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妃子上厕所遭遇野猪,侍卫抗旨不救,太后为何还会赏赐侍卫?

先说妃子如厕遭遇野猪这事是真的吗?当然是真的,有《史记·郅都者传》为证:尝从入上林,贾姬如厕,野彘卒入厕。

漂亮可人的贾姬

这里说的是汉景帝有一天要去上林苑打猎,他最钟爱的漂亮妃子贾姬在宫里闲着没事,就也想和皇帝一起去打猎。本来嘛,汉景帝是不想带她的,毕竟打猎这活,带个女人相当于拖个油瓶,各种不方便不说了,而且还危险。但架不住贾姬撒娇卖萌,被缠得没办法的汉景帝,只好带上她一起了。

果然,担心啥来啥。刚进猎场没多久,这猎还没有开打呢,这贾姬就突然肚子不舒服,内急就得上厕所。恰好不远处就有一个简易茅房,娇滴滴贾姬赶紧跑了进去。

正在贾姬释放人生三急的时候,突然来了位不速之客,有一只野猪闯了茅房!

这不是吓人嘛,果然贾姬吓得大喊大叫起来,估计这个时候便意也被吓没有了。等在外面的只有汉景帝和贴身侍卫郅都,听见女人的叫声,吓了一跳的汉景帝急忙给郅都使眼色,让他去看看怎么回事。但这个郅都却对此无动于衷。

关于汉景帝给郅都下命令的情景,《史记》是这样说的,"上目都,都不行。"

汉景帝一看,我去,那可是朕的爱姬啊,万一被野兽侵害了,你让皇帝老脸往哪里搁?于是便打算亲自去救人,但居然又被郅都拦了下来。

皇帝这个气啊,你小子怕死不去救就算了,寡人自己去救你竟然还阻拦?

这郅都是发神经了吗?自然不是,我们看看郅都阻拦的理由:"亡一姬复一姬进,天下所少宁贾姬等乎?陛下纵自轻,奈宗庙太后何!"

那意思就是说,陛下啊,那不过是一个女人而已,真被野兽伤了,陛下再找一个就是了,这天底下最不缺的就是类似贾姬这样的女人,但陛下就不一样了,天下只有一个陛下,万一被野兽伤了,这是谁也承受不起啊。

听了这话,本打算英雄救美的汉景帝,一下子顿住了自己的脚步,不去救人了,嗯,这郅都说得不错,还是朕的命金贵。

好在此时,那个肇事的野猪自己从茅房里跑了出来,溜了。这个野猪为什么没有对贾姬做进一步的动作呢?倒是不得而知,或许,野猪里面也有好猪吧。

汉景帝和郅都一看野猪跑了,就赶紧跑过去查看情况。万幸的是,差不多被抛弃的贾姬虽然衣衫不整,花容失色,不过倒也安然无恙,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

虚惊一场的汉景帝也没有心情继续打猎了,于是便草草收场回宫了。当然,中间发生的事情贾姬并不一定知道,就是知道也没办法,毕竟地位在那里摆着。

照说这事也不是啥大事,所以汉景帝也没有要求保密。于是皇帝打猎妃子如厕遇野猪的事情就传开了,而且郅都不但自己不救人反而阻止汉景帝亲自下场救人的这个情节还传到了汉景帝的母亲窦太后的耳朵里。

这个窦太后对这个敢于特立独行的郅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派人将其招进了宫中,打算当面询问一番。

自然,郅都对太后说的,还是当初阻拦汉景帝时一样,这让太后很满意,这小伙子不错,对皇家还是很忠诚的,可堪大用,还赏赐了郅都百两黄金。

得到皇帝和太后双重肯定的加持,小小的侍卫郅都,此后的官运一路飘红。

郅都第一个职位是济南太守,是被汉景帝派到济南整顿秩序的。汉景帝为什么派他去呢?原因就是妃子遇野猪事件。

从这件小事情里,汉景帝发现郅都属于一根筋那种人,当然这根筋就是对皇帝的效忠。

而之所以让这个一根筋去济南当太守,是因为那边有一个嚣张跋扈的大户,汉景帝想治那家伙的罪,但没有想到的是,连续三任太守都铩羽而归。头疼不已的汉景帝便想到了这个郅都,何不让他去试试,说不定有奇效呢。

