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石油出口创下新高,买家名单首次曝光,美国能惹得起吗?

根据伊朗海关的最新报告,从今年3月21日至8月22日,伊朗对外贸易额为350.539亿美元。

这期间,伊朗的非石油产品(不包括原油等石油类产品)的出口超过6073.7万吨,价值178亿美元。

在这期间,伊朗的五大出口目的国是中国、伊拉克、土耳其、阿联酋、阿富汗,总计超过133.77亿美元。伊朗进口货物1412.6万吨,价值177.39亿美元。

在伊朗的进口中,中国、阿联酋、土耳其、印度、德国位列前五,总计向伊朗出口了122.8亿美元。

而在2017年,伊朗的对外贸易,出口高达1014亿美元,进口为763.9亿美元,其中,油气产品占伊朗出口的60%左右。

整体来看,相对2017年伊朗进出口贸易的高潮时期,通过伊朗今年3月21日至8月22日约5个月的进出口额,再预估2019年全年的,这个对外贸易也萎缩了一大半。

当然,因为美国的制裁,禁止石油贸易,伊朗在今年的这5个月的对外贸易中并未将石油贸易纳入海关的统计,但预计伊朗的油气资源出口平均每月也在15亿美元左右。

例如7月,伊朗出口了51.4万吨液化天然气,日产量近20万桶,价值超过1.8亿美元。再加上其他石化产品,伊朗每月收入约有5亿美元,目前每天石油出口五六十万桶(高峰时期近300万桶),一个月下来也能赚入八九亿美元的外汇。

综上所述,美国的制裁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至少消灭了伊朗一大半的对外石油出口额,主要是美国的“盟友圈”不敢买了,比如日本、韩国、欧盟这些伊朗传统的石油大买主,但是一年多下来,美国的极限制裁并未摧毁伊朗的对外贸易,更不可能做到让“伊朗对外石油出口为零”的目标。

而这几天比较火的新闻就是特朗普砸了博尔顿的饭碗,之前,美国的对伊政策大多遵循着博尔顿的强硬策略,现在,随着他被赶出白宫,随着特朗普急需在各条战线上逐渐偃旗息鼓、收割政绩、全力应对自己的大选,美国对伊朗的强硬政策呈现松动的趋势,当然美国的制裁不可能取消,但是对于伊朗的各种“破局之术”,美国基本上也是有心无力,基本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

伊朗确实急切地需要突破美国的封锁和制裁,毕竟,每天,伊朗都要少出口100-200万桶原油,伊朗的产能摆在那边,石油却出不去,这让伊朗每天蒙受上亿美元的损失,这一年下来,就是小几百亿美元,这对伊朗这样的中等体量的国家来说是难以承受的。

所以,伊朗想尽办法、绞尽脑汁,拓展“石油出境”的法子。

首先就是积极地交好几个大国,个别大国继续在公海上运输伊朗的石油,当然,为了避免刺激美国,大家还是心领神会地给这些船多包装一些身份,美国打个马虎眼也就不管了。

而伊朗的广阔边境,给了伊朗石油出局的很多机会。

在和巴基斯坦的边境上,每天都有大批的伊朗人骑着摩托车、开着各种车向边境运输石油,这些零散的石油,经过各种运输,成本是高了,但伊朗多少还能挣点,毕竟美元等外汇是很重要的,而且还能养活很多伊朗人,对此,美国没办法监控。

在阿富汗方向,在这个政治破碎、地区部落长老说了算的国家,伊朗搭建了许多秘密通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阿富汗人有的是办法把伊朗的石油通过陆地运出去,只要有钱挣,大家都会想办法。对此,美国还是没办法监控。

在土耳其方向,土耳其一直没同意美国对伊朗的制裁,也一直公开通过陆地运输伊朗的石油,源源不断地进口,对此,美国没什么好办法。

通过里海方向,能操作的空间就更大了,伊朗可以通过俄罗斯的渠道运出去,俄罗斯可以帮着卖挣差价,也可以挣过路费,反正都有得赚。对此,美国管不了,它的军舰也开不进里海。

当然,大国们一直都在卖力地进口伊朗的石油,其实很多时候也充当了分销商的角色,只要有钱赚,大家总会想办法的。

伊朗不是古巴,美国只要在海上围的跟铁桶一般,古巴就只能穷个几十年,伊朗幅员辽阔,领海漫长,邻国众多,美国要堵,根本堵不住。

而且,美国人老这么玩,对自己的美元霸权也形成了很大的负面伤害,指不定哪天美国又吃枪药怼哪个别的国家,大家还是早做准备,为“去美元化”做长远打算。

伊朗石油出口创下新高,买家名单首次曝光,美国能惹得起吗?

