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蝗虫灾害会蔓延到中国吗?为什么?
此次印度爆发的蝗虫灾害,主要是受到自去年12月份以来,在非洲之角肯尼亚,爆发的蝗灾迁徙影响,自去年12月份以来,肯尼亚国内的蝗虫数量暴增,并一路席卷了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等国,从今年的1月份开始,此次蝗灾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大,不但影响了东非各国,还一路飞过了红海,进入到中东地区的沙特,伊朗,阿曼等国;
目前,国际粮农组织已经发出警告称,此次非洲的蝗虫数量,已经暴增了6400万倍,是7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蝗虫灾害,如不加以控制,将会影响到1900多万人的粮食安全;不得不说,此次蝗虫灾害影响范围之大,确实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就在今年的1月底,起源于非洲的这次蝗灾,已经迁徙到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境内,这就不禁让很多人担心,蔓延到印度境内的蝗虫灾害,会不会蔓延到中国?
笔者认为,此次蝗虫灾害蔓延到中国的可能性不大,主要有两点理由,首先,一般情况下,蝗虫的寿命只有3个月左右,此次从非洲迁徙到印度境内的蝗虫,已经存活到3个月左右了,也就是说,大部分蝗虫的寿命已经将至,接下来,这些蝗虫就会选择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境内产卵,之后,蝗虫的数量将会越来越少,从这个角度来看,此次蝗灾继续向中国境内蔓延,可能性就不大了;
另外,中国和印度,巴基斯坦之间隔着一座喜马拉雅山脉,平均海拔都在4200米以上,而且,山脉上的温度极低,根本就不适合蝗虫飞跃,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阻隔了蝗虫灾害向中国境内蔓延的可能性,不过,即使此次蝗灾,蔓延到我国的可能性极低,但是,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
因为,这次蝗虫灾害的终点就在我们邻居印度和巴基斯坦境内,这些蝗虫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境内产下了大量虫卵,如果下一次,在印度或巴基斯坦境内出现大规模干旱现象发生,这些虫卵显然就是一个不定时的炸弹,随时都会破土而出,成为蝗灾,甚至不排除向中南半岛进去蔓延,这样一来,就很可能会影响到我国的云南地区,因此,在防止蝗虫灾害问题上,我们依然要保持高度警惕。
关注小柳聊聊兵,更多精彩内容观看
印度的蝗虫灾害会蔓延到中国吗?为什么?
肯定不会,就像新型冠状病毒没有通道进入印度一样,印度的所谓蝗灾同样也没有通道进入我们国家。
虽然最近的印度基本超过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威胁,但来自西部的灾难却令印度胆战心惊,它不是巴基斯坦的炮火,而是巴基斯坦的蝗虫。
而巴基斯坦的蝗虫,来自遥远的东非。
由于2019年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一系列气候反常现象,其中就包括东非蝗灾。
作为真正的“高原大陆”,非洲也是名副其实的干旱大陆,这样的气候特点是地表植被覆盖率相当低,而这又成为蝗虫繁殖生长的最佳环境。因为蝗虫基本生长在植被覆盖率小于50%的地区,产卵在湿度为10%~20%的土壤。
如果气候始终如此干旱倒也没有什么,最怕的就是因台风登陆等造成沙漠多雨的天气,尤其是位于撒哈拉沙漠和苏丹草原之间的萨赫勒地区。
因为降雨会使得沙漠中的植被迅速生长,为蝗虫提供大量食物。而当降水过后,气候重新干旱,植被不可避免地出现萎缩,届时缺少食物的蝗虫便会因植被萎缩而出现集聚。而当集聚超过一定程度,因后腿的机械神经被触碰,昔日喜欢独居且迟钝胆怯的蝗虫就会一改本性,形成方向一致、移动迅速且破坏力巨大的蝗虫带。
由于蝗虫带过境寸草不生,对农业生产带来的灾难将是毁灭性的。
自2019年下半年开始的东非蝗灾,在肆虐东非大陆后,以一天150公里的速度,轻松跨越了红海,并经阿拉伯半岛南部的也门和阿曼,到达伊朗南部和南亚次大陆。
而从2月10日开始,巴基斯坦和印度几乎同时收到蝗灾波及。而因为印度体量远大于巴基斯坦,所以其遭受的损失也极为惨重。
截至目前为止,印度已有12个产粮区遭受蝗灾袭击,初步估计蝗虫数量至少3600亿只,如此严重的灾难已经让印度边境驻军口粮降低到最低水准,严重打击了印军的士气,不过也使印巴双方出现了难得的和平。
那么,这至少3600亿只蝗虫会波及我们吗?静夜史认为当然不会。
从本次东非蝗灾的传播路线来看,基本是沿北纬30度附近,自西向东蔓延。这一带状区域由于副热带高压控制,气候类型为热带沙漠气候,地表植被覆盖率基本小于50%,再加上地势起伏不是太大,所以蝗群能够畅通无阻地进入南亚。
但高耸入云的青藏高原,岂是小小蝗群能轻易翻越的?