这个郅都果然没有辜负汉景帝的期望,他根本没有走前几任那种先搜集证据、再依法处理的寻常路,而是锁定目标后直接法办,杀的杀,下狱的下狱。你要出示证据?当然有,你的恶名就是证据。

就这样,三下五除二,一年多的时间,就干掉了横行济南多年的豪门大户。那个治安良好、路不拾遗的景象又回到了人们的生活中。

郅都能够做到这些,除了他对皇家的忠诚和铁石心肠外,也与个人在为官和私生活方面极度检点有关,别人抓不到他的毛病。用时髦的话说,就是自身比较硬。

但凡事都有利弊,郅都的强力手段,确实起到了震慑作用,但不知不觉中,也把自己打造成了一名令人闻之丧胆的酷吏。

鉴于其在济南作出的成绩,汉景帝就把他升为京城的中尉,相当于公安局局长和卫戍司令的角色。

汉景帝之所以将铁面无私的郅都调到京城,那是因为京城里那些皇亲国戚和豪门大户更多,飞扬跋扈的自然也多,严重影响了汉室的威信,需要郅都这样六亲不认的家伙来整饬一番。

整饬郅都依然没有让汉景帝失望,郅都在京城一顿狂打,让那些以前嚣张得不得了的人给他起了个外号:苍鹰。

成也酷吏,败也酷吏,前太子临江王擅自在宗庙土地修建宫室一案,却让郅都栽了个大跟头,并因此送了命。

当然杀他的不是汉景帝,而是当初那个很欣赏他的窦太后。窦太后的理由很简单,郅都啊,我知道你是忠臣,但我孙子呢,也是忠臣。你这个忠臣杀了我的忠臣孙子,只好拿你来抵命了。

窦太后倔起来汉景帝也没办法,郅都就这样死了。

郅都不但对自己人狠,对匈奴,那是更狠。当初汉景帝为了保郅都,就瞒着窦太后让他去守雁门关。匈奴一听雁门关的守将换人了,而且还是对自己都狠的郅都,吓得离雁门关远远的,不敢越雷池一步。

不但如此,匈奴人还制作了一个郅都人偶当靶子练箭,奇怪的是,这些士兵在射箭的时候,无一例外都脱靶了,这下子郅都的威名就更让匈奴人忌惮了。

就这样一个让匈奴人胆寒的边军守将,最终还是死在了窦太后这个妇人之手,令人扼腕叹息。

最后再说说这个贾姬,给汉景帝生了好2个儿子。其中最出名的一个,便是刘备刘皇叔的十七世祖中山靖王刘胜。

可以说,没有贾姬,就没有刘胜,当然也就没有那个桃园结义的刘备了,那个三国可能还会如期到来,但是不是还是那么精彩,就不好假设了。

历史就是这么奇妙,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汉景帝妃子上厕所遭遇野猪,侍卫抗旨不救,太后为何还会赏赐侍卫?

这个侍卫够机灵!如果敢去救妃子!这侍卫回来就得掉脑袋!

