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俄罗斯总统首次称斯大林为“国父”,这释放什么样的信号?

俄罗斯总统普京脱口而出公开称斯大林为国父,这是普京本人对斯大林的评价和认可,透露了普京心里的真实想法。斯大林在俄罗斯,不同的时代有完全不同的评价,有肯定的也有否定的。最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赫鲁晓夫在党内秘密报告上,就全盘否定了斯大林。尔后,在苏联解体以及俄罗斯独立建国之后,最初的几年里对于斯大林的评价也是基本负面。

但是俄罗斯人,并不否认斯大林曾经作为国家领导人,对于苏联存在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2017年在俄罗斯纪念十月革命100周年之际,俄罗斯列瓦达舆论中心对于历史杰出人物,作了一个民意调查。根据这个民调结果,出乎外界的普遍预料,斯大林超越所有俄罗斯历史人物排名第一。前5名历史杰出人物排名分别为斯大林、普京、普希金、列宁和彼得大帝。使人们没有想到的是,对于斯大林的历史好评,竟然超过了列宁和彼得大帝。

众所周知,没有彼得大帝就没有现代俄罗斯崛起;没有列宁就没有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而在俄罗斯人们的心目中,都不如斯大林对于俄罗斯的历史贡献。应该说现代的俄罗斯人这样评价斯大林,还是有历史依据的,特别是斯大林并不是俄罗斯族人的情况下。俄罗斯人不能忘记斯大林的主要原因应该是,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与纳粹德国作战,最后赢得了二战胜利。

斯大林最大的维护了当时苏联的利益,如今的俄罗斯人不能忘记。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使得当时的苏联从一个农业国迅速成为世界上强大的工业国。斯大林领导时期,是苏联逐步强盛的年代,为后来苏联鼎盛时期打好了基础。所以,尽管斯大林都不是俄罗斯人,但是现代的俄罗斯人对于斯大林还是作出了这样评价。俄罗斯是一个崇拜英雄的强悍民族,俄罗斯民众喜欢政治强人,特别是对俄罗斯领土和国力有贡献的历史人物。

从这个角度来看,普京无疑也是一个现代民族主义者,普京尊重和认可斯大林的历史功绩。普京曾经表示,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从普京的讲话可以看出,普京不希望看到强大的苏联解体。在历史人物中,普京的偶像是彼得大帝,现在看来还有斯大林。 这一次普京在东方经济论坛上回答与会者的讲话,不仅称斯大林是国父,并说明当年的南千岛群岛,是国父斯大林拿下的(哪就没有拱手相让之理)。

普京的言下之意非常明白,自然没有归还日本可能,这将严重挫伤日本方面所谓收回北方四岛的企图心。

7日,俄罗斯总统首次称斯大林为“国父”,这释放什么样的信号?

历史是被用来尊重和批判的,所以,首先要客观的叙述历史;而对历史的批判又是为了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只有坚持对历史的尊重和批判,才是对待历史的正确方法论。

9月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出席“东方经济论坛”时,就北方四岛争议问题阐述了俄方的观点,由于这个问题的敏感性,所以普京并没有使用通常的官方语言(外交辞令),而是用“民间的,诙谐的,玩笑性质的”表达方式“表白”了俄罗斯的立场。他说:“(北方四岛)是老爷子(指斯大林)拿下的,事情结束了,人民之父”。但是,普京口中的“老爷子”和“人民之父”这两个词的使用,却给了很多人无限的遐想。

针对普京使用的这两个词,有一部分人进行了无限的解读。有人认为:“这表明俄罗斯将对斯大林进行盖棺定论,乃至对苏联进行重新评价”。言外之意就是恢复对苏联和斯大林的正面评价;也有人认为:“普京在俄罗斯经济逐渐势微,自己威望逐渐低落之际,试图以重塑‘伟人’的形象来拉动自己‘威权式’统治的‘合法性’”;还有人认为:“普京是为了有朝一日重新将原苏联的国土‘收回’在埋下伏笔”;当然,也有人就事论事解读了普京意在告诉日本:“北方四岛是俄罗斯人民承袭‘祖上’的‘财富’,作为后辈,现在的俄罗斯不可能改变现状”。言外之意就是劝日本“死心”吧!针对上述这“四种观点”,我们以“尊重和批判”的观点来解读一下。

