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十年代人身上的虱子是怎么来的?
在八十年代,人身上长虱子并不是什么稀罕事,甚至到了九十年代初期,农村人的不少人还是摆脱不了虱子满身跑的烦恼。
本人就是一位农村长大的亲历者,可能很多来自农村的八零后都有这种经历。不得不说,长虱子确实是小时候的大烦恼。
虱子与跳蚤是两种东西,虱子行动比较迟缓,吸血要比跳蚤温和一些。从感受来讲,都是奇痒无比,但跳蚤要痒的厉害些。
记得小时候,晚上睡觉脱了衣服,妈妈都会在衣服上找虱子,找到后一般都用指甲盖将其挤破,当时特爱听虱子破裂之声。
有时候,自己也会尝试去挤破虱子,尤其是吸饱血的虱子,当被成功挤破时,内心特别有满足感,但大多还是由妈妈代劳。
虱子几乎都是附着在内衣上,特别是上衣的内领、腋窝,裤子的腰部特别多。冬天穿的线衣接缝处也很多,很难被清除掉。
头发也是虱子大量聚集的一个地方,有时候感觉头上特别痒,顺手一挠就会有吸饱血的虱子掉下来,男孩头上主要是虱子。
女孩就不同了,因为头发都很长,特别适合虱子繁殖,虱子下的卵叫做“虮子”。有些女孩的头发掰开,里面全是白色虮子。
与虱子相比,虮子更难清除,它的附着性非常好,都粘在每根头发上,只能用更密集的篦子往下刮,也可以用指甲来挤死。
现在说这些,可能很多人表示无法接受,但在当时的农村却是一件平常事。因为每个人都会长虱子,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情。
有的人的虱子多到什么程度?有时候一摸头发,虱子就会掉下来。还有的人的虱子会顺着衣领爬到脖子上或者衣服的外面。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不洗呀?但我可以告诉你,在当时的条件下,根本无法清洗掉,可能刚洗完会好些,但后面还会长。
当时农村几乎没有现在用的洗发水,大多用的是洗衣粉,也有人用肥皂或碱面,但这些都无法破坏虱子和虮子的生存环境。
当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撒“六六粉”,尽管六六粉能杀死虱子,但却是有毒性的,只能撒在被褥上,完了还要及时清理掉。
有些人将六六粉直接撒在孩子衣服上,有不少孩子因此中毒过。所以说,整个大环境都适合虱子存活,局部环境很难清除。
为何那时的人爱长虱子?可能大原因还是当时农村环境比较适合虱子存活,花费农药用的非常少,衣服材料主要是棉和布。
再就是衣服很难洗干净,洗衣服都在村里池塘边,即便用了洗衣粉也很难透干净,洗衣的产品也比较单一,虱子早已习惯。
最后就是个人卫生了,其实这个并不是根本问题,当时的条件怎么洗都洗不掉,有些女孩天天洗,结果还是满头的白虮子。
到了九十年代,随着农药化肥的使用,洗护用品的出现,虱子逐渐开始减少,随着化工品和药品的涌现,虱子最终才消失。
在九十年代,当有人突然说起虱子,大家都会惊奇的说,都没注意,这虱子怎么都没有了?这些变化都在不经意间发生的。
所以说,当时虱子多的原因有很多种,最主要的还是农村大环境适合虱子生存,还有换洗的衣服少,个人卫生差等等原因。
七八十年代人身上的虱子是怎么来的?