这是发生在汉景帝时期的事,汉景帝就是刘彻的父亲,这汉景帝喜欢骑马打猎,有一次要出宫去打猎,汉景帝有个特别宠爱的妃子,贾姬,这个妃子是个绝色美人,非常会讨汉景帝的欢心,这贾姬就要跟汉景帝去打猎,汉景帝觉得领着美人去打猎,更能增添一分浪漫,就领着贾姬出发去打猎了。

汉景帝率领的大队人马,来到了打猎的地点,这漂亮可人的贾姬,竟然要上厕所,这荒郊野外的,估计应该是没厕所,按实际情况推测,贾姬也就是找了个草丛解决一下,这贾姬在上厕所的时候,一只野猪🐗闯进了贾姬的视线。

这贾姬是宫里的妃子,从来也没见过野猪🐗,看见眼前的庞然大物,黑黑的皮毛,长长的獠牙,这贾姬吓的花容失色,惨叫了起来。

汉景帝听见爱妃的惨叫声,就下令让贴身侍卫郅都,去看看怎么回事。

这郅都太机灵了,跟汉景帝说,现在情况不明,手下的责任是先保护陛下的安全,这贾姬还在远处惨叫连连,汉景帝一着急,就想自己亲自过去看看,又被侍卫郅都拦下了,郅都劝汉景帝,陛下身系一国安危,不可轻易涉险。

如果陛下出现了危险,会影响汉朝的江山社稷,陛下安危最重要,贾姬只不过就是一个妃子,陛下不值得去冒险查看,汉景帝一琢磨,这贾姬去上厕所的地方,山高林密,杂草丛生,万一有猛兽,自己去了,真有危险,还是自己的命重要,就听了郅都的建议,还是在原地等候。

其实这郅都根本就不敢去救贾姬,这贾姬是宠妃,去上厕所遇危险,如果郅都听汉景帝的旨意去救,只要去救贾姬,郅都回来了,汉景帝非杀他不可,因为郅都去救上厕所的贾姬,很可能会看见,不该看见的场面。

这男人都是自私的,汉景帝的宠妃上厕所,要是被郅都看了,汉景帝肯定会杀了郅都,就算是去救,郅都没看见贾姬上厕所的场面,汉景帝也会杀了郅都,因为影响不好,会被当绯闻传的沸沸扬扬的,说这贾姬在上厕所时遇险,被郅都救了,就这绯闻也能让郅都非死不可。

所以这郅都很聪明,自己抗旨不去救,又拦住了汉景帝,不让汉景帝去救,如果汉景帝出一点意外,郅都一样被杀头,郅都劝汉景帝,说陛下在等等看,女人胆子小,也许遇见个小虫子,都会吓的大叫。

汉景帝觉得郅都,说得也有道理,就在原地等候,其实汉景帝的心思,被郅都猜透了,汉景帝身边有大批侍卫和士兵,完全可以下令,让这大批人马,围过去救贾姬,可这么多人,一旦都围上去,看见了不该看的,总不能把这些侍卫和士兵全杀了吧。

这就是古代帝王狠辣之处,派郅都一个人去,救回贾姬,把郅都一杀,还不会造成太大影响,这郅都太聪明了,猜透了汉景帝的意图,就大胆抗旨不救贾姬,反而为自己争来了活命的机会。

这闯入贾姬上厕所的野猪🐗,一听见贾姬惨叫声,也被惊得跑了出来,汉景帝一看是野猪跑了出来,又看见贾姬吓得花容失色的跑了出来,有惊无险,这件意外的事,也算圆满解决了。

汉景帝并没有追究,郅都抗旨的罪名,窦太后也知道了这件事,觉得这郅都是忠心耿耿,有勇有谋,就把郅都叫来一问,郅都的回答,让窦太后非常满意,才重重赏了郅都。

郅都在后来,也受到了汉景帝的重用,和窦太后的欣赏,平步青云,一路高升,成了朝廷的重臣。

汉景帝妃子上厕所遭遇野猪,侍卫抗旨不救,太后为何还会赏赐侍卫?