一,不管如何评价苏联和斯大林,“它们”都已经不可避免的成为“历史”了。对于俄罗斯来说,苏联就是它们“抹不去”的痕迹。所以,它们只能面对。因为,俄罗斯是苏联的“主体继承国”,它不同于其它14个原苏联加盟共和国。那14个加盟共和国完全可以用“不堪回首的被奴役岁月”将那段历史一笔带过。但俄罗斯不可以!因为俄罗斯不仅继承了原苏联时期的经济和军事“主体”,最重要的是俄罗斯还继承了原苏联的“政治主体”。比如联合国的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席位。所以,俄罗斯必须承担苏联的“历史责任”,比如“卡廷惨案”等。人的天性是自私的,国家也同样不例外。所以,在对原苏联的评价中,俄罗斯将其分为两部分。即“对外和对内”。对外自然是“肯定的多,否定的少”。而对内部分显然是“客观的多”。这也同样适应于对斯大林的评价。

基于对外和对内评价的“不同心态”,我们看得很清楚,那就是俄罗斯在对待原苏联的对外问题时屡屡强调的是“历史性”。而在对待原苏联的“国内统治”则每每强调的是“批判性”。道理很简单,对外强调“历史性”有利于俄罗斯的国家利益。比如土地的争议。而对内强调“批判性”,则可以衬托出俄罗斯从苏联中独立的必要性。显然易见,普京9月7日的说法是在用“历史性”固定北方四岛是祖上传下来的。是不可变更的“合法”存在。而同时,普京对斯大林评价的“新说法”又确实含有某种深意。

二,普京已经执政了俄罗斯近二十年,无疑,普京使俄罗斯的战斗民族精神得到了弘扬,但是,经济和民生问题却差强人意。民生问题已经引发了俄罗斯民众的多起抗议,而在今年7月底和8月初因杜马选举权引发的抗议活动至今没有平息。反对派的矛头直指普京的“威权”统治。面临着民生和政治问题的双重诟病,可想而知,普京现在一定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所以,普京在此时以“诙谐”的方式“抬”出了斯大林。谈到这个问题时,首先要更正一下,普京并没有说斯大林是“国父”,因为那不符合历史事实。所以,普京用了民间的“老爷子”说法。因为,列宁才是公认的苏联缔造者。而斯大林则是苏联强大时期的实际统治者。而普京之所以又后缀了“人民之父”,自然亦有深意。

普京也不是新俄罗斯的“缔造者”,公认的缔造者是叶利钦。而普京和叶利钦的关系恰恰与列宁和斯大林的关系相似。列宁创建苏联后不久的时间里,权力就落在了斯大林的手中,此后,斯大林即对苏联进行了“威权”式的统治,在斯大林手上,苏联的国土逐渐扩大,苏联也成为了当时可以与美国并驾齐驱的世界性大国。而叶利钦在创建新俄罗斯仅仅8年时间后,便将俄罗斯的权杖交到了普京手中。而普京在治理俄罗斯的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威权”模式。而普京此时用“玩笑”的形式“栓释”斯大林的历史地位,其用意“不言自明”。意在告诉俄罗斯民众:“我的所作所为皆是为了俄罗斯的利益”。特别是在北方四岛领土问题上说出此话,也就不可避免的使人联系到克里米亚问题。即本文的第三个问题。