青藏高原作为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不仅仅是高,而且大,大到深刻改变了世界气候格局,在北纬30度阻断了副热带高气压,使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被亚热带季风气候控制的鱼米之乡。
在印度蝗虫无法翻越高且大的青藏高原的情况下,绕道是最好的选择。而从印度进入我们国家,除了折向西北过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中亚进入新疆,就是继续向东翻越横断山脉,进入云贵地区。
而从蝗虫带不可阻挡地自西向东的移动态势来看,向北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毕竟虽然中亚植被覆盖率同样低,但当下是北半球冬季,气候寒冷,根本不适宜蝗虫生存。
而需要翻越的横断山脉虽然海拔高度不及青藏高原,但纵深高耸同样巨大,且因为深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充沛,使得这里的植被覆盖率远高于50%。
而植被覆盖率高,也意味着这里的动植物资源丰富,包括蝗虫的天敌。事实上,不仅是横断山脉,因为从1979年我们就开始了“三北”防护林这一囊括东北、华北及西北广大地区,占国土面积42%的巨大生态工程,使得北部的植被覆盖率大大提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在这样的情况下,蝗虫灾害得到了极大的抑制。再加上千百年来深受蝗灾威胁的我们有着丰富的灭蝗经验,更有些海量的吃蝗群体。所以即便印度蝗灾蔓延到我们国家,也不可能掀起惊涛骇浪。
在这样的情况下,蝗虫群同样不能成功进入我们国家。
所以可以说本次东非蝗灾对我们国家的影响微乎其微。不过,虽然没有东非蝗灾的威胁,但本土的亚洲蝗灾和东亚蝗灾也不可忽视,因为中西部草场的破坏,草原上的蝗灾始终如影随形。
所以加强环境保护,终归是需要我们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手段。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印度的蝗虫灾害会蔓延到中国吗?为什么?
印度现在爆发的蝗虫灾害是来自于非洲,在2019年年中非洲之角的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和肯尼亚等国的灾害严重,联合国粮农组织称三国境内的沙漠蝗虫数量已达约3600亿只。联合国粮农组织对外发布的消息,非洲之角地区沙漠蝗虫的繁殖仍在继续。蝗虫数量在一年半内增加了6400万倍,蝗虫从非洲之角跨越到索马里,然后进入到巴基斯坦。
显然现在发生在印度的蝗虫灾害,是在非洲之角转移过来的。在1月31日,巴基斯坦政府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因为来自于非洲直角的蝗虫灾害,已经给巴基斯坦国内的粮食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2月初,这些肆虐的蝗虫越过国境线,入侵印度拉贾斯坦和古吉拉特两邦,37万公顷农田受扰。目前这种趋势正在扩大,印度的12各区都已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印度至少有20万亩良田已经绝产,还有40万亩良田受到严重威胁。
虽然这样的蝗虫灾害在南亚大陆肆虐,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破坏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这种蝗虫灾害想要传播到我国境内恐怕还很困难。 因为这会涉及到几点问题,我国与印度之间存在着地形之间的巨大阻碍,也就是说,我国的青藏高原是一个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高原,而且喜马拉雅山平均高度都超过5000米以上。在这样的地区已经处于相当寒冷的状态,而蝗虫是根本无法逾越温度在0度的区域。俗话说“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其实说的就是蝗虫根本忍受不了0度以下的温度。
另一方面,在我国的云南附近与缅甸接壤,这里也是距离印度稍微较近的地方。问题就在于缅甸是一个多河网密布的国家,也是原始森林较多的国家,可以说该地区的植被覆盖率非常高。这对于蝗虫来说,显然是无法逾越的,因为在这片森林当中,会有大量以蝗虫为食的鸟类,从而让蝗虫根本无法跨越这大片的原始森林。那么这些蝗虫想要通过缅甸——云南的路径迁徙到我国境内,显然是要九死一生的,这里的天敌实在太多了。
因此,对于发生在印度的蝗虫灾难,是很难通过陆地上进入我国境内的。如果真的进入我国境内,在我国还有很多优秀的厨师,他们会以各种原料来烹饪出各种蝗虫的美味佳肴。恐怕这些漏网之鱼进入我国境内,也会被我国的吃货们消灭得所剩无几。因此,对于我们来说不必过分担忧这种状况的发生,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我国还暂时不会出现这种状况!(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印度的蝗虫灾害会蔓延到中国吗?为什么?