自5月开始,美国发誓要将伊朗石油出口归零,且严厉制裁与伊朗有石油贸易的国家,慑于美国的淫威日韩意大利等国都停止了从伊朗进口石油,法国道达尔公司投巨资的伊朗南帕尔斯大油田都甩手不要了。

但依然有某些国家顶住了美国的长臂管辖,持续从伊朗进口石油,从近期德黑兰公布的名单中可以看到,中国、伊拉克、土耳其、阿联酋、阿富汗等国,为目前进口伊朗石油的大户。

不消说我国是个负责任的大国,与伊朗原先就签署的能源贸易协定,双方肯定会继续执行,既不会随美国的指挥棒起舞,也不会看美国的脸色行事,堂堂大国不可能停止从伊朗进口石油,对此,外交部早就对外界表明了我国政府的严正态度。

阿富汗、伊拉克都是美国军事占领的国家,也都与伊朗接壤,特别是阿富汗确实需要伊朗的石油,且阿富汗政府本身对美国非常依赖,美军要撤兵首先得过阿富汗政府这一关。

因为塔利班越战越勇,政府军就怕美军一拍屁股走人,塔利班很快就会卷土重来,对阿富汗政府美国这么制裁,也管不了阿富汗从伊朗进口石油。

现在,伊拉克肩膀硬朗、腰杆挺起来了,前段时间,其总统萨利赫访问德黑兰时,明确表态不允许美军利用伊拉克境内的基地发起对伊朗的军事打击;两伊早已化解当年战争之仇恨,已经走得非常近了。

对此,美国也无可奈何,惹伊拉克政府不高兴了,叫美军立马卷铺盖走人,至少美国在全球有损颜面,因此,对伊拉克出手帮助伊朗卖石油,美国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

土耳其,现任总统埃尔多安绝对是个人物,在特朗普和普京全球两大国强势领导人之间游刃有余,可谓对美俄两国通吃,美俄好的军火都要采购,美俄都不愿得罪土耳其。

以前由于瓦良格号航母过境对我方的刁难,以及军购红旗-9防空导弹的出尔反尔,网民讽刺土耳其是“土鸡”,其实,土耳其早已是中东地区的重量级玩家,其实力真的不可小觑,特朗普也不愿得罪埃尔多安,就怕土耳其和俄罗斯越走越近,土耳其尽管购买伊朗的石油。

阿联酋,这国虽小,但在海湾也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国家,北濒波斯湾,西北与卡塔尔为邻,西和南与沙特阿拉伯交界,其战略地位非常突出,与伊朗隔波斯湾对面对,两国联手就能彻底封堵了霍尔木兹海峡,往来的油轮一艘都过不去。

况且,美军在阿联酋境内建有扎弗拉(又译哈夫拉)空军基地,2019年4月15日,将12架F-35A隐形战机部署在此;此外,也部署有MQ-4“全球鹰”无人机以及KC-135空中加油机等机种。阿联酋既是美国的盟友,同时与伊朗关系相处也不错,美国似乎也不好惹阿联酋;否则,收回美军的哈夫拉空军基地,可不是闹着玩得,必将影响美国的中东战略的设施。

尽管受到了美国的严厉制裁,对严重依赖石油出口的伊朗是个沉重打击,石油出口锐减影响了财政收入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美国特朗普要让伊朗一滴石油都出不去,也仅停留在嘴炮上而已。

将伊朗石油出口归零,事实上早已成了一大国际笑话,巡弋的美国海军舰队对波斯湾上跑得欢的伊朗油轮不要说是扣押,就是登船临检这样的动作都没有,因为美国知道扣押伊朗的油轮,就意味着战争,而伊朗却不惧和美国在波斯湾打一场大规模的战争。

伊朗石油出口创下新高,买家名单首次曝光,美国能惹得起吗?

制裁伊朗或许是美国近些年来最失败的一件事,美国为了从伊朗获取更多利益,单方面撕毁伊核协定,提出了八项新的附加条件。然而对于得寸进尺的美国,伊朗决定不再妥协,而是奋力反抗。美国因此重启了对伊朗的制裁,一开始美国采用军事施压的手段,但是在伊朗进行核试验之后,美国不得不转变制裁手段,也就是采用相对柔和的经济封锁,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禁止石油出口。

但是根据伊朗海关的最新报告显示,从今年3月21日至8月22日,伊朗对外贸易总额为350.539亿美元,其中石油类产品占比接近50%,这意味着伊朗石油产品出口创下了历史记录。虽然在美国石油禁运的初期,伊朗石油出口受到了严重打击,但是随着后期的交涉与渠道开拓,伊朗弥补了初期的损失。