三,2014年3月6日克里米亚公投入俄,此事件也导致了西方国家对俄罗斯长达五年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制裁。致使俄罗斯经济下滑和民生问题停滞不前。因此遭到了国内反对派的诟病。显然,普京用北方四岛问题对斯大林的“最新评价”必有深意。这个深意就是告诉俄罗斯民众:“开疆拓土没有错”。同时,似乎也是在告诉世人:“俄罗斯有像苏联一样强大的意愿”。也就是说,其潜台词似乎是“不仅仅是克里米亚一片土地”。也许有人会说,在当今的国际及人文环境下,“开疆拓土”已经不是国家强盛的标志。但是,不要忘了,俄罗斯人对土地的“偏爱”已经渗入“基因”。一旦俄罗斯有朝一日像原苏联那般强大的话,它会做出什么举动,很可能不以赞美普京的那部分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四,由于日本人的国土面积很狭小,加之岛国的“心态”,所以,它们对土地同样是“不懈”的诉求。而日本对北方四岛的“死缠烂打”就是作证。基于战略博弈和经济问题的考量,俄罗斯在北方四岛问题上的态度历来都是“暧昧”的,但这种“暧昧”只是“一时之需”。从骨子里,俄罗斯是不可能“放弃一寸土地的”。普京自己就曾说过“俄罗斯没有一寸土地是多余的”这样的话。从历史来说,在俄罗斯人的字典里,没有对土地“放弃”二字。唯一的例外“阿拉斯加”问题是俄罗斯的“投机取巧”所致,是担心被英法两国强占才主动卖给美国的。所以,阿拉斯加问题不在讨论的范畴。基于历史和现实因素,日本人是不可能在“和平条件下”要回北方四岛的。如果日本“收回”北方四岛的话,只有两种可能。一是俄罗斯严重衰落或解体。二是通过战争手段。所以,安倍晋三的所有努力都是“白忙活”。而普京此番言论则等于用开玩笑的方式告诉日本:“合作开发可以,但主权问题‘免谈’。因为那片土地是祖上留下的,不是你日本的。”

综上所述,个人认为,普京9月7日对斯大林评价的“新说法”虽然是以“诙谐”的方式表达的,但也不可避免的有其深意。对于评价的“深意”不必过度解读,但也不能“等闲视之”。普京的话所传递的信息量无疑是巨大的。这再次告诉人们,对于国家的根本利益,不要寄托在任何其它国家的“阶段性友好”之上。做强自己才是保护自己的最好方式。

7日,俄罗斯总统首次称斯大林为“国父”,这释放什么样的信号?

这两天普京、莫迪、安倍晋三他们在海参崴参加东方经济论坛,前天(9月6日)普京在会见海参崴的某名流代表关于北方四岛(俄称南千岛群岛)的提问时回答(以下为福垊翻译):

Папаша всё забрал, и дело с концом. Отец народов!父亲拿下一切,非常完美,人民的父亲!

这里的父亲不是别人而是斯大林,那么,普京在海参崴刚抱过莫迪,安倍还没回日本,就谈斯大林强占的北方四岛,并称之为父亲释放了什么信号呢?

第一、他以斯大林的继承人自居,要做斯大林第二。

一般而言,任何人都有崇拜的人,普京崇拜的人有两位:一个是彼得一世,一个是斯大林。尽管他对斯大林一些行为不满意,但对斯大林非常崇拜,甚至以列宁、斯大林的继承人自居。普京为了跟列宁和斯大林拉上关系,没少下功夫,他曾多次说自己的爷爷斯皮里东就是列宁的御厨,后来成为了斯大林的御厨,做了一手好菜。

  • 苏联解体对普京而言悲伤的不是制度而是国土。

普京下了一手好棋。在俄国,很多斯大林的粉丝把普京看成了斯大林第二。希望普京带着他们重建苏联,找回苏联的辉煌。然而,普京对苏联的体制兴趣并不高。他的老师索布恰克和上司叶林钦都是导致苏联解体的关键人物,而且他也是苏联解体的受益者。普京敬佩斯大林就是敬佩他的铁腕以及让苏联的领土得以扩大。而这也是普京曾打击车臣,对克里米亚下手,染指乌东顿巴斯地区、南奥塞梯、阿布哈兹、德左沿岸的原因。

