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哈梅内伊换成更强硬的前总统内贾德,今天的美伊局势会如何?

这个问题问得有点不专业,这是对伊朗的政治体制不了解的缘故。伊朗自从1979年宗教革命成功之后,推翻了巴列维王朝建立政教合一政权。这个政治体制可能在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既不是王权(如今的伊朗没有国王),又不完全属于西方的议会共和体制,但伊朗比沙特王国政体上进步很多。虽然伊朗有议会也有经过选举产生的总统,但是在这上面有一位最高领导人即宗教领袖。

宗教领袖是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凌驾于总统和议会之上,这就是伊朗特有的政教合一政权。现在的伊朗政权,最高领导人是精神领袖哈梅内伊,伊朗总统为鲁哈尼。根据伊朗的政权体制权力分配,最高领袖的权限如同国王一样,可以制定国家大政方针和内外政策,实际上的武装部队统帅,还可以决定国家的战争与和平。甚至选举产生的总统必须经过最高领袖批准才行,最高领袖还可以可根据议会或最高法院裁决罢免总统。

伊朗宗教最高领袖为终身制,由宗教专家会议选举产生,宗教专家会议委员会每年召开一次会议。而经过民众选举产生的伊朗总统权限,既不是国家元首,也不是国家权力最高负责人,就是行政部门的首长,需要向最高领袖和议会负责,如果不想干了需要向最高领袖辞职。伊朗也是实行三权分立制,目前的议会实行一院制,其职责与西方议会基本相似,只不过在议会之外除了总统,上面还有最高领袖。

根据问题,如果将哈梅内伊换成前总统内贾德,那是完全不成立的。内贾德是不能与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相提并论的,内贾德虽然说是总统,实际上是要接受哈梅内伊的领导,不管内贾德的对外政策强硬与否,都需要经过哈梅内伊的同意才能够实行。 与内贾德相比的是现任总统鲁哈尼,2013年持强硬对外政策的内贾德总统任期届满,经过大选伊朗温和务实派鲁哈尼担任总统。

伊朗在1979年之后,在对外关系上分为强硬和温和两派,强硬派认为绝对不能与美国妥协,而务实派认为可以忍让一下,以换取伊朗的经济发展空间。所以鲁哈尼上台之后积极与美国西方缓和关系,愿意放弃核武器开发以发展伊朗经济,经过中俄英法德的共同参与和联合国决议,伊朗与国际社会达成了停止核开发的伊核协议条约。这符合伊朗经济利益的伊核协议,如果仍然是强硬派内贾德执政,就不可能达成共识。

正因为鲁哈尼属于温和务实派,才能接受伊核协议条款。不过,鲁哈尼当时面对的是美国民主党的奥巴马政府,相对于美国政坛奥巴马显然不是保守强硬势力。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美伊之间能够走到一起签署伊核协议。到了2017年美国现任总统上台之后,持强硬的保守右倾政策,在以色列的唆使下,就是伊朗鲁哈尼这样相对温和务实的对外政策,也不能接受。2018年5月8日,美国方面一意孤行不顾国际法退出了伊核协议。

从这个角度来看,美伊关系的深层次矛盾难解,仅仅是温和派鲁哈尼作出的让步,达不到美国右倾保守强硬派的要求。如果假释一下仍然是内贾德执政,2015年伊朗与国际社会达不成伊核协议共识,美国对于伊朗的经济制裁和极限施压政策都要提前,也就是说美伊冲突紧张局势也要提前。欧洲的英法德三国,不会像现在一样还在维护伊核协议,也都会无条件的跟着美国指责伊朗。

不过,有一点是不会变的,那就是中俄等世界大国将要求伊朗执行务实的对外关系,并且在此基础上给予伊朗以支持。美伊对立的紧张局势不会改变,中东地区的动荡将加剧,但美国仍然动摇不了伊朗的现政权。

如果把哈梅内伊换成更强硬的前总统内贾德,今天的美伊局势会如何?