我出生在80年代的农村,亲历虱子的高光时刻,又见证虱子消失的整个过程。可以说,对虱子和虮子都十分熟悉。
虱子给我童年留下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以致于看到虱子二字我就头皮发麻,总感觉身上有虱子在爬。
明明知道这只是一种错觉,身上不可能有虱子,但依然控制不住自己,时不时要去耳朵后面、裤子里面摸摸有没有虱子。
当然,脑海中一同浮现出的还有小伙伴们互相逮虱子的景象,并伴随着用指甲挤破虱子时发出那清脆的“哔啪”声,仿佛又回到那个互相逮虱子的年代。
那些与虱子一起走过的难忘岁月那是一段痛苦的回忆,但也充满温馨,是七八十年代人特有的芳华。
午后洗完头趴在母亲腿上,享受着她拨开头发找虱子的温暖;兄弟姐妹同学之间相互逮虱子,以此增进感情;邻家女孩因为长头发藏虱子奇痒难耐,剃光了头被大家嘲笑。这一帧帧一幕幕都让人回味,让人哭笑不得。
小的时候,长虱子并不是某一个孩子某一个家庭特有的事。在农村几乎家家户户,无论男孩女孩统统无法逃脱被虱子叮咬的命运。
就拿我自己来说,身上和头发上都长过虱子,怎么逮也逮不完。记忆最深的是每个星期六,母亲总会在地锅里烧一大锅开水,用来给我和弟弟两人洗头。
为了能烫死头发上的虱子,洗头发的水必须是滚烫的,头根本就放不下去,都是先把头发没进水里烫,然后再一点点试探性地把头皮放进去。
洗完头,头皮都被烫得通红,但水里也会漂浮出很多虱子。有的已经被直接烫死了,有的还在上面拼死挣扎游来游去,真的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对于它们,我从不客气,无论是已经奄奄一息不动的,还是拼命在水里挣扎的,一股脑地逮上来。一个一个整齐地摆放在一张废纸上,然后用大拇指盖去挤压。
“啪叽”地一声,原本鼓溜溜的肚子被瞬间挤破,爆浆一堆,虱子顷刻毙命。对那些试图爬走的虱子连续挤压,声音此起彼伏,既过瘾又解气。
这还没有结束,有的虱子藏得比较深,往往会有漏网之鱼,而且虱子的卵虮子更是紧紧地抱在头发根上,根本烫不死。其密集程度,就像火龙果里的种子,现在的说出来,很多人都无法接受。
因为普通的梳子间隙太大,根本梳不下来,只能用专用的篦子去梳头。要吃住劲,而且还要慢慢往下梳,每一下都会从头皮和头发上带下来不少的虱子和虮子。
接下来又是一顿“噼里啪叽”的爆浆声,声声入耳,回味无穷。
七八十年代的虱子到底有多疯狂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说农家人十人九虱一点也不为过。尤其是留着长发的女孩子,更是成为虱子幽居的绝佳对象,几乎人人头上都顶着一窝虱子。
上小学的时候,我前桌坐着一个漂亮的女孩子,长得特别好看,用现在的话说,应该是班花级别。所以,我上课的时候总会不自觉地瞅着她的后背发呆。
有一次,我正瞅着她的头发,突然感觉有东西在动,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虱子钻了出来,正有恃无恐地在头发上游走。我就仔细看了看,这一看可把我吓得不轻。
可能是她听课太认真,半天没动的原因,好几只虱子吃饱喝足后竟然离开头皮,大腹便便地钻了出来。
虽然我自己头上也有虱子,但我没见过好几只虱子同时在头发上乱动的。当时还是被膈应了半天,对她的好感也大打折扣。
虱子毕竟是一种寄生虫,以吸血卫生,特别喜欢幽居于有毛发的地方。所以,那时候的虱子不仅仅生活在头发上,还会游走于身上每一个角落,特别是有毛发的地方,更是成为虱子的落脚之地。
女同学头发上的虱子只是冰山一角,那时候的虱子能够多到什么程度呢?我用以下几个场景给大家描述一番。
那时候没有灭虫剂,只能使用原始方法去除虱子。冬天的时候,父亲把我和弟弟的棉袄棉裤晾在外面院子里,冰冻一夜后,用手抽打棉衣,会掉下来一堆被冻死的虱子尸体。
邻居家有四个女儿一个儿子,见过它们母亲把六个孩子换洗下来的衣服放在大锅里面煮,煮了一个多小时。等把衣服都捞出来后,锅里漂浮一层被烫死的虱子和虮子,那场面一辈子都不再想见到。
