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沙尼亚为何向俄罗斯提出要领土呢?

俄国的邻居很受伤,很受伤,但美国除外,即使美国也和俄国有领土争议。不过,在领土争议中表现得最有风骨的还是俄国的小邻居,像什么芬兰、格鲁吉亚、乌克兰、波罗的海三国等。而波罗的海三国中立陶宛、拉脱维亚两国有风度,而爱沙尼亚像小石头一样太有风骨了。公然向大海一样的俄国提出领土要求,然而并没有“石沉大海”,还激起了涟漪,俄国的“乌贼”美女都女汉子一样地威胁——你这是想石沉大海吗?可别想不开啊!

大叔们的和平复地梦

今年5月,爱沙尼亚内政部长马特·赫尔梅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出了外交部长的话。他表示,俄罗斯占有爱沙尼亚5.2%的领土。这5.2%的领土就是加尼林(爱沙尼亚语:Jaanilinn,俄语:Ивангород)和佩兹利(爱沙尼亚语:Petseri,俄语:Печо́ры),它们一块位于爱沙尼亚东北部,一块在爱沙尼亚东南部。

这加尼林现为俄罗斯联邦列宁格勒州伊万戈罗德市所辖。福垊想说得是这“戈罗德”,在俄语中有城、城市、市的意思。福垊不能翻译成伊万市市,只能翻译为伊万城市,简称伊万城。这里福垊多说一句,伊万卡的卡,其实就是“屯”的意思。伊万卡,是不是也要来一句:我滴老家噶,就在那个屯。佩兹利则为“教堂之城”的普斯科夫州的所辖。马特·赫尔梅表示,对领土的主张并不意味着要武力收服,是要结合国际法及历史条约,实现不战而复我之地的目标。俄国直接表示条约无效,这是苏联城下之盟的权宜之计。

2019年11月20日,爱沙尼亚议会议长珀吕埃斯向普京喊话,条约不仅有效,俄国还要立即执行。一副“不是我的坚决不要,是我的坚决不给的铁托姿态。”

“乌贼萝莉”的心理战

普京面对这种“挑衅”装聋作哑,但普京的手下像俄联邦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委员莫罗佐夫、俄联邦委员会外交事务委员会第一副主席贾巴罗夫、普京总统的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等都积极怼爱沙尼亚。怼爱沙尼亚最狠、最引人注目的,还是被福垊戏称“乌贼”的世界级大美女娜塔莉娅!曾经是乌克兰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总检察长的娜塔莉娅现在很牛了。她现在可是俄联邦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副主席,他怒怼爱沙尼亚议长大叔:白天虽好,不要做梦,以卵击石,自取其辱。原话是,某人不要觊觎俄国领土,你小国招惹我大国,就是小国想不开的表现!

爱沙尼亚会被俄国的倾国吓着吗?当然不会!爱沙尼亚对俄国有领土想法,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 第一、历史原因。

说起来,这俄罗斯真是太坏了。克里米亚是当初苏联划给乌克兰加盟共和国的。乌克兰独立之后,该地依然为俄军的基地,乌克兰稍一不听话,普京就立马将克里米亚吞了。而爱沙尼亚和俄罗斯的情况也类似,苏联在20年代内战时,这波罗的海三国为白军所控。苏联将玩了个借花献佛——卖别人的地,让自己笑去吧。当时所签订的条约就是《塔尔图和约》(上图),本来是苏联的权宜之计。到了40年代时,苏联把爱沙尼亚给吞了。这下好了,爱沙尼亚连本带利全赔进去了。有趣的是,苏联太会玩儿了,立即对爱沙尼亚加盟共和国的边界进行了调整,这两地也就加入了俄罗斯加盟共和国。苏联解体以后,爱沙尼亚独立,但俄联邦表示,你独你的立,俺就不给你地!我蛮夷,你咋地?