历朝历代蝗虫都是少数北方几个地方发生,向四周广撒,现在国家有能力治理蝗虫,飞机打药灭蝗,早发现早治理以防万一,山高路远,印度的蝗虫不会蔓延到中国。
印度的蝗虫灾害会蔓延到中国吗?为什么?
印度的蝗灾对于我们来说,影响不大,为什么这么说,打开地图就明白了,印度和我国的边界,有一条缓冲带,地势险要,气温低于常温,而蝗虫这种生物,只能在气温高的东南亚生活。印度的蝗虫想飞过来,无异于痴人说梦。就是飞过来,无论地势,气温,对蝗虫都是一个考验,也要面对西藏高原的严寒,印度蝗灾到中国就变成随手可得的尸体。对此没必要担心。
印度的蝗虫灾害会蔓延到中国吗?为什么?
这些沙漠蝗虫如果想进入中国境内,最佳路线是越过印度孟加拉国,经缅甸泰国等国进入我国广西云南等地。而中国西南方向的喜马拉雅山脉等高山大川,蝗虫飞不过,而且那种寒冷,蝗虫也受不了。
不过考虑到蝗虫的习性,蝗虫喜性相对干燥—干旱的环境,温度在30度上下的天气,比如沙漠地区、草原地区、我国华北、西北、东北等地,南亚和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地区,生态系统比较复杂,又潮湿多雨,蝗虫未必能适应,而且,天敌也多得很。
不过考虑到这次蝗灾的超大规模性,不排除部分蝗群会逐渐转移到我国南部地区,但规模种群不会很大,能造成的危害也会比较有限。而且,它们大概率也就止步于中国的云南广西等南方省份。
目前这些沙漠飞蝗在亚洲的肆虐地区主要在伊拉克、伊朗、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目前亚洲还是冬春季节,蝗虫不会飞的太北,天气稍微冷一些,蝗虫就动作迟缓,再冷一些,就得挂了。
而且,这次蝗灾从东非、中东开始,到了印巴之后,他们已经开始处于产卵期,产卵之后,很多雌虫会逐渐死亡,剩下的大多数蝗虫的飞行能力也会大大下降,然后他们就地取食,就看印度巴基斯坦这里能不能喂饱他们了。
等到新的一批二三代蝗虫再孵化出来,对于印巴两国又是一场新的大规模蝗灾,毕竟蝗虫产卵是极其密集的,每平方米可以产卵成千上万枚,且卵难以被破坏,等到他们一出洞,就已经形成了一群群小规模的蝗虫种群,随后在不断聚集、汇合,形成新的庞大蝗群,而这个时间,只需要1个多月。
总体来说,高山高寒地区,蝗虫飞不过去也适应不了,热带雨林太过潮湿它们也受不了,大概率来说,它们就止步于缅甸了。
蝗灾是个世界各地多年的老问题了,要彻底根治是不太现实的,毕竟蝗虫广泛分布于除南极洲以外所有的地区,种类有10000多种,大多数地区和大多数时候,它们还是比较“低调”的,但在干旱年份,蝗虫就会聚集成灾,大面积地啃食农作物,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危害,甚至绝收。
目前,印巴两国的蝗虫群已经达到了他们的粮食主产区,每天两国都要损失无数的农作物,巴基斯坦已经进入了全国紧急状态,出动了大量飞机消灭蝗虫,但收效甚微,印度的情况也一样严重,结局,估计是损失惨重,考虑到这次蝗灾的超大规模性,要消灭他们,没有现实的可能性,即使全面出击,也只能消灭一小部分的蝗虫,这点蝗虫相对于总体蝗虫的灾害,显得杯水车薪。
我们历史上也是一个蝗灾频发的国家,但近些年来情况已经大为好转,根本原因还是我们几十年以来持之以恒的种树,大幅度改善了生态环境,绿化上来了,蝗灾也就减缓了,毕竟,蝗灾发生的地方,几乎都是在植被稀少的相对干旱地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