在美国实施经济制裁和石油禁运之后,伊朗除了向传统客户继续出口石油和天然气之外,也在积极向周边国家拓展,包括巴基斯坦、阿富汗、土耳其和伊拉克,目前伊朗的五个石油出口国分别是中国、伊拉克、土耳其、阿联酋、阿富汗,总计超过133.77亿美元,占石油产品总额的78%。

这些国家之所以敢无视美国的禁令,显然是不担心美国对自己进行同等制裁。美国表明支持印度引起了巴基斯坦的严重不满,两国关系走向僵化,给了伊朗向巴基斯坦出口石油的契机;土耳其今年也是一直在试探美国的底线,既不激怒美国,又在和俄罗斯玩暧昧,在伊朗石油问题上也是嘴上说着不买实际还在进口;伊拉克虽然表示减少伊朗石油进口,但也没有什么实质性变化。

实际上除了这些周边国家和地区,伊朗石油的主要买家还是在东亚地区,每天都有大型油轮从伊朗启航驶向东方。其实也很容易理解因为不是每个人都害怕美国的制裁,伊朗出口的石油高质且廉价,对很多国家而言是不可替代的,怎么会因为美国的几句狠话就放弃伊朗这个石油供应国。

伊朗石油出口创下新高,买家名单首次曝光,美国能惹得起吗?

9月9日,美国能源部副部长布鲁伊莱特在出席在阿联酋举行的能源会议间隙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美国非常担心东方大国继续加大购买伊朗石油。”

美国人的担心并不是空穴来风,因为即使特朗普政府取消了伊朗石油禁令,而且在取消豁免权的情况下,某些国家依然坚持购买伊朗能源。

据路透社援引特朗普政府高级官员估计称,目前伊朗每月原油出口的50%至70%流向东方大国,约30%输往叙利亚。7月份该国进口伊朗石油日均21.4万桶,3-8月的5个月当中该国在伊朗非石油出口领域对外出口当中占到总额的24.91%,达到44.3亿美元。当然这还不算每月该国从伊朗进口超过55万吨的液化天然气。

最主要的是由于该国进口伊朗能源的渠道既存在大中型企业,也有小型的炼油厂与能源单位,甚至还有个人购买加工后的能源产品,搞得美国高级能源官员向路透社表示:

“即便连我们(美国能源署)和他们(美国财政部)都并不清楚到底是该国的哪些单位可能仍在购买伊朗石油。”

美国能源部门和实施制裁的财政部门,到底是真不清楚还是因为什么原因不愿搞清楚,其实我们也不清楚。

当然敢跟美国对着干的还有一位,那就是阿联酋。

根据国际知名数据采集公司Refinitiv Eikon的信息显示,伊朗在8月份保持了日均23万桶加工后燃油的出口量,而出口的目的地,只有阿联酋一个国家。

按理说,加工后的燃料油也是在美国总统行政令的对伊制裁名单上的,但是美国却没有对阿联酋下手。也曾有人因此为此问询过美国国务院,但是到现在都没有答复。值得一提的是,比如现在正在叙利亚卸油的被英国释放的伊朗“达利亚1号”油轮,其实就是3月份从阿联酋港口启程的。

至于为什么美国对阿联酋不下手,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问,只知道阿联酋是美国中东政策仅次于以色列和沙特的第三顺位国,阿联酋的哈弗拉军事基地是美国中东第二大军事基地,也是首个部署F-35的中东基地,该基地被誉为美军的“中东加油站”。如果没有这个基地,恐怕中东美军的飞机至少短时间内需要趴窝50%,而对伊朗的威胁也将减少三成。

就在十天前,42名阿联酋商人大摇大摆的顶着美国和欧洲游说与劝阻去了叙利亚的大马士革参加博览会,美国和欧洲好像什么话都没说。

伊朗仍然承受制裁压力

近期伊朗找欧盟谈了两次话,一次是8月26日伊朗列出坚持伊核协议的标准,是欧盟允许伊朗每日最少保持出口70万桶原油。第二次是9月初跟法国总统马克龙谈判时,表示伊朗不需要法国的150亿美元贷款,而是需要欧洲能让保持150亿美元的原油出口利润。

伊朗多次找欧洲倒苦水也好还是威胁也罢,侧面反映了美国单方面对伊朗制裁造成的后果。要知道在美国没有制裁前,伊朗日均出口能达到150万桶原油以上,而在美国对8个主要出口国豁免期间,也能日均保持125万桶原油以上。但是现在的数据却只有日均40万桶,这已经不是腰斩了一半,而是被拍到了底儿。