内贾德取代不了哈梅内伊的位置,有可能取代的是鲁哈尼的位置。如果内贾德依旧是伊朗总统,对待美国的态度会更强硬。内贾德是伊朗强硬派与改革派代表之一,深得伊朗人民的支持。伊朗在内贾德的任内,大力发展核武器,才会导致美国的经济制裁。观察室认为,如果内贾德依旧是伊朗总统,美伊局势会更紧张,但伊朗的国内局势也会更稳定。哈梅内伊与内贾德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伊朗的政治体制,内贾德不可能取代哈梅内伊的位置。伊朗是什叶派掌权政教合一的体制,名义上伊朗总统是国家元首,实际上什叶派最高领袖才是整个伊朗的掌控者。伊朗第一代最高领袖是霍梅尼,建立了今天的伊朗政权。霍梅尼死后,他的亲密战友哈梅内伊成为了第二代最高领袖。想要成为伊朗的最高领袖需要是什叶派高级教士,哈梅内伊就是大阿亚图拉。而从内贾德的打扮就可以看出,他并不是是一位教士,而是一位世俗政治家。因此,内贾德不可能取代哈梅内伊的位置。

其次,内贾德担任伊朗总统,对美国政策会更强硬。内贾德是前革命卫队成员,在两伊战争结束以后从政,曾经与哈梅内伊的关系非常紧密。在对待美国的立场上,哈梅内伊与内贾德都是强硬立场。在内贾德任内,曾经威胁“将以色列从地图上抹去”。内贾德也曾经对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拍桌子,是一位非常强硬的反美总统。内贾德大力推动伊朗发展核武器,寻求在中东自保的方法。可以想象,如果内贾德依旧是伊朗总统,美国与伊朗的关系可能会比现在更加紧张。

最后,内贾德担任伊朗总统,伊朗国内形势更稳定。需要明确地一点是,美国重启对伊朗的经济制裁,并不是因为伊朗违反了核协议,而是因为美国需要打压伊朗,避免伊朗成为中东地区小霸主。同样的道理,美国没有发动战争打伊朗,也不是因为伊朗有多强大, 而是美国自身实力已经不足以发动一场伊朗战争。所以,内贾德担任伊朗总统,能够最大限度团结伊朗国内各方面势力。毕竟,内贾德身为强硬派,能够与保守派们的反美立场取得一致;内贾德又是一位改革派,能够与伊朗内部温和派在发展经济上取得一致立场。

欢迎大家留言,你认为内贾德是一位好总统吗?

如果把哈梅内伊换成更强硬的前总统内贾德,今天的美伊局势会如何?

简单地说,伊朗今天的困局就是伊朗自己造成的!当年,伊朗有一个优秀的总统,此人名叫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Mahmoud Ahmadi-Nejad ),他是一个铁匠的儿子,是泥腿子出身,凭借自己的努力,功成名就!

内贾德2003年被任命为德黑兰市的市长,以德黑兰市市长一职作为跳板,在德黑兰市长的任期之内崭露头角,深得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信任,哈梅内伊曾经把内贾德当作他的“门徒”!2005年6月,内贾德成功当选伊朗总统,并在2009年获得连任!在内贾德的任期之内,内贾德有两大功劳!

第一个功劳,内贾德是一个“民粹主义者”,而且是一个朴实的“民粹主义者”,是一个强硬的“民粹主义者”,他想建立一个“世界人民的模范政府”,并认为石油是国家资源,属于伊朗人民所有,应该“将石油收益搬上人民的餐桌上”,将伊朗的石油收益分摊给底层的贫苦大众。

内贾德是泥腿子出身,是穷苦人家的孩子,知道伊朗人民最想要的是什么,也愿意给伊朗人民想要的生活,富民政策得到伊朗弱势群体的支持,可是,内贾德主张把石油利益分给伊朗的普通贫苦大众,意味着原来分摊伊朗石油利益分得的利益就会减少,因此得罪了不少人,所以2013年8月,内贾德的第二个任期结束之后,没有获得连任!

第二个功劳,正因为内贾德是一个强硬的“民粹主义者”,在他的任期之内,他是伊朗强硬派的代表,对以色列态度强硬,对美国态度强硬,还主张拥核来自保。世界各国不希望伊朗拥核,从经济上制裁伊朗,内贾德还是不愿意放弃拥核计划,深知核武才能保护伊朗,只有核武才能让美国、以色列害怕,只有核武才能护伊朗周全!