汉景帝的宠妃如厕时被野猪突袭,当时景帝让侍卫去救,但侍卫就是站着不动。事后皇上很生气要砍侍卫,侍卫说了一番话,皇太后却赏了她一百两黄金,这是为什么呢?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汉景帝刘启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汉文帝刘恒的儿子,在景帝继位后很宠爱宫中的贾姬。

也难怪景帝喜欢贾姬,史书记载贾姬长得十分漂亮,身材苗条,肌肤白皙,走起路来如风拂杨柳,千媚百娇令人心荡神怡。

贾姬恃宠而傲,像蜜糖一样腻在景帝身边,景帝也喜欢她撒娇,事事依着她。

有一次,景帝和随行人员去上林苑打猎,贾姬说什么也要跟着,景帝说:“打猎是男人们玩的游戏,不如你在宫中绣绣花,贾姬撒娇不干”。

景帝不想让爱妃不高兴,只好带上她和侍卫郅都一起去打猎。

<贾姬>

由于贾姬从来没打过猎,在山中走得很慢,景帝就让随行人员先去打猎,他和侍卫留下来陪着贾姬慢慢走。

不知不觉到了中午,此时贾姬内急要上厕所,要不说带女人出游很麻烦,如果是男人就地方便了事。但是美女不行,最起码要找个简陋的厕所遮挡一下吧。

还好山上不远处有个简陋的茅厕,景帝对爱妃说:“你去方便吧,我俩在这等着你”。景帝和侍卫离厕所不过三十米左右,贾姬急急忙忙钻进了茅厕。

就在贾姬刚进入厕所,突然一头野猪也窜进了厕所,只听厕所里有女人尖叫声。

此时景帝心急如焚,命令郅都前去营救贾姬。但是郅都却站在景帝身边一动不动。景帝再次命令郅都去救,郅都置如罔闻。

景帝一看指使不动郅都,上去要夺郅都的刀,意思是你不救老子去救。但是郅都就是不给他刀,就在二人争夺时,钻进厕所的那头野猪突然又窜了出来,向着后山飞奔而去,原来这头野猪受到了惊吓,盲目地钻来钻去寻找藏身之所,并无伤人之意。

景帝和侍卫一看警情解除了,二人急忙去茅厕查看,发现贾姬完好无损,只是被野猪吓呆了,半晌才缓过了神。

景帝也没心思玩了,匆匆忙忙打道回宫了。

<景帝>

回宫后,皇上越想越生气,景帝要杀郅都。皇太后窦夫人听到了消息,走上前问郅都为何不去救贾姬?

郅都说:“当时情况紧急,我不知道是不是还有其他野猪出现,如果我离开皇上去救贾姬,再有野猪出现皇上安全就受到了威胁。皇上是万乘之尊,天底下就一个皇上,出了事乃国之不幸。

贾姬不过是一个漂亮的女人,这样的女人天下还少吗?死了贾姬,还有更多的女人供皇上选择,何必在乎一个贾姬?

皇上的安全岂能和贾姬相提并论!这是我当时不离皇上左右的原因”。

郅都一口气说完了这些,然后一伸脖颈,对窦太后说:“太后要杀要剐我郅都引颈受刑”。

太后一听哈哈大笑,不由得赞道:“真乃忠臣也,你不但无过而且有功,女人是衣服,君臣才是根本,朝廷就需要这样的能臣,分得清轻重,看透事情的本质!”太后说完,手一扬喊道:“来人,赏郅都一百两黄金。”

从此以后,郅都受到了景帝的重用,最后成了汉朝著名的酷吏——人称“苍鹰郅都”。

文/秉烛读春秋

汉景帝妃子上厕所遭遇野猪,侍卫抗旨不救,太后为何还会赏赐侍卫?