虽然现在伊朗正在玩命的对外推销加工燃油和石油衍生品,但预计年收入才勉强能达到120亿美元,更不用说现在非油的贸易一而再、再而三的下降,而伊朗内部的物价又回到了两位数的增长水平,所以压力还是有,新高还没达到。

美伊关系或出现变局

9月11日,美国的著名强硬鹰派的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被炒了鱿鱼,原因是对特朗普政策指手画脚。博尔顿的离职使得美国国家对外政策变得不再这么强硬,特朗普也可以安心的按照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

就在炒了博尔顿鱿鱼后的24小时,特朗普就对外宣称伊朗愿意与美对话,尽管伊朗声称对话需要在美国解除制裁的前提下,但也没否定对话的必要性。受到美伊关系可能出现回暖的影响,国际油市连续三天走低,美国与伊朗双方的政策出现动摇。

美国的对伊制裁,虽然让伊朗难受好一阵,但无法完全令伊朗人屈服,因为伊朗的背后不只是伊朗,而美国的内部却出现了松动。虽然美国保持世界霸主的地位,但是也架不住仇家太多,双拳难敌四手。伊朗问题牵制了美国太多的资源,在目前即将进行大选的情况下,特朗普需要集中资源解决内部问题,所以美伊双方都做出妥协是迟早的事情。

伊朗石油出口创下新高,买家名单首次曝光,美国能惹得起吗?

所谓伊朗石油出口创下新高的说法,实际上指的是今年5月2日之后,因为美国取消所有国家购买伊朗石油豁免权,在伊朗石油出口下降到最低值上的回升。在今年5月份当月伊朗石油出口就降为50万桶/日左右,到了6月份更是继续下降到40万桶/日左右,外界有分析认为可能还不到这个数字。7月份伊朗的石油出口数量更是直线下跌,根据熟悉伊朗原油行业人士透露只有10万桶/日。

不过7月份应该是伊朗石油出口量的最低点,目前伊朗的石油实际出口量在25万桶/日至35万桶/日之间。但要低于6月的40万桶/日水平。伊朗船只为了躲避美国监视,出行都关闭了AIS系统(海事安全与通信加GPS),在伊朗的大约39艘超大型油轮中有37艘已关闭,这样美国要实时跟踪掌握伊朗油轮数据是有难度了。从近期伊朗石油出口数量与7月份相比,也可以说是创了新高。

而以美国对于伊朗的极限施压来看,是想彻底封杀伊朗石油的出口,美国显然没有达到想要的结果。 目前继续进口伊朗石油的国家屈指可数,世界用油大户除了我国之外,其它的国家都不敢去伊朗购买石油。特别是印日韩这些东亚用油大户和欧盟,因为害怕美国的连坐制裁,都停止了购买伊朗石油。现在还有5个国家在进口伊朗石油,哪就是再加上伊拉克、土耳其、阿联酋和阿富汗。

这四个国家中二个是产油国,阿富汗需求极为有限,土耳其也是因为美元结算制裁,很少购买伊朗石油。除此之外,伊朗石油的去向还有叙利亚,但是伊朗石油船运去叙利亚风险越来越大。7月4日伊朗油轮在直布罗陀被英国扣押44天,今后向继续叙利亚供油这种危险仍然存在。说穿了伊朗的石油出口去向主要就是我国,叙利亚需求量也不大而且被美国盯上了。

而在我国来看,主要“两桶油”这两个大型国企,也因为涉及到美元结算问题,基本不能去购买伊朗石油。能够进入波斯湾的应该是影响力比较小,对于美国制裁后果影响不大的公司。就是这样,也被美国紧紧的盯住,据说珠海某公司因为进口伊朗石油,在7月份遭到美国的制裁。正因为如此,伊朗的石油对外出口下降得这么多,而我国目前是伊朗主要的买家,占伊朗石油出口量的70%左右。

就是这样,9月9日美国能源部副部长在阿联酋举行的能源会议上称,非常担心亚洲新兴大国继续加大对伊朗石油的进口。实际上美国对于伊朗目前的现状仍然非常不满意,如果不是亚洲新兴大国继续进口伊朗石油,伊朗可能早已在美国的极限施压制裁下经济崩溃了。虽然说俄罗斯也是持支持伊朗的立场,但是俄自顾不暇自己也是石油出口国,不可能再进口伊朗石油。