  • 第二、现实因素。
爱沙尼亚是北约成员国,也是欧盟成员国,背靠大树好乘凉。俄国既是爱沙尼亚最怕的国家,更是爱沙尼亚最恨的国家。爱沙尼亚如此挑衅俄国,是因为它有美国这个老大哥,北约、欧盟这群师兄们。他的这些师兄们,那个是相当的给力。就连欧元硬币上所印制的爱沙尼亚地图都包括加尼林和佩兹利两地。北约东扩就是欺负俄罗斯,作为北约的成员之一爱沙尼亚一直宣称和平收复失地,所起到的作用就是恶心俄罗斯,恶心普京。同时这也说明了俄国这是许下的承诺,欠下的债,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爱沙尼亚为何向俄罗斯提出要领土呢?

因为爱沙尼亚不仅爱“沙尼亚”,而且胆子还很大!

近日来的普京有点烦,除了越反越腐的焦头烂额,越描越黑的个人生活,国外形势的越掺和越恶劣也让普京欲罢不能。除了老生常谈的欧美各国,就连小小的爱沙尼亚也表示算我一个。

而且,这个能量巨大的小国一上来就是索要领土的大招,这让“噬土成性”的俄罗斯表示去你大爷。

2019年11月20日,爱沙尼亚议长亨·珀吕埃斯称《塔尔图和约》依旧有效,要求俄罗斯执行并归还此前占据的约2000平方公里爱沙尼亚领土。

珀吕埃斯宣称的约2000平方公里土地,指的是距离圣彼得堡159公里的列宁格勒州的伊万哥罗德市和俄罗斯普斯科夫州的别乔尔斯基,占爱沙尼亚国土面积的5.2%。

而珀吕埃斯的喊话也得到了爱沙尼亚高层的声援,比如爱沙尼亚内政大臣赫尔梅同一天也称,因为该国5.2%的领土没有被俄罗斯归还,爱沙尼亚将动用国际法解决这一争端。

而面对爱沙尼亚的表态,俄罗斯方面似乎早有准备。据上海文汇网报道,俄外交部第二欧洲司司长别利亚耶夫日前在接受俄新社采访时称,当俄爱两国就边界线讨论时,塔林政府总喜欢引用毫无法律效力的文件,譬如早已失效的《塔尔图和约》。

看来,大国就是大国,连耍赖都如此清新脱俗,一句《塔尔图和约》无效,就基本达到了一击必杀的目的。在爱沙尼亚激动地表示俄罗斯曾经在某年某月某日某人曾白纸黑字地承认爱沙尼亚的领土主权时,俄罗斯表示一句“我不承认”就全盘推翻,鉴于噬土成性的操作早已驾车就熟,俄罗斯几乎不给任何对手反咬的机会。

那么,爱沙尼亚所坚持的《塔尔图和约》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何俄罗斯宁可不要脸也不承认这一条约呢?静夜史认为,这一纸条约不仅让俄罗斯丢了地,更让俄罗斯丢了人。虽然俄罗斯在历史上从来对土地都是来者不拒,但俄罗斯也是一个要脸的国家。

而爱沙尼亚之所以能够让俄罗斯丢地又丢人,和当时的历史环境密切相关。

今天的爱沙尼亚虽然生在东欧,但无论历史背景还是社会现实都更像是北欧国家,尤其和芬兰更是“血浓于水”,这就决定了爱沙尼亚从一开始就和东斯拉夫人建立的俄罗斯不是一路人。

但俄罗斯表示并不在意,在其雄心勃勃地向周边扩张,特别是向欧洲方向扩张时,作为俄罗斯必经之路的爱沙尼亚必然首当其冲,1710年,沙皇彼得一世在大北方战争中从瑞典手中夺取爱沙尼亚,从此爱沙尼亚成为沙俄领土的一部分。

1917年“二月革命”爆发后,罗曼诺夫王朝土崩瓦解,包括爱沙尼亚在内的各地开始了风起云涌的独立运动,此时一战激战正酣,为彻底打垮俄国,取得东线胜利,德国积极支持俄国境内的独立势力。