初中住校的时候,有个同学半年没洗澡,时常看见他有事没事用手到身上的某个角落抓虱子来咬破。有一次,他说自己后被痒得难受,让我帮他看看。我一层层掀开他的棉袄,在最后一层的时候,发现他痒痒的地方棉袄开线了,有些发黄的棉花上密密麻麻趴满了虱子。
说虱子多了不怕痒,真的不痒吗?这肯定是假的,只是多了咬一口咬两口不知道而已,痒是肯定的。
有时候痒得难受,头皮都被挠得通红,有时头皮都挠破了才舒服。那时候,每一个人对虱子都是恨之入骨,巴不得把它们咬破吃了。
那时身上的虱子到底是从哪里来俗话说“穷生虱子富生疮”,贫穷是虱子横行的主要原因。
那个时候,农村物资匮乏,几乎人人家里都养狗,还有的会养几只鸡鸭下蛋吃,以达到自给自足。
因为贫穷,这些动物和人都是生活在一个院子里,很容易就和人或者人的衣服或者其他生活用品接触到,虱子就这样悄无声息地传染到人的身上。
普通的农村家庭,一个孩子基本上都只有一身过冬的衣服,棉衣里面藏着破破烂烂的薄秋衣,根本就没有衣服替换,更别想做到勤洗勤换。
印象最深的就是,小时候一身衣服穿满整个冬天,一直到开春热得不能再热了才脱下来洗。冬天天冷,容易流鼻涕,都是直接拿袖子来蹭,时间长了袖子就变得油光蹭亮,还特别硬。
遇到特别寒冷的冬天,睡觉都舍不得脱衣服,第二天起来直接去上学。
那时候家里哪有热水器和空调,冬天洗澡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整个冬天也就去洗一次澡,时常能在同龄人的脖子上看到一圈圈的黑泥。
好点的镇子上才能有一家公共澡堂子,只有春节前父亲才带我们去澡堂子洗澡,大家脱得干干净净,泡在一个大浴池里。身上的灰泥搓下来能飘满整个池子。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缺衣少粮,没有衣服换洗,而且又不洗澡。虱子从动物身上传染过来后,人身上柔软的头皮,暖和的棉袄缝,自然成了虱子居住的乐园。
加上身上的油脂,皮肤屑不断分泌积累,进一步促成虱子的成长,而且虱子的繁殖速度特别快,一次就能生几十个卵,并在十几天内长成虱子。
除此以外,那时候科技还不发达,没有有效杀菌杀虫的洗发水和洗衣粉。
记得以前洗头主要是用碱粉和洗衣粉,里面几乎不含有化学元素,无法将虱子置于死地,只能用热水烫、用火烤,冬天冻,篦子逮这种纯物理方法去杀死虱子。
即使当时把肉眼可见的虱子都杀死了,但是不能彻底根除,用不了多少时间,那些隐藏起来的虱子和虮子就会死灰复燃,重新占领每一个毛发窝与你打阵地战。
加上农村孩子多,一家都是三四个孩子。小孩上课、打闹相互接触,包括去澡堂洗澡时衣服放在床上都会造成互相传播。这就形成了人人头上有虱子的情形。
虱子为何悄无声息地突然消失了一直到90年代初,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陆陆续续出现“虱子粉”、“六六粉”等专治各种虱子的特效药,这才让困扰两代人的虱子逐渐减少。
此外,随着洗护用品的不断升级,各种化学元素的不断组合,杀虫杀菌效果得到大幅提高,虱子更是无处躲藏。
与此同时,农村人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不仅有了换洗的衣服,洗澡也变成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这样一来,虱子也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天然环境,逐渐没落下来,现在已经几乎绝迹。
所以,很多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虱子就在不知不觉中,伴随着自己成长,然后就悄无声息地就消失了。现在的孩子,想一睹虱子的尊容都成为一种奢求。
写在最后我一边写,一边来回挠着头皮,感觉自己已经被虱子包围了,不知道你们读完是怎样的一种感觉?
作为过来人,曾经对虱子恨之入骨,现在想到它还有一丝丝怀念。我怀念的并不单单是虱子本身,还有那些逝去的光阴。
如果你也是同时代的人,应该感同身受,各位兄弟姐妹可以在评论区留下那些你与虱子有过的情愫,与大家一起重温美好的“童年虱代”!
七八十年代人身上的虱子是怎么来的?
