在家里,你又能怎么样?
孩子已经大了,有很强的独立意识和躲避监督的能力。
如果你总是唠唠叨叨的,说不让他玩手机。他反倒会越说越烦,甚至有时候会和你闹翻。
再说了,你总不能天天蹲在他身边,看着他是不是在玩手机。你也没那个功夫和时间,这一点你确实做不到。
所以不少孩子一开始还是挺守规矩的,慢慢的,慢慢的,就把规矩丢到了一边儿,开始我行我素了。(因为手机里边的事情,真是太吸引人了)在大人不在身边儿,自己独处的时候,拿着手机不放手,尽情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结果可想而知,学习成绩会慢慢的下降,甚至会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这时候再说后悔话,已经没什么意义了。
因此,当你把手机买回去以后,一定要和孩子约法三章。一是坚决不把手机带到学校去。二是在家定时玩手机(一般不超过两小时,)就是说每天过了这个时段,就再也不能玩了。必须把手机交给父母。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孩子永远是可控的,学习成绩基本不受什么影响。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手机长期在孩子手里,让孩子自己掌握,靠孩子自律来确定玩手机的时间。这样的话,孩子失去控制是早晚的事。
说了就要买,买了就要管好,才不违背你让孩子成才的初衷。
答应儿子考上一中,买部小米手机,成绩下来了,手机该不该买?
首先要肯定地说,手机应该买。
家长言传身教,一定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既然已经承诺了,就不能在目标达成之后再犹豫。
智能手机的确会占用孩子一些时间和精力,但是不能因为这样就将孩子与智能手机隔离开。
作为学生,学习是第一位的,除了学习之外,也需要让孩子接触多元化的生活。
孩子用智能手机玩游戏,也能通过智能手机认知社会。
在我看来,高中生就应该有一部智能手机。
家长提前与孩子约定好手机使用时间,规范管理。这样既可以避免孩子家长唠叨孩子一直在玩手机,也可以加强孩子的时间观念。比如规定好每天或每周的游戏时间、手机使用时间。
智能手机是我们生活中一个非常强大的现代化工具,是我们与外界不可或缺的桥梁。不过,家长在自己使用手机的时候,也应该有意识地控制,不要有事没事就握着手机刷刷刷。
家长的行为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有时候比手机要大得多。
智能手机不是洪水猛兽,过度限制只会造成强烈反弹。家长毕竟只能陪孩子几年,不可能陪一辈子。我听过不少因为初、高中管得过于严格,到大学无节制刷手机、玩游戏的例子。
与其一味地限制,不如尽量引导孩子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这样的方法很可能见效非常慢(毕竟家长自己握着手机也不肯放开呢),但要比强硬地说“不”更能帮助孩子成长。
答应儿子考上一中,买部小米手机,成绩下来了,手机该不该买?
【原创】第六感观教育:敬请题主先阅读《曾子杀猪》的故事。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汝还,顾反为汝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耳。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遂烹彘也。”
曾子杀猪的行为告诫我们,成人的言行对孩子影响很大,不论在教育子女,还是做人,要注意言传身教,不能以欺骗作为手段。做任何事都要说到做到,不能说谎。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这样才能获得他人信任。
题主当时的许诺和曾子之妻当时的戏言虽出发点和目的有所不同,但是现在却面临是否兑现承诺的相同处境。曾子的做法已经为后人诠释了应该如何信守承诺及守诺的重要意义。
商鞅变法为了获得大家的信任曾演绎出徙木为金的故事,被后人传为美谈。
了解了古代先贤践行守诺的故事,题主还犹豫什么?买买买,赶快买吧!
我们不妨做一个假设,假如题主欺骗孩子不兑现承诺会有什么后果发生?最不愿看到的结果就是孩子赌气不好好学习。孩子可能有教训家长的想法,即使考上菏泽一中,不给我买手机也要让家长担心我的学习。开始可能只是想赌气报复教训父母一下,岂不知高中学习一日千里,稍有懈怠便会有“一失足成千古恨”的遗憾。
针对题主的担心,想必学校也有相应规定。很多高中都有不允许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的校规。给孩子买手机践行了承诺,借此和孩子约法三章,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不能因手机而影响了自己的学业和前途。
另外,孩子带手机去学校的情况也要如实告知班主任老师,请老师注意关注和监督。
智能化的今天,任何人都深陷其中无法置身事外,智能手机确实毁了很多孩子,逃避不是办法,理智面对才是最重要的。目前,仍然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防止手机瘾的发生,控制使用防止上瘾依然是最有效的措施。家长担心不无道理,但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要引导学生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学习上,树立远大的理想,家长倾注爱心多关怀,老师认可多鼓励,学校管理多引导,各方协调齐发力最终形成教育合力,相信会有一个可期的未来。
答应儿子考上一中,买部小米手机,成绩下来了,手机该不该买?