“十月革命”爆发后,俄国境内更加风起云涌。鉴于革命形势极端危险,列宁推行“民族自决”政策,允许俄国境内各大中民族建立苏维埃政权,并联合起来组成苏维埃联盟。

此时的爱沙尼亚境内也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但1918年2月25日,爱沙尼亚德裔居民在德林斯汉森男爵领导下发动暴动,并请求德国军队进入爱沙尼亚。随后苏俄为巩固革命,和德国在1918年3月3日签订了《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不得不放弃芬兰、爱沙尼亚斯特兰(爱沙尼亚)、里夫兰(拉脱维亚)、立陶宛和西乌克兰地区,爱沙尼亚苏维埃政权遭遇毁灭性打击。

而随着1918年11月11日德国宣布投降,苏俄宣布《布列斯特和约》无效,并试图收回割让给德国的领土,爱沙尼亚再度泛红。

关键时刻,爱沙尼亚于1918年11月28日宣布独立,国内德裔居民组建志愿军团,配合爱沙尼亚军队顽强抵抗苏俄红军和赤卫队的进攻,惨烈的爱沙尼亚内战由此爆发。而此时的美英等列强也迅速组织军队干涉苏俄革命,支持爱沙尼亚抗俄斗争。于是爱沙尼亚苏维埃政权再度被“白军”击溃,功败垂成的列宁只好宣布承认爱沙尼亚独立并与之建交,爱沙尼亚终于独立。

1920年,爱沙尼亚和苏俄签订《塔尔图和约》,苏俄承认芬兰和爱沙尼亚的独立,将大量苏芬边界土地割让给芬兰,而爱沙尼亚的领土范围则包含了伊万哥罗德市和别乔尔斯基。

不过独立后的爱沙尼亚并不平静,因为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迅速膨胀,更可怕的是,苏联对爱沙尼亚的觊觎始终没有消弭。

更可怕的是,在西方大资本家尤其是美国财团的支持下,纳粹德国崛起,法西斯席卷西欧大地,夹在中间的爱沙尼亚再度险恶异常。

1939年8月23日,经过欧洲各方势力的纵横捭阖,纳粹德国和苏联在莫斯科秘密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除规定两国互不侵犯,更秘密划定了两国在东欧的势力范围,爱沙尼亚成为苏联的刀俎鱼肉。

1939年9月1日二战爆发后,苏联趁德国横扫西欧,开始加紧构筑所谓的“东方战线”。

以1939年9月17日占领波兰东部为起点,苏联在1939年11月发动苏芬战争,以极其惨重的代价夺取了芬兰的萨拉、贝柴摩、卡累利阿地峡以及汉科等地。1940年3月,苏军强行开进波罗的海三国,7月在爱沙尼亚建立苏维埃政权,8月正式将爱沙尼亚变成苏联的加盟共和国。

苏联的巧取豪夺激起了爱沙尼亚人的强烈愤慨,随着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德国很快占领爱沙尼亚,而大量爱沙尼亚人则加入德军,对苏联展开猛烈进攻。

而随着苏联反攻,1944年爱沙尼亚再度被苏联占领。而为了报复爱沙尼亚人的“资敌”行为,斯大林强行将大量爱沙尼亚人迁到西伯利亚,并迁入大量俄罗斯人。

不仅如此,斯大林还将伊万哥罗德市和别乔尔斯基强行划入俄罗斯联邦。虽然在当时爱沙尼亚和俄罗斯同属苏联屋檐下,所谓的领土变更更像是行政区划调整。但因行政区划调整而导致的民族割裂却让爱沙尼亚痛不欲生,这更恶化了爱沙尼亚和俄罗斯的关系。

在爱沙尼亚并入苏联的半个多世纪时间里,包括爱沙尼亚在内的波罗的海三国始终坚持抗苏斗争,其远超其他加盟国的发达经济水平也让他们与苏联格格不入。

而随着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失败,波罗的海三国的抗争终于看到了曙光。1991年8月20日,爱沙尼亚脱离苏联宣布恢复独立,随即在9月17日加入联合国。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撤军,爱沙尼亚于2004年加入了欧盟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2007年12月21日成为申根公约会员国,彻底投入西方怀抱。

作为北约围堵俄罗斯的桥头堡,爱沙尼亚地位非同小可,所以爱沙尼亚也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美国为首的北约会为爱沙尼亚撑腰。