出生在七八十年代和以前的人没少受虱子的困扰,那个时候虱子界的三大“金刚”:头虱、体虱和阴虱把人安排的是明明白白的。尤其是在冬天,谁不偶尔抓一头或者挠一下身体,反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那么,当时如此多的虱子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现在人身上很少有虱子了呢?我们从科学的角度来聊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简单地来了解一下虱子虱子是虱毛目下所有成员的统称,目前已知的虱子超过了3000种,不过好在只有虱亚目下的500多种主要寄生在哺乳动物身上,而且幸好只有两个科下的两种虱子主要寄生在人身上,它们就是虱科人虱种(又包括头虱和体虱两个亚种)以及阴虱科下的阴虱。
在这三种虱子中,以阴虱的颜色和体型最淡(通常以灰色为主、发白)、最小(体长平均只有1.5毫米左右),而体虱和头虱是在人类演化时身体大部分毛发退掉后才分化的(大约发生在距今10万年前),所以二者的体型非常接近,通常在3毫米左右,不过二者的颜色也因为生存环境的不同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其中头虱的颜色偏浅一点的灰褐色,而体虱的颜色以黑色为主。(下图为头虱)
这三种虱子,不管是哪一种均以吸食人血为生,由于在吸血时虱子会释放一些抗血凝的物质(不然吸一口伤口就愈合了),所以在这些物质进入我们体内后,身体的免疫系统会与之对抗,随后我们就会感到被叮咬的地方非常的痒,而且还伴随着小血点。
如果我们在虱子还在吸血时用手抓,很可能会将虱子抓爆,此时我们的手指上会有一点血迹,不过,尽管我们抓挠,在以前,虱子总是会无处不在的叮咬我们。
另外,头虱和阴虱潜伏在我们身上的方法是通过两条带钩的前肢抓握住毛发,而体虱大都是寄生在我们的毛囊之中。
为什么以前的人身上的虱子似乎除不干净?在七八十年代以前,几乎人人身上都有虱子,尤其是头虱,除非是光头,不然总是会有一些的。那么,为什么以前的虱子如此之多呢?其实,与人给虱子创造的有利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
首先,虱子主要寄生在人的皮肤表面或者是毛囊之中,它们体型非常的小,如果不是吃饱喝足,很难发现它们。其次,虱子的繁殖能力非常的强,雌性的虱子从出生到开始繁殖只需要20天左右的时间,之后它每天都会产下约10枚卵,这些卵只需要一周左右就能孵化,如此强大的繁殖能力,让虱子在人身上呈几何倍数的增加,是虱子容易泛滥的原因。
第三,无论是头虱还是其他两种虱子,它们的寿命大都只有30天,而且只要是脱离了人体,没有新的宿主,它们的最多只能存活两天。虽然它们的寿命比较短,但是有强大的繁殖能力作为基础,如果不根除虱子,那么它们很快又会大量的出现在人身上。
而且在七八十年代,大多数的生活都比较的清苦,大量的体力劳动让人无暇去关注个人的卫生,于是洗澡和洗头的间隔大都比较长,这给了虱子足够的繁殖时间。并且虱子可以借由接触传播,打个比方,一个人身上本来没有虱子,但是如果与有虱子的人长时间接触,那么很快身上就有了虱子。
除了洗澡和洗头外,以前的人衣服也比较少,一个季节通常只有一两件,这样换衣服的频率就会减少,而一些体虱会藏在人的衣服中,这样即使偶尔洗个澡,再穿上衣服后也没什么用,况且以前的衣服洗的频率也低,总会有漏网之鱼。
因此,七八十年代的人个人卫生比较的差(条件不允许),给了虱子繁殖的机会,这样被虱子寄生的人就会越来越多,身上有虱子的人越来越多,就越难根除。
现代人为什么很少受虱子的困扰了?《人猿的虱子进化史》告诉我们,从人类进化之初,虱子就早已经出现在人身上了,而且随着人的毛发退化,虱子对人的威胁还少了很多,这是因为虱子大都是喜欢有毛发的部位寄生。当然,现代人摆脱虱子并不是靠毛发的继续减少,而是靠个人卫生。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的洗澡洗头节奏要比以前多许多倍,甚至有些小伙伴喜欢每天洗澡洗头。不仅如此,现在洗澡洗头,已经不像以前只用水冲洗一下了,而是有了许多的“道具”,比如洗发水、沐浴露等等,这些“道具”不但能洗掉大部分的虱子和卵,还能杀死一部分的虱子。再加上现代人换洗衣服也非常的勤,这样虱子已经无处遁逃了。
因此,现代人很少受虱子困扰是个人卫生提高导致的。
总结对于我们人来说,身上有虱子通常是脏的标志,但是对于虱子来说,它们却是有“洁癖”的,以前的人很少洗澡和换洗衣物,给了虱子“干净”的环境,让它们可以不断的繁殖。但是,当人的生活水平提高后,洗澡、洗护用品这些东西让虱子们无所遁形,最后慢慢地消失在了我们的视线之中。
七八十年代人身上的虱子是怎么来的?