历史上确实有这么一件趣事,这个侍卫后来也成为了历史上有名的酷吏,只可惜被这个曾经赏赐过他的太后给害死。

汉景帝是汉朝的第六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延续父亲汉文帝的制度让汉朝的经济等方面问题得到恢复。

虽说汉景帝是皇帝,但发生在他身上的趣事也不少,就如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个,妃子上厕所碰见野猪。

尝从入上林,贾姬如厕,野彘卒入厕——史记·郅都者传

这讲的是有一天汉景帝让贾姬陪着自己去上林苑玩,这上林苑起源于秦朝,是历史上最早的动植物乐园,里面都是少见的动物和植物,里面的动物则都是供皇帝游猎所用。

贾姬陪同着汉景帝来到这个上林苑,转了一会之后可能是之前吃的东西不太好,贾姬闹肚子了。

原本这事也没啥,肚子不舒服上厕所就行,贾姬也确实这样做了,只是在她上厕所的时候突然出现了意外,一头野猪跑到了厕所。

如果是在街道上或者皇宫内,突然跑出一只野猪可能是有人故意所为,但这里是上林苑,所以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贾姬自然是吓得大叫,这边汉景帝则是赶紧让身边的侍卫去救贾姬,避免出现什么意外,毕竟汉景帝在当时还是挺喜欢贾姬的。

但奇怪的是这个侍卫在听到汉景帝的命令之后依旧不为所动,就好像没有看到野猪,身边的人不是皇帝一样。

汉景帝情急之下也没有时间治罪,见侍卫使唤不动就拔出侍卫的佩剑准备亲自上前营救贾姬,这时候侍卫突然动了,只不过他接下来的举动更让人摸不着头脑。

侍卫见汉景帝准备亲自上前,就连忙跪倒在汉景帝身前拦住他,并大声解释贾姬只是一个妃子,如果不幸遇害那么可以日后再进行选秀,但如果皇帝你遇害,那就是对不起太后和先祖。

汉景帝听完之后觉得有道理也就没有再准备上前,不幸中的万幸是野猪在冲进厕所之后并没有多待,而是马上就离开了。

虽说上林苑有野猪很正常,但这头野猪差点伤了汉景帝就不正常,此事很快就传遍了皇宫,这下大家都知道贾姬上厕所碰见野猪了,最后还惊动到了当时的太后窦太后。

窦太后就问这个侍卫,阻止汉景帝去救贾姬这点可以理解,毕竟相比较起来还是汉景帝重要,但为何刚开始你抗旨不遵?

这个侍卫在听到这个问题后也是丝毫没有慌乱,如是说当时如果真的只有一只野猪还好,但如果是碰见了一群野猪呢?而我去保护贾姬那就没人保护皇上了。

窦太后听到这样的回答后是十分满意,直接对这个侍卫进行了赏赐,不过可千万不要觉得窦太后仁慈,这个侍卫的死也跟窦太后有很大关系。

这位侍卫就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酷吏郅都,他的一生可谓充满了传奇,上面这一段故事则是他在皇帝身边做侍卫的时候发生的,后面的经历更加精彩。

名震朝野

虽说汉景帝让汉朝的各方面得到了恢复,但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弊端,就是各地豪强林立,有些豪强甚至不惧官府,这让汉景帝非常地头疼,这里面就属济南最甚。