  • 普京要做斯大林第二

普京干完这一届不会退休,而是继续为俄罗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他以强人的体制,来实现强国和富国的梦想。这些年,普京的人气有些下降,姑娘们对于鳏居的普京,再也不唱《嫁人就嫁普京这样的人》了。普京会重塑自己的强人形象,以斯大林第二来吸引更多支持者,从而实现活到老,干到老的理想。如果他手下那些左膀右臂的亲信,有什么想法,一定会遭到普京的重击的。而且福垊判断,普京在领土上应该还会有些动作的,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也许加入俄国也不远了。

第二、他说这话断了安倍收复北方四岛的念想,并在安倍伤口撒盐!

普京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Россия велика, но лишней земли у нас нет。俄国虽大,地无多余!

其实这句话最早是2006年12月15日,全俄保卫南千岛群岛委员会斯科沃尔佐夫对日本人说的,后来梅德韦杰夫在2012年7月3日说过。普京基本没说过这话,但人们都渴望普京说,如果普京说这话,肯定要打脸的,因为普京在边界上有过让步的。

这话充分表明俄国对领土的渴望和吝啬,然而事实打了别人的脸,普京跟邻国划界有的也是见面分一半的,当然前提是它强占的。对于强占的北方四岛,普京其实也想让出一部分,从而避免安倍天天的执念,一会儿对普京好,也会对普京孬(nao)。普京也经常用北方四岛掌控安倍,可怜的安倍没什么好办法,屡屡被骗,空欢喜多场。但普京跟他的前任一样,让出的出数量是一部分,但从面积上真的像打发要饭的。普京这次公开谈话向日本伤口上撒盐,也让日本断了收复北方领土(四岛)的念想。

安倍非常生气,因为安倍在海参崴参加这个东方经济论坛呀!安倍在论坛上还给普京拉关系说什么“一起吃过很多盐”,结果普京就在安倍的伤口上撒盐了。也知道当初日本战败后,苏联迅速占领了北方四岛,在没有签订任何条约的情况下霸占至今。这就跟俄国人拿5000卢布的钞票让福垊看一样难受。福垊推测俄日关系也凉一段时间了。

对于普京推崇斯大林,何尝不让喜欢历史的福垊感到忧虑和担心呢?

7日,俄罗斯总统首次称斯大林为“国父”,这释放什么样的信号?

俄罗斯并没有正式称斯大林为国父,目前的“国父”一说,是普京在在参加东方经济论坛时不经意间提到的。但是,无论普京有意还是无意,斯大林的历史地位可能都将要被改写了。而斯大林的功过得失,或将在普京时期盖棺定论。

现在的俄罗斯继承于苏联,而苏联的奠基人是列宁。斯大林的历史贡献,是带上苏联进入了工业强国,并带领苏联打败了德国。但是,普京关于斯大林“国父”的说法,却并没有提到斯大林在二战前后的贡献,而仅仅提及了斯大林对北方四岛的贡献。由于斯大林的关系,原属日本的北方四岛被划入了俄罗斯领土。而这个领土,是现今俄罗斯要挟日本的前沿要地。

长期以来,斯大林在俄罗斯国内的争议非常大。赫鲁晓夫上台以后,斯大林的历史贡献刻意抹灭,转而被批得体无完肤。尤其是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人普遍反感斯大林,斯大林成为了俄罗斯历史上的反面人物。

然而在另一方面,俄罗斯的很多基础,其实又恰恰就是在斯大林时期奠定的。比如前文说到的北方四岛,俄罗斯想要合理地控制北方四岛,就不得不承认斯大林。因为不承认斯大林,俄罗斯对北方四岛的法理基础就缺乏足够的解释。所以,斯大林对于俄罗斯的历史,是不可能轻易迈过的。这也是俄罗斯在对斯大林进行历史定位时,最具矛盾的地方。

好在普京上台以后,随着美俄对抗的加剧,俄罗斯人对于斯大林的认知也在不断地理性化。目前,斯大林在俄罗斯的地位正在重塑。假以时日,斯大林或将重新成为一个英雄形象,出现在俄罗斯的历史烙印上。

当然,普京说斯大林“当为国家之父”其实还是有些夸大的成分,因为斯大林之前还有列宁呢。只不过,从普京口中至少传出了一个信号,那就是俄罗斯对斯大林的重新认识,已经不仅仅只局限在民间了。

7日,俄罗斯总统首次称斯大林为“国父”,这释放什么样的信号?