事实证明,内贾德是伊朗优秀的政治家,深谋远虑,看得很长远,如果内贾德2013年继续连任,就不会签署《伊核协议》,不签署《伊核协议》,不毁掉阿克拉重水堆,伊朗已经成为核武器拥有国,有了核武器,美国就不敢暗杀伊朗圣城旅的少将指挥官苏莱曼尼,因为美国担心激怒伊朗之后,伊朗会用核武对付美国!

如今的伊朗被美国欺负,美军敢公开在伊拉克猎杀圣城旅的少将指挥官苏莱曼尼,就是因为弱小,就是因为没有核武,因此,伊朗如果把执政者换成强硬的“民粹主义者”内贾德,内贾德就会宣布不尊重美国已经退出的《伊核协议》,提高浓缩铀的丰度,把浓缩铀的丰度提高到90%以上,发展核武来对美国进行军事威胁,伊朗的困局就会迎刃而解!

如果把哈梅内伊换成更强硬的前总统内贾德,今天的美伊局势会如何?

实际上,哈梅内伊比当时的内贾德,现在的苏莱曼尼更加强硬。因为内贾德能够强硬的底气最终来自于教士集团,而由宗教委员会指定的政策方向就是反美,内贾德只不过是按照“上面”的意思进一步加固高层的“强硬”,但其最终失败于“用力过猛”。

在伊朗的政治框架中,国家实权掌握在宗教领袖的手中。以前的霍梅尼,如今的哈梅内伊,就是伊朗伊斯兰最高精神领袖,其掌握着这个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甚至文化的绝对主导权。由宗教人士组成的宪法监护委员会凌驾于国家宪法之上,所有合乎宪法的参选者都必须经过委员会的审核,以阻止世俗派对“神治”体系的“污染”。也就是说,不管是内贾德,还是更早的拉夫桑贾尼,后来的哈塔米,还是现在的鲁哈尼,如果没有宗教监督委员会的“核准”,他们连参选的机会都没有。换言之,伊朗的民选政府基本符合民主宪政的特征,但其权力实际上已经在宗教委员会的笼罩之下。

1979年,霍梅尼领导的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并废除《美伊同盟》。美伊关系彻底破裂。在美国的强力制裁之下,伊朗一面应付西方的制裁,一面应付来自阿拉伯世界的围攻。特别是两伊战争之后,国力的消耗一度陷入重重危机之中。此时的伊朗,放眼全世界,竟找不到一个国家帮助其化解危局。唯一能够破局的方法就是挖掘自身潜力,将国家财富集中到国家手中(实际上就是由长老会那些白胡子老爷爷)来统一分配。但如果想通过行政力量来集中财富招募军队,民众显然不会同意,因为失去信心的民众已经开始怀疑神权政府,骨子里开始渴望世俗的生活,相信民选政府。

如何让民众心甘情愿的拿出自己的财富贡献给国家?办法只有一个:控制他们的精神!用一个不存在的“神”,牢牢栓住民众的思想,然后由“神”的代理人来执行“神”的旨意,这个“代理人”就是最高精神领袖,既然是“最高”领袖,那内贾德们的强硬,只是将哈梅内伊的意志变成动力的传播者而已。

客观的说,美伊矛盾既有外部力量的作用,也有来自伊朗内部的直接原因。但神权政府认为,伊朗所有的不幸都来自于美国的制裁。长期潜移默化的教育,民众也始终认为,伊朗之所以一蹶不振,其原因就来自于美伊之间的“天然”矛盾关系,这恰恰是神权政府所需要的结果。因为有了“共同的敌人”,才有“凝聚力量”的可能,才能让民众心甘情愿的与政府共同面对“国家的敌人”。但在国家力量不允许与美国硬怼的情况下,“强硬”就成了退而求其次的折中办法。