既然答应了就肯定要买!
但是可以和孩子约定使用规则,比如在学校不能使用,在家规范合理使用。如果因过度沉迷而导致成绩下降就得手机交由你暂管之类。根据你们平时相处模式约定双方能接受的有利方案。
答应儿子考上一中,买部小米手机,成绩下来了,手机该不该买?
我觉得吧,家长既然答应了就要做到。而且孩子上了高中估计学校也不让带手机,孩子也就是回到家玩玩。
答应儿子考上一中,买部小米手机,成绩下来了,手机该不该买?
考上“菏泽一中”了,这是一件好事,人生的万丈高楼终于算是有了“地基”;但是手机这个事情,则要谨慎处理,如果没有处理好,那么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
“菏泽一中”是一所非常好的重点高中,必须珍惜!菏泽一中是山东省菏泽市的一所中学,全称为“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这所学校实力雄厚,建国初期曾是“全国百所重点中学”之一,现在也是省级重点中学。
2020年高考中,菏泽一中的庞翔元同学以698分的高考成绩,进入全省前50名!同时,菏泽一中的朱婷婷也以694分的高考成绩,考得了全省77名!
这所学校,是已经被北大、清华所认定的28所山东名校之一,因此,能够进入这个学校,则一定要抓住机会,冲刺北清。
针对手机这个事情,家长要先兑现承诺!从学生的心理角度来讲,学生的成绩提高了,变好了,主要原因还是来自于父母对其许下的承诺。也许,父母是一个“随意的承诺”和“临时的鼓励”,但是这种“承诺”和“鼓励”在学生心中却看得非常重要,学生的大部分学习动力即来自于此。
当孩子努力达到了目标,那么他也肯定在期待父母能够兑现承诺。这个时候,父母就应该一诺千金,按照孩子的要求满足他的这个心愿,就当事作为成绩好考了的一次奖励吧!
家长不断地想办法激励孩子,这样一来,对培养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信任、感情,和后期提升孩子的学习动力,都非常有帮助!
但是对于手机的使用和管理,家长和孩子之间最好“约法三章”!如果家长觉得孩子考上了菏泽一中,再给孩子买个小米手机就可以完事儿了,高枕无忧了,对学生可以“放心”(放松管理)了,那么就大错特错。
根据家长的反映,这个学生之前就有个特点,那就是“喜欢玩电脑、玩手机游戏”。尽管学生用功考上菏泽一中之后,但是学生的这个“玩电脑、打游戏”的爱好并没有消失。
如果家长给孩子买了手机之后,就放松其管理,那么孩子就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手机,玩耍游戏。尤其是在背着父母的时候,父母也很难监管。
所以,家长在给学生买手机之前,一定要先跟学生“约法三章”,比如:
- ①买手机可以,但是不能影响学习;
- ②必须在完成作业之后,才能耍手机;
- ③不允许拿着手机熬夜,甚至耍通宵。
当然,“约法三章”的内容由家长自己选择觉得,我这里仅是给家长提些参加建议罢了!但无论如何,家长必须要让学生自己说明白,并规定好这个手机的“主要用途”,对于合理的通途就允许使用,不合理的就不能用。
结束语:通过我们对学生的管理情况来看,不少学生在初中的时候成绩优秀,但是进入高中,学生就离开了家长的管辖范围,于是学生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老是沉溺于手机。对于经常耍手机的学生来讲,上课是没有效率的,他的大脑里面常常想起的是游戏画面,注意力难以集中。甚至在寝室偷偷玩手机,熬夜,第二天上课根本就没有精神状态。
正是因为手机的这种危害性,所以才有专家称“要毁灭一个孩子,给他一部手机就可以了”!手机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诱惑力;但孩子们的控制力又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只有家长干预、协助孩子管理手机,才能够真正减少手机对学习的危害!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