于是汉景帝就让侍卫自己多年的郅都去做济南的太守,两人相识多年,汉景帝也清楚郅都的为人,而郅都上任之后也确实没有让汉景帝失望。

在刚上任济南太守的时候郅都就没有跟其他人一样先摸清当地豪强底细进而再慢慢治理,而是直接采取以暴制暴,你狠我更狠的方式来管理济南。

很多豪强家族不相信郅都的执行力于是还跟之前我行我素,这边郅都一旦掌握足够的证据就直接将他们下罪处置,任谁出面都不好使。

这样的强力手段持续了一段时间后,济南再也没有之前的风气,跟郅都来之前的济南宛如两个地方,不仅是当地的豪强畏惧郅都,就连济南的下属郡县官员也都畏惧郅都。

由于济南管理得当,很快郅都就升了官并重新回到了京城,这次汉景帝让他做中尉,主要负责京城中的治安,京城不同于济南,遍地都是豪门或者官家子弟。

但郅都依旧是郅都,无论是在济南还是在京城都是一个作风,只要有人犯法,那就直接治罪,从来没有情面这一说法。

这就让郅都的名字很快就响彻京城,朝廷上不仅是大臣就包括是皇族子弟也都畏惧郅都这个人,郅都真可谓是做到了酷吏之最。

得罪窦太后

郅都能够在京城和朝堂之上横着走的原因是背后有汉景帝的无条件支持,按理说在其他朝代确实不用再担心什么,但当时汉景帝的背后还有一个窦太后。

汉景帝有一个名为刘荣的太子,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就将他降为临江王,谁知道从太子降为王爷的刘荣还是不老实。

刘荣在当上临江王之后因为私自拆除宗庙而被逮捕,审问他的就是当时位居中尉的郅都。

由于外面都盛传郅都非常地严格,所以刘荣就非常害怕让郅都跟自己提供书信工具要给汉景帝谢罪。

要换做是其他人的话,恐怕早就给刘荣递上纸笔了,但可惜是郅都,他不仅没有提供给他纸笔还下令不允许其他人给他提供纸笔。

还是窦太后的人偷偷给刘荣送上纸笔才算完,刘荣在写完自己的罪状之后就直接在郅都所在的中尉处自杀谢罪了。

这无疑让窦太后震怒,虽说刘荣犯罪,但他可是嫡系的皇家子弟并且还罪不至死,是你郅都活活逼死了她的亲孙子,于是窦太后就准备惩治郅都。

前面因为野猪事件赏赐郅都的是这个窦太后,后面要大力惩治郅都的也是窦太后,不得不说真是翻脸比翻书都快。

惨遭针对

窦太后是下定决心要处决这个郅都,而另一边汉景帝则是拼死要保这个郅都,最后还是汉景帝技高一筹。

汉景帝先是罢免郅都的职务,随后又秘密派人通知郅都去雁门郡上任,负责抵抗雁门关外的匈奴。

由于郅都本就是练武出身,所以这门差事也算是符合郅都,在郅都上任之后曾让匈奴一段时间内不敢来犯。

但可惜的是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汉景帝私自任用郅都的消息还是传到了窦太后的耳中,这让窦太后十分地不满并且还是保持原本的意见,一定要处决郅都。

最终虽然汉景帝死死求情但窦太后还是决了心要处死郅都,就这样,一代酷吏名臣在窦太后的干涉下惨遭杀害。

不得不说郅都这样的人才在历史上真是少见,如此一位不畏强权只为公正的大臣竟然落得如此下场,实在是令人惋惜。

感谢阅读,如果觉得文章不错,就给文青点个关注或赞吧,感谢~

(网络配图,侵权删除)

汉景帝妃子上厕所遭遇野猪,侍卫抗旨不救,太后为何还会赏赐侍卫?

西汉的上林苑,很像现如今非洲的野生动物园,不仅大得不得了,而且里面还散养着各种飞禽走兽。皇帝游上林苑,一般情况下并没有特殊保护,如果不巧遇到大型猛兽出没,有时候还挺危险,大汉朝就出现过皇帝在上林苑遭遇老虎,妃子奋不顾身,阻挡老虎,遮蔽天子的英勇事迹。

汉景帝时期,帝妃游上林苑,发生过一次意外,不过这次遇险的不是汉景帝,而是汉景帝宠爱的姬妾贾夫人。贾夫人为汉景帝生过两个儿子,一个是赵敬肃王刘彭祖,一个是中山靖王刘胜。中山靖王刘胜的子孙特别多,刘备后来说他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看重的就是这一点。

这天,贾夫人陪汉景帝游园,中途肚子不舒服,要上厕所。哪知道,贾夫人刚进厕所,一头野猪就跟着闯了进去。

看到这情景,汉景帝吓坏了,连忙示意护卫在旁的中郎将郅都,赶紧到厕所里去救人,但郅都却装着没看见,站那里不动。

情急之下,汉景帝顾不了那许多,居然抄起一支戟,要亲自冲进厕所里来一个英雄救美。

就在这个时候,郅都一把将汉景帝拦了下来,他对汉景帝说,失掉一个姬妾,还会有新的姬妾进宫,天下难道会少了贾姬这样的女人吗?陛下如此看轻自己,怎么对得起太后和宗庙社稷?