但问题是爱沙尼亚实在太小,北约实在是没有必要为它劳心费力,说难听点,连来回折腾的路费都不够,这就决定了爱沙尼亚想要依托北约和俄罗斯抗衡的设想本身就不可能成功。

而爱沙尼亚似乎也心知肚明,所以这种没有结果的表态本质上更像是爱沙尼亚想要“恶心”一下俄罗斯的气话。

而俄罗斯的表态明显就有点“玩不起”了,比如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副主席波克隆斯卡娅,即前克里米亚检察官更是发出威胁:只要是国家间出现领土争议的案例,受损失的一般都会是小国。

虽说爱沙尼亚拿俄罗斯没办法,但半死不活的俄罗斯又敢对爱沙尼亚怎么样呢?

不过不得不说的是,即便没有下文,爱沙尼亚的表态也是相当有智慧和勇气的,比如爱沙尼亚依然没有同俄罗斯完全确定边界,为以后的争取留下了后路。这是小国的好处,因为它不需要承担所谓的国际责任和压力,而很多在俄罗斯身上吃了领土大亏的国家,为了更长远的利益,则只能选择性遗忘,对故国失地黯然神伤。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爱沙尼亚为何向俄罗斯提出要领土呢?

俄罗斯与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关系并不都是友好的,许多小国都与俄罗斯有着矛盾。苏联建国后形成的分歧较少,必竞大家都是在苏联大一统的天下。各加盟共和国之间都能相互容忍,当然这个面子不是留给对方,而是把敬畏留给苏联。

强大的苏联可以令美国恐惧,自然也就使得往日受人欺负的小国有了认同和靠山。苏联让他们感到安全和自豪,相互之间的不余快暂时都会选择忘记。苏联解体之前没有地方政府敢同苏维埃最高权利机关讨价还价,当年的各加盟共和国在苏共中央面前就是一池清水,一眼可以望到底。没人在私下里搬弄是非,也就有了虚假的共同发展。

苏联走进了历史后,从前被高压掩盖起来的矛盾就全面暴露出来。爱沙尼亚,格鲁吉亚都和俄罗斯有过土地纠纷,苏联没有解体之前,大家少有你的我的纠结,当爱沙尼亚转向西方,并且加入了北约,又靠上了一个硬主子就勾起了心中的旧帐。俄罗斯抢占过多国地盘,与多国有土地纠纷,为什么相安无事?因为旧帐难翻,也因为俄罗斯不好惹。

格鲁吉亚受西方鼓动与俄罗斯发动了战争,结果俄罗斯强硬回击,很短时间内就被打的灭了火,但明眼人都明白奥塞梯的问题并没有解决格鲁吉亚只是不得不咽下这口恶气,因为力量悬殊没法相比。

爱沙尼亚不过是西方阴谋的延续,借北约强势狐假虎威给俄罗斯制造麻烦。爱沙尼亚人肯定明白,从俄罗斯手中讨回陈年旧账无异与虎谋皮。爱沙尼亚虽然拉了个打手壮胆,最终的结局不会好过格鲁吉亚。当年俄罗斯在经济最困难时期敢打格鲁吉亚,此时更不会把爱沙尼亚放在眼里。爱沙尼亚会不会旧帐没讨成再添新憋屈尚未可知,但肯定是开口容易闭口难,俄罗斯不会和他们讲道理。

爱沙尼亚为何向俄罗斯提出要领土呢?

俄罗斯是“领土控”,历史上除了美国,基本没有国家敢染指俄罗斯领土,美国也还是用钱购买的阿拉斯加,而不是用武力夺取的。

所以21世纪已经过了快20年了,还有国家敢于向俄罗斯提出领土要求,真是“大胆”啊!

更何况向俄罗斯提出领土要求的,竟然还是一个只有俄罗斯土地几百分之一大小的邻居——爱沙尼亚。

其实这涉及到一段俄罗斯和爱沙尼亚的历史纠纷。

1917俄罗斯人起义,推翻了沙皇的统治。当时沙皇版图内的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芬兰独立成了四个国家。不过后来俄罗斯革命不承认这些地方独立,于是又掀起了和这些国家的战争。

单说爱沙尼亚吧!