一看到"虱子"二字,我竟不由自主地感到头发和身上都发痒,好像又回到被虱子咬的年代。
每晚睡觉时,脱下棉袄,开始抓虱子,是好多孩子的必做功课。尤其是腋窝处的衣服缝里,有时能一起逮住好几只,怀着兴奋心情,两个大拇指甲相对一摁,啪的一声,虱子冒出一股血,就瘪了。
那时,碱水的用处很大,既能洗头发,又能刷碗洗锅去油水(当然,菜里油也不多)粮食没有那么多的化肥农药,即使吃点肉也是自家粮食或者野菜喂养的鸡鸭鹅猪肉,粗茶淡饭,一切都是纯绿色食品,身体没有毒素,这种生活,不但养人,也养虱子。
那时,身上有虱子,穷也是其中一个原因。天气寒冷,家里生活条件不好,大人孩子不经常洗澡,没有换洗衣服,一件棉袄穿一冬天,身上的油脂,皮肤屑促成了虱子成长,棉袄缝自然成了虱子虮子的安乐窝。
我们屯子有一个智力有点不正常的男的,一件破棉袄从秋天穿到第二年春天,虱子都编成辫子,有人说,他在太阳底下站着,都能看见虱子把他衣服拱起来。家里穷,没有换洗的,家人有时让他光膀子在屋里炕头趴着,把棉袄拿到外面用锤子砸,衣服上到处是虱子尸体还有点点血迹,然后放到晾衣杆上冻一天,希望彻底把虱子消灭。可是穿上不到一周,他身上就又有活物了。
这样的物理去虱法远不如化学法好使。我小时候,头发上也有虱子,但并不是因为我多脏,因为小小年纪,我也挺爱美,一周也得洗个两次头发,只不过没有洗衣粉,洗发精,护发素之类的东西,一律碱水。有一段时间虱子特别猖狂,我只要感觉头皮发痒,用手一挠,虱子就能掉在课桌上。妈妈就用"六六粉"撒在头上,用毛巾包上,过一会再洗下去,别说还真见效。
总体来说,那时穷,一件衣服穿好久;化学用品使用少,污染小;家里人口多,互相传染都是虱子多的主要原因。现在人们吃喝穿戴洗漱用品哪里还有安全的?对人体危害都那么大,何况小虱子呢?当然,虱子消失与人们生活条件好,讲卫生也是离不开的。
七八十年代人身上的虱子是怎么来的?
虱子在农村地区比较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特别是在毛发上面长得比较多,女孩子就要比男孩子容易长。
记得小时候,邻居家里有三个女孩,主要是家里比较穷,一个孩子长了虱子以后,三个孩子几乎都长了。
由于我们家与他们家挨得挺近,小孩子经常在一起玩,我的头上也长了虱子。记得那时,只要是在太阳下面晒太阳,头皮就痒得很难受,黑色的头发上有很多白色虫卵,看上去很明显。
大人就在头上捉虱子,捉到以后就用两个手指的指甲压碎,那种声音很清脆,还会溅出很多血迹。
人身上为什么会长虱子呢虱子的历史比较久远,别看它长得小,早在恐龙时期,就在这种大型动物身上发现了虱子。这些虱子靠吸食动物的血液生存,皮肤被咬了之后,就会感觉到痛和痒,动物也就会烦躁不安。
不仅动物受到虱子的侵害,人也一样深受其害,动物身上的虱子与人接触以后,就把虫卵带到头发或衣服上,从人的体表吸收营养以后,就在那里安家生存。
像头虱基本上在毛发里才能发现,靠吸食头皮的血液来生活,而体虱就要大一些,它就会咬破皮肤来吸食血液,本身也会携带细菌,皮肤被咬了之后也会产生不适感,大多是隐藏在衣服的角落里,很难被发现。
说起虱子就会让人产生恐惧,繁殖能力强大,很难清除干净,一不小心就会传染。
特别是七八十年代的农村,女孩子头上一般都会长虱子。
那个时候农村的条件不是很好,大家都住着土房子,通风环境不是很好,家里又会养一些猫、狗、鸡等家禽动物,由于没有专门的禽舍来饲养,在一个院里子与人接触以后,虱子的寄生虫就会跑到人的身上来。
虱子的繁殖能力很强大,生命力旺盛,很难清除干净到了冬天的时候,天气寒冷,小孩子不讲究卫生,洗澡洗头的次数比较少,衣服也不会经常更换,在这种情况下,虱子就会在头皮上快速繁殖,一次能产下几十只卵,大概一个星期的时间,头发上就可以看见白色的虫卵,很难弄下来。