从美国能源部副部长的发言来看,伊朗的存亡在于下一步的石油出口量,而敢于主动去波斯湾进口伊朗石油的,只有亚洲新兴大国一家。不过因为9月10日因为特朗普戏剧性的解除了对伊朗强硬立场的博尔顿,搬掉了一块绊脚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伊朗的紧张局势。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9月11日就表示,特朗普与鲁哈尼将在9月23日联合国会议期间,举行“不设立场”的会面。在白宫团队中,博尔顿是一个对外好战的政客,曾经在6月20日怂恿特朗普军事打击伊朗。

而对于特朗普来说,自从去年5月8日退出伊核协议之后,伊朗面对美国的打压制裁并没有屈服。特朗普眼看将进入2020总统大选季,不解决伊朗问题不利于连任大选,想尽快的与伊朗谈判。特朗普在9月11日,回答记者采访时回答会不会放宽对伊朗的制裁时,特朗普用模糊的语气称将对于伊朗“拭目以待”。

另一方面,伊朗加大了对欧盟的外交攻势,伊朗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欧盟的理解,特别是伊朗外长扎里夫在8月25日七国集团峰会期间,突然访问法国比亚里茨。尽管美国方面没有与扎里夫会面,但是法国将伊朗外长请到七国集团峰会所在地,是向G7包括美国在内通报了的。伊朗外长在这次与法国的会谈中,向欧盟提出帮助伊朗解决出售70万桶/日石油的要求,欧盟并且愿意向伊朗提供150亿美元的信贷。

美国对于法国以及欧盟与伊朗的这些动作听之任之,并没有像以前一样作出强烈的反应,所以蓬佩奥有对外表示特朗普将与鲁哈尼联合国会面。特朗普本人也声称伊朗方面愿意见面,不过伊朗方面并没有对蓬佩奥的表示和特朗普的讲话,作正面的回应。博尔顿被逐出白宫之后,美伊关系目前处于微妙状态。 至于目前前去购买伊朗石油的买家,美国也完全清楚是谁,曝光不曝光意义不大,不管美国是什么态度,亚洲新兴大国不会被美国吓住,还将继续购买伊朗石油。

伊朗石油出口创下新高,买家名单首次曝光,美国能惹得起吗?

特朗普对伊朗的石油禁止出口令从来就没有真正达到过目的!大浪淘沙,所谓的禁油令只让那些怕被美国制裁的国家停止进口伊朗石油,不怕美国制裁的国家大有人在;

在这期间,伊朗的五大出口目的国是中国、伊拉克、土耳其、阿联酋、阿富汗,总计超过133.77亿美元。伊朗进口货物1412.6万吨,价值177.39亿美元。在伊朗的进口中,中国、阿联酋、土耳其、印度、德国位列前五,总计向伊朗出口了122.8亿美元。看见了吗?进口伊朗石油量最大的就是我国!

五月份美国石油禁令开始的时候,很多网友担心我国是不是也不在伊朗进口石油了?事实证明,我国是负责人大国,不会随着美国的指挥棒行动,我国的坚持进口伊朗石油,为其他国家做了榜样!美国私自撕毁伊核协议,擅自禁止别国进口伊朗石油就是典型的霸权主义,不得人心。

伊拉克,土耳其是伊朗的邻国,美国能拦得住吗?都是通过石油管道运输,而且伊拉克和土耳其对美国在中东的利益有很大帮助,他们需要伊朗的石油和天然气,美国只能睁一眼闭一眼;

同理,阿富汗,巴基斯坦也是伊朗邻国,大家还记得曾经爆料过伊朗边境很多摩托车转运汽油贩运到巴基斯坦,阿富汗的新闻吗?人家一直在蚂蚁搬家呢,积少成多,反正多一条渠道,伊朗能收到钱,也养活了一大批人啊;

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同样是美国惹不起的,美国在阿富汗干了十几年的仗,还只能控制几个城市而已,走出城市,就是塔利班的势力范围,美国敢惹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吗?(巴基斯坦负责运输美军的给养,惹恼了巴基斯坦,不给你给养,几万美军就喝西北风去!)

阿联酋比较特殊,它的迪拜和阿布扎比是中东的金融和物流中心,跟伊朗保持往来,是起到向伊朗供应物资的作用,阿联酋也是美国的盟友,境内有宰芙拉空军基地,停靠F35和空中加油机的,美国也不敢惹阿联酋啊,阿联酋和伊朗是门对门,如果他们联手,霍尔姆斯海峡就没地方走油轮了!

所以,从伊朗的贸易名单来看,美国的所谓经济封锁,就是一个自我安慰的谎言,只能吓唬自己听话的小兄弟,比如日本和韩国而已,伊朗公布出贸易名单,也是打脸特朗普!你的禁运呢?

你美国对伊朗的禁运你有何看法?期待你的留言和讨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