在这种宗教领袖和民选总统的双重格局之下,总统和领袖必须在思想上达到高度的统一,才能让国家执行力发挥最大的效能。而民选政府首先必须以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为主,但这种理念又与宗教委员会“以武强军,以军强国”的理念相生相克。这是个怪圈,截止现在也没人能破解它。实际上这才是伊朗所有困局的关键所在。哈梅内伊本人也当过伊朗总统,但他也只能与领袖霍梅尼保持高度一致,才能当好这个总统。这也是霍梅尼不惜修改宪法让哈梅内伊接替自己成为新的宗教领袖的原因。但他必须顺着伊朗既定政策的惯性,才能维持领袖的地位不会被动摇。因此,将政,军,经,文牢牢抓在手里,即是对外扩张和抗击美国的资本,也是捍卫自身权力的武器。

但自从进入哈梅内伊时代之后,历任的四届总统都和哈梅内伊不对付。第一位总统拉夫桑贾尼在任总统期间,其实已经意识到伊朗对外部事务的干扰,实际上就是阻碍国家发展的巨大障碍。长期对外扩张,让国家负担着难以想象的内耗,国家的血液源源不断的消耗在穷兵黩武的军事扩张,不仅导致国家贫弱不堪,民众对国家的热望也在极度严酷的宗教政治统治之下消耗殆尽。拉夫桑贾尼上任之后,主张与西方缓和关系,提倡经济自由化的发展道路。这显然不能被哈梅内伊接受,二人随即发生冲突而闹翻并成为死敌。第二任总统哈塔米还是霍梅尼的孙女婿,但哈塔米却是更加主张西方化的自由派,在任期间甚至与西方有过实质性的接触,被哈梅内伊定性为“什叶派的敌人”。

而内贾德正是在伊朗政治“青黄不接”的关键时刻闪亮登场的。内贾德上台之后,一面主张大力发展民生建设,让更多的国家财富用于民生和教育,一面以极其强硬的态度硬怼西方。但悖论出现了:发展民生需要国家的直接投入,而大量的国家收入又必须用来“反美”。内贾德又必须更加倾向于宗教监护委员会的精神意志。于是内贾德只有表现得异常强硬,拒签《伊核协议》,抓捕美军并让其“下跪”,并摆出一副与美国“势不两立”的强硬姿态,但也仅仅是“姿态”而已,真正能够对西方形成威胁的仍然是手握重权,兵器和美元的苏莱曼尼这样的“鹰派”。有人说内贾德实际上耽误了伊朗四年,这才导致因《伊核协议》引发的极限施压,从而使美伊矛盾更加恶化。但我们不要忘了,内贾德的“强硬”,实际上与哈梅内伊捆绑在一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两个人谁更“强硬”,还是个问题吗?内贾德只不过是伊朗政治漏洞中失败的投机者。而内贾德不能连任的原因,也来自于其过于强硬而让美伊矛盾更加恶化,从而让自由派找到了攻击的理由。哈梅内伊也想让“温和派”来缓冲当时的紧张局势,这才有了鲁哈尼的胜选。下台后的内贾德在2018年支持民众抗议神权政府的行动中,还是可以看出其倾向于民生的“初心”。遭到逮捕和释放之后,现在的内贾德基本上再也看不到他的“强硬”了。

说白了,不管是哈梅内伊的强硬,还是民选总统的“温和”,都折射出了政治土壤让必然滋生的现象:权力斗争!

其实伊朗国内自由派和保守派之间的斗争一直都没有停止过,苏莱曼尼将军被刺杀之后,这样的斗争被推向了一个高潮。尤其是伊朗承认乌克兰客机是军方误击之后,伊朗各地的大学爆发了反政府抗议活动。学生们甚至要求最高领袖阿亚图拉.阿里.哈梅内伊辞职。打出的标语非常的“触目惊心”。面对国内外巨大的压力,哈梅内伊甚至连推特都关闭了。但这并不会动摇他在伊朗绝对的统治地位,他仍然能够直接左右国家的命运。而现在的鲁哈尼可能是全世界最“憋屈”的总统,他即要维护“最高领袖”的旨意,又要兼顾民选政府的职责,又要修补与外部势力的关系,一步走错,就有可能成为当代的“李鸿章”,因此,他的命运并不比“歇菜”的内贾德好多少。不管是“强硬”还是温和,都由一个人来决定,这个人就是哈梅内伊。

如果把哈梅内伊换成更强硬的前总统内贾德,今天的美伊局势会如何?