用人工去捉,只是能减少虱子的数量,很难清除干净,即使有一个留在头皮上,也会进行繁殖。特别是小孩子在一起玩,接触以后就会相互传染,很难断根。
那个时候,也很少有药物来对付虱子,条件受到限制,只能徒手去捉或是把头发剪短,那这样做也无济于事。后来人们发明一个工具,那就是篦子,它要比普通的梳子密一些,用它来梳头发,可以把虱子和虫卵梳下来,但这种方式也不全部清除干净。
头上长了虱子,怎么才能清理干净经过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付虱子的方法也比较多,对上头上长虱子,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把头发全部都剪掉,另外衣服要经常更换,放在开水里泡,将衣服里面的虫卵泡死,坚持一个月的时间,虱子才会被清除。
但是这种方法只适合男孩子,女孩子一般不想用这种方法,把头发剃光会受到别人的嘲笑。
还有一种方法,也就是用指定的药物,这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花不了多少钱,去集市去买治虱子的药都能买到。这种药是一种白色粉末,有一定刺激性气味,用热水洗头以后,马上将药物均匀洒在头发和头皮上,再用一个塑料薄膜把包密封起来,避免热气跑出来,药物就可以杀灭头上的虱子。
为了保证效果,药物一般要用3次,间隔两天一次,一个星期的时间就可以将虱子清除干净。
虱子难治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容易传染,比如说一个小孩子治好以后,又去和其他长虱子的小孩子玩,就会造成反复传染。
所以虱子不管是用什么方法清除干净了,不要再去接触动物或长虱子的人,这样才能保证不会再长虱子。
总之,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农村环境比较差,再加上条件也不怎么好,不太注重卫生方面,小孩子长虱子就比较常见。反正那个时候的大人也不在乎,长了虱子就治,等孩子长大以后注意卫生就不会再长了。
随着农村的发展,农民居住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小孩子身上长虱子就很少了。经常洗澡换衣服,使用各种各样的洗发水,虱子就失去了生存空间,很难存活下来,人身上自然就不会再长虱子。
七八十年代人身上的虱子是怎么来的?
应该是六七十年代虱子还特别多,八十年代就逐渐消失殆尽。
我们小时候就与虱子每天作战,这种东西防不胜防,生命力十分顽强,只要你几天不脱衣服清洗,马上就会繁殖成群,文革时期大串联,我们住在红卫兵接待站,几天不脱衣服身上的虱子成了群,接待站给每个人发一根浸过药水的粉笔,用粉笔在衣角上画道子清理虱子。但是除不了根,因为内裤里也有。我于是去厕所关上门,脱下内裤抖了一下,真是不少。
那时候我们衣服很少,基本上没有什么可以换洗的,晩上脱了衣服用开水烫一下再洗也有一些效果。但总是除不了根,稍不注意就又虱子成群了。
但也有一件有趣的事,那时候刚兴起养热带鱼,冬天没有活食,我们就用虱子来喂养鱼,结果鱼长得十分健壮,到后来虱子竟不够喂了,现在想起来真好笑。
前几天放假,我的一个小姪女带了几个同学从学校回来,也说起了虱子,她说她们同学都设有见过,让我去村里找几个,用瓶子装上给人们看看。我就回村里找了几个老人,问他们这几年见过虱子没有,结果大家都说好多年都没见过了,让我到猪身上去找,到了养猪场被人家骂了一通,说是猪比你还干淨,经常消毒根本就没有什么虱子一类的东西了。
我想、虱子大概在中国快绝迹了,会不会也列为频危物种保护动物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