2019年9月7日,也就是前两天发生的事情,普京在东方经济论坛中表明斯大林乃是俄罗斯的国父,一时引起了各界人士的轰动。普京为何突然释放出这样的信号呢?其实整件事情还是源于千岛群岛的所有权归属问题,普京在回答社会各界代表问题之时表明声称:

老爷子(也就是斯大林)当时将千岛群岛全部拿下,所有权归属前苏联,为苏联的领土问题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理应该称之为国父。

事后该视频由RT电视台播出,一时引起了轰动。

千岛群岛归属问题一直是日俄双方争议的热点,两国也因此争论不休,不论是普京在位还是之前梅德韦杰夫执政都以非常强硬的态度警示日本。

2010年,梅德韦杰夫曾经警告日方,南千岛群岛乃俄罗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俄罗斯派遣人员去视察也是理所当然。随后日本政府也发出警告。

2014年,俄罗斯在千岛群岛上展开军事演练,浩浩荡荡的军事演习彻底激怒了日本,两国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而在2016年,俄罗斯国防部长表示将在千岛群岛上设立军事基地,并派遣舰队前去考察。

随后又在千岛群岛部署无人机和防导系统,日方得知后恼羞成怒,又大肆批评俄罗斯,两国领土争端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和激烈。

其实早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日俄双方就已经对千岛群岛展开了激烈战斗。而在1875年,日本与沙皇俄国签署协议,千群岛全部归属日本。

但是到了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千群岛的所有归属问题又发生了变化。二战接近尾声,在雅尔塔会议上,苏美达成共识,将之前日俄达成千群岛协议重新修改,把千群岛所有权归属苏联。

1945年8月8日,苏联又与日本干了一架,苏联的军队开始攻打千岛群岛。当时日本在该岛驻军8万,此岛上面还有许多的军事设备,包括飞机和坦克等。

双方展开激烈战,苏军誓死拿下千岛群岛,而是日军则顽固抵抗,两军打得十分火热。若不是日本天皇宣布投降,苏联可能攻不下千岛群岛。从8月8日开始打,到8月23日驻军于千岛群岛的日本军队投降,历经半月之久。

但是千岛群岛上仍然有许多日本士兵不肯投降,仍旧与苏军开火。而此时苏联已经具有非常大的优势,苏军为了彻底剿灭抵抗部队,火力进攻南千岛群岛。直到9月5日,才将日军反抗部队一举歼灭。

也就是在1945年9月5日之后,苏联全境控制千岛群岛,而千岛群岛的所有权也全部归属苏联。

但是苏美达成的协议,一直未得到日本的认可,而日军也在战后多次要求苏联归还南千岛群岛,但是都被斯大林一一拒绝。

直到美苏冷战结束,苏联解体,日本才有机会趁机控制了南千岛群岛,也就是双方此后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

如今普京在回答关于千岛群岛所有权归属问题时把斯大林称为国父,极有可能是为了警示日本,千岛群岛理应属于俄罗斯。普京一直都不怎么喜欢安倍晋三。所以普京此言也是在警告日本政府,不要痴心妄想把千岛群岛占领。

普京如此回答,不仅仅是警告日本,也是在示意俄罗斯民众以及世界。斯大林斯在世时,苏联有多强大,普京也会竭尽全力让现在的俄罗斯变得那么强大。

而斯大林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受到俄罗斯民众的认可,俄罗斯人民对他的喜欢程度甚至超过了普京。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与世长辞,之后对斯大林的评论莫衷一是。但是自普京执政以后,俄罗斯人民对斯大林的看法逐渐有所改变,变得越来越钦佩斯大林。在斯大林的忌日时,有很多民众以不同的形式来纪念他。