当时爱沙尼亚独立于俄罗斯后,其实还被德国占领了。因为沙俄崩溃的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正在和俄罗斯打仗。

所以俄罗斯内部出问题之后,德国人就趁机占领了一些俄罗斯的地方,包括爱沙尼亚。

没多久,德国一战战败,退出爱沙尼亚,当地局势基本就是苏俄和爱沙尼亚的民族主义者的战争。

但是苏俄军队被打败了,不只是在爱沙尼亚打败了,和其他几个国家包括芬兰的战争中都失败了。于是签署了一个名叫《塔尔图条约》的协定,这个协定承认了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芬兰独立的权力。同时苏俄割让一些土地给这些国家。

(爱沙尼亚和俄罗斯领土争端图)

对爱沙尼亚来说,有两个地方,一个是伊万哥罗德,一个是佩兹里。这两个地方加在一起并不大,也就2500平方公里,占爱沙尼亚面积的5.5%左右吧。

不过俄罗斯始终没有承认。

俄方认为,《塔尔图条约》是一份缺乏现实法律约束力的历史文件。因此,以上两个地区不会给爱沙尼亚。

特别是俄罗斯和德国曾签署互不侵犯条约,此后爱沙尼亚成了尔罗斯的势力范围,俄罗斯出兵吞并了。之后曾按照《塔尔图条约》划给爱沙尼亚的两个地方,又被俄罗斯收回来了。

既然收回来了,俄罗斯怎么还能吐出去?所以俄罗斯历届政府,都不承认《塔尔图条约》。

其实爱沙尼亚一些政党的做法,肯定不能有效果,他们只是表达对俄罗斯的不满。

特别是对俄罗斯历史上对他们的侵略太多,目前依然引发这些国家的不满。

包括爱沙尼亚在内的波罗的海三国,他们在历史文化、宗教特质、甚至人种上都和俄罗斯人格格不入,而是于瑞典、挪威、芬兰、冰岛、丹麦等北欧诸国最接近。过去几十年之所以在俄罗斯掌控下,只是因为俄罗斯对他们强大的政治压力。

因此,任何可以让俄罗斯难堪的事情,波罗的海三国都非常积极,他们不仅是欧盟成员,还加入北约,公开对抗俄罗斯。

所以领土争端也是恶心俄罗斯的一个方式而已。

爱沙尼亚为何向俄罗斯提出要领土呢?

谢谢朋友诚邀答题。爱沙尼亚是一个濒临波罗的海的国家,其领土面积45300多平方千米,人口有132万人。爱沙尼亚民族形成于公元12——13世纪,在历史上爱沙尼亚人曾经被普鲁士、丹麦、瑞典、波兰统治过,从1710年起爱沙尼亚被沙皇俄国统治,直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才获得独立,1920年爱沙尼亚的独立得到了苏维埃俄国的承认。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苏联为了防御法西斯德国可能的进攻,决定在自身国土以西的东欧地区建立“东方战线”,为此苏联决定将波罗的海沿岸的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都纳入苏联版图。1940年6月,苏联军队完全控制爱沙尼亚,7月在爱沙尼亚建立苏维埃政权,8月苏联正式将爱沙尼亚变成自己的一个加盟共和国。由于爱沙尼亚人不满苏联的强力兼并行为,因此当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进攻苏联时,一些爱沙尼亚人站到了德国一边反对苏联,甚至在德国党卫军中还出现了一个爱沙尼亚人组成的师。

为了报复爱沙尼亚人站在德国一边反对苏联,在二战后期苏联军队曾经对爱沙尼亚的纳尔瓦和塔林进行过轰炸;苏联重新控制爱沙尼亚后,在当地进行了大规模逮捕和处决行动。同时苏联政府还故意调整了爱沙尼亚的领土边界,将本属爱沙尼亚的部分土地划归俄罗斯。苏联甚至向爱沙尼亚组织移民,使当地非爱沙尼亚族人在人口中的占比大大提高了。