首先说,内贾德并不是教士出身,他也没资格成为伊朗的最高领袖,但是,假如把哈梅内伊换成内贾德来统治伊朗,那么美国和以色列,早就用武力解决伊朗了。

自从内贾德上台后,伊朗就是世界上反美,反以色列的旗帜,不像哈梅内伊那样,伊朗在和美国斗争的同时,也适时的调整对美政策,否则伊朗就不会签署伊核协议。而内贾德则是一提美国就急,一说以色列就怒的主,正是内贾德的一惯反美,伊朗才遭到了美国一轮又一轮的制裁,制裁也使伊朗的经济遭到重创。而最关键的是,内贾德坚持伊朗绝不放弃拥核的政策,而伊朗拥核,正是美国,特别是以色列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在小布什执政时期,就有以武力打击伊朗的计划,怎奈美国当时刚打完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美国并不想再陷入一场没有十分把握的战争,但前提也是伊朗当时并没有拥核的条件,不然,即使美国不对伊朗动武,以色列也绝对会单挑伊朗。还有就是,正是因为内贾德对美的强硬,才使得美国在中东战略受到了很大阻碍,所以说,在和伊朗吵了30多年后,美国不可能无休止的,任伊朗挑战自己世界第一的权威,在经济制裁不能阻止伊朗拥核后,以军事手段解决伊朗问题,就是美国最后的选择。所以说,如果内贾德“替换”哈梅内伊,美伊战争早就爆发了……

如果把哈梅内伊换成更强硬的前总统内贾德,今天的美伊局势会如何?

在伊朗内部,哈梅内伊是伊朗伊斯兰最高精神领袖,而内贾德只是伊朗的前总统,两个人的职位是不相同的。名义上哈梅内伊是不参与伊朗的国家政治事务,这是由伊朗总统来进行处理的。可是伊朗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而哈梅内伊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太上皇,对伊朗拥有着绝对的控制。(内贾德)

自从1979年伊斯兰革命胜利,推翻了伊朗巴列维王朝,伊朗大学生绑架了52名美国人作为人质,美国与伊朗的关系就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可以说这40年来,美国与伊朗就没消停过,美国针对伊朗几乎就没有停止过各种限制。无论伊朗换了哪一个总统,美伊关系就没有多大改善。而伊朗精神领袖由霍梅尼到哈梅内伊,也同样没有得到美国方面的认可。(哈梅内伊)

这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美国与伊朗之间的对抗,与伊朗的领导人是谁基本没有太大的关系。只要伊朗依然是伊斯兰革命政权,无论是哈梅内伊掌控,还是现任总统鲁哈尼说了算,这些都没多大关系。只要伊朗不更换亲美政权,他们在中东阻碍美国利益,那么美国与伊朗的关系就不会好。(鲁哈尼)

现在的美伊关系与谁当总统没有太直接的因素,虽然现任总统鲁哈尼被认为是伊朗的温和派,而内贾德被称之为强硬派,但是他们都是在哈梅内伊的领导下,伊朗整体的国家方向依然是阻碍美国的中东利益的。毕竟美国要让中东地区的石油必须使用美元结算,不能让中东地区出现主要石油出口国放弃美元。同时美国也要制造地区紧张局势,从而迫使国际油价上涨,这对于逐步成为石油出口国的美国来说是利好的。

那么美国就必然在中东地区打压异己,而伊朗恰恰是这个异己分子中的老大。这就意味着伊朗内部无论是哪一个领导人掌控政权,如今的伊朗局势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毕竟美国与伊朗之间的问题,很多时候是美国掌控着主动,而伊朗几乎都是处于被动地位。那么当今的局势自然是美国方面挑起的,无论是美国退出《伊核协议》,还是1月3日暗杀了伊朗圣城旅指挥官苏莱曼尼,这些都是导致地区局势突变的主要事件。

因此,对于当今的伊朗局势来说,无论换上哪一位伊朗领导人,无论伊朗领导人是温和派还是强硬派,他们都是严重阻碍着美国的利益,伊朗局势根本就不可能有大的改变。只能说哈梅内伊和内贾德是主张强硬的势力,而鲁哈尼还是相对温和的伊朗势力。但是面对美国的强压,无论是哪一派都得与美国斗争下去,不会有向美国认怂的时候。(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