听到这只顾忠君,其他全然不顾的话,汉景帝止步了。

所幸,闯进厕所的野猪,没有伤到贾夫人,一场祸事这才有惊无险地化解掉。

有好事者曾琢磨过贾夫人何以能逃过野猪的伤害?

除了幸运,可能还跟汉代饲养牲畜的习惯有一定关系。从汉代陶制的家居模型看,厕所下面就是猪圈,人的粪便就是猪的饲料。猪是杂食动物,无分家野,家养的猪吃惯了人类的粪便,想必野猪也好这一口,所以闯进厕所的野猪,意在吃屎,而非伤害汉景帝的女人。

这事过去后,贾夫人当然不会高兴,可以设想,如果贾夫人今后得了大权势,中郎将郅都的日子想必不会好过。

但在当时,汉景帝母亲,强势的窦太后得知此事后,心里却很是高兴。郅都那话的意思,为了太后,皇帝怎么能在意一个女人呢,这简直是说到了窦太后的心坎里,因此,窦太后赏了郅都金百斤。

窦太后欢喜,汉景帝因为郅都“一根筋”的忠君当然也很赏识,于是乎郅都开始走运,官越做越大。

细细审视郅都劝汉景帝的那一番话,想必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感觉,此人忠君护主,眼里揉不进一点沙子,这是酷吏做派呀!

没错,郅都在《汉书》酷吏传中,排第一。

酷吏从来是帝王鹰犬,一根筋思维。对他们来说,他们的存在价值就是捕捉忠君护主的机会,并无条件地执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可以六亲不认,只要符合皇帝利益,就没有不能做的事情。为皇帝办起事来,他们从来都是不避权贵,不畏艰难,不讲人情,也不通人情,总之偏执严酷,胆大妄为。

正因为如此,贾夫人上林苑遇险时,像郅都这样的鹰犬酷吏,才会那样做,才能凸显他的无条件忠君。

纵观历史,历朝历代的鹰犬酷吏一般都没有好下场,郅都也不例外。

受到汉景帝的赏识后,郅都一度很霹雳,很风光。

他先是被提拔到了济南太守的任上,一上任,他就杀掉了地方豪族大姓中的核心人物,一时间,济南郡大治,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后来,他又被提拔到京师中尉的关键位子上,为汉景帝卫戍京城,同样的,只要汉景帝想收拾哪个宗室高官,他绝对是穷追猛打,毫不宽假。

这样的酷吏,算是忠臣吗?

在没犯众怒的情况下,至少汉景帝会这么认为,可一旦他犯了众怒,所谓的忠臣必成弃子。

汉景帝庶长子刘荣,公元前153年(前元四年)被立为太子。公元前150年(前元七年),因为刘荣的母亲栗姬失宠,刘彻(后来的汉武帝)之母王娡暗中唆使大臣向汉景帝请求立栗姬为皇后,汉景帝大怒,废刘荣为临江王。

公元前148年,刘荣因侵占宗庙土地修建宫室引起汉景帝猜忌不满,被召进京城到中尉府对簿公堂。

中尉郅都看刘荣,只看一点,皇帝猜忌不满了,他就是政敌。因而,他对刘荣的审讯异常严酷,刘荣在恐惧之下,请求郅都给他刀笔,允许他给汉景帝写信谢罪。

郅都坚决不给。

后来,还是窦太后堂侄魏其侯窦婴派人暗中给刘荣送去了刀笔,但刘荣向汉景帝写信谢罪后,便在中尉府自杀了。

得知自己的长孙被酷吏所杀,这一次窦太后不干了,她痛恨郅都严酷残忍,要诛杀他。汉景帝为保这只鹰犬,先将他罢官还乡,随后又派使者持节任命他为雁门太守,不必到长安领旨,直接赴雁门上任。