俄罗斯曾经做过一份民意调查,结果表示18%的人认为斯大林的政策是绝对积极的,而35%的人认为比较积极,消极的人占21%,非常消极的人占12%。

其余的人保持中立态度,也就是说,历经几十年之后,俄罗斯民众已经不再是非常抵抗斯大林之前的政策。

而在2017年,俄罗斯又进行了一次民意调查,结果却让人大吃一惊,斯大林把普京打败了。

此次调查中共有1600人参与,由这1600位民众选出10位最伟大的人物,而斯大林以38%位居第一,普京和普希金获得34%的支持率位居第二。以上数据也就是说明,在俄罗斯民众的心中,斯大林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物。

其实斯大林确实是功大于过,如果斯大林不带领俄罗斯人民打赢保卫战,恐怕早就没有了现在的俄罗斯。

但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俄罗斯民众对斯大林的看法也越来越倾向于敬佩。

7日,俄罗斯总统首次称斯大林为“国父”,这释放什么样的信号?

无论是原来的苏联,还是现在的俄罗斯,对于斯大林的评价,向来是很矛盾的。一个时期,对他正面评价比较多;而另一个时期,则有可能又对他大加挞罚,认为他是一个暴君,是一个独裁者,甚至是刽子手。

为什么同一个人,在同一个国家的不同时期,对他的评价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这一方面斯大林确实是一位具有多重性格的人,另一方面主要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根据当时的需要来对斯大林进行评价。

赫鲁晓夫上台后,为了树立个人权威,推行自己的治国方针,开始全盘否定斯大林,把斯大林批的一无是处。赫鲁晓夫下台后,对斯大林的负面评价虽有所减少,但争议仍然不断。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戈尔巴乔夫上台后,为了呼应西方的宣传,苏联国内也开始有不少人称斯大林为刽子手。苏联解体后,亲西方的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对斯大林的评价依然很负面。

不过,叶利钦统治后期,俄罗斯出现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不仅俄罗斯的邻国,像波罗的海沿岸三国和乌克兰、格鲁吉亚等纷纷投向西方的怀抱,而且俄罗斯国内也开始动荡,车臣一直谋求独立,和俄罗斯中央政府争斗不断。这时,不少俄罗斯人开始怀念起斯大林,因为在建立苏联这个庞大帝国的过程中,斯大林可谓居功至伟。

普京上台后,一开始对斯大林的评价也是一分为二的,既承认他做出的重大贡献和历史功绩,也认为斯大林确实犯了不少严重的错误。但随着乌克兰和格鲁吉亚与俄罗斯关系的恶化,及他们之间出现的领土争端,普京更多提及的是斯大林的历史功绩,对他负面的东西就不怎么谈了。

9月6日,在东方经济论坛年会即将结束之际,普京又谈到了斯大林。这次结合北方四岛问题,普京再次肯定斯大林所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因为正是在斯大林领导下,二战刚一结束,他就指示苏军迅速占领了极具战略价值的北方四岛。并且在后来,通过各主要国家确认,北方四岛正式成为苏联领土。北方四岛对俄罗斯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现在,普京把斯大林搬出来,就是重申俄罗斯拥有北方四岛的合法性。

为了显示对斯大林的敬重,普京首次称他为“国家之父”,这一评价相当高了。其实,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人都在转变对斯大林的看法。比如,2017年的一项调查,讨论谁是俄罗斯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时,本来是格鲁吉亚人的斯大林排在第一,普京排第二,列宁、彼得大帝等反而排在这二位后边。这说明,俄罗斯人对斯大林正在重新认识,尤其是肯定他二战时期抗击德国、保卫苏联完整的历史功绩。普京也正用肯定斯大林的方式,凝聚人心,维护国家统一,证明俄罗斯二战时期所占领土的合法性,从而开启俄罗斯再现昔日辉煌的梦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