1991年爱沙尼亚宣布脱离苏联而独立,但苏联当初将爱沙尼亚的一部分土地划归俄罗斯,仍然让爱沙尼亚人感到是一种耻辱。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仍然实力很强大,因此爱沙尼亚并没有马上向俄罗斯提出索回失去的领土的要求。但爱沙尼亚于2004年加入了北约和欧盟后,由于自认为得到西方国家支持而有了底气,加之俄罗斯国力持续衰弱,爱沙尼亚觉得找俄罗斯算账的时机已到,于是便公开向俄罗斯提出了领土要求。

由于现在与爱沙尼亚属于同一阵营的西方国家希望能够利用一切机会打压俄罗斯,因此对于爱沙尼亚向俄罗斯提出领土要求的行为,西方国家还是会支持的。这样一来爱沙尼亚就成为了西方反俄的马前卒,为西方国家实施在波罗的海区域威逼俄罗斯的战略服务。

爱沙尼亚为何向俄罗斯提出要领土呢?

俄罗斯和爱沙尼亚的领土争端,根本因素还是历史上恩怨积累的反应。

爱沙尼亚主张的领土,主要为俄罗斯普斯科夫州和列宁格勒州的部分土地。

当年一战结束后,新成立的苏俄政府面临国内白军叛乱、国外多国军队的干涉,形势极其危机,为了集中力量剿灭白军,不得已和欧洲多国签署了不平等条约,把俄罗斯西部大片土地割让给了德国等国,给新独立的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也割让了一部分,以求边境安宁。

当时苏俄和爱沙尼亚签订了《塔尔图和平条约》,根据条约,爱沙尼亚获得了俄罗斯部分领土,这部分领土约为2000平方公里,就是如今爱沙尼亚声索的领土。

不过,随着二战爆发,苏联军队于1940年占领了波罗的海三国,这三个国家后成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而之前爱沙尼亚获得的土地又转为苏联下的俄罗斯联邦所有。

苏联解体后,爱沙尼亚、俄罗斯联邦等加盟共和国纷纷独立,之后,这2000多平方公里土地就成为两国的争议领土。

这一次,11月20日,爱沙尼亚的议长珀吕埃斯就公开向俄罗斯提出《塔尔图和平条约》依旧有效,要求俄罗斯归还这部分土地。

珀吕埃斯说:俄罗斯的土地,爱沙尼亚人哪怕一平方米也不会去索要,他们希望获得的,仅仅是自己的土地。

爱沙尼亚内政部长赫尔梅同一天也称:将动用国际法解决这一争端。

对此,俄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委员莫罗佐夫说:俄罗斯……没有吞并爱沙尼亚的土地……珀吕埃斯议长的发言毫无道理……不会带来塔林政府想要的结果。

而在克里米亚危机中一举成名、现任杜马议员的娜塔莉亚直接表态:任何关于国与国之间的边界争议,最先受影响和遭受损失的都是小国。很可惜,爱沙尼亚的政客不了解这一点。

而普京的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则表示:克里姆林宫不赞成爱沙尼亚的这一主张……莫斯科无论如何也不会同意。

对于俄罗斯,爱沙尼亚人的心情是复杂的,从沙俄时代到苏联时代,爱沙尼亚人一次次被征服、吞并,直到1991年,才算是真正获得了独立。

爱沙尼亚独立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政治经济改革,国家小,人口少,再加上较好的经济基础,爱沙尼亚很快成为一个准发达国家,去年的人均GDP高达2万多美元,虽然和西欧诸国相比要差不少,但在前苏联国家里已经算是经济最好的国家之一了。

政治和外交上,爱沙尼亚基本上实行向西方一边倒的政策,它在1994年加入北约,军事上依靠西方集体防卫确保其安全,2004年加入欧盟,2011年加入欧元区,世界银行也将爱沙尼亚列为高收入国家。

总体来说,爱沙尼亚想要收回这片土地是不可能的事情,当然,想必爱沙尼亚的政客们也很清楚这一点,之所以做出类似的外交表态,更多的只是一种外交博弈罢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