据说,在雁门太守任上,匈奴人很惧怕他,匈奴骑兵始终离雁门远远的。

但忠臣良将的新面貌并不能抹掉他实为酷吏的黑历史,不知道是匈奴人点了什么火,还是窦太后执意要杀,汉景帝最后没法子,只好叫郅都人头落地。

其实郅都死得不冤。

得势于残酷的人必死于残酷!

汉景帝妃子上厕所遭遇野猪,侍卫抗旨不救,太后为何还会赏赐侍卫?

上林苑是秦汉时期的皇家园林,面积相当的广大,园林内部既有目不暇接的美景,是皇帝、后妃和王公大臣们流连忘返的地方,也有各种各样的野生动物,如松鼠、野鹿、狍子、獐子、野兔等等小动物,当然也不乏一些大型的凶猛野兽,这些显贵们在此游玩时,随行都带有侍卫,因此一般也没有什么危险。

汉景帝有一个非常宠爱的妃子,姓贾,人称贾姬,她为汉景帝生下了赵敬肃王刘彭祖、中山靖王刘胜,是刘备的先祖母。

有一天,汉景帝带着贾姬还有一帮子人去上林苑打猎,几个人一路上有说有笑,好不乐乎,来到一处厕所的时候,贾姬红着脸对汉景帝说自己要去趟厕所,估计憋了很久。

汉景帝自然不放心贾姬自己去,于是也就跟着去了,跟着一起去的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中郎将郅都,中郎将是皇家卫队的最高指挥官,他的职责就是保卫皇帝的人生安全。贾姬在里面如厕,他俩在外面站着等,此时正好有一头野猪从林子里窜了出来,直奔茅房,紧接着里面传出来贾姬的尖叫声,这一突发情况吓坏了在场的汉景帝,他赶紧给郅都使眼色,示意让他赶紧去救人。当时郅都不为所动,猛摇头,意思是我不去,汉景帝那个气啊,好吧,你不去那我去,他转个身来打算冲进厕所救自己的爱妃,这时郅都立刻跪倒,双手保住汉景帝的大腿,不让他进去,郅都说不是我贪生怕死,野猪比较凶猛,弄不好就会要人的性命,一个女人死了,您还可以再找其他的女人,天下这么大不差一个贾姬,陛下以身犯险,要是出了什么事,国家该怎么办,太后该怎么办?汉景帝听完,觉得有理,就打消了进厕所救贾姬的念头,一会儿,野猪从厕所里跑了出来,往树林里逃之夭夭,又过了好一会儿,贾姬才慢慢的从厕所里走了出来,浑身发抖,眼泛泪花,汉景帝心疼得不要不要的,也没心情继续游玩了,直接回宫。窦太后听说这件事后,高兴得不得了,觉得这个臣子太会办事了,于是特地赏赐i给郅都一百两黄金,那么郅都为什么不愿意救贾姬呢?最主要的原因是郅都要保护汉景帝的安全,一个女人就算不得什么了。郅都从此得到了汉景帝的重用,提升他做了中尉,郅都脾气刚正,不徇私情,朝中官员都忌他三分,一旦犯事被送到了他的中尉府必定是死路一条。前太子刘荣在封地圈占皇家土地大兴土木,被举报后,汉景帝下令召回询问,被送入中尉府,后来畏罪自杀,汉景帝的母亲窦太后迁怒于郅都,要处死郅都,但汉景帝有意袒护郅都,就任命他去雁门郡做太守,窦太后仍旧是不依不饶,要为孙儿刘荣报仇,不顾汉景帝的阻拦,最终还是杀死了郅都。可怜的一代忠臣,落了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